为什么说偏旁和部首的区别部首是汉字文化功能的底子

56汉字部首发展简论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56汉字部首发展简论
汉字部首发展简论;朱福生;一、汉字部首的表意性和检索功能;部首,就其本质而言,是汉字表意部分的共同偏旁,它;部首是东汉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创造的;尽管后来部首的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如相对《说文解;部首的表意功能来源于汉字的性质;以部首来标志意义,在使用汉字的漫长时间内,已成为;部首的另一功能是检索;部首的表意和检索的两大功能是融合在一起的:因此,;应该看到
汉字部首发展简论朱福生 一、汉字部首的表意性和检索功能部首,就其本质而言,是汉字表意部分的共同偏旁,它是汉字结构中特殊的部件,既是汉字意义的表征,又是汉字联系的纽带。可以说,汉字之有部首,正是汉字最重要的特点。 现代大型辞书《辞海》对部首的解释是:“按照字形结构,取其相同部分,作为查字依据,分部排列,其相同部分,称部首。”这个解释仅从书面符号的角度指出了部首作为“查字依据”的作用,而忽略了部首的文字学的内在涵义,即部首的表意性。因此它就不能解释部首除用于查字外.而在教学中的多种利用。部首是东汉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创造的。它是深入研究汉字结构,全面整理汉字表意系统的产物。邓散木先生在《说文解字部首校释》中说:“此书(指许慎《说文解字》)首列部首,所谓部首者,其性质与寻常字典之总目相同,不过寻常字典之总目,系依笔画多少为次,并取楷书最先下笔之某一部分,作为提纲,与其所属字之意义无关,故查法至为简单:此书部首则就字义分类,由此义转入他义,逐步孳生,故必须先明每一个部首字之意义,然后方能知其字之应属于某部,否则即无法查检矣。”(上海书店,1984年10月第1版)邓先生在此指出了部首的两个特点:首先部首是表意的,部首是一部字的首领,所属字和部首义相关,其次是部首具有起总目作用的检索功能。由于《说文解字》采取”据形系联”的编排方法,邓先生还特别指出,必须先明了每一个部首字的意义。然后才能知道要查的字属于哪一部。可见部首的意义在查检《说文解字》时起着关键的作用。尽管后来部首的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如相对《说文解字》所依据的小篆字体来说,字体改变了;相对”据形系联”的编排方式来说,编排方式也改变了;而且部首的数量减少了,有些单字的归部也出现了差异,等等。但是,后来的部首都是以《说文解字》的部首为基础的。部首调整的目的,一方面是由于《说文解字》部首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查字的方便,而并非有意去破坏或否定部首的表意功能。因此对后来的部首而言,部首的表意性仍然存在。明代梅膺柞《字汇》把部首减少到214个,后来的《康熙字典》直到现在的《辞源》,都沿用了这214个部首,《新华字典》又减少到189个部首。但是214个部首是把《说文解字》的部首加以归并和调整,其中大多数部首还是和所属字的意义有一定联系,即使是《新华字典》的189个部首,多数也是和字义有关的。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还是说“带某部首的字的意义和该部首义有关”。部首的表意功能来源于汉字的性质。汉字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字,是建立在以形表义的基础上的,“六书”的主题正是如何来表意,虽然汉字在自身的发展中,字形发生了许多变化,有的甚至面目全非,但是至今仍属于意音文字的范畴,而其中的“意”主要是由部首来承担的。现代汉字中90%左右是形声字,部首的绝大部分是由形声字的形旁(即表意偏旁)来担任的。有人认为,“汉字的表意性是汉字命脉。表意性一旦受到根本性的破坏,汉字将难以有效地为社会服务。”(《汉字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27页,语文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我们认为,部首如没有表意性,则汉字的表意性也就不复存在。以部首来标志意义,在使用汉字的漫长时间内,已成为汉民族文字观的一部分,“秀才认字认半边”,不只是指形声字的声旁,也包括用形旁来推测字义。历史上,人们就曾经根据字义给一些字加上表意偏旁,时至今日,一些新造字(尤其是形声字)仍根据汉字传统的造字方法,使新造字从意义上归属某一部首。如”护”是新造简化字,用提手旁表示“护卫”和手的动作有关,“氕”(piě)是新发现的化学物质的新造字,仍不忘根据它的属性加上气字头。人们一望而知,它肯定是一种气体;“癌症”的“癌”字,原来只写作“弧保罄矗倒底给它加上了病字头。所有这些,都表明以部首来表意,在民族文化心理中已经根深蒂固了。在汉字的符号系统中,部首是一种有意义的部件,它使汉字以形表义的传统得到体现和延续,成为汉字表意性的当然代表。汉字被认为是信息密集的文字,其根源也正在于此。部首的另一功能是检索。全部汉字分属一定量的部首,而部首又依一定体系排列,这使庞大的汉字集团组织严密、井然有序,成为汉字系统的一个纲领,一个抓手,因此也很自然地成了人们检索汉字的工具。许多字典是以部首笔画排列正文的,即使在以音序排列的字典中,也多附有部首笔画索引。部首的表意和检索的两大功能是融合在一起的:因此,部首实际是个矛盾统一体,人们一方面希望部首仍继承着表意的功能,一方面又希望给检索汉字带来便利。事实上要想检索方便就要压缩部首的数量,而部首数的减少却又意味着部首内部的复杂化,使表意受到一定影响;而想要部首的表意能明朗些,则需要分门别类,从而势必增加部首,给检索带来不便。部首的发展是求得两种功能的一次又一次的平衡。应该看到,部首在长期的文字发展中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由于人们对汉字符号的深入认识以及字体演进等种种原因,使我们不可能简单地利用部首来为教学服务。因而,为了更好地利用部首,发挥部首的作用,就应该去认识部首,去了解部首的发展、变化,这对于认识汉字体系,更好地进行教学和科研,以及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都是十分有益的。 二、汉字部首发展的三个阶段汉字部首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即文字学部首阶段、检字法部首阶段和简化字检字法部首阶段。这三个阶段的部首,有其共同点,也有其各自鲜明的特点。 (一)文字学部首阶段文字学部首阶段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540个部首为代表。部首的创立,是许慎《说文解字》的功劳,他根据对小篆形体的结构分析,提炼出540个表意部首,并用以统领9353个汉字,部首之间用“始一终亥、据形系联”的方法联系,构建了汉字庞大的体系。许慎对汉字结构的分析,依据的是小篆字体。小篆字体是一种规范的字体,秦始皇颁布的“书同文”令可以说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文字规范化的文件,而这里的“文”便是指秦篆,也即小篆。从字体发展来说,在小篆之前尚有甲骨文、金文等形态的文字。在甲骨文和金文时代,汉字还保留了较强的象形意味,本着以形表义的造字原则,在形体上不受约束,比较自由,其关键在于“象”,至于多一点少一划,或者哪个部件在哪个部位,都是无所谓的事,以今天的眼光看,甲骨文时代,异体字特多,正是这个原因。在甲金文时代,部首也不是突出的问题。随着人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加深,才逐步形成部首产生的基础。比如“电”字,原为闪电形,随着将图形符号化和人们意识到闪电和下雨的联系,于是写成“”;“云”字,原为云气缭绕的形状,后来写成了“”;“雷”原为四面鼓,有说象雷声滚动,有说雷声如鼓,后来写成了“雷”字;”雪”字,原为雪片飘落之形,后来也写成了”雪”。诸如此类,就在客观上形成了以”雨”领头的字群,这也便是部首产生的基础。所以,汉字以形表义的性质就孕育着部首,而字体发展到小篆阶段,部首的基础已经形成,只待有人揭示了。到秦汉之际,汉字的数量已积累了相当大了。于是各种字书相继出现。这些字书的编排体例各有一套,面对许慎《说文解字》部首有较大启发的是史游的《急就篇》。《急就篇》是教儿童快速识字的读本,所谓“急就”,正好和今天的“速成”对译。《急就篇》不无夸耀地说:“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喜。”也就是说,他用了与众不同的方法编写课本,只要自己努力,用很少的时间就能取得成效,这与众不同的方法便是把同类事物编排在一起,“分别部居不杂厕”。将同类事物的名称排在一起,一种汉字独特的现象便显现出来了。这就是很多字都有相同的表意部件。尽管同类事物的字未必同部首。但在同类事物中,同部盲的字毕竟是较为集中和引人注目的。许慎《说文解字叙》中说,他的这本书,“分别部居,不相杂厕”,这明显是受到《急就篇》“分别部居不杂厕”的影响。史游无意之中说出了许慎的意思,但二者的性质却不同,史游只注重事物的归类,而许慎却从中发现了部首,并进而对汉字的表意偏旁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出540个部首,然后提纲挈领,带起了全部汉字。许慎将汉字归属为540个部首,后人一般都认为许慎分部太琐细,而且有的分部也不尽合理。譬如说,有的部首没有所同字,即所谓“空部”,而且这类无字的部有36部之多,再如有些字归部不当等等,这里有许多主客观的原因,如汉字经过漫长时期的演变,有的字形已无法表现其初始义,而当时又没有甲骨文可资参考,当然许慎个人思想的局限以及受当时社会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恪守以形表义的原则,坚持“分别部居、不相杂厕”。在许慎的思想中,部首是纯粹表意的,他认为不能归入某部的字,宁可独立一部:也不能胡乱塞到哪一部里去。这样做的结果,也势必增加部首的数量,但对部首表意的纯洁性却是有好处的。正因为如此,研究汉字的人把《说文解字》作为必读书,对汉字结构进行分析,也必须以《说文解字》作为基础。名义上,许慎是以传统的六书理论来分析汉字结构的,并留下了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解释“六书”的文字,但实际上许慎解释汉字结构只用了前四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后二种(转注和假借)只在解释六书时出现过,而在具体字的解释中并未出现,后人研究认为转注和假借是用字之法,非造字之法,这有一定道理。因为许慎解说的是从字形结构上表现出来的初始义,或说本义,这是和汉字的表意功能密切相关的。转注,引起后人聚讼纷坛,但从汉字实际看,转注并没有对造字或用字产生明显的影响,否则何为转注,早就真相大白了。如果按戴汝潜所说“转注是一种为原来使用的文字增加表义偏旁,造新字的方法。”(见戴汝潜主编《汉字教与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却是和汉字表意关系很大的。假借对汉字表意的干扰很大。许慎对假借的解说是“本无其字、因声托事”,这是指有词无字时,用同音字来表示的现象,这种假借现象到现在还比比皆是。但是假借字和非假借字没有外部标志,就某个字来说,它原有初始义、现又承担了假借义,身兼两职,从表意系统来说,就造成了一些混乱,人们想不通,为什么”笨”是竹字头,“它”是宝盖头,“队”是左挂耳,“然”是四点底?其实这些字都是假借字,只能从音上而不能从形上获取意义。假借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新造字。但是它是和汉字的表意性是相背的,因而它一直被控制在最小的数量范围内。许慎编排部首的原则是“据形系联”,即按照形体相似或意义相近的原因,将部首组织起来,比如说第八篇从人部开始,接着是“七”从倒人,“匕”从反人,“从”从二人,“比”是”从”的反字,“北”是二人相背,“身”象人身,“尸”象人卧之形等等,全篇共36部,都和”人”相关。但是这种“据形系联”具有较多的主观性,而更主要的是查找字很困难。南唐徐铉说:“偏旁奥密,不可意知;寻求一字,往往终卷。”徐铉是文字学家,对《说文解字》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尚且对查字感到十分困难,就更不用说一般读者了。但是就当时的时代而言,许慎已创下了了不起的功绩,他的540个部首,也被后来的有些字书,如晋人吕忱的《字林》等沿用,南朝顾野王的《玉篇》有542个部首,对许慎的部首有所改动,但基本上仍属于《说文解字》部首体系的。《说文解字》部首实际应用了一千多年,直到明代梅膺柞《字汇》出现才有重大的调整。许慎的“据形系联”的部首排列法也由此被彻底打彼,为部首笔画检字法所代替。 (二)检字法部首阶段部首作为表意部分的共同偏旁,统领了所属汉字,而全部部首则领起了所有的汉字,因此人们很容易想到利用汉字部首来查字,这是对部首功能的新的开发。许慎当时只在于揭示汉字完整的表意系统,而并未考虑给查字提供便利,而且查字系统在当时也还不具备条件,因此许慎的据形系联法本非查字方法,用了一千多年,人们深感查字不便。明代梅膺柞《字汇》的出现如一夜春风,使查字一下子容易起来。《字汇》有三个特点:一、简化了《说文解字》以来的字典的部首,共分214部,连《说文解字》部首数的一半还不到:二、部首字以及各部中的字都以笔画多少为先后,这就将”据形系联”的形式彻底破除了,完全以一种崭新的形式来联系汉字,完全依据客观的笔划数克服了“据形系联”中不可避免的主观性;三、附有总的检字表,这就可以先在总目上查找,再去翻正文,避免了“寻求一字,往往终卷”的麻烦。这三大举措对后世字典辞书的编写可谓影响深远,直到现在,仍有许多字典保留了这些做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康熙字典》和《辞源》了,这两部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辞书完全采用了《字汇》的做法,采用了214部分类法。部首笔画检字法因而也成了各种字典查字的主要方法,即使现代音序查字的字典也附有部首笔画查字的索引。《字汇》是检字法部首的开山祖师,也就成了检字法部首的当然代表。《字汇》对部首的改革,其出发点在于修订《说文解字》部首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同时为检字提供方便。它并无意去破坏部首的表意性,相反在考虑检字方便的同时也照顾到部首的表意性,因此它不是重远炉灶,另搞一套,而是以《说文解字》部首为基础,进行大刀阔斧的删并。首先它删去了《说文解字》中的空部,即没有所辖字的部首,又删去了同形复体部首,如有了口部,将罕伞⑵凡俊r部全部删去;然后又合并了一些再生代部首,如“虎”含有部首“虍”,但”虎”又是部首,于是将“虎”部归“虍”部,同样的如“狻焙胁渴住捌保狻庇质遣渴祝谑墙獠俊惫槿搿逼俊保硗庥趾喜⒘艘恍┬翁逑嘟牟渴祝缃肮龋è括常┎俊焙汀肮龋jué)部”合并为“谷(ǔ)部”等。《字汇》对部首的改革,依据的是当时通行的楷书字体,在楷书之前曾经发生过时字体结构产生极大冲击力的隶变,隶变是汉字字体发展中的大事,它以前所未有的开脱的态度破除了“随体佶曲”的图形文字,改圆曲为方直,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隶书之后,汉字不再能以形解字,而日趋符号化,但汉字部首仍以它的意义在汉字中发挥作用,如“日”是”大阳”的意思,带有“日”这个部首的字,仍与“太阳”有关。这是汉字表意性在新的字体中的延伸。字体的巨变势必引起部首的巨变,隶书在部首上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部首字因适应方块字而发生变形,如位于左旁的“水、心、示,衣”变形为“氵,忄,礻、衤”,位于右旁的“刀、攴、邑”变形为“刂、攵、阝(右),位于上头的“竹、网”变形为“q、“,位于下面的”火”变形为“灬”等。这些变形部首也为后来的楷书所继承。一是对部首的合并,由于字体的变形,就使原先不同部的字在字形上相近,甚至成为同部字。如“大部”,樊字下原从付,两手攀登意,后来写成“大”,莫字下原吩,草丛意,后来写在“大”,奠字下原从丌,案几意,后来也写成了“大”。清人顾蔼吉《隶辨》说:“从收、从H,从夭之字或伪从大。”既然隶变把这些原先不属大部的字都收进大部,那么大部的内部就很杂乱,大部的表意性也就捉摸不定,难以体现了。又如月部,原先服,朕、前、俞、朝等字都属舟部,现在都成了月部的字,青、静,原来从丹,隶变也从月;再加上原先从肉的字隶变从月,和月形近,因此从月的字的内部也变复杂起来。隶变的这一动作对部首的表意性冲击最大,但这给《字汇》归并部首做了前期准备。楷书对隶书的变革远远小于隶书对篆体的动作。但楷书进一步改隶书的波磔为直线,隶书中还残存的一点圆曲的笔势在楷书中被彻底扫荡,并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汉字笔划,这就为按笔画之多寡排列的笔画检字法提供了基础。楷书的笔划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直线性,没有圆曲之处;一是方向性,从左到右,先上后下;再一就是稳定性:楷书中每个字的笔画数、笔形、笔画所居的部位都有规定。这些特点使根据笔划检字成为可能。《字汇》的三大改革可以说是收水到渠成之功。但部首数的减少意味着更多的原先不同部的字放在同一部首内,部首表意的清晰度受到影响。但《字汇》的删并部首有它的合理性,因此绝大多数的字仍和部首意相关,而因提供了检索的便利,成为字典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三)简化字检字法部首简化字检字法部首的产生和系统简化汉字有关。从历史上看,在汉字的字形演变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繁化和简化的矛盾。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面符号,从记录的速度来看,要求便利,这就促使汉字简化;从记录的准确看,要求辨识,这又促使汉字繁化。从传递信息的角度看,要求快速,从接收信息的角度看,要求清晰。但从总的趋势来看,字形在繁化和简化的矛盾斗争中又总是日趋简化的。汉字的简化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字体的演变,从甲金文的图形到小篆的线条文字到隶楷的笔画文字是一个简化的过程。另一种简化是在字体内部进行的笔画的精简,这实际在各种字体的阶段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现代简化字是楷体汉字的内部变革。它产生于大规模的汉字简化运动,和我国解放后的文字改革紧密相连。全国解放后,一方面关于汉字简化的问题早已历史地存在,另一方面是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学习文化。为此,早在1956年,国务院就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这个方案包括92个简化字和40个简化偏旁,以后又陆续公布了四批简化字,并于1964年5月公布了《简化字总表》。1986年10月,国家语委又重新公布了《简化字总表》。《简化字总表》分三个表,共包含2235个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类推字,(说明)认为“汉字总数很多,这个表不必尽列”,由此可知,简化字的数量是极其庞大的。从总体上看,简化字大大地减少了笔画数,这就必然导致更多的汉字在字形上更为接近,比如“发”是“l”二字的共同简化字,并和“友”又十分相近,简化后的言字旁在书写时和三点水旁简直难以区分等,同时简化字运用了种种简化的方法,有的方法如假借法(同音替代法)、草书楷化法,符号替代法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六书”的结构,对汉字的表意性带来一定影响。简化字对汉字的表意度是一次检验,人们一方面要求汉字简化,便于学习和书写,另一方面又要求简化字保留汉字表意的特点,符合人们认知汉字的思维习惯。汉字简化应该说是兼顾到这两方面的要求的。简化汉字的方法与涉及到的字数关系到汉字表意性,如运用最广的类推简化字,涉及到的是汉字大户形声字,尽管偏旁进行了简化,但由于汉字部首是以其意义参予汉字表意功能的,因此,这最大多数的字群可用“六书”来分析。另外如恢复古字的”云、气、从、儿”等自然也能用“六书”分析;由于部首的义类相通,用简单部首来改换繁难部首的,以及根据“六书”新造的简化字,也都能用“六书”来分析。影响最大的是古已有之的假借法(同音替代法),而且本用、借用并行,还有草书楷化字如”书、专、为、乐”等,但这些字在简化字中是少数。符号代替字有两种,一种是全形符号代替,如“x”简化为“义”;还有一种是部分符号代替,如”刘、邓、赵、这”等,它们还保留了意符。简化字对字体的大动作意味着汉字的部首和单字归部上必然会有较大的调整。简化字检字法部首是在汉字简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从《新华字典》到《汉语大字典》走过了一个从尝试到逐步规范的过程。《新华字典》初版于1953年,原先只是一部小型的正楷字典,但随着语言文字改革的深入推进,《新华字典》几次改版,准确及时地反映语言文字改革的最新信息,成为一部颇具权威性的现代简化字字典。《新华字典》是以音序排列正文的、但它前有部首笔画检字表。《新华字典》对部首的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行业资料、外语学习资料、应用写作文书、生活休闲娱乐、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56汉字部首发展简论等内容。 
 怎样确定汉字部首的位置_一年级语文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今日推荐 88...汉字部首发展简论 8页 免费 不常读又难读的汉字部首 4页 免费 汉字部首表 ...  说文解字无从属字部首浅谈_法律资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说文解字》无从属字...并且已经认识到了汉字的古今分化情 况和动态的发展,所以将一些字的初文单独立...  论文要点: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创立了中国的汉字部首系统,其后的众多著作都...本文就从部首的起源和其表意的发展过程,以及 部首的作用等方面来阐释部首在汉字...  从汉字“女”字偏旁论述中国妇女的传统文化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从汉字“女...虽然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但女姓的合法地位和全力在实 际生活当中仍然有...  浅谈部首和偏旁的区分 偏旁、部首不是同一概念,但二者之间有联系,有重叠。 什么是偏旁呢,我们知道,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合体字。偏旁就是构成合体 字的基本单位。一...  汉字论文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新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在识字与写字这一块提出...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新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在识字...  课程论文 简化是伴随着汉字发展始终的, 从复杂到简单, 这也是世界文字发展的...高明归纳汉字简化主要在 以下五个方面:变图形为文字、删减多余和重复的偏旁、用...  方面的汉字排序检索,各自编制部首检 字法,给应用带来不便,极大浪费时间.为此,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还 制定了《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综合考虑汉字的历史发展和...  声符 的减省主要在形体的简省方面。 16、汉字发展的内部规律:简化、声化、规范化。 17、金文的特点: (一) 、图绘成分逐渐减弱,方块结构趋于稳定,偏旁意识日益...汉字文化对中国证券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和讯博客] 汉字文化,汉字文化圈,汉字文化的意义
&&汉字文化对中国证券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和讯博客] 汉字文化,汉字文化圈,汉字文化的意义
汉字文化对中国证券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和讯博客] 汉字文化,汉字文化圈,汉字文化的意义
汉字文化对中国证券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摘要:每个中国人都说中国话、从小受中国式教育并在传统文化的无意识熏陶下长大,这种影响如空气和水一样,时刻对中国证券投资者行为产生作用,只是大家习以为常,反而共同取经于西方,以西方的“经济学”为投资行为的标杆。
在西方相同的金融理论和投资理论的“指引”下,中国证券投资者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心理群体、产生从众行为,出现个体证券投资者和机构证券投资者几乎盈亏同时的共时性规律。从汉字对中国人的心理影响出发,可以提示中国证券投资者独特的行为。
&&& 主题词:汉字& 心理& 集体潜意识& 投资者行为
中国人接受中国文化是通过学习汉语开始的。汉字是汉语的象形表意的符号,起源十分古远。 &#8220;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8221;<font color=#],这是有关《易经》和汉字起源的权威解释,因为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等&#8220;六书&#8221;,都与&#8220;八卦&#8221;的易理相吻合。汉字之象形即象天地自然之形,以指事会意,以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
口头表达的语言和书写的文字表达着人的思想,反映着人的内心潜意识世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日常生活。每一个汉字,每一条成语,每一句话,都包含了许多做人的道理,都可以从中阐发出中国式心理学来。汉字是汉语的载体,是汉民族文化的纽带和象征,是汉民族社会成员生命中须臾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无论你是否喜欢,无论你是否情愿,每一个学习汉语、书写汉字长大的人,都无法摆脱汉字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以及汉字背后亘古绵绵的文化传统。在汉字形成之时,即衍生了一种具有文化与民族特色的&#8220;心理学&#8221;和行为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对人之心理与行为的认识与理解,包含着一种中国所特有的心理文化,都象征与表达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意义(申荷永,2000)。
1、汉字的历史文化功能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有机成分。从象形指事的个体诞生,到会意形声的体系形成,从单体的表意性质,到整体的孽乳繁衍,无不饱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传延依赖于语言文字,各种历史文化之所以为我们现代人所认识和了解,最重要的是依赖于前人的历史文字的记载。汉字是历史文化的&#8220;活化石&#8221;,沉淀了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由于汉字日积月累的作用,中国投资者的形象化思维以及形成的心理群体对证券市场影响深远。
汉字与传统历史文化具有同构关系,但汉字更具有历史的恒久性。汉字是世界古文字中唯一流传至今、生命最长的文字,它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汉字本身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是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古籍由它留传下来,汉字和文化紧密相连;汉字对中国文化有极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造成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历史上有不少文化现象或文化产品、社会习俗及文化观念早已随社会的变化而消失或消退,但它们的信息却依然被保存在汉字之中。汉字里贮存着许多古老的文化信息,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透视汉字的文化渊源,或汉字构形的本义,往往可揭示中华民族的一些文化奥秘和心理现象<font color=#]。
汉字具有不同于其它文字的形态及复杂的结构,学习中需要更多的智慧。写字时,视觉及精神集中,回顾、运笔、记忆、反馈,整个身体都参与活动又得到放松与平静。写字一种创新活动,带来新的感受。书法是三维操作过程,在练习书法时,人的呼吸、血压、心跳都会发生变化。由于书法具有调节稳定情绪、集中注意力、激活认知、加强知觉敏感性等作用,健康人练习书法可以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对于掌握局面做出正确判断很有帮助。以直线几何形为主的隶书、楷书有改善认知的功能。以曲线整体为主的行书、草书在情绪调节方面功能更强<font color=#]。
中国人的毛笔可以视为中国人精神的象征。用毛笔书写绘画非常困难,好像也难以准确,但是一旦掌握了它,你就能够得心应手,创造出美妙优雅的书画来,而用西方坚硬的钢笔是无法获得这种效果的<font color=#]。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得多。原因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
2、汉字的心理原型作用
原型表示一种心理范畴的原本模型。原本表示其原始性、根源性和本质性;模型表示高度概括和典型化的类属事物相关性(申荷永,2000)。汉字中包含中国人的心理原型。象形和表意是汉字最主要的特征,汉字要最简洁地表现自然万物的特点,必须找到自然万物的鲜明特征和&#8220;相别异&#8221;之处,完成一种抽象与概括的原型作用,涵盖一种原始性的意念和意象,从而形成汉字中的原型意义。从汉字的起源、汉字的结构以及汉字的部首,我们可以发现汉字与心理原型的关系,以及汉字中所包含的心理原型的意义<font color=#]。
(1)汉字起源的原型意义及对投资者的影响。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8220;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8221;汉字起源揭示了汉字象形于天地人文,汉字内含了&#8220;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8221;的原型作用。
汉字的产生及其使用,人们能够从千变万化的客观事物中获得一种秩序,获得种种认知的基本原型。汉字的起源以及汉字的形成和汉字本身,包含着我们中华民族原始心灵的秘密,包含着丰富而深蕴的文化心理信息。许多汉字本身都可以溯源,追溯到一种基本的象形或象意,追溯到其原始的意象表达,追溯到其所包含的原型意义。
由于受汉字产生的启发,中国证券投资者在对不同股票进行投资时往往进行溯源,从中发现&#8220;某某系&#8221;,寻找行业或系列的龙头股票,并以此作为操作的依据。这种简单类比和归类的方法,是大脑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走捷径进行&#8220;典型&#8221;选股的反应,容易产生行为偏差。因为具体的股票背后,是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简单进行溯源找出的&#8220;银河系&#8221;、&#8220;德隆系&#8221;、&#8220;华晨系&#8221;、&#8220;中科系&#8221;、&#8220;农凯系&#8221;等等,往往是不能用来操作的。因为,如果庄家构建某种操作系统,将是非常隐蔽的,机构操作股票对外已经暴露出&#8220;系统&#8221;来,投资者得到的信息往往是滞后的,等&#8220;某某系&#8221;露出来时,这些机构已经准备离场了,据此进行操作,刚好为机构利用。
(2)汉字结构的原型意义 。汉字的结构可以用&#8220;六书&#8221;来概括。&#8220;六书&#8221;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产生了汉字的&#8220;四象两用&#8221;之说,把象形、象事(指事)、象意(会意)和象声(形声)理解为造字之法或汉字形成之根据,把转注和假借理解为&#8220;用字&#8221;之法。象形与象事是&#8220;形&#8221;之本,象意或会意为&#8220;意&#8221;之本,而象声或形声则为音之本。汉字六书是一个整体系统,象意或会意是该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象声(形声)字在很大的程度上包含着象意和会意的成分。象声(形声)字中形旁叫意符,大多数形声字的意符与字义有着内在的联系,通过意符能使人概括了解字义范畴。作为象声(形声)字声旁的声符主要起标音的作用,许多声符除了标音以外,也兼表意,这种&#8220;意符&#8221;的意义,也具有了一种原型和原型启发的意义。我们现在就来分析汉字中隐藏的原型意义对当代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一是汉字&#8220;六书&#8221;中所突出的&#8220;象&#8221;字,比如象形、象事(指事)和象意(会意),乃至象声(形声),集中体现了汉字结构的心理特性。象形是一种生动直观的对意念或意象的表达,在对所表达事物观察的基础上,对其典型特征的把握和抽象。在这种意义上,具有了一种&#8220;原型&#8221;认知模式的意义。
汉字 &#8220;六书&#8221;是建立在&#8220;象形&#8221;的基础之上,经过几千年的反复使用,形象化思维习惯已经深深印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之中。中国历史上因此也盛产诗人而非纯粹的哲学家,即使是哲学家也是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述其理念。当投资者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思维,对市场信息进行处理时,由于形象叠加和转换,本来的意思将发生变化,结论可能面目全非。比如大家熟悉的&#8220;庄家&#8221;一词,在西方资历本市场的本意是沟通买卖双方的交易,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并从中赚取差价的主力机构,市场形象非常正面。但是,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庄家却变成是股市大鳄,利用资金和信息不对称的优势,通过吸收大量的流通股票,欺骗其它投资者,获取超额利润。因此,中国投资者将赌博场所的庄家概念引入到了股市,一听到庄家的词汇,马上联想到了在赌场中庄家的形象,而不去理性分析此庄家而非彼庄家。
二是象事或指事不如象形字那么直观,需要经过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使人们的思维和认识逐渐深化,将无形的意念,化作形象性和象征性的汉字符号表达出来。
如果说&#8220;象形&#8221;的形象思维与汉字能直接对话,象事却是把本来抽象的意念转化为形象的文字,两者之间无法直接进行一一对应。由于抽象和形象的信息含量不一样,在大脑中处理的区域也不一样,结果将使本意变化,导致行为在执行过程中与实际情况产生差距。因此,象事的表达方式,既可能是认识的深化,也可能是认识的浅化,因为形象的符号无法表达深度的理念,形象在转换理念或意念的过程将是信息消耗和变异的过程。我们从QFII这一制度推出过程和中国投资者的反应中可以发现,价值投资理念经过中国汉字的转换已经发生的变化。QFII主张长线投资,选择股票重在其价值的增长性方面。中国投资者首先认为QFII是一个炒作的概念,在QFII还没有登场时,2003年上半年中国投资者内部先玩了一把QFII&#8220;价值投资理念&#8221;,把本来长期无人问津的大盘国企股票当作蓝筹股进行轮番炒作。
三是通过&#8220;比类合意&#8221;而形成的象意(会意)字。原始的象形汉字多是对单独物体视觉意象的摹写,而象意(会意)字是根据实际生活的观察、体验与理解,用象形字和象事(指事)字作为部件相互组合,来表这象意(会意)字的新的意义,这更具有心理原型特性。
由于汉字&#8220;比类合意&#8221;组成字的特点,在此影响下,投资者往往将表面相似实际不同的事件、信息、股票合并成类,进行简单的比较,作为操作的依据。有些投资者发明自己的&#8220;组合方法&#8221;,这些方法有地域、行业的甚至是想象的,只要表面的文字相同就将其视作同类股票。在1997凡是挂上&#8220;高科技&#8221;三个字或与之沾边的股票,都被中国投资者会意理解成是富有利润想象空间的股票,并付之实际的操作行动,使一些假冒伪劣的高科技股票行情脱离基本面非理性上升,成为真正害人的股票。2003上半年,能源、电力、汽车、钢铁、石化类股票因为与QFII概念相关,国内投资者也想象其上升空间无限,因此先炒作了再说。这种基于象形文字的形象思维所推导的投资行为无怀疑是非理性的,结果使得证券价值与价格偏差越来越远。
(3)汉字部首的原型意义。汉字部首&#8220;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条牵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究万原&#8221;<font color=#],举一形而统众形,因为部首内部的汉字,往往是&#8220;以类相从&#8221;,意义相通,&#8220;部首&#8221;成为该类汉字的原型。比如《说文解字》将9353个汉字,分别归之于540部。部首字本身所表示的意义,会以种种方式随同字形一起进入该部的合体字。在这种意义上,部首字成了该部所属汉字的&#8220;意符&#8221;。当部首字与其他偏旁组合成新字之后,所表达的新的意思往往和部首字的意义有内在的联系。
比如,&#8220;心&#8221;既是一个独立的汉字,有它特定的字义,又是一个构字的部首,由它作为原型,可以构成许多含有&#8220;心意&#8221;的其它的汉字。在汉初的《尔雅》中,有100余条关于包含心意的汉字的注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收入心部的汉字有270多个,在《康熙字典》中,归之于心部的汉字已有1170之多。凡是属于心部的汉字,以&#8220;心(忄)作为&#8220;意符&#8221;的汉字,大都与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有关。西方心理学中的基本范畴,如感知、思维、情感、态度、性格、意志等,汉语心部中的汉字与心词都已经包括,心部汉字既反映现代心理学的意义,又包含以&#8220;心&#8221;为主体的文化心理学。
&#8220;心&#8221;在作为部首的同时,还具有原型性的作用,那就是&#8220;心&#8221;字的组词功能,由&#8220;心&#8221;可以组成许多词汇。英语的&#8220;心&#8221;是&#8220;Heart&#8221;,但&#8220;心理&#8221;是&#8220;Psychology&#8221;,&#8220;心意&#8221;是&#8220;Will&#8221;,&#8220;心态&#8221;是&#8220;Attitude&#8221;,&#8220;心思&#8221;是&#8220;Think&#8221;或&#8220;Thinking&#8221;,都不具有汉字&#8220;心&#8221; 构词的整体性与统一性。我们把汉字的这种构词现象称之为原型构词,在这种原型性的构词和组词中,包含了丰富的原型的意义和作用。
汉字部首可以举一形而统众形,我们据此可以进行&#8220;关联式&#8221;推论。比如,行业龙头的上市公司相当于汉字的部首。龙头公司作为公司,它具有公司本身的个性特点,同时,它又包括了所有同类公司共有的特点。如果投资者选择成长性行业,并以其龙头公司作为重点投资对象,对分享经济成长的成果将很有好处。但是,由于受汉字部首原型、受《易经》关联式思维的影响,投资者往往将表面相似的公司合为一类,比如流通股数、流通市值、公司地域、行业景气等看似科学的分类,实际上都有可能是伪行为金融的分类方式,因为,在中国上市公司很少有象美国的汽车、钢铁等行业主业十分明显的公司,上市公司管理者追求的是把公司做大,获得社会地位,进而得到更高的政治待遇,往往社会上流行什么投资热点,就去投资什么,多数上市公司成为多元化的综合类公司,无法确切进行分类。同时,上市公司资金使用很混乱,很多公司不按招股说明书进行既定的项目投资,甚至将圈来的钱用于资产委托管理。因此,投资者如果只看公司名称,就以此为标准进行分类并作为投资的依据,将离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十万八千里,投资的风险也将大大增加。
2、汉字中的心理学
在汉字的结构与意义中,包含着中华民族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认识与理解,因此汉字产生之初,即衍生了一种具有文化与民族特色的&#8220;心理学&#8221;。 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8220;灵魂&#8221;(soul)、&#8220;意识&#8221;(consciousness)、&#8220;行为&#8221;(behavior)或&#8220;认知&#8221;(cognition)的不同强调与变化,汉语的一个&#8220;心&#8221;字,包括了心理学所有问题,&#8220;心&#8221;字可以在心身、心理和心灵三种不同的层次上包容整体性的心理学思想体系。在汉字或汉语中,思维、情感和意志,都是以心为主体,同时也都包含着&#8220;心&#8221;的整合性意义,既包容了心与脑,包容了意识和潜意识。
(1)关于心的概念。心的概念可以有不同的层次,从具体的肉体之心到大道本源,各层次之间有分别又有重叠。
一是心是汉字中最古老的象形字之一,原表示 肉体&#8220;心脏&#8221;器官的符号,但&#8220;心&#8221;字,又用来表示不可见的&#8220;神&#8221;的变化。中国人的心神具有神秘性,&#8220;用心去想&#8221;,有时指由于心里的情感思念,有时却是哲学式问题思考,心里想的既指肉体的心脏具备情感功能,又是由心脏与大脑共同作用下的形象思维,具备精神因素。因此,中国人习惯于用一些模糊的概念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股市评论中我们也可以经常看到形象化的市场分析,比如飘红、崩盘等剌激心理的用词,以激发投资者的关联式思维,无形中使投资者进入心理群体,从而集体做出非理性的投资行为。
二是心被用来表示思想、情感、意识,乃至态度、性格和意志。由于&#8220;心&#8221;的概念非常广泛,中国人的情感也非常发达,把思想、意识、意志等统统情感化,用&#8220;恩情、阳光、雨露、救星&#8221;等富有情感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因此,如果在股市中操作出现风险,就感到没有受到阳光普照,政府不来救市,投资者就受不了。全世界没有一个政府象中国政府那样怕股市下跌投资者闹事。中国投资者无法想象日本股市跌90%,投资者照样具有很平静的心态。
这里,我们发现似乎没有长大成人,过的是象孩子一样的心灵生活<font color=#]。中国人由孩子长成了大人,还是保留着许多在孩童阶段未能解决的问题。一是上面说的对大人,对政府的情感依恋,而是由于长期依赖大人,中国人长大后仍保留许多儿童的习惯,诸如随地吐痰、吐口水、擤鼻涕,原因是在成长阶段,父母只注重了喂婴儿吃饭长大的&#8220;口腔期&#8221;,而忽视了排泄训练的&#8220;肛门期&#8221;,与西方人比较起来,中国父母对孩童之排泄很随便。这种缺乏自制自律习惯养大的孩子当然觉得屎拉完了就与己无关,自有别人去管(孙隆基,1990)。因此,情感发达的中国投资者在长大后进行证券投资时,出现风险,自然要找政府来管。反过来,中国人对政策变化心理也特别敏感,对政策的依赖性很强,容易形成政策依赖性的从众行为和政策号召性的羊群效应。如果政府不管,多数投资者自己似乎也管不了自己的投资,任凭市场风吹雨打,形成处置效应。
&三是心被称为&#8220;道之本原&#8221;,包含天下至理,即中国古人对世事和宇宙的认识和理解。 &#8220;心&#8221;被提高到本体论的高度,成为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中国人在处理所有事情时,都可能情感化。因为,当&#8220;心&#8221;成为感知、认知、行为的最后标准时,由于&#8220;心&#8221;的易变性,所谓不变的道体也是随着心意变化的,真理在不同人的手里,根据其心里需要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调整,因此,在中国可能找不到可以度量一切的标准。这里,我们探索到了中国上市公司随心所欲地进行投资项目变更、资金用途改变的历史文化基础。这种历史文化影响下导致上市公司行为、政策行为复杂多变,&#8220;心&#8221;的理论上的不变和稳定,却无法解决心态外在的易变性,中国投资者也无法形成相对稳定的投资心理和投资行为,只能以变应变,或者不变应万变,结果使得投资心理、投资行为在无法进行预测的到处埋伏风险的市场中出现变异,一是风险厌恶的短线操作频繁,二是短线操作一旦失败就转变成风险爱好的处置效应。
(2) &#8220;心&#8221;在主流文化圈内的演变
历代儒学大师皆认为《尚书》中的&#8220;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8221;十六字心传,包含了儒学的真谛。在这个 世界上,除了自然力,还存在一种较自然更可怕的力量,那就是蕴藏于人心的情欲。凡人都有欲望,&#8220;好胜心&#8221;、&#8220;荣誉心&#8221;都是欲望,欲望的奔驰,会使人心非常危险,能毁灭了自己,也毁灭了世界(南怀谨,1990)。中国人情感发达,&#8220;人心惟危&#8221;,追求利益的欲望更为强烈,在证券市场不断制造出各种危险的事件,比如周正毅构造了农凯系庞大的金融帝国网络(图1),从实业投资到上市公司再到证券公司,形成循环往复的资金流动圈,经过银行资金的不断注入,在很短的时间成为上海首富。
据报道,上海大盈和海鸟两家上市公司,不过是周正毅农凯系的资本道具。大盈股份(03年6月13日公告显示,大盈第一大股东的两名自然人股东实为&#8220;傀儡&#8221;股东(徐国杰,2003),公司属于农凯系一员,但海鸟发展并未改口日前公告所述自己与周正毅没有瓜葛,有消息人士指出海鸟发展董事长唐某某已在周正毅被调查后主持了农凯集团的工作。唐主持未任职的农凯集团的工作,这多少对上市公司的澄清公告是个讽刺<font color=#]。看来农凯系为了自身的利益,已经被揭露出问题后,仍然将投资者视作榨取利益的对象和欺骗对象。由于对利益追求的过分,农凯系金融帝国实际上已经崩溃,引发了相关股票的暴跌,一些投资者也无故受损。在中国证券市场,几乎每年都要爆发各种大案,投资者无法预测其投资的股票是否成为下一个暴跌的个股,因此也只能短线操作。&
图1:周正毅&#8220;农凯系&#8221;金融帝国网络
3、汉字消极作用
通过几千年的发展,汉语已达到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不仅有丰富的词汇、灵活多变的语法结构;历代积累的典故成语、诗词、警句、谚语、箴言之丰富堪称世界之最,使汉语在世界各种语言之中出类拔萃、魅力无穷(张霭珠,1993)。但是,我们同意汉语的辉煌一面,肯定汉语的优点时,不要忘记了汉字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的缺点以及由此对投资者行为产生的消极影响。
(1)汉字难以学习和记忆,不利于文化普及
中国儿童要用九年时间学习汉字,每天埋头用功读写,最后才能平均完成3500个汉字的学习。汉字的学习是从小开始的,有的人从四五岁就开始学字,但汉字又必须逐个记忆,书写认读都是分开的,加重了学习的负担。识字占去了中小学生大部分精力,儿童的性格和价值观成长和汉字学习时期重叠,强迫式的汉字学习方式严重影响了儿童心里的正常发育过程。
由于采取考试主义的强迫式学习, 中国儿童被强按在书案上学汉字,性格受到压抑。汉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塑造了中国知识分的性格直至影响全民族的性格,形成了民族性格中的自虐倾向。比如,中国投资者行为中的从众行为、短线操作、处置效应多多少少都与从小强迫学习汉字有关。中国知识分子的懦弱、消沉和负面思维等都和早期汉字学习有关,这种性格和思维习惯只能培养奴性人格的人,长大后以服从为天职,其投资行为多是从众的。
汉字笔划多字形复杂,难记难学难写难用,不利于文化普及,绝大多数中国人长期处于无文字的愚昧状态。在中国有文化的人占人口比例是很少的,三千多年的汉字应用到1949年,还有80%以上的人是文盲。1999年国家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显示,经过五十多年的扫盲努力,中国社会还剩下8600多万文盲27。深交所2002年投资者状况调查发现,为数庞大的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其中不足中等文化程度的投资者(高中及中专以下)占了总被调查者的43.81%,初中以下的低学历者有12.04%,这一数字意味着有几千万的投资者未能接受初中以上的文化教育。一个文盲半文盲遍野的国家,人的理性是缺乏的,行为是无规律的,要使处于半文盲状态的中国投资者接受先进的投资理念,确实非常困难。文化的荒漠化使中国社会成为一个落后的汪洋大海,任何先进思想和文化都无法在中国社会的愚昧的土壤里生根发芽,QFII的价值投资理念将被中国投资者修正曲解而变得面目全非。
(2)汉字是象形文字,擅长形象思维,抽象和逻辑思维为基础的新理论在实践中容易被修正
汉语长期停留在形象化的诗性语言阶段,运用独特的比喻,把不相关的概念组合到一起,通过想象力来表达事物的本质,把无生命的事物和有生命的事物列为同一范畴,对事物背后的神秘力量充满想象。汉字的形象思维的使人忽视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汉字的难学,常用的汉字字数就有限,中国人的思维被局限在现有汉字字义的狭小空间之内很难走出,形成思维惯性。同时,汉字不易于创造新字,使它无法协助思维向所有需要记录新发现的地方渗透,以字组词的汉字表达方式,使中国人在思维上形成一种从现有的概念中拼凑其它概念的思维习惯,缺乏创新的意识,即使创新,也往往是新的词汇装进旧的内容,容易扭曲调创新的内容。
人们的语音语言的交流是最容易最直接最普通最频繁的交流,汉字只能意译外来语,海外传进来的先进思想,经过中国化的思维改造,再用形象化的文字表述,最后将成为唯有表面用词相同,但内含完全中国化的理论。投资者困惑的是,海外新的理论引进后,往往内含的是中国的旧思想。比如,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自然产物,能否上市,应当是最市场化的行为,但上市却成为国有企业解困的&#8220;通道&#8221;,成为各地上争取地方利益的杠杆,因为当时在额度制度下,只要搞到额度,等于获得了国家送来的垄断利润,结果不仅是有关部委要争额度,一些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也纷纷找关系争上市额度。过多的额度发放,过多不成熟的国有企业上市,压迫市场走熊,为了使拿到额度的国有企业顺利上市,国家又出台系列利多政策,造成&#&#8221;大牛市。
(3)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使汉语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人类的语言历史有百万年之久,人类的大脑对语音语言本身的音义体系的接受建立了一套直接的物理结构,大脑左半球作用于语言记忆,处理简单的语言问题时人们左脑活跃。
但是,汉字是象形文字,学习时却要运用右脑进行,右脑储存的形象的文字信息经过左脑进行逻辑处理,才能变成语言信息。
因为汉字的构字方式和语音语言无关,在形义音三个方面完全是分离的,需要分别记忆,人为割裂人类对语音学习的天分,中国孩子学习基本上死记硬背,大脑左半球被迫处理属于右半球的形象思维的内容,不能及时激发左脑的兴奋,反而容易形成记忆的对抗性,形成主动性遗忘,使汉字的学习困难重重。与长时记忆相反,中国投资者由于受汉字学习的训练,也形成了记忆的对抗性,往往将投资失败的经验主动遗忘,或主动掩盖,先进的操作方式或者一些风险防备教育无法在投资者中真正实行。因为投资者主动忘记投资失误,反过来容易想信自己是市场高手,即使频繁的短线操作失败,也乐此不疲。由于中国人&#8220;心&#8221;的发达,右半脑的形象思维又容易与习惯于形象思维的心理群体相混合,投资者往往只相信形象化的投资理论、股市评论。这里,我们找到了中国投资者由于语言文字训练形成的心理障碍,即理性的投资理念与情感化的投资行为的冲突,从而导致的行为偏差,这与世界各国投资者的行为偏差成因完全不同。
<font color=#] &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吉林大学出版社,第503页。
<font color=#] 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第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
<font color=#]黄文、高尚仁:《心理辅导增添东方色彩》,《中国教育报》日第6版
<font color=#]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海南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第36页。
<font color=#] 申荷永,《汉字与心理原型》,shenhy.3322.net;《汉字中的心理学》,《心理科学》,1993年6月
<font color=#]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89年,第314页。
<font color=#]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海南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第36页。
<font color=#] 徐国杰、顾惠忠:《大盈海鸟 农凯系资本道具》,《中国证券报》,日
标签: 历史&& 文化&& 社会&& 股票&& 理财&
请大家继续欣赏更多的汉字文化对中国证券投:
汉字文化对中国证券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和讯博客] 汉字文化,汉字文化圈,汉字文化的意义相关推荐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字偏旁部首名称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