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标

湖州教育网
       |  |  |  |  | 
      教师之窗
更新日期: 11:18:50 【责任编辑:庄金花】 【作者:】 文章来源: 共有位读者
&承载厚望&&&扬帆起航
&&9月8日下午,安吉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召开全县高中、初中、小学的教导主任和幼教保教主任会议。会议由教科研中心汪宏书记主持。姚锦友主任做了题为《规范常规,创新教研》的讲座。  
讲座从二个两面论述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一是要规范常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姚主任要求全县教导主任做到拥有十颗心:精心备课、专心上课、用心批改、耐心辅导、有心检测、静心反思、热心教研、潜心科研、安心提升、诚心帮扶。二是要强化创新教研的意识,要求教导主任念好三字经。如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教学的三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等等。姚主任还具体阐述了新型课堂的三个变化:教案变学案、教堂变学堂、教师变学长;新型课堂的三个标准:开放的课堂、情感的课堂、高效的课堂;新型的课堂有“三个还给”: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和快乐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  
姚主任就本学期重点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阐述:本学期教科研中心的工作重点就是教育局的“三项推进”工作:推进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的“生本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推进以满足和促进学生多元发展需求为目标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推进以加强学校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为目标的“美丽目标”的创建工作。姚主任要求全县教导主任,脚踏实地、改革创新,认真做好全学年的教研工作。  
教科研中心陈利平副书记总结了2010学年全县科研工作,并就2011学年的教科研课题等工作进行了布置。  
集中会后,高中、初中、小学和幼教四个学分别召开本学段会议。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 湖州教育网 』 湖州教育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 reserved  
 公开监督电话:(2 传真:(5
单位地址:湖州市教育行政中心1号
承办单位:湖州市教育信息中心 管理信箱: 联系电话:(8、2899057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高中物理教学三维目在物理图像中的实现.doc2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高中物理教学三维目标在物理图像中的实现
一:物理图像的三维目标内容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物理图像的描绘过过程及能正确地画一些常见的物理图.
2、物理图像中的:轴、点、线、截、面、斜的物理意义的理解.
3、理解用物理图像表达物理的过程、状态。
4、掌握用物理图像来解决物理问题的技巧。
(二)过程、方法目标
1、掌握解决物理图像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掌握判断物理图线截距,过图线点的斜率及图线与轴所围成面积是否有意义及其意义的内容。
3、掌握分析图像题的思维过程。
1、深刻理解和体会物理图像是直观表达物理规律的一重要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图像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广泛性及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始终知道物理图像是一种活化了的自然现象的表达方式。
二、采用三字经来实现以上目标
(一):物理图像在物理学中地位及物理图像的描绘。
1、物理图像是高中物理知识、规律描述的一种基本方式。
知识链接:高中物理规律描述有文字法、公式法、图像法等,它们从多个侧面观察、研究同一物理现象或规律,同时又互相补充,互相完善。然而图像描述要比枯燥的文字、公式更容易理解,但难以掌握,因为高中物理图像是通过应用物理的方法从实物、从实验中抽象出来的或是应用数学手段总结出来的。因此,在新课程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突出图像作用,挖掘图像功能,大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就是值得我们当前新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2、实践表明通过物理图像知识和方法教授,能有培养和提高同学的物理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和探究能力。
(二)、物理图像的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语文教学研究自考29782历年真题10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语文教学研究自考29782历年真题10
2005.04;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用现代大教育的视野和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研究语文;2.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的设置始于_;3.在语文能力要素中,听话能力一般可分解为:(1;4.累计认识____________个现代常用汉;8.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的“六字”基本要求是精要、;9.修改文章的要求是:(1)深化主题;(2)取舍;10.在美
2005.04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用现代大教育的视野和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研究语文学科的全部教育因素,语文学科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德,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塑造健全的_______________.2.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的设置始于__________________年。3.在语文能力要素中,听话能力一般可分解为:(1)辨音识义能力;(2)记忆整合能力;(3)_____________ 能力;(4)评判话语能力。4.累计认识____________个现代常用汉字,被明确规定为7-9年级汉字教学的目标。 5.南朝梁太子萧统所编选的《_______________》,开我国古代文选型语文教材之先河。 6.语文教材的主要功能有:凭借功能、_______________功能、教育功能和
功能。 7.辩论是训练说话能力的有效方式,辩论要努力做到“四善”:进则善攻、退则善守、
__________________、终则善结。8.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的“六字”基本要求是精要、好懂、_________________.9.修改文章的要求是:(1)深化主题;(2)取舍材料;(3)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4)推敲文字。10.在美的形态中,_________________美是社会美的最高表现形式。11.语文教育研究课题主要有填补空白、纠正通说、补充______________、参与争鸣等几类。 12.语文学科德育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的教育,坚强意志的教育,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的教育,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教育,友谊情怀的教育等五个方面。13.中国科举文科笔试的主要五种题型是帖经、墨义、_________________、论和诗赋14.语文学习过程中,应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
观,提高文
化________________和审美情趣。* 15.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_______________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 16.语文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 性。* 17.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中捕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语文课程丰富的______________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
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9.在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六艺”中,与语文教育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礼、乐、射
B.射、御、书
C.书、乐、礼
D.书、乐、数20.我国单独设置语文学科最早的名称是(
B.中国文学
D.国文21.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A.基础性与教育性
B.广泛性和动态性 C.规范性和选择性
D.基础性和广泛性22.提出“创设情境,引起动机,确定目的,制订计划,实行计划,评价成果”这一教学过
程模式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D.布鲁姆23.按照成书时代先后,下列古代语文教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千字文》、《古文观止》、《三字经》 B.《诗经》、《三字经》、《文选》、《古文观止》 C.《诗经》、《千字文》、《百家姓》、《古文观止》 D.《礼记》、《文选》、《古文观止》、《三字经》2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课程标准产生于(
C.1929年25.由“读”过渡到“说”,训练学生能在较长时间连贯的、有条理的完整说话能力的训练 方式是(
C.口头作文
D.复述26.在说话训练中,熔说话、朗诵和宣传鼓动为一炉的综合性较强的训练方式是(
D.演讲27.在中学生听话能力构成因素中,理解语义能力主要是指(
A.准确把握含义
B.听得清楚
C.听得完全
D.判别评析28.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思维速度快,概括程度高,这体现了思维品质中思维的(
D.批判性29.在语文课堂教学常规方法中,有利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尤其适合某些文学作 品教学的方法是(
)A.欣赏教学法
D.谈话法30.下列语文教育媒体全部属于传统媒体的一组是
)A.教科书、板书、实物、幻灯
B.教科书、图表、录音、模型
C.板书、图表、标本、模型
D.板书、标本、电影、图表31.在语文教育研究方法中,人们经过特别安排、适当控制研究对象,以便在最有利
的条件下,对之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B.比较分析研究法
C.历史文献研究法
D.实验实证研究法32.按照考试的目的、用途分类,属于学能考试性质的是
A.单元测验
B.期末考试
C.毕业考试
D.高考33.语文学科美育与德育互相渗透,与智力发展和谐一致,这体现了语文学科美育的
D.协调性34.“表达要生动感人”,这一写作指导要点针对的文体是
)A.记叙文
D.应用文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35.蒙学教材(举例不少于2个) 36.语文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37.语文教学过程 * 38.语文学科美育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9.简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及相互关系。* 40.从功能和价值来看,阅读和阅读教学的实质是什么? 41.简述文学作品教学的要求。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2.结合教学实践,论述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于4个要点) 43.语文教育工作者为什么要接受继续教育? 2007 年 4 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9782 语文教学研究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题分 21 10 9 30 30 合分人 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1 分)这里的“道”是指(1. 在语文教育方面,古人主张“文以载道”“文以明道” ) A. 做人的道理 B. 道德品质 C. 道家思想 D. 儒家道统 ,这一思想的代表者是2. 设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儿童中心主义,兴趣主义和“做中学”( ) A. 杜威 B. 赫尔巴特 C. 莱因 D. 克伯屈,这句名言出自著名语文教育家(3.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 A. 叶圣陶 B. 吕叔湘 C. 张志公 D. 陶行知4. 当代语文教育第一次大讨论发生的时间和讨论的焦点是( ) A. 1957 年,文言白话之争 B. 1958 年,文道之争 C. 1959 年,工具性与人文性问题 D. 1960 年,“双基”训练问题 ,5. 读书要达到“使其言皆出自于我之口”“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 ,这句话出自( ) A. 朱熹 B. 韩愈 C. 王安石 D. 唐彪6.属于情感态度的“经历”水平的一组行为动词是( ) A. 感受、参与、体验 B. 尝试、喜欢、热衷 C. 尝试、知道、树立 D. 讨论、交流、养成7.“明了―联想―系统―方法”这一教学模式的创立者是( ) A. 杜威 B. 赫尔巴特 C. 莱因 D. 凯洛夫8.根据学习方法的分类,“韵语识学法”和“诵读法”属于( ) A. 学习原则和学习策略层次 B. 一般学习方法层次 C. 某学科特有的学习方法层次 D. 各种具体的学习方法层次9.语文作为工具的一个显著标志是( ) A. 熏陶渐染 B. 科学训练 C. 整体感悟 D. 个性解读1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上的一个特色是,特别关注() A. 知识与能力 B. 智力发展 C. 情感态度和习惯 D. 动作技能11.最早实行选课制的国家是( ) A. 德国 B. 美国 C. 法国 D. 英国12.编写教材应该给使用教材的教师和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这体现了编写教材的 A. 开放性原则 B. 弹性原则 C. 发展性原则 D. 层次性原则13.要求根据一定的目标,对阅读材料的内容、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进行认真琢磨,要求逐字、逐句、逐段地仔细推敲,力求透彻地理解和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这是进行 A. 默读训练 B. 略读训练 C. 浏览阅读训练 D. 精读训练14.鲁迅曾经说,“人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一个,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体现了写作过程中的 A. 再造想象 B. 创造想象 C. 相似联想 D. 相关联想15.运用增、删、调、换等手段,使文章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好些,这就是作文批改中的 A. 旁批 B. 面批 C. 修改 D. 总批16.和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是 A.“智仁双修”的人格理想 B.“有教无类”的全民观念 “义利统一”的价值取向 C. “天人合一”的博大情怀 D.17.“要做到有理有据”这一写作目标,主要针对的文体是A. 应用文 B. 议论文 C. 记叙文 D. 说明文18.富有艺术性的教学板书设计不应该是A. 认知的“梯子” B. 想象的“窗子” C. 创造的“起子 ” D. 知识的“筐子”19.就阅读能力而言,“对读物在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肯定准确、深刻、优秀的内容和形式,批判错误、浮泛、平庸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为A. 阅读感知能力 B. 阅读理解能力 C. 阅读评价能力 D. 阅读创造能力20.“通过广泛、粗略地涉猎,来获取各种信息,积累知识,也可以初步判断读物的价值, ,这种阅读方式是(以决定是否进一步阅读” ) A. 朗读 B. 略读 C. 默读 D. 浏览21.与其他三种剧作不同的一部是( ) A. 《雷雨》 B. 《威尼斯商人》 C. 《窦娥冤》 D. 《罗密欧与朱丽叶》二、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22. 据记载,我国古代最早的识字教材是周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_。23.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中国文教界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课程名称由“国文”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4.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_______________国教育家的这句名言成为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25. 用“大语文”教育观来看,整个语文系统是由学校语文教育、_______________和社会语文教育三个系统组成的具有广泛性的结构。26. “语感”的对象是言语,语感的主体是个人,语感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语感的表现是能力。27. 20 世纪中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提出了刺激反应理论,并应用于教学设计,出现了程序教学设计。28. 现代教育媒体的主要特征是:多媒体化、信息化、_______________和智能化。29. 课程标准倡导写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在第二学段强调“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0. 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耐心专注地倾听,二是自信负责地表达,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进行交流。31. 教学风格是教学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集中表现,是教学艺术的升华。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9 分)32. 言文教育33. 多媒体技术34. 教师德行四、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35.简述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总体特点。36.简述拟定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37.简述语文美育的基本任务。38.简述写作教学新理念。39.简述阅读的分类和阅读能力的构成。五、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40. 论述古代语文教育存在的几个倾向性问题。41. 论述从“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概念内涵和学科性质上发生的变化。42.简述在实验新课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应发生的变化。 2009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1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主张写作要“看多、做多、商量多”的古代语文教育家是()A.韩愈B.欧阳修C.朱熹D.柳宗元2.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第一部正式的课程标准产生于()A.1903年B.1912年C.1923年D.1929年3.建国后,我国中小学教材制度改革由“国定制”到“审定制”的变革始于()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4.在语文教育界,80年代初系统提出“大语文教育”整体改革方案的是()A.洪宗礼B.钱梦龙C.魏书生D.张孝纯5.对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B.汉字中的象形文字占大部分C.汉字有本意,引申文和假借文D.汉字存在大量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现象6.属于对知识的“了解”水平的一组行为动词是()A.辨认、列举、描述B.回忆、举例、归纳C.识别、判断、区别D.复述、描述、评价7.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形态和性质,属于语言性教学方法的一组是()A.实验法与讨论法B.讲授法与谈话法C.练习法与回答法D.发现法与探究法8.义务教育新课程语文教材(苏教版)单元组合的特点是()A.按文体组元B.按知识点组元C.按能力点组元D.按主题或情境组元9.20世纪初期,我国语文学科的性质观主要是()A.实用性B.工具性C.人文性D.思想性10.总结美国“八年研究”经验,并撰写《课程与教学的原理》的学者是()A.泰勒B.布鲁纳C.多尔D.杜威1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要完成本课程的基本学业,必须修满必修课的()A.10学分B.12学分C.18学分D.21学分12.阅读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性和综合性,阅读的一般规律是()A.感悟―理解―表达―获得精神自由B.获得精神自由―感悟―理解―表达C.感悟―获得精神自由―理解―表达D.理解―感悟―表达―获得精神自由13.“我把想清楚了的问题交给课堂,把能够想清楚的问题交给研究,把想不清楚的问题交给散文??想不清楚就动笔为文并不是不负责,而是肯定苦闷、彷徨、混沌、生涩、矛盾的精神地味和审美价值。”持这种散文观的是()A.郁达夫B.余秋雨C.汪曾祺D.朱自清14.写作要注意各段落、各层次之间的相互衔接,在谋篇布局时要特别注意()A.首尾呼应B.过渡自然C.剪裁合理D.跌宕起伏15.善于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宏旨,视野开阔,高屋建瓴,教学中始终着眼于整体目标。这种艺术风格属于()A.细腻型B.朴实型C.严谨型D.旷达型16.树立“重视发展”的质量评价观,其内涵正确的是()A.注重评价功能的转化,运用综合性评价方式、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B.强调质性评价、强调关注结果、运用综合性评价方式C.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注重甄别和选拔功能D.强调关注结果,注重评价功能的转化,强调质性评价17.符合高中新课程体系三个层次结构的是()A.模块、科目、领域B.领域、科目、模块C.科目、领域、模块D.模块、领域、科目18.“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该教学建议主要指向()A.应用文教学B.论述类文本教学C.文学类文本教学D.科幻类文本教学19.在题材上大多反映有关宇宙的创造、人类的起源、自然界的变化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重要的哲学、史学问题的文学体裁是()A.寓言B.童话C.神话D.史诗20.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句是()A.大王来何操B.何以知之C.自古及今,未之尝闻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21.反映事物或现象的具体形态、状况,即回答“怎么样”的问题的一种语言表达技能是()A.叙述B.说明C.描写D.抒情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2.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以_______________经典为主要教材,多学科知识高度综合。23.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发端于____________年,以语文教育独立设科为标志。24.“因文而异”的程序教学把国文教材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模范文”,第二类是_“______________”,第三类是“自修文”。25.20世纪60年代初,在纠正“左”的错误的同时,明确提出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简称为语文“_______________”。26.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结构单一的状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_______________和选择性。27.根据瑞士语言学家_____________的观点,语文教学中要区别“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语言是工具,言语是特定场合下特定人对这一工具的运用。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专业论文、生活休闲娱乐、中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语文教学研究自考29782历年真题10等内容。 
 语文教学研究自考29782历年真题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5.04 一、...2.在我国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课程的设置始于___年。 3 .在语文能力要素中...  江苏自考29782 语文教学研究考试大纲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江苏教育学院编 (高纲号 0784) 一、考试要求 语文教学研究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科)必修课程之一。...  语 文教学研究 第一编 语文教育发展论 导言 研究语文学科教育史所具有的三方面价 值(B)答:首先是认识价值;其次是借鉴价值; 再次是发展价值 第一章 古代语文...  江苏教育学院编 (高纲号 0784) 一、考试要求 语文教学研究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科)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是一门 综合性、动态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应考...  29782自考【语文教学研究】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29782自考【语文教学研究】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  江苏省自考2014年04月《语文教学研究29782》试卷【真题】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状元红考试书店 状元红考试书店 状元红考试书店 状元红考试书店 状元红考试书店...  B051? 年 4 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9782 语文教学研究 总分 题分 合分人 得分 21 10 9 30 3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1 分) ...  语文教学研究试卷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2005 年上半年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9782 语文教学研究(特别提示:题目序号前带*标志者以...三字经新教案——所有资料文档均为本人悉心收集,全部是文档中的精品,绝对值得下..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三字经新教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学的三维目标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