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投资原油OEPC不能始终保持原油的高价

美国页岩热將降低全球对OPEC原油需求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显然认识到低估了北美能源热的重要性,该组织將北美页岩油2018年的估计產量扩大了三倍,与此同时预测世界对OPEC原油需求下滑。
目前OEPC原油產量占世界总產量的40%左右,根据其在週四发佈的最新《全球石油展望》数据,2013年到2018年全球对OEPC需求量將减少
110万桶/天至2,920万桶/天。到2018年北美页岩油產量將攀升到490万桶/天,而在去年的报告中,OEPC估计只有170万桶/天。
法兴银行石油市场研究主管Mike Wittner在此前的电话採访时表示,页岩油產量激增將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报告认为,北达科他州和德克萨斯州石油產量不断增加將限制这个有著53年歷史的由12个產油国组成的石油出口组织利用全球需求增长的能力。该组织预测未来五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加480万桶/天。
供应激增已经导致今年美国墨西哥湾石油价格下滑,而这种品质的石油价格將影响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伊拉克出口石油价格。今年以来墨西哥湾火星混合原油价格已经下跌12%。
报告指出,页岩矿床的开发將推动美国和加拿大石油总產量从今年的1,480万桶/天提高到2018年达到1,690万桶/天。该报告假设未来20年北美以外不会出现页岩开发。
三年前OPEC还预测美国石油和液態天然气產量在1970年达到峰值后將长期保持稳定下滑趋势;两年前OPEC预测页岩油不会成为石油供应市场的主流。到週四的报告,则称致密油层產量和页岩气层液態天然气產量激增已经改变了美国油气供应前景。
到2020年,OPEC以外所有国家生產的包括液態天然气在內的石油產量將增加到5,930万桶/天,去年为5,290万桶/天。相应的OPEC占全球石油市场的份额將从去年的41%下降至2020年的39%。
报告认为,由於油井產量急剧下滑,岩层中生產率更高的最佳油井日益减少,外加环境问题以及成本不断攀升,美国和加拿大页岩油產量將在2017年前后
达到峰值。 因此北美致密油供应量迅速增加是不可持续的,2018年以后页岩油產量將会减少,世界对OPEC 原油需求將会恢復。
和上一期报告一样,
OPEC预测2018年前全球石油需求將会持续增加,受新兴经济体推动,世界石油消耗量將增加900,000桶/天至2018年的9,440万桶。
新兴经济体消耗量將从今年的3,890万桶增加到2018年的4,440万桶,到2014年下半年新兴经济体需求就將超过发达国家。
OPEC成员国將於12月4日召开会议商討產量目標。由於担心美国页岩热將导致產量过剩,OPEC认为有必要减產。事实上今年9月OPEC原油產量
已经跌至两年来最低水准,10月10日发佈的一份报告显示受利比亚生產中断影响,OPEC石油產量减少389,700桶/天至3,005万桶/天。
2011年12月OPEC曾设定3,000万桶/天的集体產量目標,事实上,这一目標一直被拋在后面。
自从6年前开始发佈《全球石油展望》以来,OPEC首次上调2035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显示其对世界经济充满信心。该组织预测未来20年全球石油
消耗量將增加2,000万桶/天至2035年的1.085亿桶。去年的报告预测1.073亿桶。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石油行业需要在勘探和生產投资5万亿美
元。另外炼油还需要投资1.5万亿美元。
该报告预测OPEC一篮子原油参考价——成员国出口石油加权平均价,將在2020年前维持在每桶110美元,到2035年將上涨到160美元。
国际能源机构將於本月12日发佈石油市场长期预测报告。
来源:彭博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广交所第081号会员
贵金属投资者教育战略合作伙伴
  本周全球几个最大产油国之间的静默外交有所升温,不过观察家认为鲜有迹象显示,俄罗斯、沙特及委内瑞拉等国之间的最新讨论将会导致采取减产行动。
  尽管没有迹象显示这些外交活动之间存在关联,但各方加强接触可能是为了加大对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压力,具体来说是对沙特施压,促使他们6月5日召开下次会议时能够削减产量。这些会议已经激起原油交易商的兴趣。美国NYMEX原油期货跳涨近6%至年内最高水准,一些交易商在考虑若合作达成,将对市场有何影响。
  传统能源公司Tradition Energy资深分析师Gene McGillian表示,如果OPEC和其他产油国达成某种协议,那将改变游戏规则。
  能源咨询公司The Rapidan Group总裁Bob McNally表示,在听到某产油国愿意为减产做贡献之前,其认为这些姿态都是为了逼迫或者让沙特感到不好意思,从而改变之前坚决拒绝的立场并单方面减产。
  但伊拉克石油部长迈赫迪(Adel Abdel Mehdi)周三(4月15日)对记者称,海湾国家对OPEC是否减产有最终话语权,并指出若沙特不削减产量,其他OPEC成员国也不会。
  一家海湾成员国的OPEC代表也给俄罗斯关于开展合作的声明泼了冷水。该官员称,俄罗斯的声明并不意味着将协同减产。它只是说明对价格感到关切,但最终可能不会采取什么行动。另一位海湾成员国的代表否认了协同减产的想法。
  全球几个最大产油国之间的静默外交
  俄罗斯副总理杜沃克维奇(Arkady Dvorkovich)周三表示,俄国空前积极地与OPEC和拉丁美洲产油国进行商议。能源部长则称数天前已同OPEC秘书长谈过。该国能源部长诺瓦克周三表示,几天前他与OPEC秘书长巴德里进行过交流。他称整体上,俄罗斯与OPEC每年会面两次,讨论对油市发展的看法,这种对话已成为正规机制。
  诺瓦克上月在莫斯科会见了委内瑞拉石油部长。周三稍早,委内瑞拉外长也在加拉加斯会见了俄罗斯大使。
  沙特新闻通讯社SPA周二报导,沙特石油部长欧那密(Ali Al-naimi)已与俄罗斯驻沙特大使奥泽洛夫(Oleg Ozerov)讨论过油市问题。
  委内瑞拉石油部表示,石油部长查韦斯(Asdrubal Chavez)周三在加拉加斯与八个OPEC成员国及印尼驻该国大使会晤。官方此后表示,这属于礼节性拜访,旨在促进对奥里诺科Orinoco重油带的投资。俄罗斯大使没有到场。
  伊朗周二呼吁OPEC至少减产5%,或日产量减少约150万桶。该国是另一个处境不佳的产油国,而且在价格问题上立场强硬。
  国际原油价格处于60美元下方将近四个月,给委内瑞拉和俄罗斯等资金紧张的产油国造成重压。他们去年11月未能说服OPEC减产。油价自去年大跌后,俄罗斯就开始与OPEC加强接触,但否认可能会为了提振油价而减产,称由于西伯利亚气候恶劣,暂停生产在技术上不可行。
  资金紧张产油国的困境
  委内瑞拉一直渴望OPEC采取行动支撑油价,但该国基本上没有公开喊话要求减产,反而将油价长期下跌归咎于美国。委内瑞拉面临深度衰退、基本商品短缺和极高通胀等难题。该国总统马杜罗周一晚间表示,预计今年油价不会反弹。委内瑞拉已经竭尽全力,但奥巴马总统顾问们的错误策略导致页岩油充斥全球油市。
  石油出口大国俄罗斯预计今年该国经济萎缩3%;自去年6月以来,油价暴跌近50%。去年11月,俄罗斯在与若干OPEC部长举行会议之后表示,即使油价跌至40美元下方也不会减产。能源部长诺瓦克表示,俄罗斯生产商能接受当前60美元的价格。
  OPEC的维也纳总部周三没有置评。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30号广州银行大厦51层(F02)
友情链接:下半年国际原油价格影响因素分析-原油燃料油-锦泰期货半年报-99期货
原油价格影响因素简析
锦泰期货—原油燃料油
(一)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不确定因素增加
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测
数据来源:欧佩克油市月报(2011.6)、锦泰期货研发部
金融危机后,在政府主导的财政扩张和货币宽松政策的刺激下,各主要经济体在2010年均实现了强劲复苏并恢复增长。不过近期的数据表明,自今年二季度开始全球经济似乎偏离了复苏轨道。由于房屋销售市场弱势难改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美联储前不久也下调了对2011年和2012年美国GDP增长速度的预期;OPEC在6月份的"下半年油市展望"月报中将美国全年GDP增长预期下修0.4个百分点,表现出对下半年美国经济能否重回正常复苏进程的担忧。欧洲方面,目前债务危机前景依然难言乐观,希腊政府自去年至今清债行动效果甚微,并未实质性扭转危机形势,在未来具体财政紧缩方案的遵守落实上也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而意大利等国也有主权债务不断恶化的倾向。尽管上半年欧洲经济总体走势稳健,但潜在的债务风险阴云始终笼罩在市场上方。此外,日本由于受到3.11大地震的冲击,上半年经济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状况,下半年其经济有望逐渐走出灾难阴影重回正轨。
与欧美国家曲折的复苏进程相反,以中国、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尽管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前期宽松刺激政策使得这些国家积累了巨大的通胀压力。上半年,新兴市场在面临高通胀时不得不采取加息等货币政策去抑制通胀,上半年中、印、巴等国均保持了较高的加息频率,而货币紧缩不免会抑制到经济复苏的速度;汇丰银行发布报告称,目前持续加息、提准的紧缩政策已经严重侵蚀国内中小企业资金链,造成地方债务违约风险大增。在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中国下半年经济增长速度或不及预期。面临着抑制通胀和保经济增长之间的两难选择 。在美联储QE3的推出尚不明朗状况下,因此国内下半年调控的节奏可能逐步放缓;总体上看,作为油价的波动基础的世界经济复苏仍然面临着诸多不确定风险,油市在多空消息、数据的博弈中恐难以再现类似上半年的趋势性行情。
(二)原油需求前景乐观
美国能源情报署(EIA)最近月度报告中表示,2011年全球石油需求将比上年增长170万桶/天,较上月的报告调高了30万桶/天,维持2012年增长160万桶/天的预期不变。EIA认为调高原油消费量主要因为中国、日本和中东的发电需求。同时,新兴国家经济复苏势头尚好,加之即将到来的美国夏季出行高峰期开始,将会导致市场供需面趋紧。
年世界原油需求季度增长统计预测
数据来源:欧佩克、锦泰期货研发部
今年前两个季度,世界原油需求分别为日均8736万桶和8679万桶,而根据欧佩克的最新月度报告,今年第三、第四季度,世界原油需求将分别提高到日均8907万桶和8931万桶。但由于非欧佩克产油国在这期间的原油增产幅度不大,世界市场对欧佩克原油的需求量将会明显增多,甚至可能超过欧佩克各成员国目前的原油产量,这将会导致世界原油市场的供求关系趋紧。尽管发达国家需求提振有限,但来自于亚洲、非洲、拉美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势头尚好,只要新经济体保持增长,未来原油消费依然乐观。
2011年世界原油需求统计预测(百万桶/天)
数据来源:欧佩克6月报告、锦泰期货研发部
(三)供给因素成为主要炒作题材
据2010年BP能源统计数据,在全球13331亿桶的原油储备中,中东地区占据了56.6%的份额,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占据的原油储备比例高达77.2%;而耗油大国所在地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仅占了很小的份额。而作为OPEC主要产区的中东与北非一带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与贸易区。
上半年,突如其来的政治动荡席卷了以利比亚、埃及、摩洛哥和也门等国,特别是作为OPEC主要产油国之一的利比亚国内发生严重内战,石油出口趋于停滞。在供给危机可能在中东蔓延的恐慌背景下,国际油价迅速被推高突破百元关口,受影响更大布伦特原油更是一度被推涨之126美元附近的高位,逼近金融危机前的历史高点似乎指日可待。随着利比亚局势的缓和明朗,原油市场的紧张预期已被市场过度炒作;之前的多头在五月初趁机获利离场,WTI油价在短短一周内暴跌逾20美元。随后,为防止高油价伤害经济增长,国际能源署(IEA)宣布释放6000万桶石油储备投向市场,成员国纷纷做出响应。该举措令原油市场雪上加霜,油价在6月末跌至90美元附近的低位。可以说,是资金对市场供给的炒作主导了上半年石油市场"过山车"式剧烈波动。
欧佩克和全球石油供给
数据来源:欧佩克、锦泰期货研发部
在原油供给体系中,OPEC地位超然,虽然美元及美国战略储备令OPEC对世界原油价格经济层面的掌控能力有所削弱,但是据BP能源统计数据显示该组织掌握着17.58亿吨/年,即3670.5万桶/天的产能,约为当前世界产能的45%。最为主要的是,截止2008年,其探明未开采储量已经达到1298亿吨(9558亿桶),占不计算阿尔伯特油砂的世界原油已探明储量的76%,考虑加拿大油砂则为67.85%。在这种背景下,OPEC有组织的减产或增产计划就会对油价产生重大影响。产油国可以在低油价时主动采取限产保价;而在高油价时在主要消费国的压力下,有时也会采取增产措施,使原油的生产与需求保持一种大致平衡的关系。另外,许多非欧佩克国家实际上也经常参照欧佩克的政策风向行事。
在2011上半年的供给危机进程中,IEA释放6000万桶石油储备引发不支持增产的OPEC反对,从而导致产油国和消费国之间产生分歧,OPEC不希望看到IEA第二次释放紧急石油储备的行动。表面上,欧佩克声称其原油生产限额自2009年初以来一直维持在日均2484.5万桶的水平上。但石油问题专家普遍认为,这一产额规定并没有得到欧佩克各成员国的严格遵守;此后欧佩克在月度报告中承认,2010年全年欧佩克平均日产原油2960万桶,实际日产量超出约定量近500万桶。相比而言,这6000万桶抛出的储备仅相当于整个OPEC组织约两天的产能,考虑到IEA有限的储备和需求面在6月底出现回暖迹象,IEA抛储对原油市场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十分有限。
2011年世界原油供需平衡预测(单位:百万桶/天)
数据来源:欧佩克6月报、锦泰期货研发部
从自身利益考虑,尽管高油价会增加出口利润,但过度高涨的油价同样会增加经济复苏的成本,进而加剧油市波动。OPEC目前更加倾向于将油价控制在90-100美元这一个所谓"合理"区间当中。根据OEPC测算(见表3),2011年三、四季度世界原油需求量将从上半年的8700万桶/天升至8900万桶/天左右,而如果OPEC下半年产能保持不变,下半年原油供需面有望呈现出稳中趋紧的态势,油价的下行空间受限。
年原油供需平衡图
数据来源:欧佩克6月报
(四)石油库存——既是供给也是需求
石油库存数量的变化直接关系到世界石油市场供求差额的变化,可以在市场中起到调节供求平衡的作用。库存既是供给也是需求,即抛出库存可以使石油供应量增加,补库存则使得需求量上升。库存变化(增减以及流向)主要受供求差额、价格升贴水、库存目标量、经营状况等制约与调节,它是一个存量的概念,与油价走势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库存具有稳定油价的作用。在统计上常根据主体和用途将原油库存分为商业库存和战略储备库存两类。
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减少88.9万桶至3.5858亿桶。库欣原油减少46万桶至3703万桶。汽油库存减少63.4万桶至2.1254亿桶,包括柴油和取暖油的馏分油库存意外减少19.1万桶至1.4205亿桶。数据还显示,上周炼厂开工率增长0.3个百分点至88.4%。美国原油日进口量增加97.6万桶至982万桶。
随着油价回落到90美元附近,库存数字减少说明需求面有好转迹象。但EIA同期表示,过去四周(6月份)美国成品油日均供应总量约1898.8万桶,同比下降1.8%,环比基本持平;汽油日均需求量为931.5万桶,同比下降0.6%,环比上升0.4%;馏分油需求为358万桶,同比下降5.4%,环比下降0.39%。
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变化趋势图
数据来源:EIA、锦泰期货研发部
(五)美元走势方向不明一下
自1975年美元成为沙特乃至欧佩克原油贸易的唯一交易结算货币,原油价格走势便被美元走势牢牢掌控。由于国际原油以美元定价,多数情况下油价与美元指数应呈负相关。不过,上半年两者间的这一负相关性并不显著。由于3、4月份期间投资者将注意力主要集中于经济恢复状况和中东紧张局势上,美元走势并未构成油价上冲的主要因素。直到5月初,随着原油投资的过度炒作结束,价格重回基本面;此时欧元受债务危机拖累持续贬值,连续下行的原油与反弹的美元再度形成明显的负相关态势。而到6月下旬,美元指数波动幅度变小,原油与美元的负相关性又再次减弱。
WTI原油价格与美元指数走势对比
数据来源:Wind资讯、锦泰期货研发部
从k线图形来看,当前的美元走势位于三角形的整理走势当中,后市中长期方向并不明朗。对原油而言,近期供需影响将超过汇率因素成为决定油价走向的主导力量;而且,美元的走势主要受到美国经济复苏进程和相关货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倘若下半年欧债危机再度爆发,市场避险情绪有望推动美元企稳反弹,此时油价受汇率和避险需求打压,出现走低下行概率较大。  完全白痴,现在的货币M2已经到了120万亿,人均年收入从2003年的一万增长到三万。楼主指望房价跌回2003年的2300.怎么可能。未来四年中国的M2还会增长到两百万亿
  @逢中那把刀 301楼
21:57  完全白痴,现在的货币M2已经到了120万亿,人均年收入从2003年的一万增长到三万。楼主指望房价跌回2003年的2300.怎么可能。未来四年中国的M2还会增长到两百万亿  -----------------------------  120万亿很可能是M2的最高点!  
  我想继续谈谈人民币。我目前30%资产是美元资产,前两天被国家降息吓坏了,打算年底前再换点美元,但刚才反复看美元对人民币的走势图,还是很怀疑美元对人民币在2015年或2016年会跌破6元整数关口。所以,我还是决定等美元对人民币跌破6元后再分批换吧。不过,我已经有30%美元资产,万一人民币突然暴跌,我也不是很害怕。我对别人的建议也是,现在就把30%资产调整成美元资产,剩余70%资产再观察一两年后再换美元。我现在怀疑,美元对人民币大涨的时间应当在2016年,而不是2015年。  另外,回楼上某网友,你说的M2的问题,我早前就谈过了。中国过去10年的确M2增加了6倍,但中国也多盖了6倍的房子。所以,房价完全跌回去是很正常的。但考虑到政府可以无限量印刷人民币,所以,我不敢保证人民币计价的房子跌回2003年,但我有99%的把握,以美元计价的房子,十年内会跌到2003年的价格。如果人民币10年内对美元贬值不超过一倍的话,那人民币计价的房子也会跌到2003年的价格。但如果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超过一倍,那人民币计价的房子就未必跌回2003年了。
  我就拿波浪理论来给大家讲解清楚,为何中国房地产未来下跌幅度要非常大?  炒股的基本没有不知道波浪理论的。  波浪理论说:二浪回调往往回调到一浪上涨行情的61.8%或80%或100%位置,但四浪回调会不会跌破一浪上涨的最高点。  股民学习波浪理论,都是照上述那个理论去定论行情,却几乎未见人解释过“为何二浪很回调很深,但四浪却不可能回调跌破一浪头?”。那我现在就把答案告诉大家,第一浪上涨往往代表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生,这个新生事物到底值多少钱,大家心中都无数,所以,这个新生事物往往被推高到非理性的不正常高位,就是所谓的泡沫行情,但泡沫行情缺乏基本面的支持,所以,泡沫行情一旦破灭,跌幅就极大,少则下跌61.8%,多则100%幅度的回调。而三狼行情是经历过泡沫破裂后的再次上涨行情,由于人们对新事物的泡沫有了认识,所以,三浪上涨是个理性上涨的行情,理性就意味着行情上涨拥有基本面的支持,因为有基本面的支持,就不是泡沫行情,所以,第四浪回调就不会跌破第一浪的头。为何中国房地产回调幅度不能是最少的61.8%的回调位?因为中国政府人为的哄抬房价,比市场经济国家哄抬房价的力度大了很多倍,所以,中国房价的二浪下跌调整,只能采取深幅调整,而不能采取0.618的浅幅调整。中国福利房改革之前,就没有房地产市场,所以,福利房改革后的房价上涨,就是新事物诞生的第一浪上涨。
  房价在人类历史上的每年平均上涨该多大,我们还是看专家们汇集的历史数据吧,下面我转载新浪上的新闻内容,让大家知道房价每年的征程涨幅该是多大?  新浪新闻部分内容:数据显示,长期而言,房屋投资收益比通胀高不了多少,而股市收益则大幅跑赢通胀。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席勒收集了1890年以来的美国房价数据,经过通胀调整,房价上涨十分有限,实际就是和通胀相当,没有明显跑赢通胀的超额收益;而老牌资本主义金融重镇荷兰,其首都阿姆斯特丹,虽几百年来经历各种变局,仍有良好的数据存留,一份自1628年到2008年的房地产数据表明,荷兰房地产四百年来,去除通胀因素,每年的增长实际上只有0.4%,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的诞生地,有很久的金融理财传统;上述美国和荷兰的数据好像还没有把房产税和维护装修费用算进来,如果也计入的话,房产的增值效应长期看甚至是不敌通胀的。  取值美国与荷兰的数据,一是他们经历的时间足够长,有说服力;二是他们在金融理财方面是全世界的最高段位;三是他们都是无可争议的一线世界经济强国;他们上百年的直接经验就是标杆,任何一个国家要取得经济的持久发展,在几个核心问题上必须重视他们的数据,房地产刚起步的中国尤其需要认真对待他们的经验,不要用任何所谓中国特色来做解释,房产是必须生活品,其投资和投机属性必须受到遏制,否则就会像当前这样,22.4%的住房空置率,惊人的社会资源浪费,如果房价因投资投机需求持续上涨,那即便有更高的空置率,其表现出来的热销力度仍然不会减,市场表现会持续供不应求,这种虚假需求完全脱离房地产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属性,并随产业链传导出去,令所有相关资源和各行业产能假性繁荣,形成如同吸毒一样的恶性循环,如果不能被有效遏制,最终腐蚀整个社会经济体系,正因为此,欧洲经济发展最好的德国,在房地产上甚至连投资机会都不给。
  @刘老手002 304楼
06:17  我就拿波浪理论来给大家讲解清楚,为何中国房地产未来下跌幅度要非常大?  炒股的基本没有不知道波浪理论的。  波浪理论说:二浪回调往往回调到一浪上涨行情的61.8%或80%或100%位置,但四浪回调会不会跌破一浪上涨的最高点。  股民学习波浪理论,都是照上述那个理论去定论行情,却几乎未见人解释过“为何二浪很回调很深,但四浪却不可能回调跌破一浪头?”。那我现在就把答案告诉大家,第一浪上涨往往代表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生,这个新生事物到底值多少钱,大家心中都无数,所以,这个新生事物往往被推高到非理……  -----------------------------  说的有道理房子也跌不到很多,房子好像比美国的还贵,收入比人家少的可怜,本来就是农业大国的农民几个都出来到城市打工,一年当中少数几天回农村的,几乎八亿农民都需要当城市的房奴,房子供应还远满足不可需求,国家会复制纸币,不会复制房子,房价跌到打工族买的起了,都会买的住着实用,房子在跌对打工族来说没人关心,房子不像股票,黄金,期货,那么虚拟的  
  楼主说的未来是多远,等农民在城市都有房子了,房子就没什么用了,现在农民虽说还是农民,农民已经城市化了,有几个不来城市工作的,工作的有几个当上房奴的,当房奴都难,原因有二,1人们没钱,2没房源,.有人说过,从唐朝祖宗那代人种地存钱到现在可能可以说套便宜的房子,没房源,就是绝大多数农民进城工作了等房源,,这种情况还好意思和日本比,,真像楼主说的房子跌到普通人都能买的起了那天,我会说梦想成真了啊,这社会真好啊,  
  留帖,顶楼主,真心欣赏,希望有机会跟你多学习  
  @刘老手002 楼主,你说的美国石油ETF,,是否是指这个:  USO(美国原油ETF)成立于日,该ETF主要投资标的为美国西德州中质原油(WTI)和部分短期国债。  等你回复
  统计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  
  老是强调房价不可能跌很深很深的网友们,你们自己看今天刚出版的海景房暴跌新闻吧,新闻转载如下:  中国9大城市海景房:50万买十几万卖 没人住变“鬼城”  过去的10多年中,"海景房"是一个被频繁炒作的概念,海滨城市也是房价蹿升最快、泡沫最为严重的区域。投机的热潮,驱动着全国各地的人奔赴海边, 买下一套或者数套一年也住不上几天的海景房。从营口到三亚,动辄是几千上万亩的大项目,在海岸线上产生了惊人的住宅供应量。每当夜幕降临,中国的海岸线上便出现了很多没有灯光的建筑物,有人称它们为"鬼城"。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在这个13亿人口的内陆国家,中国人均海岸线只有2、3cm,"面向大海"一直是一个奢侈和美好的想象。最充分地利用了这个想象的,是地产商人。"私藏一方山海境"、"只有闭上眼,才看不见海"、一半是海洋,一半是天堂,走出海南三亚凤凰机场,房地产广告铺天盖地而来。  不仅仅是在三亚,北起渤海湾的大连、营口、秦皇岛,到胶东半岛的烟台、威海、青岛,再到南方的惠州、三亚、北海,这些有着优质海洋资源的城市,每一寸海岸线都是地产商们追逐的猎物。他们打着旅游地产的名号,却盖出了密密麻麻的住宅楼,美其名曰"海景房"。  山东威海乳山县。乳山的海滩上,冒着烟的烧烤摊,叫卖小海鲜的人力三轮车,卖泳衣和饰品的小摊,这片乱糟糟、脏兮兮的海滩,与其声名在外的"银滩"难以匹配。21.3公里海岸线上行人稀少,却密密麻麻分布着200多个小区,这些没有灯光的房子影影绰绰。"房子现在非常难卖,"银滩旅游地产5S店里的小吴说,从2010年以来这里房价滞涨了5年,而买房人越来越少。"很多二手房是2008年前后花了50万买的,现在挂出来就是20多万,如果运气好,买家要现金十几万就卖了。"
  呵呵。你要知道中国还有最少6亿农民!
这6亿农民会让他们的后代待在农村?
  2013年就传出鄂尔多斯、神木等煤炭产地的房价纷纷由2万跌到三千,现在新闻又传出海景房跌去三分之二以上。可能又有人会说,海景房和大城市的房子特点不一样,大城市房价不会跌那么多。  那我们就谈谈大城市中的北京和深圳。北京那么大雾霾,那可是致命性的雾霾,按照外国人的观点,倒贴钱都不能到北京生活,所以,从雾霾这个角度来说,北京房价的真实价值就是零,因为正常人会花钱去毒气城市生活吗?当未来中国人头脑清醒后,北京房价跌到一文不值,一点不稀奇。再说深圳,深圳房价高,就是因为挨着香港,但香港之所以值钱,就是内地对外开放不足而给了香港做二道贩子的机会,国家将来若全面对外国开放的话,那香港就一文不值,从而带动深圳房价也会一文不值。而国家迫于经济问题,全面对外开放不会是太遥远的事情。而且深圳挨着大亚湾核电站,万一哪天深圳因为地震或海啸而出现核泄漏事故的话,那香港和深圳还会有人去居住吗?  所以,综上所诉,中国各地的房价,都会一批跟着一批纷纷大跌的。
  回复:阳光新会  应当是你说的那个ETF.
  真正的干货,楼主是实在人,留名仔细研究!
  楼主的帖子写的很实在。马克一下。
  @倚剑醉卧梦遇仙
05:50:47  中国的房价和黄金或股票或石油不同,是和国有商业银行,政府央行,当局利益绑架在一起的,同气连枝,一损俱损.  黄金或股票或石油可以涨跌,但房价是不会跌的,别的东西涨跌都可以让屁民买单,但房子烂在手里,亏的完全是政府和利益集团的.这是万万不能允许的.政府会用一切手段,把损失转嫁到屁民身上.  -----------------------------  跨银行好呢还是垮椅子会呢?为社么要推只保五十万?
  @落花随流水-21 11:32:58  我也觉得房价会跌,但是,能不要搞这种耸人听闻的标题么?  99%,也就是说现在一百万的房子,会跌倒相当于一万块钱的黄金,是吧?意思就是说现在一万块钱的黄金,将来就可以换一套一百万的房子。现在一万块的黄金,就是一个50克不到的金镯子。  我觉得到不了这种程度。起码得值十个金镯子。  -----------------------------  楼主说的是平均来说,大体的说,也可以说是指数.局部个别不要抬杠
  感谢楼主无私分享  
  很好的贴,很多悟出来的精华,展开来会不得了。
  楼主不错  
  @刘老手002 313楼
14:00  2013年就传出鄂尔多斯、神木等煤炭产地的房价纷纷由2万跌到三千,现在新闻又传出海景房跌去三分之二以上。可能又有人会说,海景房和大城市的房子特点不一样,大城市房价不会跌那么多。  那我们就谈谈大城市中的北京和深圳。北京那么大雾霾,那可是致命性的雾霾,按照外国人的观点,倒贴钱都不能到北京生活,所以,从雾霾这个角度来说,北京房价的真实价值就是零,因为正常人会花钱去毒气城市生活吗?当未来中国人头脑清醒后,北京房价跌到一文不值,一点不稀奇。再说深圳,深圳房价高,就是因为挨着香港,但香港之所以值钱,……  -----------------------------  还有堵车,这个也是谋财害命的高手。本人每天吸着毒气浪费两个小时在路上,有种逃离到中小城市的念头了!  
  我刚刚得知的消息,国内工商银行有纸石油交易,据说,品种就是同步连接美国石油走势,类似银行纸黄金一样的交易。两种交易模式,一种是以美元计价来买卖纸石油,一种是以人民币计价方式来买卖纸石油。大家要买的话,可以先把人民币换成美元,然后再买纸石油,这样可以回避人民币未来的贬值风险,还能投资美国石油。详情大家自己去工商银行网点问吧。
  黄金行情“过山车” 盘中暴涨40美元  文 / sololo年12月01日 18:09:06
35  周一欧市盘中,穆迪下调日本评级的消息引发市场避险情绪,帮助现货黄金和白银从低位明显反弹。而在成功回补周一的跳空缺口之后,市场出现轧空行情。黄金最高反弹至1184美元,从日内低点反弹超过40美元!现货白银最大反弹超过10%,触及16.34美元。  周日晚间公布的瑞士黄金公投最终结果出炉,结果22.7%赞成、77.3%反对,公投未获通过。该消息今天早盘引发贵金属大幅下挫。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实际操作汇报:  刚刚在日晚上20点32分买入十三分之一仓位的美国石油,成交点位:65.56美元。  未来将在2015年每个月的一号,分12批买入美国石油。未来都是每个月1号的开盘价格买入,将来具体成交的价格就不再在帖子中说明了。  总之,原先计划日开始,到2015年12月底结束的分13批买入美国石油的计划,已经在此时此刻正式操作了。
  仔细看完了 确实有一定道理 楼主分析加推理的逻辑性还是很好的 虽然得出的结论与牛刀一样 可是推理的过程比较有说服力
只是觉得楼主举得例子还是太偏了点 另外说的北京和深圳楼市的下场不太认同 比如像成渝两地的楼市本人就感受到还是不可能跌回到2003年的 毕竟是人口上千万的大城市 目前的房价也不算太高 倒是房价长得太高的三线城市有可能想你预测的一样
  @刘老手002
14:12:09  很多人反应我本帖的标题写的过于耸言听闻,虽然他们也认为我写的论据是有理有据,但他们还是不认可我标题的结论。  对此,我想说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刚关注股市的时候,正值中国股市跌跌不休的阶段,每个中国股民都对中国股市丧失了信心,但这个时候,有个香港投资大师却在报纸上发文预测中国股市未来会上涨8倍左右.我当时看了这个报纸上的新闻,就跟身边朋友大骂这个香港投资大师,认为这种人真是误人子弟该拿去......  所以,天才和疯子、傻子、精神病人判断问题的结论是一致的,只是他们推导结论的过程不一致。  -----------------------------  天才是看到了疯子、傻子、精神病人的心理及判断,得出了与疯子、傻子、精神病人一致的结论;而理性的人是不相信世界上有这么傻的人,所以,判断趋势总是提前。楼主原来就是这样,判断趋势总是提前。呵呵。
  我前面帖子写的很清楚:建议大家日,就是本周一开盘买入黄金,以及建议大家在日晚上8点买入13分之一仓位的美国石油。结果,黄金周一低开2%,但当日收盘大涨5%,一来一去是7%的利润。美国石油在周一晚上8点是跌幅1%,结果收盘后是涨幅5%,一来一去是6%的利润。  我说这个事情,不是想证明黄金、石油未来不会跌破周一的最低点,而是强调,昨天周一我建议的时间买点,的确是区域最佳入场时机。但昨天黄金、石油的走势表明,开始有大主力资金进驻黄金、石油了,既然有主力要做多黄金、石油,我就同步跟着他们建仓。但主力最终拉升黄金、石油之前,也经常杀跌洗盘,所以,黄金、石油未来在主力洗盘过程中,再次跌破昨天周一低点,是很正常的,尤其是石油,昨天低点不太可能是石油最近大跌的最低点,所以,我只是建仓十三分之一的石油仓位,未来12个月,再分批买入其他12份石油仓位。至于黄金,黄金未来的大方向,我看的不是很清楚,只是怀疑黄金的确可以从昨天周一开始一波牛市行情,结果昨天黄金大涨了,目前可确认有大主力要做多黄金,但黄金目前离前期成交密集区域太近,不排除黄金未来再次跌破昨天低点的可能,但由于昨天走势确认有主力要做多黄金,所以,如果黄金未来几周再次跌破昨天低点,我会择机加仓黄金。我目前的黄金仓位是我总资产的10%,如果黄金未来几周再次跌破昨天低点的话,我会择机再加仓总资产的10%或20%。但总体来说,黄金有70%的可能不跌破昨天低点就直接上涨几个月或几个季度,这也是我建议大家昨天开盘买入黄金的原因。不管大家买没买,总之,我个人是已经买入了黄金和石油 ,这些都已经实时记录在前面的帖子发言中了。
  投资者从油价暴跌该学到什么?  文 / sololo年12月01日 22:00:24
27  上周五11月28日大宗商品投资者见证了黑暗一日——美油重挫10.2%(和周三收盘价格相比)、白银大跌6.4%,天然气下跌6.1%,铜价跌幅则达到5.8%。  “黑色星期五”在投资领域并非稀客。日这个周五就让投资大亨Jay Gould和他的“小伙伴们”刻骨铭心——黄金价格在56分钟内暴跌18%,大量投资者爆仓出局。  从这一次的油价暴跌中不难发现投资史中存在的许多相似点,那么对于所有投资者而言,这一次的经验教训又该学到什么呢?  警惕过度狂热的市场情绪  2008年油价的历史可能是最好的教科书——当油价飙升至145美元/桶的时候,高盛表示油价将进一步上涨到200美元/桶。不止一位行业专家认为油价能突破300美元/桶。而当油价在月摇摇欲坠跌至30多美元后,大多数市场人士有认为原油的“世界末日”已经到来。最终市场的走势证明,这种极端的市场情绪都是市场的转折点。  股市也有类似的名言:当最后一个乐观者转为悲观的时候,市场就将见底。  如果市场存在明显的共识,那么真理将在少数人手中。  11月4-11日巴克莱全球调查显示,在参与的900家机构投资者中,大多数人都认为油价将在2015年三月之前上涨30%——当时布伦特油价是82美元/桶;而仅有5%的机构投资者认为油价在明年3月将跌至70美元下方。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机构投资者对于股市回报的看法——大多数人均认为股市上升空间有限,但是事实证明股市依然处于明显牛市之中。  知足常乐  投资者必须意识到,今年美股标普500的平均红利收益在2%以下;美银美林全球国债收益指数上周跌至1.59%,为2013年5月以来最低。这个市场的回报率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已经不可能有很普遍的高收益。如果你没有太多的收益预期,那么或许你可能出现的损失也会小一些。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大家是否从我上面转帖的新闻中发现了什么?  是啊,在日的时候,绝大多数投资机构都认为石油会在2015年上涨到110美元以上。但当石油 在2014年28日大跌10%以后,机构就都纷纷认为石油未来十年会长期徘徊在60美元左右,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美国贝岩油压低了石油价格”。但请大家注意,日的时候,美国贝岩油基本面已经存在了整整五年了,美国贝岩油并非是在11月28日那天才突然出现的。由此可见,这些投资机构对基本面分析的不靠谱,人们都是追涨杀跌的惯性思维,行情涨了,就拿有利行情上涨的基本面或消息面评论行情,然后再一致看涨,行情跌了,就拿不利行情上涨的基本面或消息面来评论行情,然后再一致看跌。这不是胡闹吗?这些机构在日看涨石油的基本面,难道在日那一天就立刻消失了吗?根本就没有消失,这些机构当初看涨石油的基本面理由,就是我建议大家在石油大跌后入场的理由。  分析行情,必须把有利上涨和不利上涨的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然后判断出,哪段时间是利好基本面主宰行情,哪段时间是利空基本面主宰行情,然后在两种行情的拐点处买入或卖出。  行情是有节奏的,并非基本面利好因素和基本面利空因素在同一时间同时发作,而是某段时间利好因素单独主宰行情,此段时间,利空因素就好像睡着似了,然后,另外一段时间,利空因素又单独主宰行情,同期,利好因素就好像睡着似的。行情就是这样来回波动,而我们就是在这种波动中找行情的拐点来入场赚钱。
  业绩不佳 对冲基金迎来倒闭潮  文 / alanyitianzhu
日 08:36:47
3  今年是对冲基金的倒闭年,对冲基金的惨状创下后金融危机时代之最。  据Hedge Fund Research Inc数据,今年上半年,461家对冲基金倒闭。  如果倒闭潮保持这一速度前进,今年将会成为2009年后倒闭基金最多的一年。2009年共1023家对冲基金公司倒闭。  不少大公司也关闭了其基金。Brevan Howard就关闭了旗下6.3亿美元的商品基金。  倒闭潮的一部分原因是对冲基金的低回报,2014年,对冲基金平均回报仅2%,创下2011年来最低回报。  而规模更小的基金受到了更严重的打击,因投资者将资金迁往了更大、更知名的基金公司。今年上半年,Citadel LLC和Millennium Management LLC 等10家大公司占到了该行业新增570资金的1/3。  宏观基金也一片惨状。宏观基金今年的平均回报不到1%。  难怪对冲基金经理都在另谋高就。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刘老手002
11:32:50  昨天国家的突然降息,说明了一件事情。政府官员的话可不信,外国投行的预言往往真实可信。前段时间,外国投行不停的预测中国政府会很快降准降息。但中国政府通过很多不透漏姓名的所谓知情人士,通过媒体不停的强调中国政府不会降准降息,只会定向宽松。因为政府强调不降准降息的预期过于强硬,所以,市场才评论昨天降息非常意外。但现在看来,降息一点都不意外,是我们相信政府官员的心态,太天真了。还好我早年吃过苦头,早......  -----------------------------  楼主的分析,很多我觉得还是很正确的,但是有两点疑问。  1.如何购入美指和石油?我指的是具体操作  2.你觉得房价未来会崩盘,但是我对此有疑问。房价是最近10年涨起来的,确切一点事08年之后,但是08年之后入场的成本逐年增高,入场人数逐年减少,即使房价下跌,也不会损失庄家的利益,银行更不会受损。所以房价不可能一崩到底的。另一方面在于房价的支撑力量。除了庞大的m2之外,还在于中国40%以上的农民人口。美国日本香港农民人口只有1%-3%,房子潜在需求机会为0。而中国40%以上的人口如果要进城(政府也是这么计划的),无疑会对房价产生极大的支撑作用。
  回复楼上:  1.工商银行有纸石油可以买卖。国内证券市场有纳斯达克100指数ETF可以买卖。你百度搜索就清楚了。  2.你关于房价不可能跌那么多的理由,同样适合其他任何商品,比如白银、石油等等。但过去三年,白银已经跌了80%。石油从2011年高点也跌了61.8%了。  我在上面的帖子说了,任何商品都同时具足利好和利空两种因素,但利好和利空不会同时影响行情,利好主宰行情的时候,投资者会只看到利好对行情的影响,而忽视利空的存在,但当行情走到极限点后,行情就转入利空主宰行情的阶段,那个时候,投资者只会看到利空对行情的影响,而忽视利好对行情的影响。  房地产的利空有:  1.房子盖的太多,供过于求。  2.房价一旦停止上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将窘迫,地方政府将被迫加大卖地量来增加财政收入,而卖地量越多,地价越便宜,导致房价越跌。这会形成恶性循环。  3.房价不上涨后,经济一天比一天萧条,失业率会大增,而你仔细看的话,今年失业率已经开始稳步提升了,失业的人,只能卖房子来供养家人吃饭上学等等。这将导致房价未来大跌之后,还是有很多人被迫卖房。只有现金才能买米买菜,当失业人员手上现金积蓄花光后,不论他房子跌到多么可怜的价格,最后他都不得不卖房换现金买米买菜。  4.房价不涨或下跌到一定阶段,地方政府无法高价卖出土地后,地方政府收入将彻底完蛋,这个时候,地方政府就会改变对房地产税的态度,从抵制房地产税到积极推进房地产税,一旦征收房地产税,那房价跌到零都可以,美国很多房子就是一美元来卖出的,因为这些房子缴不起房地产税或欠缴了多年房地产税。  5.未来房价下跌后,原先很多空置不出租的房子,会大批进入出租房市场,这将导致房租大跌,也许房租最后跌到无法缴纳物业费。因为,失业人多了,人们会纷纷选择群租房,这会导致房租跌到很不可思议的地步去,物业费加房地产税,会令房租收入不能抵消上述二者的固定花销,那缺乏现金的人,就只能把手头多余的房子卖掉。大家多想想美国、欧洲很多房子都是1美元卖出的现象,就可以理解我的帖子了。  总结,一旦房价进入下跌趋势,那早年似乎未曾发挥作用的利空房地产的基本面因素,会突然都蹦出来,此时,以往支持房价上涨的因素,似乎都象睡着一样消失了。  如果大家始终不能理解“任何商品都同时具足利好和利空两种因素,但利好和利空不会同时影响行情,利好主宰行情的时候,投资者会只看到利好对行情的影响,而忽视利空的存在,但当行情走到极限点后,行情就转入利空主宰行情的阶段,那个时候,投资者只会看到利空对行情的影响,而忽视利好对行情的影响。”,那我说再多也没用。但我用展示自己的实战操作,来证明我自己的每句发言,都是真实有根据的。
  再回复楼上:  我就拿白银举例,白银是2011年见顶下跌的,3年时间跌去了75%。但在2011年到2014年间,美国还是印刷了大量钞票,QE是在2014年10月才结束的。按照印钞就不可能令商品价格下跌的根据,白银怎么可能在美国天量印钞的背景下跌幅达到75%呢?因为市场热点走了,美国印刷的新钞票都去追逐新的上涨热门品种,同时抛弃了原先疯涨过的品种。同理,中国政府未来也会大幅度印刷钞票,但新钞票会去买新出现的热门上涨品种,而不是前期疯涨过的品种。这个新的热门上涨品种,也许是美元,也许是黄金,也许是股票,也许是中国政府答应外国政府,从而开通国际版,让欧美股票能到内地发行上市,那中国新印刷的钞票都去追逐国际版股票,有什么奇怪的呢?  总之,市场上钱越来越多,并不是原先疯涨过品种就可以不大跌的理由。
  人民币会不会再超发 对内贬值 对外增值或起码不大幅贬值 以保房价不崩 吸P民骨髓
  回楼上的朋友,你说的那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了。  因为:  人民币09年后大幅度印钞还升值的背景是美国在QE印钞。而现在,美国已经退出QE,并且宣称在明年中旬加息,最晚也是在明年冬天加息。即便中国政府想印刷钞票,也只能在美国加息前印刷钞票,当然,不排除美国第一次加息的时候,中国政府依然有印钞的能力,但美国连续两次加息后,中国政府就绝对没有再印钞的能力了。因为美国连续两次加息后,美国的美元利息和人民币的利息差距就非常小了,这时候中国印刷钞票,人民币必然象卢布那样的剧烈贬值。理由很简单,美元与人民币的利息相差不大,外资为何要拿人民币呢?再者说,2013年后,美国房价上涨速度比中国快,美国股票上涨幅度更是连续两年世界第一。比如美国纳斯达克指数2013年上涨25%,2014年至今上涨20%。所以,中国人民币的银行利息不能远高于美国的话,外国资本和普通老百姓就没有任何理由拿人民币而不是美元。  前几天人民币降息,导致这几天美元对人民币一直在上涨,但由于美元尚未加息,所以,中国政府目前还能抵抗住换美元的力量。从美元对人民币的K线走势图看,美元对人民币未来还是会跌破6元整数大关,这种技术面信息表明“中国政府不会轻易让人民币贬值,所以,美国开始加息后,中国政府就不会再印钞以免人民币贬值了。”。  最后,我强调一下:技术面反应出的信息,就代表我们老百姓不知道的政治动向。比如,我上周四公开宣告说,黄金在本周一就是入场点,要大涨了。因为技术面显示,过去三周有大主力资金悄悄入场建仓黄金,在上周四,技术面给出了确认性信号,所以,我叫大家在本周一开盘买入黄金,事实上,公开的消息是瑞士黄金公投失败,所以,黄金大幅低开2%,但后来标普评级公司降低日本国家主权评级,导致黄金大涨。而上周五黄金的大跌,就反映了瑞士黄金公投必然失败的基本面。而我提前看出的主力入场信号,就是反映出主力事先知道日本国家主权评级要被降低。所以说,技术面和基本面及消息面是一体的,技术面能反映出普通人尚未知道的基本面和消息面信息。再比如,上上周,我就公开宣称要在上周找机会做空石油,因为上上周的技术面,就已经反映出上周的石油峰会一定是出台不利石油的消息。关键的问题是,公开的消息不值钱,公众不知道的消息才值钱,但技术面是可以分析出尚未公开的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比如,我最近做空恒生指数,结果在我做空恒生指数后,香港传出动乱恶化的消息,从而导致香港恒生指数没有跟随内地股市上涨,反倒大跌。  我上面打了这么多文字,就是想说,美元对人民币的走势图表明,中国政府的政治态度是,不会轻易让人民币大幅度贬值,一旦人民币出现大幅度贬值倾向,中国政府就会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来捍卫人民币的问题。但美元对人民币的走势图也表明,中国政府最多能捍卫两年时间,最后还是人民币大贬值,但人民币大贬值是在美元对人民币跌破6元大关之后的事情。不过,由于人民币是被认为控制的货币,其技术面信息是否能完全反应基本面和消息,是个变数,所以,我怀疑美元对人民币未来跌破6元后才能大幅度升值,但把握不是很大,因为人民币走势的技术性是否可靠,是个大疑问。正是这个原因,我才在上面的帖子中建议,每个人应当现在就把30%左右的资产置换成美元资产,其他资产可以等美元跌破6元大关后再分几年分几批换美元。因为,如果有30%资产是美元资产的话,万一人民币突然大幅度贬值且国家禁止换美元的话,我们损失也有限。
  上次经济硬着陆 可以说是下岗工人买的单 这次如果出现危机 如何化解 谁买单呢
  楼主,股市破2750了,感觉怕怕的,楼主分析下吧,  
  有朋友希望谈谈股市,那我就简单谈谈我对股市的看法。  我前面反复强调过,日之前,股市没有大问题,基本是震荡上涨的行情。这个是根据时间周期理论得出的结论,至于日后的行情如何,需要等到6月中下旬才能判断出结论,客观的说,我怀疑行情的最佳出场点是9月30日,但凡事需要打个提前量,所以,目前建议的出场时间是日。当然了,还是要跟着行情走,是否在日清仓,还需要到2015年6月中下旬才能下结论。目前能确定的就是,行情在日之前的风险不大。  行情进入股市月线级别牛市的话,那一般至少上涨五浪,如果股市行情月线级别是震荡势的话,那行情一般也至少上涨三浪。现在不能确定行情是月线级别牛市还是月线级别震荡势,但即便按照月线级别震荡势来判断行情,目前行情也只是第一波冲击浪,将来月线回调完成2浪调整浪后,还有能力运行震荡趋势中的第三浪上涨,结合时间周期理论,所以,目前可以判断行情在日之前是震荡上涨的趋势。目前的难点是:行情涨这么多了,随时可以从第一浪冲击浪进入第二浪的下跌调整浪,但哪天进入第二浪的下跌调整浪,目前看不出来。但考虑到二浪调整后还有第三浪上涨行情,所以,股市总体还是采取持股待涨的策略为上。但如果前期没有买股票,现在才买,那随时都可能要忍受一段二浪下跌调整浪的痛苦,但最终在明年6月30日的时候,应当买的股票是赚钱的。  至于很多人强调本次行情是会持续多年的大牛行情,在我眼中,纯粹是胡扯。本轮行情最晚也必然在日结束,然后进入多年暴跌的大熊市。中国股市的年线图是五浪走尽的形态,目前是在运行最终一波年线级别的上涨行情,按照时间周期,中国股市这最后一波年线级别大涨,最晚就是再2015年年底结束,然后就是五浪走尽的暴跌。  我目前无法定论的主要是,行情虽然在日之前是震荡上涨的行情,但行情到底在2015年下半年的哪个时间结束,我目前无法定论,这需要等到明年6月底才能看清楚。  大家也许不需要相信我的观点,但罗杰斯前段时间可是说了,他认为,中国股市会在2015年涨出泡沫来,他准备在2015年找高点清仓股票。罗杰斯可是中国股市的死多头,买了中国股票都快30年了,从来没卖出过。但他这次,却准备在2015年找时机清仓股票了。
  布伦特原油期货本周已经大跌至67.53美元/桶,为2010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现回升至70美元/桶上方。有意思的是,据彭博预估,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的生产成本在40-42美元/桶,而OEPC产油国的保本成本接近70-75美元/桶。因此,美国将很有可能不会减产,因目前油价水平仍远高于其成本价;OPEC则更有可能减产。剔除一切不谈,若产油量不变,油价仍将有更多下跌的空间。  
  得重新理解“势不可挡”,“恍如隔世”这两个词汇了。  
  被误读后,夏斌发长文澄清:对经济前景应谨慎乐观  .cn/1097.shtml
  沙特王子:要减大家一起减 沙特不会让市场  文 / sololo年12月03日 18:32:41
1  在沙特政坛极具影响力的王子Turki al-Faisal al-Saud周二表示,“除非伊朗、俄罗斯和美国愿意一起减产,否则沙特不会考虑任何减产措施。沙特不会主动放弃市场份额。”  Turki王子此前是沙特情报部门的负责人,也是沙特高级王室成员之一。他是在带领外交团出访伦敦时做出上述表态的。Turki同时强调,“只有OPEC成员国严格按照产能规定,沙特才会考虑削减产能。”暗指一些成员国(伊朗)私下出售原油。  对于伊朗和沙特,Turki认为目前的原油价格的确对他们经济有所不不利,但是沙特本身拥有足够的资金储备来应对低油价。  此前俄罗斯财长Anton Siluanov曾在OPEC会议前警告称油价下跌所带来的财政收入暴跌将会导致俄罗斯经济陷入危机。  OPEC代表在11月的会议上表示,OPEC决定保持石油生产目标在3000万桶/日不变。该消息引发油价在两天之内跌幅超过10%。  在OPEC内部并非一致认同维持产量,OPEC内部一直存在以伊朗和委内瑞拉为代表的“激进派”和以沙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为代表的“稳妥派”,其原因是各产油国对成本的计算差别悬殊。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曾公开表示,“将会继续努力,直到油价回到它应有的价格”。伊朗石油部长Namdar Zanganeh也在强调,“油价快速下跌不能帮助OPEC解决失去市场份额的问题”。可惜的是,沙特就是OPEC中说一不二的武林盟主,伊朗一直被沙特视为头号地缘政治对手,伊朗与委瑞内拉的呼吁被否也就不足为奇了。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我上面转载的新闻说的很清楚,沙特要求美国、俄罗斯、伊朗同意一致减产的时候,自己才会减产。而我前面关于技术面和基本面、消息面关系的帖子说的很清楚:技术面完全能反映出大众尚未知道的政治基本面和消息面。目前从石油的月线图表来看,2016年的时候,沙特、美国、俄罗斯、伊朗等国会达成一致减产协议,所以,我的入场策略就是从现在到2015年 年底分13批入场,入场后就等上述几个国家减产而令石油大涨。但石油上涨行情是发生在2016年上半年还是下半年,目前判断不出来,所以,不排除建仓结束后会挨套半年的可能,但石油大趋势是未来多年的牛市,所以,宁可有一定挨套的风险,也必须在2016年前建足仓位。
  至2016年再建仓不行吗,我是外行在学习呢
  回楼上,如果等到2016年再建仓石油的话,就怕行情提前在2015年就直接发动了。我目前判断不清楚,行情是急跌之后直接发动大涨,还是底部震荡整理一年或两年后再发动大涨,所以,我才采取日到日期间,分13个月13批买入石油的策略。只有上天才知道,沙特、美国、俄罗斯、伊朗什么时候能达成共同减产的协议。达成减产协议的时间,也许在15年,也可能是16年,最晚不会拖过17年,各个国家的石油生产商都很着急的,他们都在给他们各自国家的政府施加政治压力。美国石油公司的石油股票占据美国股票市场9%的比重,所以,美国政府并不希望石油下跌。既然石油下跌对美国并不是好事情,那石油怎么可能永远跌下去呢?只不过沙特、美国、俄罗斯、伊朗彼此都斗争,都希望自己国家的石油利益最大化而已。沙特就是通过打压石油价格来逼迫美国政府同意美国贝岩油减产。我上面转帖的新闻说的很清楚,美国贝岩油的成本在70美元,目前美国石油价格已经跌破美国贝岩油的成本价格,但有新闻说,美国贝岩油公司可以承受60美元的价格,但毕竟这种公司不是主流。而且,没有石油公司不希望自己赚取暴利的,谁愿意每天用成本价去卖产品呢?
  留个记号
  网易新闻关于美国石油成本价的最新报导:  近日摩根士丹利预计,美国页岩油开采的保本价格是每桶76-77美元,若按该机构的说法,眼下的纽约油价已导致页岩油开采出现亏损。美国能源信息局的负责人谢明斯基也预计称,国际油价只有在跌至60美元(页岩油成本价)的情况下,美国页岩油的相关开采项目才会停止。  巴克莱预计,如果国际油价跌至每桶80美元,美国石油生产商2015年的盈利将减少17%;如果跌至每桶70美元,减幅将达到25%。这类企业明年可能大幅削减资本支出,并减少新的钻探计划。该机构还认为,六个月内油价若一直维持在每桶70美元,对页岩油产业的影响尚不算大,可明年下半年与后年就会出现更多的产量下降趋势。  野村证券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该机构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油价下跌将阻碍美国新页岩油的开采,预计沙特会将油价压低到每桶约70美元,并把这个价格维持3-6个月,因其希望届时看到大量页岩油减产的迹象。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可能会抢回部分流失到美国的页岩油生产商的市场份额。  不过彭博认为,在油价跌破80美元的情况下,包括Bakken和Eagle Ford这两个最重要的页岩油产区在内的页岩油仍然能够继续盈利,而Eagle Ford地区的部分页岩油在油价跌至50美元时也能盈利,因不同生产商的成本略有差别,每桶60美元的成本价只是一个预估平均数。  页岩油行业料“优胜劣汰”  原油需求疲软、加之供应继续增加,供需层面非常强烈地指向了一个方向—油价下跌。不过,在此背景下的美国页岩油企业的热情却并没有熄灭,各大页岩油企还纷纷在油价大跌之时表示,要保证旺盛的页岩油生产势头,“以数量取胜”。  目前,包括亿万富翁HaroldHamm在内的美国页岩油大佬已经表态会继续开采,坚称哪怕油价大幅低于每桶70美元仍然能够盈利,未来一年里不太可能减产。包括Devon Energy、Continental Resources以及EOG Resources在内的多家页岩油开发企业均表示,它们的产量可能将超出最初预计。
  关于美国贝岩油成本的新闻报道二:  缘何原油价格下跌反而会促使美国页岩油产量下降?  首先就是成本问题,从历史资料显示,类似沙特地区,由于其原油产量丰富且开采容易,因此其成本一直较低。虽然沙特一直高呼70至80美元的成本线,但是从历史数据来看,其成本约为30至40美元之间。而对比之下,美国页岩油开采成本虽然较其他地区较为便宜,但是成本也达到60至70美元之间。因此总体来说,沙特等地的原油开采成本更低。所以原油价格的持续下跌将导致美国页岩油开采企业难以维持运营。  其次,从美国战略角度而言,其对资源的管控要明显强于其他国家。即便原油价格下跌且页岩油储量丰富,但是从长远眼光来看,原油在较长时间内仍是优良能源产品,新能源恐难以替代。因此从战略角度来说,美国也不会过度开采自身页岩油。  最后,从原油地位来看,虽然美国经济需要强大原油支持,但是通过进口依旧能够满足美国国内需求,只不过会加大企业使用成本。但是对于沙特此类国家而言,石油意味着经济的一切。一旦原油收入大幅减少,将极大地影响相应国家经济,甚至经济衰退都有可能。  因此在这场原油较量中,美国基本占优,而且选择余地也更大。
  欧佩克单挑美国页岩油   16:20 来源:哈尔滨日报  我有话说  11月29日,德意志银行等金融机构预计,受欧佩克不减产决定影响,国际油价将创下六年来最大暴跌记录,直到跌至每桶60美元为止,此低价可能迫使生产成本较高的美国页岩油企业减少供应,或退出市场。60美元成为欧佩克搏杀美国页岩油的关键价位。  欧佩克主要成员国、俄罗斯和美国页岩油生产商这三大产油集团正在为拼抢更大的市场份额而战。美国彭博社称,沙特和科威特针对油价下滑已启动价格战,目的就是保护市场份额,迫使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生产商降低产量。目前美国公司并没有出现招架不住的态势,反倒认为自己相对于欧佩克中的弱小国家更有耐力和战斗力。  北美页岩油的开采大大破坏了欧佩克的强势地位,削减了其市场份额。不减产将意味着一场价格战,外汇储备充足的沙特和其他海湾产油国尚可承受,而委内瑞拉和伊朗将会发现日子更加难过。占全球产量11%的俄罗斯暗示可能同意减产,但25日在与沙特石油大臣以及非欧佩克成员墨西哥举行会议后,俄罗斯石油公司董事长伊戈尔·谢琴出人意料地表示,即使油价下跌至每桶60美元,俄罗斯也不会减产。
  贵金属广告贴, 鉴定完毕.
  楼主 讨论论 今后国内的经济社会走势吧 石油暴跌 会不会引起美国推迟加息呢 还有放开民间外币兑换 减低国内货币压力啥的
  我总觉得 中国还会用宽松 保房价 对内贬值 兑美元基本维持现在的汇率
  大妈战胜华尔街:指数基金Vanguard今年流入1850亿美元  文 / 金泽
日 13:21:08
5  伴随着投资者对指数投资的热情越来越高,全球最大型指数追踪基金公司Vanguard Group,今年吸收投资者资金达历史纪录高位。  Vanguard的上市交易基金(ETF)11月流入213亿美元,为单月第三大流入记录,今年以来录得1850亿美元认购,早已超越去年全年水平。  低成本、被动投资的Vanguard正越来越吸引投资者,而Fidelity等主动投资型基金则渐渐遭到抛弃。四年前,Vanguard取代Fidelity成为最大型的公募基金公司(mutual fund)。  因历史无数次证明多数基金经理的操盘水平不如大盘,所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资金投入成本低、流动性好的指数型基金。  晨星的资料显示,本年头9个月内,追踪指数的股票型公募基金流入858亿元,主动选股策略基金流入只有25亿美元。被动式的股票ETF获得872亿美元认购。  晨星资料显示,截止10月底今年10大最受欢迎的公募基金中有5支都是Vanguard旗下产品。  Vanguard创立于1975年,10年前的资产达到814亿美元,2006年超过1万亿美元,截止去年超过2万亿美元。  Vanguard的基金,每100美元投资收取资产加权平均收费为15美分,较公募基金行业70美分收费为低。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本来看不清楚中国股市这波行情到底是在2015年下半年什么时候结束,但今天的大涨,似乎给了行情更大的确认性。所以,前段时间建议的日清仓的建议,修证为日清仓。
  @刘老手002
18:24:39.0  本来看不清楚中国股市这波行情到底是在2015年下半年什么时候结束,但今天的大涨,似乎给了行情更大的确认性。所以,前段时间建议的日清仓的建议,修证为日清仓。  —————————————  老手能否详解此观点?如此火急火燎极速上涨,可持续么?  
  能推荐些基金吗?最近股市涨的这么猛,是不是有回调的可能?
  购买北美原油时的调查题  13 对于不保本型理财类金融产品,银行及产品管理人不承诺保证本金安全,您可能无法获得任何收益且无法收回全部本金。对于上述情况您是否已经清楚地了解并且能够接受?   A 是 B 否
  14 投资于境外理财类金融产品,从您签署认购协议起至产品到期,您可能会面临人民币升值的汇率风险,您的投资本金会因此面临损失的可能。对于上述风险,您是否已经清楚地了解并且能够接受?
  回复:贪_欢_客  今天股市出现加速棒,是属于大盘蓝筹股建仓类型的加速棒,而不是拉高出货的加速棒。因为这个加速棒是300指数突破月线级别颈线位后出现的加速棒,属于建仓型加速棒,主力建仓完毕后才能打压行情洗盘和最终再次拉高出货。因为这个加速棒过大,而我前面多次强调,中国股市本波行情最佳出场点,应当是日,之所以建议日清仓,是怕出意外的打提前量出场。而今天过大的加速棒,就大大提高了行情延续到日后的第四季度,但不论行情多强,行情的持续时间都无法超越日,所以,就可以把清仓时间拖后到日了。为何行情绝对无法超越日,牵扯到我必须保留的一些技术,不能公开宣讲,还请见谅。  据我判断,行情不是在2015年1季度回调调整,就是2季度回调调整,而本轮大涨行情应当是季度线级别的“之字”上涨行情,所以,2015年1季度或2季度回调调整后,还能发动三季度和四季度的上涨攻势,所以,清仓时间可以延后到日。  但我需要强调的是,最好的清仓方式是:月12月的每个月底,分别平仓三分之一仓位,这样能卖到相对的最高点。
  回复:叮咚啊叮咚  行情在这个位置,随时都可能发生回调,所以前期没有入场的话,现在别人也不好建议买什么基金。行情未来是持续涨上去,还是猛的回调一段再大涨,真的判断不出来。实在想买的话,可以关注159901这个深圳100指数基金,它是跟踪偏大盘类股票的指数基金。
  马克了再说  
  mark  
  顶  
  替死鬼呢,接盘侠呢,都在哪里?快来买房救我们开发商炒房者和中介吧,哦,对了,还有那些我们雇佣的房托们,这样就不容易失业了。虽然我们开发商以前贪得无厌剥削你们,2000成本的房子卖10000+,还谎言说自己赚得少,我们是以前雇佣中介房托在网络上和现实中造成房价大涨的氛围和忽悠大家买房,这些我们都知道错了,那不都是以前房价上涨的时候了嘛。现在我们的房子都卖不出去了没人要了,大家看看是不是房托中介们都少了好多了?那些炒房客现在的托市言论和房价上涨理论就和我们没有多大关系了,他们那是想把自己的破二手房忽悠傻子给卖出去,大家别仇恨我们啊,真不关我的事了,大家看在都是中国人的份上救救我们开发商吧,我们虽然之前未能同享福,但是现在能共患难啊,大家能买房的就买吧,也不要观望了,这样说不定就能挽救我们的败局了,等我们缓过来了我们一定把房子便宜卖给大家不赚黑心钱了好不好?  
  转述一段金融投资专家“王伯达_台湾”的话:  “把時間拉長,股市總是能跑贏房市,全世界皆然  尤其是中國房市與股市正處於牛熊轉換的拐點,所以跑贏的機率更高  去年在這說了房市沒機會,大概就溫州、三亞、海口開始跌而已,但整個論壇認同的可能沒幾個,今年連北京都跌了,一年前有多少人想得到呢?”  我对上述金融投资专家“王伯达_台湾”言论的体会,他说的的确对,我翻看的资料显示,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房价涨幅远远超过股市,其他国家,都是股市涨幅远远超过房价。但有个现象,中国人多的地方,房价涨幅还是比股市涨幅高,都是被大陆房价暴涨带动的现象。但等这次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未来上百年上千年,恐怕中国都不会出现房价比股价涨幅大的现象了,这个古怪现象,归根结底是中国政治制度导致的,但未来国家一定会越来越民主化,所以,未来房价涨幅超过股价涨幅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为何正常国家的房价涨幅都不如股市涨幅呢?因为:  1.房价不具备科技含量,而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才具足无穷想象力,而股市具足科技内涵。  2.房价大涨,对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是好事情,因为房价会刺激通胀,而且买卖房屋牵扯到贷款的杠杆效应,所以,房价大跌会令银行破产和老百姓破产,而股市下跌不会伤害银行和令老百姓破产。  3.股市上涨,能刺激人们更奋发的研究发明创造以便上市发行股票,而且,股市上涨能带来财富效应而刺激消费,形成社会的良性循环。  4.日本经济危机、东南亚经济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中国债务危机等等近代经济危机,全部是由房地产大跌引发的危机,所以,正常的政府,都是欢迎股市大涨幅度超过房价涨幅。
  谢谢楼主的解答。  想请教楼主,原本你说债券基金在降息降准周期下会有比较好的预期,国内外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但这次在国内“股债齐飞”没出现,甚至我的纯债基金最近都在下跌。  券商说“因为股市强势上涨,资金大量离开债市转入股市所致。基金等债券交易盘的年底结算加速了这一过程;当前到未来一段时间,股债两市的投资逻辑及其预期也在发生变化,使债券市场牛市继续的最大因素就是货币政策的宽松,然而目前这个因素对股市的影响更加强烈、更加持久,股市的火热冲销了债市的政策利好,股债双牛的局面一般比较短暂;从根本因素来看,如果股市的上涨是持续可靠的,那么预示着经济或许会较快探底回升,如此则债券牛市周期很可能结束。”  今天工行3个月-5年定存利率上调至基准利率1.2倍,上浮幅度已达到央行规定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最大值,其中五年期存款利率上浮后更是达到5.1%。  这是否意味着事实上中国并没有降息,而只是定向降贷款利率。那么未来还会降息的预期就不存在了,这是否意味着支撑债券基金未来见涨的可能没有了?  现在换可转债基金是否更合适呢?投资指数基金总是有点怕怕的,觉得这个行情拉升的有点诡异。今天交易额已破万亿,融资融券炒股的这么多,市场上涨是由杠杆驱动的话,将来可能会急转直下。
  今天还有新闻说,温州炒房团不炒房了,带着几亿冲进券商扫货,市盈率什么看都不看。也有不少卖房炒股的,大妈们也不跳舞了,都进营业厅了。  这种狂热似乎在07年时也是见过的,只是不知道这是属于行情的哪个阶段。如果融资融券的钱获利了结的话会怎样?楼主仍然判断现在是行情刚开始吗?  最近股市的火爆也没人关心美元的涨跌了。
  @刘老手002 371楼
07:51  为何正常国家的房价涨幅都不如股市涨幅呢?因为:  1.房价不具备科技含量,而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才具足无穷想象力,而股市具足科技内涵。  2.房价大涨,对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是好事情,因为房价会刺激通胀,而且买卖房屋牵扯到贷款的杠杆效应,所以,房价大跌会令银行破产和老百姓破产,而股市下跌不会伤害银行和令老百姓破产。  3.股市上涨,能刺激人们更奋发的研究发明创造以便上市发行股票,而且,股........  ------------------------------  楼主慧心智理,但是让人担心的是非民选政府不会按常理出牌,牺牲民福逆市场而利己也
  股市直奔10000点,大家就不会觉得房价高了。然后是青菜萝卜,OK高房价问题解决。当然阿共还在执政的话,人民币和美元还是6:1
  回复:叮咚啊叮咚   我也看见新闻了,新闻说股市上涨过快,导致政府近期不会再降准和降息,所以,这几天债券就跌了。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原先大家都认为国家未来还要宽松货币,但没想到股市涨这么疯。我知道股市会涨,但没想到涨这么疯。你买可转债的想法挺好,可转债走势接近大盘蓝筹股,属于市场热点。
  再回:叮咚啊叮咚  目前属于行情的中间阶段,应当至少能持续到明年下半年。
  大家可以关注香港H股的走势,就是在香港上市的国企股票指数,它们在内地的ETF代码是:510990.  我认为,H股有中线上涨的潜力,我今天开盘买了一些。大家可以关注关注,但510990下周调整的概率大,但也有不调整直接大涨的可能。我今天已经买了一些,如果它下周调整,我就再追加买一些。大家也可以下周开盘先买一些,如果下周跌了,就在周未再买一些,做个中线。
  MK,很有学习意义的帖子。
  政治局: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声明:取消上面建议买入香港H股指数即内地510990ETF的建议,回家又仔细看了看行情,感觉上述建议不好,特地声明取消。行情运行到这个地步,随着都可以发生周线级别的大调整,手中若有股票可以继续持有,若是踏空前面的行情,现在想入场的话,我认为风险太大,不敢建议入场。
  但如果实在想买些股票,可以考虑买入深圳100指数的相关指数基金ETF,代码159901.大盘股不排除再疯涨一周的可能,但下周直接展开下跌调整的概率也大,这个地方真不好给人做建议,所以,实在怕踏空行情,就周一买入159901这个指数基金,但要做好买入后行情就开始调整的思想准备。不过,行情中线来说,离结束还很遥远,买入即便挨套,最终赚钱也只是时间问题。
  大摩中国大牛市预测:明年沪指或涨到16785点  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师Jonathan Garner为首的分析师们在今天的研报中分析了明年的六种可能情境,预计上证综合指数的目标范围在2,192到16,785点之间,即或较当前水平下跌28%,或上升453%。  摩根士丹利称基于市盈率倍数和EPS增速两个关键变量来测算明年上证综指的目标价,假设上海A股2015年EPS增速在10%,比市场共识的11.8%更为保守。  情境一:2015年12月上证综指涨至5,120点,较目前涨约70%  基于市盈率在上海A股10年平均水平,即21.8倍  情境二:2015年12月上证综指跌至2,192点,较目前跌约28%  基于市盈率在上海A股10年平均水平减去1个标准差,即9.3倍,接近10年历史低点  情境三:2015年12月上证综指涨至8,049点,较目前涨约165%  基于市盈率在上海A股10年平均水平加上1个标准差,即34.3倍  情境四:2015年12月上证综指涨至16,785点,较目前涨450%以上  基于市盈率达到上海A股10年峰值,即71.4倍  情境五:2015年12月上证综指涨至4,320点,较目前涨42%以上  基于市盈率达到标普500指数当前动态市盈率,即18.4倍  情境六:2015年12月上证综指涨至5,124点,较目前涨约70%  基于市盈率相当于印度Nifty指数当前12个月动态市盈率,即21.8倍
  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师Jonathan Garner预言中国股市明年可能上涨5倍多,我看到新闻下面的评论是一片骂声,这一幕跟我本帖中关于我个人的回忆何其相似。我本帖第一楼就说过,我早年在中国股市大熊市的时候,听到一个香港投资大师预言上证指数未来要上涨8倍,我当时和上面那些新闻下的骂客是一样的痛骂行为。但当年的投资大师的确说对了,中国股市明年真涨5倍,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楼市资金全盘杀入股市,那股市涨疯也不奇怪。  我不是想强调中国股市明年可能上涨五倍的可能性,而是想说,真正的投资大师和普通人考虑问题的习惯就不一样,投资大师认为涨的过于夸张和跌的过于夸张,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历史上多次走出来的行情,但普通人就接受不了这种观点。很多人都说我本篇帖子题目过于夸张,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既然上证指数明年有可能上涨5倍多,那我本帖题目为何就不可能应验呢?普通人总觉得不可能,是因为普通人见识过的金融行情太少了,投资界的老手们,见识多了,就知道不可能的夸张事情发生,是件常有的事情。  我给大家讲个夸张的事情,阿根廷股市过去10年上涨了65倍。尤其夸张的是,阿根廷在2013年和2014年同美国对冲基金发生了跨国官司,被欧美国家禁止阿根廷到国外融资,这个制裁导致阿根廷经济陷入困境,但阿根廷股市却在2013年和2014年疯涨5倍,完全跟经济基本面反着来。
  @刘老手002
20:16:00  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师Jonathan Garner预言中国股市明年可能上涨5倍多,我看到新闻下面的评论是一片骂声,这一幕跟我本帖中关于我个人的回忆何其相似。我本帖第一楼就说过,我早年在中国股市大熊市的时候,听到一个香港投资大师预言上证指数未来要上涨8倍,我当时和上面那些新闻下的骂客是一样的痛骂行为。但当年的投资大师的确说对了,中国股市明年真涨5倍,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楼市资金全盘杀入股市,那股市涨疯也不奇怪。......  -----------------------------  关键是货币贬了多少倍?
  回楼上:新闻说阿根廷货币两年贬值了40%左右吧,但不知道黑市贬值多少。
  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从去年6.07以来,隔一段时间,就把自己一部分资金换了。去年还加仓股票,到11月收入可观。但遗憾错过银行,证券这些大盘股行情。但如果真如楼主预测,是大行情,大部分股票都应该有机会。谢谢楼主的分享。
  我上面的帖子,刚刚建议大家买入H股指数在内地的相关ETF指数基金,就立刻自己否决了这个建议。这是因为,香港的国企股指数即H股指数,它的月线、季度线、年线都发出了大涨信号,所以,我一度建议大家买入它,但它的日线、周线都有很强烈的下跌调整信号,也就是它的短线信号和长线信号是相反的,所以,我还是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H股指数,才能决定是否重仓买入它。
  88  
  顶一个  
  @天使的愤怒2
13:46:50  呵呵。你要知道中国还有最少6亿农民!
这6亿农民会让他们的后代待在农村?  -----------------------------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还想让我的后代当世界首富捏,指望社会底层阶级来解救房地产,也真是醉了。
  精彩的技术分析  
  世界银行曾指出,已开发国家的合理房价所得比约在1.8倍到5.5倍之间,而开发中国家的数据则在3倍到6倍之间。根据numbeo网站的资料,中国北京在2013年的房价所得比为30.13倍,全中国房价所得比最高的城市则是深圳的35.14倍,这两个城市的数据分别排名为全世界第五与第三。
  巴菲特谈投资:买股票最重要的是持有  日20:49腾讯财经[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北京时间10月25日晚间消息,在投资的问题上,巴菲特总是不断强调那些他永远坚持的观点。而在当地时间10月25日参加CNBC名为“Squawk Box”的节目时,巴菲特再次抛出了这些观点。  巴菲特:“简单来说,投资最重要的就是持有。无论是来自欧洲的利空消息还是诸如此类的消息,这都不能成为投资者抛售好股票的理由。如果你有一个好农场并且由一位优秀的佃户经营,那么你就不可能在某一天因为心血来潮而出售这个农场。”  巴菲特还表示:“又比如,如果你有一间位置优越的公寓,那么你也许会逐步提高租金,但是你绝不会考虑出售这间公寓。”  巴菲特还举例称:“如果你个人拥有一桩很好的生意,如一家麦当劳的连锁店,那么你也不会每天想着将它买进卖出。所以,当你拥有股票时,这都是很好的生意,你有机会选择全世界最好的生意。”(瑥丼)
  感谢楼主的分析。  请教楼主:欧元兑美元一直会跌下去吗?12月中下会不会有个小回转?手里有点欧元想兑换。想问个时间点。请您指点一下吧。非常感谢。
  @逢中那把刀
21:57:44  完全白痴,现在的货币M2已经到了120万亿,人均年收入从2003年的一万增长到三万。楼主指望房价跌回2003年的2300.怎么可能。未来四年中国的M2还会增长到两百万亿  -----------------------------  踩  
  没看完文章。房价高是因为造房成本高,这个成本很大部分来自地价,通过地价获益的那方(zf)放权让利,才是解决问题之道。土地市场化、私有化才有去泡沫的可能,那么问题来了,现有既得利益者任土地市场化、私有化的动机是什么?就目前国内投资渠道单一这个问题而言,私有化必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zf如果放权,产生另一个类似zf的地霸也是有可能的。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国人对土地的渴望过于强烈,房市遵循供求规律,房价随需水涨船高,思路决定出路,国人思维模式不变,房市的颓势只是疲软,不会破灭。  
  回:午马12  欧元未来反弹一两个月的概率大,可以等反弹后换。
  经济炮灰们觉醒吧 戳破中国楼市19大坑爹骗局  时间:日 10:48:53 中财网   2014年多地房价暴跌引全民恐慌,楼市崩盘论谣言四起。房价真的会跌破底线?看穿房地产市场需要广大购房者有一双火眼金睛。  房地产市场破朔迷离,真真假假很容易混淆大众的视线,今日,小编就教你看穿房地产坑爹谎话,为大家盘点房地产市场中20大惊天骗局,房地产的真实面目一览无余!  1、中国各地房价,基本将在最高点下降50%左右,下跌的时间是5-10年,这是大谎言。  房价走了10年牛市,跌半年就到底,也许在火星上会发生,在地球上不会发生。参考日本房价下跌14年左右,跌70%,及香港从亚洲金融危机跌到非典疫情,6年下跌65%的实例。  2、土地有限房价必涨是谎言。  中国的人口密度不如日本、香港地区、德国等地方。中国人口多,所以盖的大多是高楼,上海18层以上的高楼,超过美国东海岸的总数。  3、城市化房价必涨是谎言。  农民的收入远不如城市人,城市人都买不起房子,居然还有人幻想农民进城维持高房价。   4、人民币升值房价必涨是谎言。  人民币对美元是升值的,对加元、澳元、欧元是贬值的。日本房价泡沫从1990年后破灭,可日元对美元一直升值到1995年。美元对欧元前几年一直在贬值,可是在此期间,美国房价上涨近一倍。   5、城市的土地稀缺房价必涨是谎言。  房价再涨1万倍也是稀缺的,但不要忘了:人民币是稀缺的。   6、中国的房子质量较差,但同样是房子的特性,这些质量问题可能要过20年甚至更久才暴露。  这时房产商、建筑商可能已经关门大吉了。或者因为特别的事情才暴露,比如地震,再比如浙江有人装修,敲开墙,发现应该是两根钢筋的,居然被两根竹子取代。连王石都认为目前中国房子质量不够好,更不用说一些二三流开发商的房子的质量了。   7、不要因为存款负利率就买房。  中国的经济萧条不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下,现金最值钱,因为经济走弱,什么东西价格都要跌。看看日本,经济萧条,于是房价、股价、物价全部下跌,现金相对就升值了。   8、中国的房地产业就是一个地方政府掠夺普遍居民财富的一个行业,开发商只不过是依附于地方政府,或是地方政府权贵的代言人罢了。  所有与掠夺相悖的东西,如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集资建房,都是地方政府的眼中钉。   9、开发商、地方政府、经济学家是利益共同体,是买房人的敌人,所以这三个主体永远不会说房价有泡沫,房价会下跌。  所以楼市中的言论,先要看看它代表谁的利益。参考毛泽东的话:敌人赞成的,我们就要反对;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赞成。作为开发商,李嘉诚和王石是例外。   10、房价上涨的时候未必会死人,房价下跌时却一定会死人。  这是李嘉诚的话。股市在十年内,有两次下跌超过60%,自杀的人全国也没几个,可是楼市,会有很多。以后走路的时候,尽量不要在高楼下面走。   11、房价贵不贵。  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数据:一是美国目前房价中位数是20万美元,约200平方米的别墅,相当于美国中等家庭收入的4倍,而北京上海这样的烂地方,是16倍于家庭收入。平均房价7000元/平方米,中国是3600左右;中国人均存款是13000元左右。  综合GDP、自然资源、科技水平、人员素质等因素,联合国测算,中国人均财富是美国的2%。  12、房价的持续下跌,一定会造成大量银行坏账、烂尾楼,建材、钢铁等行业将遭受重灾,但这是无法避免的。  中央政府除了银行业,从来没有拿出真金白银挽救一个行业,更何况房地产业现在这个地步,都是地方政府的昏头官员造成的,自己拉的屎,自己擦。而地方政府,本质上就是要通过高价卖地来收钱的,怎么可能反过来出钱救这个行业?   13、中国一定会大量出现断供房   14、一定会有部分房产商卷款潜逃,留下一些对天哭的傻老百姓。地方政府有可能去擦这个屁股,有可能不擦。   15、房价从长期来看,一定是上涨的,但扣除通货膨胀,增值是非常少的。  美国100年来,扣除CPI,每年涨3%。最近30年同样如此。英国从1965年到2004年,房价从不到4000英镑涨到14万英镑,但不要急,同期CPI上涨12倍,就是说相当于房价每年涨2.9%。其中上涨集中在19958年之后,因为1995年只比1965年涨了40%,算是CPI,房子是不断贬值的。   16、房价长期上涨,不代表永远上涨。  短期上涨速度超过长期上涨速度,必然有下跌。日本在33年内,地价上涨100倍,随后14年下跌70%,2005年前后有所上涨,但好象日本房价最近又跌了。希望在中国房价5年之后下跌比如60%时,打算自杀的人,有人发个短信给他:房价长期来看是上涨的。   17、房产商会破产、倒闭、解散50%以上,房产中介门店会消失80%以上。   18、当房价是家庭收入的10倍以下时,房价比较合理。  这个10倍已经考虑了中国人喜欢房子的小农思想,以及父母对子女的资助等因素。   19、用父母的钱买房,不算非常可耻,特别是父母比较有钱的话,那反而是很合理的,盲目向社会捐款是比较愚蠢的。  但如果是掠夺父母数十年积蓄,是比较可耻的。试问,有几个子女在父母有重病时,会卖房为父母治病的?这和同中国父母的奴性有一关的关系。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货原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