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被水银和黄金的痕迹擦掉了还可以看到求现在回答

黄金碰到水银了,卖黄金的可不可以洗掉_百度知道
黄金碰到水银了,卖黄金的可不可以洗掉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可以洗掉的。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黄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论坛元老, 积分 124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87555 积分
有实际的调查资料吗
之前听说九份的黄金还很多说
只是太深了
不知是真是假
论坛元老, 积分 122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87793 积分
1. 揭开金瓜石-九份的神秘面纱1.1 金铜矿的发现早在清朝的时期,就有人知道金瓜石附近产有金块,根据清朝来台首任诸罗知县季麒光于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所着『台湾杂记』记载:「金山,在鸡笼三朝溪后山,土产金,有大如拳者,有长如尺者,蕃人拾金在手,则雷鸣于上,弃之即止。小者亦间有取出。山下水中沙金碎如屑......」。「鸡笼」也就是现在的基隆,在金瓜石海滨的基隆山,是一个安山岩体,因为从海的方向望去,它的形状像极了养鸡的笼子,早期前来台湾的先民便因此将此地称为『鸡笼』。而三朝溪是指现在三貂岭附近,也就是大约在九份南方的武丹山一带。然而到了乾隆初叶,由于清朝禁止采矿的关系,使台湾的采金业几乎销声匿迹。「黄金宝藏」所在的金瓜石--九份金矿,在历经清人两百年的统治,才又于光绪十六年(1891年)再度被国人发现。当时台湾总督刘铭传正在建筑由台北至基隆的铁路;基隆是一个很重要的海港,而台北至基隆间又产煤。他修筑此铁路,一方面连接台北与基隆间的交通,一方面也可将这些煤运到基隆供军舰和商船的使用。此时美国已完成其太平洋铁路,一些原先在当地做工的粤籍华工便来到台湾加入建筑铁路的行列。因为他们在美国曾看过人家淘洗砂金,有点经验,结果在修筑八堵铁桥时,一个粤籍工人于午餐后,抱者好玩的心态,以其饭碗在桥底淘洗河沙时,发现了这儿的砂金。
当时由于在美国及同样有出产黄金的澳洲的华侨,分别受到美国政府排华法案及英人实行排除华工的影响,有采金经验的人便闻风而纷纷来台,加上本地人民蜂拥而至,就从那年(1891年)开始,一下子来了三千多人在此淘金。据「省通志」矿业篇记载:「光绪十六年十月十五日至同年年底,八十日之间,经由澹水税关,输向香港及它处之黄金数量,已达四千五百零九两之多。」可见河中黄金之丰富。这样子开了约五、六年,后来清朝政府还设海关在那儿抽税,报税的量有2万两,没报的数量便不得而知了。约在同时,有人开始在附近寻找其他的金矿,过没多久,于1894年发现了九份附近的金矿矿脉。九份地区最先找到的金矿就在位于现在九份南方的小金瓜地区。过了几年(在1897年以前),他们又发现了金瓜石大金瓜的金矿。这时候九份的金矿已经开得很热闹了;而金瓜石的开发较晚,迟至1905年硫砷铜矿(Enargite)的发现,进行铜矿的开采后,才渐渐繁荣起来。自1906年起,台湾便开始生产铜。
[1.2 金矿开发的历史基隆河的砂金在1891年重新被发现后,满清政府于光绪18年(1893)在此设金沙局开始抽厘费,凡淘洗工人,每名每日领牌一面,酌收厘金七二番银一角,砂金的开采开始纳入政府管理。然而在光绪21年,中日甲午战争失利,台湾于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此地的砂金开采又陷入无人管理状态。日本人接手的初期,状况一样相当混乱,后来日本人于明治二十八年十月(1896年底),仿效清朝&金砂局&设置&砂金署&,规定采金者每人须缴执照费15钱,当年12月,领牌者便已超过二千人,精确产金数字不详。但已知自当年七月至十一月初,当时收买砂金主要商人,大稻程的凌雨亭便已购入金块3600两(约合135公斤),另外宝源号及宝珍号亦合计收购6500两(约244公斤),其他尚有未统计者,在此兵荒马乱,秩序未复之秋,尚能出产如此大量的黄金,金的产量之大可见一般。但日本人此种政策乃属过渡性质,后来由于山区抗日志士奋起,产金地成为他们良好藏身之所,日本政府乃采取镇压手段,并于光绪二十二年初(1897)下令禁止采金。同年九月,日本政府发布「台湾矿业规则」,并于十月实施。该项法条虽是声称要力谋整顿矿区,但实际上乃是藉此确定各产金地区之矿权,以便图利日本人,剥夺台湾同胞的财路。他们将矿区以通过基隆山顶之南北线为界线,分成东西二区,只从日本籍的申请人中挑选经营者,西部称为瑞芳矿区,后来由藤田合名会社(藤田组)取得,而东边的金瓜石矿区则由田中组取得。至1898年,有人又于南边武丹坑附近发现金矿,进而提出申请而成为武丹坑矿区。从此,这个地区便形成瑞芳、金瓜石及武丹坑三矿鼎立的局势。瑞芳金矿在开采初期,成绩尚称不错,但到了光绪27年(1902年)以后,由于容易开采的主脉渐尽,加上盗金之风气日盛,管理困难,藤田组便于民国3年决定将部分矿区外包他人开采,当时颜云年便包下了部份的矿区。后来颜氏由于经营、管理得当,盗采之风受到遏阻,赚了不少钱,就渐渐合并其他小矿。终于在民国九年,合并了所有瑞芳金矿的矿权,并且成立「台阳矿业株式会社」,往后九份地区及其附近的金矿便一直为台阳公司所开采。金瓜石矿山由田中组于光绪23年(1898年)年末开始开采。初期在大金瓜下海拔560.5公尺开凿本山一坑,而后渐次往下开采。金瓜石开采初期,矿夫全部都是日本人,在1900年便多达1300多名。而台湾同胞只从事杂役工作。1900年金瓜石在五坑附近设立了第一制链厂,后由于矿量增加,又陆续建立第二、三、四、五制链厂。初期金瓜石只生产黄金,发现硫砷铜矿之后,金瓜石矿山便转变为金铜矿。此后由于长仁地区许多矿体陆续发现,金瓜石更呈兴盛,黄金的年产量达27794两,铜产量于民国三年创下了1875吨的记录,一时被誉为日本首一之金矿山。金瓜石矿山并且于民国二年合并了牡丹坑矿山的全部。金瓜石矿山在光复后的初期由「台湾金铜矿物局」接手管理继续开采。至民国四十四年改组为「台湾金属矿业公司」(简称「台金」),持续经营至76年关闭为止。牡丹山金矿位于金瓜石矿山南方,初期虽经营不错,但是后来由于富矿采尽,黄金产量便逐年下降。由于牡丹坑许多矿体都是和金瓜石矿山的矿体南北相连,部份富矿经常伸延到金瓜石区内。后来经营牡丹山金矿的木山组开采时不知觉地超越了边界,进入金瓜石矿区内采金,被金瓜石的田中组抗议,要求赔偿。当时木山组由于在其他地方经营煤矿获利甚钜,感觉到经营金矿麻烦,便乾脆将其矿山整个移转给金瓜石矿区。往后整个金瓜石地区的矿权便只分成东西两大部份。
[1.3 金矿的开采与冶炼早期矿山的开挖除了表土浅层的开采外,绝大部份均是采用坑内开采,金瓜石地区的矿体在历经近一世纪的经营,地下的坑道交横纵错总长度达四百余公里,单是本山五坑的长度便达2公里多,由台金办公室附近可直通后山的牡丹坑,早期牡丹附近的居民还常利用它出入金瓜石呢?但是坑内巷道分岔甚多,仿若一座地下迷宫,不熟悉者进入坑内是非常容易迷路的。除了坑道的长度惊人以外,金瓜石部份坑道的深度并已达海平面下132公尺呢!早期坑内工作是非常艰辛危险,并且意外频传。虽然热水作用生成的金矿不会像煤矿有瓦斯气爆的危险,但是为了抢工造成支撑不良而引发的落盘却常免不了。在现在劝济堂后方第一长仁矿体上方有一个大坑道,据年长矿工指出,便是因为早期遇到高品位金矿,大家只顾着抢挖矿石而没做好支撑工作,结果整个塌下去形成一个大洞,据说并且有数十人罹难。
目前这些矿道均已封闭,由于年久失修,处处具有落盘的危险。另外在矿坑内除了有水平的巷道之外,还经常有用来倾倒矿石或吊运材料的垂直竖井存在,这些竖井的深度可达数十公尺,并且常常就位在主通道旁,若不慎失足,性命必定难保。因此,附带提醒各位,千万别为了好奇而进入坑内,拿性命开玩笑是不值得的。
大约到了民国67年,金瓜石地区才陆续开始在本山、树梅及第三长仁矿体进行较大规模的露天开采。但是直到台金公司关闭为止,这三处矿体尚未开采完毕,仍留有许多开挖面及矿石。这三处开采场现在均成了野外地质良好的自然教室了。而金矿的提炼方面,早期多藉重淘洗及汞膏法,其由开采至收金的程序大约为:采矿→搬运→秤量→库存→碎矿→研磨→淘洗→绞汞→熔解→粗金块→屑化→煮金→纯金条。& && &&&在上述淘洗过所回收的金经常仍混有许多其他矿物,并且有许多砂金很细,无法挑取。由于水银具有吸附黄金的能力,因此,将淘过的砂金及重砂加入水银搅拌,便可将黄金不分粗细完全收回,此步骤也就是上述所说&绞汞&。吸满黄金的水银称为「汞膏」,会变为固态的,只要把它取出,放入炉内加热,便可将水银蒸馏而留下充满空洞的黄金,或称为海绵金。此时的金常含有许多银,须再经纯化过程而成纯金。后来矿物浮选法及氰化法也有被应用于金、银的回收。
在铜矿方面,早期多只是将选矿出来的铜矿精砂运往日本冶炼。至民国61年及62年,台金公司先后完成铜精砂粗炼及精链设备,才开始于国内电解铜。约在此同时,台金也曾于滨海矿坑坑口设置矿水沉淀池,引导坑内流出含有铜的矿水流经储有废铁的木槽,将铜还原,使铜沉淀回收。台金公司除了自产金、银、铜之外,也兼营金、银、铜、铝等加工,而礼乐炼铜厂除了炼铜之外,也利用培烧出来的二氧化硫气体制造硫酸。
1.4 光辉的黄金岁月金瓜石地区除了产金、铜、银以外,早期亦曾出产黄铁矿,提供台湾肥料公司炼制肥料使用。
在二次大战时,金瓜石已成为东南亚最大的铜矿选矿场,所生产的金和铜在当时变得非常重要。比时台湾仍属日人管辖,金瓜石可算是日本最赚钱的矿山。日本十分重视金瓜石地区,曾多次派人前来视察,甚至传说日本皇太子也曾在金瓜石住过,他的行宫现在依然保留在前台金公司办公室旁。日本天皇还指定颜云年的公子颜钦贤先生到日本去陪皇太子一同读书。这位皇太子据说就是后来日本的裕仁天皇。
金瓜石产金矿的地区有本山、九份及武丹山三个安山岩体及其附近的沉积岩,其产量依官方的记录约接近一百吨,而实际产量一般相信则绝对不祇这个数目。按以前台湾金属矿业公司人员的估计,大约有200吨的产量;据台湾大学林朝棨、及谭立平教授等表示,金瓜石金矿的生产大概有500~600吨左右。造成估计值差异的原因有几:一是金子的确实生产量经常无法从官方的数字得知,就如从前在此地采砂金的人数最多曾达3000人,但官方便无生产记录。二是日本人刚开始在金瓜石采金矿时,工人偷金偷得很厉害,直至颜云年出来经营,防止偷金,金瓜石才开始赚钱,因此金子的产量无法确定。再加上参与采矿工作的人当中有许多都想走私漏税,工人采了金子不向包商呈报,包商向公司少报,公司又向政府少报,所以究竟真正偷掉多少金子,没人知道。不过笔者相信,金瓜石的产量应有200吨以上。若以200吨来计算,上述矿体涵盖的面积约5平方公里,在约5平方公里的地区内产200吨的金子!金瓜石可算得上是世界上含金最富的地区之一。金瓜石的铜矿根据台湾金属矿业公司的计算,约有十万吨的产量,不过铜较不值钱,所以金瓜石的主要矿产应该是黄金。金瓜石有记录的黄金产量一年曾高达三吨,这样的产量,对民初的矿业而言是相当的重要。当时全中国一年的金子产量约有三分之二产自金瓜石,金瓜石的地位由此而知。
在黄金开采最盛的时期,九份还曾因其繁华景象而赢得『小上海』的称呼;当时此地人民的消费情形,曾被认为凌驾台湾首善之都-台北之上。据早期开矿者所言,当时全省最好的酒及最佳的菜肴都集中在这个地方,其繁华奢迷景象可见一般。1.5 山城的没落与再兴至民国四十五年以后,九份武丹山一带富矿已大致采尽,台阳公司内部于四十六、四十七年间已有人提出收山的计划。但颜家为念及其公司之兴起及家业之肇兴,皆起自于此矿山,且九份地区尚有万余人口依附于金矿而生,仍勉强经营,但逐渐缩减规模,同时辅导员工转业。至民国六十年,终于结束全部之金矿开采。之后虽仍有部份包工在此地区做小规模开采,但成果便不得而知。
而金瓜石方面也由于已知的富矿源渐枯,以及人事开支浩大,外加国际金铜价之偏低,亦慢慢转盈为亏,而后终于在民国七十六年因无法长期负担亏损而决定关闭。关闭后台金公司除礼乐炼铜厂及部份房舍转移给台电公司外,大部份的矿权及厂房则移交给台湾糖业公司经营。
目前台湾金属矿业公司因经营不善已完全关闭,而台阳公司也不再开采金矿了。早年风光的情景,现在也只能由驻足长满青苔的坑口、抚触绣斑满布的矿车或顺着山城的红砖小径去追寻那谜样的黄金岁月痕迹!
而九份地底黄金矿藏的确还很多只是目前发展重点在于观光
因为可供挖掘的浅层金矿,早已被开采完毕
若其他地下深层继续开采,
一定会对环境及水土保持造成严重的破坏
发展观光业,若做的好
不仅可以让自然生态恢复
更可以为此地区的人带来一条新的财路
也让其他朋友多一个假日休闲的去处!
另外不只九份有黄金矿藏喔!
提起台湾的金矿,大家最先想到的便是金瓜石-九份这个位于台湾东北角的金矿床。根据估计,这个地区出产近600公吨的黄金,是世界上相当重要的金矿,也是东亚最大的金矿床。虽然台湾金矿已停采多年,但自从民国76~82年,立平等人在金瓜石发现许多出露或未出露的金矿,指出其潜力足可称为世界级的巨型金矿,许多世界第一流的外国矿业公司,便纷纷向经济部表示合作探矿和采矿的意愿。此外,台湾的中央山脉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金矿床,其黄金潜能甚至可能比金瓜石-九份金矿还多。但由于中央山脉金矿区位处深山,交通不便,粮食补给困难,或被划为国家公园范围内,而停止探勘及开采,十分可惜。有些地区甚至从未被详细勘察过,其蕴藏的矿量可能也很惊人。& && &水银整到戒指(黄金的)上了,用什么才能擦掉?_百度知道
水银整到戒指(黄金的)上了,用什么才能擦掉?
中午在家温度计摔碎了,结果在整理是时,把水银弄到黄金戒指上了,怎么擦 都擦 请问用什么才能掉
提问者采纳
看黄金类别而定。戒指烧完了还是要重新抛光,就能去掉白点,还是要回原购买商家处理得好。不过一般人家没有这样的工具,自己操作也不安全,大超市的维修点也可以,如果没有则更方便。但是注意镶嵌的石头将饰品在高温下加热,甚至电金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在黄金加工的地方用火枪烘烤后冷却就没了~~~100%有效~~不要到私人金店~~防止偷金。要到商场维修处我是先解答哦~~呵呵
在黄金加工的地方用火枪烘烤后冷却就没了~~~100%有效~~不要到私人金店~~防止偷金。要到商场维修处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银温度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