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0.25mpa是什么意思

地基承载力0.15mpa锥入深度是多少_百度知道
地基承载力0.15mpa锥入深度是多少
我有更好的答案
般粘性土,其地基承载力为150 KPa 即(0,锥入深度10mm。注,需要克服锥入阻力为16N时.15Mpa):使用WG-1系列微型贯入仪(沈阳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制)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地基承载力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04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案例真题(下午卷)
单项选择题1、原状取土器外径DW=75mm,内径ds=71.3mm,刃口内径De=70.6mm,取土器具有延伸至地面的活塞杆,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规定,该取土器为(
A.面积比为12.9,内间隙比为0.52的原壁取土器
B.面积比为12.9,内间隙比为0.99的固定活塞厚壁取土器
C.面积比为10.6,内间隙比为0.99的固定活塞薄壁取土器
D.面积比为12.9,内间隙比为0.99的固定活塞薄壁取土器2、某建筑场地在稍密砂层中进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方形压板底面积为0.5m2,压力与累积沉降量关系如下表。
变形模量E0最接近于下列(
)(土的泊松比μ=0.33,形状系数为0.89)。
B.13.3MPa
C.15.8MPa
D.17.7MPa3、某钻孔进行压水试验,试验段位于水位以下,采用安设在与试验段连通的侧压管上的压力表测得水压为0.75MPa,压力表中心至压力计算零线的水柱压力为0.25MPa,试验段长度5.0m,试验时渗漏量为50L/min,试计算透水率为(
D.20Lu4、某轻型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单层砌体结构严重开裂,外墙窗台附近有水平裂缝,墙角附近有倒八字裂缝,有的中间走廊地坪有纵向开裂,建筑物的开裂最可能的原因是 (
)并说明理由。
A.湿陷性土浸水引起
B.膨胀性土胀缩引起
C.不均匀地基差异沉降引起
D.水平滑移拉裂引起5、某建筑物基础宽凸=3.0m,基础埋深d=1.5m,建于φ=0的软土层上,土层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值qu=6.6kPa,基础底面上下的软土重度均为18kN/m3,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中计算承载力特征值的公式计算,承载力特征值为(
A.10.4kPa
B.20.7kPa
C.37.4kPa
D.47.7kPa6、6层普通住宅砌体结构无地下室,平面尺寸为9m×24m,季节冻土设计冻深0.5m,地下水埋深7.0m,布孔均匀,孔距10.0m,相邻钻孔间基岩面起伏可达7.0m,基岩线的代表性钻孔资料是:0~3.0m中密中砂,3.0~5.5m为硬塑黏土,以下为薄层泥质灰岩;基岩深的代表性钻孔资料为0~3.0m为中密中砂,3.0~5.5m为硬塑黏土,5.5~14m为可塑黏土,以下为薄层泥质灰岩,根据以上资料,下列(
)是正确的和合理的,并说明理由。
A.先做物探,查明地基内的溶洞分布情况
B.优先考虑地基处理,加固线部土层
C.优先考虑浅埋天然地基,验算沉降及下卧层承载力
D.优先考虑桩基,以基岩为持力层7、某建筑物地基需要压实填土8000m3,控制压实后的含水量w1=14%,饱和度Sr= 90%、填料重度γ=15.5kN/m3、天然含水量w0=10%,相对密度为ds=2.72,此时需要填料的方量最接近于(
A.10650m3
B.10850m3
C.11050m3
D.11250m38、某住宅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建于粉质黏土地基上,未见地下水,由载荷试验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为220kPa,基础埋深d=1.0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γm= 18kN/m3,天然孔隙比e=0.70,液性指数IL=0.80,基础底面以下土的平均重度γ= 18.5kN/m3,基底荷载标准值为F=300kN/m3,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最接近(
(承载力修正系数ηb=0.3,ηd=1.6)。
D.240kPa9、偏心距e<0.1m的条形基础底面宽b=3m,基础埋深d=1.5m,土层为粉质黏土,基础底面以上土层平均重度γm=18.5kN/m3,基础底面以下土层重度γ=19kN/m3,饱和重度γsat=20kN/m3,内摩擦角标准值φk=20°,黏聚力标准值ck=10kPa,当地下水从基底下很深处上升至基底面时(同时不考虑地下水位对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地基(
)(Mb=0.51,Md=3.06,Mc=5.66)。
A.承载力特征值下降8%
B.承载力特征值下降4%
C.承载力特征值无变化
D.承载力特征值上升3%10、0m的油罐基底附加压力为100kPa,油罐轴线上罐底面以下10m处附加压力系数a=0.285,由观测得到油罐中心的底板沉降为200mm,深度10m处的深层沉降为40mm,则10m范围内土层的平均反算压缩模量最接近于(
D.5MPa11、一高度为30m的塔桅结构,刚性连接设置在宽度6=10m,长度l=11m,埋深d= 2.0m的基础板上,包括基础自重的总量W=7.5MN,地基土为内摩擦角φ=35°的砂土,如已知产生失稳极限状态的偏心距为e=4.8m,基础侧面抗力不计,则作用于塔顶的水平力接近于(
)时,结构将出现失稳而倾倒的临界状态。
D.1.0MN12、建筑物基础底面积为4m×8m,荷载标准永久组合时上部结构传下来的基础底面处的竖向力F=1920kN,基础埋深d=1.0m,土层天然重度γ=18kN/m3,地下水位埋深为1.0m,基础底面以下平均附加压力系数如表,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φs=1.1,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计算,最终沉降量最接近(
D.4.8cm13、某厂房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尺寸4m×6m,基础埋深为2.0m,地下水位埋深 1.0m,持力层为粉质黏土(天然孔隙比为0.8,液性指数为0.75,天然重度为18kN/m3)在该土层上进行三个静载荷试验,实测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130kPa,110kPa和 135kP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作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
D.160kPa14、某端承型单桩基础,桩入土深度12m,桩径d=0.8m,桩顶荷载Q0=500kN,由于地表进行大面积堆载而产生了负摩阻力,负摩阻力平均值为 ,中性点位于桩顶下6m,求桩身最大轴力最接近于(
D.900kN15、图为一穿过自重湿陷性黄土、端承于含卵石的极密砂层的高承台基桩,有关土性系数及深度值如图表。当地基严重浸水时,接《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CJ 94—94)计算,负摩阻力 最接近 (
)。(计算时取ξn=0.3,ηn=1.0,饱和度为80%时的平均重度为18kN/m3,桩周长μ=1.884m,下拉荷载累计至砂层顶面)
D.610kN16、某柱下桩基(γ0=1)如图所示,桩径d=0.6m,承台有效高度h0=1.0m,冲跨比λ= 0.7,承台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1.71MPa,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 F=7500kN,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验算柱冲切承载力时,下述结论 (
A.受冲切承载力比冲切力小800kN
B.受冲切承载力与冲切力相等
C.受冲切承载力比冲切力大810kN
D.受冲切承载力比冲切力大1114kN17、桩顶为自由端的钢管桩,桩径d=0.6m,桩入土深度h=10m,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10MN/m4,桩身抗弯刚度EI=1.7×105kN?m2,桩水平变形系数 a=0.591/m,桩顶容许水平位移X0a=10mm,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CJ 94—94)计算,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最接近(
D.175kN18、如图所示,某泵房按二级桩基考虑,为抗浮设置抗拔桩,上拔力设计值为600kN,桩型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d=550mm,桩长l=16m,桩群边缘尺寸为20m×10m,桩数为50根,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群桩基础及基桩的抗拔承载力,下列(
)组与结果最接近。(桩侧阻抗力分项系数γs=1.65,抗拔系数λi:对黏性土取0.7,对砂土取0.6,桩身材料重度γ=25kN/m3;群桩基础平均重度γ= 20kN/m3)
A.群桩和基桩都满足要求
B.群桩满足要求,基桩不满足要求
C.群桩不满足要求,基桩满足要求
D.群桩和基桩都不满足要求19、某群桩基础的平面、剖面如图所示,已知作用于桩端平面处长期效应组合的附加压力为 300kPa,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φ=0.7,其他系数见附表,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估算群桩基础的沉降量,其值最接近(
附表:桩端平面下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
20、某场地中淤泥质黏土厚15m,下为不透水土层,该淤泥质黏土层固结系数Ch=Cv= 2.0×10-3cm2/s,拟采用大面积堆载预压法加固,采用袋装砂井排水,井径为dw= 70mm,砂井按等边三角形布置,井距s=1.4m,井深度15m,预压荷载P=60kPa;一次匀速施加,时间为12天,开始加荷后100天,平均固结度接近(
)。(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02)计算)
D.0.9521、某炼油厂建筑场地,地基土为山前洪坡积砂土,地基土天然承载力特征值为100kPa,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Pa,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桩径为0.9m,按正三角形布桩,桩土应力比为3.5,则桩间距宜为(
D.2.1m22、某场地分布有4m厚的淤泥质土层,其下为粉质黏土,采用石灰桩法进行地基处理,处理4m厚的淤泥质土层后形成复合地基,淤泥质土层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k= 80kPa,石灰桩桩体承载力特征值fpk=350kPa,石灰桩成孔直径d=0.35m,按正三角形布桩,桩距5=1.0m,桩面积按1.2倍成孔直径计算,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可提高1.2倍,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
D.147kPa23、一座5万m3的储油罐建于滨海亚湾陆交互相软土地基上,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sk=75kPa,拟采用水泥搅拌桩法进行地基处理,水泥搅拌桩置换率m=0.3,搅拌桩桩径d=0.6,与搅拌桩桩身水泥土配比相同的室内加固土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 fcu=3445kPa,桩身强度折减系数η=0.33,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0.75,如由桩身材料计算的单桩承载力等于由桩周土及桩端土抗力提供的单桩承载力,则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接近(
D.400kPa24、一软土层厚8.0m,压缩模量凰=1.5MPa,其下为硬黏土层,地下水位与软土层顶面一致,现在软土层上铺1.0m厚的砂土层,砂层重度γ=18kN/m3,软土层中打砂井穿透软土层,再采用90kPa压力进行真空预压固结,使固结度达到80%,此时已完成的固结沉降量最接近(
D.58cm25、基坑剖面如图所示,已知土层天然重度为20kN/m3,有效内摩擦角φ'=30°,有效黏聚力c'=0,若不计墙两侧水压力,按朗肯土压力理论分别计算支护结构底部正点内外两侧的被动土压力强度ep及主动土压力强度ea最接近(
)。(水的重度为γw= 10kN/m3)
A.被动土压力强度ep=330kPa,主动土压力强度ea=73kPa
B.被动土压力强度ep=191kPa,主动土压力强度ea=127kPa
C.被动土压力强度ep=600kPa,主动土压力强度ea=133kPa
D.被动土压力强度ep=346kPa,主动土压力强度ea=231kPa26、已知作用于岩质边坡锚杆的水平拉力Htk=1140kN,锚杆倾角a=15°,锚固体直径D=0.15m,地层与锚固体的粘结强度frb=500kPa,如工程重要性等级、锚杆工作条件及安全储备都已考虑,锚固体与地层间的锚固长度宜为(
D.5.5m27、在水平均质具有潜水自由面的含水层中进行单孔抽水试验,如图所示,已知水井半径 r=0.15m,影响半径R=60m,含水层厚度H=10m,水位降深S=3.0m,渗透系数 K=25m/d,流量最接近(
A.流量为572m3/d
B.流量为669m3/d
C.流量为737m3/d
D.流量为953m3/d28、在裂隙岩体中滑面S倾角为30°,已知岩体重力为1200kN/m,当后缘垂直裂隙充水高度h=10m时,下滑力最接近(
A.1030kN/m
B.1230kN/m
C.1430kN/m
D.1630kN/m29、某一墙面直立,墙顶面与土堤顶面齐平的重力式挡墙高3.0m,顶宽1.0m,底宽 1.6m,已知墙背主动土压力水平分力正Ex=175kN/m,竖向分力Ey=55kN/m,墙身自重W=180kN/m,挡土墙倾覆稳定性系数最接近(
D.1.3030、某地段软黏土厚度超过15m,软黏土重度γ=16kN/m3,内摩擦角φ=0°,黏聚力cu= 12kPa,假设土堤及地基土为同一均质软土,若采用泰勒稳定数图解法确定土堤临界高度近似解公式(见《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建筑在该软土地基上且加荷速率较快的铁路路堤临界高度Hc最接近(
D.5.6m31、一均匀黏性土填筑的路堤存在如图圆弧形滑面,滑面半径R=12.5m,滑面长L= 25m,滑带土不排水抗剪强度cu=19kPa,内摩擦角φ=0°,下滑土体重W1= 1300kN,抗滑土体重W2=315kN,下滑土体重心至滑动圆弧圆心的距离d1=5.2m,抗滑土体重心至滑动圆弧圆心的距离d2=2.7m,抗滑动稳定系数为(
D.1.2532、根据勘察资料,某滑坡体正好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且可分为2个条块,每个条块重力及滑面长度如下表,滑面倾角如图,现设定各滑面内摩擦角φ=10°,稳定系数K= 1.0,用反分析法求滑动面黏聚力c值最接近(
)。条块编号重力G(kN/m)滑动面长L(m)160011.552100010.15
C.12.3kPa
D.12.9kPa33、某普通多层建筑其结构自震周期T=0.5s,阻尼比ξ=0.05,天然地基场地覆盖土层厚度30m,等效剪切波速vsc=200m/s,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按多遇地震考虑,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接近 (
A.α=0.116
B.α=0.131
C.α=0.174
D.α=0.19634、拟在8度烈度场地建一桥墩,基础埋深2.0m,场地覆盖土层为20m,地质年代均为 Q4,地表下为5.0m的新近沉积非液化黏性土层,其下为15m的松散粉砂,地下水埋深dw=5.0m,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列式说明本场地地表下 20m范围土体各点σ0/σe,下述(
)是正确的。
A.从地面往下二者之比随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B.从地面往下二者之比随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少
C.从地面5m以下二者之比随深度增加而不断增加
D.从地面5m以下二者之比随深度增加而不断减少35、按上题(34题)条件,如水位以上黏性土重度γ=18.5kN/m3,水位以下粉砂饱和重度γ=20kN/m3,试分别计算地面下5.0m处和10.0m处地震剪应力比(地震剪应力与有效覆盖压力之比),上两项计算结果最接近(
A.0.100,0.180
B.0.125,0.160
C.0.150,0.140
D.0.175,0.120答案:单项选择题1、D     2、D     3、B     4、略     5、C     6、C     7、B     8、C     9、A     10、C     11、C     12、B     13、D     14、C     15、C     16、D     17、C     18、B     19、B     20、D     21、B     22、C     23、C     24、B     25、A     26、C     27、B     28、A     29、B     30、B     31、B     32、A     33、A     34、C     35、B    格式:doc&&&
贡献者:Suhana1
上传时间: 17:20
此文档归属以下专题
暂无相关专题
-------------
新增文件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DLT 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分享到:&&
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
文件大小:1.35MB
所需积分:& 50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地基承载力问答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