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明封门村西瓜影音节目时间

明村西瓜形成产业化经营 1年产值达6个亿(图)
07:35:51 &&来源:青岛网络电视台
收完西瓜,杨爱英和前来帮忙的邻居们在瓜地里休息  “这是今年最后一份瓜了。”7月11日下午,53岁的瓜农杨爱英在村里邻居的帮助下将自己家仅剩的一块儿瓜地里的瓜卖了,卖完瓜,她们赤着脚坐在瓜田里快乐地聊着家常。平度明村镇农业服务中心一份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来,镇上的西瓜已经形成了产业化经营。从刚开始的两三个村“滚”到了九十多个村,平均每年全镇西瓜的产值能达到6个亿左右,注册了商标、成立了合作社,青岛西瓜开始远销东北、江浙等地。  忙活三个月收入十几万   杨爱英告诉记者,自己27岁的时候开始种西瓜,一开始才种了四亩地,如今种了11亩地。“11亩瓜田我种了一半大田西瓜,一半大棚西瓜。亩产都达上万斤。”杨爱英的大田西瓜每斤售价五六毛,大棚西瓜每斤售价一块二左右,算起来今年至少收入小十万元。“今年气候不好,除了减产价格也没去年高,去年至少赚十几万。”  跟杨爱英一个村的邓守江也种了多年西瓜,但是他没有种大棚,全部都种了大田瓜。“我种了十四亩地的大田瓜,平均亩产也上万斤,今年价格不行,高价低价平均一下每斤瓜能卖6毛,满打满算也能挣个小十万,往年不止这些。”据邓守江介绍,自己每年4月份开始忙活种瓜,6月底之前就把地都腾出来了。腾出地之后就开始种玉米,11月份收玉米。“种玉米每亩地的收入基本上能够我每亩地的西瓜本,所以西瓜收入我是净赚的。”据了解,邓守江和杨爱英在明村镇并不算是种瓜大户,镇上的种瓜大户们每年都种三四十亩地,还有一些人种完大棚瓜会再种尖椒、西红柿等经济作物。凭着这块儿生养自己的土地,大多数村里人的年收入都在十几万元左右,有的甚至能达到二十多万。“现在我们村的人都不愿意出去打工,都在家种西瓜了。还有几个大学生也留在村里种西瓜呢。”  “村里第一次引进设施种植(大棚)西瓜的时候是23年前,只在两三个村进行试点,后来逐步扩大,现在已经有九十多个村种植西瓜了。”明村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员程老师告诉记者,当年开始试点的时候很多村民并不认可,大家都不愿意尝试。“大棚投入大,政府搞了六年资金扶持计划,村干部带头试点。后来看到干部们都做出成效了,大家都开始学习。”  据了解,一开始全镇就三四百亩地的西瓜田,现在已经有七万多亩地了。  注册商标,明村西瓜出了名   “我们这可是明村西瓜,包熟包甜!”在杨爱英的瓜田里,几位瓜农骄傲地向记者介绍道。在西瓜种植和推广过程中,明村镇党委政府和瓜农们逐步认识到“品牌”在发展高效农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999年,明村镇农业服务中心向市工商局申请注册了“胶河”牌瓜蔬商标。西瓜种植技术的推广发展使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2004年“胶河”牌西瓜先后被青岛市、山东省、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效应是很明显的,明村镇的西瓜产业这几年迅速壮大,已经成为镇上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据明村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员程老师介绍,近年来镇政府每月对设施栽培进展情况进行一次调度,对发展高效农业先进的村庄进行元的奖励。各村农业合作社也公开招标,为农户统一购进钢管、竹杆、塑料膜等建棚材料,既方便了群众,又降低了建棚成本。
& ( 07:32:58)
& ( 07:26:32)
& ( 07:23:02)
& ( 07:06:57)
& ( 06:57:03)平度明村西瓜节开幕_平度 明村 西瓜节_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
|||||||||||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平度明村西瓜节开幕
21:42来源:青岛新闻
&  一年一度的平度明村西瓜节今天开幕。今年,明村西瓜再获丰收,全镇5万多亩瓜田,预计总产量达2.5亿公斤。西瓜节将持续到7月27号,期间安排了瓜王擂台赛、西瓜雕刻艺术大赛以及生态园采摘等主题活动。
文章来源:青岛新闻
关于" 平度 明村 西瓜节 "的新闻| 农业人才 |
热点搜索:
当前位置: >
山东明村西瓜形成产业化经营
山东明村西瓜形成产业化经营
  &这是今年最后一份瓜了。&7月11日下午,53岁的瓜农杨爱英在村里邻居的帮助下将自己家仅剩的一块儿瓜地里的瓜卖了,卖完瓜,她们赤着脚坐在瓜田里快乐地聊着家常。平度明村镇农业服务中心一份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来,镇上的西瓜已经形成了产业化经营。从刚开始的两三个村&滚&到了九十多个村,平均每年全镇西瓜的产值能达到6个亿左右,注册了商标、成立了合作社,青岛西瓜开始远销东北、江浙等地。
  忙活三个月收入十几万
  杨爱英告诉记者,自己27岁的时候开始种西瓜,一开始才种了四亩地,如今种了11亩地。&11亩瓜田我种了一半大田西瓜,一半大棚西瓜。亩产都达上万斤。&杨爱英的大田西瓜每斤售价五六毛,大棚西瓜每斤售价一块二左右,算起来今年至少收入小十万元。&今年气候不好,除了减产价格也没去年高,去年至少赚十几万。&
  跟杨爱英一个村的邓守江也种了多年西瓜,但是他没有种大棚,全部都种了大田瓜。&我种了十四亩地的大田瓜,平均亩产也上万斤,今年价格不行,高价低价平均一下每斤瓜能卖6毛,满打满算也能挣个小十万,往年不止这些。&据邓守江介绍,自己每年4月份开始忙活种瓜,6月底之前就把地都腾出来了。腾出地之后就开始种玉米,11月份收玉米。&种玉米每亩地的收入基本上能够我每亩地的西瓜本,所以西瓜收入我是净赚的。&据了解,邓守江和杨爱英在明村镇并不算是种瓜大户,镇上的种瓜大户们每年都种三四十亩地,还有一些人种完大棚瓜会再种尖椒、西红柿等经济作物。凭着这块儿生养自己的土地,大多数村里人的年收入都在十几万元左右,有的甚至能达到二十多万。&现在我们村的人都不愿意出去打工,都在家种西瓜了。还有几个大学生也留在村里种西瓜呢。&
  &村里第一次引进设施种植(大棚)西瓜的时候是23年前,只在两三个村进行试点,后来逐步扩大,现在已经有九十多个村种植西瓜了。&明村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员程老师告诉记者,当年开始试点的时候很多村民并不认可,大家都不愿意尝试。&大棚投入大,政府搞了六年资金扶持计划,村干部带头试点。后来看到干部们都做出成效了,大家都开始学习。&
  据了解,一开始全镇就三四百亩地的西瓜田,现在已经有七万多亩地了。
  注册商标,明村西瓜出了名
  &我们这可是明村西瓜,包熟包甜!&在杨爱英的瓜田里,几位瓜农骄傲地向记者介绍道。在西瓜种植和推广过程中,明村镇党委政府和瓜农们逐步认识到&品牌&在发展高效农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999年,明村镇农业服务中心向市工商局申请注册了&胶河&牌瓜蔬商标。西瓜种植技术的推广发展使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2004年&胶河&牌西瓜先后被青岛市、山东省、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效应是很明显的,明村镇的西瓜产业这几年迅速壮大,已经成为镇上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据明村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员程老师介绍,近年来镇政府每月对设施栽培进展情况进行一次调度,对发展高效农业先进的村庄进行元的奖励。各村农业合作社也公开招标,为农户统一购进钢管、竹杆、塑料膜等建棚材料,既方便了群众,又降低了建棚成本。
  据了解,2007年,明村镇注册了第一个以西瓜为主的合作社,2009年开始成立了几个农产品有限公司,打出无公害品牌,给镇上的西瓜产业也带来了巨大的连锁效应。&一年一度的西瓜节现在已经快变成农产品展销会了,能吸引不少投资商呢。&
  1 租蜜蜂授粉省去人工费
  说起妙招,村里的瓜农们发明了不少省时省力的小绝招。&租蜜蜂授粉&就算一个!每年西瓜授粉的季节,王家庄子村一定会来一位养蜂人,他在村头上安营扎寨之后,就开始将自己家的蜜蜂租给村里养西瓜的人。瓜农们租到蜜蜂之后,将蜂箱摆到大棚里,小蜜蜂们就开始忙活开了。&以前都是人工授粉,这样很麻烦,还不均匀,效果也不好。后来就有人想了这个妙招,大家都开始学了。&一位瓜农笑着告诉记者,自从有了这群小蜜蜂,一个人也能忙活过来了。据了解,现在明村镇每个种西瓜的村子里都有了一位固定的养蜂人朋友,他们每年都准时来给瓜农们送蜜蜂。
  为了让大西瓜&身体健康&,能抗病虫害还能保证口感长大个,瓜农们可谓下了一番功夫。不少瓜农将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当成化肥&喂&西瓜苗。&多施有机肥,西瓜长得一准好!&
  2 教西瓜藤站好队形
  因为种西瓜,明村镇出了不少技术能手,也得了不少奖项。&我们镇的设施(大棚)西瓜,经过技术改良,光照好、上市早,品质大幅度提升,就得了一个青岛市政府科技技术二等奖呢。&程老师告诉记者,这项技术其实并不难,都是瓜农在种瓜的过程中摸索出来的 。&大棚还是一样的大棚,但是种植的方式稍微变了一变产量就大幅度提升了,也好管理了。&据了解,这个获奖的技术改良其实就是让西瓜藤学会&站队形&!
  &一个西瓜苗能长出无数西瓜藤来,以前都是任由西瓜藤遍地自由生长,现在我们让两条西瓜藤对着长,一个西瓜苗种在这头,另一个西瓜苗种在另一头,两棵西瓜苗从两头开始面对面向前&爬&,形成两条平行线,有秩序好管理,施肥、打瓜芽都方便多了。&程老师告诉记者,还有一个改良的地方是,所有瓜苗都只留三根瓜蔓,一根&负责&结西瓜,另外两根只负责供给养分。&三个&妈妈&照顾一个孩子,长出来的西瓜各个都又大又甜。&
  3 做代办找瓜贩家门口把瓜卖
  提到明村镇西瓜,就不得不提明村镇各个村里的&西瓜代办&们,他们在村里西瓜产业化的道路上可谓功不可没。明村镇王家庄子村一位&西瓜代办&吴光辉告诉记者,做&代办&是因为&懒&。&以前,瓜贩子不认得我们村的路,村里人也不认识几个瓜贩子。&在吴光辉的记忆里,村里最早的卖瓜工具是牛车,后来是三轮车,头一天就要把西瓜摘下来装好车,天不亮就出发,连夜赶到城里卖到中午才能回家,一天下来特别累。&辛苦钱不好赚,我就想着找城里的瓜贩子去村里买西瓜。&吴光辉在青岛各个水果批发市场打探价格,认识了不少瓜贩子,并将瓜贩子带到了村里。一开始他就想着卖自己家的瓜,后来也开始帮村里的瓜农卖瓜。
  吴光辉说,&西瓜代办&的身份就相当于房产中介,帮瓜贩子找&瓜源&,平均每斤西瓜他能收到三分钱的回扣。&这笔钱也不少,现在很多人都开始做代办了。&吴光辉笑着说,竞争激烈,生意不好做了,他已经开始开拓外地蔬菜瓜果市场。
中国农业网(.cn)微信扫一扫: 尽“扫”天下农商情
投稿邮箱: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 (.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
”(.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的稿件,以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请相关作者见稿后及时来电或来函与“”(.cn)联系。
资讯月度排行榜
近期热点新闻
&|& &|&&|&网站建设&|& &|& 诚聘英才&|&&|&友情链接&|&
客服电话:0 VIP客户投诉电话:5 传 真:6 E-mail:
战略合作伙伴: –
法律顾问:德恒律师事务所 白律师热搜TAGS:
  明村镇具有西瓜种植的传统历史和得天独厚的条件,从1993年开始,明村镇引进了大棚西瓜种植技术,并获得成功。
  营养及功效
  &胶河&牌西瓜形状大小色泽各异,有椭圆形、圆形,有大型、小型、袖珍型,有红瓤、黄瓤等,甜度强,入口味美、清,瓜瓤砂蜜,消暑解渴。其营养富含蛋白质、磷酸、苹果酸、葡萄糖、胡萝卜素、蔗糖和钙、磷、铁及维生素等,具有利尿、解毒、解酒,有防治膀胱炎、肝胆炎、高血压、心脏病等功效,特别对肾炎疗效尤好,对口舌生疮、咽喉不适等症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历史与发展
  明村镇具有西瓜种植的传统历史和得天独厚的条件,从1993年开始,明村镇引进了大棚西瓜种植技术,并获得成功。经过10多年的发展,西瓜生产初具规模,独具特色,形成了大田和高温棚、大拱棚、简易棚设施栽培系列化无公害栽培技术,全镇种植大田西瓜20000亩,大、中拱棚西瓜5000余个、10000亩,简易棚西瓜10000余亩,主要品种有京欣、无籽、冠龙、袖珍四大系列20多个品种,年产西瓜15万吨,持续上市时间8个月以上。2003年10月,胶河牌西瓜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2004年2月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
  2006年,该镇大黄埠村注册了&大黄埠&牌农产品商标。2008年4月,&大黄埠&牌西瓜、樱桃番茄获国家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认证;8月,&大黄埠&牌西瓜和樱桃番茄顺利通过53项国际食品安全指标检测,成为青岛奥帆赛和残奥帆赛直供农产品,为青岛奥帆赛、残奥帆赛直供西瓜和樱桃番茄30多吨;9月,&大黄埠&牌西瓜和樱桃番茄种子搭载&神州七号&载人飞船进行太空育种试验;11月,该镇承担的《设施西瓜超高产优质绿色栽培集成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列入2009年国家星火计划。2009年,明村镇大黄埠农民以高于黄金十倍的价格引进了美国黑樱桃番茄,该品种具有抗癌、养生的功效,是目前国际市场高端保健养生果蔬品种。另外,今年明村镇还被列为全国西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这是山东省第一个获得&全国西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称号的西瓜产地。该称号的获得,为该镇进一步打造高端、特色、品牌农业,叫响明村西瓜品牌,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基础。
  科技就是生产力。在通讯信息化、科技现代化的今天,这一命题更是凸现无遗。在实践过程中,明村镇牢牢抓住科技&牛鼻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良西瓜产业。在大黄埠村一栋栋西瓜大棚里,绿意浓浓,一颗颗青翠欲滴的西瓜琳琅满目,煞是可爱,京欣系列、小型系列、无籽系列、黄瓤系列、金钟冠龙等五大系列、30多个品种的西瓜直让人惊叹原来西瓜家族也有这么多&兄弟姐妹&。在村南,是镇里统一规划建设的西瓜种植研发中心,刚刚开建了12个高档示范样板棚。
(作者:济南特产
编辑:山东特产)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弥勒特产,土特产,农产品新闻。
范皮村的笤帚加工已有近300年的历......
乳山特产喜饼,又称媳妇饼,属山东......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是红玉......
&曲堤牌&黄瓜是曲堤......
龙山黑陶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亲度假村西瓜影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