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腿我能玩一年 fate还有一集?

怎么评价动画《Fate/Zero》?
按投票排序
多年前写的,首发豆瓣,随手搬过来。虛無、淵深、玄遠──虛淵玄和他的《Fate/Zero》  其實很早以前就想為虛淵玄寫一篇文章,然而種種耽誤,就一直沒能動筆。說來前些時日因為N+C社正式放出該司第四作的確切消息而有感而發,寫了篇萬字有餘、針對CHiRAL家三部曲的評論,雖然中間也確實提到了虛淵玄和這部《Fate/Zero》,但終究不是全篇的主役,終就是一筆帶過了。直到最近,《Fate/Zero》以2011年10月最強新番的姿態降臨人間,其長達近50分鐘的第一話著實讓我再度激動了一把──是的,這令我不由想起當年初次閱讀原著小說時的那份熱血澎湃。虛淵玄用他細膩到不可思議的筆觸,在短短四個單行本的篇幅裡,為所有讀者描繪出了一個躍動而真實的冬木市,一群鮮活而悲壯的演員,以及,一場瑰麗而殘酷的戰爭史話。   「起源 什麽是虛淵玄?」   如果你能查到虛淵玄的身世報告,上面的內容會是這樣的:   “虛淵玄,雄性,年齡不詳。暗黑世界的永久住民和久經考驗的暗殺者、黑幫頭目、欺詐師和軍火販子。坊間關於其真實出身是吸血鬼的傳言也流傳甚廣。素行低調,獨來獨往,雖然名聲在外但外界對他的瞭解非常有限。極少可以確定的信息包括他體術出眾,同時對冷、熱兵器的使用都十分擅長。出人意料的是他竟然在魔法方面也很有造詣,並且還是屬於無師自通的類型。   至今仍活躍在暗黑世界的第一線,其觸手甚至正漸漸侵入到正常的世界中來。在大約10年前就已經被諸國列入一級防範的危險份子名錄。   危險級別:★★★★★”   ……你也知道這是騙你的。   但有一點千真萬確:虛淵玄是個神秘的男人。   無論在他的哪部作品中,作家介紹一欄大多只有“隸屬於Nitro+的腳本家。”這麼一句名符其實的簡介。出道10年,以個人名義獨立發表的作品仍舊是一雙手可以數得出來的程度。相較于其他一些輕小說家和腳本家一年數本的創作速度,虛淵絕對稱不上什麽高產。作品風格黑暗,與此同時文筆本身卻又異常細膩精緻的特點讓他在10年的歲月中逐步變得廣為人知。優秀的腳本家、小說家和極富統籌能力的監督,這些评价都為他帶來了“鬼才”的名聲。然而虛淵的行事始終低調——這一點即使在他開通了twitter甚至還異常話嘮的情形下也沒有任何的改變。   2011年初,虛淵玄、新房昭之、梶浦由記三巨頭聯手,打造了一部名為《魔法少女まどか☆マギカ》的作品,整個ACG界因而久違的迎來了一次IMPACT——是的,按照虛淵自己的話來說,他始終“想寫一部溫暖人心的作品”【心温まる物語を書きたい】。這一宣言早已有之多年,但誰都沒有見他付諸行動。因此當他放出“愛的戰士虛淵玄終於來了!”的話時,一眾信徒抱著“麻吉!?”的獵奇心理(你看,說到底果然它還是獵奇心吧……),打開了電視機,扒起了電腦屏。散髮著粉紅氣場的虛淵玄神馬的,當然要看啦!   然後,在沉默了三個星期后,紛紛大力拍案而起。   “丫嘞老子又被你騙了虛淵你個詐欺師但是果然這貨還是好不錯啊嗚嗚嗚。”   於是虛淵玄沖新房拋了個wink,“怎麼樣我就說吧”,并得瑟的笑了。   然而正所謂奇葩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年底《Fate/Zero》TV版的出現,使得在一年內有兩部虛淵的作品登上電視這個大眾媒體平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可真是件不可思議的事兒。   虛淵玄曾經在其加入N+社後發表的處女作《Phantom -PHANTOM OF INFERNO-》一書角川文庫版的跋中,提到過他對自己作品的定位。在虛淵玄的理解中,自己始終是屬於“那邊世界”的人,從來不敢奢望身處“這邊世界”的大眾讀者能夠接受他的小眾向作品。然而事實證明,虛淵玄的作品恰恰是處在這兩個世界的狹縫間——難以否認它確實是灰暗而殘酷的,但同時它又有著某種能夠打動,或者應該說是震動大眾讀者的魅力。   從《Phantom -PHANTOM OF INFERNO-》,到《鬼哭街 -The Cyber Slayer-》,然後,在2006年末的C71,《Fate/Zero》橫空出世。   雖然私以為《Fate/Zero》的確可以稱得上是至今為止集虛淵玄之大成的作品,而且決計是當之無愧的。但即使這樣,這裡仍不得不先提一下讓我結識虛淵玄的作品──《沙耶の唄》。   從作品的設定取向來看,《沙耶の唄》絕非是適合當年剛滿19歲、估且還可以算是純情少女「喂!」的在下去欣賞的作品。然而《沙耶の唄》的名頭太響,“獵奇第一作”的標簽始終迎風招展,正所謂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於是,抱著讀讀看的心情,我找到了《沙耶の唄》並在短短的半天時間內通完了整個遊戲的三條線路。   回想起來,那的確是一部足以顛覆一個人世界觀的作品。這麼說毫不誇張。雖然在個人看來,《沙耶の唄》並不是虛淵玄最為成熟的作品,但《沙耶の唄》所現出來的完成度卻是奇高的。並不複雜的世界構成,簡明易了的人物設定,少到只有兩處的分歧選項──也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沙耶の唄》成功的打造出了三個風格、立意和取向都截然不同的ED,但誰都無法否認,無論其中的哪一個,都會讓讀者體驗到一種醍醐灌頂的冷徹感。   《沙耶の唄》的故事情節在這裡就不加展開了。沒有欣賞過又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找來鑑賞一下「友情提示:注意!此乃18+作品。別說我沒提醒過唷~」。相信除了那無比震撼驚艷的劇情和異常出色的CAST及音樂製作外,《沙耶の唄》會帶來最大的直觀感受,便是那種幾乎可以說是虛淵玄招牌的「虛淵式氣場」。   在之前那篇探討CHiRAL三部曲的文章中也提到了,即使僅僅是擔任一部遊戲作品的“監督”或是“腳本構成”之類的職務──是的,甚至不需要是作品的原作者,虛淵玄都擁有將自己經手的作品瞬間染上“虛淵之色”的超強感染力「參見Nitro+CHiRAL公司作品《咎狗の血》(2005)和《sweet pool》(2009)以及Nitro+公司作品《斬魔大聖デモンベイン》」。這些作品所體現的共性,可以總結為:步步緊逼的刺激感和節奏感,足以媲美最經典懸疑片的緊繃感,以及最重要的,能讓讀者剎那間就陷入並全盤接受“那個世界”的魅惑力。   不妨可以這麼說:虛淵玄早已經不僅僅是對一個人物的稱謂,而是上升爲了對一種創作風格的高度概括。之所以本部份的小標題在虛淵玄上使用的疑問詞是“什麽”而不是“誰”,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但即使如此,誠如虛淵玄自己所言,雖然在東家經常被委以全權負責一部作品的監修統籌之重任,但說到底遊戲監督這一塊只是副業,他真正的本行還是一個腳本家。   如果說《沙耶の唄》是虛淵驚世駭俗的文筆和傲立群雄的感染力雙劍合璧的經典傑作,那麼《Fate/Zero》則可以說是虛淵作為一個職業腳本家和作家全方位發揮自己專長的不朽結晶。   「結果 《Fate/Zero》的前世今生」   日,C71期間。《Fate/Zero Vol.1 第四次聖杯戰爭秘話》正式初版發行。一石激起千層浪,TYPEMOON家的招牌作品落在了傳說中的“愛的戰士”──虛淵玄的手裡,究竟會是怎樣一番光景,這是當時包括TYPEMOON家和Nitro+家兩方讀者群在內的廣大讀者和玩家都異常關注的。畢竟きのこ也不是吃素的,怎麼說整個Fate系列的世界觀也是他一手構建出來的,之前的主線作品亦都是統一由他一個人寫作的。雖然說當年將《Fate/Zero》的創作交給虛淵玄是TYPEMOON家高層「這是全日本最神秘的“高層團體”,沒有之一」的一致決定,但其實《Fate/Zero》的誕生從某方面來說也算是一種機緣巧合。   這裡不妨來引用一段奈須きのこ在《Fate/Zero Vol.1 第四次聖杯戰爭秘話》一書的篇尾所寫的解說,因為我手頭上只有原文,所以就大致的翻譯一下(中間不甚重要的部分會有所省略),大家估且看過就好,只求能瞭解大致過程。   “……說起來虛淵和Fate的緣分要從2002年開始說起了。   當初我在寫SABER線的時候病倒了,很快就演變成了入院治療的狀態。那時TYPEMOON還僅僅是個同人團體,Fate也只進展到考慮將伊莉亞線包括在內將有共計四條線路的份上。就在這時──   ‘這活兒要是只有奈須你干的話就沒完沒了了’,武內在下了這樣一個判斷後向我提出了‘你能不能拜託一個你信得過的寫手來代一下筆?’的建議。於是我為了邀到虛淵,向他拋出了‘我們去看電影不?’的肥美誘餌(筆者按:虛淵玄是個不折不扣的電影愛好者,這一點在他的早期作品中體現的尤為明顯,其中也有很多小插曲,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GOOGLE。)(然後筆者再吐槽:喂我的蘑菇才沒有這麼可愛!)。對於虛淵‘如果是有趣的事兒的話我什麼都會干的’的回答,我雖然高興的說‘騙人,你也就是說說罷了吧~’,(筆者吐槽:原來奈須你是蹭得累麼??)但突然想到也許Fate會是自己獨自完成的最後一部遊戲腳本也說不定,於是最終還是做了自己一個人完成該腳本的計劃……   ……之後TYPEMOON轉型成為了商業團體,因而虛淵的投稿也變得困難了。(筆者按:也就是說拜託虛淵代筆Fate正篇的事就無疾而終了。)……   又過了兩年,到了2004年的夏天,那個開發hollow的夏天。   雖說hollow已經有了眾多寫手的加盟,但就在這時武內說了一句不得了的發言:   ‘作為番外篇,請虛淵先生來寫上一篇如何?’   真是太強悍了。而我呢也是身為fan的心理過於強烈,心想著拜託那位大人什麼的絕對是不可能的啦不可能的……於是我做出了‘嘛,如果是武內那麼說的話我也不反對啦……’這樣的中立發言。然而就在偶爾和虛淵一起吃晚飯的時候,武內向虛淵揮出了‘虛淵先生,其實有件事是這樣的’的一發直球!!   ……接下武內這記直球的虛淵玄靜靜的‘嗯’了聲,並點點頭,然後像是沒事兒人一樣的猛地回以一記反擊:   ‘那個,如果是這樣的話,乾脆就拿第四次聖杯戰爭開刀怎麼樣,(題目的話)就像《Fate/Zero》這樣?’   哎呦說出來啦!!!!!   就這樣,僅僅是這樣就已經很厲害了啊!說實話我當時都開始不由的想著比起將hollow開發成遊戲,會不會還是這邊更有意思呢之類的事情。就是厲害到這種程度。……”   從きのこさん上述的記述中不難看出,《Fate/Zero》這部作品的誕生也是幾經波折。好在有武內的死心不改(?),我們才能在今天看到這篇波瀾壯闊的悲壯史詩。   創作過程中的軼事就先說到這兒,回到《Fate/Zero》這部作品本身上來。   《Fate/Zero》一作有很大的特殊性。雖然這是一部論完整度和獨立性都可稱得上是上乘的作品,然而其性質在創作伊始就已經被確定為是一部既有作品,即《Fate/Stay Night》的前傳——更為關鍵的是,身為正篇的作品還並非出自前傳作家之手。這就意味著,這部前傳的寫手必須全盤接受一個由他人構架的世界觀體系,再進一步說,必須在部份出場人物既定和結局既定的情況下,寫一篇能全面擔綱起承上啟下重任的小說。   續寫一部作品已然相當不易,回望文學史,續寫作品中失敗之作的數量遠遠大於成功者。而當續作變成了前傳,情況就變的更加不樂觀了。有因不一定有果,但有果就一定有因。前傳後寫最易導致的就是因為要時時顧及正篇的種種捏他而怎麼也放不開手腳。   然而虛淵玄辦到了。他的成功遠不只是得到廣大讀者簡單的一句“虛淵寫出了一本好前傳”這樣的認可。在很多方面,他的前傳甚至超越了正篇所保持的水準——要知道,正篇的創作水準業早已是有口皆碑的高了。   這裡,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談談《Fate/Zero》。   首先是人設。由於決定要拿第四次聖杯戰爭開刀,這就直接意味著至少會有14位主要人物——7位Master和7位Servant登場來參與戲份的瓜分。雖然小說的中心點還是定在了衛宮切嗣這一組上,但縱觀整部小說,幾乎每個人物都被塑造的很豐滿,完全不存在一家獨大的情況。這一點到了DRAMA化的《Fate/Zero》中就體現的更明顯了,那儼然就是外掛全開的CAST陣容【他們連山崎たくみ都用上了好不好!叔都有多久不以這種形式出山了啊!】各放異彩,像浪川大輔+大塚明夫這樣耳目一新的組合那簡直就是閃到刺眼。(另外說有沒有人對山崎たくみ+綠川光的組合產生過某種既視感……?嘛,你懂的。)全系列15CD的震撼容量赫然就是一場盛宴,而這首由一眾CAST傾力演繹的生死場之詩,其影響一直延續到了本次的TV版上。   這裡就只談談衛宮切嗣。這個一直到了正篇還始終“陰魂不散”的背影終於在《Fate/Zero》中露出了真容——一個其實非常虛淵式的男主角:那是一個有著善的本性,堅持著自己的執著,掌握了某種超乎常人的本領或才能,拼搏著、掙扎著,但是無論如何都逃脫不了毀滅宿命的失敗者(筆者按:此處以虛淵玄本人所認為的True End作為判斷標準)。切嗣的悲劇性在于,其實他內心深處是明白救贖這種東西是哪兒都不存在的,但當他發現他除了將希望寄托于聖杯這個概念層面上的物體之外已經走投無路的時候,他還是選擇了違心的去相信救贖的可能性。切嗣下意識的欺騙了自己,因為他其實沒有外人看起來的那麼堅強和鎮定——即使是他的妻子、一直伴他左右的助手,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根性中始終心懷仁慈的切嗣注定無法達成夙願,他的願望看上去越高潔,他的手段看上去越卑劣,他就會越發的被命運所嘲弄。   切嗣是人生的失敗者,但這不會改變他擁有過傳奇的人生經歷,也不會改變他實實在在的影響了一個孩子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和堅持。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切嗣最終還是活回了自己的價值。也算是善始善終了。   再來是故事本身。這裡必須先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TYPEMOON——或者直接說奈須きのこ他和虛淵玄之間有沒有什麼理念上的共通之處。回顧包括《月姬》、《空之境界》在內的TYPEMOON家作品,我們不難發現有一點是自始貫穿的,那就是作品始終在討論人類本性中對矛盾的執著和對虛無的追逐。   這是一種很微妙的心理。對於“本源”、“初始”和“終焉”、“永劫”,人類同時抱有著好奇和畏懼的雙重態度。越神秘,就越有探求的慾望。但慾望往往是俱有破壞性的,當慾望和慾望僵持不下,一場腥風血雨就在所難免。   虛淵抓住了這一點,並將它融入了《Fate/Zero》的創作之中,也正是這一點,讓《Fate/Zero》即保有了TYPEMOON家作品給人的一體性和連貫性,又體現出虛淵個人風格的收放自如。   至於劇情的具體內容,在此也就不加展開了。相信每一個讀過的人都會有自己的感動。   最後是寫作手法。虛淵玄很聰明的採用了倒計時的方式來顯示故事的進度,這種手法比起不斷的使用一個一個小標題雖然高明了太多,但也無疑對虛淵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他必須事先對整個故事的篇幅、節奏和事件的發生點做好細緻的規劃,出於本作的特殊性,還必須安排好諸多人物出場的比例和時間點。   可以注意到,虛淵不吝筆墨的對環境和故事進度進行了大量的側面提示,對每一個場景的背景都進行了適度的描繪,同時嚴格的採用對話和敘述緊密結合的做法,對同一個事件也堅持做到多角度的去描寫。這樣的處理使得即使故事的場景和人物不時的在變動,讀者也不會覺得有過大的跳躍感,反而會激起讀者的緊張情緒——下一個行動的會是誰,這樣的閱讀快感和懸念感將一直伴隨讀者到最後一節的故事。   這裡還是要強烈推薦去閱讀日文原著。虛淵的文筆細膩而富有美感,用詞變化多端,層層遞進、不緊不慢。但正是這種娓娓道來的風格,配以其文字的感染力,才會產生極強的畫面感和分鏡感。本次的TV版在再現這種分鏡感方面處理的相當用心。雖說這些處理是忠於原著的做法,但無法否認原著的這一特性已經為動畫的製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從這一點來說,虛淵玄決計無愧為其腳本家的出身。   「尾聲 What’s next?」   虛淵玄已經不再是只屬於小眾的虛淵玄了。《魔法少女まどか☆マギカ》讓虛淵玄名聲大噪,也向我們展示了虛淵玄更多的可能性。然而接下來虛淵玄會再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還是未知數。   也許《Fate/Zero》所達到的創作水準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再難超越,但我相信虛淵玄不會止步於此。   畢竟,這個疑為吸血鬼的傢伙還年輕得很呢。
我只记得这部动画的播出时间简直是神了——情人节到了,动画里面男主角的情人被杀了!父亲节到了,动画里面男主角亲自动手弑父!母亲节到了,动画里面男主角火箭弹杀养母!六一儿童节,动画里面男主角亲手掐死女儿!这部动画,让我感受到了满满的恶意……
先弑父后弑师,最后弑妻,这个男人的名字叫卫宫切嗣。
==============以下答案来自毒舌老外视频的观点以及夹带自己的私货=====================Fate/Zero是Fate/Stay Night的前传,就决定了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已经设定好的,除了主角切丝以外的那些充满魅力的各种角色全部失败,saber虽然胜利却被令咒控制毁坏了圣杯。在结局对于观众已经失去悬念的情况下,能吸引人的就是人物个人魅力和故事本身曲折的历程这两点了。登场的每个角色形象都刻画的立体生动,与那些一般动漫无由来的把脸谱化的性格匆匆贴上人物推向剧情不同,动漫中为他们每个人形成这些性格的经历都做出了足够的说明。英灵们不仅各有自己的历史背景故事,又在史实之上又做出了重新的解构。2集的回忆杀清楚的解释了切丝形成矛盾性格的原因,蓝胡子与杀人艺术家的关于神爱人乎与人敬神否的讨论则是展示了杀人狂的哲学,时辰和雁夜对的恩怨冲突。总之,他们没有把观众当白痴。再说说故事发展的历程,这部戏中几乎没有明确的主角位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各自制定了自己的战略,有人是高调出场的英雄,有人是黑暗中的独狼,人和人之间有结盟,人和人之间也有背叛。有的组合从一开始就意气相投,有的组合则相互憎恨却不得不一起并肩战斗。战斗方面,海陆空皆有战斗,从单挑PK到组队boss,从战斗机手雷机枪到魔法海怪。枪兵的生前对主君效忠的执念和骑士道的精神的冲突造成的悲剧,征服人心的亚历山大大帝rider,享乐主义的英雄王archer和被理想所束缚的亚瑟王saber的酒中论道更是在告诉我们,和传统动漫中善与恶的交锋不同,这部动漫表现的其实是不同理念和价值观的冲突。Fate/Zero相对来说是一部较为成熟的动漫,没有莫名其妙的卖萌卖肉,没有一群演杂技的小屁孩,不过当然它也有些明显缺点,比如介绍设定过长的第一集,和失去悬念没有高潮的最后一集,因为它是作为Fate / Stay Night的续集,必然要延续之前的设定同时不能自己做一个充满高潮的结局,这是无可奈何的烂尾.抛开这些不谈,Fate/Zero在我看来就是动漫界的《冰与火之歌》。
排名第一的吐槽答案真的有在该片正常播放的时间看过《Fate/Zero》么?明明Fate的播出时间是2011年10月到12月。2012年的4月到6月。哪里有什么情人节主角情人被杀的?
反正我是被感动了,我看得很痛快,这两年没有看到过更痛快的番了。很多回答因为人物塑造,情节推动的因素否认了fz,还有烂尾,或是动画根据原著改编得不好。但是什么样的王道是正确的?切嗣牺牲小部分人去拯救大部分人是否正义?绮礼的剖析到底蕴含着人性中怎样的特质?这些我都回味了很久。一些很有意思的设定比如说绮礼和切嗣智斗了那么多回合,而最终战斗竟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分出胜负之前两人未说一句话。娜塔莉亚告诉切嗣他的起源如同名字一样是切开与接合的意思,我便猜测绮礼的读音是否是仅有切开的意思,正如切嗣希望通过破坏建立新的秩序,破而后立,而绮礼只是发泄破坏的冲动。发现这些小细节都会令我开心好一会儿。我想了很久老虚通过fz所表达的正义观是什么。至今不敢下定论。我总是回味最后士郎继承切嗣的意志时,to the beginning响起,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我总是回味着切嗣弑母之后,他撕心裂肺的喊声,响起满天的前奏,满天一开始歌词的大意是天上满天的星星充斥着人们无法实现的愿望。然后画面切到这一集的标题,中文为正义的所在,英文为 sometime,somewhere。我感觉很悲壮。那些为伸张社会正义而牺牲的人们,大都是像切嗣那样承担着巨大的痛苦却不为任何人所铭记。但是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大部分是他们的功劳吧。老虚写出切嗣这个人物是想歌颂这类人么?老虚是想写切嗣将意志托付给士郎来表达这类普世理想的实现需要一代代人的付出与传承么?我不敢说自己懂了老虚。弑母的时候切嗣回忆起自己被问及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切嗣没有敢说出来。到了最后在内心独白自己想成为正义使者,便悄然离去。不好意思,中二的我竟然也有想继承切嗣遗志的冲动。我不想说什么塑造人物,推动剧情。作为一个看动画找乐子的人,fz给我带来了思考,感动,以及小小的美好的愿望。我开始试着去祝福别人,而不是被竞争心所带来的嫉妒充满。我喜欢并感激fate zero
一部能够让人思考的动画。超长的第一集与超多的信息量老实说,第一遍看Fate Zero的第一集的时候,我的印象非常不好。超长的时间、超多的人物、超长的人物名字,都是没礼貌、没帮助、反人类的。对动漫迷而言,明明说好了20分钟左右的一集动画,FZ中却突然延长到了将近48分钟,在欣赏之余难免心里吐槽老虚;对偶尔看动画如我,短短的40分钟要接受如此多的信息,简直可以说是看动画不能承受之重~也许有更好的叙事方式,然而既然动画制作方选择了这种方式,那么不妨来看一看这超长的第一集到底包含了哪些值得注意的信息。另外,强烈推荐在看完整部动画之后重新看一遍第一集。爱丽和伊利亚的命运早已经注定。卫宫切嗣的理想从来没有被他人理解。远坂时臣、言峰璃正的伤感与言峰绮礼的面无表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卫宫切嗣与言峰绮礼宿命的对决。远坂时臣猜到了故事的结局,却没有猜到自己的结局。Saber初登场。对许多Fate迷来说,这应该是最激动的一刻了吧?卫宫切嗣在看Fate Zero这部动画的时候,笔者非常关注一点:在拯救全人类这一宏大命题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定义我们自己?既然要做严肃的探讨,那么首先就要选择一个配得上这个氛围的主角。卫宫士郎?别开玩笑了。韦伯呢?他还只是个孩子,你们就不想放过他了?龙之介、言峰绮礼是典型的反面人物,就主题来说是足够的,但是拿反面人物做主角需要有足够的勇气。老虚虽然特立独行,但是还没有大胆到这个程度。远坂时臣和另一个魔法师(忘记名字了)都是不错的选择,可惜他们志在家族,而不是全世界。而且我非常怀疑老虚拿出这两个个人物出来,很有可能就是要让他们领饭盒(Fate Zero中很多高贵的人的死以世俗的价值观来判断,都是非常不值得而且难以置信的)。以此来看,只有卫宫切嗣合适了。卫宫切嗣是一个清教徒式的人,是一个为了信仰可以不择手段的人。他的这种思想在召唤Saber时表现得淋漓尽致。网上对卫宫切嗣的褒贬出现两极化。卫宫切嗣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角色,他也不需要别人喜欢他。卫宫切嗣自己也认识到,如果让别人喜欢他,到时候付出的,不仅包括别人的性命,也包括自己的痛苦。这是卫宫切嗣作为人与他作为理想主义者无法摆脱的矛盾。龙之介如果你喜欢克里斯诺兰的《黑暗骑士》,而又为《黑暗骑士崛起》而感到惋惜,那么Fate Zero将会是你的一个很好的选择。卫宫切嗣的三个对手,龙之介、言峰绮礼和其他世人,都是配得上他的。他的这三个对手中的第一个对手龙之介,就是一个典型的小丑式的人物。我们多少可以说小丑的反人类性格与他的后天遭遇有关,但是龙之介却不然。龙之介自诩为上帝后花园的捣蛋鬼,具有先天的反人类倾向。在获得圣杯认可之前,龙之介已经把当地闹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在获得圣杯认可召唤出Caster之后,他更加的肆无忌惮、变本加厉。动画的第一个高潮就是所有的Master联合讨伐龙之介和他的仆从Caster,这个高潮多少有点讽刺。读者正准备与主角、反派一起探讨这个严肃的话题的时候,却偏偏有人在这个时候扮鬼脸:拯救全人类?拜托!我只是来人世寻找一点乐子的。一如小丑,龙之介与世俗的目标背道而驰。他们没有牵挂的家人、追求的事业或者爱情,他们唯一的乐趣就是挑战世俗的权威。小丑挑战的是凡俗的秩序,龙之介则以在人世间“胡作非为”为乐。龙之介的存在使FZ在讨论主题的时候显得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它没有回避在拯救人类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一些非常人能够理解的人、物,也没有试图隐瞒敌方的强大。龙之介的存在也对卫宫切嗣的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质疑:你要拯救人类,可也许我们并不想要你的救赎。Why
so serious?在完成了一场华丽的表演之后,龙之介满意地离开了这个舞台,圣杯给了他想要的答案。虽然他只是主要剧情的一个插曲,但却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插曲。难能可贵的是,在进行话题讨论的同时,Fate Zero并没有忘记商业元素。这幕剧以高人气的Saber开大招结束。其他世人Fate Zero的其它几位Master,除了龙之介、言峰绮礼之外,参加这次圣杯之战都有强烈的目的性。然而遗憾的是,他们的目的并不是拯救全人类。本来,这次圣杯之战应该只属于高贵者。圣杯之战的背景,就是三大魔法世家因为分赃不均导致的冲突。龙之介和韦伯,都不属于这场战争。我为什么要强调这是一场属于高贵者的战争呢?因为这些高贵者代表的就是人类的未来。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因为良好的教育、天生的血统(在魔法世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遗憾的是,他们从来没有说过要拯救全人类。或者我们可以反问一下:证据全人类这个宏大的命题是否真的存在呢?卫宫切嗣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之地--Avalon真的存在吗?事实上,老虚不仅对此提出了质疑,更对这些所谓的高贵者提出了质疑。让言峰璃正引以为豪的言峰绮礼,从小接受了精英式的教育,但最后却以别人的痛苦为存在的意义;远坂时臣呢?一个合格的父亲、一个合格的丈夫、一个合格的魔法世家掌门人,他的死亡简直就是一种讽刺。当然,我更愿意相信这是老虚自己的私货。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会继续写其它几位Master。他们的存在形式、他们的羁绊更接近我们这些俗人,尽管他们中有些人的高度也许是我们一生都难以到达的。言峰绮礼言峰绮礼有两个点需要关注。言峰绮礼有两个点需要关注。第一、他受的精英教育。言峰绮礼是言峰璃正为之骄傲的儿子。在参加这次圣杯战争之前,言峰绮礼的所作所为也非常符合他受的教育。第二、他追寻的答案。言峰绮礼其实一直不确定自己的人生目的,在了解卫宫切嗣之后,他非常想知道卫宫切嗣得到了什么答案。从这个角度来说,言峰绮礼对卫宫切嗣才是真爱啊~如果没有金闪闪的诱惑,我很怀疑言峰绮礼会不会走向黑暗,成为大魔王。言峰绮礼心中的恶代表的是每个凡人心中的恶,他最后战胜卫宫切嗣已经明确表达了制作方的观点:因为世人心中的这种恶,卫宫切嗣的理想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从卫宫切嗣这个人物,我们可以看到虚渊玄内心的阴暗:他既不相信所谓的贵族(精英教育),也不相信人心。戴着镣铐跳舞:命题作文下与读者的斗智斗勇电影、动画、小说乃至戏剧如果看多了的话,难免会有智商上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在碰到一些烂作的时候,会格外强烈。这个时候,倘若有一个仅仅以之为乐的人认为尚可,两方往往难以达成一致。Fate Zero是一部献给喜欢动画的人的作品。讲大了一点,它应该是一部献给喜欢文艺作品的人的作品。很多资深动画迷能够得到不少乐趣。即便不是动画迷,如果看过不少其它形式的文艺作品,也能在这部动画中感到与动画制作人斗智斗勇的乐趣。第一个乐趣是猜测出场的Servant。这对于历史迷来说应该不是难事,对一些只了解部分历史,或者只看过一些畅销历史书的人来说,能够顺道了解一些知识,又何乐而不为呢?第二个乐趣是人物之间的互动。不同于一般的商业动画、热血动画,不同于Fate Stay Night,Fate Zero是一部没有主角光环的动画。你喜欢的角色可能随时死去,你讨厌的人物也可能活到最后。在观看这部动画的过程中,你得小心了。当然,这对一些将动画作为休闲形式的人来说,或许过于沉重了。第三个乐趣是与虚渊玄斗智斗勇。Fate Zero是Fate Stay Night的前传,它的结局已经注定。虚渊玄在编剧之时,未尝不是戴着镣铐跳舞。就笔者看来,虚渊玄的这部剧还是亮点颇多的。因为Fate Zero,笔者关注了虚渊玄,并喜欢上了《翠星之加尔刚蒂亚》,但是不喜欢《魔法少女小圆》,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PS:遗憾的是,喜欢《翠星之加尔刚蒂亚》的人不多。翠星放出的时候,正值进击的巨人热映。相比巨人,我更喜欢翠星。希望能够借助这篇评论,结识同样喜欢翠星的知友,谢谢!
-我的答案本来只是关于的评论(不得不承认在知乎他很多回答写得极好,是一个很有智慧的评论者)。贴在这里的原因,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能给予 Fate / Zero 这部不太完美的作品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为了照顾没看过动画但打算看的读者,本答案编写时尽量不含剧透。推荐看过 Fate / Zero 的同学花些时间看看 Fate / Stay night 正传(不敢说 Fate / Stay night 多优秀,但确实在其播出时大红大紫,这是制作组愿意花大价钱制作 Fate / Zero 的根本原因)。至于文中诸多错别字、病句和文不对题的地方请见谅,我会下次细细修改。----------?-----------总有人对我说「原著就是这样的,不能怪动画」。拜托,原著糟烂,动画就要复制糟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懂吗?再说了,谁规定改编就得照着原著一步步来的?举个例子:要是「肖申克的救赎」按照原著小说拍,我们就看不到这部电影史上经典之作了--你能想象Andy是个小胖子,Red是白人吗?1、为什么「肖申克的救赎」改编原著后大获成功,而 Fate / Zero 不行?答:因为 Fate / Zero(简称 fz)是在 Fate /Stay night(简称 fs)大获成功以后,应读者/观众要求作为「Fate / Stay night的前传」的补完诞生的,无论是小说还是动画。我个人觉得,所有 fz 让人「特别遗憾」的地方,都在(四年前的制作团队几乎相同的)fs 中有上佳表现,包括场面,节奏,情节推动等。因此,Fate / Zero 除了承载这个尽可能相对独立的(但不可能独立)的世界观,还背负着「前传」的躯壳去阐明 fs 中为了照顾节奏而没有细细交代的故事背景,并且 fz 结局还要能和 fs 的开篇完美衔接,这也是很多童鞋认为 fz「结尾没有开头好」的重要原因。这么做的原因是,日剧的真人版/动画相比美剧,前者更倾向让步于且尊重于原著,这可从众多较为著名的小说/动画改编为真人版的日剧中看出,比如《SPEC 系列》或《交响情人梦》(真人版几乎是动漫版场景镜头级别的还原);另一个原因是日本是一个重视版权的国家,参考(大家都看过的)《灌篮高手》和当前已经动画化的民工漫就可以理解,无需多言(不得不提邻国某些无良作家,捧着绝不会被追究版权的中国原著去随便改是件多么开心到要死的事儿,太了解天朝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和范畴了)。回头分析「肖申克的救赎」的创作,导演只需在这一部电影中自圆其说,目的是让电影结局能让(包括看过原著)观众眼前一亮的效果,并为之精心改编重构的剧情与人设。有人会问为啥诺兰的蝙蝠侠作为前传可以大删大改,而 fz 不行?那是因诺兰又不是前几部蝙蝠侠的导演和编辑,他本来就是要拍一部与之前其他导演不同的、更有深度的「续传」而已,电影观众也是冲着诺兰的改编(而不是原著)去买票的。再者,Fate / Zero 的原著(或者说原作者奈绪同系列)本来就具备特定目标群体的畅销小说,要指望 fz 制作组改编方式跟郭敬明改《无极》结局一样是不可能的,主要因为那电影就缺乏一个好剧本,已经拍得烂到一定程度了(请原谅我这么说,我一直认为陈导缺乏对原创剧本的驾驭和改编能力),达到了读者要求郭哪怕随便改改只要「比原著电影好」就点赞的神奇效果,反过来肯定行不通。……用「角色自陈」这种手法,太拙劣了。正常手法不是应该在「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形象」吗?举个例子,在「蝙蝠侠」第一部中,导演采用适当倒叙塑造韦恩形象,在回忆中也没见韦恩啰啰唆唆的说:「我要铲除罪恶,守护公义!我对不起我爸妈。我爱Rachel,但我不能和她在一次。我爱老管家。警长先生对我不错,我们理念相同。blablabla....」2、为什么「蝙蝠侠前传」情节推进很顺畅,而Fate/Zero同样作为前传就差这么多?答:除了第一点提及到的部分原因外,更源于观众对「蝙蝠侠系列」人物与世界观的认知大于fz,多数观众在看「蝙」之前,已经有了「蝙蝠侠是好人,稻草人/双面人/小丑是反派,蝙蝠侠是要拯救高谭市,警长很正义」等等相对简单甚至粗暴白痴的主观设定与诉求(当然作为前传,也会存在「怎么折腾反正男主角不会死,女主角随便死」的硬伤,但毕竟是在看超级英雄动画片而不是冰与火好吧?)。就算观众完全没接触过,也或多或少会有美式电影的「主角独挑大梁力王狂澜战胜邪恶,英雄救美」大背景和桥段预期,因而「Hero」这类电影重在「大场面」和「喊口号」的方式,要是能稍微描写一点不一样的世界观,阐述一点人性就不得了了,可以当作所谓「超出观众预期」而值得影评家大书特书。反观 Fate / Zero 的处境,整个动画必须重头论述,若看得不仔细很容易掉进「争夺圣杯必然需要牺牲很多人」这种俗套认知,Servant 比 Master 强太多的设定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试想前传中罗宾比蝙蝠侠强太多突然在前传第三部中蝙蝠修得神功大法或罗宾变娘炮的设定用以衔接正剧是什么赶脚),甚至绝大多数观众都没看懂七个英灵祭出争夺圣杯的现实隐喻(我听说最夸张搞笑的说法是「为了照顾场面」),而最不能让大伙容忍的是:两部的主角——亚瑟王竟然是个女的?(美国Hero 里有名的除了希瑞这个过气的,哪个不是壮汉?)。可以说,如果所有观众都向蝙蝠侠一样了解奈绪蘑菇(小说作者)的其他(世界观、价值观与人设有衔接或基本一致)作品的话,Fate系列制作组完全无需为类似「圣杯战争」规则等耗费如此多的制作资源(包括动画中用于叙事的原创场景,小说台词的改写),这会使得最终成果更加干脆有力。如果要说正面代表,「钢之炼金术师」(特指忠实原著改编的那部)是FZ最好的学习对象:如何在同样残酷新奇的设定下,流畅的讲一个复杂的故事,还能把一个个角色塑造好。FA除了画面比FZ简陋,其他方面全部秒杀FZ。另外,「永生之酒」也是FZ的学习对象。3、为什么「钢之炼金术师」叙事感觉上比 Fate / Zero 更能让大伙接受?答:简言之,两部作品在世界观方面存在层次上的根本差异。钢炼的世界观「由物质间的等价交换,推出贤者之石也需要生命的等价交换」相比Fate/Zero的设定,用初中与高中的理解水平作为比对并不为过。这两者相比不公平,其原因是两部动漫的受众本就不同:前者是注重描写兄弟友情和母爱的「温情热血系」(个人认为拿去和《圣斗士星矢》比最为合适了);后者是擅长描述奇特世界观和各种唯心派哲学思想的「玄幻系」,各种 2D 到假 3D 的华丽丽的招式只是制作组借「还原小说的场景」,实则找个机会把巨款花光的理由罢了,聘请老一线声优和准一线背景音乐制作团队的道理一样,真正的 Fate 死忠会发现即便少了这些「装饰」不会对动画本身有多少评价上的影响(虽然我个人是梶浦迷,只会认为这是一贯精良的虚渊玄团队的亮点而已,不会有更多惊喜的成分而影响主观判断)。写到这里,我得强调本人无意去比较分析两者的逼格更高(两者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客观上要承认的是,他们改编为动画的难度系数肯定不同。举例来说,相比美式「Hero类」这样的近乎童话般的原设,编剧导演对其进行「主题深化」是多么容易,这只是「怎么深化的更好,观众更喜欢」的问题,而和「观众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是不同的层次和段位。坦白说,我对奈绪蘑菇「修正 :续传 Zero 的作者是虚渊玄,奈绪(Stay Night 作者)的好友,因 Fate 系列的世界观是奈绪最先构建,并隶属《空境》、《真月谭》一个体系,Zero 作为前传忠于原作,故本答案统一采用奈绪」在原著中用数本小说去描写属于他和他的读者心中的世界观在这部前传中就阐述清楚不抱期望,以我的智商(只看过原始的《空之境界》小说,没看过 fs 和 fz 原著)尚未完全理解透彻,更别提「钢」世界观的「虚无」和「空」的主角本身是「虚无」以及 fs / fe 的关于圣杯的「虚无」根本就不在一个维度上。这因为作者世界观的架构不同:「等价交换」的概念,摸过钱买过菜,或有生老病死观念的同学多多少少能理解一点,如同理解原形或OOP继承特性的码农/架构师观看《奠基/盗梦空间》毫无理解障碍一样(好想把会图层遮罩的设计师算进去)。奈绪(原著作者)本来就是凭借阅读大量哲学宗教和历史文献,参考各种精神病病理和症状为素材和基调来创作小说的,相比能写出「一个躯体有两个完全独立的人格(而不是双重人格)作为世界虚无的源头,或者一个人格可以同时操纵两副躯体」的世界观(参考《空之境界》并能自圆其说,还能让其读者接受)的神级玄幻的世界观格局,仅用25级动画讲清楚的难度不一样吧?又如,《钢》中通过对借用七种原罪构建的始祖人物(基本就是借用了名称,参考设置了角色性格)的描写,和 fs / ft 中构建7个时代背景与承载的价值观不同的 Servants 也天差地别吧?有多少人会细究龙之介的召唤的 Servant ——吉尔斯·德·莱斯在人生观上的必然联系呢(杀死圣女贞德的罪人怎么就被当作古代Hero 召唤出了「修正:是因贞德的死而黑化,惨绝人寰的虐杀男童的史上最黑暗 Hero」)?只怕光是龙之介对上帝的那段描述的经典旁白都不会有多少观众细读,被当作「大段大段的直抒胸臆」吐槽而略过了吧?总之,限于忠于剧情设定非主流的,世界观复杂怪异的小说改编的 Fate / Zero,能只做到「只能说没给我太多惊喜」的程度尚能接受。若归到大烂片级别,拿去和《无极》之流对比就显得过分了。
先得说Fate / Stay Night:在世界观设定方面相当牛B:将全人类历史的英雄放到一个城市里冲撞,N条故事线都相当完整,充分挖掘了世界观设定:主线Saber线以Saber为主角,UBW以士狼为主角,HF线以远坂樱MM为主。就是主角有些方面实在让人比较无语,毕竟都是一班学生,受众也都是青少年本来,也就这样了……
但是有了 Fate / Zero 就完全不一样了小说剧本本身质量够硬,Fate / Stay Night中的各大家族基本都延展开了更丰富的情节,人物也都相当丰满(不像Fate / Stay Night中各类小孩子,让人捉急他们的智商,然后英雄们也各种放水)补充了很多Fate / Stay Night 中让人费解的或是没交待清楚的一些设定:比如为嘛参战的除了神父之外全是小屁孩,比如主角父亲的那些事儿,比如Saber与金闪闪的恩怨等等动画化制片方烧钱打造精品,出来的两季动画……Fate / Stay Night都只有Saber线一季动画加UBW线一部剧场版有木有Fate / Zero 作为一个前传,本身质量过硬,又加上有正传的人气推动,当然能让漫迷们疯狂了 :D
我用来介绍一部片子假正经跟烂尾两个毛病的最佳例证。
说起来,人设完美,人物鲜明,ed好听,又是我最喜欢的正剧,最关键的剧组钱多烧手,一切大作潜质都具备,开篇很不错,每个人物都有足够故事可以发挥,只可惜开启回忆篇后立刻就往中二方向发展,最后烂尾到无以复加。它最大的错误在于,没有根据人物本身的冲突来让剧情自然发展,而是为了制造高潮,为恶而制造恶,为悲情而制造悲情,为了深刻而制造深刻,做过头了,反而恶心。
一部片子的烂尾程度不止在于它结尾有多烂,还在于它开头有多好,fz的开头让fn里的战斗完全变成了小孩子过家家,但是,后面呢,后面就没有了……
老虚虐我千百遍,我待老虚如初恋--------------------------------------------------个人非常喜欢Fate zero,它的魅力之处非常多,从续集中诞生的零,目前看来是fate系列的巅峰之作。fate系列来自Type-Moon的成人向游戏,是个内含啪啪啪的后宫养成游戏,后诞生了叫fate stay night的动画。然而fsn动画除了没有了啪啪啪镜头外,基本延续了游戏的青春校园后宫设定,在型月魔术师世界中、牛逼哄哄的圣杯战争如同儿戏。当然,这和作品定位的市场有关系,saber等女性本就是作品的重点,而非战争。fsn动画虽烂,然其设定的框架其实非常不错,圣杯战争、古代英灵、主仆关系、阴谋论,基本元素都具备,外加画风不错,如果往里填的不是后宫校园,而是正经八百的战争故事,那么有一部好看的作品并不难,碰巧带上了老虚的个人风格,诞生了zero。Zero 的故事抛去了青春校园的天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又带着历史英灵、魔术对决,这样的奇幻现实主义味道、历史感,我这样的观众非常喜欢。最关键的是,Zero重新挖掘了圣杯战争中最好的设定:英灵和魔术师的主仆关系。构成zero 故事的,是7对主仆,而其中的三条主线,不是土狼的三条把妹线,而是三王线:Saber和切嗣组、Rider和韦伯组还有闪闪和麻婆组,三位王者和三位特点明显的魔术师,利用其对比,正义的saber和同样正义却残酷的切嗣,霸气的rider和懦弱的韦伯,愉悦的闪闪和不知人生乐趣的麻婆,加入争夺圣杯的冲突,自然而然诞生了好故事,剩下的问题就是故事想说个啥理想了,而这个时候遇上了虚渊玄。如果不是老虚,则故事可能会稍落俗套,正是老虚那种捎带扭曲的个人趣味,将圣杯战争的残酷与阴谋发挥了出来。如果fate zero是个单独诞生的作品,没有其他fate系列设定的铺垫,那么它可称是一部神作。
最近在看《fate/zero》,自顾自的感触ing,偶然看到这个问题,就添一嘴了。世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让那种又自私又主观,圣母情结中二病,还动不动就用上帝视角看问题的理想主义者,偏偏拥有了力量了。(时辰,切嗣)所以说fate零是个好东西,大爱团灭结局。都去死嘛,死得开心时臣也好,切丝也好,都是口口声声说着为了家族荣耀为了世界和平,其实无非是为了自己的价值观实现,很自私地根本不关心身边的人,也不尊重他们的看法。所以他们的结局也理所当然:尝尝背叛的滋味,尝尝梦想被践踏的滋味,活该啦。切丝儿,你最后还是懂了我枪兵的痛了吧?
除了画面,几乎一无是处,可惜了这大好设定。总有人对我说「原著就是这样的,不能怪动画」。拜托,原著糟烂,动画就要复制糟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懂吗?再说了,谁规定改编就得照着原著一步步来的?举个例子:要是「肖申克的救赎」按照原著小说拍,我们就看不到这部电影史上经典之作了--你能想象Andy是个小胖子,Red是白人吗?所以,我一直认为,讨论动画应脱离原著。因为这是导演脚本原画动画美术甚至声优通力合作的成果,和小说作者关系不大了。动画的糟烂是动画的事情,和小说无关。FZ糟烂在哪?简单的说,我已经很少见到一部动画推动情节和塑造人物的手法如此拙劣了。这部动画经常停止情节推进,让人物大段大段的直抒胸臆、诉说理想、痛表决心、感物伤情、深切缅怀、豪情万丈、指点江山、剖析自我...上述大量的角色自陈目的,一是塑造人物,二是为了让观众了解角色动机,而人物「动机」引发人物行动是推动剧情的关键。由人物行动而不是「巧合」推动情节发展,这我没意见。但用「角色自陈」这种手法,太拙劣了。正常手法不是应该在「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形象」吗?举个例子,在「蝙蝠侠」第一部中,导演采用适当倒叙塑造韦恩形象,在回忆中也没见韦恩啰啰唆唆的说:「我要铲除罪恶,守护公义!我对不起我爸妈。我爱Rachel,但我不能和她在一次。我爱老管家。警长先生对我不错,我们理念相同。blablabla....」大量人物自陈导致一个后果:FZ的情节发展极不流畅。情节进行一段就得停下来塑造人物再推进。可谓「段落式」推进法。比如为了塑造三位君主的不同理念和追求,动画居然专门抽出一集喝酒聊天交换理念...我再强调一次:拜托这是动画!动画的节奏不应该如此支离破碎!另外,FT的设定很复杂。这一点动画很令人讶异的没多费笔墨,轻描淡写将设定交代完毕--我说你把这功力放在人物塑造和推进情节上多好!如果要说正面代表,「钢之炼金术师」(特指忠实原著改编的那部)是FZ最好的学习对象:如何在同样残酷新奇的设定下,流畅的讲一个复杂的故事,还能把一个个角色塑造好。FA除了画面比FZ简陋,其他方面全部秒杀FZ。另外,「永生之酒」也是FZ的学习对象。综上。我对FZ的评价很低。就象无脑堆特效的大片一样--好动画不能只有画面,先把基本功学扎实再说吧。
论小说到动画的有损改编……
Fate系列的作品我觉得不能脱开整个Typemoon的世界观来看。
当今无神作,FZ当大王。日本动画沦落到把FZ当一流作品了。
看到知乎上都是认为其不够优秀却没人能详细剖析,还是真爱粉才能剖析的更精彩。自认为,fate zero 绝对是毋庸置疑的神作,而且fate zero比 fate stay night精彩太多。首先是zero中更加完美的人设,动漫要超神除了剧情精彩外,更重要的是人物,zero中的Saber Raider 王者的形象深入人心,令谁都会无法自拔地拜倒旗下。其次是切嗣,为了拯救更多人的正义,以及切嗣与saber 之间的矛盾冲突,正直的秉承骑士道精神的亚瑟王遇上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及的杀手。………………………未完
动漫界的盗梦空间
其实很多人是没看懂fz的结尾的,切嗣毁掉圣杯是因为第3次圣杯之战中圣杯被污染了,加入了世界之恶,使得它实现愿望的方法变成了毁灭的方式:比如说许愿世界和平,圣杯就杀掉世界上所有人;许愿成为首富,就会杀掉所有比许愿者有钱的人;金闪闪和麻婆并没有赢得圣杯,闪闪获得肉身是因为浸染了圣杯的污泥,但他的高傲却没有使自己被狂气所同化,反而越过狂气吸魔成就了肉身,这点动画交代的不清楚.
其实作者是想借切嗣讨论一个很有名的问题:假如你控制一辆停不下来的电车,你前面有五个人,而你改道就能够只压死一个人,你会怎么选?如果你选救5个人,难道生命的价值能够用数量衡量吗?这个人为什么要为另外五个人牺牲?切嗣的悲剧在于用人的身份妄图做神的事情,结果就不意外了,但结局士狼与切嗣之间的薪火相传可以说是对理想的赞扬,要实现理想要靠很多因素,不是一个人背的起的,也许像傻傻的士狼一样爱每一个人,不放弃每一个生命,我们才能够一起实现理想,让世界更加美好
也许18,19集ED《满天》的歌词,就是卫宫切嗣最好的写照:频繁的白雪 有着纯洁无垢的身姿 一旦知道温暖为何物 便会消遁于凡世只有那美丽的梦境 才会将你撕碎它便是那冰冻瞳眸中的温柔与真实万千星辰 竞相闪耀 陨落凡尘直至那终成灾祸的祈愿让这片天空坠入大地
所有的OP和ED都非常好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ate ubw 20集插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