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视频学

你的位置:
&& 详细内容
《离散数学及其应用(原书第6版)》电子书[PDF]
本资料所属分类:
更新时间:日
如不能下载,请查看
电子书http://www.minxue.net:&离散数学及其应用(原书第6版)原名:&Discrete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作者:& Kenneth H.Rosen译者:& 袁崇义 屈婉玲 张桂芸图书分类:&网络资源格式:&PDF版本:&扫描版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书号:&2地区:& 大陆语言:& 简体中文简介:&
电子书www.minxue.net链接内容介绍:  《离散数学及其应用(原书第6版)》是经典的离散数学教材,为全球多所大学广为采用。本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离散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内容涉及数学推理、组合分析、离散结构、算法思维以及应用与建模。全书取材广泛,除包括定义、定理的严密陈述外,还配备大量的实例和图表的说明、各种练习和题目以及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网站资源。第6版在前五版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改进,使其成为更有效的教学工具。   《离散数学及其应用(原书第6版)》可作为高等院校数学、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 内容截图:
出版者的话译者序前言第1章基础:逻辑和证明1.1命题逻辑1.1.1引言1.1.2命题1.1.3条件语句1.1.4复合命题的真值表1.1.5逻辑运算符的优先级1.1.6翻译语句1.1.7系统规范说明1.1.8布尔检索1.1.9逻辑难题1.1.10逻辑运算和位运算练习1.2命题等价1.2.1引言1.2.2逻辑等价.1.2.3德摩根律的运用1.2.4构建新的逻辑等价式练习1.3谓词和量词1.3.1引言1.3.2谓词1.3.3量词1.3.4其他量词1.3.5约束论域量词1.3.6量词的优先级1.3.7绑定变量1.3.8涉及量词的逻辑等价1.3.9否定量化表达式1.3.10翻译语句为逻辑表达式1.3.11在系统说明中运用量词1.3.12选自lewis carroll的例子1.3.13逻辑程序设计练习1.4嵌套量词1.4.1引言1.4.2量词的顺序1.4.3将数学语句翻译成涉及嵌套量词的语句1.4.4将嵌套量词翻译为汉语1.4.5将汉语语句翻译成逻辑表达式1.4.6否定嵌套量词练习1.5推理规则1.5.1引言1.5.2命题逻辑的有效论证1.5.3命题逻辑的推理规则1.5.4用推理规则建立论证1.5.5消解1.5.6谬误1.5.7带量词命题的推理规则1.5.8命题推理和量化语句推理规则的结合练习1.6证明导论1.6.1引言1.6.2一些专用术语1.6.3定理陈述的理解1.6.4证明定理的方法1.6.5直接证明1.6.6反证法1.6.7归谬证明1.6.8证明中的错误1.6.9仅仅是开始练习1.7证明的方法和策略1.7.1引言1.7.2穷举证明和分情形证明1.7.3存在性证明1.7.4唯一性证明1.7.5证明策略1.7.6寻找反例1.7.7行动证明策略1.7.8填充1.7.9未解决问题的作用1.7.10其他证明方法练习关键术语和结果复习题补充练习计算机题目计算和研究写作题目第2章基本结构:集合、函数、数列与求和2.1集合2.1.1引言2.1.2幂集合2.1.3笛卡儿积2.1.4使用带量词的集合符号2.1.5量词的真值集合练习2.2集合运算2.2.1引言2.2.2集合恒等式2.2.3扩展的并集和交集2.2.4计算机表示集合的方式练习2.3函数2.3.1引言2.3.2一对一函数和映上函数2.3.3反函数和函数组合2.3.4函数的图像2.3.5几个重要的函数练习2.4序列与求和2.4.1引言2.4.2序列2.4.3特殊的整数序列2.4.4求和2.4.5基数练习关键术语与结果复习题补充练习计算机课题计算和研究写作题目第3章基础:算法、整数和矩阵3.1算法3.1.1引言3.1.2搜索算法3.1.3排序3.1.4贪心算法3.1.5停机问题练习3.2函数的增长3.2.1引言3.2.2大o记号3.2.3一些重要的大o结果3.2.4函数组合的增长3.2.5大ω与大θ记号练习3.3算法的复杂度3.3.1引言3.3.2时间复杂度3.3.3理解算法的复杂度练习3.4整数和除法3.4.1引言3.4.2除法3.4.3带余除法3.4.4同余算术3.4.5同余应用3.4.6密码学练习3.5素数和最大公约数3.5.1引言3.5.2素数3.5.3关于素数的猜想和一些未解决问题3.5.4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3.6整数和算法3.6.1引言3.6.2整数表示3.6.3整数运算算法3.6.4同余幂3.6.5欧几里得算法练习3.7数论应用3.7.1引言3.7.2若干有用的结果3.7.3线性同余3.7.4中国剩余定理3.7.5大整数计算机算术3.7.6伪素数3.7.7公钥密码学3.7.8rsa密码系统3.7.9rsa加密3.7.10rsa解密3.7.11用rsa作为公钥系统练习3.8矩阵3.8.1引言3.8.2矩阵算术3.8.3矩阵乘法算法3.8.4矩阵转置和幂3.8.50?1矩阵练习关键术语和结果复习题补充练习计算机题目计算和研究写作题目第4章归纳与递归4.1数学归纳法4.1.1引言4.1.2数学归纳法4.1.3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例子4.1.4为什么说数学归纳法是有效的4.1.5使用数学归纳法时犯的错误练习4.2强归纳法与良序性4.2.1引言4.2.2强归纳法4.2.3利用强归纳法证明的例子4.2.4计算几何学中使用强归纳法4.2.5利用良序性证明练习4.3递归定义与结构归纳法4.3.1引言4.3.2递归地定义函数4.3.3递归地定义集合与结构4.3.4结构归纳法4.3.5广义归纳法练习4.4递归算法4.4.1引言4.4.2证明递归算法的正确性4.4.3递归与迭代4.4.4归并排序练习4.5程序正确性4.5.1引言4.5.2程序验证4.5.3推理规则4.5.4条件语句4.5.5循环不变量练习关键术语和结果复习题补充练习计算机题目计算和研究写作题目第5章计数5.1计数的基础5.1.1引言5.1.2基本的计数原则5.1.3比较复杂的计数问题5.1.4容斥原理5.1.5树图练习5.2鸽巢原理5.2.1引言5.2.2广义鸽巢原理5.2.3巧妙使用鸽巢原理练习5.3排列与组合5.3.1引言5.3.2排列5.3.3组合练习5.4二项式系数5.4.1二项式定理5.4.2帕斯卡恒等式和三角形5.4.3其他的二项式系数恒等式练习5.5排列与组合的推广5.5.1引言5.5.2有重复的排列5.5.3有重复的组合5.5.4具有不可区别物体的集合的排列5.5.5把物体放入盒子练习5.6生成排列和组合5.6.1引言5.6.2生成排列5.6.3生成组合练习关键术语和结果复习题补充练习计算机题目计算和研究写作题目第6章离散概率6.1离散概率引论6.1.1引言6.1.2有限概率6.1.3事件组合的概率6.1.4概率的推理练习6.2概率论6.2.1引言6.2.2概率指派6.2.3事件的组合6.2.4条件概率6.2.5独立性6.2.6伯努利试验与二项分布6.2.7随机变量6.2.8生日问题6.2.9蒙特卡罗算法6.2.10概率方法练习6.3贝叶斯定理6.3.1引言6.3.2贝叶斯定理6.3.3贝叶斯spam过滤器练习6.4期望值和方差6.4.1引言6.4.2期望值6.4.3期望的线性性质6.4.4平均情形下的计算复杂度6.4.5几何分布6.4.6独立随机变量6.4.7方差6.4.8切比雪夫不等式练习关键术语和结果复习题补充练习计算机题目计算和研究写作题目第7章高级计数技术7.1递推关系7.1.1引言7.1.2递推关系7.1.3用递推关系构造模型练习7.2求解线性递推关系7.2.1引言7.2.2求解常系数线性齐次递推关系7.2.3常系数线性非齐次的递推关系练习7.3分治算法和递推关系7.3.1引言7.3.2分治递推关系练习7.4生成函数7.4.1引言7.4.2关于幂级数的有用事实7.4.3计数问题与生成函数7.4.4使用生成函数求解递推关系7.4.5使用生成函数证明恒等式练习7.5容斥7.5.1引言7.5.2容斥原理练习7.6容斥原理的应用7.6.1引言7.6.2容斥原理的另一种形式7.6.3埃拉托色尼筛7.6.4映上函数的个数7.6.5错位排列练习关键术语和结果复习题补充练习计算机题目计算和研究写作题目第8章关系8.1关系及其性质8.1.1引言8.1.2函数作为关系8.1.3集合的关系8.1.4关系的性质8.1.5关系的组合练习8.2n元关系及其应用8.2.1引言8.2.2n元关系8.2.3数据库和关系8.2.4n元关系的运算8.2.5sql练习8.3关系的表示8.3.1引言8.3.2用矩阵表示关系8.3.3用图表示关系练习8.4关系的闭包8.4.1引言8.4.2闭包8.4.3有向图的路径8.4.4传递闭包8.4.5沃舍尔算法练习8.5等价关系8.5.1引言8.5.2等价关系8.5.3等价类8.5.4等价类与划分练习8.6偏序8.6.1引言8.6.2字典顺序8.6.3哈塞图8.6.4极大元素与极小元素8.6.5格8.6.6拓扑排序练习关键术语和结果复习题补充练习计算机题目计算和研究写作题目第9章图9.1图和图模型练习9.2图的术语和几种特殊的图9.2.1引言9.2.2基本术语9.2.3一些特殊的简单图9.2.4偶图9.2.5特殊类型的图的一些应用9.2.6从旧图到新图练习9.3图的表示和图的同构9.3.1引言9.3.2图的表示9.3.3邻接矩阵9.3.4关联矩阵9.3.5图的同构练习9.4连通性9.4.1引言9.4.2通路9.4.3无向图的连通性9.4.4有向图的连通性9.4.5通路与同构9.4.6计算顶点之间的通路数练习9.5欧拉通路与哈密顿通路9.5.1引言9.5.2欧拉通路与欧拉回路9.5.3哈密顿通路与哈密顿回路练习9.6最短通路问题9.6.1引言9.6.2最短通路算法9.6.3旅行商问题练习9.7可平面图9.7.1引言9.7.2欧拉公式9.7.3库拉图斯基定理练习9.8图着色9.8.1引言9.8.2图着色的应用练习关键术语和结果复习题补充练习计算机题目计算和研究写作题目第10章树10.1概述10.1.1树作为模型10.1.2树的性质练习10.2树的应用10.2.1引言10.2.2二叉搜索树10.2.3决策树10.2.4前缀码10.2.5博弈树练习10.3树的遍历10.3.1引言10.3.2通用地址系统10.3.3遍历算法10.3.4中缀、前缀和后缀记法练习10.4生成树10.4.1引言10.4.2深度优先搜索10.4.3宽度优先搜索10.4.4回溯10.4.5有向图中的深度优先搜索练习10.5最小生成树10.5.1引言10.5.2最小生成树算法练习关键术语和结果复习题补充练习计算机题目计算和研究写作题目第11章布尔代数11.1布尔函数11.1.1引言11.1.2布尔表达式和布尔函数11.1.3布尔代数恒等式11.1.4对偶性11.1.5布尔代数的抽象定义练习11.2布尔函数的表示11.2.1积之和展开式11.2.2函数完全性练习11.3逻辑门电路11.3.1引言11.3.2门的组合11.3.3电路的例子11.3.4加法器练习11.4电路的极小化11.4.1引言11.4.2卡诺图11.4.3无需在意的条件11.4.4奎因莫可拉斯基方法练习关键术语和结果复习题补充练习计算机题目计算和研究写作题目第12章计算模型12.1语言和文法12.1.1引言12.1.2短语结构文法12.1.3短语结构文法的类型12.1.4派生树12.1.5巴克斯诺尔范式练习12.2带输出的有限状态机12.2.1引言12.2.2带输出的有限状态机练习12.3不带输出的有限状态机12.3.1引言12.3.2串的集合12.3.3有限状态自动机12.3.4有限状态机的语言识别12.3.5非确定型有限状态自动机练习12.4语言的识别12.4.1引言12.4.2正则集合12.4.3克莱因定理12.4.4正则集合和正则文法12.4.5一个不能由有限状态自动机识别的集合12.4.6一些更强大的机器练习12.5图灵机12.5.1引言12.5.2图灵机的定义12.5.3用图灵机识别集合12.5.4用图灵机计算函数12.5.5不同类型的图灵机12.5.6丘奇图灵论题12.5.7计算复杂度、可计算性和可判定性练习关键术语和结果复习题补充练习计算机题目计算和研究写作题目附录a实数和正整数公理附录b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附录c伪代码推荐读物参考文献
自带站内搜索End-->
相关学习资料扫一扫下载手机客户端
扫描我,关注团购信息,享更多优惠
||网络安全
| | | | | | | | | | | | | | | |
||电子电工
汽车交通| | | | | | | | | |
||投资理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外语考试
| | | | | | | | |
| 视频教程|
离散数学及其应用(原书第6版)(经典的离散数学教材,为全球多所大学广为采用)
定价:¥99.00
校园优惠价:¥85.14 (86折)
促销活动:
商品已成功飞到您的手机啦!快登录手机站看看吧!
下载客户端
> 微信关注“互动出版网”,便捷查询订单,更多惊喜天天有
原书名:Discrete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原出版社:
ISBN:2上架时间:出版日期:2011 年7月开本:16开页码:685版次:6-1
所属分类:
  经典的离散数学教材,为全球多所大学广为采用
取材广泛,陈述严密,实例丰富,通俗易懂
《离散数学及其应用(原书第6版)》是经典的离散数学教材,为全球多所大学广为采用。本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离散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内容涉及数学推理、组合分析、离散结构、算法思维以及应用与建模。全书取材广泛,除包括定义、定理的严密陈述外,还配备大量的实例和图表的说明、各种练习和题目以及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网站资源。第6版在前五版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改进,使其成为更有效的教学工具。
《离散数学及其应用(原书第6版)》可作为高等院校数学、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等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
《离散数学及其应用(原书第6版)》
出版者的话
第1章基础:逻辑和证明
1.1命题逻辑
1.1.3条件语句
1.1.4复合命题的真值表
1.1.5逻辑运算符的优先级
1.1.6翻译语句
1.1.7系统规范说明
1.1.8布尔检索
1.1.9逻辑难题
1.1.10逻辑运算和位运算
1.2命题等价
1.2.2逻辑等价
  Discrete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6E
离散数学被IEEE&ACM确定为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中界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离散数学为许多专业课程提供理论基础,尤其是大多数算法的基础,可以说,不理解算法背后的数学含义,就不能理解算法的本质,而这种表面的一知半解很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大的麻烦。本书的写作目标就是向读者展示离散数学的实用性: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一切必要的数学基础,使数学专业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重要性以及这些概念为什么对应用而言是重要的。
本书译自Kenneth H. Rosen所著的《Discrete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Sixth Edition》,是介绍离散数学理论和方法的经典教材,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率最高的离散数学教材之一,目前已用五种语言出版,发行30多万册,仅在美国就被600多所高校用作教材,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国内很多院校也选择这本书作为教材。
这本书是计算机理论中一本很好的入门教材,几乎涉及计算机理论的所有方面。该书有如下几个特点:
1)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问题的引入、概念的描述和定理的阐述等通俗而不失科学性。
2)书中例子很多,而且非常实用,还包含了世界名题和一些趣味性很强的问题。
3)信息量虽然很大,但安排灵活,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性地学习。
4)涉及面特别广,可以使读者大致了解计算机理论的方方面面,有助于读者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数学思维,培养读者对问题的数学建模能力,激发读者学习其他课程的兴趣。
5)习题相当丰富,形容为“触目惊心”也不为过。题量大、题型多,有基础的也有探究的,有理论的也有实践的,正像作者在前言中强调的那样,他相当重视练习。
整本书阅读顺畅,行文活泼,作为参考书查阅也很方便。但书中多数章节还仅仅是相关的基础知识,也就是说,对这本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比如逻辑、函数、组合数学、概率、算法等,都可以进行延伸阅读。有兴趣的话,读者不妨顺着书后的推荐阅读列表,继续深入下去。最后建议大家花些时间仔细读读前言,这对你用好本书、更好地学习离散数学等非常有帮助。
本书第5版主要由袁崇义、曲婉玲、王捍贫和刘田翻译完成,而第6版的翻译工作是在第5版译稿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中,作者简介、前言及第1章和第2章由张桂芸翻译,第3章和第12章及附录、推荐读物、奇数题答案由赵子平翻译,第4章至第7章由裴伟东翻译,第8章至第10章由徐计和张桂芸翻译,第11章由王向云翻译。张桂芸做了全书的统稿和定稿工作。由于翻译水平和时间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的地方,敬请读者不吝赐教。
  2011年5月于天津
  Discrete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6E
本书是根据我多年讲授离散数学的经验和兴趣写成的。对学生而言,我的目的是为他们提供准确而可读的教材,清晰地介绍离散数学的概念和技术。我的目标是向爱怀疑的学生们展示离散数学的实用性,希望为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学生提供一切必需的数学基础,也希望学数学的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重要性,以及这些概念为什么对应用是重要的,还希望本书既能达到这些目标,又不含太多的水分。
对教师(指导者)而言,我的目的是使用成熟的数学教学技术设计一个灵活而全面的教学工具,希望为教师们提供能够以最适合特定学生特点的方式高效地讲授离散数学的教材。希望本书能够达到这些目标。
我为本教材在过去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功而分外高兴。根据成功使用本书的600多所学校的大批师生的反馈和建议,此次第6版进行了许多改进。很多内容有所提高,辅助材料更加丰富,配套网站提供的材料更有帮助性,使师生更容易达到他们的目标。
本教材是为1至2个学期的离散数学入门课程而设计的,适用于数学、计算机科学、工程等许多专业的学生。虽然唯一的先修课要求是大学代数,但是要想学习好离散数学还需要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离散数学课的目标
离散数学课有多个目标。学生不仅要学会一些特定的数学知识并知道怎样应用,更重要的是,这样一门课应教会学生怎样进行数学逻辑思维。为此,本教材特别强调数学推理及用不同的方法解题。本教材有5个重要的主题交织在一起:数学推理、组合分析、离散结构、算法思维、应用与建模。成功的离散数学课程应该努力使这五部分内容相互融合、平衡。
1数学推理: 学生必须理解数学推理,以便阅读、理解和构造数学证明。本教材以数理逻辑开篇,在后面证明方法的讨论中,数理逻辑是基础。同时,本书描述了构造性证明的方法和技巧。本书还十分强调数学归纳法,不仅用许多证明的实例进行介绍,还详细地解释了数学归纳法为什么是有效的证明方法。
2组合分析:解题的一项重要技巧是计数或枚举对象。本书中,对枚举的讨论从基本的计数方法着手,重点是用组合分析方法来解决计数问题,而不直接使用公式。
3离散结构:离散数学课应该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离散结构,即学会如何使用表示离散对象及其之间的关系的抽象数学结构。离散结构包括:集合、置换、关系、图、树和有限状态机等。
4算法思维:有些问题是通过详细说明其算法来求解的。算法在描述后就可构造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这一过程中用到的数学部分包括:算法描述、正确性证明以及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机内存和时间的分析。这些内容在本书中均有介绍。算法是用英语和一种易于理解的伪码描述的。
译著中采用汉语。――译者注
5应用与建模:离散数学几乎应用在所有研究领域中。本书既介绍了其在计算机科学和数据网络中的许多应用,也介绍了在其他各种领域中的应用,如化学、植物学、动物学、语言学、地理、商业以及互联网等。这些均是离散数学的实际而重要的应用,而不是编造的。用离散数学来建模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求解技巧。本书中的一些练习让学生有机会通过自己构造模型来掌握这一技巧。
  第6版的修改
本书的第5版已在美国的600多所学校使用并获得了成功。加拿大的几十所大学以及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的一些大学使用第5版也获得了成功。虽然第5版已经是一本非常有效的教材,但许多教师(包括长期使用者)还是提出了使本书更有效的修改要求。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满足这些要求,我想方设法地使这本书做得更好。
修改的结果就是现在的第6版,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比第5版更多的内容。最重要的是,第6版的内容结构已大为改进,从而使本书成为一本更有效的教学工具。这些改变使得这本书对需要更多帮助的学生更有效,对需要更大程度的挑战的学生也更好。有关逻辑、证明方法和证明策略的材料有了实质性的改进,更能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推理。对于学生经常感到困难的内容,增加了解释和例子加以阐述。在习题中还插入了一些新的练习,有通常的练习,也有富于挑战性的练习。还增加了一些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应用,如在网络及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结构的改进
r 本书的第一部分调整为当前更有效、更实际、更灵活的核心主题。
r 第1章集中介绍了数学推理和证明,依次是命题和谓词逻辑、推理规则、基本的证明技术、更先进的证明技术和证明策略。
r 新版的第2章――作为离散结构的单独一章,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与求和。
770)this.width=770;' />
系列图书推荐 ¥99.00¥71.28
作者其它作品¥99.00¥69.30
同类热销商品¥28.00¥19.60
订单处理配送
北京奥维博世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china-pub,All Rights Reserved适用课程:&离散数学
(MA115)【访问量:11042】
课程名称:离散数学 课程代码: 学 分 / 学 时:2/34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各专业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等 开课单位: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此课程是针对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各专业的本科基础课程,也可作为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 教学目标:本课程以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为主要目标,旨在介绍离散数学的各个分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本课程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见下表。 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各教学环节的贡献度 课堂讲授 课堂讨论 自学 小组大作业 作业 考试 课堂整体贡献度 知识 知识体系 本课程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旨在介绍离散数学的各个分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概括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构造能力。 √√√ 能力 清晰思考和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 √ √√ √ √√ √√ √√ 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 √√√ √√√ √√ 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 √√√ √√ √√ √√√ √√ 与不同类型的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 √√ 至少一种外语的应用能力 √ √ √ √ √ √ 终生学习的能力 √√ √√ 组织管理能力 √ 获取整理信息的能力* √ √√ √√ √√ √√ 素质 志存高远、意志坚强 √ √ √ 刻苦务实、精勤进取 √√ √√ √√ √√ √√ √√ 身心和谐、视野开阔 √ √ √√ 思维敏捷、乐于创新 √√ √√ √ √ √√ √√ 注:“√”的数量从1-3,代表贡献的大小。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学时 课堂教学 讨论 作业及要求 自学及要求 团组大作业及要求 命题演算 命题,真值联结词,合式公式,复合命题的表示和翻译 指派与赋值,永真性与可满足性 联结词的归纳,范式 命题演算推理系统 10学时 10学时 课堂教学中融入讨论 每次课堂教学后有课外作业,有集中问题进行讲解 一阶谓词演算 个体,谓词,函词, 量词,自由变元与约束变元,合式公式,谓词公式与翻译 一阶谓词演算公式的永真性与可满足性,前束范式 一阶谓词演算推理系统 8学时 8学时 图论 图的基本概念、性质, 道路与回路、欧拉图、哈密尔顿图, 树及其应用 平面图、对偶图、点着色, 16学时 16学时 三、教学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自学、作业。 课堂教学主要讲解离散量的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旨在介绍离散数学的各个分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概括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构造能力,为大电类各专业理论的讲授作好最必要的准备。离散数学本身虽然能自成系统,相对独立,但是数学分析课程的严谨分析与训练,非常有助于本课程的理解。离散数学又是一门工具性的课程,它与“数字电路”,“算法与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等都有紧密的联系,对于这些后续课程,离散数学会成为有力的工具。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最终成绩由平时作业、课堂表现、结业考试成绩组合而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30%。考试:70%。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1) 《数理逻辑与集合论》,石纯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 《图论与代数结构》,戴一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 《集论与逻辑——面向计算机科学》,沈恩绍,科学出版社,2003 4) Discrete Mathematics, Kenneth A.Ross, Pearson Prentice Hall,2003 5)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 Logic, Jerome Malitz, Springer-Verlag 6) Logic for Applications, Anil Nerode, Springer-Verlag 7) A Mathematical Introduction to Logic,Herbert B. Enderton ,Academic press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精心收集的各类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离散数学答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