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农药产品标签通则有什么规定和要求

您的位置:&&&&&&&&&&&&&&& > 正文
广东省农药管理规定 00:00
发文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 文  号:粤府令[1996]6号发布日期:执行日期:生效日期: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登记管理
  第三章 生产管理
  第四章 经营管理
  第五章 广告管理
  第六章 使用管理
  第七章 质量监督管理
  第八章 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药管理,保证农药质量,保障农业安全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防止污染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以及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本省范围内从事农药生产(含原药生产、复配、制剂加工和分装,下同)、经营和使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农、林、牧业病、虫、草、鼠、螺等有害生物和卫生害虫以及调节植物与昆虫生长发育的药剂。
  第四条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
  各级化工、卫生、工商、技术监督、公安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农药管理工作。
  第二章 登记管理
  第五条 在本省范围内生产农药的企业,投产前必须向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农药登记,并取得《农药登记证》。
  未经批准登记的农药产品不得生产、销售和使用。
  国家禁用和已撤销登记的农药产品不得生产、销售和使用。
  第六条 申请农药登记必须提供产品性能、生产技术、产品标准、毒理学、药效、残留、环境生态、标签等方面的资料和样品。
  第七条 《农药登记证》不得涂改、借用、盗用或伪造。
  第八条 省内农药生产企业为提供农药登记资料所进行的田间药效试验,包括相当于田间试验性质的室内试验,必须由农业部认定的单位承担。企业自行安排的试验,其结果不作为农药登记的依据。
  第三章 生产管理
  第九条 生产农药的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所生产的农药相适应的技术人员;
  (二)具有与所生产的农药相适应的厂房、设施和卫生环境;
  (三)具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和专职检验人员及必要的仪器设备;
  (四)具有符合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防护设施和劳动条件;
  (五)废水、废气、废弃物排放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
  (六)非专门生产农药的企业兼产农药的,必须有单独的农药生产区。
  第十条 开办农药生产企业或原有农药生产企业生产农药新品种、新制剂,必须获国家化学工业主管部门颁发的《农药生产许可证》或省化学工业主管部门核发的《农药生产准产证》;并持《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准产证》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领或换发营业执照。
  第十一条 农药生产企业必须按农药产品标准及有关技术规程组织农药生产。对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农药产品,在组织生产前,必须制定企业标准,并报省级技术监督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农药生产和产品检测记录必须完整、准确,所需的原料、辅料及直接接触农药的容器和包装材料等,必须符合农药用标准要求。
  第十二条 农药产品必须贴有标签,标签内容包括:
  (一)农药名称;
  (二)规格;
  (三)国产农药产品的标准号、登记证号、生许可证(准产证)号及注册商标;进口农药产品的登记证号及注册商标;
  (四)净重或争容量;
  (五)生产厂名、地址;
  (六)农药类别;
  (七)使用说明;
  (八)毒性标志及注意事项;
  (九)生产日期或批号;
  (十)有效期。
  标签内容必须经农药登记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经批准的农药产品标签需修改的,必须重新报批。
  第十三条 农药产品出厂前必须经过质量检验;出厂时必须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无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或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农药产品,不得出厂。
  第四章 经营管理
  第十四条 农药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农药经营单位应按规定申领《农药经营许可证》,凭证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农药经营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与所经营农药相适应的技术人员;
  (二)具有与所经营农药相适应的营业场所、设备、仓储设施和卫生环境。
  第十五条 经营农药单位的业务人员(经营卫生杀虫剂的除外)必须取得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农药经营上岗证》,销售人员必须凭《农药经营上岗证》销售农药。销售卫生杀虫剂的人员除外。
  第十六条 农药经营单位应对所经营农药产品的质量负责。
  禁止经营未标明农药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或准产证)号和产品标准号的农药产品,禁止经营国家禁用和已撤销登记的农药产品。
  第十七条 贮存农药时必须建立和执行仓储保管制度,具有防火、防潮、防逸漏等设施,确保农药的质量与安全。
  第五章 广告管理
  第十八条 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刊以及其他媒介发布的农药广告,必须在发布前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未经审查批准,不得发布。
  农药广告审查的申请及审批程序按《农药广告审查办法》办理。
  第十九条 广告发布者必须按批准的广告内容发布农药广告,并将农药广告批准文号列为广告内容同时发布。
  经批准的农药广告内容需作修改的,必须按原送审程序重新报批。
  第二十条 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农药广告时,必须有明确的广告标志,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
  第六章 使用管理
  第二十一条 使用农药产品必须严格遵守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有关规定。
  农药使用者应认明农药产品标签内容,严格按产品标签内容使用农药,不得随意扩大使用作物范围。
  农药使用者不得使用国家禁用和已撤销登记的农药产品。
  第二十二条 施用农药,要做好预防措施,注意保护环境、有益生物和珍稀物种,防止人畜中毒。
  禁止用农药毒杀鱼、虾、鸟、兽等。
  第二十三条 禁止在水果、蔬菜、茶叶、中药材等作物上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混合制剂。
  第二十四条 农药使用者应妥善保管农药并做好标记,不得与农副产品或其他食品混载混放。
  包装农药的箱、瓶、袋等应集中处理,禁止用于盛装食品、饮料和饲料。
  清洗放药器械的污水要选择安全地点妥善处理。禁止在饮用水源处清洗施药器械。
  第七章 质量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禁止生产、销售假农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农药:
  (一)以非农药成分冒充农药的;
  (二)农药产品所含有效成分名称与产品标准不符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药按假农药处理:
  (一)未取得《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准产证》和无产品标准生产的;
  (二)国家明令规定禁止使用的。
  第二十六条 禁止生产、销售劣质农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劣质农药:
  (一)农药有效成分含量与产品标准规定不符的;
  (二)混有能够导致药害或其他损失的有效成分的;
  (三)超过保质期的;
  (四)其他技术指标与产品标准规定不符的。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选聘农药质量监督员。
  农药质量监督员必须具有植物保护或农药专业中专以上学历,经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发给《农药质量监督员证》。
  农药质量监督员凭《农药质量监督员证》对辖区内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农药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必须时可以按照规定抽取样品和索取必需的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给予协助,不得拒绝和隐瞒。
  农药质量监督员对有关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负有保密责任。
  第二十八条 各级法定的农药检验机构应按照规定的职责对本辖区内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产品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验,并公布农药产品质量检验结果。
  第二十九条 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者应对其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农药产品质量、药效和安全性进行经常检查。使用过程中发现农药中毒事故,必须及时向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监督检查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和标准的实施,并对农副产品进行农药残留量检测。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处罚:
  (一)生产未取得《农药登记证》和无产品标准的农药产品的,处以非法所得1-3倍的罚款;
  (二)擅自更改农药产品标签内容或标签内容不全的,给予警告,并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处罚:
  (一)未取得《农药经营上岗证》而销售农药的,对经营单位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二)销售未取得《农药登记证》和无产品标准的农药产品的,给予警告,并可处以非法所得1-3倍罚款;
  (三)销售国家禁用和已撤销登记的农药产品的,处以非法所得1-3倍罚款;
  (四)不按农药安全使用有关规定施用农药,导致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的,责令销毁其农副产品;情节严重未造成人身伤害的,可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有关检测和销毁所需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省化工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一)未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准产证》生产农药的;
  (二)生产国家禁用或已撤销登记的农药产品的;
  (三)未经批准降低技术标准的。
  第三十四条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药产品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等有关法律、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发布未经审查批准的农药产品广告的,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进行处罚。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生产、销售和使用农药产品造成人畜中毒事故的,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处理;造成药害、丧失药效等质量事故的,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造成人畜中毒事故和药害、丧失药效等质量事故的责任者应当负损害赔偿责任。
  第三十七条 有关行政执法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上级主管机关或行政监察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当事人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处罚决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院起诉。当事人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农药:指化学合成或生物或天然来源的某种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可用于:
  1.防治农、林、牧业病、虫(包括昆虫、蜱、螨)、草、鼠和软体动物等有害生物;
  2.防治卫生害虫,如蚊、蝇、蜚蠊、家鼠等;
  3.防治仓储害虫;
  4.调节植物、昆虫和螨的生长和发育(不包括肥料);
  5.农、林业产品的防腐和保鲜;
  6.防治河流、渠道、铁路、建筑物以及其他非农业场所上的有害生物。
  (二)农药产品:指经过加工包装作为商品销售的农药。
  (三)药害:指使用农药对非靶标植物产生的有害作用。
  第四十条 在本省范围内生产、配制、销售用于防治卫生害虫的农药产品,除按照本规定管理外,还须取得省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检验合格证。
  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自日起施行。
司法考试相关栏目推荐
··············
2015年司法考试移动班,支持以手机/平板电脑为载体学习网络课程,每15-20分钟一个讲座,化繁为简。权威名师倾情打造,授课幽默风趣,妙语连珠!
咨询电话:010-
特色班精品班实验班移动班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高清视频课件,移动应用随学随练。紧扣大纲全面讲解,超值优惠套餐!
含全套基础学习班、法条串讲班、 冲刺串讲班、真题解析班、论述题精讲班。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高清视频课件,移动应用随学随练。
当年考试不过,第二年半价重学!
含全套基础学习班、法条串讲班、 冲刺串讲班、真题解析班、论述题精讲班。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高清视频课件,移动应用随学随练。
当期考试未过,签署协议,学费全返!
含全套基础学习班、法条串讲班、 冲刺串讲班、真题解析班、论述题精讲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每15分钟一个讲座;
化繁为简,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适合有一定专业基础,高效利用零散时间高效备考的学员!
含全套基础学习班、法条串讲班、 冲刺串讲班、真题解析班、论述题精讲班。
1、凡本网注明“来源:法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法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法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Copyright & 2003 - 2015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咨询电话:010-6500111 咨询时间:全天24小时服务(周六、周日及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
传真:010- 投诉电话:010- 建议邮箱:&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号-学院国际大厦18层()
  /   京公网安备66 &用户账号:
←点击获取验证码&&当前位置:>> >>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公 布《农药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为了增强政府立法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立法质量,国务院法制办将《农药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
  现行《农药管理条例》自日颁布实施以来,对促进我国农药产业健康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农药管理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农药登记、生产、经营和使用等相关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为此,农业部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农药管理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报请国务院审批。国务院法制办在两次征求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意见的基础上,经与农业部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目前的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共八章、八十四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完善农药登记制度。取消准入门槛偏低的农药临时登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农药登记程序,明确申请农药登记应当提交的资料,细化安全性、有效性评估、审查方面的要求,明确行政许可审查时限,规范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第二章)
  二是加强农药生产质量安全控制。要求生产企业建立原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及农药出厂销售检验记录制度,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确保生产产品与经登记的产品的一致性;对农药包装、标签予以明确规范;并规定了委托代为加工、分装农药的条件和相应的备案程序。(第三章)
  三是规范农药经营。设立农药经营许可制度,明确经营农药应当具备的条件;完善农药经营者进货查验及购销台账制度;要求农药经营者向购买者正确说明农药的使用范围、方法、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禁止农药经营者加工、分装农药或者向农药中添加物质,禁止销售未包装、未附具标签或者标签残缺不全的农药。(第四章)
  四是强化农药安全使用监管。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农药生产企业及经营者依法为农药使用者提供技术服务、培训和指导;要求农业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农药减量计划;要求农药使用者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合理使用规范,严格按照标签标注使用农药,不得扩大使用范围、加大施药剂量或者改变使用方法;要求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和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农药使用记录。(第五章)
  五是落实农药监督管理职责。细化相关部门监督管理职责权限;要求农业部门对已登记的农药组织监测,发现已登记农药对农业、林业、人畜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等有严重危害或者较大风险的,农业部门应当根据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依法宣布禁用或者限制使用。(第六章)
  此外,征求意见稿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违法行为设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
  二、关于提出意见的方式
  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可以在日前,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出意见:
  (一)登陆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http://www.),通过网站首页左侧的《行政法规草案意见征集系统》,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
  (二)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2067信箱(邮政编码:100035),并请在信封上注明“农药管理条例(修订)征求意见”字样。
  (三)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ny@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稿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
农药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农药的监督管理,保证农药质量,保护农业、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畜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前款农药包括用于不同目的、场所的下列各类:
  (一)预防、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包括昆虫、蜱、螨)、草、鼠、软体动物和其他有害生物的;
  (二)预防、控制仓储病、虫、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
  (三)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
  (四)用于农业、林业产品防腐或者保鲜的;
  (五)预防、控制蚊、蝇、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
  (六)预防、控制危害河流堤坝、铁路、码头、机场、建筑物和其他场所的有害生物的。
  第三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农药登记和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登记,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农药监督管理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五条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应当对其生产、经营的农药产品的质量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第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研制、生产、使用生物农药以及其他安全、高效、经济的农药,推进农药专业化使用,促进农药产业升级。
  在农药研制、推广和监督管理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章 农药登记
  第七条国家实行农药登记制度。生产农药或者向中国出口农药,应当进行登记。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负责农药登记具体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协助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登记具体工作。
  第八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成立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负责农药登记评审。
  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
  (一)农药产品化学、药效、毒理、残留、环境、质量标准和检测等方面的专家;
  (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的有关专家;
  (三)国务院农业、林业、工业产品许可管理、卫生、环境保护、粮食等有关部门的代表。
  第九条申请农药登记的,应当首先进行登记试验。
  新农药、新制剂的登记试验,应当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对试验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进行审查。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农药登记试验申请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符合要求的,核发农药登记试验批准证书;不符合要求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其他农药的登记试验,应当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备案;但是,向中国出口的其他农药的登记试验,应当报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备案。
  第十条登记试验申请或者备案时应当提供农药试验样品,经农药检定机构进行符合性检验、封样并留样后,交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确认的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进行登记试验。
  第十一条农药登记试验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进行相应的农药产品化学、药效、毒理、残留、环境等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出具登记试验报告。农药登记试验单位应当对登记试验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二条登记试验结束后,申请人应当持登记试验报告、标签样张和农药的产品化学、药效、毒理、残留、环境影响评价、产品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等资料,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农药登记;申请新农药登记的,还应当提供相应的农药标准品和样品。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资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组织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查,并将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资料报送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向中国出口农药申请农药登记的,申请人应当持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资料,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第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请农药登记时可以按照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减免相关资料:
  (一)取得境外农药登记证并专供出口的农药;
  (二)用于小宗农作物的农药;
  (三)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四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资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申请资料交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进行安全性、有效性评估、审查。
  农药检定机构完成评估、审查后,应当将申请资料和评估、审查意见提交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评审意见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符合条件的,核发农药登记证;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五条农药登记证应当载明农药名称、剂型、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毒性、使用范围和方法、生产企业名称、农药登记证号以及有效期等事项。
  农药登记证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生产农药或者向中国出口农药的,农药登记证持有人应当在有效期届满90日前按照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申请续展。
  第十六条农药登记证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药登记证持有人应当按照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申请变更登记:
  (一)改变农药登记使用范围、方法或者剂量的;
  (二)改变农药有效成分以外组成成分的;
  (三)向中国出口的农药生产地发生变化的;
  (四)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农药生产企业因合并、分立等原因变更名称的,应当在办理相关工商登记手续后15个工作日内,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换发农药登记证。
  第十七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公告农药登记证核发、续展、变更情况以及有关的标签、产品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等信息。
  第十八条国家对获得首次登记的、含有新化合物的农药的申请人提交的其自己取得且未披露的试验数据和其他数据实施保护。
  自登记之日起6年内,对其他申请人未经已获得登记的申请人同意,使用前款数据申请农药登记的,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不予登记;但是,其他申请人提交其自己所取得的数据的除外。
  除下列情况外,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披露第一款规定的数据:
  (一)公共利益需要;
  (二)已采取措施确保该类信息不会被不正当地进行商业使用。
  第三章 农药生产
  第十九条农药生产应当符合国家农药产业发展政策。
  国家鼓励、支持农药生产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规范,确保农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第二十条设立农药生产企业,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并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产品许可管理部门审核同意,报国务院工业产品许可管理部门批准后办理相关工商登记手续;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对企业设立条件和审核、批准机关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有与其生产的农药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二)有与其生产的农药相适应的厂房、生产设备和卫生环境;
  (三)有符合国家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标准的设备、设施和管理制度;
  (四)有产品质量标准和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五)有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防治设施和措施,并且污染物排放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二十一条国家实行农药生产许可制度。申请农药生产许可的,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农药登记证。
  生产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农药,应当由国务院工业产品许可管理部门核发农药生产许可证。
  生产尚未制定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但已有企业标准的农药,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产品许可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工业产品许可管理部门批准,核发农药生产批准文件。
  第二十二条委托代为加工、分装农药的,委托企业与受委托企业均应当是农药生产企业,并取得同一产品的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受向中国出口农药的企业委托分装农药的,受委托企业应当是农药生产企业,并取得同一产品的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
  委托代为加工、分装农药的,受委托企业应当向加工、分装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产品许可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农药生产企业采购原材料,应当查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和相关许可证明文件,不得采购、使用未依法附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未依法取得相关许可证明文件的原材料。
  农药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原材料进货记录制度,如实记录原材料的名称、相关许可证明文件编号、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进货记录应当保存2年以上。
  第二十四条农药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确保生产产品与经登记的产品的一致性。农药出厂销售前,应当经质量检验合格并附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未经质量检验合格或者未附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的,不得出厂销售。
  农药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农药出厂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农药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和批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号、购货者名称及其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出厂销售记录应当保存2年以上。
  农药生产企业销售限制使用农药的,必须销售给取得相应农药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者。
  第二十五条农药包装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印制或者贴有标签。
  国家鼓励农药生产企业使用可回收的农药包装材料。
  第二十六条农药标签应当以中文标注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下列内容:
  (一)农药名称、剂型、有效成分及其含量;
  (二)农药登记证号、产品标准号以及农药生产许可证号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
  (三)产品性能、毒性及其标识;
  (四)使用范围、方法、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
  (五)中毒症状以及急救措施;
  (六)贮存以及废弃后处置要求;
  (七)生产日期以及批号、质量保证期和净含量;
  (八)生产企业名称及其联系方式。
  限制使用农药的标签还应当标注“限制使用”字样,注明对使用的特别限制和特殊要求;用于食用或者饲用农产品的农药,标签还应当标注安全间隔期;委托代为加工、分装的农药,标签还应当注明受委托企业名称及其联系方式和加工、分装日期。
  第二十七条农药生产企业不得擅自改变经核准的标签内容,不得以多个商标误导使用者;标签标注的农药名称、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毒性及其标识应当清晰醒目。
  农药包装过小,标签不能标注全部内容的,应当同时附具说明书,说明书的内容应当与经核准的标签内容一致。
  农药标签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章 农药经营
  第二十八条国家实行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农药经营者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并按照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农药经营许可证,但是,专门经营卫生用农药的除外:
  (一)经营人员熟悉所经营农药的相关知识和国家关于禁用、限制使用农药的有关规定,能够正确说明所经营农药的使用范围、方法、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
  (二)营业场所、仓储场所远离饮用水水源、食品存放区域,并配备与所经营农药相适应的防护设施;
  (三)有与所经营农药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台账记录、安全防护、仓储管理等制度。
  经营限制使用农药的,还应当符合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限制使用农药经营布局规划。
  经营的农药属于危险化学品的,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符合条件的,核发农药经营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应当凭农药经营许可证办理相关工商登记手续。
  第三十条农药经营许可证应当载明农药经营者名称、地址、负责人、经营范围、有效期等事项。
  农药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经营农药的,农药经营者应当在有效期届满90日前向原发证机关申请续展。
  第三十一条农药经营者进货时应当查验产品包装、标签、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以及相关许可证明文件,不得采购未取得相关许可证明文件、未附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或者未包装、未附具标签以及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农药。
  农药经营者应当建立购货台账,如实记录农药的名称、相关许可证明文件编号、规格、数量、生产企业和供货者名称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购货台账应当保存2年以上。
  第三十二条农药经营者应当建立销售台账,如实记录销售农药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企业、购买者、销售时间等内容。销售台账应当保存2年以上。
  农药经营者应当向购买者提供销售凭证,并正确说明农药的使用范围、方法、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不得误导购买者;销售限制使用农药的,还应当遵守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农药经营者不得加工、分装农药,不得向农药中添加任何物质,不得销售未包装、未附具标签或者标签残缺不全的农药。
  第三十三条运输农药的,托运人应当向承运人提供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等相关资料。
  承运人应当查验托运人提供的相关资料,确认农药包装符合安全运输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建立承运记录,如实记录运输农药的名称、相关许可证明文件编号、规格、数量、生产企业、托运人、运输时间等内容。承运记录应当保存2年以上。
  运输属于危险货物的农药,还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具体目录由国务院交通运输、铁路主管部门会同农业、公安等有关部门制定、公布。
  第三十四条境外企业不得直接在中国销售农药。境外企业在中国销售农药的,应当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销售机构或者委托符合条件的中国境内代理机构销售。
  向中国出口的农药应当附具符合本条例规定的中文标签。禁止进口未取得农药登记证的农药。
  第三十五条办理农药进出口海关申报手续,应当提供相关的农药登记证明,具体办法由海关总署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五章 农药使用
  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药使用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制度,并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要求,组织推广科学使用技术,规范农药使用行为。
  第三十七条国家鼓励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为农药使用者提供技术服务,提高农药安全、合理使用水平。
  第三十八条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调查统计本行政区域内限制使用农药的购买、贮存和使用情况,并向限制使用农药的使用者提供免费技术培训。
  限制使用农药的生产企业、经营者应当对使用者进行科学指导。国家鼓励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统一使用限制使用农药。
  第三十九条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农药减量计划;对实施农药减量计划、自愿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农药使用者,给予补助和扶持,其生产的农产品符合相应质量安全标准的,依法予以认证、认可。
  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导农药使用者有计划地轮换使用农药,减缓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
  国家通过推广生物防治等措施,逐步减少剧毒、高毒农药的使用量。
  第四十条农药使用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合理使用规范,妥善保管农药,并在配药、施药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发生农药使用事故。
  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方法、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使用农药,不得扩大使用范围、加大施药剂量或者改变使用方法。
  第四十一条标签标注安全间隔期的农药,在农产品收获前应当按照安全间隔期的要求停止使用。
  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中草药材生产。
  第四十二条农药使用者应当保护环境,保护有益生物和珍稀物种。
  严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使用农药,严禁使用农药毒鱼、虾、鸟、兽等。
  第四十三条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和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建立农药使用记录,如实记录使用农药的时间、地点和农作物以及农药名称、用量、生产企业、农药登记证号。农药使用记录应当保存2年以上。
  国家鼓励其他农药使用者建立农药使用记录。
  第四十四条农药使用者应当妥善收集使用剩余的农药和农药包装等废弃物;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应当回收农药废弃物,并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集中处理,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
  农药废弃物回收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十五条发生农药使用事故,农药使用者、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和其他有关人员应当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同时通知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其中,造成农药中毒事故的,由卫生、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依照职责权限组织处理;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储粮药剂使用事故、农作物药害事故分别由粮食、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技术鉴定和调查处理。
  第四十六条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卫生、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定期统计本行政区域内农药使用事故情况,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并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第四十七条为防治突发重大病虫害等紧急需要,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决定临时生产、使用规定数量的未经登记或者禁用、限制使用的农药,可以决定临时限制出口或者临时进口规定数量、品种的农药。
  前款规定的农药,应当在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使用。
  第四十八条林业、粮食、卫生等部门应当加强对林业、储粮、卫生用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指导,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药使用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技术指导。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工业产品许可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当依照职责权限对农药进行监督管理,相互通报农药监督管理信息,建立农药生产、经营诚信档案并予以公布。
  第五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工业产品许可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依照本条例履行农药监督管理职责,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生产、经营、使用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二)对生产、经营的农药实施现场检测;
  (三)向有关人员调查了解有关情况;
  (四)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五)查封、扣押违法生产、经营的农药,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农药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
  (六)查封有证据证明违法从事农药生产、经营的场所。
  第五十一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农药监督抽查计划,监督抽查结果应当公布。监督抽查检测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确认的单位承担。
  进行监督抽查不得向被抽查人收取任何费用,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列支。
  第五十二条国家建立农药召回制度。农药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的农药对农业、林业、人畜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等有严重危害或者较大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通知相关经营者和使用者,向所在地农业、工业产品许可管理部门报告,主动召回产品,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农药经营者发现其销售的农药有前款规定情形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通知相关生产企业、供货者和使用者,向所在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报告,并记录停止销售和通知情况。
  农药使用者发现其使用的农药具有本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通知经营者,并向所在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五十三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农药检定机构、植物保护机构对已登记农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监测。
  在监测或者使用中发现已登记农药对农业、林业、人畜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等有严重危害或者较大风险的,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宣布禁用或者限制使用,同时撤销、变更相应的农药登记证。
  第五十四条禁止生产、经营和使用假农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农药:
  (一)以非农药冒充农药或者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的;
  (二)所含有效成分与经核准的产品标签、说明书上标注的农药有效成分不符的。
  未取得农药登记证的农药和禁用的农药,按照假农药处理。
  第五十五条禁止生产、经营和使用劣质农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劣质农药:
  (一)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
  (二)失去使用效能的;
  (三)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分的;
  (四)超过农药质量保证期的。
  第五十六条召回的农药、假农药、劣质农药和农药废弃物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定的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集中处置,处置费用由相应的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承担;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不明确的,处置费用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财政列支。
  第五十七条未取得农药登记证的农药,禁止刊登、播放、设置、张贴广告。
  农药广告内容必须与农药登记的内容一致,并依照广告法和国家有关农药广告管理的规定接受审查。
  第五十八条禁止伪造、变造、转让、出租、出借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农药经营许可证等许可证明文件。
  第五十九条各级农业、工业产品许可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和农药检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农药生产、经营活动,不得以其名义推荐或者监制、监销农药产品。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工业产品许可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条件的农药核发农药登记证,或者对符合条件的农药拒不核发农药登记证的;
  (二)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核发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生产批准文件,或者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拒不核发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
  (三)对不符合条件的经营者核发农药经营许可证,或者对符合条件的经营者拒不核发农药经营许可证的;
  (四)参与农药生产、经营活动,或者以其名义推荐、监制、监销农药产品的;
  (五)不履行本条例规定的监督管理职责或者有其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
  第六十一条农药检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农药登记工作中出具虚假评估、审查意见的;
  (二)参与农药生产、经营活动,或者以其名义推荐、监制、监销农药产品的;
  (三)有其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
  第六十二条农药登记试验、监督抽查检测单位出具虚假登记试验、监督抽查检测报告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取消其登记试验、监督抽查检测单位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三条未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生产农药的,由县级以上工业产品许可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产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0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后不再符合规定条件的,由县级以上工业产品许可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拒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条件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并由发证机关吊销相应的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
  第六十四条农药生产企业生产假农药、劣质农药的,由县级以上工业产品许可管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职责权限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产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0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发证机关吊销相应的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五条农药生产企业不召回应当召回的农药的,由县级以上工业产品许可管理部门责令召回,处应召回的农药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发证机关吊销相应的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
  第六十六条农药生产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工业产品许可管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职责权限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产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原材料等,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并由发证机关吊销相应的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
  (一)采购、使用未依法附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未依法取得相关许可证明文件的原材料的;
  (二)生产的农药未经质量检验合格并附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擅自出厂销售的;
  (三)农药包装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
  (四)出厂销售的农药包装上未附具标签、标签残缺不全、标签标注内容不符合规定的。
  第六十七条农药生产企业受委托代为加工、分装农药不办理备案,或者不执行进货、销售记录制度的,由县级以上工业产品许可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并可由发证机关吊销相应的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
  第六十八条农药生产企业将限制使用农药销售给未取得相应农药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者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农药,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并由发证机关吊销相应的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
  第六十九条未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经营农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经营的农药和用于违法经营的工具、设备等,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后不再符合规定条件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拒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条件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并由发证机关吊销农药经营许可证。
  第七十条农药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经营的农药,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并由发证机关吊销农药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经营假农药、劣质农药的;
  (二)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销售应召回的农药后,拒不停止销售的;
  (三)分装、加工农药的;
  (四)向农药中添加物质的。
  第七十一条农药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经营的农药,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并由发证机关吊销农药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出农药经营许可证规定范围经营农药的;
  (二)购进未取得相关许可证明文件、未附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或者未包装、未附具标签以及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农药的;
  (三)销售的农药产品未包装、未附具标签、标签残缺不全,或者擅自涂改标签的;
  (四)销售限制使用农药不遵守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规定的。
  第七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农药经营者不执行购货台账、销售台账制度或者不如实向购买者履行介绍、说明义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并由发证机关吊销农药经营许可证。
  第七十三条境外企业直接在中国销售农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销售的农药和用于违法销售的工具、设备等,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并由发证机关吊销相应的农药登记证。
  第七十四条农药使用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对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和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其他农药使用者,处1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方法、技术要求、注意事项使用农药的;
  (二)不遵守农药标签标注的安全间隔期的;
  (三)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防治卫生害虫或者用于蔬菜、瓜果、茶叶、中草药材生产的;
  (四)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使用农药的;
  (五)使用农药毒鱼、虾、鸟、兽等的;
  (六)不妥善收集使用剩余的农药和农药包装等废弃物的。
  第七十五条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和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执行农药使用记录制度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六条伪造、变造、转让、出租、出借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农药经营许可证等许可证明文件的,由发证机关予以收缴或者吊销,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七条生产假农药、劣质农药,或者被吊销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农药经营许可证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10年内不得从事农药生产经营活动。
  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聘用不得从事农药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的,由发证机关吊销相应的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农药经营许可证。
  第七十八条被吊销农药登记证的,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5年内不再受理其农药登记申请。
  第七十九条承运人运输农药不查验托运人提供的相关资料、不确认农药包装是否符合安全运输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或者不执行农药运输记录制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铁路主管部门依照职责权限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国家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八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给他人造成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八十一条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新农药,指含有的有效成分尚未在我国登记的农药。
  (二)新制剂,指含有的有效成分与已登记过的相同,但剂型、含量(配比)尚未在我国登记的制剂。
  (三)限制使用农药,指剧毒、高毒农药,杀鼠剂,以及其他对人畜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存在较大潜在风险,对使用有特别限制和特殊要求的农药。
  (四)卫生用农药,指用于预防、控制危害人类生活环境和养殖动物生存、生长环境的蚊、蝇、蜚蠊、蚂蚁和其他有害生物的农药。
  第八十二条申请农药登记,申请人应当缴纳农药试验费和农药登记费,具体收费项目和标准由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规定。
  第八十三条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农药目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农业、工业、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质检、交通运输、铁路主管部门制定、公布。
  第八十四条本条例自年月日起施行。
发表评论: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药产品标签通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