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官派倒钩留学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您现在的位置: >
浅析洋务运动时期官派赴美留学的原因
发布日期: 19:41 浏览次数:
】【】【】【】【】【】
浅析洋务运动时期官派赴美留学的原因
早在1 9世纪初,中国就有人留学欧美了,不过那时为数极少,且是自费留学。从1 8 7 2年起,清政府分四批派遣了1 20人赴美留学,这是中国首批官派赴美留学生。官派赴美留学发生在1 9世纪7 O年代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清政府对外开禁的需要。清政府长期奉行闭关守国政
策,1 840年的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特别是1 8 58年天津条约和1 8 60年北京条约,允许外国商人和传教士可以在中国内地自由游历、通商、传教,外国兵舰可以自由游弋各个口岸,从此殖民者蜂拥而至,涉外事务骤增,中外矛盾接连不断,&夷情猖獗,凡有血气者无不同声忿恨&,&夷祸之烈极矣&&。①清政府在对外交涉过程中,深感外语人才短缺。曾国藩曾说:&翻译之事,系制造根本。&②可见,洋务派对&翻译之事&&的重视。尽管从1 8 62年起,在各地设了一些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广方言馆等,培养各种翻译人员,但仍杯水车薪,供不应求。而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
二、洋务运动的实际需要。洋务运动开始以后,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在各地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不断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但由于新式人才&的缺乏,使得依赖洋匠操纵指授是普遍的,被指授者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洋务派从设备、运输、管理乃至技术引进上,、都不得不依赖外国。7 0年代以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洋务派对外交人员和科技人员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而聘洋匠、设学堂都只是&图振奋之基&,派学生&远适肄业&才可&收远大之效&。⑨因为洋务派官僚已经意识到了&中国欲取其长,一旦遽图尽购其器,不惟力有不逮,且此中奥宴,苟非遍览久习,则本原无由洞彻,而曲折无以自明。&㈨也就是说,要掌握西方的先进技术,非学习其数学、格致等科学原理不可,而只有&置之庄岳之间&,①也就是派人出国留学,才能学到西方科学技术的真谛。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洋务运动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而洋务派所支持的官派赴美留学作为洋务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必然受其影响。在曾国藩、李鸿章的《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折》中,就提出&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凡游学他邦得有长技者,归既延入书院,分科传授,精益求精。&可见,洋务派主张的官派赴美留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不涉及西方的政治、文化;从目的上看,是要使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可以为洋务运动所用。为达到这一目的,在派遣幼童赴美留学时所定章程中规定,为使学生出国后&不囿于异学&&,在学习西方船政、军政等的同时,必须&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每遇房、虚、昂、星等日&&传集各章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②洋务派从阶级本性出发,派幼童留学是为统治者培养人才,以维护封建统治,而绝不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反对派,所以特别强调封建伦理道德和忠君爱国那一套。这正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从而为这一运动最后的夭折埋下了伏笔。
三、&中外和局&的客观条件。发生于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太平天国运动给了清政府以沉重打击。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在权衡得失之后,决定把防民放在第一位,防寇放在第二位,并决定向西方各国&借师助剿&&,中外关系有了较大调整,他们之间虽有摩擦,但并无大的战争,中外处于相对安定局面。这便为官派赴美留学提供了条件。事实上,清政府派遣幼童赴美留学也是有条约保证和事先得到美国允许的,&查美国新立《和约》第七条,内载:嗣后中国人欲入美国大小官学,学习各等文艺,须照相待最优国人民,一体优待。&&本年春间,美国公使过天津时,臣鸿章面与商及,允候知照到日,即转致本国,妥为照办。&㈢这里所说《和约》指的是1 8 68年蒲安臣代表中国签定的《中美续增条约》,这为官派赴美留学起了催化作用。
四、容闳的&教育救国&计划的极力推动。容闳童年就读于教会学校,后于1 8 4 7年随美国传教士布朗去美国学习,到1 8 54年回国为止,共留学八年。他是第一位取得国外一流大学学位的中国人。他为中国的留学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正如舒新城所说:&若无容闳,虽不能一定说中国无留学生,即有也不会如斯之早,而且派遣的方式也许是另一个样子。&①8年的留美生活在容闳的一生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因为他在此期间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文化,成长为一个新型知识分子,更重要的是他正值1 9岁至2 6岁,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此时又是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较快的时期,他所在的马萨诸塞州是美国最早的工业区,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使容闳赞叹不已。而此时的中国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深受无限痛苦、无限压制&,对此容闳常常&怏怏不乐&。②美国的繁荣、中国的落后,两种客观现实印于容闳脑中。他向往美国的富强,痛恨清政府的腐败。因此,在大学期间,容闳就认为&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⑨他回国后便努力推行他的&教育救国&计划。1 8 60年他曾向太平天国干王洪仁& 提出七条改革建议,其中第二、三、六、七等四条是关于建立新式教育的问题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建议并没有得到太平天国的采纳。而此时洋务运动的发展,使洋务派越发认识到新式人才的重要性,于是,容闳的&教育救国&思想得到了洋务派的支持。1 8 68年,他通过江苏巡抚丁日昌向清政府提出《条陈四则》。在这四项条陈中,他着重谈了&选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学,以为国家储蓄人才&④之事。但由于时任总理衙门大臣的文祥丁忧回乡而被搁置。1 8 7 O年,发生了&天津教案&,清政府派曾国藩、丁日昌等前去处理,由容闳任翻译,容闳借此机会通过丁日昌游说曾国藩。最终,容闳的留学教育计划得到了曾国藩等洋务大员的支持,曾国藩、李鸿章联名上书清廷的《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折》得到批准,容闳的留学教育计划于1 8 7 2年成为了现实。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容闳童年时便入教会学校读书,后又在美国留学8年,这就使他的&西化&&程度很深,而受中国封建传统道德影响较浅。甚至&对他来说,中国反倒像异乡,他连本国语言也几乎忘光了。&&⑨可想而知,容闳并不像曾国藩、李鸿章等饱受儒家传统教育的洋务派那样是一个传统思想的卫道者。
他的留学教育计划是以富强中国为目的的,而非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目的。他在其留学教育计划中之所以提出&以1 5年为留学期限,学生年龄以1 2至1 4岁为度&,①就是要使留学生尽量摆脱封建思想的影响,广泛接触西方科技、政治、文化等先进知识,从而培养出真正的新式人才。
①奕新等《请设总理衙门等事酌拟章程六条摺》
②《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二十七
③曾国藩、李鸿章《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折》
④曾国藩、李鸿章《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折》
①曾国藩、李鸿章《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折》
②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二),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 58页
③曾国藩、李鸿章《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折》
u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海文化出版社1 989年影印版,第2页
④容闳《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 98 1年1月版,第20页
@容闳《西学东渐记》,第23页
㈤容闳《西学东渐记》,第86&8 7页
⑨《吐依曲尔氏之演讲》l 978年4月1 O日,&走向世界丛书&第一辑,第2册,第1 65页。
信息来源:&&&作者:&&&责任编辑:admin
没有相关内容
Copyright &
www.syzx.net 秦皇岛市实验中学 版权所有
秦皇岛市实验中学 主办
电子邮箱:
行风建设举报电话: 网站管理:实验中学办公室 建议使用以上分辨率、IE8.0浏览器甲午战前中日官派留学教育之比较--《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甲午战前中日官派留学教育之比较
【摘要】:
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在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催生下,不约而同地把留学教育作为一种御侮自强的应变措施,即通过向欧美派遣留学生来摄取西方文明,寻求富国强兵。然而相同的举措,在其发展历程及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却存在很大差异。
中国在被迫开禁30年之后,于1872年派出第一批幼童留美,实施幼童留学计划,却半途夭折:随后,李鸿章派陆军生留学德国,接着由福州船政学堂和北洋水师学堂时断时续地选派了三批学生留学欧洲。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中国留学教育呈现举步维艰的特点。
日本近代官派留学教育比中国早了近十年。从幕末开始就顺应社会形势的发展,派遣人员出国留学,并颁布“解禁令”允许人们到海外自由留学,表现出浓厚的留学热情;明治政府成立后更加重视留学教育的发展,把留学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国策,不断改进和完善留学立法,加强对留学教育的管理,使留学教育逐步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从而保证了留学教育的蓬勃发展。
甲午战前中日官派留学教育存在诸多差异。从发展状况上来看:这一时期日本留学生人数比中国多:日本五倍于中国:日本留学国度范围要比中国广:中国仅限于美、英、法、德四国,日本则遍布欧美各国;日本留学科目比中国丰富;日本留学热情比中国高,留学人员构成上:中国多为平民子弟,日本官宦子弟较多。从留学经费和管理上来看:日本留学经费比中国充裕;与中国留学管理缺少统筹规划相比,日本更加注重留学立法建设,形成了系统的留学教育制度。从留学成效上来看:中国留学生存在学非所用的问题,出仕也比较困难,而日本留学生走上政坛左右政局的人很多,成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主力军。
造成中日官派留学教育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两国对待西学的态度不同:中国拥有高度发达的传统文明,使其养成一种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对西学总体上持排斥态度:日本则处于“边缘文明”地位,强烈的危机意识铸就了这个民族主动摄取外来文化的性格。两国所坚持的指导思想有所不同:中国坚持“中体西用”,日本则奉行“和魂洋才”,这体现了两国的“自我意识”和对异质文化的态度。晚清统治者与日本领导阶层在个人素质及其所掌握的权力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领导晚清中国近代化者是封建统治的忠实守护者,且掌握的权力十分有限;而日本领导阶层则是积极维新的仁人志士,拥有完全的国家权力。这些因素同时也影响了中日两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8【分类号】:K256【目录】:
Abstract4-7
一、中国举步维艰的官派留学教育8-12
1、留美幼童的派遣与夭折8-10
2、时断时续的留欧教育10-12
二、日本蓬勃发展的官派留学教育12-16
1. 幕末时期留学教育的初兴12-15
2、明治时期留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15-16
三、中日官派留学教育发展的差异16-26
1、留学教育发展状况的差异17-20
(1) 留学人数:日本五倍于中国17
(2) 留学国度:中国仅限于美、英、法、德四国、日本则遍布欧美各国17-18
(3) 留学科目:日本远比中国涉猎广泛18-19
(4) 留学人员的构成:中国多为平民子弟、日本官宦子弟较多19-20
2、留学教育经费与管理的差异20-23
(1) 留学经费:日本远比中国充裕20
(2) 管理政策:中国比较保守、日本注重立法和制度建设20-23
3、留学教育成效的差异23-26
(1) 中国:学非所用、出仕困难23-24
(2) 日本:左右政界、社会革命与发展的主力军24-26
四、中日官派留学教育发展差异的原因剖析26-33
1、对待西学态度的差异:消极排斥与主动摄取26-28
2、指导思想的差异:“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28-30
3、政府与领导集团的差异:封建统治的忠实守护者与开明维新仁人志士30-33
参考文献34-37
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发表论文37-3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丽君;[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文英,张 辉;[J];日本问题研究;2001年03期
张明洋;;[J];日本研究;1992年03期
阎庆悦;[J];日本问题;198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郑文瑜;[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袁银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李海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郑文瑜;[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于学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焦秀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邓晓宇;;[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宋晓荣;;[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郑文瑜;;[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赵秀花;;[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炳林;;[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王春玺;;[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颜杰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陈明凡;;[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王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吴群芳;;[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朱甜;;[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郑陈荣;;[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王祺国;;[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高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如意;[D];河北大学;2009年
郝文斌;[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康德强;[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张东平;[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沈红宇;[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杨素秋;[D];苏州大学;2010年
陈春常;[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刘宇辉;[D];西北大学;2010年
陈丽琴;[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王红梅;[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史爱芬;[D];河北大学;2009年
胡志明;[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李静;[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许春艳;[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樊新装;[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胡博实;[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于玲玲;[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张占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何媛媛;[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李国娇;[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韩文琦;[J];安徽史学;2001年03期
茆诗珍,徐飞;[J];安徽史学;2005年01期
贾熟村;;[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谭树林;;[J];安徽史学;2009年05期
史滇生;[J];安徽史学;1996年02期
杨旻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姜雪,佟玉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李晓艳;[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朱更勇;;[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黄亮;;[J];中国人才;2006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金连;[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赵红;[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李斌;[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王超;[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辛欣;[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冯开文;[J];近代史研究;1993年02期
张羽琼;;[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黄新宪;[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郭呈才;[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06期
吕明方;[J];社会;1992年11期
林文;[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张玮;刘润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23期
霍慧新;;[J];法制与社会;2006年16期
杨彩娟;;[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石月;;[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郎群秀;;[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岳谦厚;张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孟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庄佳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董静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黄英;吴洪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黄利群;;[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王伦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孔繁岭;;[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余靖静;[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李霞;[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陈昌贵 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周宝来;[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3年
刘微;[N];中国教育报;2000年
刘炳辉;[N];中国经营报;2004年
赵新宇;[N];法制日报;2003年
王研;[N];辽宁日报;2009年
余靖静;[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本报记者 姜乃强;[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冉春;[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出头理子;[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张宝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陈健;[D];南开大学;2013年
赵霞;[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王小丁;[D];河北大学;2007年
李鹏;[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赖继年;[D];南开大学;2012年
陈实;[D];暨南大学;2004年
何穆彬;[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平;[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李风;[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李树雪;[D];山西大学;2003年
陈亚囡;[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乔金霞;[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何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任秋敏;[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杨吉安;[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靳春泓;[D];西北大学;2003年
杨杰;[D];山东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最早官派留学生舞台在天津 _凯风网
当前位置:&&&&&&&&&正文
最早官派留学生舞台在天津
日 11:11&&&&作者:&&&&来源:北方网&&&&
  3月下旬,春意渐浓,问津讲坛第十二期讲座应季而开,本期题目为《留美幼童与津沽历史风云》。  当战火裹着鸦片的味道燃至没落帝国边境,掌权者才明白封闭只能挨打,所以中国史上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出现了。这些长袍大辫儿、语言不通的孩子,很多后来都为人熟知——詹天佑、唐绍仪、蔡绍基……他们幼年时如何面对陌生国度?人生有怎样的转变?与天津有怎样的联系?主讲人地方史学者井振武一一向听众道来。  人物简介  井振武,祖籍河北灵寿。1952年生于天津,1970年6月赴北大荒插队。1982年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在《天津政协》、《天津档案》、《天津文史》、《今晚报》、《天津日报》等发表文章约20万字。中国现代史学会会员,研究领域包括冯玉祥与西北军、天津知青史和津沽地方人物研究三方面。撰有《天津教案与曾国藩居津百日》、《幼童留学与容闳天津之行》等文,并编著《幼童留学与天津历史档案》等书稿。  幼童留美 天津是策源地  书虫周刊: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是什么时候?  井振武:我们所说的留美幼童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就是指1872年到1875年分四批赴美的120名幼童,这是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书虫周刊:这个时期还是晚清,是清政府派遣的留学生。  井振武:是的,这是洋务运动中的一环。兴洋务,必须要人才,而且当时能与洋人打交道的人才也十分匮乏,中国派出的第一个外交使团竟由美国人蒲安臣领衔。这刺痛了很多有识之士,其中以容闳为代表。容闳本身就是留学生,回国就希望“使中国的下一辈子人享受与我同样的教育。如此,通过西方教育,中国将以复兴,变成一个开朗、富强的国家。”他在1868年就拟定了详细的留学计划,但是民间思想要上升为国家意志需要一个很艰难的过程。这其中起积极作用的有曾国藩、李鸿章和丁日昌等人。  书虫周刊:天津在幼童留美这件事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井振武:我们这个题目叫《留美幼童与津沽历史风云》,就因为天津是这件事的策源地,也是海归幼童发挥才干的主要舞台。当时曾国藩受命到天津任直隶总督,与继任者李鸿章先后督办教案。当时从上海将丁日昌调来任天津道。而丁日昌与容闳关系甚密,很推崇他的留学计划,趁机向曾李举荐,所以这项计划以诸多重臣的名义上报朝廷,很快获批。幼童归国后70%来到天津,在洋务运动的各个领域担任重要角色。  书虫周刊:这些幼童是怎么遴选出来的?他们属于哪个阶层?  井振武:当时想挑12岁到15岁之间的孩子,满汉不分,只要聪颖即可。但招募过程没有想的那么容易,特别是第一批时,容闳亲自招募。人们观念陈旧只认科举,更有谣言说到国外都扒皮,很多上午报名的孩子到晚上又吓得不敢去了。没办法,容闳就回家乡广东招募。那时广东思想相对开放,就这样凑足了30人。第二批开始就容易些了,很多官员也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国去,当个“洋翰林”。总体来讲,这些幼童主要来自南方,广东尤其多,其次是苏浙闽皖,山东也有,但是京津地区一直就没有。  书虫周刊:为什么官派留学生会选择去美国?井振武: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应该说当时论发达水平,莫过于英法。但英国两次入侵中国,法国也是帮凶,怎么能接受自己的子弟去那里呢?筛到最后合适的只剩下美国。虽然美国当时地位不高,但一直没有对华直接侵略,反而显得很亲善,给清政府的印象良好,晚清理所当然地选择了美国作为派遣地&&& 25名留美幼童终老于天津  书虫周刊:为什么那么多的留美幼童都来到了天津?  井振武:因为李鸿章做直隶总督直到1881年,他每年冬天去保定休养,春夏秋三季在天津办公。这些留学生也是他的心血,他很注意笼络和使用这些人。到天津的幼童获得李鸿章亲自接见。后来当上驻美公使的梁诚曾回忆说,幼童们“偷偷打量两鬓斑白的李鸿章,心中涌起的是亲近和敬意。”因为靠近京津权力中心,这部分留学生发展得也更快。  书虫周刊:这些孩子给天津留下了什么?有什么影响?  井振武:其中有25人终老于天津,占了很大比重。他们对天津的影响持续至今。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的在津寓所现在是达仁堂制药厂。1903年他倡议捐建广东会馆,大批“留美幼童”积极响应,这座具有浓郁岭南风格的广东会馆成了天津的瑰宝。詹天佑和京张铁路大家更为熟悉。京张铁路总局设置在天津,首段通车举行典礼时,他特意在利顺德饭店庆祝。蔡绍基曾任北洋大学堂第六任校长。1917年,他创办游艺场“大罗天”,后衍生出古玩商场,就是沈阳道的前身。  这一代留美幼童在索回部分庚子赔款、送庚款生留学方面功德无量,梁诚在这件事上贡献最大。长达40年的庚款留学,为中国培养了无数人才。现在几乎你能叫得上名字的学者、科学家——胡适、竺可桢、金岳霖、赵元任、吴宓、钱学森、陈省身、杨振宁……都是庚款留学生。  书虫周刊:目前天津对留美幼童这段历史的研究状况如何?  井振武:留美幼童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题目。因为幼童多来自广东,容闳也是广东珠海人,珠海有人专门研究。但研究留美幼童与天津,这是个新题目。南开大学有位李喜所教授,做个别人物的研究。目前我们正在编纂一本叫《幼童留美与天津历史档案》的书稿,汇总了120名留美幼童的人物传记。  书虫周刊:我们看到您正在做留美幼童后裔寻找征集活动,做这件事的初衷是什么?  井振武:留美幼童中除了享誉全国的著名人物外,许多人的情况不甚了了,传记也就是几十个字,很不详细,亟需北方学术同仁共同补充完善。所以特地寻访“留美幼童”在京津唐的后裔与掌握史料的专家,希望能获得一些珍贵资料,把这本书编得更丰满。我们把这个题目放在问津书院去讲,也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对此感兴趣或者知情的人能够参与进来。  晚清为自己培养了“掘墓人”  书虫周刊:他们的海外生活如何?能适应异域文化吗?  井振武:这些幼童在旧金山登陆,乘坐刚刚贯通北美大陆的蒸汽火车到达美国东北部地区。因为容闳在美国时就在这片区域生活,经人介绍,这些幼童两三人一批,被分到53户美国家庭生活。他们很快融入了美国家庭,培养起深厚的感情,语言进步非常快。在美国学校上课,同时定期要学习四书五经,也要拜孔、遥拜皇帝。  书虫周刊:他们能接受这种教育方式吗?  井振武:有些孩子一旦适应了西式教育,熟悉了美国生活,思想就起了变化。不愿穿中式服装,经常美式打扮,甚至索性把长辫子剪掉,有的信仰了基督教,这些都被视为大逆不道。个别极端的幼童开始被零零散散地遣送回国,但是大部分孩子完成了学业。到1881年,有93名幼童归来。  书虫周刊:我觉得留美幼童的事很适合拍成一部电影,第一批中国孩子,穿着长袍马褂、梳着辫子到美国,肯定有很多故事。  井振武:广东已经有这方面主题的电影了,但反映留美幼童与天津历史的还没有,未来可以在这方面做做工作。  书虫周刊:您怎么评价晚清公派留学?晚清实际上是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可以这么说吗?  井振武:可以这么说。这些人都成为晚清后期的中坚力量,也是政府中少有的接触过西方文化的人。留美幼童只是一个开始,更大的意义在于开创了一个时代。学习西方、振兴中华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晚清本想让这些幼童学习西方技术,为自己所用,但社会的发展是他们没想到的,正是这些幼童和后继者改变了中国,满清也就自然被抛弃了。  书虫周刊:这些幼童回国后出现了哪些重要人物,他们的人生有哪些改变?  井振武:总体来说,这些留美幼童归国后,成才率非常高。70%的幼童来到天津,后来分散到政界、军界、实业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他们中也有多人在战争中阵亡,其中包括甲午海战中邓世昌的大副。有人成为中国电报业、矿业的开山鼻祖,出现了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长唐国安,中华民国的第一位总理唐绍仪。他们中有宋美龄的姨父温秉忠,是他把宋氏姐妹带到美国留学。不光他们个人的命运改变了,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近现代史。如果没有温秉忠,也许就没有后来宋氏三姐妹的叱咤风云。
【责任编辑:紫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西兰高中生留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