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书法档案6于钟华书法讲座背景音乐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于钟华上“百家讲坛”开讲《书法档案》
  浙江大学博士、书法家于钟华于近日受邀央视&百家讲坛&开讲《书法档案》。&书法是载道的艺术,在古代中国,有&文以载道&、&书以载道&的说法,却没有&画以载道&的说法,可见书法的地位之高。就是因为载了这个&道&,所以才有了&德&的要求,而后有了&智&的要求,通过书写,使人成为一个健全的人,这正是书法对于当下社会所应该具有的积极意义。&于钟华说。
  书法界主讲《百家讲坛》第一人,敲开专业概念坚硬的外壳
  &这是一个类似解密、揭秘性质的栏目,意思是,书法的档案被尘封在历史之中,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于钟华说,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书法从我们日常实用生活领域逐渐退出,我们不再使用毛笔书写。二是正如清人华琳所言&唐后无书&,书法作为&书法&的如笔法等内容丧失,尽管我们今天依然有众多的书法家和书写者,但没有笔法的书写意味着真正的书法消失了。所以,一方面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作为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的载体和凝结点,书法不能消亡,这就需要有人为此做出一些工作。另一方面,要重返书法的晋唐辉煌,同样需要我们如何找寻遗失于历史中的书法信息和基因。
  执笔到底应该三指执笔法还是五指执笔法?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到底伟大在哪里?&&&百家讲坛&栏目首次推出的书法系列节目《书法档案》,涉及内容几乎涵盖了书法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大家在学习书法中所面临的困扰和问题。于钟华说,在讲课时会尽可能少用专业术语,他做的工作就是&敲打&,敲开专业术语、概念坚硬的外壳,让里面所保存的本来属于大众的具体的书法内容生动起来,回到生活世界中,回到老百姓的口里手里。传统就是一个动态的延续:动态体现在它的根在老百姓的日常世界中,延续则要求一切传统都要重返它的生活本质。
  完整版的《书法档案》将由中华书局出版,5月初面世。《书法档案》本着还原书法本来面目的宗旨,试图从书法的源头和顶层设计入手,探寻古人学习书法的方法,让人们重新认识书法,发现书法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的智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还原&清淤&复位&的研究过程,旨在回到书写本身
  于钟华出身于中医世家,本科和硕士读的是书法专业,而博士读的却是浙江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研究所现象学博士研究生,由中而外、由中国传统而至西方现代,跨度不可谓不大。据于钟华介绍,他的家庭是五代中医世家,父亲、祖父、包括曾祖父都是比较有名的中医师,他们的古文、古诗词和书法都很有水平。幼时跟随的老师罗舒庭、张荫庭两位先生也都是饱读诗书的书法名家,罗先生也是一代名医,恩师陈振濂更是以中国学问见长,一下子转入到西方哲学,很多人不能理解。&这里面有一个小小的机缘,直接&导火索&是我的一个德国朋友偶然来访,得知我要考博士,建议我报考哲学。但细细想起来,其根源则是在陈振濂老师这里,是陈老师的教学和引导所致。众所周知,陈老师被誉为&书法界的思想家&。试想,如果是一个只讲技术的老师,如何会导出哲学的兴趣和思维。&
  于钟华哲学的研究方向是现象学,现象学的态度是&回到实事本身&。这种态度在书法就是&回到书写本身&,这是他书法研究的出发点。
  &稍加留意你会发现,现在的书法基本是向前发展,也就是着力于书法的&现代化&。首要的工作应该在于搞清楚书法是什么,也就是书法本身,这是一切书法研究的起点和基点。正是这个认识,开启了我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他进一步阐释道,要认识、切近书法本身,就必须回到书法的源头,于是就有了&还原&的研究。在追溯的过程中,发现书法掺入大量的杂质和淤泥,于是就开始了&清淤&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现书写和人的关系的倒置,于是又有了&复位&的研究。所以我研究的口号是:回到晋唐,回到王羲之,回到书法本身。
  于钟华创办的书法&魔鬼训练营&在业界也颇有影响。&魔鬼训练营&通过引导学员从临摹往创作过渡,培养学员对古代经典作品的运用能力,最终培养学员达到高水准的创作能力。其教学的对象相对比较明确、专业,有相对较高的水平。&我会一直坚持办下去,看到一拨一拨的学员在训练营学习过程中收获了自己想要的成绩,我感到很欣慰。&
  人物名片
  于钟华,1974年11月生,安徽亳州人。毕业于浙江大学,先后取得书法学学士、硕士学位,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博士人文论坛主持人,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特聘教授兼古典书法研究中心主任,亳州师专客座教授兼古典书法研究中心主任,济源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兼古典书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有《原道书法》、《唐代行书技法四十例》、《中国书法经典:柳公权》、《守望药都于钟华中国中医药文化主题书法》、《脑与心:在世存在之基点》等著作。
兰亭书法社公众号已开通,您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
相关资讯:
运维团队:浙江在线创意事业部
频道总监:章衣萍 电话:4
特约主编:郑一增 内容编辑:管琪琪
官方微博:于钟华央视《百家讲坛》书法档案6集视频_百度知道
于钟华央视《百家讲坛》书法档案6集视频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有.本书以中国当代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的收藏经历为主线.,将马先生艰辛曲折、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栏目在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鲜为人,图文并茂的形式..
其他类似问题
钟华的相关知识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生活】百家讲坛开讲书法
主讲是咱亳州老乡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对于央视的百家讲坛栏目,相信电视机前的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了,最近几年,百家讲坛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
对于央视的百家讲坛栏目,相信电视机前的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了,最近几年,百家讲坛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用大家普遍都能接受的通俗语言进行传授,很受大家的欢迎,而节目中的主讲,比如易中天、纪连海等等也通过节目,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且喜欢上了他们。最近,央视百家讲坛又推出了新一期的节目,咱们先来看看这个节目的宣传片。通过这个片子大家都能看出,这次百家讲坛的主题是书法,主讲人是于钟华,对于于老师,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位书法家,是浙江大学的教授,可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亳州人。最近,我们栏目记者也对于钟华老师进行了一次电话采访,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听听于老师的故事。这次于钟华老师在百家讲坛开讲,节目的名字叫做书法档案,这也是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第一次主讲书法。从于钟华老师那里,我们了解到,这次的节目一共录制了十五集,五一期间将会播放其中的十二集,另外的三集将会在出版的书里面收录。而在这个时候录制这样的节目,于老师也从央视那里看到了国家发扬传统文化的力度。书法家
于钟华正好我们这一届的政府,或者说十八大以来,可能你会注意到,是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核心的一个部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书法,所以我们看到,总书记谈到书法,给书法定位,认为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第一夫人也出来秀书法,而且连续多次。百家讲坛往期节目的主讲都是以生活鲜活的语言,来讲述事物背后的故事,这次于钟华老师也不例外,在节目还没有正式开播之前,他也给我们小小的剧透了一下。里面内容主要是牵涉到,一个是古代书法家的逸闻趣事,第二个牵涉到中国古代的书法,尤其是失传的一些书诀,一些秘籍,这个是里面的重中之重。为了录制这样的系列节目,于老师也在事先做足了准备,他也希望,通过这样一个系列节目的播出,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书法的故事,并且喜欢上书法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希望大家通过看这个节目,能够了解中国的书法,了解中国书法和中国文化的关联,从而能够使大家对于书法的兴趣,能够提起来。说起书法,于钟华老师可以说从小就跟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于老师1974年生于亳州,年仅五岁的时候就开始练习书法,而作为他老师的两位先生,可以说是在当时亳州鼎鼎有名的大家了。一个是相信你也知道的,就是亳州的罗舒庭,他是我的老师,还有一个张延庭老师。5岁学习书法,到20岁的时候,于钟华迎来了人生的一次重大的转折,他被当时的老师从亳州带到了浙江杭州。而从1994年到杭州以后,直到2004年,这十年的时间,于钟华就在西湖旁边的一间小屋里,跟书籍和书法相伴着。这10年相对于现在体制内的教学有很大的区别,我读书的方式,类似于古代私塾的模式,就是跟着一个老师,当时我拜了一个老师叫陈振濂,基本上就是,我在西湖边当时租了一间小房子,七八个平方吧,在里面每天做的事情大概就三件事,最重要的三件事,吃饭,买书,看书,基本就是这些,看书练字,每天就是简单的重复。这段时间,于钟华经历了他20岁到30岁的这十年,而这也是平常人最不能沉住气的十年,这样的经历,也让于钟华收获了很多。在十年和外面几乎是隔绝的情况下,使得一个人的心能够静的下来,当时从1994年到2004年的这十年,是中国的经济浪潮最猛烈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卷到经济的大潮里面去了,而我却在类似于世外桃源的小房间里面,我觉得使我的心并没有完全浮躁起来。当时于钟华的老师叫做陈振濂,是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十年的私塾生活结束以后,于钟华2005年开始出道.在这期间,又先后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大学书法专业,先后取得书法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8年又考入浙江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研究所现象学博士研究生,成为了我国首位从书法专业考入外专业的博士。这些年来,于钟华老师一直在为传播书法艺术努力,为此,他专门开设了多个书法培训班。而对于目前很多年轻人内心比较浮躁的情况,于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主要是为了修心的,修你的内心的,如果说你的心跟着外面去跑的话,自然就浮躁起来了,最好的办法还是读书,所以古人说读书是一剂良药,可以医你的浮躁,可以抵抗外在的诱惑,所以还是建议大家能够多多读书,如果读书的基础上能够练练字的话,这两者,一方面读的是名词的书,一方面练的是动词的书,这两者如果结合起来,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医治浮躁,抵抗外来诱惑的良药。虽然离开家乡已经很多年了,而且中间闭关十年的时候,也基本断了跟家乡之间的联系,不过,现在于老师跟亳州之间的关系却是越来越紧密了,2013年药博会的时候,于老师受到邀请在家乡办了一次书法展。而现在在亳州师专,于老师也开了一个自己的书法训练班。叫亳州师专古典书法研究中心,我是这个中心的主任,这个中心目前招了一个班,我每个月基本上都要回去一次,为这个班授课,这个班目前的人数已经有二三十个,既有亳州本地的,也有亳州下面下辖县的,还有隔壁阜阳的,还有武汉的,河南的。这次于钟华老师的节目,将会在4月30日CCTV10的《百家讲坛》中首播,播出的时间是每天中午的11:42首播,晚上的23:27重播,一共12集。也希望大家到时关注咱们亳州老乡在央视舞台上面的表现。就像于钟华老师说的那样,看名词的书和写动词的书,都可以让我们内心沉静下来,而在现在这样高速发展的社会当中,很多时候其实更应该停下脚步,思考一下,比如说看看于老师在百家讲坛里的讲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也希望您能够从中有所感悟。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ydsk5523678
《药都时空》:创办于2000年,是全省城市电视台第一档民生新闻栏目.栏目始终坚持&真诚服务亳州百姓&宗旨.2015年药都时空播出时间首播:新闻综合频道20:00 23:06 重播:农村频道21;50 次日 07:05 12:40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其它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百家讲坛 书法档案4 硬笔的启示
《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 百家讲坛 书法档案4 硬笔的启示 /cx/bjjt/sfda/6314.html 时长:40:21 /play02.php?id=2015/bjjt/bjjtc1.mp3
------分隔线----------------------------当前位置:&&&&&&
《百家讲坛》“书法档案”系列节目 开播座谈会在我市举行
撰写时间: 日
来源:济源日报
  4月30日,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书法档案”系列节目开播座谈会在我市举行。《百家讲坛》总导演高虹、编导张长虹,“书法档案”系列节目主讲人于钟华与我市书法界知名人士共聚一堂,畅谈书法艺术。
  据悉,“书法档案”是《百家讲坛》首次推出的书法系列节目,主讲人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于钟华。该节目试图从书法的源头和顶层设计入手,探寻古人学习书法的方法,让人们重新认识书法,发现书法中蕴含的文化智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书法档案”于4月30日至5月11日每天11时42分、23时27分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播出。
  高虹、张长虹、于钟华与大家一起回顾了“书法档案”系列节目的创作历程,并与与会人员一起观看了“书法档案”第一期节目。
主办:中共济源市委&&济源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承办:济源市电子政务办公室&&济源市行政服务中心&&豫ICP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家讲坛书法讲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