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折800计入销量吗800件已完成54件,已完成百分点是多少

2012年10月各国汽车销量及部分车企销量
→→2012年10月各国汽车销量及部分车企销量
你是本网站第位访客
苏州紧固件展
2015年上半年培训计划
全英文采购指南CFD
打开门迎接国外客户
人气供货商最新访问
(0分钟前)(2分钟前)(8分钟前)(30分钟前)(40分钟前)(56分钟前)(62分钟前)(62分钟前)(62分钟前)(64分钟前)(65分钟前)(76分钟前)(76分钟前)(91分钟前)(96分钟前)
浏览数:1501&推荐度:&投票数:0评论数:02012年10月各国汽车销量及部分车企销量   美国10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0%至109万辆  综合外电报道,今年10月美国轻型车总销量为109万辆,较去年同期的102万辆同比提高7%,低于此前业内普遍的预期增幅。10月份,美国市场轻型车销量1,092,294辆,去年同期为1,021,390辆,同比增长6.9%;前10个月累计销量11,992,425辆,去年前10个月累计销量10,540,419辆,同比提升13.8%。据悉,本周一在美国东部海岸登陆的飓风&桑迪&是造成销量增速低于预期的原因之一。&桑迪&影响的地区贡献了美国25%的汽车销量。按照当月销量速率预期全年销量,季节性调整年化销量SAAR(Seasonally Adjusted Annualized Sales Rate)下跌到1,430万辆,低于预期的1,490万辆。  法国10月新车注册量同比降7.8% 连续下跌12个月  法国汽车制造商协会CCFA日前公布了今年10月法国新车注册量数据,当月法国车市连续第12个月同比下跌。10月份,法国市场新车注册量为162,411辆,与去年同期相较,同比下跌7.8%。该跌幅低于今年8月的11.4%和9月的18.0%。CCFA表示,新车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经济滑坡,失业率提高,消费者继续避免进行大宗采购。10月份,雷诺在法国销量同比下跌26.4%,而标致雪铁龙同比跌落5.0%。今年1到10月份,法国市场新车注册量为159万辆,同比下降13.3%,这也是法国车市连续10个月累计销量下滑。  德国汽车市场10月销量26万辆 同比增长0.5%  德国汽车市场十月份共销售了将近26万辆轿车,同比增长了0.5%。德国汽车制造商协会VDIK公布,得益于高折扣的购车优惠,汽车商家重新将购车者吸引进汽车大厅。2012年前十个月,德国汽车销量达到262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6%。九月份,汽车销量下滑11%,柴油车发展相比较为稳定,市场占有率已达到48%。  西班牙10月份汽车销量同比下跌21.7%  据西班牙汽车工业协会ANFAC统计的数据显示,2012年10月份西班牙的汽车销量同比下跌21.7%。10月份西班牙汽车销量为44.873辆,同比下滑21.7%,去年同期销量为57.278辆。今年10月份西班牙汽车市场上最畅销的品牌为雷诺,10月份销量4.066辆,较去年同期的5.102辆下跌20.3%。其次是大众品牌(销量为3.947辆)和西亚特品牌(销量为3.663辆)。今年10月份西班牙市场上绝大部分汽车品牌的销量均出现下跌,仅若干品牌的销量出现同比增长,其中达西亚品牌销量同比增长63.5%至1.893辆,宝马品牌销量同比增长30.2%至2.130辆,现代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0.2%至1.975辆。2012年前10个月西班牙市场新车累计销量为600.237辆,同比下跌11,9%,去年同期为681.199辆。  英国10月份新车销量同比增长12.1%  据英国汽车工业协会SMMT统计的数据,今年10月份英国新车销量为151,252辆,同比增长12.1%,去年同期的销量为134,944辆。10月份英国汽车市场上柴油动力车型的销量为78,507辆,同比增长8.9%,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53.4%下降至51.9%;汽油动力车型的销量为70,539辆,同比增长15.2%,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45.4%增长至46.6%。另外,今年10月份英国市场上替代能源汽车AFV的销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达到2,206辆,较去年同期的1,589辆增长38.8%;AFV前10个月累计销量达到24,266辆,较去年同期的21,455辆增长13.1%。英国10月份最畅销的车型仍然为福特嘉年华,销量为8,058辆,其次是欧宝科莎(6,285辆)以及福克斯(5,834辆);从前10个月累计销量看,英国最畅销的车型同样为嘉年华,销量为96,805辆,其次是科莎(78,760辆)和福克斯(70,355辆)。今年前10个月,英国新车销量共计1,771,861辆,同比增长5.0%,去年同期的销量为1,688,038辆。  意大利10月份新车销量同比下跌12.4%  据意大利汽车工业协会(Anfia)公布的数据,今年10月份意大利新车销量为116,875辆,同比下跌12.4%,去年同期意大利新车销量为133,411辆。10月份意大利市场上销量最高的车企为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销量为34,075辆,较去年同期的38,017辆相比降低10.4%;大众集团销量排名第二,销量为15,793辆,较去年同期的18,013辆相比降低12.3%;标致雪铁龙紧随其后,销量为12,657辆,同比微跌0.8%。今年10月份意大利市场上仅丰田、起亚与路虎销量出现同比增长,其中起亚增幅最大,10月份在意大利的销量同比增长81%至2,841辆;路虎销量同比增长27.9%至1,114辆;丰田集团销量同比增长2.0%至4,704辆。今年1至10月份意大利新车销量累计达到1,207,860辆,同比下降19.7%,去年同期意大利新车销量为1,504,528辆。今年前10个月中,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累计销量达到358,089辆,同比下降19.7%,去年同期销量为446,068辆。  澳大利亚 10月份新车销量同比增长12.2%  据澳大利亚汽车工业联合会FCAI统计的数据,今年10月份澳大利亚的新车销量同比增长12.2%至95,584辆,去年同期的销量为85,196辆。今年前10个月,澳大利亚新车销量共计918,258辆,同比增长9.7%,去年同期的销量为837,324辆。10月份澳大利亚汽车市场上乘用车销量为49,291辆,同比增长3.7%;SUV的销量为25,737辆,同比增长26.2%;轻型商用车销量为17,781辆,同比增长19.7%;重型商用车销量为2,775辆,同比增长15.1%。今年前10个月,澳大利亚乘用车累计销量为474,585辆,同比增长1.7%;SUV销量同比增长28.6%至254,132辆;轻型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9.7%至164,315辆;重型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9.0%至25,226。  宝马集团10月美国销量同比增长18.5%  宝马集团日前公布其今年10月份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为32,339辆,同比增长18.5%,去年同期的销量为27,288辆。今年前10个月宝马集团在美累计销量为267,267辆,同比增长8.4%,去年同期的销量为246,602辆。宝马品牌10月份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为26,451辆,同比增长20.9%,去年同期的销量为21,873辆。前10个月宝马品牌在美累计销量为212,848辆,同比增长6.7%,去年同期的销量为199,552辆。MINI品牌10月份在美国的销量为5,888辆,同比增长8.7%,去年同期的销量为5,415辆。今年前10个月MINI品牌在美累计销量为54,419辆,同比增长15.7%,去年同期的销量为47,050辆。  日系车10月份在华销量跌幅加剧  日系车在华销量如同这一轮北方的寒潮。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本田、丰田、马自达、日产在华销量同比分别下滑53.5%、44.1%、45%和40.7%,&银十&日系车在华延续&金九&颓势。受此影响,业内人士预计,今年我国车市可能无法完成两千万辆的销售目标。11月份开端,日系车巨头丰田、本田相继宣布,10月份在华销量出现大幅下滑。本田公司数据显示,10月份新车在华销量仅2.41万辆,同比下滑53.5%,这比9月份40.5%的降幅还扩大了十多个点;同样的情况在日产公司再次上演,其10月份在华数据显示,整个十月份,仅销售6.43万辆,同比下滑40.7%,较9月下滑35%,降幅进一步扩大;昨日,马自达也传来了坏消息,10月份在华仅销售了9511辆新车,尚未过万,同比减少45%;丰田也未能幸免,10月销量仅为4.56万辆,降幅达44.1%。除了单月的急剧下滑,也许前十月的数据更让人心忧。1-10月份,除本田实现2.7%的增长外,丰田、马自达、日产在华销量分别为68.59万、15.76万、101.16万辆,同比减少1.1%、9%、0.4%。  通用汽车前10月在华销量233万辆 同比增长10.5%  11月5日,通用汽车宣布今年10月在华销量25.2万辆,而前10个月累计销量突破233万辆,均实现两位数比例增长,达到历史同期新高。10月份,通用汽车及其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总销量达251,812辆,较2011年10月的220,308辆同比增长14.3%,刷新通用汽车10月在华销量纪录。其中,上海通用汽车国内销量同比增长13.8%至117,611辆;上汽通用五菱在华销量同比增长15.9%至129,806辆;一汽通用国内销量为4,259辆,同比下滑2.7%。如包含出口销量,则10月上海通用旗下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大品牌销量达到120,909辆,同比增长12.5%。1到10月份,通用汽车及其合资企业在华累计销量总计2, 333,624辆,去年同期为2,111,877辆,同比增长10.5%,创历史新高。其中,上海通用汽车的国内销量同比增长7.4%,达1,084,443辆;上汽通用五菱国内销量同比增长13.9%,达1,199,937辆;而一汽通用的国内销量则同比下滑0.5%至45,508辆。如包含出口销量,则前10个月上海通用总销量超过114万辆,同比增长10.3%。  日产10月份美国销量同比降低3.2%  日产汽车公司日前公布其今年10月份在美国市场上的销量同比下降3.2%至79,685辆,去年同期的销量为82,346辆;其中轿车销量为52,138,同比略降0.2%;卡车销量为27,547辆,同比降低8.4%。日产品牌10月份在美国市场上的销量为70,928辆,同比下降6.0%,去年同期的销量为75,484辆;日产品牌前10个月累计销量达到850,816辆,同比增长9.4%,去年同期销量为777,382辆。英菲尼迪品牌10月份在美销量为8,757辆,同比增长27.6%,去年同期的销量为6,862辆;前10个月英菲尼迪品牌美国销量为95,353辆,与去年同期的79,043辆相比增长20.6%。今年前10个月中,日产汽车公司在美累计销量为946,169辆,同比增长10.5%,去年同期的销量为946,169辆;前10个月轿车销量同比增长6.5%至602,709辆,卡车销量同比增长18.3%至343,460辆。  马自达10月份美国销量同比增长1.6%  马自达日前公布其今年10月份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为18,622辆,同比增长1.6%,去年10月份在美销量为18,326辆。马自达10月份在美国的轿车销量为13,379辆,同比增长4.2%,去年同期销量为12,844辆;卡车销量为5,243辆,同比下降4.4%,去年同期销量为5,482辆。今年10月份,马自达2在美国的销量创下历年10月份最高纪录,同比增长18%至1,124辆;马自达3的销量为9,518辆,同比增长34%;10月份马自达采用了创驰蓝天技术(SKYACTIV TECHNOLOGY)车型(包括CX-5及部分马自达3车型)的销量占其总销量的61.9%。今年前10个月中,马自达在美国市场的销量总计为228,104辆,同比增长8.8%,去年同期销量为209,641辆。  本田10月份美国销量同比增长8.8%  本田美国公司日前公布其今年10月份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为106,973辆,同比增长8.8%,去年同期的销量为98,333辆。本田品牌今年10月份在美销量为94,810辆,同比增长8.7 %,去年同期的销量为87,218辆;前10个月在美销量为1,045,495辆,同比增长21.9%,去年同期销量为857,869辆。讴歌品牌今年10月在美销量为12,163辆,同比增长9.4%,去年同期的销量为11,115辆;前10个月讴歌品牌在美累计销量为127,936辆,与去年同期的100,261辆相比,增长27.6%。10月份本田品牌在美销量最高的车型依然为雅阁,达到28,349辆,同比增长25%;思域的销量为20,687辆,同比增长27.9%;CR-V的销量为20,205辆,同比增长4.5%。今年前10个月,本田在美国市场累计销量为1,173,431辆,同比增长22.5%,去年同期销量为958,130辆。  现代汽车10月美国销量同比小幅下滑4%  现代汽车公司日前公布其今年10月份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为50,271辆,同比下滑4%,去年同期销量为52,402辆。10月份,索纳塔在美销量最高,为16,773辆,同比下降8.5%,去年同期销量为18,192辆;伊兰特销量为14,512辆,同比增长11.6%,去年同期销量为13,000辆;雅绅特销量为3,373辆,去年同期为4,833辆,同比大幅下跌30.2%;圣达菲销量6,022辆,去年同期5,199辆,同比增长15.8%。今年前10个月,现代汽车在美国市场的销量总计590,085辆,同比增长8.2%,去年同期为545,316辆。  马自达10月在华销量跌破万辆 同比下降45%  11月5日,马自达表示,由于日系车品牌因钓鱼岛争端在华受到抵制,今年10月在中国市场销量延续9月大幅下滑趋势,同比骤跌45%,销量跌破万辆。马自达10月在华销量为9,511辆,45%的同比跌幅比9月份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今年9月份马自达在华销量为13,258辆,较去年9月同比下滑35%。10月份大部分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销量跌幅比9月加剧。今年前10个月,马自达在华累计销量为157,627辆,同比下跌9%。  丰田10月在华销量骤跌44% 累计销量低于去年  丰田中国11月1日宣布,今年10月在华销量同比大幅下跌44%,延续了9月份的骤降趋势。由于中日钓鱼岛主权纷争引发中国消费者抵制日系车,丰田等日本车企从9月开始在华销量大幅下挫。丰田表示,今年10月在华销量为45,600辆,较去年10月同比下降44%。相形之下,今年9月丰田在华销量跌幅为48.9%。1到10月份丰田在华累计销量为685,900辆,同比下跌1%。丰田原先计划今年在华销量100万辆,较去年同比提高约13%。在遭遇9月挫折之后,丰田承认可能无法完成该目标。  丰田10月份在美销量同比增长15.8%  丰田汽车日前公布其今年10月份在美销量同比增长15.8%至155,242辆,去年同期销量为134,046辆;今年前10个月丰田集团累计销量为1,726,666辆,同比增长30.0%,去年同期销量为1,328,570辆。丰田集团美国销售副总裁Bob Carter表示,尽管受到飓风桑迪的影响,10月份丰田汽车在美国的销量依然强劲,我们期待美国市场在后续几个月中继续保持强势的增长。今年10月份,丰田品牌乘用车在美销量为77,520辆,较去年的62,541辆同比增长24.0%;10月份丰田品牌轻型卡车的销量达到57,872辆,同比增长8.3%,去年同期销量为53,413辆。丰田品牌10月份美国销量总计为135,392辆,同比增长16.8%,去年同期销量为115,954辆;今年前10个月中,丰田品牌美国销量累计达到1,535,826辆,同比增长30.7%,去年同期销量为1,174,831辆。10月份雷克萨斯品牌在美销量为19,850辆,较去年同期的18,092辆增长9.7%;1月至10月销量为190,840辆,而去年同期为153,739辆,同比提升24.1%。Scion品牌在美10月销量为5,887辆,较去年的3,952辆同比增长49%;前10个月累计销量达到62,377辆,较去年同期的41,559辆增长50.1%。 通用汽车10月美国销售增长4.7%至20万辆  2012年10月,通用汽车美国本土市场销量增长4.7%至195,764辆,这是自2007年以来十月份单月的最高销量;10月份零售销量增长6.8%,至153,005辆。通用旗下四个品牌10月份销量均有所增长。雪佛兰品牌10月在美销量同比增长2.7%至135,305辆;1月至10月在美销量共计1,555,688辆,同比增长4.7%。GMC品牌10月在美销量同比增长6.2%至33,570辆;1月至10月在美累计销量同比增长4.2%至340,128辆。 别克品牌10月在美销量为13,384辆,同比增长14.5%;1月至10月累计销量为150,646辆,同比下滑0.7%。凯迪拉克品牌10月在美销量为13,505辆,同比增长14.5%;1月至10月累计销量117,017辆,同比下滑6.4%。  塔塔汽车10月份全球销量同比增长6%  塔塔汽车公司日前公布其今年10月份全球销量71,771辆(不含捷豹路虎),同比增长6%,其中在印度国内的销量同比增长7%至68,145辆;出口销量为3,626辆,同比降低13%。本财年前7个月(4月至10月)塔塔汽车全球累计销量为481,668辆,同比增长3%,去年同期销量为467,669辆。今年10月份,塔塔商用车在印度国内市场的销量为47,026辆,同比增长21%,其中轻型商用车的销量同比增长59%至34,905辆;中型以及重型商用车的销量同比下降28%至12,121辆;本财年前7个月塔塔商用车印度销量为298,532辆,同比增长6%。塔塔乘用车10月份在印度市场的销量为21,119辆,同比下降16%,去年同期销量为25,124辆;本财年前7个月中塔塔乘用车在印度国内的销量累计达到151,761辆,同比增长1%,去年同期销量为150,572辆。  本田10月在华销量颓势扩大 同比下滑54%  11月2日,本田汽车公布了今年10月在华销量数据,同比跌幅超过50%,高于9月下滑程度。日系车在华颓势因9月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急剧扩大,10月部分日本车企的同比跌幅高于9月。本田10月在华销量为24,115辆,较去年10月同比下跌54%。该跌幅高于另外两大日本车企,丰田10月在华销量同比下滑44%,而日产则为41%。不过由于本田对华依赖度相对较低、发力程度不及丰田日产等因素,前10个月累计销量反而成为三大日本车企中唯一增长者。今年前10个月,本田在中国市场销售了494,108辆汽车,同比增长2.7%。同期日产略跌0.4%,丰田跌1%。上周一,本田宣称在华两座最大工厂将继续减产,将两个轮班削减为一个,直至11月中旬。本田预计到今年2月农历新年可能在华下行趋势将好转。  保时捷10月份美国销量同比增长41.5%  保时捷日前公布其今年10月份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为3,211辆,同比增长41.5%,去年10月份在美销量为2,270辆。保时捷各车型中,10月份Boxster/Cayman车型美国销量为457辆,较去年同期的186辆相比骤增145.7%;10月份911在美销量为590辆,同比增长33.8%,去年同期销量为441辆。另外,今年10月份保时捷卡宴(Cayenne)美国销量为1,697辆,同比增长64.4%;10月份Panamera车型在美销量同比下跌23.6%至467辆,去年同期销量为611辆。今年前10个月中,保时捷在美销量累计达到28,226辆,同比增长13.2%,保时捷去年同期在美销量为24,934辆。  奥迪10月份美国销量同比增长14.5%  奥迪汽车公司日前公布,其今年10月份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创下历年同期最高纪录,同时,奥迪当月在美国的销量保持了22个月的连续增长。奥迪10月份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为11,708辆,同比增长14.5%,去年同期在美销量为10,225辆。今年10月份奥迪在美国最畅销车型为A4,销量为2,740辆,同比增长4.9%;其次是奥迪Q5,销量为2,424辆,同比降低7.1%;另外,9月份奥迪销量增幅最大的车型为A3,销量同比增长59.7%至658辆。10月份奥迪R8与TT车型在美国的销量依然延续了下跌趋势,其中R8销量同比下滑31.9%至47辆,TT销量同比下滑33.5%至129辆。今年前10个月奥迪在美国市场的累计销量为112,402辆,同比增长18.1%,去年同期的销量为95,206辆。  福特10月美国销量微增0.4%至16.8万辆  日前福特汽车公布其10月份美国销量为168,456辆,与去年同期的167,803辆几乎相同,涨幅仅为0.4%。福特品牌10月份美国销量为163,302辆,同比小幅增长1%,去年同期销量为161,709辆;林肯品牌销量为5,154辆,同比下跌15.4%,去年同期销量为6,094辆。福特10月美国轿车销量为50,960辆,同比增长1.9%,去年同期销量为49,994辆;福特SUV销量为49,665辆,同比增长1.9%,去年同期销量为48,741辆。车型方面,福克斯销量出现大幅增长,为18,320辆,同比大幅增长47.9%,去年同期为12,386辆。福特F系列销量创下自2004年以来最高纪录,并且保持了15个月的连续增长态势。  起亚10月份美国销量同比增长12.6%  起亚汽车公司日前公布其今年10月份在美国市场的销量达到42,452辆,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增长12.6%,去年同期在美销量为37,690辆。今年前10个月,起亚在美销量累计达到477,366辆,同比增长17.8%,去年前10个月起亚在美销量为405,095辆。10月份,起亚在美国市场上最畅销的车型依然为远舰(Optima),销量为12,948辆,同比增长50.3%;索兰托(Sorento)紧随其后,销量为9,615辆,同比降低5.5%;销量排名第三的车型为秀尔(Soul),同比增长12.4%至7,988辆。今年前10个月中,远舰销量累计达到127,676辆,同比骤增98.4%;秀尔销量同比增长18.1%至101,344辆;索兰托销量为97,779辆,同比下跌11%;销量为114,728辆。  克莱斯勒10月份美国销量同比增长10%  克莱斯勒集团日前公布,其今年10月份在美国市场的销量达到126,185辆,为2007年以来10月份最高水平,与去年同期的114,512辆相比增长10%;克莱斯勒集团今年前10个月在美累计销量为1,376,855辆,较去年同期的1,123,923辆提高23%。各品牌销量情况:今年10月份克莱斯勒集团销量最高的为道奇品牌,销量为40,611辆,比去年同期的33,734辆增长20%;前10个月累计销量为432,523辆,较去年同期的379,175辆提高14%。克莱斯勒品牌10月销量为22,222辆,比去年同期的21,244辆增长5%;前10个月累计销量为263,688辆,较去年同期的178,795辆提高47%。Jeep品牌10月销量为34,023辆,比去年同期的35,733辆下跌5%;前10个月累计销量为399,213辆,较去年同期的339,526辆提高18%。Ram品牌10月销量为25,609辆,比去年同期的21,836辆增长17%;前10个月累计销量为244,969辆,较去年同期的210,601辆提高16%。此外,菲亚特500车型10月销量为3,720辆,较去年同期的1,965辆骤增89%;前10个月累计销量36,462辆,较去年同期的15,826辆大幅增长130%。  (机经网)
上一篇:下一篇:最新的相关信息:————————————本文涉及话题:
你对本文的评价如何?
☆☆☆☆☆(优秀)
☆☆☆☆(好)
☆☆☆(一般)
☆☆(较差)
☆(糟糕)
最新的业界信息最近热门
法律声明: 本网站中的厂商资料,供货,需求,合作等信息由本网站的注册会员发布,其合法性和真实性由各个发布信息的注册会员负责。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站点维护:
电子邮箱:
<span style="color:#FF小时服务热线:
联系电话/传真:广州:(020) /
 杭州:(0 /
 成都:(028) /
经营许可证编号:|&&&&&|& &
<font color="#12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221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8.5%,增速比1-4月份回落...
中原经理指数&
成交价格预测分布图&&&
&&政经要闻&&&&&&&&&&&&&&&&&&&&&&&&&&&&&&&&&&& &&&&&&&&&&&&&&&&&&&&&&&&&&&&&&&&&&&&&&&&&&&&
2012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0%(注:该涨幅创下2010年6月以来新低,当月...
通知称,自6月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当年归集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下调0.10个百分...
记者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截至5月底,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346万套,开工率为46.4%,基本...
记者昨日从银行获悉,目前在北京地区,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及邮储...
日前,成都市规划局发布了《成都市中心城区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规划管理补充规定(试行)》。该文件要求从2...
&&行业动向&&&&&&&&&&&&&&&&&&&&&&&&&&&&&&&&& &&&&&&&&&&&&&&&&&&&&&&&&&&&&&& &&&&&&&&&&&&&&&
6月8日下午,绿城中国公告宣布,计划向九龙仓发行股份及可换股证券,筹资50.98亿港元,股份的发行价...
6月8日,中国海外发布公告称,今年首5月累积实现房地产销售额503.0亿港元,同比增长25.5%,累...
龙湖地产5月销售主要是北京两个天街项目,分别为“天街”系列城市综合体与“天街”系的成都龙湖·北城天街...
从6月7日公布的5月销售业绩来看,其虽比不上万科、保利的超高数字,但与华南其他如碧桂园、雅居乐等上市...
佳兆业集团6月7日公布5月销售业绩称,5月该集团实现合约销售12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22%;5月合约...
&&市场动态&&&&&&&&&&&&&&&&&&&&&&&&&&&&&&&&&&&&&&&&& &&&&&&&&&&&&&&&&& &&&&&&&&&&&&&&&&&&&&
广州楼市成交回暖,增强了开发商的信心,多个楼盘持续推新,改善型的新货也纷纷亮相6月楼市。5月新货以刚...
6月7日,雅居乐发布消息称,公司通过投标方式,以总代价8614万元取得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白沙镇两幅住...
上月全市新增供应项目超过30个,供应面积约63.2万平方米,同比及环比均创下大幅增加七成左右。“开发...
在白云区,有楼盘销售人员对新品的报价足足比前期产品的售价涨了一倍;在越秀区,有楼盘新货比上期售价贵了...
通州楼市热点区域正在沿地铁八通线东移向土桥区域。6月份,通州区预计开盘的两个项目均位于土桥区域。其中...
&&一周人物&&&&&&&&&&&&&&&&&&&&&&&&&&&&&&&&&&&&&&&&&&&&&&&&&&&&&&&&&&&&&&&&&&&&&&&&&&&&&&&&
针对市场关注内地有关房地产税收的政策,财政部部长7日出席某论坛时表示,下一步将稳步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
6月7日,央行决定从6月8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同时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教授看来,过去10年,中国房地产发展速度太过“疯狂”,由此引发的“...
当前住房市场宏观调控之所以会如此困难,恰与市场当事人对中央政府会随经济增长回落而突然逆转住房调控政策...
单从表面上看,6月这个月份平淡无奇。这不?刚刚过了黄金5月,又偏逢体育大年,欧洲杯、奥运会,体育盛事...
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6932亿 同比下降9.1%
国家统计局网站 &&
&&&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221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8.5%,增速比1-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15098亿元,增长13.6%,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0%。
1-5月份,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3036亿元,同比增长16.0%,增速比1-4月份提高0.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4472亿元,增长22.3%,增速回落2.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4705亿元,增长22.5%,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
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4513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6%,增速比1-4月份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39036万平方米,增长17.3%。房屋新开工面积72859万平方米,下降4.3%,降幅比1-4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53882万平方米,下降8.2%。房屋竣工面积27306万平方米,增长26.3%,增速回落3.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1815万平方米,增长26.5%。
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353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7%,降幅比1-4月份缩小0.6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2620亿元,下降10.0%,降幅缩小3.7个百分点。
二、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
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2885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4%,降幅比1-4月份缩小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3.5%,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3.6%,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1.4%。商品房销售额16932亿元,下降9.1%,降幅缩小2.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10.6%,办公楼销售额下降8.7%,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3.9%。
1-5月份,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409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1%,降幅比1-4月份缩小1.4个百分点;销售额10259亿元,下降12.1%,降幅缩小3.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6962万平方米,下降10.2%,降幅缩小1.8个百分点;销售额3072亿元,下降2.9%,降幅缩小3.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7792万平方米,下降11.1%,降幅扩大0.4个百分点;销售额3601亿元,下降5.0%,降幅缩小0.2个百分点。
5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30740万平方米,比4月末增加43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加278万平方米,办公楼增加6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增加43万平方米。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
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34171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比1-4月份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6296亿元,增长8.5%;利用外资168亿元,下降36.8%;自筹资金14518亿元,增长16.3%;其他资金13188亿元,下降4.3%。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7926亿元,下降4.0%;个人按揭贷款3343亿元,下降2.9%。
 四、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
5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4.90,比上月回落0.72点。
5月CPI同比上涨3.0% 创23个月以来新低
&&& 2012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0%(注:该涨幅创下2010年6月以来新低,当月CPI涨幅为2.90%)。其中,城市上涨3.0%,农村上涨2.9%;食品价格上涨6.4%,非食品价格上涨1.4%;消费品价格上涨3.6%,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7%。1-5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5%。
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3%。其中,城市下降0.3%,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0.8%,非食品价格持平(涨跌幅度为0);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1%。
居住价格同比上涨1.6%。其中,住房租金价格上涨2.2%,水、电、燃料价格上涨1.3%,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1.1%。
五年期以上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至4.70%
上海证券报 &&
&&& 住建部8日下发通知,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利率,五年期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至4.70%。
通知称,自6月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当年归集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下调0.10个百分点,由0.50%下调至0.40%;上年结转的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由3.10%下调至2.85%。
与此同时,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五年期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0个百分点,由4.90%下调至4.70%;五年期以下(含五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由4.45%下调至4.20%。
另外,开展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的城市,贷款利率按照五年期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上浮10%执行。
&目前全国已经有近20个城市调整了公积金额度,以重庆、武汉、西安等城市为例,公积金贷款的上限都已经提高到70万左右,按照这一贷款额度,基本上可以满足这些城市的主流房源贷款需求。&中原地产张大伟说,但是对于北京等一线城市,由于单套房的总价较高,公积金贷款往往&力不从心&,因此建议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
另外,对于此次降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信贷的松动给楼市走出底部提供了政策支持,预计部分楼盘项目的成交量会逐渐增加。
但是,从整体来看,&楼市的限购限贷的调控政策并未松动,因此楼市无论是成交量还是价格,都没有大涨的可能性。&伟业我爱我家(博客,微博)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说。
胡景晖还认为,此次降息对于资金链紧绷的开发商而言,虽然贷款利息会有所减少,但依然是隔靴搔痒,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资金问题,通过降价促销,加速回款来缓解资金压力仍将是大部分开发企业的唯一选择。
全国保障房已开工346万套 开工率46.4%
人民日报 &&
&&& 记者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截至5月底,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346万套,开工率为46.4%,基本建成206万套,完成投资3895亿元,整体进展比较顺利。
2012年,全国计划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70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500万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张学勤表示,保障房进展顺利的原因,一是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的部署较早;二是中央对于这项工作的补助力度不减;三是各地通过几年的经验积累,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有了不少工作经验;四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有关政策措施,全力推进今年的住房保障工作。
尽管今年计划开工的保障房数量比去年少,但中央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补助力度只增不减,而且中央也明确要求地方政府把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安排在预算内。同时,中央代地方发行的国债优先和倾斜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去年很多地方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当作大头。&融资方面我们提出来要规范利用企业债券,包括利用地方的融资平台建设保障房,也包括其他企业建设保障房项目,都可以发行企业债券,当然要按照规定通过审批。此外,还要加大银行信贷的支持力度,这几年银行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张学勤说。
据记者了解,在资金方面,截至今年4月底,中央已下达地方1483亿元补助资金,其中第一批补助资金454亿元已于2月份下达到地方,较去年提前1个月,各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面临的筹资压力将逐步得到缓解。
张学勤表示,今年保障性住房将进入建、管并重的阶段。国务院提出今年要基本建成500万套以上,分配问题已经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目前基本采取三分建七分管。如何保证公平、公开、公正地分配,张学勤建议:第一,完善制度。国务院和相关部门出台了廉租住房的管理办法、经济适用房的管理办法,包括公共租赁住房的发展指导意见,地方也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完善制度。第二,建立公开透明的机制。确保地方对于保障性住房从申请的条件到审核的过程、分配的结果等等,做到全过程公开透明,整个操作行为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第三,建立多部门的联动机制。申请人资格审核涉及多个部门,现在地方在逐步地建立和完善部门联动、协同作战的审核机制,尽量避免骗购骗租等行为。第四,建立良好纠错机制。对发现的以权谋私、骗购骗租的行为及时查处。
北京首套房贷8.5折阵营扩大
&&& 记者昨日从银行获悉,目前在北京地区,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及邮储银行等7家银行的首套房贷最低利率可打8.5折。而在两个月前,仅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北京银行等可给出这一利率水平。华夏银行北京分行人士告诉记者,银行对首套房贷款利率优惠正在逐步放宽。今年以来,楼市调控放松迹象明显,商业银行首套房贷利率连续下滑,从年前的基准利率1.1倍降至目前的8.5折优惠。 
银率网分析师华明表示,目前房价正处于阶段性底部,决策层将&稳增长&定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楼市调控不再会有发挥的余地,房价未来存在很大的反弹可能,而此时部分银行又有房贷优惠,对于需要贷款的购房者来说,目前是个不错的购房时机。
央行6月7日宣布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并将银行贷款下限放宽至基准利率的0.8倍,分析人士预计,今后将有更多的银行加入首套房贷8.5折优惠阵营,但房贷利率已无进一步降低空间。贷款机构伟嘉安捷市场部经理吴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的银行信贷结构来看,8.5折利率已是银行所能承受的底线,&房贷已不再是银行的房贷重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贷款更受银行的青睐&。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于房贷的发放并不是很热心,一位股份制银行信贷部人士告诉记者,&尽管目前银行的信贷量较去年宽松了一些,但是依然比较紧张,加上今年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大在金融领域扶持小企业的力度,因此我们更倾向于发放小企业贷款&。
然而,首次购房的借款人要想获得8.5折优惠实非易事。北京银行人士指出,只有优质客户、部分优质楼盘的首套房贷业务能拿到贷款折扣。邮储银行也表示,该行非常注重借款人的个人资质,只有信誉、工作单位、学历都较好的,才有可能获得优惠。在采访过程中,多家银行都表示,借款人必须信用良好没有逾期;有一定的资产(包括房产、汽车、存款、保险等);职业及收入水平稳定;且借款人年龄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在28-40岁左右较好。
成都发布大型城市综合体管理规定
中国房地产报 &&
&&& 日前,成都市规划局发布了《成都市中心城区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规划管理补充规定(试行)》。该文件要求从2012年6月起,成都主城区内新建大型综合体需临近轨道交通站点。另外,该文件还要求成都市内的新建城市综合体项目,应具备商业、办公、酒店、会议会展、文化娱乐、体育、交通、住宅等三种或三种以上城市功能,除住宅外,应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城市功能作为项目的主导城市功能。
在业内外纷纷对大量城市综合体集中出现表示担忧的情况下,一直处于调控范围之外的商业地产,在疯狂膨胀之后,也逐渐进入了政府的调控视线。而该政策的出台,也让很多已拿地并正在报建的项目,受上述条款的限制,不能再以城市综合体的形式出现。
看不见&看不见的手&
成都对城市综合体的限制,并不让人意外。当&看不见的手&无能为力的时候,政府的干预就显得十分必要。
房地产市场化是用所谓&看不见的手&来管理楼市的发展,但是房地产市场在高利润诱惑下高速膨胀时,&看不见的手&却逐渐跟不上了步伐。
&看不见的手&应该是&背道而驰&的。当数量增多的时候,价格下降,人们就会转向其他的领域。但是在城市综合体快速膨胀的过程中,数量增多和招商[简介 最新动态]运营的难度增大,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人们继续投入的热情。
以成都为例,据四川商业地产联盟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成都目前已开工建设的商业综合体多达104个,还将在未来5年内入市1000万平方米左右。成都的这一数字早已超越了作为一线重点城市的北京和上海。
与数量上的大肆膨胀相对应的是,在城市综合体的规划和运营上,国内商业地产领域却并没有出现另人兴奋的进步,其中同质化一直是困扰商业地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综合体在野蛮生长过程中忽视了自身修炼,重量不重质,导致&千城一面&。使得综合体市场面临瓶颈。究其原因,在国内部分一二线城市,城市综合体建设往往侧重于多类商业物业的大放量,并且以简单的业态组合。&河北晨曦万杰机构副总经理孙健说。
唯吾知足机构总经理郑秋皓则认为:&目前我国商业普遍存在模式单一化、业态雷同化、品牌同质化的&三化&问题,这是城市综合体必须直面解决的问题。这些项目多以销售为主,持有的很少,这会为项目后期的运营埋下隐患。还有招商问题,即使引来了商家,和其他项目一比较就能发现,80%~90%品牌是重叠的,如此一来如何做出项目的亮点和特色。&
绿城向九龙仓发行50.98亿港元股份及可换股证券
观点地产网 &&
&&& 6月8日下午,绿城中国公告宣布,计划向九龙仓发行股份及可换股证券,筹资50.98亿港元,股份的发行价格为每股5.2港元,较停牌前收盘价5.35港元折让2.8%。
第一批股份总认购价约为1,705,000,000港元,认购价每股股份5.20港元;第二批股份认购价与第一批股份相同,总认购价约为843,000,000港元;此外,绿城将有条件同意以现金发行可换股证券,而九龙仓有条件同意以现金认购上述本金总额为2,550,000,000港元的可换股证券。
公告称,可换股证券构成发行人的直接、无抵押及后偿责任,可换股证券享有同等地位,并无任何优先地位。倘发行人清盘,可换股证券持有人的权利及索偿地位应优先于就发行人任何股本类别(包括优先股)提出索偿之人士,惟付款权利落后于支付予发行人所有其他现时及未来优先及后偿债权人(平价证券持有人的索偿除外)的款项。
公告显示,于本公告日期,九龙仓拥有绿城34,888,500股股份权益,完成第一批认购后,股份投资者及其联系人士会于362,738,079股股份中拥有权益,相当于经第一批认购扩大后全部已发行股本约18.4%。
配股完成后,九龙仓将持有绿城中国24.6%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绿城称,扣除相关开支后所得款项净额预期约5,087,000,000港元,拟将所得款项净额用作一般企业用途、偿还贷款或作一般营运资金。
此外,根据认购协议,绿城将于董事会会议上建议董事考虑委任吴天海(股份投资者提名候选人)作为非执行董事,其任命将待第一批认购完成后生效。
吴天海现年59岁,自一九九四年出任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副主席兼常务董事。于一九八一年加入九龙仓集团,并于一九八七年成为董事兼财务总裁;一九八九年五月获委任为常务董事及于一九九四年六月获委任为副主席。在九龙仓集团之主要附属公司中,彼为海港企业有限公司(公众上市)、有线宽频通讯有限公司(公众上市)、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九仓电讯有限公司及天星小轮有限公司的主席。
资料显示,6月8日早上,会德丰、九龙仓、绿城中国等三家公司均发出停牌公告,会德丰及九仓的停牌通告指,待刊发一项主要交易、及一项关连交易公告;绿城则表示,待发出一份有关可能涉及发行证券的公告。
同时有消息指,3家公司今日会在杭州举行联合记者会,涉及三方之间的合作。
6月8日中午,有知情人士透露,绿城中国已同意向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出售旗下部分权益,但该知情人士对权益规模和交易价值未予置评。
中海5月销售123亿港元 完成全年目标63%
观点地产网 &&
&&& 6月8日,中国海外发布公告称,今年首5月累积实现房地产销售额503.0亿港元,同比增长25.5%,累计实现销售面积29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6%。截至5月底,集团已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62.88%。
其中,5月中国海外实现房地产销售额港币123.1亿元,实现销售面积75.5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5%及22.2%。资料显示,中国海外4月份房地产销售额为港币118.8亿元,实现销售面积81.2万平方米。
按区域划分计算,5月份,销售额及销售面积增长幅度最快,以及销售额最多的地区为长三角地区,其销售额达港币45.96亿元,同比增长154.49%,销售面积达20.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6.94%;销售面积最多的地区为北方区,其销售面积达22.8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24%。
同时,公司5月份无新增土地储备。截至目前,中国海外累计新增土地储备274.5万平方米,其中新增权益土地储备257.7万平方米;目前,中国海外在内地32个城巿及香港和澳门地区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资料显示,中海月累计实现房地产销售额870.9亿港元,同比增长29.8%,累计实现销售面积55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
而此前2月2日,中国海外发展主席孔庆平在香港表示,中海2012年销售目标维持与2011年全年目标相同,即800亿港元。
另于5月27日,中海紫御豪庭终于入市,该项目为精装修项目,主推245平米以上的精装大平层户型,均价为元/平。资料显示,该项目是2009年的地王项目。当年9月,中海地产以70亿元竞得长风纯住宅地块,一举成为当时的全国总价地王,折合楼板价高达22400元/平方米。
龙湖5月销售33.5亿 环比增长一成
观点地产网 &&
&&& 6月8日,龙湖地产公布5月销售情况称,5月单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3.5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0.2%,同比增长7.4%。
据悉,龙湖地产5月销售主要是北京两个天街项目,分别为&天街&系列城市综合体与&天街&系的成都龙湖&北城天街住宅项目。同时,长三角地区销售情况也较好。
对于热销的原因,龙湖方面也表示,是凭借丰富产品线组合及灵活的销售策略。
根据龙湖地产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龙湖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65.3亿元,而4月单月共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0.4亿,至此,今年1至5月龙湖地产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29.2亿元。
而于5月17日,龙湖地产董事长吴亚军在股东会上对龙湖前4个月合同销售仅完成全年销售目标24.5%的情形回应称,往年公司上半年会完成4成的销售,下半年的销售额占整体的六成,今年情况应该差不多,因此,公司目前没有下调全年390亿的销售目标。
另获悉,龙湖6月还将进一步加大供货,随着宁波龙湖首个项目滟澜海岸的开盘,集团在长三角区域的布局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金地5月销售30.4亿 6月拟推16个项目
观点地产网 &&
&&& 在这个各大房企都在高调促销抢市场的时候,曾位列&招保万金&之一的金地却显得异常的低调。
不过,这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影响金地的销售,从6月7日公布的5月销售业绩来看,其虽比不上万科、保利的超高数字,但与华南其他如碧桂园、雅居乐等上市公司相比,也不遑多让。
5月业绩升至30亿元
据公告显示,金地2012年5月公司签约面积24.8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增加70.5%;签约金额3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6.3%。
而4月,其签约面积为17.7万平方米,签约金额22.7亿元。
月公司累计实现签约面积84.2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增加55.9%;累计签约金额9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0.9%。
按照金地今年约310亿元的销售目标计算,其任务完成已近1/3。
事实上,金地的收益不仅仅包括房地产销售,金融理财产品亦是金地资产增值的重要来源。
据昨日的公告上显示,截至5月底,公司已在包括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十四家金融机构购买了人民币理财产品。
金地方面称:&5月份我公司理财产品的实际发生额为75亿元人民币,未到期理财产品余额为35亿元人民币,收回理财产品40亿元并获得预期收益。&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金地理财产品的规模似乎正在急剧扩大。按照5月发布的公告显示,其在4月的立产产品实际发生额仅有5月的一半左右,为31亿元,而上月金地收回的理财产品仅为2亿元,与40亿元相比,规模更小。
加大推货与降豪宅比重
或许是受到近两月销售逐渐上涨趋势的影响,金地计划推出的项目也越来越多。
按照此前公告显示,金地3月与4月拟推项目为14个,5月为13个,而6月金地的拟推售项目更是增至16个。
公告披露, 月金地有新推或加推盘计划的项目包括:广州荔湖城、深圳天悦湾、东莞博登湖、上海天境、上海艺华年、南京自在城、南京明悦、杭州自在城、武汉艺境、武汉圣爱米伦、武汉澜菲溪岸、北京朗悦、天津紫云庭、沈阳铂悦、沈阳滨河国际社区、西安湖城大境。
同时,金地亦称,鉴于销售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确定性,上述销售数据与定期报告披露的数据可能存在差异,推盘计划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调整。
其实,对于金地来说,每个月销售项目数量的小小变动其实并不值得太过关注,但金地产品类型的调整才是今年贯穿始终的重点。
近期有报道称,金地总裁黄俊灿又在强调,目前金地集团高端产品的比重较大,全国内高端产品已经占据了可供销售面积的一半。为此,今年金地集团将调整高端产品的比例,将这一比例降低到46%左右。
此外,黄俊灿认为,从去年及今年头几个月来看,市场中,首置和首改项目都卖得很好,例如北京房山的金地朗悦项目,一直以来销售得都比较好,所以在今年,首置、首改项目成为公司的销售重点。
佳兆业5月销售12亿 同比上升22%
观点地产网 &&
&&& 佳兆业集团6月7日公布5月销售业绩称,5月该集团实现合约销售12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22%;5月合约销售面积为22.15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1%,5月平均售价为5333元/平方米。
同时,1至5月,佳兆业实现累计合约销售额49亿元,同比增长79%;累计合约销售面积约84.68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0%;而因地区组合变化,前5月合约销售平均售价为5809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5%。
对于目前的销售业绩,佳兆业副主席兼谭礼宁曾于5月底的股东大会上表示,目前的销售进度基本符合公司预期。而对于上半年销售的缓慢,他解释称,除了上半年假期多外,公司今年在东北地区的楼盘较多,因为季节性问题导致消化速度较慢。谭礼宁还表示,对于165亿的销售目标公司充满信心。
近期,佳兆业集团也是动作不断。该公司6月6日曾公告称,公司已根据日通过的购股权计划,建议授予3.2679亿股购股权予公司高层和若干雇员,以认购该公司股本中每股面值0.10港元的普通股,行使价为1.5港元。
同样是6月6日,佳兆业还宣布,其控股子公司上海新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4.07亿元竞得上海嘉定区马陆镇28-01地块,楼板价6990元/平,溢价率55.33%。该项目暂命名为大都会,待90天交地后项目即开始进入开发阶段,预计10个月后对外开盘,产品将以80平米的2房和100平米的小3房为主。
此外,6月5日,佳兆业亦曾宣布,季加铭先生已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兼副主席,主要负责集团战略规划,自日起生效。季加铭在1980年12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副总经理;中建市政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及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董事长等多个职务。
广州改善型产品6月大量面市
南方日报 &&
&&& 广州楼市成交回暖,增强了开发商的信心,多个楼盘持续推新,改善型的新货也纷纷亮相6月楼市。5月新货以刚需的中小户型为主流,货量充足且有较大的购房优惠。相比之下,6月份预计推新的40多个楼盘中,超过20个楼盘新货主推1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单位,其中不乏占据优越地段的市区楼盘,多个楼盘货量充足,但是在优惠方面表现淡定,并没有出现像5月一些楼盘推出劲减几十万的购房优惠。在板块分布方面,向来受到大品牌开发商青睐的番禺,在6月迎来品牌新货供应的集中期。
据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统计,广州十区两市预计将有44个楼盘在6月推出新品,环比5月的66个减少17个。全市预计开售的全新项目有13个,环比5月的23个减少10个,老盘加推占新盘量70.45%。其中,中心六区的新盘量仅10个,环比减少7个。郊区供货量则相对充足,共有34盘推新,占全市供货量的77.27%。虽然环比5月数量有所下降,不过对比今年的前4个月,推新的数量仍有所增加。
不同于5月的以刚需中小户型的新货,6月的新盘新货中有超过20个楼盘主推超过100平方米以上的改善户型的洋房或者别墅单位。如四大老城区的楼盘颐徳公馆、东山京士柏、中信西关海和珠江帝景,推出户型均为140平方米以上,货量充足,全部面向改善型置业一族。郊区方面,番禺7个楼盘推新,主推大户型产品的项目就有4个,另外,花都、增城和从化也有多个项目推出别墅产品。
这些大户型新货,市区的产品多数带精装修发售,位于老城区中信西关海、珠江帝景和颐德公馆等均推出16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单位,并且将会以豪华精装修发售,实力买家可以关注。郊区的大户型产品选择较多,有大平层洋房、叠墅和别墅等。其中,番禺区的大学城板块大户型新货6月扎堆推新,尽管项目货量充足,但未见&价格战&,有楼盘反而未开盘先&热卖&。星汇文瀚尚未正式开盘,不过近半数的单位已经被认购,毛坯认购均价为17000元/平方米。另外,5月的新盘新货优惠多、折扣大,多个楼盘推出购房劲减数十万的优惠,不过6月的新盘新货则显得相对淡定,多数新货登记优惠也以常规折扣为主。
刚需户型退潮,而最近关于各地政府对楼市的&微调&政策纷纷出台,改善型大户型放量探市,有分析指,是由于最近几个月楼市&主攻&首次置业者的100平方米以下&刚需&中小户型,5月不少开发商手上的中小户型单位已经消化得七七八八了,于是开始主推针对改善型买家的舒适户型。从5月新获预售证的项目房源面积看,不乏14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超大户型甚至联排别墅类单位。
雅居乐8614万获郑州中牟两幅地块
观点地产网 &&
&&& 6月7日,雅居乐发布消息称,公司通过投标方式,以总代价8614万元取得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白沙镇两幅住宅及商业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将为集团进驻河南省的首个项目。
资料显示,该两幅地块总占地面积约83,68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96,634平方米,楼面地价仅约每平方米438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举为雅居乐在完成成都、重庆和西安布局之后,进入中部地区的首个项目,因此雅居乐方面十分谨慎。此外,该人士亦透露雅居乐不排除会与他人合作开发。
不过,这亦是雅居乐在2012年的第二次拿地。今年3月20日,雅居乐宣布以2.7亿元中标海南省文昌市月亮湾四幅住宅地块以及一幅酒店用地的土地使用权。该五幅地块总占地面积约356,44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98,145平方米,楼面成本约每平方米人民币898元。
东莞以价换量吸引刚需入市
&&& 东莞楼市初显回暖苗头,房企借势加大供应力度,扎堆入市搅热市场。
有数据显示,上月全市新增供应项目超过30个,供应面积约63.2万平方米,同比及环比均创下大幅增加七成左右。&开发商积极出货,加快了上市步伐。&合富辉煌研究部分析,政策频传积极信号,楼市的市场预期得到增加,观望氛围有所减淡,需求得到积极释放。
现状供应大增 增幅约七成
在明星秀、垫首付、特惠和刚性积极入市共同作用下,五月楼市一改此前低迷行情,房企们鼓足劲加推新品,无论是住宅还是商业,均有大幅度的增长。
数据显示,5月份一手住宅新增面积约63.2万平方米,同比及环比均创下大幅增加7成左右,创过去8个月以来供应最高。同时,别墅、商铺的供应也迎来第一波行情,特别是新推别墅282套,供应面积近7万平方米,豪宅市场一派热闹景象。在住宅方面,刚性需求产品占据主流位置,120平方米以下洋房占总供应约6成,塘厦、莞城、常平为供应热点区域。其中,塘厦新品扎堆上市,金域半山、半山豪苑、迎宾豪苑让塘厦楼市位列各镇街首席,占全市整体13%。
量升价跌 成交增四成
与供应相比,成交数据同样给力。据了解,5月份东莞商品房成交面积57.6万平方米,环比增长超4成。一手住宅网签面积约52.4万平方米,比4月创下大幅增加四成左右,同样创下过去8个月以来销售最高。
对于成交量大幅上扬,东莞中原地产分析认为,在政策微调的良好背景下,全新楼盘的集中入市以及前期热销楼盘的紧急加推,充分激发沉寂良久的购房需求,让楼市呈现出供需两旺的喜人格局,达到年内的第一个成交高潮。
记者发现,市场成交集中爆发与商家采取的&以价换量&不无关系,不少业绩喜人的楼盘均采用该营销手法。如塘厦金域半山、中堂南国雅开盘定价都十分谨慎,开盘价大幅低于市场预期。
此外,花样年江山、深业欧景城、皇家公馆二期等项目价格进一步下调到&5字头&、&6字头&。受楼盘&以价换量&影响,成交均价有所下滑,5月的东莞普通住宅均价仅为7285元/平方米,环比下降3.4%。
库存增缘于新增量大
记者在采访中获知,虽说近期楼市交易表现不俗,但产品库存不降反升。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31日,东莞全市商品房存量为626.1万平方米,环比小幅增加1.35%,其中住宅存量为465.3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8%,共40053套;洋房存量为386.6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5%,共37864套;公寓存量27.9万平方米,环比减少5%,共5434套;别墅存量78.7万平方米,环比增加3.4%,共2189套。
针对东莞库存量不降反升现象,广源地产负责人认为,成交面积低于新增面积,库存量上升是正常现象。不过,由于近期市场的去货速度较理想,只要保持这一态势,库存压力要比预想中低些。
刚需成交占比超六成
近期楼市成交量骤然大增,除了传统旺季、政策环境平稳等因素之外,刚性需求积极入市也是一大旺销亮点。
&刚需入市与供应新品关系较大,由于许多中小户型集中上市,加上楼盘促销力度大,吸引了大量的刚性需求购房者入市。&佳兆业林经理如是说。事实的确如此,东莞中原数据显示,5月东莞住宅成交刚性需求的中小户型供应量占比维持高位,120平方米以下产品合计占整体的64.7%,主要是由南国雅苑二期、花样年江山、皇家公馆二期、卓越蔚蓝城邦五期、深业欧景城所贡献。
广州楼盘出现暗中涨价
羊城晚报 &&
&&& 成交一红火,有商家便嚷嚷着要升价,甚至有的楼盘已经暗中升价了。
在白云区,有楼盘销售人员对新品的报价足足比前期产品的售价涨了一倍;在越秀区,有楼盘新货比上期售价贵了10%左右;在荔湾区,有楼盘新货报价比旧货&每平方米要贵一千多元吧&;在番禺,有楼盘销售人员直说&每套单位的总价涨了一两万元&;在增城,甚至还有商家透露&有人建议我们别着急拿预售证&&&
商家敢言升价,或敢于升价,有产品更好的因素,当然更和&红5月&的火爆成交分不开。网易房产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1日至31日,广州市商品住宅网上签约量为9254套,较4月份猛涨五成,同比去年5月增长两成,是过去16个月中单月交易量最高的月份。
成交火爆,意味着需求旺盛,那是否意味着商家的升价也是水到渠成?不乐观。某大型国企的操盘手认为这些升价行为&并不明智&。业内专家对此也表示:&调控大方向不变,不是升价的时候,现在的基础还很薄弱,稳定楼价保持市场的温度到9月份,才是正途。&
市场现状:升价,从中心区到郊区
和三四月份商家大谈降价促销不同,近期的楼盘现场,记者接连遭遇&升价&的说辞。越秀区的东方文德广场,在售产品均价已达3.5万元/平方米,比上期产品的售价上升了约3000元/平方米;荔湾区的荔湾国际城,据称新货&要卖1.8万-2万元/平方米&(首期是1.6万-1.8万多元/平方米);番禺区的东湖洲花园,销售人员直言&从5月11日起,楼盘已经提了一次价,不过幅度不大,大概每套单位的总价涨了一两万元&;久未推货的白云区的山水庭苑,现正赶制全新样板房,销售人员称&预计新品要卖4万元/平方米&,这样的报价比之前同类产品约2万元/平方米的售价上涨了足足一倍。
增城的楼盘,同样也有涨价的说法。某楼盘一位营销人士向记者透露:&预计新货要涨几个点,因为产品确实很好。最近有重要人物来看楼盘,还建议不要着急拿预售证,说不定以后行情会更好。&
搜房网统计的数据也有类似表现。截至5月26日,5月份广州在售的277个一手商品住宅楼盘中,有37个报价上涨,25个报价下跌,涨价盘的数量今年来首次超过了降价盘的数量,其结论是&楼价反弹势头初显&。
北京通州楼市热点区域沿八通线东移至土桥
北京晚报 &&
&&& 通州楼市热点区域正在沿地铁八通线东移向土桥区域。6月份,通州区预计开盘的两个项目均位于土桥区域。其中一个项目还打出了起价9800元/平方米的招牌吸引购房人。
土桥是地铁八通线的最后一站,目前已有华远、金隅等品牌开发商在此拿地开发楼盘。
6月份,通州区计划开盘项目仅有两个,为位于土桥地铁站附近的华远铭悦和金隅自由筑。记者实地探访发现,金隅花石匠、华远铭悦和金隅自由筑这三个项目所在位置距离很近。目前,虽然华远铭悦和金隅自由筑还未开盘,但已进入蓄客排号期,相互竞争激烈。正是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曾一度宣传不降价的金隅花石匠项目近一段时间以来,价格连降。据悉,金隅花石匠和金隅自由筑属于同一家开发商,只不过前者是普通住宅项目,后者是商用产权项目。
交通方面,这一区域的楼盘临近土桥地铁站,步行约10分钟。另外还有土桥公交站,有801路、802路、806路、807路等通往北京市区及通州区内的公交线路。而且,这些项目往东即是六环路。
商业配套方面,该区域较为缺乏,目前暂未有较成规模的超市、购物商场等商业设施。附近的医院也较为缺乏。这三个项目周边也没有成熟的教育配套,也依赖于项目自身的配套。据悉,金隅花石匠将建设约2.41万平方米的学校配套,华远铭悦项目也将自带幼儿园配套。
万元盘再现
引人关注的是,一直处于价格低谷的通州楼市,本月将再现万元盘,这就是位于土桥区域计划于6月中下旬开盘的金隅自由筑。
&起价9800元/平方米,全通州唯一小户型、低总价、不限购的房子。&近日,不少市民接到了这样的宣传单或广告短信。不过,&起价9800元/平方米的房子只是一部分,是3.15米高的平层,LOFT均价13000元/平方米。&金隅自由筑销售人员介绍。
该项目为商用产权,均为小户型,面积为50平方米至66平方米。&低总价、不限购&成为项目的主要卖点。以50平方米为例,按照9800元/平方米计算,总价为49万元,首付为24.5万元。&这样的总价和首付在北京真是很难找。&销售人员向记者推销,&周围的项目都比我们贵,而且还限购。像一些没有北京户口、也没有5年纳税证明的年轻人,特别适合选择这里的小户型。还可以商用、办公用,可以注册公司。&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这一项目总价不高,也不限购,但水费、电费均为商用标准,将来居住成本要稍高于普通住宅。
谢旭人:要研究如何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
观点地产网 &&
&&& 针对市场关注内地有关房地产税收的政策,财政部部长7日出席某论坛时表示,下一步将稳步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研究制订房产保有、交易环节税收改革方案。
谢旭人指出,要重点研究如何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研究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保障性住房保障形式、品种以及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研究如何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他着重指出,下一步将要研究如何稳步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研究制定房产保有、交易环节税收改革方案。
此外,谢旭人还表示,鉴于当前我国流转环节的税收占比偏大,所得税对应的直接税占比相对偏小,下一步税改的方向就是要增加直接税的比重。
而对于今年税改的重点,谢旭人强调,要完善增值税制度,推进营业税改制增值税试点,进一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李果:降息利好楼市 房价难言大涨
观点地产网 &&
&&& 6月7日,央行决定从6月8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同时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存款利率上限调至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下限调至基准利率的0.8倍。此举释放两大信号:第一、面对经济环境恶化,中央稳增长的压力非常紧迫,继三次降准之后,贷币宽松政策全面打开;第二、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由市场调节存贷款利率的发展趋势已经很明确。
本次降息是继日降息以来首次降息,体现了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世界各国陆续打开降息窗口的关键时刻,中国央行为了稳定经济增长,防止经济局面进一步恶化,所采取的重拳行动。本次降息放在5月宏观经济数据公布之前,也说明稳定增长的紧迫性和经济下滑的严重性。
无可置疑,央行在三年半之后再次降息,并且直接采用价格工具来稳定市场,有利于提振投资信心,降低融资成本,避免经济深幅下跌;同时,也有利于扩大消费,刺激国内消费,进一步发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相对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数量工具来讲,采用降息的价格工具更有利于楼市、股市行情的稳定。
对于楼市来讲,虽然并不会对开发商贷款起到直接帮助,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走向恶化的房地产融资环境,对于已经在贷款政策上走向宽松的首次置业来讲,将进一步推动他们及部分二次改善需求入市,从而直接带动成交量继五月回升之后进一步反弹,大大降低和改善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和库存风险。
可以预见,面对国内经济大环境开始恶化,本次降息后,下半年或许还有一至两次的降息机会,这不仅对稳增长构成利好,也可以带动楼市行情持续回暖,并在二季度形成楼市真正的量价底部。在国家既定的调控政策下,虽然难言房价会在短时间内大幅反弹,但是,在贷款成本下降和各地首次购房政策陆续微调的趋势下,二季度提前结束楼市下行状态是可以预见的。
与09年救市政策相比,本次政策宽松并不直接针对楼市。由于限购、限贷的政策难以在年内取消,后期的政策微调主要倾向于首置、首贷的自住需求,住宅调控去投资化的方向仍然非常明确,即使后期市场随着更多刚需自住客户入市,但是,我们并不要对房价大反弹抱太大奢望。笔者使终认为,缺乏投资炒作属性的楼市,房价再也不可能出现原来暴涨的现象,目前几乎看不到自住以外的客户,炒房投资推动房价暴涨的局面已经得到全面控制。
另外,我们从6月1日国土资源部正式下发的《闲置土地管理办法》也可看出,超过一年以上未动工开发的拍卖或者划拔用地,将由市、县国土部门按照出让或划拔价款20%的比例征缴土地闲置税,并从日起执行。所以,未来一年集中动工开发的新项目会陆续增多,即使成交量回暖,市场供应量仍然会得到保障,市场所担心的因供应量紧张,房价再次暴涨的可能性非常小。
总之,笔者认为,央行本次降息可谓久旱逢甘霖,有利于五月楼市行情继续回暖。但是,在并未放松限购、限贷的调控政策下,短时间内房价并不具备大幅反弹的条件,下半年楼市行情将以量升价稳为主,个别房价降幅过大的城市,在成交量持续放大的预期下,有可能出现价格局部反弹或修复的现象,但是,对于全国来讲,由于住宅地产去投资化将是房地产后调控时期的主旋律,没有银行向拥有多套房的投资客开闸放水,缺乏资金杠杆的住宅地产并不会引起投资炒房客的兴趣,房价暴涨的潜在可能性已经大大降低。
尹中立:楼市结构性过剩
北京晨报 &&
&&&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教授看来,过去10年,中国房地产发展速度太过&疯狂&,由此引发的&蝴蝶效应&让他甚为担忧:&一是房价水平高于发达国家,真正的刚需没有购买力;二是10年整体房价增长了10倍。&面对已经进入下行通道的房价以及多个城市逐步出现的楼市微调政策,尹中立建议要在这个关键时间坚守限购等系列调控政策的大方向不变,以此保住调控成果。
&拿2.0版4万亿说事是忽悠人&
北京晨报:陆续出台的地方微调政策说明了什么?
尹中立:地方财政收入明显趋紧,其实在去年年底就体现出来了。只是宏观经济数据反馈到中央要慢半拍,因此地方政府会先有所反应。从默许多个城市微调的态度看,中央对楼市调控风向与之前不太一样了,中央和地方的感受开始一致。如果经济增长方式不改变,我们必将难以摆脱&稳定住房价格&与&保持投资增长&之间的矛盾与困惑。如果房地产价格一直下跌,缺钱会成为常态。
北京晨报:这意味着调控要松动吗?
尹中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表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显示出决策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调整经济结构的决心,希望中国经济摆脱对房地产市场的过度依赖。因此,我觉得像限购等一系列大的政策原则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也建议不要转变,这样才能保住调控成果,防止上一轮调控最后出台的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后遗症&重现。
北京晨报:提到宽松的货币政策,近期大家也都在讨论,包括降准、2.0版4万亿。
尹中立:一直以来,大家都误以为降准就意味着信贷松动,其实降准不代表降息,而是减少外币资金储备变化给人民币带来的影响,简单地说,下调存准率仅仅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只能算中性政策。
&2.0版4万亿&的传言中央也已经辟谣,本身不存在。今非昔比,宽松货币政策的后遗症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即使出现经济下滑,也不会再次实施如此猛烈的宽松货币政策了。事实上,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包括按揭贷款、开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及信托融资)规模至少达到15万亿元,占资金总规模的20%,这个比例十分高了。根本就不可能再有一个4万亿这么大规模的资金可投入,流入到房地产更不可能,凡拿这个说事儿的都是在忽悠人。
&北京楼市存在结构性过剩&
北京晨报:四五月份楼市成交量回暖已是既成事实,除了一些政策信号的影响外,还有什么原因?
尹中立:政策微调确实刺激了一些处于犹豫中的刚性需求。此外,开发商由于存量压力大、资金负债率高,从而推出的一些项目售价比同地段周边价格低20%,确实也打动买房人出手。
北京晨报:都说存量压力过大。但我们也注意到,今年3月份北京住建委整顿了一次无效房源,清除了3.3万套无效房源。同时,5月份的成交数据显示,新建住宅成交量超过1万套,这个量算存量压力大吗?
尹中立:存量多少也不能一概而论。拿北京为例,总体供应存量压力不大,但却存在结构性过剩的问题。正如很多家庭在卫星城买了房子,结果发现孩子的教育问题跟不上,因此又要回城里。于是,北京房价出现了郊区跌,但城区还在涨的情况。这几年,房地产开发速度非常快,但配套却没跟上,这是当下北京卫星城急需补上的&课&。
中国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影响巨大,其实任何国家的金融危机都是从房地产开始的。如果说1992年的经济过热出现了海南、北海等少数城市的房地产泡沫,那么,现在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都是当年的海南、北海!尤其是很多二、三线城市的住房及商业用房都严重过剩,按照目前的消化速度,部分中小城市的住房需要3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出清!
&真正的刚需没有购买力&
北京晨报:楼市过剩与刚性需求比例严重失衡吗?
尹中立:刚性需求其实不多,准确地说,应该是真正的刚需没有购买力。如今绝大多数的80后、90后买房,还是靠父母帮助。过去10年中国房价平均翻了10倍,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的水平,一个国家以这样的速度发展房地产,在全球也找不到这么多的现金;中国人均收入才是发达国家如日本东京的十分之一,横向看中国房地产业的风险是很大的。
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4月,A股自然人持仓账户数约为5600万,其中流通市值在10万元以下的账户数占85%以上,市值50万至100万元的账户占比1.51%,市值100万至1000万元的账户占比不到1%。从股市投资比例上也能反映出中国人的资产实力,以当前的房价看,绝大多数真正的刚需并没有能力买房,反而是有投资或投机需求的人更有能力出手。
北京晨报:其实政府为了去住宅投资化做了很多努力,比如说房产税,会对房地产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尹中立:我对房产税的推出既乐观也不乐观。乐观的原因是,房产税是解决地方财政的另一种有效方式,基于这个理由有可能会加快推出;但房产税一旦推出,也会打击房地产投资的积极性,土地出让速度必然会减速,这对地方财政而言也不是好事,这是不乐观的理由。
北京晨报: 国内房价下一步走势如何?
尹中立:目前房价下跌的速度会放缓,但未来是涨是跌现在还说不好,一要看大气候、二要看小气候。大气候指的是国际资本的流动,包括美国、欧洲的经济会复苏还是危机会进一步加剧,现在还很难判断;小气候是看国内的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的调整,现在也是不可知的,所以说无法下一个准确的结论,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易宪容:楼市调控困难与市场当事人预期有关
上海证券报
&&& 当前住房市场宏观调控之所以会如此困难,恰与市场当事人对中央政府会随经济增长回落而突然逆转住房调控政策的错误预期有关。为此,中央政府不仅要对实施住房宏观调控政策有坚定态度,而且要设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些错误预期。
在中央政府把&稳增长&放在重要位置上并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后,市场普遍认为坚持了两年多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将如2008年下半年那样出现松动甚至逆转。特别是如扬州等地的&软性&托市政策被默许后,住房市场政策将出现重大逆转更俨然成了主流意见。但看当前的住房市场的形势,尽管一些城市住房销售出现了近一年来的&小阳春&,甚至有些城市住房价格又开始上涨,但住房市场所面临的开发商资金链处于紧张状态,整体上房价仍在下跌,销售量还在下降的局面并未变化,总体而言,国内各地住房市场&去库存化&仍是房地产企业最为关注的大问题。
所以,现在市场最为关切的问题是,在&稳增长&的政策格局下,住房宏观调控政策是不是真的会松动?如果松动,那国内住房市场会走向哪里?如果不松动的话,那么当前住房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又会怎么变化?为什么当前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会如此困难而地方政府不时要出台&软性&托市政策?为何房地产开发商面对过高库存率就是不愿意让房价下降加快销售?为何面对过高的房价居民还会涌入楼市?
要深入解析这些问题,先得仔细剖析当下有关住房市场的一些错误的预期。
从中央的角度来看,尽管为了应对国内经济增长下行的风险而把&稳增长&放在了重要位置上,但执行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仍然十分坚决。在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所调整的情况下,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基本上没有改变。比如,严格区分住房投机炒作与住房消费需求,对前者严重遏制,对后者则鼓励。又比如,增加普遍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保证这些政策落实的工具有经济杠杆及行政手段等。不过,无论怎样恪守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仍有个错误预期,那就是房地产业一向都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如果房价快速下跌,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而这种冲击是整个经济生活不可承受的。有人就提出,如果房价下降50%,那国内宏观经济层面是无法承受的。因为有这样一种预期,所以,开发商以及地方政府认定中央政府不会出台相应的住房调控政策来达到其目标(比如住房累进交易税与交易所得税)。
但实际上住房市场宏观调控的目标,只是要让住房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让住房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并没有对具体住房价格水平提出要求。如果住房市场以投机炒作为主导,现有的楼价已炒得很高,那么住房市场要回归以消费为主导的市场,楼价出现较大的幅度调整就是必然的。而这种由市场性质转变所导致的价格向下调整,笔者以为,其幅度大小如何,并不取决于一些人所认可的承受度,而取决以往泡沫吹大的程度。如果泡沫吹得过大,要让这个市场性质上转型,房价下跌势必也应幅度最大,那是因为市场严重超支的结果,这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能不为此承担的成本。
对于房地产开发商与地方政策来说,就因为看到中央政府担心挤出房地产泡沫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巨大的冲击,因此,他们宁愿手中持有大量的住房也不愿意把住房价格降下来增加销售;而地方政府则随时都在观察经济及政策变化的动向,随时都在准备出台住房市场的&托市&之策。他们的算盘是,预期中央政府会随经济增长回落而突然逆转住房调控政策,如2008年下半年那样。但实际上,这种预期是不成立的。
对于持有及购买住房者(无论是投机炒作者还是消费者)来说,当前住房市场的销售数量上快速萎缩而价格却不下降,最根本的原因不仅在于以投机炒作为主导的住房市场性质没有改变,而且在于住房市场赚钱功能依然深入人心。根据早几年的经验,凡是购买住房者,没有谁不赚钱的,相比投资股市,这要可靠、稳妥多了。这样的示范效应实在太强烈了,所以,对于没有其他投资渠道的国内民众来说,只要能够购买到住房就预期能够赚钱,就预示着财富增长。因此,无论政府出台什么政策来限制,居民不仅更是希望能买到住房赚钱,而且总是能千方百计找到化解这些政策限制的办法。
正因为国内绝大多数居民都预期只要买了房就能赚钱,就能增加财富,因此那些持有住房者或早几年的住房投机炒作者,看到住房价格向下调整,一定会把手中的住房抓得更牢而不愿拿来交易,而那些没有进入市场的购买住房者,只要看到住房价格有些许下跌,就会拼命进入市场。特别是在中国目前的人口结构下,更是促使这种住房购买更踊跃。这就是最近一些城市当住房价格些许下跌时,住房销售就很快增加的原因所在。
由上述分析,笔者得出结论是,当前国内住房市场宏观调控之所以会如此困难,恰与国内住房市场当事人不同的错误预期有关。可以肯定,只要这些预期不改变,就会对国内住房市场宏观调控造成很大困难。因此,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中央政府不仅要对住房宏观调控政策执行实施有坚定态度,而且要设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些错误的预期。这才是当前国内住房市场得以真正调整的关键所在。否则,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就不可能真正挤出,市场也无法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
詹青:6月楼市决定下一轮市场走向
羊城晚报 &&
&&& 保守主义者可能会列举很多证据,证明楼市的下跌仍有漫漫长路。现实主义者却发现,市场正在发生变化,于是,悄悄开始行动。
单从表面上看,6月这个月份平淡无奇。这不?刚刚过了黄金5月,又偏逢体育大年,欧洲杯、奥运会,体育盛事一个接一个,社会热点转移,6月的楼市暂可退出舆论焦点。
然而,市场却并不甘于平静。相反,今年的6月楼市,正酝酿着一场大胆的&实验&,开始新一轮的市场试探。6月楼市的供应结构发生明显转变,被称为&市场毒药&的大户型、豪宅产品重出江湖、集体谋动。阳光家缘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十区两市上周新增住宅大户型占比高达六成以上,新增住宅套均面积高达170平方米以上,这对半年来一枝独秀的刚需市场来说,绝对是一个异数。楼市在淡季6月中的变数,不可小觑。
市场按捺不住了!卖方策略发生扭转,不再一味依赖刚需市场,更挑战刚需之外的市场承接力。
市场在说话。从3月的起色,再到四五月份的热销,刚性需求买家大规模入市,实实在在地减轻了卖家的存货压力和现金流压力,也折射出市场预期生变。刚需争先入市,除了房价下降的带动,更是市场预期发生了转变。楼市&政策底&会否引发&市场底&?商家敏锐地感觉到,机会可能来了!
但另一方面,市场再热,变数尚存。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楼市都呈现出不稳定的特征,甚至表现为忽冷忽热。这表明楼市博弈进一步升级,楼市的参与者正相互试探、观望、选择,未来走势如何急需&试金石&。开发商选择在此节点改变供应结构以迎战,也未必有十足的胜算,但至少不必背负太重的包袱。
正是如此,接下来的&红6月&悬念重重。众所周知,历时大半年的刚需市场已告一段落,而刚需无论多么火爆,它是吹不起泡沫的;无论刚需如何蠢蠢欲动,它也是难以根本改变市场轨迹的。开发商不可能总靠刚需吃饭,而是要向更深处去开辟战场。
历史经验证明,楼价的反弹与暴涨无一不是拜货币所赐,只有投资者和楼市大客接棒入市,才是楼市真正活跃的标志。
在未知的6月里,所有人都开了窗,伸长了脑袋。他们在看,他们所期待的那批人动还是不动?而摸清了这个市场,对太多人来说意义重大。  历时大半年的刚需市场已告一段落,而刚需无论多么火爆,它是吹不起泡沫的;无论刚需如何蠢蠢欲动,它也是难以根本改变市场轨迹的。开发商不可能总靠刚需吃饭,而是要向更深处去开辟战场。
历史经验证明,楼价的反弹与暴涨无一不是拜货币所赐,只有投资者和楼市大客接棒入市,才是楼市真正活跃的标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行降息0.25个百分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