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彗星出现的时候地球上就会发生灾难这句话我这样爱你到底对不对对

如果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如果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如果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地球会有大量的火山爆发、海水水位上升、海水的氧气减少,气温急速改变.由于大量火山爆发,导致地球温室作用,引发大量动植物死亡,生物链被破坏.我刚刚才做的,说给你听吧!还有,你也是初一的吧~
像鸡蛋碰石头一样。鸡蛋小,石头没事。鸡蛋大,石头也会受伤。
先是小行星的一些碎片击地球,紧接着主体撞击地球,撞击顿时产生几万度高温气化一切,尘埃飞起几千米高并快速覆盖全球气温急速下降。同时,撞击产生的冲击波在几小时内席卷全球,摧毁一切。撞击产生的冲击波还会引发巨大海啸,震荡超级火山的岩浆库,引发连锁的火山爆发。反正就是世界末日了。不过这种情况是对于比较大的小行星,但是就算是直径几百米的小行星也会摧毁一座城市~~~...
那上帝就会对您说:“欢饮光临!”
最主要的一个,造成气候异常
科学家估计,小行星的碰撞并不足以消灭地球上的生物,不过,碰撞所产生的一连串事件,如大量的火山爆发、海水水位上升、海水的氧气减少及气候急速改变,才导致大量生物死亡,地震的力量相等於芮氏震级十二级,是地球最强烈的地震的一百万倍,火山喷射出来的灰尘和二氧化碳,将会产生温室作用,令地球的气温上升,灰尘并且阻挡了日光,使植物不能产生光合作用,破坏地球的食物链。...
标签: 小行星 撞击 地球
图中红色圆圈所示为小行星2008 TC3,周围的圆柱状亮点为恒星。(图片来源:北京天文馆)
人民网科技10月7日电(记者 魏艳)据北京天文馆网站消息,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昨天宣布一颗小行星有99.8%-100%几率与地球相撞,时间为北京时间今天上午10:46,引起了广泛关注。对此,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今天在接受人...【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1】这是“人们认为”,恰好是恐惧心理的表现,而不是原因。
【小题2】A项,只有瑞士认为“哈雷彗星”是罪魁祸酋,古罗马并未明确“哈雷彗星”是罪魁祸首,属无中生有。C项,前后强加因果关系,“许多人也因此对彗星不冉心生恐惧”并不一定是“中国古代有关彗星的大量记录为揭开彗星的真面目提供了宝贵资料”。D项,目前并未揭开。
【小题3】A项,“慧星的出现并未伴随着灾难的发生”查无依据。B项“完全不具有科学的和理性的认识”绝对化。D项,“科学和理性也将完成它的使命”论断不成立,科学和理性是永远发展的。
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草木有本心
读唐诗,读到这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突然想:世上什么东西最惨?是次品。我怎么会从这一句唐诗想到次品呢?不知道,反正我就是想到次品了。&
说次品是婉转的说法,其实就是废品。废品与无用之物是不同的概念。无用之物就是无用,没有什么过错,也许是人们没有想出它的用处,也许是它并不想为人所用就装出一副全不起眼的样子,总之,无用不是褒义,也并不是贬义。但是废品就不一样了,它已经被按照某种希望、某种模式改造,加工(扭曲或者提炼),已经弄得面目全非了,却没有达到被改造的彼岸,没有达到改造者所希望的那种被用的要求,因此被扔到一边,不再被“用”。
我看不起废品,觉得它很可悲。&
而无用之物有趣啊,它自然&&&& 春来草自青;它放任&&&& 纷纷开且落。保留了许多可能却引而不发,终于任其凋零如陨叶落花,以一无所有保全了天然。
竹子是最中国化的草木,很有用。古时用来做简,用来刻字,一烤会出汗的,所以史书又叫“汗青”。可以建竹楼,可以扎筏,还可以制家具、桌椅、屏风,还有床。&
许多熟悉的带“竹字头”的汉字:竿、竽、篱、笼……都在告诉我们竹子的用处。&
雅一点的则是笠和笔,文人出门和在家随时相伴的。&
最风雅的自然是箫、笛,还有笙。&
人喜欢这些竹制的器物,是从人的立场出发的,若是从竹子的立场出发,被人如此看重是荣宠还是不幸则很难说。&
要被砍下来,接受挑选,然后或劈或凿,又削又磨,甚至千揉百烤,真是苦心志,伤筋骨,可伤可叹。何况还有那些被砍了下来,又因为形状不合要求,或者后来爆裂,或者凿错削坏了……弃而不用的,何等可悲!一旦次了,便什么都做不成了,它永远不能回到山间坡上,做自由自在沐雨栉风的竹子,而且连露水都不来打湿它,它连哭泣都不能够了。它不再是竹子,而且什么都不是。它既不是竹,也不是竹制品,它没有姓氏,只有一个统称,叫做“次品”。&
人总是这样,看到竹子就想到要做成什么,而且相信,经历的所有折腾劳苦都必然会有报偿,要奋斗就要牺牲,而牺牲了就会成功,至少有意义。似乎没有人肯正视一个真相,或者说因为对成功不可抑制的欲望而假装忽略了它:成功都是用牺牲换来的,而牺牲不一定与成功有联系。
何况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成功?现在所谓的成功,不过是按照大多数人的标准衡量的,而按照他人的意志塑造自己,一出发就是错的。
一违本性就是错了,再努力就是错上加错;再不走运成为次品,那真是万劫不复。但是一竿竹子要有用,就是要冒这样的风险的。一个人要成功,是不是也一样?&
所以我喜欢这句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不论是次品还是成品,都不是它的本心。它的本心是做一竿不被理会的竹子,钻出土,解开带绒毛的笋衣,拔节,抽枝,在风里婆娑,在雨中瑟瑟,如果没有葬身熊猫之腹,那等待着它最后结局的是开花,死去……远离欣赏和利用,也远离扭曲的企图,这样自然就避免了厄运。&
无用的竹子应该是快乐的。
作为竹子,没有比这更好的命运了。不想有用,就不被扭曲,更永远避免了沦为次品的悲惨。&
在无用中保全了自己,这样就不用为了实现一种可能而舍弃生命内在的九百九十九种可能。不是不能,是不忍,不愿,不甘。&
生命是一朵千瓣莲花,如果我的“本心”拒绝盛放,那么也就拒绝了枯萎和零落。
14.文中“废品”和“无用之物”的含义是什么?&
废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用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为什么说“无用的竹子应该是快乐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解释“不是不能,是不忍,不愿,不甘”这句话的含意。
答:&&&&&&&&&&&&&&&&&&&&&&&&&&&&&&&&&&&&&&&&&&&&&&&&&&&&&&
17.“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这句话的背后,隐含着作者怎样的价值观?你怎样评价作者在文中对成功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汽车等着的时候
夜幕初降,这位穿灰色衣服的女子来到小公园里那个宁静的角落,坐在长椅上看书。她的衣服灰色朴素,她的脸蛋非常漂亮。前一天和再前一天,她都在同一时间来到这里,有一个年轻人知道这件事。
这个年轻人走近前来。就在这一刹那间,她的书滑出了她的手指,落在地上。那年轻人捡起来,有礼貌地将书还给那女孩子,说了几句关于天气的话,然后就站在那里等着。
那女孩子看看他朴素的衣服和平凡的脸。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坐下,”她用女低音说,“光线太差了,不宜看书。我倒愿意谈谈。”
“你知不知道,”他说,“你是我见到过的最漂亮的女孩子。我昨天就看见你了。”
“不管你是谁,”那女孩子用一种冷冰冰的语气说,“你必须记住我是一个有身份的女人。”
“请原谅,”这个年轻人说,“这是我的不是,你知道——在公园里有些女孩子——当然你不会知道,但是……”
“好啦,别说啦,我当然明白。现在谈谈这条路上的人吧。他们去向何方?他们为什么如此匆忙?”年轻人没有回答,他捉摸不透他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
(法)莫泊桑
自从随军入侵法国以来,瓦尔特·施那夫斯觉得自己处处背时不顺。他身体肥胖,走起路来很费劲,老是喘气,他那双又肥又厚的平脚板,痛得他苦不堪言。
每当夜幕降临,他裹着大衣躺在地上睡觉,这时,他总要久久地思念着留在家乡的妻子儿女。碰到好吃的东西,他总是细嚼慢咽,仔细品尝。他常这样想,人一死,世上一切良辰美景、欢快幸福岂不立即就化为乌有。
他所属的那个兵团向诺曼底进发。有一天,他奉命跟一支小分队外出侦察。田野里一切似乎都毫无动静,这些普鲁士人放心大胆走进一个沟壑纵横的小山谷。突然,枪声大作,猛烈的火力阻挡了他们的去路,他们队伍中立即有二十来人被撂倒。一支游击队从一个巴掌大的小林子里直扑而来。
瓦尔特·施那夫斯起初愣在那里没动,他一时不知所措,竟忘了赶快逃命。随后他才拔腿就逃,但立即又意识到自己慢得像一只乌龟。这时,他看见,在他前方六步开外有一道宽宽的地沟,上面长满荆棘并有枝叶掩盖,他猛然双脚一并,纵身往沟里一跳,正如从桥上往河里一跳那样。
他像一枝箭,穿过一层厚厚的藤叶与尖利的荆棘,沉沉地跌坐在一堆石子上,脸与双手都被荆棘划破了。靠头顶上缠绕的藤枝当掩护,他尽可能地快爬,想离开战场远一些。
有一段时间,枪声、叫喊声与呻吟声仍清晰可闻。后来,一切归于平静,寂寥无声。
这个普鲁士大兵开始盘算起来:我该怎么办呢?如果回部队的话,那又要去过开战以来那种苦不堪言的生活,每天忧心忡忡,惊恐不安,疲劳难耐!
可是,到底怎么办呢?总不能老待在这条沟里,一直到战争结束。一个人每天都需要吃东西呀!
他突发奇想:“如果我当上俘虏就好了。”此一奇想既出,他的心就兴奋地跳动起来。关在看管严密的牢狱里,有吃有住,枪弹打不着,刺刀碰不上,什么都不用害怕了。
夜幕突然降临,一片晦暗,万籁无声。他待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夜色中只要有一点轻微的陌生的声响,他都要吓得打哆嗦。正好有只兔子屁股擦到窝边发出了响声,险些吓得瓦尔特·施那夫斯拔腿就逃。猫头鹰的叫声,更是把他的心撕碎了,使他感到一阵阵突如其来的恐惧。
这时,瓦尔特·施那夫斯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饥肠辘辘,寒冷难熬。接着迷迷糊糊,噩梦不断。
晨光又重新照临他头上。他又开始进行守望。
一直又到了夜幕降临大地的时候,他不失时机悄悄地爬出地沟,猫着腰,胆战心惊地朝远处的城堡走去。
城堡底层的窗户都透出灯光,其中有一扇窗还大大地敞开着;一阵浓浓的烧肉香从里面冲出来,钻进了他的五脏六腑,使得他呼吸急促,勇气骤增。
于是,他不假思索,戴着尖顶盔就冒冒失失出现在那个窗口。
屋里有八个仆人,正围着一张大桌子吃晚饭。突然,有个女仆吓得张大了嘴,两眼直瞪,一动不动,手里的杯子砰然掉在地上。其余的人,都跟着她的目光看过去!
他们瞧见了敌人!老天爷啊!普鲁士大兵攻进城堡了!
开始,就这么一声惊呼,由八个不同的嗓音同时发出的惊呼,骇得人心惊胆战,毛骨悚然;紧接着,在场的人争先恐后站起来,一阵混乱。转眼间,人就跑空了,只剩下那张堆满了食物的桌子。瓦尔特·施那夫斯则对眼前的这一幕感到莫名其妙。
他迟疑了一会儿,就爬过窗台,朝那一桌食物走去。
这是黎明前寒冷的时刻。矮树丛中,有许多人影在悄无声息地偷偷移动,黑暗里,不时有一两把铜铁利器的尖梢,被缕缕月光照得闪闪发亮。
突然,一群武装到头发的士兵迅速抢占了整幢房子。瓦尔特·施那夫斯正在那里呼呼大睡。五十枝上膛待发的枪一齐对准了他的胸,接着,把他从头到脚捆个结结实实。一位军服上镶着金线的胖军官,大喝一声:“你被俘虏了!投降吧!”
瓦尔特·施那夫斯脸上露出了微笑,他,现在的确是面带微笑,因为他确认自己终于当上了俘虏!
(选自《莫泊桑作品选》,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是一篇以一名普鲁士士兵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作者以普鲁士侵略法国为创作背景。
B.作者从普遍人性的角度去塑造人物,使施那夫斯的形象真实鲜明。
C.小说通过施那夫斯的奇遇故事,表现了他贪恋安逸,胸无大志的性格品质,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D.作品表达了作为侵略者的普鲁士士兵对战争也很厌恶的主题。发动战争只是统治者的政治手段,人民爱好的是和平。
E.小说结尾施那夫斯面带微笑,但内心却十分痛苦忧伤,他只是不想让法国军看出。
(2)小说取名为“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请你简述作品中瓦尔特·施那夫斯经历了怎样的奇遇。
(3)这篇小说的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都很精妙,请说明这些描写的内容和作用。
(4)有人认为主人公施那夫斯的人物形象是可悲的,有人认为施那夫斯是可爱的,请探究文本,概括分析。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处在全球化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字形的交叉点上:它一方面要实现本土文化与域外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的综合,一方面则要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的综合。这一情况发生的物质层面的根源在于,当代中国要跻身现代化、全球化的潮流,要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必须完成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转型。这对中国发展进程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特殊的发展机遇。从文化层面看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有很大的互补性。汤因比认为,稳定与活力是人类安居乐业所不可缺少的要素,而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恰恰分别蕴含了这两种东西。因此,他满怀希冀,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两极——中西文化的接触,极有可能融会出一种既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又体现西方现代文化活力的、适用于全人类的理想文化模式或生活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使人类得以生存,而且还能保证人类的幸福安宁。不仅如此,汤因比还坚信,能够实现这种综合与统一的将不会是任何西方力量,而只有可能是中国。这是因为,中国有政治统一和思维统一的悠久和深厚的历史传统,而且正在开辟和尝试走出把前工业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和西方工业社会的现代生活方式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同时又避免二者的缺点这样一条道路。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从前现代化向现代化乃至后现代化,从农业经济社会向工业经济社会乃至知识经济社会跳跃式发展的必然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形式。华夏文化它将有可能做到:既享有科学理性所带来的现代高科技的成果,又高扬和弘大民族的人文精神;既获得经济和财富的巨大增长,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拥有经济效率,又具有社会公平。总之,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
(节选自侯才《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文化》)
6、下列表述不属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的特征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的发展面临实现本土文化与域外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综合的问题。
B.中国文化发展的严峻挑战在于,当代中国必须完成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转型。
C.中国文化发展的机遇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在互补中共同发展,融合出适用于全人类的理想文化模式或生活方式。
D.中国文化有可能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文化的稳定和西方现代文化体现的活力是人类理想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要素。
B.中西文化的综合与统一应该由中国来实现。
C.政治统一和思维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稳定性的表现,它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
D.科学精神可以带来高科技成果,促进经济和财富的增长,并提高经济效率;人文精神可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促进社会公平。
8、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定能把前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西方工业社会的现代生活方式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
B.中国传统文化使人类面临生存困境,而西方现代文化又无法保证人类的幸福安宁,所以中西文化的融合才有必要。
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必须经历的社会形式。
D.现代化从程度上可分为前现代化、现代化、后现代化三种,中国目前处于前现代化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处于后现代化阶段。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梁衡
既然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禁烟英雄林则徐就是近代史上第一人。
可惜这个第一英雄刚在南海点燃销烟的烈火,就被发往新疆接受朝廷给他的处罚。怎么摆脱这种状况?最常规的办法是得过且过,忍气苟安,争取朝廷早点召回。特别不能再惹是非,自加其罪。一般还要想设法讨好皇帝,贿赂官员。这时内地的家人和朋友正在筹措银两,准备按清朝法律为他赎罪。林则徐却断然拒绝:我没有任何错,这样假罪真赎,是自认其咎,何以面对历史?他选择了上对苍天,下对百姓,我行我志,不改初衷,为国尽力。
林则徐看到这里荒地遍野,便向伊犁将军建议屯田固边,先协助将军开垦城边的20万亩荒地。垦荒必先兴水利,但这里向无治水习惯与经验,他带头规范,捐出私银,承修了一段河渠。这被后人称为“林公渠”的工程,一直使用了123年,直到1967年新渠建成才得以退役。就像当年韩愈发配南海之滨带去中原先进耕作技术一样,林则徐也将内地的水利、种值技术推广到清王朝最西北的边陲。他还发现并研究了当地人创造的特殊水利工程“坎儿井”,并大力推广。皇帝本是要用边地的恶劣环境折磨他,用寂寞和孤闷郁杀他,他却在这亘古荒原上爆出一声惊雷。
林则徐在伊犁修渠垦荒卓有成效,但就像当年治好黄河一样,皇帝仍不饶他,又派他到南疆去勘察荒地。南疆沙海无垠,天气燥热,人烟稀少,语言不通。对皇帝而言,这是对他的进一步惩罚,而在他,则是在暮年为国为民再尽一点力气。日,林则徐在三儿聪彝的陪伴下,由伊犁出发,在以后一年内,他南到喀什,东到哈密,勘遍东、南疆。他经历了踏冰而行的寒冬和烈日如火的酷暑,走过“车箱颠簸箕中粟”的戈壁,住过茅屋、毡房、地穴,风起时“彻夕怒号”、“毡庐欲拨”、“殊难成眠”,甚至可以吹走人马车辆。林则徐每到一地,三儿与随从搭棚造饭,他则立刻伏案办公,“理公牍至四鼓”,只能靠第二天在车上假寐一会儿,其工作紧张、艰辛如同行军作战。对垦荒修渠工程他必得亲验土方,察看质量,要求属下必须“上可对朝廷,下可对百姓,中可对僚友”。别人十分不理解,他是一戍边的罪臣啊,何必这样认真,又哪来的这种精神?说来可怜,这次受旨勘地,是皇帝给的苦役,活得干,名分全无。他的一切功劳只能记在当地官员的名下,甚至连向皇帝写奏折、汇报工作、反映问题的权利也没有,只能拟好文稿,以别人的名义上奏。这是何等的难堪,又是何等的心灵折磨啊。但是他忍了,他不计较,能为国出力就行。整整一年,他为清政府新增69万亩耕地,极大地丰盈了府库,巩固了边防。林则徐真是干了一场“非份”之事,他以罪臣之名,而行忠臣之事。
林则徐还有一件更加“非份”的事,就是大胆进行了一次“土地改革”。当勘地工作将结束,返回哈密时,路遇百余官绅商民跪地不起,拦轿告状。原来这里山高皇帝远,哈密王将辖区所有土地及煤矿、山林、瓜园、菜圃等皆霸为已有。数十年间竟无人敢管。林则徐接状后勃然大怒,立判将土王占一万多亩耕地分给当地汉维农民耕种,并张出布告:“新疆与内地均在皇舆一统之内,无寸土可以自私。民人与维吾尔人均在皇恩并育之中,无一处可以异视。”各族人民奔走相告,生计无忧,民族和睦,边防巩固。他这是以罪臣之身又多管了一件“闲事”啊!
林则徐是皇家钦定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又是人民托举出来的、近代史开篇的第一位功臣。
16.本文主要是从哪两个角度来选材组材的?(除标点不超过10个字)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充军伊犁期间,林则徐“在这亘古荒原上爆出一声惊雷”,“惊雷”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意分条概括。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抓住传主的业绩和品格,选择丰富典型的史料,通过叙述、描写、评议揭示其特有的精神风貌。
B.文章第四自然段详细描写环境的恶劣和林则徐的艰苦行程,目的之一是反衬出林则徐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得失的高贵品质和创建的丰功伟绩。
C.林则徐在勘地工作将结束返回哈密时,曾在当地进行了一次土地改革,将土王占一万多亩耕地分给当地汉维农民。
D.文章第三段说:“就像当年韩愈发配南海之滨带去中原先进耕作技术一样,林则徐也将内地的水利、种值技术推广到清王朝最西北的边陲。”这是运用对比的手法,目的是突出林则徐的这一功绩巨大。
E.本文在客观公正评价的同时,融入作者浓郁的情感,使传主的精神更好地感染读者。求有关彗星的资料?
求有关彗星的资料?
09-06-17 & 发布
彗星是星际间物质,俗称“扫把星”。在《天文略论》这本书中写道:彗星为怪异之星,有首有尾,俗象其形而名之曰扫把星。
 《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编辑本段]观测  除了离太阳很远时以外,彗星的长长的明亮稀疏的彗尾,在过去给人们这样的印象,即认为彗星很靠近地球,甚至就在我们的大气范围之内。1577年第谷指出当从地球上不同地点观察时,彗星并没有显出方位不同:因此他正确地得出它们必定很远的结论。彗星属于太阳系 小天体。 每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它的亮度迅速地增强。对离太阳相当远的彗星的观察表明它们沿着被高度拉长的椭圆运动,而且太阳是在这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与开普勒第一定律一致。彗星大部分的时间运行在离太阳很远的地方,在那里它们是看不见的。只有当它们接近太阳时才能见到。大约有40颗彗星公转周期相当短(小于100年),因此它们作为同一颗天体会相继出现。  历史上第一个被观测到相继出现的同一天体是哈雷彗星,牛顿的朋友和捐助人哈雷(年)在1705年认识到它是周期性的。它的周期是76年。历史记录表明自从公元前240年也可能自公元前466年来,它每次通过太阳时都被观测到了。它最近一次是在1986年通过的。离太阳很远时彗星的亮度很低,而且它的光谱单纯是反射阳光的光谱。当彗星进入离太阳8个天文单位以内时,它的亮度开始迅速增长并且光谱急剧地变化。科学家看到若干属于已知分子的明亮谱线。发生这种变化是因为组成彗星的固体物质(彗核)突然变热到足以蒸发并以叫做彗发的气体云包围彗核。太阳的紫外光引起这种气体发光。彗发的直径通常约为105千米,但彗尾常常很长,达108千米或1天文单位。  科学家估计一般接近太阳距离只有几个天文单位的彗星将在几千年内瓦解。公元1066年,诺曼人入侵英国前夕,正逢哈雷彗星回归。当时,人们怀有复杂的心情,注视着夜空中这颗拖着长尾巴的古怪天体,认为是上帝给予的一种战争警告和预示。后来,诺曼人征服了英国,诺曼统帅的妻子把当时哈雷彗星回归的景象绣在一块挂毯上以示纪念。中国民间把彗星贬称为“扫帚星”、“灾星”。像这种把彗星的出现和人间的战争、饥荒、洪水、瘟疫等灾难联系在一起的事情,在中外历史上有很多。彗星是在扁长轨道(极少数在近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云雾状小天体。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金彗星  ?? : ???   名字 : 金彗星 (也有叫做慧成或海圣的)   ?? : ?   出生 : 1988年 1月 14日   ?? : ?: 172cm, ??: 52kg   身高 : 172cm, 体重 : 52kg   ?? : ????   学历 : 圣地工高(大概是这么翻译吧)   ?? : ???   昵称 : 绅士   ???? : ??? ??   特别事项 : 互联网魂最高   出道经历:2005年在读高中的金彗星完成了电影处女作《珍妮和朱诺》中纯真的朱诺一角,可爱的面容让他在网路上受到持续的欢迎,视频里有他的名字就一定能创下极高的点击率,个人网站上聚集的影迷也很快就达到了14万之众。2006年影片《暴力社团》中金彗星以稳定的发挥200%地消化了性格强烈的京哲一角,展现不同面貌的他正在以演员的身份向人们证明自己不仅仅是可爱而已。此外2006年金彗星还走进了电视剧场,通过MBC娱乐节目《黄金渔场》和每日情景喜剧《无法阻挡的HIGH KICK》和观众见面,也被看好会成为像文根英一样的学生明星。  金彗星出道后于日第一次挑战做主持人。  ??? : ????电影:    《珍妮朱诺》(电影)2005 饰朱诺  《暴力社团》(电影)2006  《少年遇到少年》(BL电影)2008电视剧:    MBC《搞笑一家人》(又名无法阻挡的high kick) 饰敏浩  KBS《风之国》(电视剧)2008【拍摄中】 饰琉璃王的四儿子余真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以上说的都不对,确实是有这部,不过太老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彗星 彗星是绕太阳运行的一种天体。它的轨道是圆锥曲线的一种,当离心率E小于1时为椭圆,当E等于1时为抛物线,当E大于1时为双曲线。如果一颗彗星的运行轨道是椭圆,那么它便可绕着太阳作周而复始的运行,称为周期彗星。周期彗星以200年为界限又可分成长周期彗星和短周期彗星。 彗星远离太阳时,形态呈现为一个云雾状的斑点;接近太阳时,它由彗核、彗发、彗尾构成。彗核由较为密集的固体组成,质量可占彗星总质量的95%;彗发由彗核物质挥发升华而成,呈云雾状;在太阳风的“吹拂”下,彗星可以生成体积巨大、密度极低的彗尾。由于彗星的主体--彗核的组成物质主要为冰和尘埃,故彗星常有“脏雪球”之称。   公元1066年,诺曼人入侵英国前夕,正逢哈雷彗星回归。当时,人们怀有复杂的心情,注视着夜空中这颗拖着长尾巴的古怪天体,认为是上帝给予的一种战争警告和预示。后来,诺曼人征服了英国,诺曼统帅的妻子把当时哈雷彗星回归的景象绣在一块挂毯上以示纪念。中国民间把彗星贬称为“扫帚星”、“灾星”。像这种把彗星的出现和人间的战争、饥荒、洪水、瘟疫等灾难联系在一起的事情,在中外历史上有很多。彗星是在扁长轨道(极少数在近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云雾状小天体。 彗星的轨道有椭圆、抛物线、双曲线三种。椭圆轨道的彗星又叫周期彗星,另两种轨道的又叫非周期彗星。周期彗星又分为短周期彗星和长周期彗星。一般彗星由彗头和彗尾组成。彗头包括彗核和彗发两部分,有的还有彗云。并不是所有的彗星都有彗核、彗发、彗尾等结构。 国古代对于彗星的形态已很有研究,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帛书上就画有29幅彗星图。在晋书“天文志”上清楚地说明彗星不会发光,系因反射太阳光而为 们所见,且彗尾的方向背向太阳。彗星的体形庞大,但其质量却小得可怜,就连大彗星的质量也不到地球的万分之一。由于彗星是由冰冻着的各种杂质、尘埃组成的,在远离太阳时,它只是个云雾状的小斑点;而在靠近太阳时,因凝固体的蒸发、气化、膨胀、喷发,它就产生了彗尾。彗尾体积极大,可长达上亿千米。它形状各异,有的还不止一条,一般总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延伸,且越靠近太阳彗尾就越长。宇宙中彗星的数量极大,但目前观测到的仅约有1600颗。 彗星的轨道 彗星的轨道与行星的很不相同,它是极扁的椭圆,有些甚至是抛物线或双曲线轨道。轨道为椭圆的彗星能定期回到太阳身边,称为周期彗星;轨道为抛物线或双曲线的彗星,终生只能接近太阳一次,而一旦离去,就会永不复返,称为非周期彗星,这类彗星或许原本就不是太阳系成员,它们只是来自太阳系之外的过客,无意中闯进了太阳系,而后又义无反顾地回到茫茫的宇宙深处。周期彗星又分为短周期(绕太阳公转周期短于200年)和长周期(绕太阳公转周期超过200年)彗星。目前,已经计算出600多颗彗星的轨道。彗星的轨道可能会受到行星的影响,产生变化。当彗星受行星影响而加速时,它的轨道将变扁,甚至成为抛物线或双曲线,从而使这颗彗星脱离大阳系;当彗星减速时,轨道的偏心率将变小,从而使长周期彗星变为短周期彗星,甚至从非周期彗星变成了周期彗星以致被“捕获”。 彗星的结构 彗星没有固定的体积,它在远离太阳时,体积很小;接近太阳时,彗发变得越来越大,彗尾变长,体积变得十分巨大。彗尾最长竟可达2亿多千米。彗星的质量非常小,绝大部分集中在彗核部分。彗核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克。彗发和彗尾的物质极为稀薄,其质量只占总质量的1%--5%,甚至更小。彗星物质主要由水、氨、甲烷、氰、氮、二氧化碳等组成,而彗核则由凝结成冰的水、二氧化碳(干冰)、氨和尘埃微粒混杂组成,是个“脏雪球”。 彗星的起源 彗星的起源是个未解之谜。有人提出,在太阳系外围有一个特大彗星区,那里约有1000亿颗彗星,叫奥尔特云,由于受到其它恒星引力的影响,一部分彗星进入太阳系内部,又由于木星的影响,一部分彗星逃出太阳系,另一些被“捕获”成为短周期彗星;也有人认为彗星是在木星或其它行星附近形成的;还有人认为彗星是在太阳系的边远地区形成的;甚至有人认为彗星是太阳系外的来客。彗星与生命   彗星是一种很特殊的星体,与生命的起源可能有着重要的联系。彗星中含有很多气体和挥发成分。根据光谱分析,主要是C2、CN、C3、另外还有OH、NH、NH2、CH、NA、C、O等原子和原子团。这说明彗星中富含有机分子。许多科学家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也许,生命起源于彗星!1990年,NASA的KEVIN. J. ZAHULE和DAID GRINSPOON对白垩纪-第三纪界线附近地层的有机尘埃作了这样的解释:一颗或几颗彗星掠过地球,留下的氨基酸形成了这种有机尘埃;并由此指出,在地球形成早期,彗星也能以这种方式将有机物质像下小雨一样洒落在地球上----这就是地球上的生命之源。
  除了离太阳很远时以外,彗星的长长的明亮稀疏的彗尾,在过去给人们这样的印象,即认为彗星很靠近地球,甚至就在 们的大气范围之内。1577年第谷指出当从地球上不同地点观察时,彗星并没有显出方位不同:因此他正确地得出它们必定很远的结论。   每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它的亮度迅速地增强。对离太阳相当远的彗星的观察表明它们沿着被高度拉长的椭圆运动,而且太阳是在这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与开普勒第一定律一致。彗星大部分的时间运行在离太阳很远的地方,在那里它们是看不见的。只有当它们接近太阳时才能见到。   大约有40颗彗星公转周期相当短(小于100年),因此它们作为同一颗天体会相继出现。历史上第一个被观测到相继出现的同一天体是哈雷彗星,牛顿的朋友和捐助人哈雷()在1705年认识到它是周期性的。它的周期是76年。历史记录表明自从公元前240年也可能自公元前466年来,它每次通过太阳时都被观测到了。它最近一次是在1986年通过的。   离太阳很远时彗星的亮度很低,而且它的光谱单纯是反射阳光的光谱。当彗星进入离太阳8个天文单位以内时,它的亮度开始迅速增长并且光谱急剧地变化。科学家看到若干属于已知分子的明亮谱线。发生这种变化是因为组成彗星的固体物质(彗核)突然变热到足以蒸发并以叫做彗发的气体云包围彗核。太阳的紫外光引起这种气体发光。   彗发的直径通常约为105千米,但彗尾常常很长枣达108千米或1天文单位。彗尾被认为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4个联合的效应将它从彗星上吹出:(1)当气体和伴生的尘埃从彗核上蒸发时所得到的初始动量。(2)阳光的辐射压将尘埃推离太阳。(3)太阳风将带电粒子吹离太阳。(4)朝向太阳的万有引力吸力。这些效应的相互作用使每个彗尾看上去都不一样。当然,物质蒸发到彗发和彗尾中去,消耗了彗核的物质。有时以爆发的方式出现,比拉彗星就是那样;1846年它通过太阳时破裂成两个,1852年那次通过以后就全部消失。科学家估计一般接近太阳距离只有几个天文单位的彗星将在几千年内瓦解。彗星的来源   因为周期彗星一直在瓦解着,必然有某种产生新彗星以代替老彗星的方式。可能发生的一种方式是在离太阳105天文单位的半径上储藏有几十亿颗以各种可能方向绕太阳作轨道运动的彗星群。这个概念得到观测的支持,观测到非周期彗星以随机的方向沿着非常长的椭圆形轨道接近太阳。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过路的恒星给予的轻微引力,可以扰乱遥远彗星的轨道,直至它的近日点的距离变成小于几个天文单位。当彗星随后进入太阳系时,太阳系内的各行星的万有引力的吸力能把这个非周期彗星转变成新的周期彗星(它瓦解前将存在几千年)。另一方面,这些力可将它完全从彗星云里抛出。如果这说法正确,过去几个世纪以来一千颗左右的彗星记录只不过是巨大彗星云中很少一部分样本,这种云迄今尚未直接观察到。与个别恒星相联系的这种彗星云可能遍及 们所处的银河系内。迄今还没有找到一种方法来探测可能与太阳结成一套的大量彗星,更不用说那些与其他恒星结成一套的彗星云了。   彗星云的总质量还不清楚,不只是彗星总数很难确定,即使单个彗星的质量也很不确定。估计彗星云的质量在10-13至10-3地球质量之间。彗星的性质   彗星的性质还不能确切知道,因为它藏在彗发内,不能直接观察到,但 们可由彗星的光谱猜测它的一些性质。通常,这些谱线表明存在有OH、NH和NH2基团的气体,这很容易解释为最普通的元素C、N和O的稳定氢化合物,即CH4,NH3和H2O分解的结果,这些化合物冻结的冰可能是彗核的主要成分。科学家相信各种冰和硅酸盐粒子以松散的结构散布在彗核中,有些象脏雪球那样,具有约为0.1克/立方厘米的密度。当冰受热蒸发时它们遗留下松散的岩石物质,所含单个粒子其大小从104厘米到大约105厘米之间。当地球穿过彗星的轨道时, 们将观察到的这些粒子看作是流星。有理由相信彗星可能是聚集形成了太阳和行星的星云中物质的一部分。因此,人们很想设法获得一块彗星物质的样本来作分析以便对太阳系的起源知道得更多。这一计划理论上可以作到,如设法与周期彗星在空间做一次会合。目前这样的计划正在研究中。  
最 近 , 美 国 和 欧 洲 太 空 总 署 的 尤 利 西 斯 号 太 空 船 (ULYSSES SPACECRAFT) 经 过 HYAKUTAKE 彗 星 (COMET HYAKUTAKE) , 从 太 空 船 收 集 回 来 的 资 料 , 科 学 家 发 现 这 彗 星 的 尾 巴 长 达 五 亿 公 里 , 是 地 球 和 太 阳 的 距 离 的 三 倍 , 也 是 科 学 家 发 现 最 长 的 彗 星 尾 巴 。尤 利 西 斯 号 太 空 船 是 美 国 太 空 总 署 (NASA) 和 欧 洲 太 空 总 署 (EUROPEAN SPACE AGENCY) 共 同 开 发 的 太 空 船 , 它 是 在 一 九 九 零 年 发 射 升 空 , 是 人 类 第 一 艘 到 达 太 阳 极 地 (POLAR REGION) 的 太 空 船 , 科 学 家 希 望 利 用 尤 利 西 斯 号 , 研 究 太 阳 的 物 理 特 性 , 太 阳 风 的 性 质 , 和 太 阳 电 波 及 X 射 线 发 射 的 位 置 ; 图 中 所 见 , 是 科 学 家 描 述 太 空 船 到 达 太 阳 极 地 附 近 的 情 形 。HYAKUTAKE 彗 星 在 一 九 九 六 年 春 天 接 近 太 阳 , 是 二 十 世 纪 最 明 亮 的 彗 星 之 一 ; 科 学 家 指 示 , 彗 星 是 由 冰 柱 块 组 成 , 当 它 接 近 太 阳 时 间 , 太 阳 的 热 力 令 彗 星 散 发 气 体 和 灰 尘 , 形 成 彗 星 的 尾 巴 。因 为 科 学 家 相 信 , 彗 星 是 在 太 阳 系 (SOLAR SYSTEM) 初 期 形 成 , 因 此 , 对 彗 星 的 研 究 , 可 以 帮 助 科 学 家 了 解 地 球 以 至 生 命 的 形 成 ; 一 些 科 学 家 更 认 为 , 彗 星 是 为 地 球 甚 至 其 他 行 星 带 来 生 命 的 种 子 。          彗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云雾状的天体,是太阳系大家庭里的一位特殊成员,它的出现其实是一种极普通的自然现象。彗星在它运行的大部分时间内,是没有彗尾的,只有当它运行到离太阳约2 天文单位(约3 亿千米)左右时,在太阳风和来自太阳光的压力的作用下,从彗头抛出气体和尘埃微粒,才往外延伸而形成彗尾。慧尾分为气体彗尾和尘埃彗尾两种,有时当这两种彗尾发展为连续的一片时,就形成一把“大扫帚”倒挂在天空中。这就是彗星拖条尾巴的原因。
        哈雷慧星的尾巴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编号 /命名 中文名称 发现者/再发现者 周期(年)  1P/Halley 哈雷彗星 哈雷 76.01  2P/Encke 恩克彗星 Johann Franz Encke 3.30  3D/Biela 比拉彗星 Biela 6.62  4P/Faye 法叶彗星 Faye 7.34  5D/Brorsen 布罗森彗星 Brorsen 5.46  6P/d'Arrest 达雷斯特彗星 d'Arrest 6.51  7P/Pons-Winnecke 庞斯o温尼克彗星 Pons & Winnecke 6.38
 8P/Tuttle 塔特尔彗星 塔特尔 13.51
 9P/Tempel 1 坦普尔1号彗星 坦普尔 5.52  10P/Tempel 2 坦普尔2号彗星 坦普尔 5.38  11P/Tempel-Swift-LINEAR 坦普尔o斯威夫特o林尼尔彗星
 坦普尔、斯威夫特、LINEAR小组 6.37  12P/Pons-Brooks 庞斯o布鲁克斯彗星 Pons & Brooks 70.92  13P/Olbers 奥伯斯彗星 Olbers 69.56  14P/Wolf 沃尔夫彗星 Wolf 8.21  15P/Finlay 芬利彗星 Finlay 6.76  16P/Brooks 2 布鲁克斯2号彗星 Brooks 6.89  17P/Holmes 霍尔姆斯彗星 Holmes 7.07  18D/Perrine-Mrkos 佩伦o马尔科斯彗星 Perrine & Mrkos 6.72  19P/Borrelly 博雷林彗星 Borrelly 6.88  20D/Westphal 威斯特普哈尔彗星 Westphal 61.86  21P/Giacobini-Zinner 贾科比尼-津纳彗星 Giacobini & Zinner 6.62  22P/Kopff 科普夫彗星 Kopff 6.46  23P/Brorsen-Metcalf 布罗森-梅特卡夫彗星 布罗森 & 梅特卡夫 70.54  24P/Schaumasse 肖马斯彗星 Schaumasse 8.22  25D/Neujmin 2 诺伊明2号彗星 Neujmin 5.43  26P/Grigg-Skjellerup 格里格-斯克杰利厄普彗星 Grigg & Skjellerup 5.31  27P/Crommelin 克伦梅林彗星 Crommelin 27.41  28P/Neujmin 1 诺伊明1号彗星 Neujmin 18.19  29P/Schwassmann-Wachmann 1 施瓦斯曼o瓦茨曼1号彗星 施瓦斯曼、瓦茨曼 14.70  30P/Reinmuth 1 莱马斯1号彗星 Reinmuth 7.32  31P/Schwassmann-Wachmann 2 施瓦斯曼o瓦茨曼2号彗星 施瓦斯曼、瓦茨曼 8.72  32P/Comas Sola 科马斯-索拉彗星 Comas Sola 8.78  33P/Daniel 丹尼尔彗星 Daniel 7.06  34D/Gale 盖尔彗星 Gale 11.17  35P/Herschel-Rigollet Herschel & Rigollet 赫歇尔-里高莱特彗星 155.91
 36P/Whipple 惠普尔彗星 Whipple 8.51  37P/Forbes 福布斯彗星 Forbes 6.35  38P/Stephan-Oterma 史蒂芬o奥特玛彗星 Stephan & Oterma 37.71  39P/Oterma 奥特玛彗星 Oterma 19.5  40P/Vaisala 1 维萨拉1号彗星 Vaisala 10.8  41P/Tuttle-Giacobini-Kresak 塔特尔-贾科比尼-克雷萨克彗星 塔特尔 & Giacobini & Kresak 5.46  42P/Neujmin 3 诺伊明3号彗星 Neujmin 10.7  43P/Wolf-Harrington 沃尔夫o哈灵顿彗星 Wolf & Harrington 6.45  44P/Reinmuth 2 莱马斯2号彗星 Reinmuth 6.64  45P/Honda-Mrkos-Pajdusakova 本田-马尔克斯-帕贾德萨科维彗星
 本田实& Mrkos & Pajdusakova 5.27  46P/Wirtanen 沃塔南彗星 Wirtanen 5.46  47P/Ashbrook-Jackson 阿什布鲁克-杰克逊彗星 Ashbrook & Jackson 8.16  48P/Johnson 约翰逊彗星 Johnson 6.96  49P/Arend-Rigaux 阿伦-里高克斯彗星 Arend & Rigaux 6.62  50P/Arend 阿伦彗星 Arend 8.24  51P/Harrington 哈灵顿彗星 Harrington 6.78  52P/Harrington-Abell 哈灵顿o阿贝尔彗星 Harrington & Abell 7.53  53P/Van Biesbroeck 范比斯布莱特彗星 Van Biesbroeck 12.5  54P/de Vico-Swift-NEAT 德威科-斯威夫特-尼特彗星 de Vico & 斯威夫特 & NEAT 7.31  55P/Tempel-Tuttle 坦普尔o塔特尔彗星 坦普尔、塔特尔 33.22  56P/Slaughter-Burnham 斯劳特-伯纳姆彗星 Slaughter & Burnham 11.59  57P/du Toit-Neujmin-Delporte 杜托伊特-诺伊明-德尔波特彗星
 du Toit & Neujmin & Delporte 6.41  58P/Jackson-Neujmin 杰克森- 诺伊明彗星 Jackson & Neujmin 8.27
 59P/Kearns-Kwee 基恩斯-克威彗星 Kearns & Kwee 9.47  60P/Tsuchinshan 2 紫金山2号彗星 紫金山天文台 6.95  61P/Shajn-Schaldach 沙因-沙尔达奇彗星 Shajn & Schaldach 7.49  62P/Tsuchinshan 1 紫金山1号彗星 紫金山天文台 6.64  63P/Wild 1 怀尔德1号彗星 怀尔德 13.24  64P/Swift-Gehrels 斯威夫特o格雷尔斯彗星 斯威夫特 & 格雷尔斯 9.21  65P/Gunn 冈恩彗星 Gunn 6.80  66P/du Toit 杜托伊特彗星 du Toit 14.7  67P/Churyumov-Gerasimenko 丘尤穆夫-杰拉西门科彗星 Churyumov & Gerasimenko 6.57  68P/Klemola 凯莫拉彗星 Klemola 10.82  69P/Taylor 泰勒彗星 Taylor 6.95  70P/Kojima 小岛彗星 小岛信久 7.04  71P/Clark 克拉克彗星 Clark 5.52  72P/Denning-Fujikawa 丹宁-藤川彗星 Denning & 藤川繁久 9.01  73P/Schwassmann-Wachmann 3 施瓦斯曼o瓦茨曼3号彗星 施瓦斯曼、瓦茨曼 5.34  74P/Smirnova-Chernykh 斯默诺瓦-切尔尼克彗星 Smirnova & 切尔尼克 8.52  75D/Kohoutek 科胡特克彗星 Kohoutek 6.67  76P/West-Kohoutek-Ikemura 威斯特-科胡特克-池村彗星 West & Kohoutek & Ikemura 6.41  77P/Longmore 隆莫彗星 Longmore 6.83  78P/Gehrels 2 格雷尔斯2号彗星 Gehrels 7.22  79P/du Toit-Hartley 杜托伊特-哈特雷彗星 du Toit & Hartley 5.21  80P/Peters-Hartley 彼得斯-哈特雷彗星 Peters & Hartley 8.12  81P/Wild 2 怀尔德2号彗星 怀尔德 6.40  82P/Gehrels 3 格雷尔斯3号彗星 Gehrels 8.11  83P/Russell 1 拉塞尔1号彗星 拉塞尔 6.10  84P/Giclas 吉克拉斯彗星 Giclas 6.95  85P/Boethin 波辛彗星 利奥波辛 11.23  86P/Wild 3 怀尔德3号彗星 怀尔德 6.91  87P/Bus 巴斯彗星 Bus 6.52  88P/Howell 霍威尔彗星 Howell 5.50  89P/Russell 2 拉塞尔2号彗星 拉塞尔 7.42  90P/Gehrels 1 格雷尔斯1号彗星 Gehrels 14.8
 91P/Russell 3 拉塞尔3号彗星 拉塞尔 7.67  92P/Sanguin 桑吉恩彗星 Sanguin 12.4  93P/Lovas 1 洛瓦斯1号彗星 Lovas 9.15  94P/Russell 4 拉塞尔4号彗星 拉塞尔 6.58  95P/Chiron 奇龙彗星 Kowal 50.78  96P/Machholz 1 麦克霍尔兹1号彗星 Machholz 5.24  97P/Metcalf-Brewington 梅特卡夫-布鲁英顿彗星 Metcalf & Brewington 7.76  98P/Takamizawa 高见泽彗星 高见泽今朝雄 7.21  99P/Kowal 1 科瓦尔彗星 Kowal 15.1  100P/Hartley 1 哈特雷1号彗星 哈特雷 6.29  101P/Chernykh 切尔尼克彗星 切尔尼克 13.90  102P/Shoemaker 1 舒梅克1号彗星 C. Shoemaker & E. Shoemaker 7.26  103P/Hartley 2 哈特雷2号彗星 哈特雷 6.41  104P/Kowal 2 科瓦尔2号彗星 Kowal 6.18  105P/Singer Brewster 辛格-布鲁斯特彗星 Singer Brewster 6.44
 106P/Schuster 舒斯特彗星 Schuster 7.29  107P/Wilson-Harrington 威尔逊-哈灵顿彗星 Helin & Wilson & Harrington 4.30  108P/Ciffreo 西弗里奥彗星 Ciffreo 7.25  109P/Swift-Tuttle 斯威夫特o塔特尔彗星 斯威夫特、塔特尔 135.00  110P/Hartley 3 哈特雷3号彗星 哈特雷 6.88  111P/Helin-Roman-Crockett 赫林-罗曼-克罗克特彗星 Helin & Roman & Crockett 8.12  112P/Urata-Niijima 浦田o新岛彗星 浦田武、新岛恒男 6.65  113P/Spitaler 斯皮塔勒彗星 Spitaler 7.10  114P/Wiseman-Skiff 怀斯曼-斯基夫彗星 Wiseman & Skiff 6.66  115P/Maury 莫里彗星 Maury 8.79  116P/Wild 4 怀尔德4号彗星 怀尔德 6.48  117P/Helin-Roman-Alu 1 赫琳-罗曼-阿勒1号彗星 Helin & Roman & Alu 8.25  118P/Shoemaker-Levy 4 舒梅克o利维4号彗星 C. Shoemaker, E. Shoemaker & Levy 6.49  119P/Parker-Hartley 帕克尔-哈特雷彗星 Parker & Hartley 8.89  120P/Mueller 1 米勒1号彗星 Mueller 8.43  121P/Shoemaker-Holt 2 舒梅克-霍尔特2号彗星 C.Shoemaker, E.Shoemaker & Holt 8.01  122P/de Vico 德威科彗星 de Vico 74.41  123P/West-Hartley 威斯特-哈特雷彗星 West & Hartley 7.58  124P/Mrkos 马尔科斯彗星 Mrkos 5.74  125P/Spacewatch 太空观察彗星 Spacewatch 5.54  126P/IRAS 艾拉斯彗星 IRAS卫星 13.29  127P/Holt-Olmstead 霍尔特-奥尔斯特德彗星 Holt & Olmstead 6.34  128P/Shoemaker-Holt 1 舒梅克-霍尔特1号彗星 C. Shoemaker, E. Shoemaker & Holt 6.34  129P/Shoemaker-Levy 3 舒梅克o利维3号彗星 C. Shoemaker, E. Shoemaker & Levy 7.24  130P/McNaught-Hughes 麦克诺特-哈根斯彗星 McNaught & Hughes 6.67  131P/Mueller 2 米勒2号彗星 Mueller 7.08  132P/Helin-Roman-Alu 2 赫琳-罗曼-阿勒2号彗星 Helin & Roman & Alu 8.24  133P/Elst-Pizarro 厄斯特-匹兹阿罗彗星 Elst & Pizarro 5.61  134P/Kowal-Vávrová 科瓦尔-瓦洛瓦彗星 Kowal & Vávrová 15.58  135P/Shoemaker-Levy 8 舒梅克o利维8号彗星 C. Shoemaker, E. Shoemaker & Levy 7.49  136P/Mueller 3 米勒三号彗星 Mueller 8.71  137P/Shoemaker-Levy 2 舒梅克o利维2号彗星 C. Shoemaker, E. Shoemaker & Levy 9.37  138P/Shoemaker-Levy 7 舒梅克o利维7号彗星 C. Shoemaker, E. Shoemaker & Levy 6.89  139P/Vaisala-Oterma 维萨拉-奥特马彗星 Vaisala & Oterma 9.57  140P/Bowell-Skiff 鲍威尔-斯基夫彗星 Bowell & Skiff 16.18  141P/Machholz 2 麦克霍尔兹2号彗星 Machholz 5.23  142P/Ge-Wang 葛o汪彗星 葛永良、汪琦 11.17  143P/Kowal-Mrkos 科瓦尔-马尔科斯彗星 Kowal & Mrkos 8.94  144P/Kushida 串田彗星 串田嘉男 7.58  145P/Shoemaker-Levy 5 舒梅克o利维5号彗星 C. Shoemaker, E. Shoemaker & Levy 8.69  146P/Shoemaker-LINEAR 舒梅克o林尼尔彗星 C. Shoemaker, E. Shoemaker & LINEAR 7.88  147P/Kushida-Muramatsu 串田o村松彗星 串田嘉男、村松修 7.44  148P/Anderson-LINEAR 安德逊o林尼尔彗星 Anderson & LINEAR 7.04  149P/Mueller 4 米勒4号彗星 Mueller 9.01  150P/LONEOS 罗尼斯彗星 LONEOS小组 7.67  151P/Helin 赫琳彗星 Helin 14.1  152P/Helin-Lawrence 赫琳-劳伦斯彗星 Helin & Lawrence 9.52  153P/Ikeya-Zhang 池谷o张彗星 池谷薰、张大庆 367.17  154P/Brewington 布鲁英顿彗星 Brewington 10.7  155P/Shoemaker 3 舒梅克3号彗星 C. Shoemaker & E. Shoemaker 17.1  156P/Russell-LINEAR 罗素o林尼尔彗星 罗素、LINEAR小组 6.84  157P/Tritton 特里顿彗星 Tritton 6.45  158P/Kowal-LINEAR 科瓦尔-林尼尔彗星 Kowal、LINEAR小组 10.3  159P/LONEOS 罗尼斯彗星 LONEOS小组 14.3  160P/LINEAR 林尼尔彗星 LINEAR小组 7.95  161P/Hartley-IRAS 哈特雷o艾拉斯彗星 哈特雷、IRAS卫星 21.5  162P/Siding Spring 塞丁泉彗星 Siding Spring  163P/NEAT 尼特彗星 NEAT小组  164P/Christensen 克里斯坦森彗星 克里斯坦森  165P/LINEAR 林尼尔彗星 LINEAR小组  166P/NEAT 尼特彗星 NEAT小组  167P/CINEOS 西尼奥彗星 CINEOS小组  168P/Hergenrother 赫詹若斯彗星 Carl W. Hergenrother  169P/NEAT 尼特彗星 NEAT小组  170P/Christensen 2 克里斯坦森2号彗星 克里斯坦森  171P/Spahr 斯帕尔彗星 Timophy B. Spahr  172P/Yeung 杨彗星 杨光宇  173P/Mueller 5 米勒5号彗星 Jean Mueller  174P/Echeclus 太空监测  175P/Hergenrother 赫詹若斯彗星 Carl W. Hergenrother  176P/LINEAR 林尼尔彗星 LINEAR小组  177P/Barnard 2 巴纳德2号彗星 巴纳德  178P/Hug-Bell 胡格o贝尔彗星 胡格、贝尔  179P/Jedicke 詹迪克彗星
 180P/NEAT 尼特彗星 NEAT小组  181P/Shoemaker-Levy 6 舒梅克o利维6号彗星
 182P/LONEOS 罗尼斯彗星 LONEOS小组  183P/Korlevic-Juric 科莱维克-尤里奇彗星  184P/Lovas 2 洛瓦斯2号彗星  185P/Petriew 帕特雷彗星
 186P/Garradd 杰拉德彗星  187P/LINEAR 林尼尔彗星  188P/LINEAR-Mueller 林尼尔-米勒彗星  189P/NEAT 尼特彗星 NEAT小组  190P/Mueller 米勒彗星  191P/McNaught 麦克诺特彗星  192P/Shoemaker-Levy 1 舒梅克-利维1号彗星  193P/LINEAR-NEAT 林尼尔-尼特彗星  194P/LINEAR 林尼尔彗星  195P/Hill 希尔彗星
 196P/Tichy 迪奇彗星  197P/LINEAR 林尼尔彗星  198P/ODAS 奥达斯彗星  199p/Shoemaker 舒梅克彗星  200P/Larsen 拉森彗星  201P/LONEOS 罗尼斯彗星  202P/Scotti 斯科特彗星  203P/Korlevic (P/1999 WJ7 = P/2008 R4) 科莱维克彗星  204P/LINEAR-NEAT (P/2001 TU80 = P/2008 R5) 林尼尔-尼特彗星  205P/Giacobini (P/1896 R2 = P/2008 R6) 贾科比尼彗星  206P/ Barnard-Boattini 巴纳德-博阿蒂尼彗星  207P/ NEAT 尼特彗星  208P/ McMillan 麦克米尔兰彗星
 209P/ LINEAR 林尼尔彗星  210P/ Christensen 克里斯坦森彗星  211P/ Hill 希尔彗星  212P/NEAT 尼特彗星  已分裂的彗星  * 51P/ 哈灵顿彗星  * 57P/杜托伊特-诺伊明-德尔波特彗星  * 73P/ 施瓦斯曼o瓦茨曼3号彗星  * 101P/ 切尔尼克彗星  * 128P/舒梅克-霍尔特彗星  * 141P/麦克霍尔兹2号彗星  已消失的彗星  * 3D/ 比拉彗星  * 5D /布罗森彗星  * 18D/ 佩伦o马尔科斯彗星  * 20D/威斯特普哈尔彗星  * 25D/ 诺伊明2号彗星  * 34D/ 盖尔彗星  * 75D/科胡特克彗星    以下是国际天文联合会列出的1935年以来出现的明亮彗星亮度排行榜
 总星等 彗星编号/命名 中文名称  (-10) C/1965 S1 (Ikeya-Seki) 池谷-关彗星  (-5.5) C/2006 P1 (McNaught) 麦克诺特彗星  -3.0 C/1975 V1 (West) 威斯特彗星  (-3) C/1947 X1 (Southern comet) 南天彗星  -0.8 C/1995 O1 (Hale-Bopp) 海尔-波普彗星  (-0.5) C/1956 R1 (Arend-Roland) 阿伦-罗兰彗星  (-0.5) C/2002 V1 (NEAT) 尼特彗星  0.0 C/1996 B2 (Hyakutake) 百武彗星  0.0 C/1969 Y1 (Bennett) 贝内特彗星  (0) C/1973 E1 (Kohoutek) 科胡特克彗星  (0) C/1948 V1 (Eclipse comet)  (0) C/1962 C1 (Seki-Lines) 关-林恩斯彗星  0.5 C/1998 J1 (SOHO) 索霍彗星  1.0 C/1957 P1 (Mrkos) 马尔科斯彗星  (1) C/1970 K1 (White-Ortiz-Bolelli)  1.7 C/1983 H1 (IRAS-Araki-Alcock) 艾拉斯-荒贵-阿尔科克彗星  (2) C/1941 B2 (de Kock-Paraskevopoulos)  (2.2) C/2002 T7 (LINEAR) 林尼尔彗星  2.4 1P/1982 U1 (Halley) 哈雷彗星  (2.4) 17P (Holmes) [Oct. 2007] 霍尔姆斯彗星  2.5 C/2000 WM_1 (LINEAR) 林尼尔彗星  2.7 C/1964 N1 (Ikeya) 池谷彗星  2.8 C/2001 Q4 (NEAT) 尼特彗星  2.8 C/1989 W1 (Aarseth-Brewington) 阿塞斯-布鲁英顿彗星  2.8 C/1963 A1 (Ikeya) 池谷彗星  2.9 153P/2002 C1 (Ikeya-Zhang) 池谷-张彗星  3.0 C/2001 A2 (LINEAR) 林尼尔彗星  3.3 C/1936 K1 (Peltier) 佩尔提尔彗星  (3.3) C/2004 F4 (Bradfield) 布雷得菲尔德彗星  3.5 C/2004 Q2 (Machholz) 麦克霍尔兹彗星  3.5 C/1942 X1 (Whipple-Fedtke-Tevzadze)
 3.5 C/1940 R2 (Cunningham) 坎宁安彗星  3.5 C/1939 H1 (Jurlof-Achmarof-Hassel)  3.5 C/1959 Y1 (Burnham)  3.5 C/1969 T1 (Tago-Sato-Kosaka) 多胡-佐藤-小坂彗星  3.5 C/1980 Y1 (Bradfield) 布雷得菲尔德彗星  (3.5) C/1961 O1 (Wilson-Hubbard) 威尔逊-哈巴德彗星  (3.5) C/1955 L1 (Mrkos) 马尔科斯彗星  3.6 C/1990 K1 (Levy) 利维彗星  3.7 C/1975 N1 (Kobayashi-Berger-Milon) 小林-博尔格尔-米伦彗星  3.9 C/1974 C1 (Bradfield) 布雷得菲尔德彗星  3.9 C/1937 N1 (Finsler)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比较详尽的一篇文章 希望能对一休哥有帮助  ^___^彗星 comet 在扁长轨道(极少数在近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当它远离太阳时,呈现为朦胧的星状小暗斑,其较亮的中心部分叫作“彗核”。彗核外围的云雾包层称为“彗发”,它是在太阳的辐射作用下由彗核中蒸发出来的气体和微小尘粒组成的。彗核与彗发合称为“彗头”。当彗星走到离太阳相当近的时候,彗发变大,太阳风和太阳的辐射压力把彗发的气体和微尘推开生成“彗尾”。由于彗星的这种独特外貌,中国民间又称彗星为扫帚星。汉字“彗”字就是“扫帚”的意思。在天文学中,彗星用符号表示。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和中世纪,彗星的偶然出现和它的奇特外貌,常使人们感到惊慌和恐怖,以致认为彗星的出现是战争、饥荒、洪水、瘟疫等灾难的预兆。虽然有些彗星碰巧出现在灾难事件前后,但实际上,彗星的出现完全是一种自然现象,跟地球上的天灾人祸毫无关系。彗星现象的本质逐渐被人类认识。欧洲人长期受亚里士多德看法的影响,以为彗星是地球大气中的燃烧现象,不值得做科学研究。中国古代人对彗星有较正确的认识,例如,《晋书·天文志》说:“彗体无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在日南北,皆随日光而指。顿挫其芒,或长或短……”对彗星发光的原因及彗尾的指向都有清晰的见解。1577年,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确定当年出现的一颗彗星比月球离地球还远。牛顿用万有引力定律研究了1680年出现的彗星的轨道。1705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算出24颗彗星轨道,发现了1531年、1607年、1682年出现的三颗彗星的轨道相似,他认为这是同一颗彗星的三次出现,并预言它在76年后将再次出现。预言应验了,因此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早期,天文学家主要研究彗星运动方面的问题;在现代,更注重研究彗星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彗星与太阳风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发现和命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彗星和记录资料最丰富的国家。在中国古代,正史和地方志中有成千条彗星记录,其中尤其是关于哈雷彗星有世界公认的最早最完整的记载。中国古代对彗星的记载有时称彗星,有时又用其他名称,如孛星、妖星、星孛、蓬星、长星、异星、奇星等等。《春秋》记载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载。 现在人们用肉眼还没有看到彗星时,专业天文工作者和业余天文爱好者就用望远镜发现了它。有的彗星很暗,肉眼看不到,只能通过望远镜才能看到。目前,用望远镜每年平均可发现约10颗彗星。据统计,迄今观测到的彗星,除去重复出现的,约有1,600颗,太阳系中实际存在的彗星比这要多得多。 新发现的彗星先给予临时命名:用发现年份加上表示发现次序的拉丁字母a、b、c、…,例如,中国紫金山天文台1965年发现的两颗彗星,是这一年发现的第二颗和第三颗彗星,就临时命名为1965b和1965c。根据观测算出轨道后,就按彗星过近日点的先后为序,在年代后加罗马字母ⅰ、ⅱ、…取代拉丁字母,作为永久命名。例如,上述两颗彗星永久命名为1965ⅰ和1965ⅱ。某一年新发现的彗星可能在另一年过近日点,所以永久命名常要迟两三年,以避免因再发现新彗星而更动命名序号。新发现的彗星还常赋予独立发现者的名字(最多三人),对于短周期彗星,还常在前面加上符号p/,例如,p/tuttle-giacobini-kresàk彗星,有的彗星也给予其他名字,例如紫金山1号(1965i)等。 轨道  彗星的轨道有椭圆 (偏心率e&1),抛物线(e=1)和双曲线(e&1)三种类型。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已算出轨道的彗星共有600多颗,其中轨道接近抛物线的约49%,轨道为椭圆和双曲线的分别为40%和11%左右。彗星走过行星(特别是质量大的木星)附近,会受到行星的摄动而改变轨道。具有双曲线和抛物线轨道的大部分彗星如果没有受到摄动,它们原来的轨道往往是偏心率接近1的椭圆。这表明它们也是太阳系的成员,或许只有少数彗星来自太阳系外。
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彗星称为“周期彗星”,它们周期地绕太阳公转。在抛物线或双曲线轨道上运动的彗星称为“非周期彗星”,它们绕太阳转个弯就一去不复返了。公转周期短于 200年的彗星称为“短周期彗星”,这种彗星已算出轨道的有100多颗,它们走近太阳和地球的次数较多,观测资料较丰富、准确。这些彗星的轨道面对黄道面的倾角较小,绝大多数与行星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顺行),但也有少数例外,如著名的哈雷彗星轨道面对黄道面的倾角约为162°,是一颗逆行彗星。公转周期大于200年的彗星称为“长周期彗星”,它们的轨道很扁长,e大于0.96而略小于1,接近抛物线,要几百、几千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走近太阳一次。它们的轨道延伸到九大行星范围以外很远,轨道面的取向是随机分布的,顺行和逆行的都有。 大行星的摄动会改变彗星的轨道,例如,木星的摄动可以使长周期彗星变为短周期彗星,使短周期彗星变为非周期彗星。彗星公转周期改变的一个最突出事例是p/oterma彗星,它的公转周期在1936年以前是18年,而1937年到1963年之间,它的公转周期只有 8年,1963年以后又恢复到18年。有70多颗短周期彗星的公转周期为4~10年,远日距为4~7个天文单位,与木星轨道半长径5.2个天文单位相近,它们可能与木星有联系,称为“木星族彗星”。至于是否存在与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有联系的彗星族,因彗星数目少,对这种联系的真实性,目前还有争议。 结构  一般彗星由彗头和彗尾两部分组成。 彗头  彗头包括彗核和彗发两部分。自1970年以来,地球大气外观测发现三颗彗星的彗发外面还有氢原子云,称为“彗云”或“氢云”。彗云包围着彗发,其直径为100~1,000万公里。因此,应该把彗核、彗发和彗云合称为彗头。彗头的结构往往十分复杂,不同彗星也有很大差别。不少彗星的彗头没有彗云。有的彗星的彗头中连彗发也没有,只有彗核,尘埃组成的彗尾直接从彗核开始背向太阳延伸;有的在彗核周围稍有彗发,彗发呈球茎形状;有的彗发很亮,呈抛物面形状包围着彗核,形成锚形彗头。彗核一般难于直接从彗头中分辨开来,它的直径很小,只有几百米到上百公里,但集中了彗星的绝大部分质量。大彗星的质量为103~108亿吨,小彗星质量只几十亿吨。彗核的平均密度约1克/厘米3,有些彗核的密度可能更大些,也有一些彗核密度或许只有0.01克/厘米3。彗发的体积随彗星离太阳的距离而变化,其直径比彗核大得多,一般有几万公里,有的达到180万公里(例如1811年的大彗星),比太阳还大;但彗发的质量很小,物质很稀薄。 彗尾  少数大而亮的彗星走到土星轨道附近时,就可以从大望远镜中看到,但一般彗星要走到离太阳三个天文单位左右才能从望远镜中看到,这时彗星只有暗星状彗核及其周围朦胧的彗发。当它走到离太阳两个天文单位左右时,开始产生彗尾,离太阳更近时,彗尾显著地变长变大。当它过近日点之后离开太阳越走越远时,彗尾也逐渐缩小。彗尾的体积很大,大彗尾长达上亿公里,宽度从几千公里甚至到2,000多万公里,但物质是极稀薄的(密度只有地面上空气的十亿亿分之一)。当彗发和彗尾遮掩恒星时,一般星光不因此而减弱或偏折,但有时也观测到星光闪烁。1910年,哈雷彗星的彗尾曾“扫”到地球,地球上毫无异常现象。彗发和彗尾的总质量一般只占彗星质量的1~5%左右。彗尾形状多种多样,一般总是向背离太阳方向延伸,而且常常有两条以上。彗尾可分为两类:一类彗尾较直,由离子气体组成,称为“离子彗尾”或“气体彗尾”,又称ⅰ型彗尾,因含co+离子的发射,呈蓝色。这类彗尾是太阳风的很强斥力作用于彗星中的离子形成的。另一类是弯曲的,由微尘组成,呈黄色,称为“尘埃彗尾”,弯曲程度较小的又称ⅱ型彗尾,弯曲程度很大的称为ⅲ型彗尾。这类彗星是太阳光子的辐射压力推斥微尘而形成的。此外,还有一种看上去好象朝太阳方向延伸的扇状或长钉状彗尾,称为“反常彗尾”。这只是投影效应。彗尾也常呈现复杂结构,例如莫尔豪斯彗星光谱和化学组成  通过对彗星光谱的分析可以知道彗星的化学成分。彗星光谱中有三种辐射:连续辐射、中性原子和分子的辐射、电离分子和离子的辐射。彗星的连续光谱与太阳光谱相似,只是比太阳光谱略微红些,这是尘埃粒子反射的太阳光谱。彗头光谱中不仅有c2和c3的发射带,而且有称为“基”的中性分子,如oh、nh、nh2、ch、cn等的发射带。这种称为“基”的中性分子在实验室里往往是化学上不稳定的。它们可能是由稳定的“母分子”(如h2o、nh3、ch4、c2n2等)被太阳辐射分解而形成的。彗发中物质密度非常小,几乎没有机会同别的分子碰撞而结合成稳定分子,因此,彗星中可以存在许多“基”分子。当彗星走到离太阳很近(小于一个天文单位)时,分子发射变弱,而出现中性原子na、k、ca、ni、o等的光谱线。尘埃彗尾有连续光谱,没有气体分子发射带,这是0.1~1微米大小的硅酸盐等尘粒反射太阳光产生的,当彗星走到离太阳0.6天文单位时,出现钠原子的d发射线,彗尾呈黄色。离子彗尾有多种离子和电离分子的发射带,如ch+、oh+、co+、h2o+、n娚、c+的发射带。这些离子和电离分子是太阳风和彗星间的高能相互作用(包括光致电离、电荷交换和碰撞电离等过程)的产物。此外,射电观测还发现了 ch3cn(乙腈)、hcn(氰化氢)以及h2o分子。 彗星模型  彗星现象十分复杂,同一颗彗星在绕太阳公转的不同时间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而不同的彗星彼此又有很多差异。关于彗星(特别是彗核)的本质还缺乏足够的资料来说明,因此需要借助彗星模型来尽可能解释各种彗星现象。已提出的多种彗星模型大致可分为两类:“沙砾模型”和“致密核模型”。 “沙砾模型”认为彗星是一大团固体粒子,它们在相似轨道上各自独立地绕太阳公转,粒子向中心密集为一个弥漫核,但核并不是一个整体。这类模型假定固体粒子是在太阳系外形成的,包含有恒星际物质。粒子轨道在近日点附近交叉,粒子经多次碰撞而破裂,所产生的细尘粒被太阳辐射推开,形成ⅱ型彗尾。少部分物质可能在碰撞中被蒸发成气体。沙砾模型可以解释彗星分裂形成流星群等现象,但不足以说明所观测的彗星中的气体数量,此外,还有其他缺陷。现在只有少数人还持这种看法。 彗星有致密核的看法在十九世纪就有了。有人认为彗核是各种气体凝固成的冰块,有人认为是石块。1949年,美国天文学家惠普尔提出“冰冻团块模型”。他认为彗核是“脏雪球”,由冰冻的母分子和夹杂的细尘粒组成。后来有的学者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模型,认为彗星走近太阳时,太阳加热作用使彗核表面的冰升华为气体,向外膨胀,同时带出微尘,形成彗发和彗尾。母分子气体被太阳辐射离解为各种“基”分子和原子,如h2o离解为羟基oh和h。彗星每次走近太阳时,仅仅彗核表面层被蒸发,内部仍保持冰冻态,因而寿命可达几千个公转周期。彗星本身还有自转,自转周期为数小时。由于彗核自转以及各层热传导的时间滞延,气体不对称地放出,产生“火箭喷射”效应,这就可以解释恩克彗星的加速和阿雷斯脱彗星的减速运动现象。 起源和演化  关于彗星的起源问题,看法很多,到现在还没有一致的意见,其中以原云假说最为著名。荷兰学者奥尔特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统计得出,长周期彗星轨道半长径为 3万到10万天文单位。他因此提出太阳系边远区有个彗星储库──“彗星云”,又称奥尔特云(oortcloud)。为说明观测到的“新”(出现)彗星的频数,他估计那里有1,000亿颗彗星,其总质量比地球质量小。彗星云中的彗星长久地远离太阳,绕太阳公转一周要几百万年。由于它们处于太阳与其他恒星之间,恒星引力摄动使一部分彗星轨道改变,进入太阳系内部。它们与大行星(主要是木星)相遇时,有一些被摄动而变为短周期彗星──“新”彗星,另一些可能被抛出太阳系。除原云假说外,还有其他一些假说。如喷发说认为彗星是由于木星等行星或卫星上火山喷发的一些物质形成的;碰撞说认为彗星是由太阳系内的某两个天体互相碰撞而形成的;俘获说认为彗星原来并不是太阳系内的天体,而是太阳的引力把它们从恒星际空间俘获过来的。但是,这些假说都碰到很多难以解释的问题。 彗星每次经过太阳附近时,都被太阳辐射蒸发出一些物质,形成彗尾,这些物质逐渐消失到行星际空间中去,于是彗星的质量越来越少。不仅如此,彗星还会由于太阳等天体施加的起潮力而逐渐瓦解,形成流星群(见流星雨),比拉彗星的分裂和瓦解就是一例。彗星的寿命有长有短,但平均大概只有几千个公转周期。 著名的彗星  彗星中最著名的是哈雷彗星,其他的著名彗星有: 恩克彗星  公转周期很短(只有3年106天),亮度微弱(相当于5等星),只是一团不亮的雾斑拖个短彗尾;轨道偏心率为0.847,近日距为0.34天文单位。自1786年发现以来已观测60多次,它的绝对亮度没有多大变化,它的轨道运动有加速现象,而且有突然变化。十九世纪一十年代末,德国天文学家恩克最早算出它的轨道,并预言它将在1822年回到近日点。预言应验了,因此得名恩克彗星。它是继哈雷彗星之后,第二颗按推算时间重新出现的彗星。有人估计它的寿命不长,到二十一世纪就不存在了。 比拉彗星  已经消失的彗星,因分裂和形成流星雨而著名。这颗彗星于1826年为奥地利人比拉发现,因而得名。桑提尼等人算出它的轨道,确定它的公转周期为6.6年,并认为它和1772年和1805年被观测到的彗星是同一颗彗星。1846年 1月13日,这颗彗星突然分裂为两颗,都有彗尾,它们的距离越来越大,后来都远离太阳而去。1852年这一对彗星又双双归来,彼此距离更大。根据计算,它们本应在年再次返回,可是都没有观测到。日夜晚,天空中出现了一场节日焰火般的灿烂流星雨,持续几小时,流星总数有16万颗左右。日又发生一场大流星雨。这两次流星雨的“辐射点”恰恰都在原比拉彗星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的地方。显然这些流星是比拉彗星瓦解的碎粒。
科胡特克彗星  即1973f彗星,是日由科胡特克发现的。它在日过近日点,这时距离太阳约2,100万公里。射电观测发现,这颗彗星上存在着ch3cn和hcn的射电,这是第一次在彗星上发现这种复杂分子。天空实验室的宇航员还看到它有长钉状的反常彗尾。这颗彗星的公转周期为75,000年,由于受其他天体的摄动,可能一去不返了。
掠日彗星  指一些近日距很小的彗星,因往往掠过太阳外层大气(日冕)而得名。这种彗星现已观测到 8颗。其中1680年大彗星是最亮的掠日彗星,最亮时为-18等星,比满月还亮100倍。它在过近日点时离炽热的日面只有23万公里(太阳直径为139万公里),以每秒530公里的速度穿过温度达 100多万度的日冕,却没有被烧毁,只是彗核受热生出长达 2.4亿公里的大彗尾。这颗彗星公转周期为8,800年,远日距1,300亿公里。1843ⅰ大彗星的近日距只有13万公里,过近日点时亮度为-7等,白天可见,4天后彗尾长达3.2亿公里,宽600万公里。它的公转周期为513年,远日距190亿公里。除了这两颗掠日彗星外,至今观测到的 6颗是1880ⅰ、1882ⅱ、1887ⅰ、1945ⅶ、1963v和1965ⅷ。其中1963v彗星近日点离日面只有6万公里。这种彗星容易分裂,例如1965ⅷ彗星过近日点后两星期就分裂为三部分。参考书目 徐登里编著:《彗星漫谈》,科学出版社,北京,1975。 b.m.middlehurst and g.p.kuiper eds, the moon,meteorites and comets, chicago univ.of press,chicago,1963. r.a.lyttleton,the comets and their origin, cambridge univ.press,cambridge,1953.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松打虎对不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