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十年代老照片最出名的爵士乐

上海帕玛强尼爵士音乐周
TA的其他闲置
我的票是10月3日晚19:00的座票(崔健专场),第五排,连号4张,非诚勿扰,联系电话:&上海爵士音乐周演出日程及艺人介绍  10月2日--经典日  下午场:14:30-17:00 &爵世好声音&  Jerry Leonide 爵士钢琴家  田果安  王韵壹  晚间场: 19:30-22:00& &爵士天后,唱响浦江&  Dee Dee Bridgewater& 迪迪 布里姬沃特专场  10月3日-跨界日  下午场:14:30-17:00&& &白相摇滚&  顶楼马戏团  王厂长乐队  晚间场: 19:30-22:00& &摇滚教父爵士情&  周云蓬-嘉宾  崔健 专场  10月4日--青春日  下午场:14:30-17:00& &崛起的一代&  张玮玒&音乐才女&  许飞宇  宋思衡  晚间场: 19:30-22:00 &英伦王子中国首献&  Anthony Strong专场  Dee Dee Bridgewater/perform/img/pcontent/.jpg  Dee Dee Bridgewater(迪迪&布里姬沃特) , 出生于美国田纳西,15岁开始爵士歌坛生涯,穿梭於密西根及伊利诺州大学,然後在纽约加入Thad Jones/Mel Lewis大乐队及Frank Foster的Loud Minority 大乐队,曾与Sonny Rollins、 DizzyGillespie 和 Dexter Gordon等当时的许多爵士界赫赫有名之士一起共事。八十年代,她远赴法国,勇闯新天地,涉足音乐剧、流行曲、George Gruntz的爵士音乐剧,以至广告歌。九十年代决意再战爵士乐坛,第一炮是1994年向Horace Silver致敬之作&Love and Peace&;另一次出击是1997年她为纪念已故的爵士乐一代女伶Ella Fitzgerald(艾拉 费兹洁萝)而录制了&Dear Ella&专辑,这张专辑为她赢得了葛莱美奖最佳女演唱人之最高荣誉,更是奠定了Dee Dee Bridgewater作为Fitzgerald继承人的地位。  Dee Dee Bridgewater还是个百老汇演出的音乐奇才,她曾因扮演音乐剧&绿野仙踪的好女巫格林达&而赢得了托尼奖&最佳女主角&。作为近50年来一直保持多才多艺的爵士音乐人,Dee Dee Bridgewater是为极少数传承爵士乐优良演唱传统的,并能开创更高局面之第一人,她完整而丰富的爵士资历及融合各家特色之扎实根基,在多年的演唱生涯中更现光芒。Dee Dee不断与当代乐手合作的灿烂火花,更令她在全世界各地成为票房常胜军,并为各国爵士乐杂志票选为最受欢迎歌手。  Dee Dee Bridgewater这位曾三次获得葛莱美奖的著名爵士女歌手,她独特的演奏旋律已经成为一种标准,并为重塑经典爵士乐迈出坚韧勇敢的步伐。  Anthony Strong/perform/img/pcontent/.jpg  Anthony Strong(安东尼&斯特朗)  出生于英国英格兰东南部城市克罗伊登(Croydon)的Anthony Strong(安东尼&斯特朗)是一名出色的爵士歌手、钢琴家和作曲家,曾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珀塞尔学院和市政厅音乐戏剧学院学习过,并获得了爵士钢琴音乐学士学位。他通过在伦敦举办现场演唱会的方式很快赢得声誉,成为了最受欢迎的音乐人,并与其他首屈一指的音乐人如迈克尔&博尔顿、马蒂&佩洛和凯尔&伊斯威特等同台献艺。同时,Anthony花了9个月的时间在伦敦西区演出的《百万美元四重奏》中扮演杰里o李&路易斯,为成千上万的戏剧爱好者带来福音,其中包括爵士乐爱好者罗德&斯图尔特。  Anthony曾受邀参加明星璀璨新年之夜伦敦塞瓦依舞厅音乐晚会,与流行乐歌手帕洛玛&费思、英国艺人托尼o克里斯蒂及爵士乐传奇巨星巴迪&格雷科同台献艺。他还相继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德国以及瑞士举办了音乐会,并在巴黎富有传奇色彩的Duc Des Lombards俱乐部创下了12场一票难求的纪录。  在发布了具有传奇色彩,并荣登英国爵士乐分类下载榜首的BB King和EP两张大碟后,被誉为&英格兰新一代爵士乐超级巨星&的Anthony Strong受到全球各大顶级唱片公司的垂涎。他最终与法国最具代表性的唱片公司Na?ve签约。该唱片公司是成就创下千百万唱片销售量记录的传奇歌手阿黛尔、卡拉&布鲁尼及凯蒂&玛露的摇篮。随后安东尼于2013年4月发布其在此公司的首张大碟'Stepping Out',此碟荣登美国iTunes爵士乐分类下载的排名榜首。Anthony成为了法国日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费加罗报的封面人物,并在德国电视台上为数以百万人做现场表演。  Anthony Strong被英国媒体誉为与杰米&卡勒姆和迈克尔&布雷同名的天才,并在复古现代爵士乐殿堂中占得了一席之位。  崔健/perform/img/pcontent/.jpg  崔健-中国摇滚教父  崔健:吉他手,小号手,歌手和作曲家。崔健因其在中国歌坛的特殊地位,早就被视为是中国的一种文化图标和当代的中国偶像。他整整影响了一代人!也正是因为他的推动,中国人才从80年代开始接触和广泛的吸取欧美摇滚乐。他的歌词是超浓缩的诗句,唱出了感情,梦想和挫折。爵士,HIP-POP和电子音乐都对他的歌曲有着影响。  崔健是真正的生命歌手和性格巨星!近二十年中国真正有价值的音乐,其实就是从崔健开始的,他一人就扯起了中国摇滚的大旗!这种功绩怎么评价都不过份。其实此后十几年间,中国音乐的精髓还是在摇滚音乐上!  崔健是中国新音乐的先行者,思想者。中国当代文化为数不多的几位标志性人物之一。他在音乐中所展现的理想主意精神和启蒙主义实践的勇气,力量,使他成为一代青年人的精神代言人。他在音乐中那一脉相承,直达生命本质的力量,依然扣人心弦,直逼魂魄,并使他作为新音乐的一面旗帜,永远飘荡在时代的前端。 1986年,他在首都体育馆的舞台上唱出那首中国摇滚乐的开山之作《一无所有》之后,崔健一直坚持以现场演唱这种最直接,最真实,最具有震撼力的方式传播摇滚乐和新文化。  崔健和他的乐队成员20年来足迹遍及中国的大江南北直至世界各地,个人专场演出场次达千余场之多。他的个人演唱会已经成为中国演出市场上常演不衰的经典保留节目。他的第一张个人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获得香港双白金唱片奖。与此同时,崔健创造了大量超越以往歌曲风格的全新音乐作品,他的每张新专辑都成为引导国内摇滚曲风的走向,并于世界最新音乐形式接轨的超前力量。崔健是一个致力于摇滚始终要保持叛逆元素的音乐家。  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崔健都是广为人们熟知的著名歌手。在美国,在英国,在法国,在瑞士,在意大利,在丹麦,在日本,在韩国,在新加坡等国家地方崔健多次进行巡演,他是中国唯一的音乐综合体,是几代青年人的传奇。特别在西方,他被认为是同猫王,鲍勃.迪伦和约翰列侬相提并论的知名音乐家。2006年崔健还受邀参加了滚石乐队在上海举行的演唱会,当滚石奏响自己的经典曲目《wild horseis》的时候,作为唯一特邀嘉宾的崔健身挎吉他与滚石乐队进行了合作演出。2009年崔健还获邀成为首个在西班牙举办个人演唱会的中国音乐家,分别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分别举办了两场个人音乐会。这也是中国艺术家首次走进西语世界,备受瞩目。  崔健,似乎专门是为中国的摇滚乐而诞生的音乐天才。1986年他用《一无所有》宣布了摇滚乐的诞生,他用摇滚乐这种方式感召了一代人。  我们一直在怀念1986年北京那个沸腾的夜晚,那个穿长褂、弹吉他的青年,那个高歌&一无所有&的邋遢男人,那个中国的&摇滚教父&。崔健,这位中国摇滚的奠基者,在新世纪里还吹响了&真唱运动&的号角,再次以惊人的活力奔跑在中国摇滚的新长征路上!  崔健获奖经历  1989年2月崔健创作并完成《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同时在大陆、香港、台湾出版发行,随后在台湾荣获双白金唱片奖,在香港获白金唱片奖。&&&& 1989年3月在北京展览馆举办&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演唱会,轰动京城。同年《一无所有》荣获人民日报,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办的新时期十年金曲奖,并获得优秀歌手奖。&&&& 1992年:独立制作完成电视音乐片《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在美国荣获三项大奖。并得到国际MTV大奖。  1997年:崔健荣获&YMC&至尊榜总选'97中国推荐榜至尊男歌手&&&&& 2001年:崔健荣获&英特尔创意特别成就奖&&&&&& 日:崔健接受了荷兰驻中国大使馆大使颁发的克劳斯亲王奖。该奖项一年颁发一次,其对象是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加勒比海地区的知识分子,崔健因其&音乐借鉴了中国传统诗歌的表现形式,与中国的社会文化紧密相连,表达了中国对世界青年的心声&(评委会语)而获该项大奖。  2003年:崔健荣获第一届中国轻音乐学会&摇滚音乐贡献奖&  日:崔健在美国旧金山接受了&世界和平音乐大奖&,该奖项力在于鼓励和肯定优秀音乐艺术家为促进世界和平作出的杰出贡献及在音乐事业上的卓越成就。  日在由广州市政府主办的第一届&声响亚洲--录音技术与科学文化节&上,崔健凭借其作品&小城故事&荣获评委会大奖&优秀摇滚音乐录音奖&!  日,崔健及乐队出席了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颁奖盛典,并获得了&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殿堂音乐家&奖项。  日在意大利音乐之城sanremo,中国摇滚教父崔健荣获意大利最高荣誉音乐奖Premio Tenco 音乐奖,并与意大利殿堂级歌手Francesco Baccini合作出演,一首意大利语版&一无所有&令全场气氛达到高潮,中国摇滚震撼亚平宁半岛!为了中国摇滚!让更多人感受中国充满力量的音乐!  王韵壹/perform/img/pcontent/.jpg  中国知名爵士歌手,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6岁学习钢琴,10岁学吉他,后考入当地音乐学校学习作曲。15岁时开始尝试爵士风格,登台演唱,并为电视节目录制主题曲。毕业后独自南下,与多支乐队在深圳、成都等地巡回演出。后返回故乡,在以布鲁斯、乡村风格为主的双人乐队中担任歌手和吉他手。2006年来京至今,与国内外众多优秀音乐家合作演出,先王韵壹《人生若只如初见》(6张)后组建Hotline-1618爵士乐队、Frank Segen四重奏、筱慧与三重奏大爆炸(Elva&Trio B)以及筱慧与柠檬三重奏(Elva&Lemon Trio)。于2011年发行专辑《how long has this been going on》(09年的乐队同名专辑Frank Segen,重新改版发行)。嗓音酽厚而不失温润,对多种风格的演绎均有独到之处。  15岁时开始尝试爵士风格,登台演唱,并为电视节目录制主题曲。  毕业后独自南下,与多支乐队在深圳、成都等地巡回演出。后返回故乡,在以布鲁斯、乡村风格为主的双人乐队中担任歌手和吉他手。2006年来京至今,与国内外众多优秀音乐家合作演出,先  王韵壹《人生若只如初见》  王韵壹《人生若只如初见》(7张)  后组建Hotline-1618爵士乐队、Frank Segen四重奏、筱慧与三重奏大爆炸(Elva&Trio B)以及筱慧与柠檬三重奏(Elva&Lemon Trio)。于2011年发行专辑《how long has this been going on》(09年的乐队同名专辑Frank Segen,重新改版发行)。嗓音酽厚而不失温润,对多种风格的演绎均有独到之处。  田果安/perform/img/pcontent/.jpg  活跃于网络歌坛,享有&传奇歌手&、&首席爵士歌手&之称,被认为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爵士乐歌手,他几乎用了近20年时间来接触、感悟爵士乐,其累计的英语曲目近2000首,其中相当数量是爵士歌曲。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田果安的艺术探索,见证了改革开放后上海爵士乐重新兴起的全过程。他凭借多年驻唱经历,对爵士乐尤其是经典爵士乐的理解,在中国爵士乐手中出类拔萃,其沉稳自然的情歌演绎,字正腔圆的英语发音,令听过他演唱的歌迷印象深刻。  这些年来,田果安一直致力于爵士乐在上海的传播,2001年他举行了一场&格什温之夜&音乐会,这是格什温在中国的第一次作品专场。田果安认为,爵士乐和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很大程度上,海派文化与经典爵士乐之间有着诸多契合之处,而今天上海日益高涨的爵士热情,则可被看作是怀旧与时尚交错、优雅和自由兼容的多方面混合体。  顶楼马戏/perform/img/pcontent/.jpg  顶楼马戏团为中国上海的朋克摇滚乐团,颇为热门同时也多有争议。&顶楼的马戏团&隶属于上海市演出局&送戏到基层临时办公室&,是上海马戏界的年轻生力军。近年来,他们在市内外的各类大小型舞台上屡获好评,被群众们称为&文艺界的活雷锋&。2001年10月由陆晨(海关公务员)、梅二(电视台职工)成立于上海的石库门弄堂里。排练室位于零陵路93号。  周云蓬/perform/img/pcontent/.jpg  周云蓬,盲诗人、民谣歌手。日出生于辽宁  周云蓬 一席 演讲。9岁失明,留在视觉中的最后印象是动物园里的大象用鼻子吹口琴。15岁弹吉他,23岁大学毕业,其后游历十余城市,以弹唱为生,目暂居浙江绍兴。  看似沉默如谜,却仿佛早已窥破命运的秘密。作品中精美细致的编曲和充满人文色彩的歌词,以及盲人歌手周云蓬极具磁性的深厚的嗓音,给听者描画出一种古旧,恬静的生活画面,同时这些画面又饱含哲理和感伤。《沉默如迷的呼吸》与小河的《飞不高的鸟不落在跑不快的牛的背上》和万晓利的《走过来,走过去》相比,体现出另外一种气质,但仍不失为民谣音乐中的经典。在他这张个人专辑当中充满了没有经过任何做作、与声俱来的人文气质,从整体上而言,虽然歌曲中没有刻意写出华丽唯美的旋律,但却充满了发自心底的真诚。  日,周云蓬的诗歌《不会说话的爱情》获得2011年度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王昊王厂长/perform/img/pcontent/.jpg  亚洲音乐节新人歌手大赛 冠军  资深音乐制作人  资深艺人经纪  大型音乐派对活动策划人、导演  上海昊奇拍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创始人  树立品牌《白相音乐》  Cafe Racer 复古改装摩托俱乐部&& 创始人  288live house&& 创始人  688创意餐厅小剧场&&& 创始人  苏州《泰兴宫》 经营者  《极驾客》、《现代家庭》 、 《改装客》  ----专栏&& 撰稿人  宋思衡/perform/img/pcontent/.jpg  宋思衡作为80年代后崛起的最有成就的钢琴家之一,在国际乐坛的地位不仅仅是由他所获得的众多国际大奖,更是由他辉煌的职业演奏生涯所奠定的。1996年,年仅十四岁的他就在北京全国钢琴比赛中获得冠军。之后在英国利兹,爱尔兰都柏林,法国巴黎,中国上海等一系列的重大国际比赛中获奖,并创造了这些比赛中华人的最好成绩,特别是2004年在法国举行的国际五大赛事之一,第六十一届玛格丽特&隆-雅克&蒂博国际钢琴大赛中,他历史性的成为了六十多年来第一位摘取桂冠并囊获多项特别奖的中国人。
(1个月前)见面交易
(1个月前)见面交易
上海帕玛强尼爵士音乐周中国第一批摇滚严重爵士风?
比如崔健第一手专辑就是演奏的各种爵士乐,长出第一张专辑严重爵士风,然后感觉八十年代中国舞厅什么的也都放些爵士乐啊。
按时间排序
不不不,崔健之前还有林立果
妈的,什么叫摇滚乐,rock&roll,爵士加布鲁斯才是r&r
他们是带走时代特色的一代,我瞎分析,当时他们可能看到的外国乐队就是这样的配置,或者身边喜欢音乐的只有这几号人,恰好这几号人里有这几样乐器,就凑了个乐队,希望音乐有厚度,但又没有很多效果器,只能多加乐器和riff。我上学的时候,身边有几个哥们喜欢摇滚,最后安排你弹吉他,你弹贝斯,你打鼓,甚至都没开始学乐器,年代如此,就有时代性。英伦爵士乐你了解吗?
本文行家:
英伦爵士乐&  爵士乐是根植于美国底层黑人的民间声音,对英国来说,它完全是外国人的玩意儿。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因为一场争取黑人权利的运动离开纽约前往英国,我的音乐由此从传统的主流爵士乐走向融合爵士乐,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上海国际爵士周上,驰骋爵士乐坛35年、拥有三十多张个人专辑的美国著名爵士女伶塞蕾娜·琼斯(SalenaJones)说,“不光是美国人,当时全世界的爵士乐手都汇聚英国,这个国家的爵士乐从此不再是模仿和借鉴,而是有了自己的声音。”  开始于对美国的模仿  爵士乐是根植于美国底层黑人的民间声音,对英国来说,它完全是外国人的玩意儿。英国爵士乐今天的面貌,多少与像塞蕾娜·琼斯这样一批美国爵士音乐家的涌入有关。而英国爵士乐手特里斯丹·马利特(TristanMailliot),则在这股爵士风潮中汲取了充分的养分。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人通过唱片和广播里的零星介绍,玩起了爵士乐。  “英国爵士乐最初的雏形就是对美国的模仿。英国人一开始就是跟着收音机学爵士乐的——这是当时唯一的途径。”特里斯丹·马利特坦言,他的爵士音乐素养完全来自于年轻时聆听数百张美国唱片,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Armstrong)是他当时最喜欢的美国爵士音乐家。  不过,美国传统爵士乐是底层黑人自娱自乐的民间音乐,1919年,曾有不少白人爵士乐团到访英国,但并未博得英国人的好感,甚至在被誉为“爵士音乐巨人”的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访问英国时,大众的恶评也多过好评。  “但在二战过后,爵士乐突然变成英国最流行的音乐了。”特里斯丹·马利特说,突然被中产阶级的白人拿来演奏。而那些上世纪20年代的老爵士们,则一夜之间成为白人娱乐自己的新宠。  “上世纪四十年代,一帮英国爵士乐手决定到爵士乐的故乡去看看——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他们带回了爵士乐的精髓。”特里斯丹·马利特说,以罗尼·斯哥特(RonnieScott)为代表的一群英国乐手加入了玛利皇后号演出乐团,跟着船到了美国,见识了在美国风头正健的BEBOP爵士风潮。这帮乐手每天跑现场,买唱片,将他们的所听所闻带回英国。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罗尼·斯哥特在地下室组建了Club11,请来美国本土的爵士乐手。类似的酒吧和舞厅陆续开张,世界各地的爵士音乐家们开始往这块热土上汇聚,那些唱片里的声音,开始真实地回荡在英国各大爵士酒吧的现场。  这其中,就有塞蕾娜·琼斯的身影。“当时的英国汇集了来自全世界的爵士乐手,英国虽然不具备爵士乐的传统,但由于那么多优秀人才的聚集,发展相当迅速。”塞蕾娜·琼斯回忆说,英国当时建立了录音棚、爵士乐培训班,而且比美国还要早地开始尝试自由爵士风格——英国爵士乐终于开创了自己的声音。  披头士风潮让英国爵士乐尴尬  1962年,四个英国男孩几乎霸占了整个英国甚至是全球的音乐市场。这股披头士(TheBeatles)风潮,让刚刚萌芽的英国爵士乐有些尴尬,刚赢得舞台,却少了掌声和喧哗。爵士乐培养起来的乐迷市场,几乎被披头士乐队的光芒吸纳。这一时期,不光英国爵士乐遭遇困境,全球的爵士乐手都因各种原因处境艰难。  这其中,一部分爵士乐手顺应潮流更换了音乐类型,转战摇滚、民谣或R&B;不愿放弃的爵士乐手们则自娱自乐地搞起了小型俱乐部(LittleTheatreClub),这家俱乐部最后成为了自由爵士乐的乐手基地。“爵士乐的灵魂就是自由,非常自然地表达你的内心。虽然音乐是从不同的乐器或者你的嗓子里发出的,但每一种声音表达的必须是你的情感。”对于萌芽时期的自由爵士乐,塞蕾娜·琼斯这样理解。  那时英国爵士乐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以探索自由爵士乐为基地的小型俱乐部,另一个是罗尼·斯哥特的Club11,他们延续着美国传统的BEBOP路线。  “那个年代,英国仍然有很多世界著名的爵士乐大师来演出和交流,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迈尔斯·戴维斯(MilesDavis)的精彩爵士乐现场音乐会。”特里斯丹·马利特说。  在迈尔斯·戴维斯频频到访英国的岁月里,不少英国乐手也被挖掘到他的美国乐团里。这批乐手的交流,使英国爵士乐得到了更为自由宽广的发展。  朋克文化的兴起爵士乐回归  英国文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迎来新的改变,朋克文化的兴起,让爵士乐风潮又有了回归迹象。一些白人朋克音乐家开始玩自由爵士乐,英国的黑人也开始寻找他们自己的文化认同感。  “在不同的音乐领域,爵士乐都可以被运用。”特里斯丹·马利特将约翰·史蒂文斯(JohnStevens)视为英国爵士乐的推手,在约翰·史蒂文斯的主持下,一个爵士乐的工作坊宣告成立——他引导了一批年轻人组建现代爵士乐队,而且全是英国黑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爵士乐重回酒吧和舞厅,重回年轻人的视野中。在一些爵士乐舞会上,酸爵士乐开始形成并兴起。  塞蕾娜·琼斯肯定着英国爵士乐对欧洲爵士乐的影响:“我说不清美国爵士乐与英国爵士乐有什么区别,但它们确实不同:英国爵士乐很难清楚地归类,我只能说他们很自由,什么都尝试着做进音乐里,无论是古典、现代、爵士……,都是即兴自由的发挥。”在她的音乐里,传统爵士、摇摆、拉丁、蓝调布鲁斯、流行POP,甚至古典风情,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子。“我不可能只用一种风格演唱,35年来我不断在更换我做音乐的方式和口味。我已经尝试过采用多种不同的素材,走不同的音乐流派路线。”  而特里斯丹·马利特认为,英国及欧洲爵士乐跟美国的区别,在于一种文化的融合:“挪威、瑞典的爵士乐演奏家会在爵士乐中加入民歌的旋律,这就是他们自己的音符。但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大多数的欧洲爵士乐还是跟随着美国的爵士乐传统。”  今天,英国已有伯明翰爵士音乐节和伦敦爵士音乐节声名远扬。但伦敦爵士音乐节因在室内举办而常遭到乐迷诟病,特里斯丹·马利特却认为这并不影响爵士乐精神:“伦敦是多雨城市,所以只有在室内举行。我个人也喜欢在室外演出,但爵士乐不是由环境决定的,而是由演奏者和观众决定的,观众能被音乐感染才是最重要的。”  在世界唱片市场上,英国爵士乐很难被寻觅,数量始终无法跟美国或其他欧洲国家相比,特里斯丹·马利特觉得这需要一个过程:“英国的爵士乐唱片多由本土的独立爵士音乐品牌出品,流传到其他国家的途径就会相对艰难一些。但我相信英国爵士乐会逐步扩大影响,中国乐迷会听到我们的音乐。”
参考资料:
[1] 星岛环球网
百科的文章(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热爱音乐,热爱爵士乐,热爱美剧。第三方登录:爵士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2.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关​于​流​行​音​乐​解​读​论​文​的​一​点​见​解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十年代中国法治事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