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量以后如何让自己静心静心吸收

静心,静气,静思量_范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2,511贴子:
静心,静气,静思量收藏
好复杂,也好简单!单纯的矛盾!单纯的不知所措!
看看小朋友吧笑的多开心
单纯,简单,自由,开心,快乐,幸福。
最悲催的事情莫过于,下班时下雨,还没带伞,到路口,还红灯!
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十五十五十五十五字
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十五十五十五十五字
心不动,则不痛
心不动,则不痛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静心思量&回归真如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w./images/stories/master/talk6.jpg" STYLE="line-height: 1.5;"
ALT="静心思量&回归真如"
TITLE="静心思量&回归真如"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www./images/stories/master/talk6.jpg" STYLE="line-height: 1.5;"
ALT="静心思量&回归真如"
TITLE="静心思量&回归真如" />
【证严上人1月24日新竹岁末祝福开示】
开心地听到'上人!您的孩子回来啰!'这一场不少哦!慈青长大了,现在已经受证了,一代一代地传,一年一年地成长。”&
青年志愿扛米箩 静思法派为法源
新竹地区的大专院校是慈青发源地,1月24日证严上人岁末祝福行脚在新竹静思堂,欣见二十多年来,年轻人从大学的时候走入慈青团体,接受慈济成为慈青,一路专心精进,一直到现在已经投入委员、慈诚行列,承担人间菩萨的使命。
“有一年,我在台南,台南的慈青一大早来的时候就跟我说:'师公上人,您的慈青会帮您提菜篮!'我说:'现在不是提菜篮哦,现在要扛米箩!'慈青回答:'对啊,就是要扛米箩!'天下人要承担天下事,何况是年轻人一定要有这一分智慧和勇气,不只是年轻人要承担,我们人人也有责任啊!”
上人慈示慈济宗门人间路,期待大众皆有共同一念心,期许慈济菩萨要有静思法脉的精神为法源,来从事慈济慈善的工作。
“我们的法源当然是以佛法为主轴,但是我们的佛法是人间佛法,我们的道场是在人间,不分宗教、不分种族,我们要有开阔心胸,用大爱包容地球村,这都是慈济的法脉、宗门。”
人间佛法应时代 诚正信实为基础
佛法来自佛陀的教诲,虽然本质不变,但仍需要适应时代,因此上人提及慈济遵行人间佛法,以佛陀的心来处事,自然心包太虚,不会有种族、宗教的分别。
“我们应该要开阔心胸,包容天下,天下有事,天下人就要承担,要如何承担天下事物,就是要'诚之情谊人间祥兆,教之殷实造福富足',我们慈济人内修诚正信实,外行慈悲喜舍,这不就是吗?”
诚正信实,四个字就已经概括修行应有的心态。上人慈示,只要我们每一个人想去除烦恼,内修清净,那就要以诚待人。
“诚正信实这就是我们学佛做人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要诚之情谊,人与人之间彼此要以诚互相对待,新竹是一个科技很盛的地方,应该人人都有很高的常识与智慧,佛法就是要用智慧去体悟。”
有鉴于上人皈依师父印顺导师的内修道场福严精舍在新竹,因此上人提及慈济与新竹亦有甚深的因缘,因此勉励新竹慈济人应该要对静思法脉有更深入的了解。
“可要知道,很多的佛法资源在'静思',科学万物是在'净斯',相信大家很清楚,万法之源我们要好好地静思,佛法非静思不可!因为佛法真的是很深,心要静下来好好地思考。”
运用回收纸抄写 熏法笔记用心理
2014年岁末祝福第一梯次行脚,上人在彰化静思堂看到有熏法香笔记本展出,满心欢喜,尔后各地纷纷仿效学习,成了今年岁末祝福的重点之一。
“这一次再出门到关渡,我一到,他们就赶快迎我去看这些笔记,那字写得好小好小,他用的放大镜是特殊的放大镜,让我看,虽然是那么小的字,但是一比一横一点都不含糊,密密麻麻,但是写得很工整。到桃园更不得了,真正的毫雕!”
上人询问对方,如何能雕出比蚂蚁还小的字,原来是将每一天的日历撕下来当笔记本,记录下当天的心得,然后再把它雕刻出来。
“所以那真的是毫芒雕出来的字,看到这样的用心,那是好几年(累积),看到他一迭一迭,一张一张的纸,这样地写完了,折得整整齐齐,毫不含糊。光是这一点,你们想师父的心欢喜还是不欢喜?(众答:欢喜!),真是欢喜!还有法喜充满,我说的话他们这么重视。”
另外还有一位七、八年来用环保纸抄写笔记的熏法香菩萨,也带来厚厚的好几迭笔记。
“她就每天写,写完就说,我写的字不很美,不敢写在簿子里,于是就有一位(志工)发心说,妳认真听笔记下来,我就尽量找时间替妳写。所以一个听,两个得,写的人也很有心得,所以她就把环保纸所写的,一迭一迭、一张一张折得很整齐,就这样捧上来给师父看,真正用心,虽然她写字的笔画不是很美,但环保捡回来的纸,回收后也是应用在很宝贵的佛法上。”
万物会合集为物 回归真如净无染
法入心、法入行,熏法香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体会佛法,了解万事万物的道理。因此,上人再回归到“静思”、“净斯”的意义。
“静思那个'思',就是我们应该要好好来思考,万事万物都是合成来的,我们的东西物资一切都是合成来的,研究科学的人能够更清楚。一件衣服,以前是种棉花、苎麻,就要有种子、有土地、有水分、有阳光,一切会合起来,棉花、苎麻才能够收成纺丝织布,成为一件衣服。现在是用石油棉,那就是用地底下的油,所以造成污染,过去的生活是很干净。”
上人慈示,自然的就是很干净的,只要因缘会合这个天地物理,就是很清净。“所以'净斯',一切的源头都是道理来合成的东西,现在科技发达,我们要更能够了解,不管是天地万物,物理──我们有成住坏空,身体──有生老病死,心──有生住异灭,这是三理四相,这都是法的源头。”
因此,上人剀示,凡事万物我们如果把它解开,回归到真如的本性,那就是干净的;反之,假如人的贪欲会成起来,那就是污染的。
“所以我们要怎么'静思'、'净斯',对物质用心去想,既成的物质,我们要疼惜,不要不断地复制、不断地浪费。对佛法我们要好好静静来思考,佛陀怎么来教育我们,怎么样让我们的心诚正信实,我们在人群中如何付出慈悲喜舍。假如人人诚正信实、慈悲喜舍,我们全球都可净化菩萨们,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上人期许新竹慈济人,能将新竹这一片土地化为净土,人人学习佛陀,把佛陀的心带入我们心灵,把佛心换我们的凡夫心,换成了佛心。
“凡夫心意念重,烦恼多,我们现在开始,换成了佛心,转凡夫为菩萨,那就是要有充分的佛心。所以佛心为己心,佛心是大慈悲心,师志为己志,人人都要诚正信实,要把自己内心烦恼都要去除,用诚之情谊好好地行在菩萨道上,这是师父对大家的期待。”
慈济广州会所的地址是:天河区华景新城华景路33号
电话:020-
感恩您关注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的信息,同时也欢迎您前来交流与分享。
慈济基金会网站:
慈济大爱台网站:
慈济静思人文:
更多精彩请点击:
广州慈济志工活动:
静思书籍:
人文讲堂:
静思晨语:
菩提心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净土与静心-中国佛学院官网
总第十七期(1999年)
净土与静心
作者:静波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日
&作者静波,中国佛学院讲师。
&《法华经.方便品》中说:&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人众生人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1]
&如此看来,诸佛世尊的出世因缘,以及一切言教,无不是开示悟人佛之知见,那么,我们也同样可以把佛菩萨开示的净土法门,看成是众生解脱的一条路径。事实本也如此。世尊自成道以来,所说八万四千法门,无非是因人而异,因机施教。我们没有理由说,哪一种法门更好,只就契机而言,应当说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却没有理由说,不适合自己的就是不好的。因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2] 但由于娑婆世界人的根性问题,作为一般人更适宜修习净土,即一句佛号可矣。对此,有人会产生误会,以为佛教所说的净土等同于基督教的天堂;更有甚者,具然否定净土的存在,以及单纯持诵一句佛号,即能往生净土之说,难以成立。如此种种都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在肯定净土法门的殊胜之际,一个下手处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而净土法门的&三资粮&是信、愿、行。在确立了信、愿之后,一个实际操作的问题&行&,突现了出来。事实上,佛教所有行的范畴,无不是建立在心的基础上,通过对心的改造,转变固有的价值观念,正如《四十二章经》中所说:&何者最明?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3]而除垢的过程,就是使我们的心净化的过程。通过心的清净,才能使我们往生净土。此中,净土是方向,是既定目标;静心是条件,是众缘所助成。进一步探讨净心的问题,它是佛教各宗派都面临的问题,只是,因为人的因缘有别,致使净心的方法不同,所以净心就有了名字上的区分,但目的都是自在解脱。解脱的根本是般若,于是,净心就变成了般若。在净土与禅的比较中,正是利用了净心与禅班诺波罗蜜的相通,确立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出结论:净土与禅的不二平等。从而提升了净土的接引机缘。
&1、净土的缘起
&(1)因缘所生法[4],&夫适化无方,陶诱非一&。净土法门作为佛教最重要的宗派,实在是佛陀因机施教的产物。因为娑婆世界,译为&堪忍&,意即有缺陷、未尽人意,还可以忍耐。其中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苦,更是难以消化,致使六道轮回,永无出期。佛陀因通达缘起如幻的&是诸法空相&,而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在这个过程中,所要说明的是&缘起性空&的道理,正如龙树菩萨在《十二门论》中说:
&&&& 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5]
&此中,不仅仅是说明缘起性空的问题,同时,也是说明性空缘起的问题。因为,五蕴皆空既是缘起性空,又是性空缘起,缘起性空不二,缘起即性空,正是:宛然有而毕竟空,毕竟空而宛然有。而毕竟空即是诸法实相,而诸法实相又是&唯佛与佛乃能究竟&[6];诸法实相又分明是诸法的实相,即毕竟空,即第一义谛,那么,所成就的应是佛的法身。既是佛的法身,应是遍一切处,来无所从来,去无所从去,非过去、现在、未来,无生无灭,从而打破空间和时间的固有观念;只是佛陀为了实践因地之时所发的誓愿,广度众生。正如《大乘无量寿经》中所说:
&&&& 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8]
&由此可见,诸佛净土成立的缘起,即是由真空缘生的妙有,即是性空的缘起,也即是如来法身是真空,诸佛净土有妙有。又如《大乘无量寿经》中说:
&&&& 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9]
&能够连接真空与妙有的中间媒介是诸佛的愿力,即真空、愿力、妙有三个条件的和合,构成了成就诸佛净土的缘起。如阿弥陀佛因地之时的法藏比丘观空能成就诸法的妙用,从真空中生出四十八愿,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其中的四十八愿,也正是阿弥陀佛果地上从真空缘起极乐净土的中间媒介。就此,我们有理由说,关于净土的安立,实在是众缘所生法,那么,我们也就可以就此反驳有人以为,诸佛净土等同于上帝所造之天堂之说。因为,佛教从不承认世界有第一因之说,如《中观论》中说:
&&&&&&& 诸法不滋生,亦不从它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10]
&这就是说,一切法的生起,不出四种情况,即自生、它生、共生、无因生,而此四种情况皆不成立。可见,没有一个不变的主宰,那么,怎么能说佛教的净土等同于上帝所造之天堂呢?况且,如果说,有那么一个主宰的上帝能够造人的话,那么,应该说,所造之子女都能称心如意,毕竟父亲是慈爱的。而事实上,每个人各有忧悲苦恼等未尽人意。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说上帝能够造人的话,那么,它是在什么地方造的呢?显而易见,两者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2)因机施教,净土法门的建立,是因为众生的需要而建立。佛陀宣说净土法门,实在是针对娑婆世界众生的福薄障深而给予的特殊观照。这正是佛法的契机,也就是说,能治病的药,无论贵贱,都是最好的药。对于娑婆世界的众生而言,生死的煎熬与逼迫,这是我们当务之急的事情,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事情。对此,佛陀慈悲,导以无数方便,即如有八万四千法门。其中,净土法门最为殊胜,如《弥陀要解》中说:
&&&& 虽归元无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
&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11]
&这其中的原因是:人生短暂,转瞬即逝,加上福德因缘的缘故,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和能力,接受一个理论繁琐、行又艰难的法门。即便浩首空经,有一些收获和受益,却又老死将至,无所适从了;就算是阿赖耶识保持种子不失,但生死大海的流转,不知种子何时有缘现行才能再来学佛。净土法门却是下手容易,且又普利群机。因为:一、带业往生。《弥兰陀王所问经》[12]中的有比喻说带业往生,如石与舟。即使再小的石头抛向水中,也会沉没;但换了更大的石头放在舟中,则不会沉没。二、培养出离心。《阿弥陀经》中,宣说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摄化众生,使众生对娑婆世界种种秽相,生厌离之心。
(3)雅俗共赏,《法华经&方便品》中说:
&&&&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13]
&对此,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有这样的说法:
&&&& 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故释迦慈尊,无问自说,特向
大智舍力/利弗拈出。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
圆顿。[14]
&此在《阿弥陀经》中,有许多利根上智之人,其中,不乏八地菩萨和等觉菩萨。正因为如此,不可以轻易下结论说,净土法门只是接引一般根机的人,也不可轻视贬低净土法门。尽管可能会因为狭隘而有自以为是的知见,但佛教所要解决的,就是一个因为&我&的束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影响会给自己和他人打上烙印。于是,自觉或不自觉潜移默化的传播,势必会走入一个与佛法了义并不相应的误区。而这足以误人误己,贻害无穷。所以,佛法中才会有&四依&的规范。即:
&&&& 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15]
&那么,当我们再回首曾经有过的观念,就会反省和转变。净土法门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却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人的因缘各不相同,尽管最终的目的是要成佛。
&2、净土的分类
(1)就广义而言。佛教中常说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如《阿弥陀经》和《大般若经》中,分别说六方诸佛和十方诸佛,而每一佛各有一佛世界,那么,无论六方诸佛或十方诸佛,实质上应有无量诸佛,即应有无量佛世界;有无量佛世界,即应有无量佛净土。在《大乘无量寿经》中,关于世间自在王佛面对因地之际的阿弥陀佛,有这样的叙述:
&&&& 世间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宣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
&功德严净广大圆满之相,应其心愿,悉现与之。[16]
&从此可见,应当说:之所以有许许多多的诸佛刹土,实在是表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为利益众生的缘故,安立净土,接引众生。只是因为众生的福德因缘的不同,随之而来的诸佛刹土也不尽相同。如《维摩经&香积佛品》中的众香佛国,因为此佛国中的殊胜如下:
&&& 尔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香积如来,以何说法?彼菩萨曰:我土如
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
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萨所有功德,皆悉具足。[17]
&正是因为众生各类不同的因缘,才有了无量的诸佛刹土;正是因为有了无量的诸佛刹土,才可以导引各个不同的众生。那么,诸佛安立无量刹土的目的,实在就是为了众生而安立。当然,这里面有因缘,也就是契机的问题,所以,才有了各个不同的佛土。
&(2)就狭义而言。生存在现实娑婆世界中的人们,由于对苦的深刻体会,以及对死后的热切关注,于是,一种强烈的渴望,渴望出离,出离到一个安稳快乐的所在。甚至可以说,人们最初还没有想到成佛的问题。至少不能排除这样的情形。对此,佛陀安立的净土产生了。那么与娑婆众生相契的净土有哪些呢?
&&& 一、弥勒净土,在六欲天中的第四天,有一重天叫兜率天。在此天的内院,居住的都是一生补处位的菩萨。当来下生的弥勒佛就生在此天内院。所以,称之为弥勒净土。《弥勒上生经》中载有此净土的情形。而弥勒信仰又分上生和下生两种:上生是指,上生兜率内院听闻弥勒说法,受法益而得度;另一种是随弥勒下生人间,龙华三会以度众生,自己也会因此得度而成佛。关于弥勒净土的最早信仰者,是西晋道安法师,发愿往生弥勒净土。只是,到了唐代以后,由于《阿弥陀经》的译出,发愿往生西方净土的人增多,致使弥勒信仰开始降温。但作为慈氏学的创始者和未来的成佛者,依然受到人们的重视。
&&& 二、药师净土,即是指东方药师如来之净土。在此净土中,世界并如来皆清净如琉璃,所以称&净琉璃世界&。如《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说:
&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
&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18}
&并且在此经中,有药师所发的十二大愿中的第二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光明广大,
&功德巍巍。
&关于药师净土的信仰,曾经盛行于刘宋以后,及至后来,逐渐淡然。只是,因为人生的种种不如意事,依然消灾拜佛,以念诵药师如来,祈愿消灾免难,致使药师佛信仰绵绵不绝,但分明已经缺少了归宿感。
&二、弥陀净土,此是指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如《阿弥陀经》中说:
&&&&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今现在说法。舍利佛,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
诸乐,故名极乐。[19]
&对于娑婆世界的众生而言,摆在面前的是:各种生苦的缠绕,而最紧迫的又是死苦的催逼,于是,对于极乐世界的殊胜一啪即合。所以,当阐述弥陀净土的经典出现之后,经过消化吸收,被中国、日本、朝鲜等国的人们广泛接受。在中国曾经有过&家家弥陀佛&之说。事实上,在《大乘无量寿经》叙述弥陀净土的安立,实在是阿弥陀佛因地之际,听取了世间定自在王如来,关于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的情形之后,发愿成就的佛土。可见,人们所选择的弥陀净土,应当是最好的选择。
&另外,还有文殊净土,阿閦佛净土等,但无论哪种净土,都无法同弥陀净土相比。这实在不是什么法有高低,而是契机的问题。至于接引更利根器的众生,同样是一件可能的事情。如《无量义经》中说:&无量义者,从一法生&。[20]可见,净土法门中,念一句&阿弥陀佛&,可以接引各种根器的众生。如果说,自己不选择净土法门,也实在不应该,以自己的意志为大家的意志。毕竟自己的知见不一定完全能够与法相应。
&&& 1.心的分类
&&& (1)草木之心,指无情物的心,如花心,树心等,就其一般而言,只有生长之分,对于学佛并无实际作用。
&&& (2)肉团心,指有情众生的生理物质,如单纯的人与其他动物的心脏等,虽然有其物质形状,却并无知觉之作用。主缘起的角度而言,只能算是一个条件。
&&& (3)精要心,指的是一种比喻,如中心,即重点等,只是取其义而已,并无实质内容。
&&& (4)缘虑心,指人们所面对的见闻觉知,即对镜攀缘,发生分别作用的结果,一般人误以为实有。于是,昏昏扰扰,随尘逐境,衍生了多少烦烦恼恼,形成了一个无法走出的轮回圈子。正如唯识宗所说的&八识&范畴,即指八个心王。眼等五识为前五识,意识为第六识,末那识称为第七识,阿赖耶识称为第八识。其中,第七识思量为义,恒执第八识为我,又被第六识所依;第六识又被前五识所依;第七识又称意根,恒与四根本烦恼相应,恒审第八识见分为我、我所而执,是我执的根本,也是轮回的根本,若了达我空之理,则能解脱,所以,此识为染净识,微细难测,其情为&有覆无记&;因末那识的存在,引发第六意识分别,由前五识起惑造业而流转。第八识为万有之本,存而不失,所以称藏识,也称种子识,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能藏,即第八识善于自体中含藏一切万法种子;所藏,即现行熏种子,指此识为前七识熏习诸法种子的场所;执藏,指第八识恒被第七末那识妄执为实我、实法故又称我爱执藏。因为是种子识,而种子可生现行,即是初能变,末那识是第二能变,前六识为第三能变。可见,阿赖耶识是生命的根本。就八识合作的结果看,也即是众缘和合的缘虑心。正如海水之波浪,遇风则起,风息则灭,随风其灭,本无自体,不过是海水偶然幻起的泡沫而已,缘虑心也是如此,并不是我们每个人的真心,只因错觉而自以为是,所以解脱轮回需要转识成智。
(5)净心,所谓净心,即清净之心,也就是真心。一般人由于很难使自己的心清净而有流转。关于净心,在《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说:
&&&&&&&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
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牲,生十方佛前,所生之处,
常闻此经。[21]
可见,净心在学佛过程中的重要性,只是在此应以念佛来清净自己的心。关于真心,在《楞严经》卷一中说:
&&&&&&& 从无始来,生死相续,曾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相体,用诸妄想,
&&& 此想不真,故有轮转。[22]
而在《维摩经&方便品》中,有这样的说法:
&&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23]
&&& 可见,认识感受真心的重要性,因为它是改变我们轮转的根本。同时,也是使我们走进佛土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清净,变为真心呢?在《楞严经》卷一中,阿难尊者因缘虑心做怪,险失戒体,佛陀因之以&七处征心&,来问难阿难尊者。阿难尊者回答以:心在内,心在外,心在两中间等;对此,佛陀均给予一一批破,心的安立即成为无所得;也就是说,心虽有因缘之相,但无有自性实在之相。在《金刚经》中,有同样的说法,证明心的了不可得,即:&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24】此处的不可得,正是我们所要认识感受的&清净心&,或者&真心&,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也正是所谓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于是,我们就可以由此而净心。当然,净心的过程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通过念佛,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法门的修行,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最终使我们的心完全清净。
&&& 2.净心的过程
因本文的侧重点是净土,那么,我们就依此法门而探讨净心的问题。而净土法门有三资粮,即信、愿、行。如《弥陀要解》中说:&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即由信生愿,由愿起行。前面&净土的缘起、净土的分类&中,已然为相信净土法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探讨&信&的问题,如《弥陀要解》中&六信&中的&信事&、&信理&。所谓&信事&:
&&&&&&& 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所以,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
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土,在十万亿土之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
&&& 理事相对,即同心境相应。而此心恰恰是清净心是理,即是无所得,而无所得可以体现在任何一件事物之上,可知此心&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么,从此心所现的境也同样宛然而有,真实不虚,并且&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相比之下,娑婆世界尚不足一劫,并且会有成住坏空的无常规则。而极乐国则有无量寿,不会如庄子所说的寓言一样虚无缥缈。
&&& 事依理而显,理依事而彰,理事应圆融无碍。所谓&信理&:
&&&&&&& 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性。以吾现前
&&& 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26]
虽然我们当下的一念心性非常微小,但其自性等同法界,归无所得,而空生万物。那么,极乐世界不出我当下的一念心性之外。进一步说,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以及教主和侣伴等种种事相,都是我当下一念心所现的影像。此中,能现、所现都是真心,影像虽多,皆为无所得。
&&& 关于愿的问题。《弥陀要解》中说:&非愿不足导行&,{27}又说:&若信愿坚固,则临终十念、一念,亦得往生&。【28】信愿的坚固,是决定往生的关键。如果没有信愿,那就如同《要解》所说:
&&&&&&& 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犹如铜墙铁壁,亦
&&& 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在信的问题解决之后,愿的问题摆在面前。愿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也就是说,对于娑婆世界毫不贪恋,一心向往极乐世界。其原因即是娑婆的种种未尽人意,极乐的种种殊胜。没有这样的愿力,往生问题同样不可能。事实上,这同样是一个心的范畴。正如《要解》中所说的:
&&&&&&& 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舍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
&&& 净,而自心净,理应寻求。[29]
&&& 这分明是境由心转,&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在《大乘玄论》卷五中说:
&&&&&&& 如人见恒河为水,鬼见为火,天见为地,鱼见窟宅,净秽亦尔,业
不同故见净秽,实无如此净秽。[30]
&&& 可见,一心具十法界。正因为如此,在进一步探讨之际,又说:
&&&&&&& 身子见佛土/士秽,但见人土/士;梵王见天土;而佛土非人天土。
&&& 此正如《华严经》所说的:
&&&&&&&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 既然如此,我们完全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心,使之与净土相应。重要的是,我们先得寻求极乐。
&行,即持名念佛。虽有多种念佛方法,但基本的却是&持名&。持名的意义,在《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有这样的说法:
&&&&&&& 十方如来,怜怜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亿何为?[31]
&&& 只有能念所念相应,才能感应道交。否则,无有是处。如果能够&子若亿母,如母亿子&,那么,就能&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而作为一般人的念佛,即从众生心入手,情形如:&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如能坚持不懈,则能&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此时,清净心开始同前。此时,即是&以念佛心,入无生法忍&,也就是&首楞严&大定。
&&& 念佛的种类:念佛虽有多种,但有四种念佛最为重要。即持名、观像、观想、实相等念。四者之间,不但可以各个成就,同时也可以次第而渐进。持名念佛,即由执持阿弥陀佛名号,昼夜之间一心专注,或一万声乃至十万声,天长日久,则念念不断,了无杂念;观像念佛,即观阿弥陀佛像,口中念之,久而久之,则念念不断心不散乱,佛在心中则能持续不断;观想念佛,即于自心观想佛之相好圆满,观想纯熟则三昧现前;实相念佛,即观自身及一切法的真实相,无形无相,犹如虚空,而心、佛、众生平等不二,如是念佛是真念佛,念念相续,三昧现前。
在念佛的过程中,也即净心的过程中,因各人精进的因缘不同,于是有往生品位的有别。而成佛才是我们的目的,所以要不懈地努力。因为,我们坚信《弥陀要解》中所说的一句话:
&&&&&&&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32】
四、土与心的关系
&&& 1、净土是方向
&&& 此分狭广二义。就狭义而言,一般人的信仰认识,只停留在浅显的层面上,所关心的问题,也只是自我局限的以为。如:从落难的娑婆此处,逃到快乐的极乐彼处。却不能苟求,实是因缘使然。毕竟已有出离之心。一般人选择西方净土的原因,并不是想发心成佛,完全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的。因为,现实的种种未尽人意,西方的种种庄严殊胜;所以能信仰佛教。作为茫茫人海的一个分子,选择学佛,发愿去西方净土,已属难得。这正是佛陀的因机施教。如《维摩经&方便品》中所说:&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33]作为接引初机者,应该说是必要的方便。事实上,在众生分上的西方,的确真实不虚。于是我们有了信、愿、行。
就广义而言,随着念佛的深入,我们固有的观念会有所转变。所谓往生西方的问题在僧肇大师的《物不迁论》中,有&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的说法[34]。那么,往生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事实上,此是从真谛上说的。从俗谛上说,西方明明历历,真实不虚,但从真谛上讲,西方本无西方,了不可得。而学佛是在真谛上的通达,真谛又是建立在俗谛上的,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二平等。所以,可以这样说,观方知彼去的当下,即是去者不至方;而去者不至方,又是观方知彼去。最初人们可以从&观方知彼去&入手,但到了一定时候,还要&去者不至方&,这才是净土的真正方向。这正如《百论&舍罪福品》【35】中所说,先是依福舍罪,然后是依空舍福。此正是念佛的归宿,即是对于真谛的通达于圆满,也即是成佛,这也是学佛的真正方向。
&&& 2、净心是条件
&&& 确立了方向,我们就不会再迷茫,我们就知道怎样去努力。而下手处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心。可见,我们的心,是学佛的真正道场,只有在这个道场里锻炼,才可能有所成就。而我们目前的心,实在是第六识、第七识的产物,虚妄分别以为真实,徒增苦恼。当我们知道,净土才是真依止的时候,则必须改变现在的错误观念。于是,我们念佛,用以清除妄心,回归真心。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净心的过程&一样,在信、愿、行的基础上,逐步使自己的心得以清净。当然,如果不能完全清净,也没有关系。因为,在我们往生到西方之后,还有机会继续努力。而其他法门却很难有这样的可能性。虽然净心有差异,但我们最终的净土,成佛的方向,不会改变。这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的标志。
&&& 3、净土与禅的关系
&&& (1)两者不同点是:净土宗以念佛接引众生,普利群机,尤其是根机比较差的众生,同样有学佛的机会,并且也比较稳当可靠。禅宗基本以坐禅为主,接引的人,根机比较高,一般人很难走进其中,即使走进,如果没有善知识的指点,往往会变成狂禅、口头禅,或走火入魔,更谈何成就。但不意味着禅宗没有意义,只是曲高和寡。
(2)两者相同点:净土宗的目的是,接引众生解脱轮回,乃至最终成佛。禅宗也是同样的目的,虽然法门不同,但殊途同归。净土的&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说明的是&生者决定生,去者实不去&,而禅的&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同样是&无所住而生其心&,&三心了不可得&。两者之间没有区别,心无两样,心净土净,心心相印相契。此中的心,实是清净心,即佛法真谛。尽管一般净土学人,初入门时,无法认识到这一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在俗谛上通达真谛,也就如永嘉禅师《证道歌》所说:&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36]。无论净土与禅,它们都建立在般若空慧的基础上。般若空是佛母,而只有母亲才能生儿子。所以说,净土与禅是空所生,众生接受之后,还将回归于空。尽管这个过程会因为每个人的因缘而有先有后,但却是一条光明的通途。正如《坛经》所说:
&&&&&&& 佛向性中求,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37]
&&& 此中之性,即是清净心,也即无所得,这同净土宗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相当。至于《坛经》所说:&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又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38]如是打成一片,又何妨念佛;如未能达成一片,又何妨念佛专注一境,以求突破。知于此,净土学人与禅宗学人应和睦相处,互相包容,互相提携。如此,则相得益彰;反之,则两败俱伤,甚至可以说,还不知真谛,即清净心。即使知道,也并没有相应。
&&& 注解:
&& &[1]《妙法莲华经》&方便品&,大正藏9,7上。
[2]《金刚经》&二十三品&,大正藏8,751下。
&&& [3]《四十二章经》,大正藏17,722下。
&&& [4]《三论玄义》,大正藏45,1上。
&&& [5]《十二门论》&观因缘门&,大正藏30,159下。
&&& [6]《妙法莲华经》&方便品&,大正藏9,5下。
&&& [7]《中论》&观四谛品&,大正藏30,33上。
&&& [8]《大乘无量寿经》,大正藏12,273上。
&&& [9]《大乘无量寿经》,大正藏12,273。
&&& [10] 《中论》&观因缘品&,大正藏30,2上。
&&& [11] 《弥陀要解》,大正藏37,363下。
&&& [12] 《弥兰陀王所问经》,大正藏32,701下。
&&& [13]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大正藏9,9上。
&&& [14] 《弥陀要解》,大正藏37,365上。
&&& [15] 《维摩经》&法供养品&,大正藏14,556下。
&&& [16] 《大乘无量寿经》卷上,大正藏12,267上。
&&& [17] 《维摩经》&香积佛品&,大正藏14,553。
&&& [18]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大正藏14,405上。
&&& [19] 《佛说阿弥陀经》,大正藏12,346下。
&&& [20] 《无量义经》,大正藏9,385下。
&&& [21] 《妙法莲花经》,大正藏9,35上。
&&& [22] 《楞严经》,大正藏19,106下。
&&& [23] 《维摩经》&佛国品&,大正藏14,538下。
&&& [24] 《金刚经》,大正藏8,751中。
&&& [25] 《弥陀要解》,大正藏37,364下。
&&& [26] 《弥陀要解》,大正藏37,364下。
&&& [27] 《弥陀要解》,大正藏37,364中。
&&& [28] 《弥陀要解》,大正藏37,371上。
&&& [29] 《弥陀要解》,大正藏37,364下。
&&& [30] 《大乘玄论》卷五,大正藏45,67中、下。
&&& [31] 《楞严经》卷五,大正藏19,128上。
&&& [32] 《弥陀要解》大正藏37,365上。
&&& [33] 《维摩经》大正藏14,550中。
&&& [34] 《肇论》,大正藏45,151上。
&&& [35] 《百论》,大正藏42,239上。
&&& [36] 《证道歌》,大正藏48,395下。
&&& [37] 《坛经》疑问第三,大正藏48,352中。
&&& [38] 《坛经》坐禅第五,大正藏48,353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做静心手抄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