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你学了20恐龙课文买海底世界等知识性的课文 一定收获不少 请选择其中一

当前位置:
国家铁路局副局长朱望瑜一行考察南宁东客站项目
来源:& 作者:& 时间:&& 【
&&&&& 近日,国家铁路局副局长朱望瑜一行考察中铁五局建筑公司承建的南宁东客站项目,听取了工程进展情况汇报,检查了施工区域的安全质量情况并给予充分肯定,要求进一步强化施工过程监控,确保南宁东客站优质安全如期交付使用。
站内最新更新
热点信息排行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设计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9号9号楼中国中铁大厦  邮政编码:100039  电话:010-当前位置:
>>>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①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媒体的关注,以PM2..
雾霾天气,警惕PM2.5 污染①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媒体的关注,以PM2.5为代表的“超细灰尘”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PM2.5是什么?它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面对雾霾天气,我们应如何抵御PM2.5污染呢?&&&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成部分,但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④PM2.5“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它是雾霾有害细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⑤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⑥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分布到全身,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⑦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⑧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目前普遍认为这可能与雾霾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很多人已经把雾霾天气比喻成为大自然的“吸烟室”。不但浓雾缠绕、能见度非常低的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时而有雾时而多云的天气也会有同样的问题。雾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⑨人体每天需要呼吸大约10立方米的空气,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就相当于一个移动的“空气过滤器”。 面对雾霾天气,我们应该如何抵御PM2.5污染呢?1.少开车,堵车就熄火。汽车尾气不仅危害长时间在道路周边的人,也危害司机本身,特别是长时间堵车、汽油得不到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尾气危害更大。所以长时间堵车时最好熄火,尽量少开窗。2.严禁近郊私自焚烧垃圾和枯草败叶。私自焚烧所产生的二恶英、烟尘颗粒等有毒物质,会使周边的城市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毒雾”。3.减少外出。专家认为,对于雾霾天气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外出。戴口罩可以防止一些灰尘进入鼻腔,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对于最近引发热议的PM2.5,专家认为即便是专业的医用口罩,主要针对PM3以上的可吸入颗粒物,对于PM2.5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抵御能力不强。4.室内不吸烟,远离二手烟;灰霾天气少开窗,可以养点花花草草;使用空气净化器,市面上80%的空气净化器都以净化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为主,对PM2.5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但在使用时要注意勤换过滤芯。&&&小题1:本文向我们介绍了关于PM2.5哪些方面的知识?(4分)答:&&&&&&&&&&&&&&&&&&&&&&&&&&&&&&&&&&&&&&&&&&&&&&&&&&&&&&&&&&&&&&&&&&&&&&&&&&&&&&&&&&&&&&&&&&&&&&&&&&&&&&&&&&&&&&&&&&&&&&&&&&&&&&&&&&&&&&&&&&&&&&&&&&&&&小题2: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能否换成“它的直径很小”,为什么?(3分)答:&&&&&&&&&&&&&&&&&&&&&&&&&&&&&&&&&&&&&&&&&&&&&&&&&&&&&&&&&&&&&&&&&&&&&&&&&&&&&&&&&&&&&&&&&&&&&&&&&&&&&&&&&&&&&&&&&&&&&&&&&&&&&&&&&&&&&&&&&&&&&&&&&&&&&&小题3:阅读⑤⑥⑦三个段落,分点概括PM2.5对人体的危害。(3分)答:&&&&&&&&&&&&&&&&&&&&&&&&&&&&&&&&&&&&&&&&&&&&&&&&&&&&&&&&&&&&&&&&&&&&&&&&&&&&&&&&&&&&&&&&&&&&&&&&&&&&&&&&&&&&&&&&&&&&&&&&&&&&&&&&&&&&&&&&&&&&&&&&&&&&&&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下列案例中李强的做法有哪些地方不恰当。(3分)【案例】李强患有贫血,为增强体质,他加强锻炼身体,一年四季从不间断。遇到多雾天气,也会驾车到城郊去爬山。有时遇到拥堵,他也从不熄火。他认为雾再厚,街上买个普通的口罩戴着爬山就没事了。答:&&&&&&&&&&&&&&&&&&&&&&&&&&&&&&&&&&&&&&&&&&&&&&&&&&&&&&&&&&&&&&&&&&&&&&&&&&&&&&&&&&&&&&&&&&&&&&&&&&&&&&&&&&&&&&&&&&&&&&&&&&&&&&&&&&&&&&&&&&&&&&&&&&&&&&&&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小题1:PM2.5的性质(特点)、来源、危害、抵御的方法。(4分)小题2:不能。(1分)因为原句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以具体的数字,准确地说明了PM2.5的大小,比改句更具体、形象。(2分)小题3:(1)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2)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3)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3分)小题4:①多雾天气时,空气污染严重,锻炼会加重贫血病情;②遇到拥堵,应该熄火,避免汽车尾气污染;③戴口罩并不能有效抵御PM2.5以下颗粒物的污染。(3分)试题分析:小题1:审题后,从前向后读全文,根据内容将文章画分成几个组成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并连缀起来。如第二段写M2.5的特点,第四段介绍其来源,第五至八段介绍其危害,九段介绍抵御的方法。小题2:把原句与改后的句子比较可知,“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运用数字,更具体的说明了PM2.5的大小,说明更准确,更明白。小题3:读相关语段,从前向后提取关键语句,如“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等。根据这些语句即可得出切题的答案。小题4:根据文章中的“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及“汽车尾气不仅危害长时间在道路周边的人,也危害司机本身,特别是长时间堵车、汽油得不到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尾气危害更大。所以长时间堵车时最好熄火,尽量少开窗”“ 专家认为即便是专业的医用口罩,主要针对PM3以上的可吸入颗粒物,对于PM2.5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抵御能力不强”这些语句,可以得知他做法的不当之处为:多雾天气,还驾车到城郊去爬山;遇到拥堵不熄火;认为雾天戴普通的口罩爬山就没事了。点评:通读全文,提取或概括一定要找准范围,提取做到不遗漏,拟答做到切题、不所答非所问。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①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媒体的关注,以PM2..”主要考查你对&&说明文阅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说明文是三大实用文体之一,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明过程和事理的,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或事理有所了解,给人以知识。“”。
———— ——
说明文阅读步骤及技巧:首先要明确说明对象、掌握为说明对象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和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还需要掌握文章中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以及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另外说明文阅读中也会考察说明文的结构形式,如总分式(总—分、总—分—总、分—总)、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
“”“”&“”——
“”另外可抓住说明的顺序弄清说明点。事物事理的本身是有其顺序的,人们认识事物事理也有一定的顺序,因此理清了文章的顺序,也就有助于弄清说明的中心。——
“”说明文阅读结构思路:(一)、把握说明对象,辨识说明方法 1、常见题型: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征。如: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拟标语、提建议等。2、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①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一般事物说明文的对象可以从标题上找。 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文的事物和特征。(二)、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文章结构&1、常见题型有: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整体和局部的说明顺序;或理清说明文的层次,直接划分全文的结构或划分某段的层次.&2、常见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3、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4、抓逻辑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常见方法有以下两种:①看内容,辨顺序。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功用等,一般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一般用空间顺序。②找重点词句辨顺序。空间顺序一般用方位词;时间顺序一般用时间名词;逻辑顺序一般用“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总之”、“综合所述”等词语。▲理清了说明顺序,说明结构就可根据顺序来划分。(三)、体味说明语言,概括语言特点。常见题型有如下两种:1、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①“ⅩⅩⅩⅩ”词好在哪里?②句中加点词“ⅩⅩⅩⅩ”能否去掉,为什么?③文段中指示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2、分析、体味语言。说明文中文句的理解与品位主要有两种题型:①请找出一句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的句子来分析。②“ⅩⅩⅩⅩ”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3.答题时语言要规范:①“ⅩⅩⅩⅩ”词好在哪里?答题格式:用了“ⅩⅩⅩⅩ”词,生动(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符合实际,具有科学性)。②句中加点词“ⅩⅩⅩⅩ”能否去掉或更换,为什么?答题三步走:A.表态,明确表示“不能去掉”或“不能换”;B.结合语境结实该词;C.与改换的词或去掉加点词后的语义进行比较,扣住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答题格式:不能,用了“ⅩⅩⅩⅩ”词,生动地说明了……,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去掉(或更换)就没有这种效果了。不能,删掉“ⅩⅩⅩⅩ”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ⅩⅩⅩⅩ”词,准确地说明了……。说明文写作:说明的目的在于“以知益人”,它在很大程度上显示着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的精确性、明晰性、条理性。要准确地运用说明方法,必须有清醒的头脑,细微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因此,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作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2.要选好说明角度事物的特征,往往是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同一事物,就会发现,它的特征不止一个。事物特征的多样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因为如此,要求我们在说明事物时要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读者对象,选好角度,确定重点,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3.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要能把某一事物(或事理)的特点准确、清楚地说明,还必须根据事物本身的条理和它的固有特征,选取合理的顺序来进行剖释。所谓合理,是指在根据事物的特点和符合认识规律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便于说清楚,也容易使人看明白的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1)以说明某一事物构造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构成部分的组合顺序或人们观察事物的先后顺序来进行说明;(2)以说明某一事物发展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形成的时间顺序来进行说明;(3)以说明某些事物相互关系及其特点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先总体后局部来进行说明;(4)以说明科学实验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实验本身的顺序进行说明。最后指出,合理的顺序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多实践、勤总结积累。4.要恰当地使用各种说明方法恰当地、灵活地使用多种说明方法,有利于把事物(或事理)介绍清楚、剖释生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概括说明;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引用说明;比较说明;数字说明;图表说明;形象说明等等。选用哪种方法要从需要出发,还要看作者本人的写作习惯,但大都是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便于读者对介绍事物(或事理)的认识和理解。5.要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说明
发现相似题
与“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①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媒体的关注,以PM2..”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88113839689826211085718413186297附近的团购
相似的团购
该团购活动由美团网吉安组织,参与此团购将会与美团网团购网产生直接买卖关系。
此团购信息来源于美团网
联系方式:
TEL:400-660-5335
【团购用户须知】
有效期: 至 (周末、法定节假日通用)使用时间:10:00-22:00
预约提醒:无需预约,消费高峰可能需要等位使用规则:请于有效期内到店兑换拍摄凭证,拍摄凭证的有效期截止至日,接待时间内皆可兑换,本次团购券1经领取门票,视为已消费,请在有效期内到场观展; 凭美团券到店消费不可同时享受店内其他优惠; 每张美团券限1人使用,超出收费60元/人,身高1.2(不含)以上儿童计入收费标准; 儿童可享受的优惠为:身高1.2米(含)以下儿童免券入场,须有成人(需购票)陪同,每位成人限带1名1.2米(含)以下儿童入场 ;身高1.2米(不含)-1.5米(含)儿童的优惠价30元/位,到店另付即可,1.5米(不含)以上儿童按成人收费; 教师凭教师证,记者凭记者证,老人凭老年证可免费入场; 学生凭学生证可享半价优惠,即30元门票。; 为了保证您的体验效果禁止饮食、吸烟、嚼食口香糖灯等,请勿携带食品、饮料、宠物入内; 本单不提供配送;
【人人折团购提示】
1、通过人人折安全认证的站点,您可以放心购买,人人折负责先行赔付;
2、对于未认证的站点,可以查看该站点的用户评论,是否有差评和投诉,投诉是否有效解决;
3、留意投诉区的公告,人人折会对部分不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站点在公告区进行公示。
| Copyright@ 2009- |
| 京公网安备《恐龙》教学设计
活动分析:本着综合实践活动的宗旨,本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并运用网络、图书、展览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学会自主选择,提高综合素质。本活动共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学生可通过图书,网络和向家长询问等方式了解有关恐龙的各方面知识(恐龙的化石,恐龙灭绝的原因,恐龙的食物和恐龙的种类等)并注意收集资料。第二阶段,学生可根据兴趣,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专攻恐龙的某个方面的知识,并参观由常熟理工学院组织的恐龙展。第三阶段,根据自己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可以通过我校的瑞博平台相互交流,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恐龙的资料用powerpoint的形式汇总呈现出来,各小组间相互交流。还可以用劳技手段做成恐龙身份证相互赠送。学生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立足于每一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实践,由学生自己去构建新的知识。四年级的学生一定对语文苏教版第六册中的《恐龙》一文颇感兴趣,还没来得及细细体味,短短的几节课时间就把这篇课文解决掉了,基于学生对此的兴趣和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图书和父母的知识积累中获取大量的有关恐龙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多而杂,学生在经过一个初步的认识过程后,还是根据兴趣自由组合,组成一个兴趣学习小组,共同研究有关恐龙的某一方面的知识。常熟理工学院组织的恐龙展刚好为我们这个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学生的兴趣更浓了。根据小学生好表现的年龄特点,学生可以通过电子手段,劳技手段来把自己积累到的知识整理出来,还可以通过交流、赠送的方式把自己的知识与同学分享。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了有关恐龙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端正了对科学的态度。2.指导学生通过向父母询问,图书和网络等途径搜集研究所需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从中得出结论的实际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美术、信息、劳技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各科知识优化组合能力,并强化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活动流程:一、情景导入出示恐龙的模型教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学生:恐龙。教师:这是什么恐龙?我们请专门研究恐龙种类的小组长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学生:这是梁龙,食草,它是个身形巨大的恐龙,脖子有七八米长,尾巴也有十几米长,脑袋纤细小巧,虽然身体巨大,但由于脖子以上比较纤细,像蛇形,所以体重并不是很重。教师:生活在38亿年前的爬行动物恐龙有很多很多的种类,地上爬的,有水里游的,也有天上飞的,可是他们――恐龙――一个统治地球很长一段时间的生物却在很短的时间内一下子就灭绝了,至今科学家们仍然在为恐龙灭绝的原因争论不休。下面我们请恐龙灭绝原因的小组长来为我们简单概括一下至今为止科学家们推测出的恐龙灭绝的原因。学生:科学家们推测出很多很多的恐龙灭绝的可能性,我们小组共搜集整理到了十六种,但是我们小组的同学都比较赞同气候骤冷学说。可能是由于地壳运动的作用,地球的气温在30多亿年前一下子冷了好多好多,这些身形巨大的生物一下子适应不了气候的变化,所以在短时间内纷纷死去了。教师:那么恐龙早在30多亿年前前就灭绝了,科学家们又是怎么样来推断出恐龙生活的那么个年代的情况的呢?下面,我们请恐龙化石小组的小组长来给我们说一下。学生:恐龙早在30多亿年前就灭绝了,但是恐龙死后,经过这几十亿年的沧桑变化,它的遗体和它当时生活的那个年代的自然环境却被化石真实地记录了下来,科学家们就是靠这些积淀了几十亿年的真实资料来推断复原当时的情况的。我们小组的同学在搜集的过程中找到了好多恐龙化石的珍贵图片,已经把它做成了电子幻灯片。教师:恐龙生活的那个年代的的情景原来是靠化石来还原的,那么它生活的那个年代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请恐龙的生活环境的小组长来介绍。学生:恐龙生活的那个年代已经有了水陆空的区分,那时的地球上植物以蕨类植物为主,食草恐龙一般身形巨大才能吃到长在高处的叶子,动物种类也比较稀少,为了争夺食物,食肉恐龙一般有尖利的牙齿和锋利的爪子。那时的地球我们可以播放一段《侏罗纪公园》来还原一下。播放影片。二、相互交流教师:那么刚才几个小组长分别把我们的这个学期搜集的资料作了一个简单的总结,接下去,我们就请各个小组把你们搜集的资料做成的电子幻灯片相互展示一下。各个小组相互展示幻灯片并做简单介绍。三、制作恐龙身份证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掌握的知识,我请同学们一某一头恐龙为例来在、给恐龙制作一张身份证。身份证上要有恐龙的照片,恐龙的名称,恐龙的生活习性等,把这张身份证做的越详细越漂亮越好,然后,把它送给你的同学或老师,给他们长点见识。学生利用美术知识和劳技基础制作恐龙身份证,并相互馈赠。四、扩展用我们的恐龙知识开一次自主班会,出一期恐龙特刊的黑板报,并用做的好的同学的恐龙身份证布置一期我们的才艺角。五、总结教师:恐龙已经灭绝,利用我们搜集到的恐龙的化石,科学家们已经作出了好多科学的推测,但恐龙之迷于人类还是没有彻底解开。恐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生物?它对于我们现在的生物有什么影响?它究竟是怎样灭绝的?这么多的疑问还等待着我们去解决,老师真的很希望我们中间的某位同学能在将来给我们解开这样的迷团。
请收藏到: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中考 高考名著
新学网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们身边的辐射①最近一段时间,因受日本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们身边的辐射
  ①最近一段时间,因受日本9.0级大地震影响,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一时间“谈核辐射而色变”,辐射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人们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  ②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放射线照射的强度、时间和照射的人体部位有关。辐射是无色、无味、无声,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但可用仪器来探测和度量。度量辐射剂量的单位是西弗(&Sv),1西弗(Sv)&=1&000毫西弗(mSv)&=微西弗(μSv)。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下表列出了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
  ③从上面列出的数据可见,小于100毫西弗的放射线辐射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实际上,人类是生活在放射环境中的,人类的生活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放射线。人所受的放射线包括天然放射线和人工放射线。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例如,太阳光等宇宙射线,人体内的钾-40,岩石、土壤和水中都存在放射性物质。此外,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看电视、坐飞机、抽烟也会产生放射线。具体说,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每年约为0.25毫西弗,带夜光表每年有o.02毫西弗,乘飞机旅行2000千米约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每年的辐射照射剂量为0.5~1毫西弗。  ④日本的核辐射让人惊慌,而平时就在我侗身边的一些辐射源却很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在生活中也有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例如,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的建筑材料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的燃煤造成空气污染,佩带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制品对人体也有严重的损害。在日常生活中,医疗辐射的危害是最大的。任何方式的X线检查都是有损受检者健康的,受检者都要承受不同程度辐射致癌的风险,接受的剂量越大,受辐射致癌的风险越高。在生活中,很多人觉得CT等检查是无害的,可以随便做,往往半年甚至3个月就做一次。事实上,这些检查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的伤害。CT等检查是利用X射线能穿透人体组织的原理进行检查的,而X射线也是核辐射的一种。有统计数据指出,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剂量相当于拍了几百次X线胸片。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研究结果估算,以一个10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为例,每年大约会有350人可能因照射X线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4期,有改动)1.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当照射剂量是毫西弗(mSv)时,人体舍受到怎样的影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一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本文后,你在日常生活中会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至少写出四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期中题
1.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2至6周内死亡。2.不能删除。“主要”一词表明天然放射线大部分来自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三个方面,但不排除来自于别的方面的。若删去,说明天然放射线只来自这三个方面,与事实不符。3.画线句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CT检查给入带来的伤害,甚至可能是永久性伤害。4.不佩带异常光彩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房屋装修后不马上入住,不在燃煤污染严重的地方停留,劝诫吸烟者戒烟,不随便做CT检查,少看电视,少用电脑等。(意思对即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们身边的辐射①最近一段时间,因受日本9...”主要考查你对&&说明文阅读,说明方法&&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说明文阅读说明方法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说明文是三大实用文体之一,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明过程和事理的,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或事理有所了解,给人以知识。“”。
———— ——
说明文阅读步骤及技巧:首先要明确说明对象、掌握为说明对象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和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还需要掌握文章中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以及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另外说明文阅读中也会考察说明文的结构形式,如总分式(总—分、总—分—总、分—总)、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
“”“”&“”——
“”另外可抓住说明的顺序弄清说明点。事物事理的本身是有其顺序的,人们认识事物事理也有一定的顺序,因此理清了文章的顺序,也就有助于弄清说明的中心。——
“”说明文阅读结构思路:(一)、把握说明对象,辨识说明方法 1、常见题型: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征。如: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拟标语、提建议等。2、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①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一般事物说明文的对象可以从标题上找。 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文的事物和特征。(二)、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文章结构&1、常见题型有: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整体和局部的说明顺序;或理清说明文的层次,直接划分全文的结构或划分某段的层次.&2、常见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3、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4、抓逻辑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常见方法有以下两种:①看内容,辨顺序。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功用等,一般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一般用空间顺序。②找重点词句辨顺序。空间顺序一般用方位词;时间顺序一般用时间名词;逻辑顺序一般用“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总之”、“综合所述”等词语。▲理清了说明顺序,说明结构就可根据顺序来划分。(三)、体味说明语言,概括语言特点。常见题型有如下两种:1、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①“ⅩⅩⅩⅩ”词好在哪里?②句中加点词“ⅩⅩⅩⅩ”能否去掉,为什么?③文段中指示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2、分析、体味语言。说明文中文句的理解与品位主要有两种题型:①请找出一句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的句子来分析。②“ⅩⅩⅩⅩ”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3.答题时语言要规范:①“ⅩⅩⅩⅩ”词好在哪里?答题格式:用了“ⅩⅩⅩⅩ”词,生动(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符合实际,具有科学性)。②句中加点词“ⅩⅩⅩⅩ”能否去掉或更换,为什么?答题三步走:A.表态,明确表示“不能去掉”或“不能换”;B.结合语境结实该词;C.与改换的词或去掉加点词后的语义进行比较,扣住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答题格式:不能,用了“ⅩⅩⅩⅩ”词,生动地说明了……,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去掉(或更换)就没有这种效果了。不能,删掉“ⅩⅩⅩⅩ”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ⅩⅩⅩⅩ”词,准确地说明了……。说明文写作:说明的目的在于“以知益人”,它在很大程度上显示着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的精确性、明晰性、条理性。要准确地运用说明方法,必须有清醒的头脑,细微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因此,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作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2.要选好说明角度事物的特征,往往是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同一事物,就会发现,它的特征不止一个。事物特征的多样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因为如此,要求我们在说明事物时要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读者对象,选好角度,确定重点,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3.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要能把某一事物(或事理)的特点准确、清楚地说明,还必须根据事物本身的条理和它的固有特征,选取合理的顺序来进行剖释。所谓合理,是指在根据事物的特点和符合认识规律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便于说清楚,也容易使人看明白的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1)以说明某一事物构造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构成部分的组合顺序或人们观察事物的先后顺序来进行说明;(2)以说明某一事物发展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形成的时间顺序来进行说明;(3)以说明某些事物相互关系及其特点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先总体后局部来进行说明;(4)以说明科学实验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实验本身的顺序进行说明。最后指出,合理的顺序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多实践、勤总结积累。4.要恰当地使用各种说明方法恰当地、灵活地使用多种说明方法,有利于把事物(或事理)介绍清楚、剖释生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概括说明;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引用说明;比较说明;数字说明;图表说明;形象说明等等。选用哪种方法要从需要出发,还要看作者本人的写作习惯,但大都是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便于读者对介绍事物(或事理)的认识和理解。5.要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说明说明方法:是写说明文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的方法。说明方法有很多种,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的说明方法。说明方法释义: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引资料、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这11种。中学常见的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引资料、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1)举例子:列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运用分类别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一次分类只能用同一标准,以免产生重叠交叉的现象。(3)列数字:使用数字对说明对象进行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引用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不能用。(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出具体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可以同类相比,也可以异类相比,可以“横比”,也可以“纵比”。(5)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如:“在一些山区的沟谷中,由于地表径流对山坡或沟床不断地冲蚀挖掏,山体常常崩塌滑坡,塌滑下来的大量的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被水流挟带搅拌,变成粘稠的浆体,在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急速奔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泥石流。” (6)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做诠释法。例:“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 (7)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例: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8)摹状貌:摹状貌,从表达方式上来看,应归于描写。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生动、具体。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的“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9)列图表:为了把十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就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直接了当。更具体。&说明方法思路技巧:(1)明确说明对象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人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那么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①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等。②抓首总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2)抓住事物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宽窄、正反)等等方面。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除说明的重点外,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例如《死海不死》一文,围绕死海的特征,从三个角度进行说明:先说死海的“死”(现象特征),再说死海的“不死”(本质特征),最后又说到死海的“不死”与“死”(现状与未来发展特征)。这样死海的全面特征便被一层一层地揭示出来了。又如《苏州园林》一文,围绕“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点,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门窗雕镂琢磨和颜色等。这样从不同方面归纳分析,也就全面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色。(3)归纳说明方法阅读说明文时,可边读边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总结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并进而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4)逐段概括要点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5)把握中心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如是总—分式的结构还要着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么原则组合的,是并列,是递进,还是包含有总分关系。递进式结构要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还是由个别到一般,或是从结果到原因等等。把握结构后,最好能画出结构示意图。说明中心就是归纳出一篇说明文说明了被说明事物的怎样的特征,或阐释怎样的事理。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再归纳说明中心也就不难了。(6)体会语言准确性准确是说明语言的特点。分析说明文语言,就是看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要注意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中去掉“最”不足以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去掉“自然”“敌人”性质就不清楚;去掉“之一”就绝对化了。当然,文字的生动性也应充分注意。说明方法的作用及意义: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以便读者理解, 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举什么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条理清析。& (对什么进行分类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3)列数据: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具体。&& (列举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4)作比较:把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 (把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注: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5)画图表: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通过什么图表的展示,使读者对什么的理解更直接、更具体)(6)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精练、更严密。&& (给什么下定义,科学、准确、精练、严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内涵)(7)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8)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9)摹状貌: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10)引资料: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 (引用什么资料,更充实具体地说明了什么)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们身边的辐射①最近一段时间,因受日本9...”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71967200178113813792901861501821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恐龙课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