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安徽科技学院学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学号

多位高官名人混学历被清退,华中科大清退307名研究生
共 13772 浏览 17 回帖&&
发帖: 3 篇
在线时长: 6 小时
多位高官名人混学历被清退,华中科大清退307名研究生
华中科大清退307名研究生 多为混学历高官名人
8月30日,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在官网上公开发布声明,要求307名未能按期完成学业的研究生退学。此举引起广泛关注。
此次被清退的学生中,半数以上属于定向、委培,并且相当部分是企业高管和政府官员,还有少数名人。他们长期不来学院上课,有些甚至已超时学习两三年。
记者调查发现,原本为照顾国企技术骨干而制定的研究生单考政策,如今已成为官员和企业高管获取文凭的渠道。而文凭背后存在各种隐性的利益关系。文凭能有助于官员晋升,官员、企业高管能为学院带来科研项目和经费。
■ 部分清退学生名单
学号的博士生陈华奋
(现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
学号为4的博士生何慕彦
(曾任武钢实业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
学号为3的硕士生张其宽
(现为湖北省荆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
学号为的博士生朱洪
(现为湖北力特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9月7日,奥运冠军杨威、高崚出现在武汉市《长江日报》教科卫新闻版头条。因超学时没有完成学业,两人被华中科技大学列入拟清退学生名单。
这个清退名单于8月30日,出现在该校研究生院网站上,全名是《关于对超学习年限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的通知》。
名单中,排在两名奥运冠军面前的,是一名叫张其宽的硕士研究生。经查,张其宽是湖北省荆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
在这份307人的名单里,有许多是张其宽这样的政府官员、国企高管和民企老总。
6年硕士仅修完3课
荆州政法委书记张其宽超时学习2年;据介绍被清退的一些官员,自己既不来上课也不派人来
张其宽,学号为3,于2004年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为该院行政管理专业一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根据现行的《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规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2-3年,最长不超过4年;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5年,最长不超过8年。
因此,张其宽应该最迟在2008年完成毕业论文。而现实情况是,张其宽已超时学习2年。
该校公共管理学院提供的资料显示,2004年张其宽入学当年仅上了一门课,2005年没上课,2006年和2007年也分别只选修了一门课。
2008年,张其宽选修了《情报检索》,但没有参加期末考试。
该院一名副院长表示,“对张其宽这个名字有很深的印象,但没见过,他很少来学校。”
9月18日,张其宽向记者证实,其工作太忙,没有时间上学,早在学校发布清退通知前就主动表示“不读了”。
华中科技大学一名教授介绍,有些官员学生派秘书上课记笔记、做作业,这在高校是公开的秘密,很多人都知道。
对一些不经常上课的官员,有的导师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该校一名教授的经验是,“太严格的话,会导致很多人拿不到学分,最后学校会追究导师的责任,指责老师的课讲得不好,不能吸引学生来听。”
该校研究生院负责人介绍,定向、委托培养学生的学生中,大部分都是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工作时间与学习时间冲突,无法集中精力完成学业。还有不少学生中途出国、长期未归,学校、院系甚至导师都无法与其联系。
“有人读了8年,有的可能都9年、10年了。”该院培养处李振彪说,拟清退的307人全部超出了最长学习年限而无法完成学业,该校按规定正常清理。
这位教授分析,“这一次被清退的官员,大多数是既不自己来也不派人来,还不跟导师处好关系。”
上述教授称,官生们不把学校放在眼里,学校也不会太主动去联系“失去联系”的官生。
一名将被清退的国企高管说,“我一次性交了几万元学费,学校收了钱就不管我们了,连通知上课时间、地点这些基本的服务都没有做到。”
官员老板争戴博士帽
华中科大公共管理学院一教授称,在该院读硕士和博士官员很多。此次被清退的多为官员和老板
被清退的307人中,大部分都是在职研究生。
9月13日,华中科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冯征介绍,在媒体的追问下,该院公布了以下数据:此次拟清退的研究生,共有307名硕士生、博士生。拟清退的博士生中定向和委培的占73%,拟清退的硕士生中50%是定向、委托培养学生。
“定向、委培的学生,基本都是明星、官员和老板,还有少数是高校的在职老师。”9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一名教授介绍说。
根据校方公布的清退名单,记者通过网络查询发现多名学生是官员和企业高管。
学号的博士生陈华奋,现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学号为4的博士生何慕彦,曾任武钢实业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学号为的博士生朱洪,为湖北力特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该校公共管理学院一名教授称,在该院读硕士和博士的官员非常多,分别来自纪委、海关、法院、地方党委政府,甚至不乏较高级别的官员。
该教授透露,湖北省鄂州市委书记、武汉市汉南区区委书记等,都在该院读了硕士。
2009年2月,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公开发表《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批评,“官员和老板考博是一路绿灯”。
刘道玉称,研究生教育本是为了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以充实到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但1990年代初开始,研究生急剧膨胀,官员和老板也涌进了校园争戴博士帽。
9月13日,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称,官员和企业高管当然需要深造,但确实不乏为了升官混文凭者。
制度漏洞方便官员读博
研究生单考政策原本为照顾国企技术骨干,如今更多的成为官员获得文凭的渠道
华中科技大学一名教授透露,官员们进入高校读硕士有可循的政策,那就是单考。
今年8月25日,教育部颁发的《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称,单独考试是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招生单位,为符合特定报名条件的在职人员单独组织命题而进行的考试。
教育部规定,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作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方可报考单独考试。所有考生要经所在单位同意并有2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
按现行的制度,统招统考类硕士生的入学考试,英语和政治是全国统一命题的,专业课由学校命题。很多考研学生落榜,英语成为最大的拦路虎。单考,则所有的考试科目都由高校出题,包括英语和政治。
华科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冯征介绍,国有大中型企业一些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骨干,没有时间学习备考,单位又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让他们深造。单考政策出台,就是为了照顾这部分人。
华科大一位教授说,但后来这个政策变成各单位官员获得文凭的渠道,特别是一些政府的行政官员,真正的技术骨干很少。
他称,一般全国重点院校都具有招单考生的资格,因高校自己掌握出题权,有关系的企业老总和政府官员就能很容易通过考试。相对于统考来说,单考具有更大的“中第”几率,容易出现权钱交易。
华中科大公管学院一副院长介绍,现在单考就是学校自己命题,降低门槛录取一些在职的领导干部和企业高管。
据了解,参加单考的考生,一般仅限于用人单位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单考生可以半脱产或在职业余学习,学习期间不转户口,不转人事关系,不转工资关系,医疗费由考生原工作单位负责,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冯征证实,拟清退的定向、委培中的硕士生中,确实有些是单考生,但其拒绝透露具体数字。
上述华中科大教授介绍,官员进入高校读博士,有的是通过了学校自己命题的考试,有的甚至不需要任何考试。无论是自己命题的考试还是免试,都让有钱、有权者能够轻松过关。
博士还是“搏仕”?
调查发现,有些官员获得文凭后次年便得到晋升;有些官员读博时得到晋升后便主动退学
华中科技大学这份拟清退的名单中,共涉及35个院、系、研究所和附属医院等。被清退的307人中,该校管理学院学生达90人。
“管理、经济、公共管理、法学院等,都是单考生相对较多的学院。”该教授称,文科比理工科好混,这些人都集中到了偏文科专业。
在采访中,多名被清退官员都表示,自己读硕士或读博士的目的,只是想多学点知识,无人承认读硕读博的动机是为了职务晋升。
而调查发现,还存在这样一种现实情况,比如,2007年6月,任湖北省鄂州市代市长的范锐平获得华中科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2月,范锐平转正,次年被任命为鄂州市委书记。
曹裕江,获得华中科大硕士学位后,从武汉市纪委办公厅副主任一路升迁,先后历任市纪委办公厅主任、武汉市汉南区区长、区委书记等职。
文凭和仕途还存在另一种微妙关系。
据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唐耀斌分析,很多官员读硕士和博士时,还不是领导干部,读了几年后,因能力突出或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了职务晋升,文凭不重要了。
张其宽履显示,2004年,在他进入华中科大攻读硕士学位的当年,他是荆州市的一名副市长。
2006年8月,44岁的他被任命为荆州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2009年,张其宽曾主动向学校表示,放弃攻读博士学位。
该院另一教授称,2000年左右全国各高校追求教师博士化,迫使很多高校老师读博。此次清除名单中,管理学院有至少4名老师名列其中,都属于此类。
周智姣,现任华中科大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此次他也向媒体表示放弃继续读博士。
该校一名博士毕业生回忆,周智姣原来并未担任副书记职务,只是一名学生辅导员。攻读博士其间,被提拔为副书记。
“我们不便判断教育对象求学的动机。”华中科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冯征说。
报答师恩,施惠项目
华中科大教授表示,有的官员和企业老板,会直接给学院和老师带来科研项目和经费
今年9月8日,华中科技大学召开2010年教师节表彰暨座谈会。会上,该校管理学院院长张金隆被授予“伯乐奖”。
在张金隆执掌的管理学院里,已经毕业的学生中有十余人成为高校教授,多人担任大型企业高管和省部级领导。
华中科技大学一名教授介绍了这样一个情况:
2006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徐晓林主持的《“十一五”武汉市信息化建设规划思路》研究项目接受专家鉴定。
鉴定委员会中,武汉市政策研究室主任曹裕江是其中一名成员。而几年前,曹裕江曾是该院原副院长马彦琳的弟子。此后,该项目顺利通过鉴定。
华中科技大学一名已毕业的博士生介绍,相对于那些非定向的博士而言,博导们更喜欢带定向、委培的在职博士。
该博士生介绍,非定向的博士,课题经费、出差参加学术会议,费用都得导师承担。除此,导师还得给他们发放生活补贴。
“在非定向博士生身上,导师们基本赚不到钱。”上述博士说。
与非定向博士不同,在职的定向、委培博士生,基本不需要导师承担以上费用,因需缴纳高额的学费,导师能获得可观的指导费。
“指导一个这样的博士,一个导师可以获得1万元左右的论文指导费,指导硕士则有一两千元的指导费。”华中科大一名要求匿名的教授说。
该教授还介绍,“有的官员和企业老板,还能直接给学院和老师带来科研项目和经费。”
“最有钱的学院”
此次清退研究生中,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最多;而企业高管、官员入学会缴数万元学费
9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张培根表示,此次清退的研究生中,管理学院的学生最多,“张金隆可能有点不方便接受采访”。
在华中科技大学内,该院被称为“最有钱的学院”。该院新建的办公大楼,也被称为校内最高档的办公楼。
9月16日,该学院一楼大厅内,摆着四五个其他高校和企业送来庆祝该院建院30周年的鼎。其中一只鼎上,刻着“财运”两字。四楼大厅里,一个精美的屏风上,牡丹怒放。花上绣着四个鲜红的字:荣华富贵。
记者了解到,收取高额学费,成为高校各学院愿意大量招收在职硕士和博士的最大冲动。我国现行政策,定向、委培生的培养费用一般由委托单位负责。一般企业高管和官员都会缴纳数万元学费。
日,荆州市政法委书记张其宽一次性缴纳了3万元学费;武钢实业公司原宣传部长何慕彦,一次性交费47500元。将被清退的博士生金凌志,虽是该校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也缴费23000元。
被清退研究生中,缴费最多的为2001级博士生黎全,缴费50800元。
“学校经费来源渠道很多,但学院经费相当部分靠招生收费。”该校一名博导称。
未经华中科大校方证实的消息称,对在职就读人员的学费,学校与学院按4:6的比例分配。
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称,官员以不菲的学费买博士帽,而大学以卖学位换取资源,是典型的权钱交易。
“此次公开清退名单,无疑让很多官员和企业高管面子上很难看,但这证明华中科大在严把教育质量关方面迈出了可贵的一步。”该校一名教授说。
该教授称,将无法完成学业的名人、官员和企业高管的名单对外公开可能会影响此后招生,进而影响校方经济利益,还可能得罪一些有权势的人。
9月13日,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受访认为,华中科大此举有助于培养真正有思想和学术的研究生。
9月16日,华中科大管理学院院长张金隆拒绝了采访。
清退是否彻底?
该校公共管理学院一副院长表示,被清退的学生可以申请再次延时,学院将尽力争取
据华中科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冯征介绍,此类清退工作,华中科技大学近年来一直在做,国内很多高校也在做,是一个惯常的工作。
2007年—2009年,华中科技大学每年均有研究生被依规清退,人数在30人—60人不等。目前该校共有研究生17694人,此次拟清退的307名研究生只占总数的1.7%。
而在国内,其他高校也有此类清退,但均未对外公开名单。
2006年11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曾清退7名超期的博士后,2008年该校还曾—次性清退9名超学时博士生。
9月14日,教育部对媒体表示,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由学校规定;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学校有权按规定处理。华中科大此举属学校自主办学范畴。
据了解,教育部曾对用单独考试方式录取的硕士名额有规定,每年约有5000人可通过单考进入高校读硕。
对单考制度的现行状况,冯征说,“现在也在修正,在对招生人数进行限制。”
“因为单考存在不公平现象,很多人看不惯,现在学校对单考指标控制得很严,今年全校只有20个。”该校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称。
江苏大学2011年的单考生指标,全校则只有10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涂艳国表示,要解决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问题,不能仅拿“超学时”说事,更应该关注研究生招生泛滥所导致的教学质量、生源质量下降等“源头”问题。
据了解,此次清退也并非是彻底清退。该校公共管理学院一名副院长表示,若想继续攻读该院博士,名列清退名单的学生可以写申请,申请再次延时,学院将尽力去争取。
来源:人民网
boboHtml = '';
html += boboH
NTES(".bobo-list").attr("innerHTML", function() {
return this.innerHTML +
}, "utf-8");
积分: 3962
发帖: 2532 篇
在线时长: 260 小时
这么大一堆,可见这些干部还是一心为工作滴,那些一心往上爬地,估计早就毕业了
发帖: 5002 篇
在线时长: 18 小时
这种造假是对全社会的公然欺骗.
发帖: 4 篇
在线时长: 6 小时
方舟子遇袭案告破 华中科大教授花10万雇凶伤人
本报讯 昨晚19时30分,北京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打假斗士”方舟子、《财经》杂志编辑方玄昌遇袭案告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泌尿外科主任肖传国等四名嫌疑人,被警方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刑事拘留。警方介绍,肖传国认为二方学术“打假”,致使他未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报复,其花费10万元雇凶伤人。
警方走访千人锁定嫌疑人
今年8月29日傍晚,方舟子报案称,在石景山区鲁谷南路住处附近,被人用不明气体及铁锤袭击。此前,今年6月24日晚,《财经》编辑方玄昌在返家途中遭两名陌生人持械袭击,住院治疗。
据了解,方舟子报案后,北京市公安局相关部门会同石景山分局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负责侦破此案的石景山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刘卫民(音)介绍,专案组在勘查现场的同时,走访了周边80余家店铺、1200余人。最终,警方找到两名目击群众,并根据其描述和周边监控,锁定了犯罪嫌疑人。与此同时,通过两案的证据指向,初步认定方舟子、方玄昌遇袭案为同一伙人所为。随后,两案被并案调查。
肖传国10万买凶报复二方
警方表示,9月上旬,专案组在湖南长沙、湘潭、株洲、湖北武汉等地,先后将嫌疑人龙光兴(男、31岁,贵州省黄平县人)、许立春(男、32岁,湖南省湘潭市人)和戴建湘(男、45岁,湖南省湘潭市人)控制。
经调查,龙光兴等人袭击方舟子、方玄昌,系受肖传国指使。昨日下午,肖传国从国外返回,在上海浦东机场被警方控制。
警方介绍,肖传国认为方舟子、方玄昌通过媒体、网络对其学术“打假”,从而导致其未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报复二人,肖传国花10万元指使远房亲戚戴建湘,由戴建湘组织龙光兴、许立春等人袭击二方。
目前,肖传国等4名嫌疑人因涉嫌故意伤害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肖传国雇远亲报复方舟子
根据警方提供的视频显示,嫌疑人戴建湘接受询问时称,他与肖传国是远房亲戚,“肖传国跟我说有什么办法(报复),我说打他们(方玄昌、方舟子)一顿。”
对此,警方予以证实,表示在肖传国认为方舟子二人学术“打假”致其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后,就找到戴建湘,支付其10万元,让他找人报复方舟子二人。
按照肖传国的意思,戴建湘找到同乡许立春和另一男子龙光兴,对方舟子等人实施袭击,并付了5万元。
许立春交代,8月29日下午,他看见方舟子和另外两人进了茶楼,就一直在旁边的公交站等候。直到下午6点,方舟子将另外两人送上出租车后,准备回家。
“我看他朝我走过来,就拿出锤子和辣椒水。”许立春交代说,他先用辣椒水喷方舟子的脸部,方舟子转身就跑。他立即追上去,追到一个岔路口时,因为觉得追不上了,就扔出手中的锤子,正好击中方舟子腰部。“看见他跑了,我也捡起地上的羊角锤走了。”许立春说。
方舟子 肖传国雇凶“不出所料”
昨晚,记者致电方舟子,他表示,已知道案件告破,感到非常欣慰,“肖传国雇凶作案是‘不出所料’。”
方舟子说,因为被自己质疑学术打假,肖传国曾经造谣中伤他,还曾于2007年雇人跟踪他到家中进行恐吓。“在采取各种手段却没有起到效果后,他才会采取这种手段,我得罪的人挺多,但像他这么疯狂的基本没有”,方舟子说。
方舟子表示,在自己遇袭后,警方动用不少警力寻找证人和证据,他对此非常感谢,同时,他表示,这次遇袭事件发生后,他感受到来自各方的支持和声援,“我以前知道自己有支持者,但没想到会这么多。”
对于方玄昌,方舟子表示,在以往多次的打假过程中,他和方玄昌早已成为彼此信任和支持的战友,以后,他们还将并肩作战。
对于警方的侦破结果,方玄昌也表示“并不意外”。方玄昌坦言,自己6月遇袭,到8月仍没找到嫌疑人,他曾对自己的案子不太乐观。直到方舟子遇袭,他认为如果该案被破获,可以给中国的打假界以希望和力量,给想要以暴力手段实施报复的被打假者以威慑。“遇袭事件,不会对我和方舟子造成影响,我们在打假前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本报记者 甘浩 安颖)
来源:新京报
发帖: 3 篇
在线时长: 4 小时
假文凭做官坑人:活埋了人说是天灾。
发帖: 3 篇
在线时长: 4 小时
打我这样,贪官逍遥自在
发帖: 34 篇
在线时长: 7 小时
引用2楼的发言:
这么大一堆,可见这些干部还是一心为工作滴,那些一心往上爬地,估计早就毕业了
什么逻辑?????
脑残!!!
发帖: 4 篇
在线时长: 7 小时
专家嫖娼教授雇凶,中国学术圈咋变成这样?
9月21日晚上,北京警方宣布,方舟子、方玄昌被打案告破。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肖传国涉嫌指使3名男子袭击方舟子和方玄昌。据了解,方舟子、方玄昌通过网络、媒体对肖传国的学术成果进行“打假”,导致肖传国未能升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是,后者指使他人进行报复。(据9月22日京华时报)
专家嫖娼余音未了,现在又出现教授雇凶,成为当今学术界极为沉重的话题。尽管是发生在个别人身上,可是人们不禁要问,不容玷污的中国学术圈咋会变成这样?
近来有网友嘲笑专家讲学讲到卖淫女的床上,于是头上戴着光环的专家学者被人们骂作“砖家”、“叫兽”;现在华中科大著名教授肖传国竟10万元雇凶报复打假的方舟子,于是又有教授变得穷凶极恶。中国学术圈简直变成了中国娱乐圈、变成了黑社会,让人震惊!
肖传国,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973首席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泌尿外科副教授,美国泌尿外科学会和国际脊髓损伤学会会员,美国NIH和外科麻醉创伤(SAT)组顾问。香港大学医学院荣誉教授。可谓声名赫赫,却又道貌岸然!
堪称专业上的精英人士,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想不到肖传国教授内心却如此灰暗、卑劣;更让人心寒的是,假若不是反假斗士方舟子的打假,那么肖传国差的不慎升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了,那样真是中国学术圈的悲哀!
教授雇人行凶,专家讲学嫖娼,在中国学术界真是闻所未闻,不仅只是斯文扫地,那简直就是学术界的耻辱。假如中国教育伦理道德陷入这样混沌状态,那么中国对传统中的优秀文化遗产传统继承和外来文明吸收,就会极尽批判摧毁之能事,人心良知将破坏殆尽。那么制造如此贻笑大方的丑闻就不足为怪了!
出现了专家嫖娼、教授雇凶的乱象,这些害群之马的不断涌现,中国学术界会走向何方?这却是留给中国学术圈沉重的思考!(管文德)
来源:凤凰网
发帖: 3 篇
在线时长: 2 小时
辽阳官有大量买的文凭
发帖: 3 篇
在线时长: 2 小时
没有人来查?
发帖: 4 篇
在线时长: 7 小时
多数体育明星读大学挂名不上课 被指荣誉换文凭
8月30日,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在官网上公开发布声明,要求307名未能按期完成学业的研究生退学,307名清退的研究生中,奥运会冠军杨威、高凌赫然在列。华中科技大学的行为因为涉及到功成名就的奥运会冠军而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随着邓亚萍从北京市团委华丽转身进入人民日报,社会对体育明星上大学所衍生出的孰是孰非以及他们所上大学的相互比较一时成了大众“谈资”。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副教授易剑东认为,体育明星上大学的成功个案有,但是并不多,成功者的比例应该到不了20%。
1 体育明星与知名大学“各取所需”
在北京体育大学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冠军名录上,每一个名字都是如雷贯耳。在这里的每一个人,不是奥运会冠军,就是世锦赛冠军;不是世界杯冠军,就是站在这三大赛事冠军身后的教练。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这三大赛事均是全球最顶级的比赛,也就意味着,只有站在竞技比赛塔尖儿上的人,才有可能进入北京体育大学的冠军班。不过,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冠军的加入,让北京体育大学的招牌更加闪亮。体育明星上大学,实际上还是一个各取所需,“双赢”的结果,至于说明星们在大学里是否真正能够学到什么,这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易剑东堪称中国研究奥运文化第一人,对于体育明星上大学,他有着自己的看法。易剑东说,体育明星上大学虽然成功率不高,但是也有非常成功的。比如邓亚萍,她从清华大学本科生到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就是一个极其成功的典范。10多年前体操运动员陈翠婷退役后在深圳大学学习并获得英语六级考试全校最高分,曾经被媒体广为报道。李宁坚持在北京大学默默地学习历史和法律,如今成为一代体育商界领袖,这些都算是比较成功的案例。
而不成功的案例却非常多。比如某体育明星在学校的学习一直跟不上其他同学,只能悄悄退学;某体育明星从报到后就很少去学校上课,甚至连毕业论文都是别人帮助完成的;某体育明星虽然长期在海外谋生,但却是某大学的在籍学生;某体育明星因为在一所高校难以适应严格管理而转到另外一所管制不严的高校顺利毕业。
2009年6月份,一则关于乒乓球国手刘国正等五位体育明星从上海交通大学退学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运动员免试去上大学是剥夺了其他同龄人的受教育机会,属于一种教育不平等。有人指出,上海交通大学对于体育明星的宽进严出政策值得称道,恰好体现了学校对体育明星与其他学生的公平。还有人不赞同体育明星上大学,认为他们中的很多人应该从中学甚至小学开始学起。
北京体育大学在2003年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内惟一可免试招收奥运会冠军和世界冠军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高等院校,就此创建了独一无二的研究生冠军班。从2003年成立开始,北京体育大学冠军班的学生开始增多,名气也愈发响亮。孙淑伟、王春露、李佳军都在这一年加入冠军班。占旭刚、黄玉斌、乔红、陈中、张国政、张怡宁、张湘祥和陈颖都是冠军班2004级学生。2009级更是囊括了仲满、罗雪娟、张小平、陈燮霞、杜丽和庞伟等多名奥运冠军。截至2010年,北体大冠军班共计招生204人,其中包括43名奥运冠军、102名世界冠军和59名冠军教练员。到今年6月已有40名学员完成学习和论文答辩,37人获得硕士学位,3人获博士学位。
2 体育明星挂名不上课“被上”大学
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奥运军团中的63人历史性地获得了51块金牌。奥运会结束以后,不少功成名就的奥运冠军成为了一些名牌大学的新生。秦凯、王峰等跳水运动员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的新生,何雯娜、陆春龙到天津科技大学报道的新闻也上了各路媒体等等。奥运冠军相继步入象牙塔,看似个顺理成章的事情,给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这个群体,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学充实自己无可厚非,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更多的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是在“被上”大学。或者说,多数体育明星在大学里读书是挂名的,课堂里难以见到他们的身影。因此,我们难以看到在学校注册的体育明星能坚持上课和顺利完成学业。
易剑东教授说,这种现象源于三个方面的功利思想。首先是招收体育明星的高校主要看中的是运动员的名声对于学校品牌的价值。个别媒体所发布的中国大学体育明星排行榜更是强化了部分高校的这种功利思想。其实这种动机无可厚非,但关键是要加强对于体育明星学业的关照,毕竟我们传统的封闭训练和管理体制下的体育明星文化知识有限,往往需要采取开小灶的方式才行。邓亚萍能走到今天,无疑与清华大学的特殊关照有密切关系;第二是体育明星的管理机构主要看中的是运动员获得高校文凭的意义。国内不少省市区的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或体育学院曾经是运动员解决文凭问题的主要机构,但随着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的进程加快,不少运动员对非体育类专业的兴趣增强,认为拿一个经济或法律、新闻等学位有助于自己今后在体育经济、体育法、体育新闻等行业就业。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体操运动员莫慧兰和乒乓球运动员杨影就成功地在新闻行业找到了自己退役以后发挥才能的舞台。一个在凤凰卫视出镜采访,一个在CCTV解说国球;第三就是体育明星自身主要看中的是名牌大学对于扩大自身社会影响的作用。这种现象主要指那些选择名牌大学而非体育院校就读的体育明星。他们希望自己戴上某名牌大学的校徽能够给自己脸上贴金,甚至想借机摆脱“没文化”的形象。清华、北大、人大等名校吸引众多体育明星就读或许就与体育明星的这种心态有关。需要明确的是,其实体育明星和高校之间的这种联姻很像体育明星为企业品牌代言的合作。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世纪人才报联合发布《中国奥运冠军调查报告》指出,我国高等院校培养出的奥运冠军非常少,奥运冠军多是获奖后到高校深造。由于体育明星的稀缺属性,大学往往破格招收,体育明星则敷衍了事,这使得他们的高学历更像是针对体育成绩的额外奖励,搞笑者并不少见。据《新京报》的调查,奥运冠军邹凯在接受采访时不知道自己读大几;跳水女皇郭晶晶自2002年就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读书,始终没有拿到毕业证。奥运冠军王军霞透露,自己曾上过四年大学,在辽宁大学读了两年,又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了两年,但都没有拿到毕业证书,现在的最高学历毕业证来自辽宁体校,这是所中专学校。
本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清退杨威、高凌等人并非个案。来自新京报的消息说,在此前的2006年,刘国正从上海交通大学退学让人一头雾水,其真正原因是因为刘国正同时“劈腿”又成为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说,这样的现象很普遍。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各种体育项目的训练基础遍布全国各地,当这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的冠军获得者进入各地的训练基地以后,当地高校很愿意将冠军们录入高校,给自己的学校添光增彩的想法昭然若揭。这也就形成了某冠军今天是A校的学生,明天又被B校纳入其中的现象。
3 社会质疑体育明星拿荣誉换文凭
对于奥运会冠军或世界冠军的运动员上大学,不少网民发出质疑,认为这有损教育公平,是在拿他们的荣誉和名气在换取名牌高校的文凭。从绝对的意义上说,这些质疑是有道理的,但与官员、老总、演员们拿权力、金钱、名气换文凭的情况相比,这些体育明星的上大学总显得更公开和透明些。
易剑东说,“我担忧的不是这些体育明星们进入大学读书的合法性遭到质疑的问题,而是他们究竟能够通过上大学得到什么?”易剑东认为,决定一个运动员上大学能够获得什么的因素不外下列两点:
第一是运动员所选大学及院系的水平及其对运动员管理的愿望和能力。不少大学对于奥运会冠军来本校是有积极态度的,但对于运动员进校后的安排显然不如他们当初期盼运动员来校一样热心。北京体育大学专门开辟优秀运动员班,甚至为在役和退役运动员分别实施一整套教学计划或培养方案;清华大学为邓亚萍等专门配备师资和培养方案;北京大学里李宁和刘璇等和同班同学一起上课等等,这些管理运动员的类型是根据运动员实际来实施的,但事实上不一定能贯彻得很好。根据了解,最极端的情况是:运动员基本不在学校上课,甚至论文也是他人代劳的,更甚至有人没有交学费就拿走毕业证书。还有些学校为了保证运动员顺利毕业,不但在学籍管理上大开绿灯,而且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主观上刻意降低这些特殊学生的考核标准,这种现象绝对不是个别。
第二是运动员自身的基础、学习愿望、在训练和比赛之外用于学习的时间等。一些运动员自身并不愿意上大学,有时他们是被各种力量劝说进入大学读书的,尤其是少数年龄大和上研究生的运动员。一位奥运会冠军就曾在私下里和朋友说过类似的话:我的文化水平本来就不高,在和别人交往时已经显得不那么有文化,要是我拿了研究生文凭,别人岂不是要笑话我。不少优秀运动员,也深知他们的智商往往高于常人,但学习时间过少使得他们的知识积累有限,即便进入大学学习文科类课程也是有很大难度的。因此,除非个别天才和少数退役后能保证学习时间的运动员,在役的运动员进入大学学习是无法实现和本专业同学获得一致的学习效果的。
退一步说,很多运动员拿了大学本科或研究生文凭,他们最终也不一定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因为用人单位不会不明白文凭中的水分。很多优秀运动员获得用人单位认可还是靠自己的名气和运动成绩,而不是文凭。这样一来,一个悖论就产生了:优秀运动员进入大学读书到底能否帮助他们就业?《中国奥运冠军调查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冠军班学生的学习目的多为拓展知识,但也有人为获取一张文凭。体育明星进高校轻而易举,读书进修的目的却频遭质疑。该调查还显示,冠军班学生的择业意向主要集中在教练员、体育官员和体育编辑方向,学生们对冠军班的不满意多因课程和比赛训练时间冲突。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冠军班首届班长许海峰表示,学校给冠军班的授课时间相对灵活一些,但毕业要求还是非常严格的。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的武文强老师表示,对运动员来说课程具有一定难度,但他们十分刻苦,目前为止没有出现不及格现象,毕业率为百分之百。冠军班的成员都是各项目的专家,毕业论文也基本都来自对自身项目的深入研究。张健的论文研究方向是中国公开水域游泳横渡运动的市场营销;乔红对国家乒乓球女队重点主力队员技战术进行了跟踪分析与诊断;于芬则对清华大学跳水队实证研究,探讨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培养体系;王春露研究短道速滑;黄旭研究双杠;张湘祥和王丽萍则拿自己当案例,两人的论文题目是《张湘祥赛前训练负荷特征研究》和《王丽萍备战奥运会竞走比赛的训练特征研究》。
冠军班收获的并非都是赞誉。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社会体育学专家卢元镇认为冠军班是高校的一种自杀行为,开设这样的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运动员再教育和再就业问题。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也要通过正规的考试才能攻读硕士学位,高校免试招收世界冠军是一种自贬身价,应从体制入手,大力发展学校体育。
来源:凤凰网
发帖: 4 篇
在线时长: 7 小时
北体大冠军班开课杨威未现身 39位冠军仅到3人
北体大首堂教学课应来39位冠军仅来3人
冠军班今开课杨威没来
本报讯(记者宫云捷)北体大冠军班今天开课,杨威没来。
今天上午,2010级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冠军班正式开课,原本39人的冠军班只来了体操亚运冠军李翠玲、北京奥运会珠峰火炬手吉吉和北京奥运会沙排亚军田佳三名新生,此前被华中科技大学“拟退”的奥运冠军杨威并未现身首堂教学课。
今天冠军班的首堂课程是《体育统计应用实务》,尽管只是选修课,但本学期冠军班的课程较少,课程又是运动训练密不可分的教学课程,所以该课程也成为了冠军班的“必修课”。
记者看到,田佳、李翠玲、吉吉三人坐在报告厅内认真地听课,时不时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课堂笔记。截至上午11点,记者仍然没有看到包括杨威、杨云在内的其他36名学生的身影。
据知情人透露,鉴于要经常参加比赛、活动等原因,冠军班的研究生们时常翘课已是“公开的秘密”。
不过有趣的是,记者在第二堂课上还看到北京奥运会首金得主陈燮霞。她是北体大研究生院2009级冠军班的研究生,今天前来听课是为了补课,尽快毕业。
来源:法制晚报
发帖: 4 篇
在线时长: 7 小时
上海青年报:杨威得了便宜别卖乖
作为体育圈的“潜规则”,体育明星进入大学读书并获得文凭,算是国家对体育人才未来的一种补偿。实行了这么多年,在现行的举国体制下,本也无可厚非,外界基本也都能理解——然而,将所有的要求都降到最低,仍然不能让杨威们停下“忙碌”的脚步,好好学上这么几节课,就实在难怪公众愤怒了。
杨威这次颇没有“面子”,因为拿他开刀的是他家乡的学校。以他的名气和光环,又是在影响力最大的家乡湖北,最终校方都没通融一下,把他剔除了出去。可见,在教育资源如此紧张的国内,他的行为已经有多犯众怒——一般研究生是2-3年毕业,最长不得超过4年,06年入学的杨威,恐怕早已忘记自己还是华中科技大学在籍学生这茬儿吧?
杨威们的说法是“忙”,在2008年之前,他这么说没人会反驳他,但北京奥运会结束已经两年过去了,学校对待他们这种明星运动员的政策又那么的宽松,都不需要他本人到校,他还能有什么可忙的?但翻翻杨威这两年的日程,似乎他又确实很忙:比如在三亚结婚,把婚礼的版权卖给杂志,弄一个商业婚礼赚钱;以及由经纪人安排,到处走穴。
已经忙到将学校抛诸脑后的地步,学校自然也没有容忍下去的必要。他也许觉得,以自己如今的地位,根本不需要再学习,而文凭,自然会有人帮自己搞定,就像北体大冠军班马上出现自己的名字一样。殊不知,各大高校已经不像以前那样铁板一块,可以把自己珍贵的教育资源如此糟践。
体育总局的初衷是好的,在讲究为国争光之后,这样做可以让运动员们的前途有点保障。但体育总局对如今几乎有点失控的局面,也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保障的方法多种多样,凭什么就得牺牲普通公众的利益?牺牲了有点价值,公众也能自嘲“算是作贡献”了,但根本没有规范的管理程序,明星们只占便宜,该干吗还是干吗。
幸好,令人感觉欣喜的是,杨威的遭清退并不是第一个,此前上海交大清退乒乓球名将刘国正也曾引发广泛热议,现在正有越来越多的高校从自身层面提高了门槛。当“得了便宜还卖乖”遭到全社会唾弃时,杨威们的修养,也许可以真正到达体育偶像的层次,那才是所有人希望看到的。
来源:上海青年报
发帖: 1196 篇
在线时长: 64 小时
杜绝三假干布(假简历、假文凭、假政绩),做诚信于民的好公仆!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到底还是你们的。在不到百分之十的你们,却掌握着百分之九十多人的命运。在当前大多数人在为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的时刻,你们却享受着高薪俸禄,老有富养、病有所医、权有所用。撼山易,撼既得利益者特权难!
发帖: 1 篇
在线时长: 14 小时
都跟张作霖学,几个不是假文凭?
发帖: 4 篇
在线时长: 9 小时
河北大学车祸“李刚门”牵出“校长论文剽窃门”
晶报记者 王恒嘉/文
河北大学撞车事件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我爸是李刚”已经成为新的网络流行语。
许多媒体称河北大学方面保持沉默甚至要求学生保持沉默。另有媒体称,校方的态度从10月21日开始发生了转变,真相到底如何?
有网友告诉记者,10月20日,包括他在内的许多网友发现,“李刚门”和半年前的“校长抄袭门”也许并非毫无关系,当时河北大学现任党委书记、校长王洪瑞被指学术抄袭……而有当事人称,保定警方人员曾介入该事件,调查几位被怀疑参与举报者。联想到警官李刚之子肇事后,河北大学方面的态度,有网友感叹说“原来如此!”
昨天,记者联系了“校长抄袭门”的发源地新语丝网站的创始人方舟子,方舟子表示,他本人认为,有关抄袭的指控“完全成立”。因此,有自称王洪瑞的人找到他,要求他删除这些文章,他并没有答应……
信息封锁到底是否存在?
记者昨天联系到了一位河北大学的学生,在记者作出“无论如何也不透露你身份信息”的保证后,进行了采访。
该学生称,事件发生后,几乎所有的班级都开了班会,辅导员主持。他所在的班级,辅导员主要的要求就是不许在网络上写有关此事的内容,也不许转贴有关内容,如果有记者来,也不许接受采访,更不许组织什么活动,否则“会有麻烦”。辅导员还说,学校可能会安排一些学生干部接受记者采访。
不过河北大学方面否认自己封锁消息,一新闻中心的老师告诉一媒体记者,校方一直为媒体提供帮助,安排甚至动员目击学生接受采访。《成都商报》记者的感受是“从21日开始,多家媒体的记者在河北大学校园的采访就非常顺利,校方不但没有添加阻力,还帮助组织相关人员接受采访”。
接受晶报记者采访的那位河北大学学生怀疑,接受采访的“相关人员”就是辅导员提到的“安排一些学生干部”。该同学同时告诉记者,撞人事件发生的“道路”实际上在同学们眼中根本就是活动场所,平时很少有车经过,在那里聊天、散步、练轮滑、打羽毛球、踢足球等干什么的都有。
此前的20日,有网友将“李刚门”和“校长抄袭门”联系了起来……那么“校长抄袭门”具体是怎么回事情呢?
“发来身份证影印件要求删帖”
“校长抄袭门”发生在今年3、4月间,发源地是著名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
记者找到了当时的一些帖子,帖子内容非常翔实。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点:
一、王洪瑞本人的博士论文《液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燕山大学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该文第七章“不依赖于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鲁棒自适应控制策略的研究”绝大部分内容与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吴健珍的硕士学位论文《6-DOF并联机器人非线性鲁棒自适应控制》(2001年8月通过答辩)的相关部分几乎完全一致。。
二、署名王洪瑞、周易、陈军平、张社的著作:《西部人口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9月版),全书正文共593页,46万字,该书约有560页内容(占全文约94.4%)分别抄自《西部大开发前沿问题研究》(周毅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版)、《民族根本利益与经济均衡发展》(周毅主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版)和《西部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周毅著,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三、署名任福耀、王洪瑞的著作:《中国反贫困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全书正文572页、约39.5万字,据初步统计,该书第二、三、四、五、六章约320余页、22万多字分别抄自《民族根本利益与经济均衡发展》(周毅主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版)等4部著作,其中大部分内容几乎是未加任何修改的全文照搬,而该书的“引言”和第一章两部分则明显系根据《西部小康战略》(周毅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版)、《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周毅著,党建读物出版社1997年6月版)、《西部大开发前沿问题研究》(周毅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版)等书的导论部分改写而来。
以上三著作中,所抄袭的著作也没有列入参考文献。
方舟子告诉晶报记者,他经过研究认为“关于抄袭的指控完全成立”。
来源:西部网
发帖: 1041 篇
在线时长: 66 小时
引用6楼的发言:
假文凭做官坑人:活埋了人说是天灾。
发帖: 5 篇
在线时长: 10 小时
华中科技大学和协和医院解除肖传国职务
新华网武汉11月25日电(记者廖君)记者25日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华中科大及协和医院已于当日下午将解职决定书送达肖传国手中。至此,学校和协和医院已完成解除肖传国职务的相关程序。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发言人表示,今年9月21日,肖传国案发生后,学校一直密切关注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处理进程。11月4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肖传国案作出了终审判决。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学校、协和医院有关管理规定,11月6日,学校作出决定,解除肖传国在学校担任的行政职务,即同济医学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以及聘任的教师职务。与此同时,协和医院决定,免去肖传国泌尿外科主任、《临床泌尿外科杂志》主编职务;给予其行政记大过处分和待岗察看一年处理;按照《执业医师法》的有关规定上报卫生行政部门作出相应的处理。
这位发言人表示,尽管肖传国案只是个案,但对学校和全体教职员工敲响了警钟。25日,学校下发通知,以此案为教训,在全校教职员工中进一步加强师德医德教育和法规校纪教育。
今年10月份,科普作家方舟子在北京家门口附近遇袭,经北京警方侦破,涉嫌制造此案的是华中科大学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肖传国。因肖传国认为方舟子和《财经》杂志编辑方玄昌的学术“打假”行为导致其未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便指使他人报复两人。
11月4日,经过法院终审判决,以寻衅滋事罪判处肖传国拘役5个半月,以及相关民事赔偿。
来源:新华网
下次自动登录
每30秒自动保存一次内容
中东味十足
24小时热帖榜
下次自动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