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防护研究所科研三所退伍军人找工作有涉核28助吗

关于核试验参试人员补偿问题的建议信 - 军魂永存 - 军魂网 -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马兰战友阳光
关于核试验参试人员补偿问题的建议信
本帖最后由 马兰战友阳光 于
19:18 编辑
/data/attachment/album//010447psaia5hgzgh4h9hr.jpg/data/attachment/album//c7jzp4mjy353.jpg/data/attachment/album//c7jzp4mjy353.jpg我们参加过我国首次核试验及以后的多次核试验,主要从事核安全论证工作,研究核爆炸放射性沾染规律。每次核试验时,我们负责试验场区的安全论证,预报放射性沉降或放射性泄露的分布,为核参试人员的安全以及下风方向(主要是敦煌地区)居民的安全提供依据。核参试人员在场区的艰苦工作和生活环境,众所周知,而他们受到的辐射伤害则是无形的、潜伏的、鲜为人知的。作为核试验直接参加者及其伤害影响的知情人,我们觉得有责任从科学的角度,把我们对核参试人员的补偿问题的看法告诉你们--有关部门及其负责人。我国从日首次核试验起,到日的最后一次核试验(随后宣布从次日起暂停核试验),总共进行了45次试验。其中,日取消原计划当月的一次大气层核试验,宣布停止大气层试验,因此日的试验成为最后的一次大气层试验。从日至日期间共进行27次试验,其中有23次为(污染较重的)大气层核试验;随后至日前进行过的18次核试验均为地下核试验。 中国从事核武器研究和试验的工作人员,特别是核试验基地的官兵,承担着我国各类核武器试验的测试任务。他们以一片赤诚之心,兢兢业业地工作在戈壁滩上,把宝贵年华奉献给我国的核武器事业。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加强我国的核自卫力量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做出了重大贡献。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生龙活虎的年轻科技工作者和战士,现已成白发苍苍的老者。尤其是参加过早期核试验的8023部队退役人员,回内地后,很多人在身体上逐渐出现些特殊症候,如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患肺纤维化、出现恶性或良性肿瘤疾病者概率偏高,有的甚至早逝,子女有畸形病变等。这些是否“完全”与核试验无关,目前尚无任何权威机构或人士,敢于公开下这种结论,(这也是国际上有核国家均已遇到的难题)。他们中有些人追忆当年而要求国家补偿,多年来,部分人采取写信、上访等行动,据了解最突出的是2010年7月数千人在北京上访。我们认为,党和国家应肯定他们在我国核事业中所作的贡献,应关怀、安抚这些人员。同时为了防止矛盾的延续和激化,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完全可以根据我国当前对有关人员给予“核岗位”津贴的政策,以及参照别国给予核试验参试人员赔偿的先例,给予他们必要的补偿。1.国内外核试验参试人员赔偿(补偿)的有关情况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各核试验国家着手处理对核参试人员(“原子老兵”)的赔偿问题,我们从不同途径搜集了情况,列在附表1-1中,可供我们参考。可见,现在核国家都在关注这件事情,且已有了行动。我们相信,资本主义国家能做到的事情,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理应解决得更好。2.国家对核试验参试人员的关怀与存在的问题目前,各单位对涉核人员给予一定生活补助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其主要类型(标准)我们列于附件2中。国家各部委先后下发了十多个文件(见附表2-1),对于核参试人员,包括8023部队退役人员,党和国家给予了相当的关怀和照顾。这些文件充分体现了全国人民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并有具体的政策规定,尽管这些文件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例如:补偿很不到位、连体检还要本人付费等)。而且,经过多年,有些文件内容并没有落实或未全面落实。甚至于:①有的地方政府部门不承认“8023”的特殊性,态度消极;②涉及到“钱”的事,能推就推,能拖就拖,说什么“一没有政策、二没有钱、三没有人”;③有些政府部门,既不解决实际问题,也不做思想解释工作,特别有负责人竟然说出 “壮了国威你们去找国务院,壮了军威去找中央军委,提升了国际地位与我们何干”的奇怪论调。甚至视8023部队退役人员为“维稳”对象而加以监控;④各省市县不同地区有的也发了文,但重视程度不一,落实情况不平衡,甚至差别很大。而且是在农村、困难企业的给予补助,基本上属于“核扶贫”性质;⑤我国早已于1996年就停止了核试验,而今核试验基地现役人员(其中相当大多数根本就没有参加过核试验)却开始享受起了丰厚的核岗位补贴。反之,那些真正在艰苦的核试验时期,曾多次参加核试验的退休和退役人员却得不到任何补偿,显然极不公平。这种做法让核试验老兵心里感到极不平衡,这也是促使他们多年来不断上访的原因之一。3.处理核补偿问题的原则和有关补偿方案的分析& & ⑴处理核补偿问题的原则& & 我们认为,国家进行核补偿应考虑下列原则:确保补偿原则凡核参试人员都应该得到相应的补偿。核补偿是国家给予参试人员的一种待遇,不应将核补偿简单化为“核扶贫”,不应有甚么在职、在乡之别;个人国家兼顾原则既要补偿到位,又不能接受漫天要价;补偿不分级别原则我们认为,保健和补偿按级别区分极不妥当,不会因为你级别高放射物对你就伤害大,反倒是年限较长人员或直接接触放射物质多的低级别人员会有更多机会受伤害;宜粗不宜细原则由于情况复杂,过细则不便操作难以掌控,也容易引起矛盾;个案特例原则对于参试过程中超过安全剂量,或有不明伤害影响较大,或有特殊困难等情形,针对个案特殊处理遗属继承原则对已故核参试人员也应该进行补偿,由其遗属继承一次性补偿。⑵三个补偿方案& & 参照国内外对核参试人员的赔偿或补贴,考虑上述思路和原则,我们提出三个方案(时段区划方案、综合评分方案和等价补偿方案)供参考(见附件3)。比较这些方案,我们认为:方案一是较为科学和便于操作的方案;方案二应该更科学细致,但有关信息的确认存在一定困难;方案三所需信息难以认定,计算复杂,很难操作。因此,我们倾向于方案一,时段区划方案具体是这样的:以我国实际停止大气层核试验的时间()和全部停止核试验的时间()为基准,划分为三个时间段,确定为四个等级(档次),即:①从参加首次核试验起到退休全部在21基地和研究所工作;②首次核试验起到前的时段在21基地和研究所工作;③到时段在21基地和研究所工作;④以后在21基地和研究所工作。不同等级(档次)给予相应的补偿。建议参见附件表3-1。⑶补偿经费的粗略估计据了解原8023部队工作和退役人员达14万人(干部2万,士兵12万),干部和士官(约占士兵的10%)共3.2万人,按一次性补偿平均约10万元/人,一般士兵10.8万人,因服役时间短,可考虑补偿减半,则这部分人群将补偿约80亿元人民币。至于其他涉核工作单位(称效应单位)的参试人员,据历次试验统计现场人员总数为18万人次,因包含有基地及研究所参试人员,且有人员多次参试,故效应单位人数为数万人。关于他们的补偿可参考原8023部队人员的补偿方法。应考虑到短期现场工作,伤害程度较低,补偿应适当降低。因此一次性补偿总额约为100亿元,这是国家能承受的。我们倾向于一次性补偿,两三年内问题逐步就解决了。4.我们的看法和建议⑴国家应对核参试人员颁发奖章国家和工作人员应对核参试人员抱有尊重、赞美和关怀的态度。建议向原8023部队等单位的参试官兵和人员颁发奖章和纪念章。因参加核试验而曾经立功者颁发奖章(银质镀金);曾参加核试验的人员颁发纪念章(银质);暂停核试验后不发该类奖章。⑵对核参试人员的补偿应全国协调一致考虑到实际的核伤害和个人的权益,国家应该给予核参试人员适当的照顾和补偿,并且各地区应该基本上协调一致;⑶核补偿问题迟早得解决,不如及早解决以安抚有关人员,体现党、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从我国国家财政收支情况分析,也是能够承受的;⑷应全面考虑、有原则地区分不同情况,进行核参试人员的补偿我们建议以方案一为主要参考方案,在此基础上考虑国家承受能力,广泛征求多方面意见,再形成最终国家对核参试人员的补偿方案。必要时成立专门机构、指定专门人员尽快研究和实施补偿办法;⑸妥善安排评残并适时调整对于评残体检中如不能排除核伤害的情形,应该对该参试人员评残,不应该不评。事实上,核辐射伤害是很难分析断定,应当宽松考虑,安排评残。考虑到伤病的潜伏和病情的可能发展,需要每年对核参试人员进行一次体检,适时评定残废等级和调整残废等级;⑹个案特殊处理且不忘关怀遗属对于核参试人员的特殊个案要另行考虑实际情况,给予有效的帮助。特别是对于已故核参试人员的遗属务必不要遗忘,应给予特别的关怀与补偿。& & 我们的意见仅供有关部门及其负责人参考。
签名:_& & 王可定_____朱焕金______高连科______
& && && && && && && & 年& &月& && &日
附注:我们的联系电话和有关信息
王可定 025-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2004年退休,年在基地及其研究所工作。
朱焕金025-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退休,年在基地及其研究所工作。
高连科025-南京772厂教育中心干部,1993年退休,年在基地及其研究所工作。4级伤残军人。
附件1国外对核参试人员赔偿简要情况基本上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各核试验国家着手进行对核参试人员(“原子老兵”)的赔偿(补偿),我们从不同途径搜集了情况,列在下表(附表1-1)中供参考。& & 我们相信,资本主义国家能做到的事情,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理应解决得更好。
附表1-1& && & 国外对“原子老兵”赔偿(补偿)简要情况
国家赔偿(补偿)人数简& & 况& & 与& & 赔偿(补偿)
美国&25万从1990年开始,已拨款13.8亿美元用于核试验受害者的赔偿,每人获7.5万美元,据称上世纪40~70年代参加大气层核试验军人有25万人之多。日《解放军报》刊登的解路英的文章《美国,削减核武器的最大障碍》中提到“……..美国核设施中的工作人员同样受到核辐射的伤害。……为此美国能源部长比尔*理查森去年4月12 日宣布,美国政府决定向受核辐射危害的人员作出赔偿。……具体方案有两种:一是向受害人或家属赔偿至少10万美元;二是与受害人达成包括医疗、养老金等在内的圈套条件,费用由政府担负”。 国防大学博士生刘小波在一篇军事观察《先发制人,得不偿失的核战略》中说:“虽然说冷战时期并没有爆发核战,美国的核武器和核生产却伤害了许多美国人:从事核武器生产和实验的研究人员、军人以及处于核试验地区下风附近的居民。受高水平辐射的铀矿工人多数在1990年收到了政府的致歉,并得到了赔偿。.对参加过从20世纪40年代起至70年代初的大气层核实验的25万名军人,议会通过立法,进行了赔偿。根据《遭受放射性照射赔偿法》,约1100名下风处的居民,已在1995年6月收到5600万美元的赔偿金。马绍尔群岛的居民共收到两次赔偿,一次是在1964年的95万美金,另一次是1.5亿美元信托基金。(1980年代成立1.5亿美元的信托基金以赔偿受害者,但至去年已无法支付高达30亿美元的索偿。)20世纪80年代,俄亥俄州弗纳德工厂附近的居民们控告能源部使他们遭受了过多的照射。1989年能源部为此支付了7800万美元的赔偿金。据1995年底的《原子科学家公报》透露,从1940年美国政府开始原子弹工程以来,确切的经费投入为约4万亿美元,其数字之高,实在惊人。而自曼哈顿工程以来,美国的原子设施污染也十分惊人,估计要清洁这些严重污损的地域,其开支最低需20亿美元,还会给后代留下祸患,最高将超过5000亿美元。
俄罗斯&4.5万于1990年开始赔偿,详情未查明。据资料记载,前苏联于日在奥伦堡州的“雪花”原子弹爆破试验后,从1954年起至90年代初期的统计,附近村民共有3209人因受到核辐射而死亡,爆炸之后只有2人当场死亡,之后经历了两次高峰:爆炸后的5-7年和90年代初。目前,在参加原子弹爆破试验的4.5万名军人中,现在只有2000人尚在人世,其中有一半人已被评为一等和二等伤残,74.5%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20.5%.的人有消化器官疾病,4.5%人有血液病和遗传经历。
英国&2.2万约有22000名老兵亲眼目睹了从1952年至1967年的英国历次核试验,在他们中间仅有3000人得以幸存,其中多数人患上了各种与辐射相关的疾病。而这些受害老兵后代的畸形出生率是正常人群的10倍。据英国媒体去年12月底的报道,日,英国投下了本国第一枚空投氢弹,皇家空军少校斯蒂芬·普雷曾亲自驾机穿越蘑菇云,收集辐射尘埃样本。由于受到核辐射,斯蒂芬患上白血病于1996年去世。前首相戈登·布朗公开表态称如果确有证据表明核试验对当年的老兵们造成了伤害,那么政府将欠后者一份“荣誉债”。日,约800名在英国军队服役的老兵将英国国防部告上法庭,这些曾于上世纪50年代参与英国在澳大利亚和南太平洋地区核试验的士兵要求政府赔偿。这起案件将被提交给英国最高法院。为老兵辩护的律师尼尔·辛普森说,如果法庭能就赔偿举行听证会,国防部将面临数百万英镑的赔偿。而负责为英国国防部辩护的律师说,核试验的年代过于久远,无法检测和判断核试验对士兵们身体的影响,因此不能作为赔偿的理由。(吴妮)
法国~14.75万法国核试验老兵索赔路(徐娴《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9年08期),法国从1960年到1996年间分别在阿尔及利亚和法属波利尼西亚等地进行了210次核试验,可能导致约15万名平民和军人遭受核辐射。新京报日报道法国国民议会6月30日以300票赞成、23票反对的结果获得通过一项赔偿法案,同意对上世纪60年代法国核试验中的受害老兵进行赔偿。根据这项法案,法国政府将成立一个基金会和一个回顾委员会。赔偿对象主要是在核试验中受到辐射而罹患癌症的老兵(法国国防部估计这类老兵约数百人)。根据法令,赔偿标准将参照联合国放射效果研究科学委员会列举的18种与辐射有关的疾病(如白血病、乳腺癌、甲状腺癌、…),赔偿数额则由法国政府特别指定的专业委员会决定。法国共进行210次核试验,其中45次在撒哈拉。次核试验,约3万人受辐射影响。2007年提出核赔偿问题,成立了一个包括医生在内的9人调查委员会,审查索赔个案。日,公开报道核试验赔偿一事,法国国防部长埃尔韦·莫兰3月24日曾宣布,法国国防部将对该国核试验受害者赔偿至少1000万欧元。法国成立了“法国核试验老兵委员会”,有3000余会员,会长米歇尔·凡尔革。由于在撒哈拉的多次试验,阿尔及尼亚也向法国提出了赔偿要求。1966年起,法国一直在穆鲁罗瓦岛和土阿莫土群岛进行核试验。年,法国在该岛共进行143次地下核试验和52次大气核试验。法国政府于1997起到1998年7月完成拆除核试验场设施。1999年,法国政府被行政法院判决向波利尼西亚赔偿2.04亿太平洋法郎(约160万美元)。
加拿大700大约700名加拿大士兵参加了1946年至1963年间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南太平洋地区进行的将近29次核试验,日宣布,每人赔偿2.4万加元(约合2.2万美元).卡尔加里大学军事与战略研究中心专家鲍勃.伯根认为,与这些老兵所承受的痛苦相比,补偿金根本不值一提。他们应该得到国家的尊重、赞美和照顾。这个国家对他们满怀感激。据:《新闻晨报》新华社记者荆晶的特稿,日。
附件2国家各部委对涉核人员和8023部队退役人员的关怀和补偿国家各部委,特别在清算四人帮后,发出了十多个文件,对核参试人员给予了一定的关怀和实际的补偿。有的省市地方也颁发了相应的文件,难以一一列出。但在执行中,也是重视程度不一,落实情况不平衡,有的差别很大。目前,已知各单位涉核人员生活补助的主要类型(标准)有:① 2000年国家七部《关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核试验基地退休职工易地安置问题的处理意见》,“对核试验基地的退休职工,另给予适当生活补助,补助标准每人每月90元,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解决”;②原“8023”涉核退役人员现在农村的每人每月生活补助费200元(民发(号文);③马兰基地现职人员从士兵到将军都有核岗位补贴,士兵每月最低的300元,干部(将军)最高的每人每月4000多元。原21所,现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工作人员也按级别给予了核岗位补贴。④近几年来,对8023部队部分退役人员进行了体检和评残。⑤2008年国务院给“核工业九院”每年拨款5.8亿元,用于涉核人员的生活补助,正局级每月1700元、副局1480元、正处1350元、副处1110元、正科980元、副科850元、工人和随驻家属是770元。我们还认为,按级别补助的办法不尽合理。附表2-1& &民政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国家部委的相关文件
文件编号文件标题或内容摘要
国发(号是首次核试验后()周总理签发的,主要是关心参试人员健康的,但是具体内容一直未见到;
国发(号国务院、中央军委同意国防科委《关于妥善处理退伍战士反映受放射性损害问题的请示报告》& &附件是国防科委对超剂量人员的14条处理意见
民函(号国务院四部委《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解决8023部队退役人员生活医疗困难问题的复函》
民发(2005)57号民政部《关于原8023部队退役军人致残致病医学鉴定和评残补助问题的通知》
劳社部发17号《关于认真做好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民发(06年2月20日,国家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有关工作的通知》
51号民政部 卫生部关于印发《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体检有关问题解答提纲》的通知
民函(号民政部关于做好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先天性残疾子女手术康复和生活补助工作的通知
劳社部发28号《关于进一步落实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劳动保障政策的通知 》
民发〔2007〕99号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
民发(号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关于做好部分原8023部队及其他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有关工作的通知》
民发101号《关于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
民发102号《关于落实优抚对象和部分军队退役人员有关政策的实施意见》
报刊2007年“8.1”前夕,新华社受权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完善曾参加核试验退役人员的生活补助政策”
民发〔号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
民发(号民政部 财政部《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
附件3关于国家对核参试人员补偿方案的考虑方案一:时段区划方案我国在进行了首次核试验,进行了第27次试验,也是最后一次大气层核试验,本来计划在1985年11月还要搞一次大气层核试验,但在突然宣布停止大气层试验。我国完全暂停所有核试验是日。因此,可以以我国实际停止大气层核试验的时间()和全部停止核试验的时间()为基准,划分为三个时间段,确定为四个等级(档次),即:①从参加首次核试验起到退休全部在21基地和研究所工作;②首次核试验起到前的时段在21基地和研究所工作;③到时段在21基地和研究所工作;④以后在21基地和研究所工作。不同等级(档次)给予相应的补偿。建议如下附表3-1。按月补偿15年,如受益人在补偿期间去世,则一次性补足总额给其遗属。附表3-1& & 时段区划方案
等级工作时段一次性补偿按月补偿
Ⅰ从首次核试验起到退休全程参与20万元1350元/月,共15年总额达24.3万元
Ⅱ首次核试验起到前15万元1000元/月,共15年总额达18万元
Ⅲ到时段5万元350元/月,共15年总额达6.3万元
Ⅳ以后2万元120元/月,共15年总额达2.16万元
方案二:综合评分方案考虑基本补贴、直接参加核试验次数、参与涉核工作年数(区分大气层核试验期间、只有地下核试验期间、和停止核试验期间)和核试验中受到核辐射情况等几个因素,给予综合评分,按评分分为四个等级(档次),给予相应的补偿。建议如下附表3-2:附表3-2& & 综合评分方案
考虑因素评分规定等级划分一次性补偿按月补偿
基本分一律2分Ⅰ≥8.520万元1350元/月共15年
参试次数01~23~56~89~14≥14次Ⅱ5.5~815万元1000元/月共15年
011.522.53分
参与年数≤11~22~56~910~15≥15年Ⅲ3.5~55万元350元/月共15年
0.511.522.53分
剂量情况正常3~55~最大年剂量(伦姆)Ⅳ≤32万元120元/月共15年
00.511.52分
说明:①第一、二方案中的具体指标、时间划分点、等级划分标准和补偿数额可变。②对于已故参试人员,适用一次性补偿给遗属,按月补偿按15年考虑,期间若该人员身故,未达足够的总额时对其遗属应追加一次性补偿予以补足。③通常战士服役时间较短,补偿数额可以考虑一定的百分比,例如超期服役为志愿兵的,方可享受全额补偿,正常服役3年以内的按50%的补偿。& & 方案三:等价补偿方案用现在的核补贴标准,按在21基地研究所工作时的级别和工作时间,计算应获得的补贴给予补偿。比较上述方案,认为:方案一是较为科学和便于操作的方案,并倾向于采取一次性补偿的办法;方案二应该更科学细致,但有关信息的确认存在一定困难;方案三所需信息难以认定,计算复杂,很难操作。
支持{:4_108:}{:4_108:}{:4_108:}{:4_108:}{:4_108:}{:4_108:}{:4_108:}
马兰战友阳光
回复 孤鹰 的帖子
谢谢战友顶帖!
{:4_131:}{:4_131:}{:4_131:}{:4_108:}
{:4_108:}{:4_108:}{:4_108:}
{:4_108:}{:4_108:}{:4_108:}
  我们的部队是属于涉核的,现在农村的退伍军人有补助,而我们有工作的就没补助,这是为什么?现在有工作的军转人员当年就没有遭受核辐射了吗?真扯蛋。
马兰战友阳光
回复 朱生 的帖子
谢战友顶帖!
马兰战友阳光
回复 兰空 的帖子
这正是全国涉核战友在争取的,只要通过努力,相信一切都会得到合理.公正的解决。
查看完整版本:[转载]关于核试验参试人员补偿问题的建议信
&&&&&&&&&&&&&关于核试验参试人员补偿问题的建议信
我们三人曾是原8023部队(即核试验基地)研究所的科研人员。
我们参加过我国首次核试验及以后的多次核试验,主要从事核安全论证工作,研究核爆炸放射性沾染规律。每次核试验时,我们负责试验场区的安全论证,预报放射性沉降或放射性泄露的分布,为核参试人员的安全以及下风方向(主要是敦煌地区)居民的安全提供依据。
核参试人员在场区的艰苦工作和生活环境,众所周知,而他们受到的辐射伤害则是无形的、潜伏的、鲜为人知的。作为核试验直接参加者及其伤害影响的知情人,我们觉得有责任从科学的角度,把我们对核参试人员的补偿问题的看法告诉你们--有关部门及其负责人。
我国从日首次核试验起,到日的最后一次核试验(随后宣布从次日起暂停核试验),总共进行了45次试验。其中,日取消原计划当月的一次大气层核试验,宣布停止大气层试验,因此日的试验成为最后的一次大气层试验。从日至日期间共进行27次试验,其中有23次为(污染较重的)大气层核试验;随后至日前进行过的18次核试验均为地下核试验。
中国从事核武器研究和试验的工作人员,特别是核试验基地的官兵,承担着我国各类核武器试验的测试任务。他们以一片赤诚之心,兢兢业业地工作在戈壁滩上,把宝贵年华奉献给我国的核武器事业。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加强我国的核自卫力量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做出了重大贡献。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生龙活虎的年轻科技工作者和战士,现已成白发苍苍的老者。尤其是参加过早期核试验的8023部队退役人员,回内地后,很多人在身体上逐渐出现些特殊症候,如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患肺纤维化、出现恶性或良性肿瘤疾病者概率偏高,有的甚至早逝,子女有畸形病变等。这些是否“完全”与核试验无关,目前尚无任何权威机构或人士,敢于公开下这种结论,(这也是国际上有核国家均已遇到的难题)。他们中有些人追忆当年而要求国家补偿,多年来,部分人采取写信、上访等行动,据了解最突出的是2010年7月数千人在北京上访。我们认为,党和国家应肯定他们在我国核事业中所作的贡献,应关怀、安抚这些人员。同时为了防止矛盾的延续和激化,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完全可以根据我国当前对有关人员给予“核岗位”津贴的政策,以及参照别国给予核试验参试人员赔偿的先例,给予他们必要的补偿。
1.国内外核试验参试人员赔偿(补偿)的有关情况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各核试验国家着手处理对核参试人员(“原子老兵”)的赔偿问题,我们从不同途径搜集了情况,列在附表1-1中,可供我们参考。可见,现在核国家都在关注这件事情,且已有了行动。我们相信,资本主义国家能做到的事情,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理应解决得更好。
2.国家对核试验参试人员的关怀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单位对涉核人员给予一定生活补助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其主要类型(标准)我们列于附件2中。
国家各部委先后下发了十多个文件(见附表2-1),对于核参试人员,包括8023部队退役人员,党和国家给予了相当的关怀和照顾。这些文件充分体现了全国人民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并有具体的政策规定,尽管这些文件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例如:补偿很不到位、连体检还要本人付费等)。而且,经过多年,有些文件内容并没有落实或未全面落实。甚至于:①有的地方政府部门不承认“8023”的特殊性,态度消极;②涉及到“钱”的事,能推就推,能拖就拖,说什么“一没有政策、二没有钱、三没有人”;③有些政府部门,既不解决实际问题,也不做思想解释工作,特别有负责人竟然说出
“壮了国威你们去找国务院,壮了军威去找中央军委,提升了国际地位与我们何干”的奇怪论调。甚至视8023部队退役人员为“维稳”对象而加以监控;④各省市县不同地区有的也发了文,但重视程度不一,落实情况不平衡,甚至差别很大。而且是在农村、困难企业的给予补助,基本上属于“核扶贫”性质;⑤我国早已于1996年就停止了核试验,而今核试验基地现役人员(其中相当大多数根本就没有参加过核试验)却开始享受起了丰厚的核岗位补贴。反之,那些真正在艰苦的核试验时期,曾多次参加核试验的退休和退役人员却得不到任何补偿,显然极不公平。这种做法让核试验老兵心里感到极不平衡,这也是促使他们多年来不断上访的原因之一。
3.处理核补偿问题的原则和有关补偿方案的分析
⑴处理核补偿问题的原则&&&
我们认为,国家进行核补偿应考虑下列原则:
确保补偿原则&
凡核参试人员都应该得到相应的补偿。核补偿是国家给予参试人员的一种待遇,不应将核补偿简单化为“核扶贫”,不应有甚么在职、在乡之别;
个人国家兼顾原则&
既要补偿到位,又不能接受漫天要价;
补偿不分级别原则&
我们认为,保健和补偿按级别区分极不妥当,不会因为你级别高放射物对你就伤害大,反倒是年限较长人员或直接接触放射物质多的低级别人员会有更多机会受伤害;
宜粗不宜细原则&
由于情况复杂,过细则不便操作难以掌控,也容易引起矛盾;
个案特例原则&
对于参试过程中超过安全剂量,或有不明伤害影响较大,或有特殊困难等情形,针对个案特殊处理
遗属继承原则&
对已故核参试人员也应该进行补偿,由其遗属继承一次性补偿。
⑵三个补偿方案&&&
参照国内外对核参试人员的赔偿或补贴,考虑上述思路和原则,我们提出三个方案(时段区划方案、综合评分方案和等价补偿方案)供参考(见附件3)。
比较这些方案,我们认为:方案一是较为科学和便于操作的方案;方案二应该更科学细致,但有关信息的确认存在一定困难;方案三所需信息难以认定,计算复杂,很难操作。因此,我们倾向于方案一,时段区划方案具体是这样的:
以我国实际停止大气层核试验的时间()和全部停止核试验的时间()为基准,划分为三个时间段,确定为四个等级(档次),即:①从参加首次核试验起到退休全部在21基地和研究所工作;②首次核试验起到前的时段在21基地和研究所工作;&#.16到时段在21基地和研究所工作;&#.30以后在21基地和研究所工作。不同等级(档次)给予相应的补偿。建议参见附件表3-1。
⑶补偿经费的粗略估计&
据了解原8023部队工作和退役人员达14万人(干部2万,士兵12万),干部和士官(约占士兵的10%)共3.2万人,按一次性补偿平均约10万元/人,一般士兵10.8万人,因服役时间短,可考虑补偿减半,则这部分人群将补偿约80亿元人民币。至于其他涉核工作单位(称效应单位)的参试人员,据历次试验统计现场人员总数为18万人次,因包含有基地及研究所参试人员,且有人员多次参试,故效应单位人数为数万人。关于他们的补偿可参考原8023部队人员的补偿方法。应考虑到短期现场工作,伤害程度较低,补偿应适当降低。因此一次性补偿总额约为100亿元,这是国家能承受的。我们倾向于一次性补偿,两三年内问题逐步就解决了。
4.我们的看法和建议
⑴国家应对核参试人员颁发奖章&
国家和工作人员应对核参试人员抱有尊重、赞美和关怀的态度。建议向原8023部队等单位的参试官兵和人员颁发奖章和纪念章。因参加核试验而曾经立功者颁发奖章(银质镀金);曾参加核试验的人员颁发纪念章(银质);暂停核试验后不发该类奖章。
⑵对核参试人员的补偿应全国协调一致&
考虑到实际的核伤害和个人的权益,国家应该给予核参试人员适当的照顾和补偿,并且各地区应该基本上协调一致;
⑶核补偿问题迟早得解决,不如及早解决&
以安抚有关人员,体现党、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从我国国家财政收支情况分析,也是能够承受的;
⑷应全面考虑、有原则地区分不同情况,进行核参试人员的补偿&
我们建议以方案一为主要参考方案,在此基础上考虑国家承受能力,广泛征求多方面意见,再形成最终国家对核参试人员的补偿方案。必要时成立专门机构、指定专门人员尽快研究和实施补偿办法;
⑸妥善安排评残并适时调整&
对于评残体检中如不能排除核伤害的情形,应该对该参试人员评残,不应该不评。事实上,核辐射伤害是很难分析断定,应当宽松考虑,安排评残。考虑到伤病的潜伏和病情的可能发展,需要每年对核参试人员进行一次体检,适时评定残废等级和调整残废等级;
⑹个案特殊处理且不忘关怀遗属&
对于核参试人员的特殊个案要另行考虑实际情况,给予有效的帮助。特别是对于已故核参试人员的遗属务必不要遗忘,应给予特别的关怀与补偿。
我们的意见仅供有关部门及其负责人参考。
签名:_&&&
王可定_____朱焕金______高连科______
&&&&&&&&&&&&&&&&&&&&&
附注:我们的联系电话和有关信息
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2004年退休,年在基地及其研究所工作。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退休,年在基地及其研究所工作。
南京772厂教育中心干部,1993年退休,年在基地及其研究所工作。4级伤残军人。
国外对核参试人员赔偿简要情况
基本上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各核试验国家着手进行对核参试人员(“原子老兵”)的赔偿(补偿),我们从不同途径搜集了情况,列在下表(附表1-1)中供参考。&&&
我们相信,资本主义国家能做到的事情,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理应解决得更好。
附表1-1&&&&&&
国外对“原子老兵”赔偿(补偿)简要情况
赔偿(补偿)人数
赔& 偿& (补& 偿)
从1990年开始,已拨款13.8亿美元用于核试验受害者的赔偿,每人获7.5万美元,据称上世纪40~70年代参加大气层核试验军人有25万人之多。
日《解放军报》刊登的解路英的文章《美国,削减核武器的最大障碍》中提到“……..美国核设施中的工作人员同样受到核辐射的伤害。……为此美国能源部长比尔*理查森去年4月12
日宣布,美国政府决定向受核辐射危害的人员作出赔偿。……具体方案有两种:一是向受害人或家属赔偿至少10万美元;二是与受害人达成包括医疗、养老金等在内的圈套条件,费用由政府担负”。
国防大学博士生刘小波在一篇军事观察《先发制人,得不偿失的核战略》中说:“虽然说冷战时期并没有爆发核战,美国的核武器和核生产却伤害了许多美国人:从事核武器生产和实验的研究人员、军人以及处于核试验地区下风附近的居民。受高水平辐射的铀矿工人多数在1990年收到了政府的致歉,并得到了赔偿。.对参加过从20世纪40年代起至70年代初的大气层核实验的25万名军人,议会通过立法,进行了赔偿。根据《遭受放射性照射赔偿法》,约1100名下风处的居民,已在1995年6月收到5600万美元的赔偿金。马绍尔群岛的居民共收到两次赔偿,一次是在1964年的95万美金,另一次是1.5亿美元信托基金。(1980年代成立1.5亿美元的信托基金以赔偿受害者,但至去年已无法支付高达30亿美元的索偿。)20世纪80年代,俄亥俄州弗纳德工厂附近的居民们控告能源部使他们遭受了过多的照射。1989年能源部为此支付了7800万美元的赔偿金。
据1995年底的《原子科学家公报》透露,从1940年美国政府开始原子弹工程以来,确切的经费投入为约4万亿美元,其数字之高,实在惊人。而自曼哈顿工程以来,美国的原子设施污染也十分惊人,估计要清洁这些严重污损的地域,其开支最低需20亿美元,还会给后代留下祸患,最高将超过5000亿美元。
于1990年开始赔偿,详情未查明。
据资料记载,前苏联于日在奥伦堡州的“雪花”原子弹爆破试验后,从1954年起至90年代初期的统计,附近村民共有3209人因受到核辐射而死亡,爆炸之后只有2人当场死亡,之后经历了两次高峰:爆炸后的5-7年和90年代初。目前,在参加原子弹爆破试验的4.5万名军人中,现在只有2000人尚在人世,其中有一半人已被评为一等和二等伤残,74.5%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20.5%.的人有消化器官疾病,4.5%人有血液病和遗传经历。
约有22000名老兵亲眼目睹了从1952年至1967年的英国历次核试验,在他们中间仅有3000人得以幸存,其中多数人患上了各种与辐射相关的疾病。而这些受害老兵后代的畸形出生率是正常人群的10倍。
据英国媒体去年12月底的报道,日,英国投下了本国第一枚空投氢弹,皇家空军少校斯蒂芬·普雷曾亲自驾机穿越蘑菇云,收集辐射尘埃样本。由于受到核辐射,斯蒂芬患上白血病于1996年去世。前首相戈登·布朗公开表态称如果确有证据表明核试验对当年的老兵们造成了伤害,那么政府将欠后者一份“荣誉债”。
日,约800名在英国军队服役的老兵将英国国防部告上法庭,这些曾于上世纪50年代参与英国在澳大利亚和南太平洋地区核试验的士兵要求政府赔偿。这起案件将被提交给英国最高法院。为老兵辩护的律师尼尔·辛普森说,如果法庭能就赔偿举行听证会,国防部将面临数百万英镑的赔偿。而负责为英国国防部辩护的律师说,核试验的年代过于久远,无法检测和判断核试验对士兵们身体的影响,因此不能作为赔偿的理由。(吴妮)
法国核试验老兵索赔路(《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9年08期),法国从1960年到1996年间分别在阿尔及利亚和法属波利尼西亚等地进行了210次核试验,可能导致约15万名平民和军人遭受核辐射。
新京报日报道法国国民议会6月30日以300票赞成、23票反对的结果获得通过一项赔偿法案,同意对上世纪60年代法国核试验中的受害老兵进行赔偿。根据这项法案,法国政府将成立一个基金会和一个回顾委员会。赔偿对象主要是在核试验中受到辐射而罹患癌症的老兵(法国国防部估计这类老兵约数百人)。根据法令,赔偿标准将参照联合国放射效果研究科学委员会列举的18种与辐射有关的疾病(如白血病、乳腺癌、甲状腺癌、…),赔偿数额则由法国政府特别指定的专业委员会决定。
法国共进行210次核试验,其中45次在撒哈拉。次核试验,约3万人受辐射影响。2007年提出核赔偿问题,成立了一个包括医生在内的9人调查委员会,审查索赔个案。日,公开报道核试验赔偿一事,法国国防部长埃尔韦·莫兰3月24日曾宣布,法国国防部将对该国核试验受害者赔偿至少1000万欧元。
法国成立了“法国核试验老兵委员会”,有3000余会员,会长米歇尔·凡尔革。由于在撒哈拉的多次试验,阿尔及尼亚也向法国提出了赔偿要求。
1966年起,法国一直在穆鲁罗瓦岛和土阿莫土群岛进行核试验。年,法国在该岛共进行143次地下核试验和52次大气核试验。法国政府于1997起到1998年7月完成拆除核试验场设施。1999年,法国政府被行政法院判决向波利尼西亚赔偿2.04亿太平洋法郎(约160万美元)。
大约700名加拿大士兵参加了1946年至1963年间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南太平洋地区进行的将近29次核试验,日宣布,每人赔偿2.4万加元(约合2.2万美元).卡尔加里大学军事与战略研究中心专家鲍勃.伯根认为,与这些老兵所承受的痛苦相比,补偿金根本不值一提。他们应该得到国家的尊重、赞美和照顾。这个国家对他们满怀感激。据:《新闻晨报》新华社记者荆晶的特稿,日。
国家各部委对涉核人员和8023部队退役人员的关怀和补偿
国家各部委,特别在清算四人帮后,发出了十多个文件,对核参试人员给予了一定的关怀和实际的补偿。有的省市地方也颁发了相应的文件,难以一一列出。但在执行中,也是重视程度不一,落实情况不平衡,有的差别很大。
目前,已知各单位涉核人员生活补助的主要类型(标准)有:
2000年国家七部《关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核试验基地退休职工易地安置问题的处理意见》,“对核试验基地的退休职工,另给予适当生活补助,补助标准每人每月90元,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解决”;
②原“8023”涉核退役人员现在农村的每人每月生活补助费200元(民发(号文);
③马兰基地现职人员从士兵到将军都有核岗位补贴,士兵每月最低的300元,干部(将军)最高的每人每月4000多元。原21所,现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工作人员也按级别给予了核岗位补贴。
④近几年来,对8023部队部分退役人员进行了体检和评残。
&#年国务院给“核工业九院”每年拨款5.8亿元,用于涉核人员的生活补助,正局级每月1700元、副局1480元、正处1350元、副处1110元、正科980元、副科850元、工人和随驻家属是770元。我们还认为,按级别补助的办法不尽合理。
附表2-1&&&&
民政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国家部委的相关文件
文件标题或内容摘要
是首次核试验后()周总理签发的,主要是关心参试人员健康的,但是具体内容一直未见到;
国务院、中央军委同意国防科委《关于妥善处理退伍战士反映受放射性损害问题的请示报告》&&&&
附件是国防科委对超剂量人员的14条处理意见
国务院四部委《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解决8023部队退役人员生活医疗困难问题的复函》
民发(2005)57号
民政部《关于原8023部队退役军人致残致病医学鉴定和评残补助问题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6]17号
《关于认真做好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民发(2006)32号
日,国家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有关工作的通知》
民发 [2006] 51号
卫生部关于印发《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体检有关问题解答提纲》的通知
民政部关于做好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先天性残疾子女手术康复和生活补助工作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7]28号
《关于进一步落实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劳动保障政策的通知 》
民发〔2007〕99号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
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关于做好部分原8023部队及其他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有关工作的通知》
《关于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
《关于落实优抚对象和部分军队退役人员有关政策的实施意见》
2007年“8.1”前夕,新华社受权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完善曾参加核试验退役人员的生活补助政策”
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
民政部 财政部《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
关于国家对核参试人员补偿方案的考虑
方案一:时段区划方案&
我国在进行了首次核试验,进行了第27次试验,也是最后一次大气层核试验,本来计划在1985年11月还要搞一次大气层核试验,但在突然宣布停止大气层试验。我国完全暂停所有核试验是日。因此,可以以我国实际停止大气层核试验的时间()和全部停止核试验的时间()为基准,划分为三个时间段,确定为四个等级(档次),即:①从参加首次核试验起到退休全部在21基地和研究所工作;②首次核试验起到前的时段在21基地和研究所工作;&#.16到时段在21基地和研究所工作;&#.30以后在21基地和研究所工作。不同等级(档次)给予相应的补偿。建议如下附表3-1。按月补偿15年,如受益人在补偿期间去世,则一次性补足总额给其遗属。
附表3-1&&&
时段区划方案
一次性补偿
从首次核试验起到退休全程参与
1350元/月,共15年总额达24.3万元
首次核试验起到前
1000元/月,共15年总额达18万元
350元/月,共15年总额达6.3万元
120元/月,共15年总额达2.16万元
方案二:综合评分方案&
考虑基本补贴、直接参加核试验次数、参与涉核工作年数(区分大气层核试验期间、只有地下核试验期间、和停止核试验期间)和核试验中受到核辐射情况等几个因素,给予综合评分,按评分分为四个等级(档次),给予相应的补偿。建议如下附表3-2:
附表3-2&&&
综合评分方案
最大年剂量(伦姆)
说明:①第一、二方案中的具体指标、时间划分点、等级划分标准和补偿数额可变。②对于已故参试人员,适用一次性补偿给遗属,按月补偿按15年考虑,期间若该人员身故,未达足够的总额时对其遗属应追加一次性补偿予以补足。③通常战士服役时间较短,补偿数额可以考虑一定的百分比,例如超期服役为志愿兵的,方可享受全额补偿,正常服役3年以内的按50%的补偿。
方案三:等价补偿方案&
用现在的核补贴标准,按在21基地研究所工作时的级别和工作时间,计算应获得的补贴给予补偿。
比较上述方案,认为:方案一是较为科学和便于操作的方案,并倾向于采取一次性补偿的办法;方案二应该更科学细致,但有关信息的确认存在一定困难;方案三所需信息难以认定,计算复杂,很难操作。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伍军人招聘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