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菌种基因鉴定多久出结果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敏感和特异的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方法。方法 以16SrDNA为靶序列,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斑点杂交检测25种分枝杆菌、11种非分枝杆菌标准株、10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和26份临床痰标本。结果 分枝杆菌、非分枝杆菌标准株经DNA扩增,分枝杆菌均出现578 bp DNA片段,非分枝杆菌除假白喉棒状杆菌可见同样片段外,其余菌种均未见扩增。敏感性试验可检测出100 fg结核分枝杆菌DNA。探针特异性试验表明,17种寡核苷酸探针除pTub1、pFor1、pSme探针可见交叉杂交外,其余探针均是特异的。10株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PCR-反向斑点杂交结果与常规鉴定结果相符。26份涂片阳性痰标本经该法直接鉴定为结核菌复合体。结论 16SrDNA pCR-反向斑点杂交鉴定分枝杆菌菌种快速、有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分枝杆菌,结核;聚合酶链反应;DNA探针
  目前,国内外所采用常规的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方法,操作复杂、费时,根据细菌生物学表型特征,采用十几项指标综合分析,需1~2个月方可获得种的鉴定结果,难于满足临床诊断及治疗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快速、可靠的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方法。我们采用16SrDNA 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快速鉴定分枝杆菌菌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菌株及标本来源:试验所用25种分枝杆菌标准株(图1)、11种非分枝杆菌标准株(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假白喉棒状杆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卡他布兰汉菌、大肠埃希菌、星形奴卡菌、红色红球菌)来源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4株结核、6株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和26份临床痰标本,分别来源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本院结核科。临床分离株已依据《全国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1]常规方法菌种鉴定。26份痰标本涂片抗酸染色分别为+~++++。
  2.16S rDNA引物及寡核苷酸探针:根据已知的各种分枝杆菌菌种16S rDNA序列片段及文献报道[2-4]设计引物及17种分枝杆菌寡核苷酸探针。引物Ⅰ(5′端地高辛标记)和引物Ⅱ之间包括了16s rDNA 578 bp片段。引物及探针序列见表1。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二、方法
  1.探针加尾:100 μl反应体系内5X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反应缓冲液20μl,dTTP终浓度1 mmol/L,探针终浓度2 μmol/L,TdT 80 U,加双蒸水至100μl,混合后稍离心,置37℃水浴2 h,加0.5 mol/L EDTA(pH 8.0)2 μl终止反应。
  2.DNA提取及PCR扩增:参照文献[5]提取标准菌株、临床分离菌株及临床痰标本DNA。在25μl反应体系内PCR扩增,10X PCR buffer 2.5 μl,引物Ⅰ、引物Ⅱ终浓度各为0.2μmol/L,4xdNTP终浓度各为0.2 mmol/L,Taq DNA聚合酶1 U,DNA模板10~20 ng或临床痰标本DNA提取物2.5 μl,加双蒸水至25 μl。置热循环仪内94℃1 min,55℃2 min,72℃ 2 min,共40个循环。72℃延伸7 min,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
表1 16srDNA引物及寡核苷酸探针序列
引物,探针
靶细菌  
序列5′-3′
分枝杆菌属
GCGTGCTTAACACATGCAA
  (5′地高辛标记)
分枝杆菌属
CGCTCACAGTTAAGCCGT
分枝杆菌属
GGGCCCATCCCACACCGC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体
ACCACAAGACATGCATCCCG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体
TAAAGCGCTTTCCACCACAA
鸟分枝杆菌
ACCAGAAGACATGCGTCTTG
胞内分枝杆菌
CACCTAAAGACATGCGCCTAA
堪萨斯-胃-瘰疬
  分枝杆菌复合体
CAAGGCATGCGCCAAGTGG
瘰疬分枝杆菌
CAACCCACAAAGTGAGCC
海分枝杆菌
CGGGATTCATGTCCTGTGGT
苏加分枝杆菌
CCCCAAGGCATGCGCCTCGG
蟾蜍分枝杆菌
ACCACCCCACATGCGCAGAA
戈登分枝杆菌
TGTGTCCTGTGGTCCTATTCG
偶发分枝杆菌
ACCACACACCATGAAGCGCG
偶发分枝杆菌
CATGAAGCGCGTGGTCATATT
龟分枝杆菌
CCACTCACCATGAAGTGTGTG
土分枝杆菌
ACCACAGAACATGCATCCCA
耻垢分枝杆菌
CATGCGACCAGCAGGGTGT
不产色分枝杆菌
CCCCAAAGAAAACCTTGGAG
  3.反向斑点杂交:(1)制膜:取加尾后的探针4~6 pmol按顺序点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置60℃干烤固定2 h。固定后的膜经漂洗去除未固定的探针,可立即使用,也可待干燥后保存待用。(2)杂交:点有加尾探针的膜放入反应袋中。将地高辛标记的PCR产物煮沸5 min,冰浴5~10 min。在各反应袋中分别加入杂交液(5×SSC,1% blocking试剂,0.1%十二烷基肌氨酸钠,0.02%SDS) 5 ml,再分别加入变性的PCR产物10~15μl,混匀,闭膜,55℃孵育30 min。(3)洗膜:洗液Ⅰ(2×SSC,0.1%SDS)室温10 min洗2次,洗液Ⅱ(0.1×SSC,0.1%SDS)55℃10 min洗1次。(4)抗体结合:按说明书稀释抗地高辛抗体-碱性磷酸酶结合物(Anti-Digoxigenin-AP),与杂交后的膜室温作用30 min。(5)洗膜:缓冲液(100 mmol/L Tris-HCl,150 mmol/L NaCl,pH 7.5)室温洗膜2次,每次10 min,缓冲液(100 mmol/L Tris-HCl,100 mmol/L NaCl,50 mmol/L MgCl2,pH9.5)室温洗膜1次,5 min。(6)显色:用BICP-NBT系统显色,待DNA显色,未出现本底时,用TE洗膜终止反应。结果
  1.16S rDNA引物PCR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引物Ⅰ和引物ⅡPCR扩增所试分枝杆菌和非分枝杆菌标准菌株,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分枝杆菌均可见一条578 bp DNA带,而非分枝杆菌,除假白喉棒状杆菌可见该DNA带外,其余均未见扩增带,表明用引物Ⅰ和引物Ⅱ扩增分枝杆菌16S rDNA有较好的属特异性。取经定量的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DNA依次稀释为1 ng、100 pg、10 pg、1 pg、100 fg、10 fg及1 fg/μl DNA,取1 μl DNA扩增,其检测敏感性为100 fg。
  2.16S rDNA寡核苷酸探针特异性:25种分枝杆菌标准株PCR扩增后反向斑点杂交结果见图1。探针pMyc与所试分枝杆菌均杂交;探针pTub2、pKan与相应的复合体菌种杂交;探针pAvi、pInt、pScr、pMar、pSzu、pXen、pGor、pFor2、pChe、pTer、pNon只与相应菌种杂交。探针pTub1与土分枝杆菌和金色分枝杆菌、pFor1与不产色分枝杆菌、浅黄分枝杆菌、pSme与微黄分枝杆菌可见交叉杂交。11种非分枝杆菌标准株扩增产物与17种分枝杆菌探针均不杂交。
  3.临床分离株及临床标本检测: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检测经常规方法鉴定的4株结核分枝杆菌、6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1株、堪萨斯分枝杆菌2株、胞内分枝杆菌3株)临床分离株,除1株常规方法鉴定为胞内分枝杆菌,PCR-反向斑点杂交试验鉴定为鸟分枝杆菌外,其余菌株鉴定结果相符合。
1.结核菌H37Rv 2.牛分枝杆菌 3.非洲分枝杆菌4.鸟分枝杆菌 5.胞内分枝杆菌 6.堪萨斯分枝杆菌 7.胃分枝杆菌8.瘰疬分枝杆菌 9.海分枝杆菌 10.苏加分枝杆菌 11.蟾蜍分枝杆菌12.戈登分枝杆菌 13.偶发分枝杆菌 14.龟分枝杆菌 15.土分枝杆菌16.耻垢分枝杆菌 17.不产色分枝杆菌 18.草分枝杆菌 19.微黄分枝杆菌20.浅黄分枝杆菌 21.次要分枝杆菌 22.迪氏分枝杆菌 23.母牛分枝杆菌24.金色分枝杆菌 25.新金色分枝杆菌图1 25种分枝杆菌16 s rDNA PCR扩增产物与特异探针杂交结果
  26份抗酸染色阳性痰标本直接进行PCR-反向斑点杂交试验,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体。
  细菌rRNA按沉降系数分为3种,分别为5S、16S和23S rRNA。16S rDNA是细菌染色体上编码16S rRNA相对应的DNA序列,存在于所有细菌染色体基因中,它的内部结构由保守区及可变区两部分组成[6]。其分子内存在的可变区,显示出细菌不同分类等级水平上的特异性。目前,国外关于分枝杆菌16S rDNA片段序列信息研究较多[3],包括了临床标本可见到的多种分枝杆菌菌种。
  我们最初试验中选择的pTub1、pFor1除与相应菌种杂交外,与其他分枝杆菌可见杂交。交叉杂交可能是由于种特异探针与其他分枝杆菌菌种16S rDNA相应区之间错配核苷酸数量少造成的。此外,错配的位置可能也影响结果,例如,土分枝杆菌PCR产物与pTub1有3个核苷酸错配,与该探针杂交,而海分枝杆菌PCR产物与pTub1仅有2个核苷酸错配,但与该探针并无杂交,海分枝杆菌PCR产物和pTub1错配核苷酸之间间隔有6个核苷酸,而土分枝杆菌PCR产物与pTub1错配核苷酸之间间隔则是11个核苷酸,文献报道[4]配对核苷酸连续长度达到10个以上即可产生交叉杂交。因此我们重新设计了pTub2和pFor2,提高了检测的特异性。pKan为堪萨斯-胃-瘰疬复合体探针,与堪萨斯、胃、瘰疬分枝杆菌均杂交,这是由于pKan选择于16SrDNA可变区A区内,该探针与此区内堪萨斯、胃、瘰疬分枝杆菌相应DNA序列相同,故试验同时在16s rDNA可变区B区内设计了瘰疬分枝杆菌探针pScr,瘰疬分枝杆菌与pKan和与pScr均杂交,堪萨斯-胃分枝杆菌复合体只与pKan杂交,据此我们可以将其相互鉴别。胃分枝杆菌虽与pKan杂交,但胃分枝杆菌为非致病性分枝杆菌,且胃分枝杆菌为不产色菌,堪萨斯分枝杆菌为光产色菌,我们可以参照菌落色素的不同,对两者进行鉴别。鸟、胞内分枝杆菌同属RunyonⅢ群分枝杆菌,生物学表型特征极为相似,常规方法很难区别,多称其为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体。我们根据DNA遗传信息差别设计的寡核苷酸探针,可以将两者鉴别。
  在实际应用中,可先将pMyc与pTub2联合使用,初步将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鉴别开,如疑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再用一系列特异探针进行菌种鉴定。该方法为PCR与探针技术相结合,不仅可用于分离菌株及早期液体培养物鉴定。其最大的优点是可用于临床标本的直接检测及鉴定。我们用26份抗酸染色阳性痰标本的初步试验,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在接收标本后48 h内即可报告结果,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该方法的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李国利(100091北京,解放军第三○九医院结核中心研究室)
  庄玉辉(100091 北京,解放军第三○九医院结核中心研究室)
  赵铭(100091 北京,解放军第三○九医院结核中心研究室)
  王国治(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陈保文(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沈小兵(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胡忠义(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中国防痨协会.全国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 中国防痨杂志,1996, 18:80-85.
  2,Patel S, Yates M, Saunders NA. PCR-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nd partial rRNA gene sequencing: a rational approach to identifying mycobacteria. J clin Microbiol, 75-2380.
  3,Kirschner P, Springer B, Vogel U, et al. Genotypic identification of mycobacteria by nucleic acid sequence determination: report of a 2-year experience in a clinical laboratory. J Clin Microbiol, 82-2889.
  4,Kox LFF, Leeuwen J VAN, Knijper S, et al. PCR assay based on DNA Coding for 16S rRNA for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mycobacteria in clinical samples. J Clin Microbiol, 25-3233.
  5,李国利,庄玉辉,张晓刚,等. PCR快速检测肺结核痰标本结核杆菌的评价.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2, 13(特刊2号): 169-171.
  6,尚世强,洪文澜,俞惠民,等. 细菌DNA的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反相杂交初步分型.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284.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图片新闻                                试剂Reagents
晶芯分枝杆菌菌种鉴定试剂盒(DNA 微阵列芯片法)
本产品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技术,通过对痰液和分离株等常见临床样本中的分枝杆菌核酸进行检测,快速获取临床常见致病分枝杆菌的准确种属信息,主要用于结核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on 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病的辅助诊断,也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等领域。
  由非结核分枝杆菌 (NTM) 与结核分枝杆菌 (TB) 所引发的疾病临床表现十分相似,但 NTM 对结核病一线药物异烟肼和利福平等的不敏感率达83.7%,而且目前在疑似结核病的临床病例中,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占比例较高(11.1%)。因此,在感染早期快速、准确地对分枝杆菌进行菌种鉴定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产品可对造成临床感染的分枝杆菌种属信息进行快速确定,从而为临床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诊断依据。其检测指标包括临床常见分枝杆菌的17个种或群,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胞内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偶然分枝杆菌、瘰疬分枝杆菌、浅黄分枝杆菌、土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草分枝杆菌、不产色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和溃疡分枝杆菌、金色分枝杆菌、苏尔加分枝杆菌和玛尔摩分枝杆菌、蟾蜍分枝杆菌、耻垢分枝杆菌。  本产品可用于结核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辅助诊断,也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等领域。  &
『包装规格』24 测试 / 套『储存条件及有效期』试剂盒 A 部分2-8℃避光保存,B 部分 -20℃避光保存;试剂盒两部分有效期均为 6 个月。『适用仪器』晶芯?LuxScanTM 10K-B微阵列芯片扫描仪
  ★ 准确:软件自动判读结果,防止人工误差;特殊设计,防止 PCR 污染;  ★ 快捷:将常规的 4-8 周检测时间缩短为 6 小时  ★ 高效: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 16 个种、群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一目了然  ★ 灵敏:1&103 个菌 / 反应  ★ 先进: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检测技术
CE认证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患者男,42 岁。抓虾时被虾刺伤左手中指,抗感染无效入院(图 1)。入院后行中指清创引流术后化脓,用多种抗生素治疗 20 天均无效。后取伤口深部脓液用基因芯片进行检测,6 小时得到结果为非结核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感染(图2)。后改用丁胺卡那霉素注射液治疗,1个月后伤口痊愈出院。> 医学事业部 >
结核诊断产品应用案例一:分枝杆菌菌种鉴定芯片确诊外伤感染疑难病例
来源:维旭生物
&& &&发布时间: 1:57:57
&& 【字号:
  患者男,42 岁。因&抓虾时被虾刺伤左手中指,左手中指疼痛,后行封闭治疗三次效果不明显和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而入院(图1)。  入院后依据查体结果和 X线片诊断为:1、左手中指近节指骨软组织感染脓肿形成;2、左手中指腱鞘炎。行左手中指近节指骨尺侧切开引流清创术,术后给予抗炎治疗。术后 3 天患者伤口出现红肿,脓性液体流出,肿胀、波动感蔓延至左手掌骨。20天后行左手中指腱鞘切开引流术及左手掌侧、背侧切开引流冲洗管留置术,术后给予伤口持续冲洗及抗炎对症治疗。先后使用头孢唑啉钠 0.5g、头孢盂多酯钠 1.5g、塞来昔布胶囊、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3g、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 0.1g、氧氟沙星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 4 万 u、哈特曼针 500ml、复方磺胺甲恶唑片 0.48g、克拉霉素 0.5g、利福平 450mg、异烟肼 0.3g 均无效。  取伤口分泌物用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基因芯片进行检测,结果为非结核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感染(图2)。改用丁胺卡那霉素注射液治疗,手疼痛肿胀较前明显减轻。伤口辅料外观干燥,伤口无明显渗液、渗血,左手远端血运良好。治疗 1 个月后患者伤口痊愈出院。&&  图1 患者伤口照片图2 伤口深部脓液基因芯片检测结果&&&鸟分枝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基因组文库构建--《生物技术》2014年04期
鸟分枝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基因组文库构建
【摘要】:目的:构建鸟分枝杆菌基因组文库。方法: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法对15例HIV/AIDS患者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分离出鸟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基因组DNA和pUC19载体经同尾酶Sau3AⅠ和Bam HⅠ分别酶切后连接,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JM109而获得文库。通过计算文库滴度、酶切分析克隆子来评价文库质量。结果:15株分枝杆菌经鉴定,有9株结核分枝杆菌、4株鸟分枝杆菌和2株脓肿分枝杆菌。所构建鸟分枝杆菌基因组文库滴度为2.58×105cfu/ml。随机挑选9个克隆进行Bam HⅠ酶切分析,可见到插入片段大小约在0.5kb~1kb之间。结论:从HIV/AIDS患者中分离出鸟分枝杆菌,并成功构建了鸟分枝杆菌基因组文库,为研究鸟分枝杆菌致病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基础。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Q786【正文快照】:
0引言分枝杆菌属内主要包括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1]。近年来有研究表明HIV阳性患者合并分枝杆菌感染中NTM所占比例不断增大,其中鸟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avium complex,MAC)感染比例可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雪琼;[J];微生物学通报;1992年04期
王仲元;;[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1年01期
韩义贞;[J];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86年06期
徐凤宇;姜秀云;何昭阳;;[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7年08期
;[J];生物技术通报;1990年05期
Rodrick J. C李凯年;;[J];动物医学进展;1988年01期
,王润田;[J];国际呼吸杂志;1983年02期
吴雪琼;;[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年05期
李爱清;;[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3年06期
张灵霞!100091北京,庄玉辉!100091北京;[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伏;刘宝山;何建斌;;[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姚奇;[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黄根成;[D];扬州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耻垢分枝杆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