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一篇有关网络流行语的外文文献数据库,有中文翻译的最好

4399游戏盒下载
你所在位置:>>>
回复:31&/&查看:<span class="cff
复制本帖链接
4399十周年绝版勋章
当2014年的网络流行语翻译成古文之后!
感觉全然变了有木有![转载!
刚表态过的朋友( 11 人 )
4399十周年绝版勋章
网络流行语:对这个看脸的世界绝望了。
古文翻译:情字何用?不如倾国玲珑。不如倾国花容,还君一梦中。
4399十周年绝版勋章
网络流行语:说得好有理由,我竟无言以对。
古文翻译:君爱半壁江山半壁半壁锦色,卿爱半醒浮生半醉山河。陌路交错,谁又能千语道破,悲欢离合。
4399十周年绝版勋章
网络流行语:我读的书少你别骗我。
翻译古文:我 日 日美梦度荒凉,君挥袖纸上画江山,那日踏碎长安诗词沉香,原来不过是一场镜中花。
4399十周年绝版勋章
网络流行语:我只想做个安静的美男子。
古文翻译:尘世三千繁华,我且与酒拜桃花。任尔金玉琳良驹成双,不敌我眉间红豆朱砂。
4399十周年绝版勋章
网络流行语:我也是醉了。
古文翻译:我自倾杯思卿妆,一杯凉,两杯霜。
4399十周年绝版勋章
网络流行语:帮汪峰上头条。
古文翻译:君有志震四方,奈何命薄凄凉。难敌这秀才三千,拱手焚香,谁许我一场浮生不朽,命格无双,头条王座。
4399十周年绝版勋章
网络流行语: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古文翻译:月龙人家,沉香如画。那个少年还是眉间点砂,我却归影佛刹,不负芳华。
4399十周年绝版勋章
网络流行语:我去写张卷子冷静一下。
古文翻译:红尘三千墨,不如卷上繁华皆凉薄,一字一成酌。
4399十周年绝版勋章
网络流行语:你这么 屌 你父母知道么
文言文:吾之屌,家父家母嫣然知晓?
让我无奈一下吐槽一下先……
4399十周年绝版勋章
网络流行语: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文言文:吾以与惊怔。
【我觉得不会再爱了……】
4399十周年绝版勋章
网络流行语:学霸,我们做朋友吧
文言文:贤,可为吾友乎?
【脑海里浮想联翩不知道为啥子……】
4399十周年绝版勋章
网络流行语:不作死就不会死。
文言文:非是毙之,其自毙也。
【凶残啊……】
4399十周年绝版勋章
网络流行语:土豪,去哪?
文言文:地杰,意何处?
【第一眼看成地瓜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4399十周年绝版勋章
网络流行语: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
文言文:黄口小儿,莫非猴之援乎!
【黄口小儿!你这么 屌 你 爸 妈知道吗!】
4399十周年绝版勋章
网络流行语:开门,社区送温暖。
文言文:敞门菲,社区缘善心
【两热手袋谁要谁拿走!】
4399十周年绝版勋章
网络流行语:爸比,你会唱小星星么
文言文:前日听闻府中小吏碎语,曰民间有歌名小星星,父亲博闻强识,不知是否能歌
【笑喷……别怪我笑点低!】
4399十周年绝版勋章
艾特小伙伴[微笑
4399十周年绝版勋章
4399盛天√: 来看看 @坐死Magician◣_◢
@坐海~绝世团~闲~风族
@☆丘族副族长★幸运☆
@4399海蓝姐姐
@4399梦~飞翔盟主小默
@棉花糖love坐羽
@4399★吉拉丘☆
@☆丘★族长小丘
@李婧玙2号
@可爱的你们(≧▽≦)bi~
4399十周年绝版勋章
李婧玙2号: bi~bi是什么
4399盛天√: bi是什么冒泡,泡泡破的声音。
4399十周年绝版勋章
李婧玙2号: 冒泡,泡泡破的声音。那不是&噗&的声音吗
4399盛天√: 那不是&噗&的声音吗对啊!
4399十周年绝版勋章
李婧玙2号: 对啊!发个这图片表情幹嘛
4399盛天√: 来看看 @坐死Magician◣_◢
@坐海~绝世团~闲~风族
@☆丘族副族长★幸运☆
@4399海蓝姐姐
@4399梦~飞翔盟主小默
@棉花糖love坐羽
@4399★吉拉丘☆
@☆丘★族长小丘
@李婧玙2号
@可爱的你们(≧▽≦)呵呵。。。
我靠,爆笑容
我爱论坛我骄傲4399十周年绝版勋章
笑喷了~送一朵花花吧当前位置:
>>>写出下列网络流行语的缩写词及其中文。1. Information Technolo..
写出下列网络流行语的缩写词及其中文。
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 Do It Yourself 3.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4. Disc Jockey 5. Bulletin Board Syste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翻译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1. IT 信息技术2. DIY 自助3. CEO 首席执行官4. DJ 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5. BBS 电子布告栏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写出下列网络流行语的缩写词及其中文。1. Information Technolo..”主要考查你对&&翻译能力&&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就要掌握所学句型及短语,还要灵活运用。汉译英的考点很多,不仅考查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即对词汇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还考查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的能力。&初中英语翻译题解题技巧:翻译题在初中英语试题中占15分,题型分为两种,一种是汉译英(11分),它分为部分翻译5个和整句翻译3个,另一种是英译汉(4分)。汉译英谈谈解题技巧:可以从时态、语态、固定短语、主谓一致、基本句型等许多方面来考查。& 汉译英题的解题步骤如下:& 1.通读汉语,了解这个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 2.阅读英文,找出其中要考查的内容,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并分析。 3.观察一下要求翻译的汉语,然后联想一下相关的词汇、句型,并考虑时态、语态、词形变化、主谓一致等问题。 4.翻译出所缺的英文部分。& 5.将翻译好的句子再通读一遍,并从时态、语态、词形、数的一致等方面检查一下。a.上课做笔记是个好习惯。It’s&a&good&habbit&to&_____&in&class.&观察后发现考查的内容为一个短语,所以经过联想,想到take&notes&这个短语,并注意复数形式。&b.几年来,他拍了几部大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个整句翻译,首先想到“几年来”这个短语over&the&years,它是固定短语,然后想到它所用到的时态为现在完成时,所以这个句子写成:Over&the&years,&he&has&made&some&great&movies.&c.必须经常浇树。&一看到这个题目,有的同学有些发懵,因为这个句子没有主语,那么就要想到被动语态,而且是含有“必须”这个情态动词,这时就可以联想到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的构成:主语+情态动词+be&+p.p&所以这个句子写成:Trees&must&be&watered&often.英译汉解题步骤如下: 1.浏览整段文章,清楚大概内容。& 2.分析划线部分的句子含义,遇到不会的生词,要从上下文的内容中来猜测。& 3.整理好所思考的句子,注意英汉语言方面的差异,所翻译好的句子必须符合汉语逻辑思维,而且语言要通顺,意思要明确。& eg. Do dogs wear shoes? Some police dogs in western Germany do. People made special shoes for them. Police say that these shoes can protect the dogs from broken glass.&翻译这句话时,必须把“do”翻译出来,否则意思不明确。根据上下文”do”表示穿鞋,所以整句翻译为:有些德国西部的警犬穿鞋。 那么,想做好这种类型的题,平时必须多下功夫,必须做到:&1.熟练掌握常用的词汇、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的用法。&2.掌握各种句型结构。&3.掌握各种时态、语态及主谓一致原则。&4.具有用英语思维的习惯。&5.熟读课文,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样变化,考试都离不开教材这个大的考纲。英语翻译技巧: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如:  (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 (增译主语和谓语)  (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  (3)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增译名词)  (4)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Even the people in the fascist countries were stripped of their human rights.(增译物主代词)  (5)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While the magistrates were free to burn down house, the mon people were forbidden to light lamps. (增译连词)   (6)这是我们两国人民的又一个共同点。This is yet another mon point between the people of our two countries.(增译介词)  (7)在人权领域,中国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In the field of human rights, China opposes the practice of the big oppressing the small and the strong bullying the weak.(增译暗含词语)&&&&&& (8)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bined 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mind.(增译注释性词语)2.省译法:这是与增译法相对应的一种翻译方法,即删去不符合目标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避免译文累赘。增译法的例句反之即可。又如:(1)You will be staying in this hotel during your visit in Beijing.你在北京访问期间就住在这家饭店里。(省译物主代词)(2) I hope you will enjoy your stay here.希望您在这儿过得愉快。(省译物主代词)
发现相似题
与“写出下列网络流行语的缩写词及其中文。1. Information Technolo..”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7681116478276489304945117301301628中文网络流行语的分类理据和翻译策略--《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年06期
中文网络流行语的分类理据和翻译策略
【摘要】:网络流行语,即互联网上流行的用语,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随着这些词语的与日俱增,网络流行语成为一种年轻化的文化象征。本文从中文流行语本体造词和借用外语造词两方面对中文网络流行语进行梳理,发现其分类理据涉及修辞、语音、造词等三个层面。通过在此基础上的应用探究进一步发现,对中文网络流行语进行翻译时,应针对不同范畴类型,分别采取直译、意译和音译等区别性策略。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H059【正文快照】:
一、前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特别是像微博、人人、猫扑等一些网络社区出现以后,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其种类繁多、层出不穷,可以说已经融入了日常社会生活语言中。同时,一些网络流行语词典应运而生,如易文安先生编著的《网络时尚词典》(2000),还有许多网友自行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忻韵;;[J];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吕奇;;[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高原;;[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刘祥清;;[J];中国科技翻译;2008年02期
黄玉荣;吴楠;;[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陈发青;胡争光;阮云志;;[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明强;[D];湘潭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沈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陈祥洁;龚晓斌;;[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1年02期
雷伍峰;;[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刘佩斯;;[J];成功(教育);2013年05期
刘祥清;;[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李冬颖;;[J];电影文学;2013年14期
苏秀玲;;[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陈蓉真;;[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刘祥清;;[J];中国科技翻译;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萩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卜玉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韩淑红;[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玉;[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韦敏;[D];西北大学;2011年
黄碧云;[D];暨南大学;2011年
周克花;[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马婧;[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刘业强;[D];温州大学;2011年
杨倩;[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郭曼曼;[D];宁波大学;2010年
张巍巍;[D];燕山大学;2010年
胡翠;[D];青岛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皛;;[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任荣;[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吴礼权;[J];长春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吴礼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龚雪梅;;[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岳峰;[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林宝煊;[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张泽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黄德新;[J];山东外语教学;1996年02期
周领顺;;[J];上海翻译;200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琳;[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杨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晓阳;;[J];海外英语;2011年05期
马华峰;胡南丁;;[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S1期
张筠;;[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35期
曹玮;;[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41期
胡选萍;王琦;周芳;王扬科;李新生;杨培君;;[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9期
康晶晶;;[J];民营科技;2010年06期
荣婷;;[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09期
吴萨日娜;李青岭;马倩;;[J];民营科技;2010年09期
王晓艳;;[J];语文学刊;2010年18期
尹平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英;;[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9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邹玉婷;;[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朱天文;;[A];福建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9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严魁;;[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周贝;;[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朱思;丁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周志光;;[A];2010年贵州省外语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王绍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闫君;;[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徐琴;;[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濮阳荣;[N];文艺报;2008年
许曦明;[N];文艺报;2005年
陈榕;[N];文艺报;2008年
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韩振宇;[N];光明日报;2009年
姜秋霞;[N];光明日报;2003年
姜秋霞 权晓辉;[N];光明日报;2004年
赵锋;[N];人民邮电;2006年
陈晓飞;[N];中华读书报;2006年
张柏然;[N];光明日报;2001年
许钧;[N];中华读书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玉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潘震;[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吴波;[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迟庆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吴珺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唐艳芳;[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陶丽霞;[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吕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杨雪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彭爱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向阳;[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赵欢;[D];山西大学;2006年
高春明;[D];长春理工大学;2005年
刘九茹;[D];郑州大学;2005年
孙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王丹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贾振贤;[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汪莹;[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郭琼;[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李小静;[D];东华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 系 专目: 从生态翻译学角度探析中文网络流行语的英译 别: 业: 张红梅 外国语学院 英语 学号: 唐心洁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2014 年 03 月 10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 )
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 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 学生在毕业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 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 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此电子文档标 准格式(可从外语系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 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 “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 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 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 15 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其中至少应包括 5-8 篇外文资料。对于 重要得参考文献应附原件复印件,作为附件装订在开题报告的最 后。 4.统一用 A4 纸,并装订单独成册,随《毕业设计论文》等资 料装入文件袋中。 文 献 综 述1.文献综述:结合所选论文题题目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随着网络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这一媒介进行交流。 这使得 网络流行语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也成为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媒介之一。然而 遗憾的是,作为新的翻译研究领域,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目前缺乏一套比较系统可行的原 则作为指导,所以存在着误译、滥译、市场混乱等问题;另一方面,就我国现状来看, 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研究仍是从传统的功能主义、目的论、语境适应论、以及跨文化交际 等方面进行, 很少有人从宏观角度出发, 提出一套系统的原理来指导网络流行语的翻译。 在这种情况下,生态翻译学理论应运而生,它给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 新的翻译思路。 生态翻译学是近年来胡庚申教授在吸收了国内外多人的观点后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翻 译理论。施莱尔马赫(1813)早在十九世纪就提出要让作者接近读者。而“语言生态” 最早由 E.Haugen(1971)提出,他认为语言环境与生物生态环境存在着某种相似性,因 此生态语言学的研究模式也为生态翻译学研究提供一个可追随的路径。有关“翻译生态 学”的概念首先由 Michad Cronin(2003)在《翻译与全球化》一书中提出,他强调在不同 语言之间的翻译应该保持健康平衡。在此基础上,Nida(2007)在《翻译新视角》里也 提出,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做出千万次的选择,以适应另一种文化,另一种语言。 我国的蔡新乐(2006)也认为,翻译是人类文化的产物,正如生物之于生态环境,翻译 也是根植于它所存在的环境之中,并受其制,只有适应或顺应了文化环境或语境,翻译 才能使自身存在下去。祖利军副教授(2007)曾专门引入并论述了“翻译生态”这一概 念,并认为由翻译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以及译者的心理环境等各种生态因 子组成。 不难看出,关于“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如火如荼,但系统地介绍“生态翻学”这一 理论的专著却鲜有出版,而胡庚申所著新作《翻译适应选择论》的面世则填补了这一翻 译理论界的空白。胡庚申(2008)认为, “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 它以“自然选择” 、 “优胜劣汰”等“生物进化论”的基本原则为理论基石。翻译实质是 “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 。翻译过程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 程;翻译原则是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 翻译方法是“三维”(语言维、交 际维、文化维)转换。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胡庚申(2011)生态 翻译学将翻译活动放入“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重新审视和探索,它建构了翻译研究的 新途径。杨毅隆(2013)评论到,生态翻译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学科结构和特点,有其基本原理和原则。它的原理都借鉴生态学原理发展而来,带有强 烈的跨学科特性,又具有其逻辑自洽性。余芳(2013)在论文中也写到,与其他的翻译 理论相比,该理论着眼于宏观和系统化的研究,为翻译研究拓展了新视野,提供了新的 思路。 大家虽然对网络流行语都耳熟能详,但是由于互联网在中国发展时间不长,依托网 络传播开来的流行语也相对较新,学术界对其定义还尚无定论。只能从语言学分类上对 它做一个初步界定。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词汇,主要 特征是稳定性和高频率的使用性,这是词汇的主要部分。另一部分是一般词汇,主要特 点是灵活多变,具有动态的演化过程。(黄伯荣、廖序东,1991)根据语言学上的分类, 流行语应属一般词汇。黄涛(2003)也曾描述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语,是 人们在网上交际时使用的别致、活泼而新鲜的词语。 ” 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及其翻译,研究学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琚(2012) 认为,从字面不难看出,它有三大特征:一是时尚年轻化,二是主体素质化,三是传播 迅速化。网络流行语幽默、风趣,对事物的刻画入木三分、惟妙惟肖。可是对某些读者 来说却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因此找出其产生的认知理据,了解其产生的过程和特点便 显得尤为重要。吴碧芳(2011)也在论文中谈及,网络文化也属于中国文化一部分,因 此将网络流行语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面对的并非只是词对词,句对句的翻译,而是两 种文化的翻译。外国人渴望了解中国的语言,更渴望了解中国的文化。因此,网络流行 语的汉英翻译,应首先考虑传递信息,传播文化这一特殊交际目的。沈文怡(2013)谈 到,这一系列新新词汇具有相似点,那就是娱乐性、流行性、新颖性和文化性。它们产 生的时间较短,折射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所以难以找到现成的英语单词或表达方式与 之匹配。在这种情况下,汉语流行语的翻译应具有时尚性、大众性与新颖性,以实现翻 译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创造价值。而陈娟(2013)则认为网络流行语可以归纳为两 个特点,一是语言直白简练。二是语义生动贴切。网络流行语具有短小精练,语意直白, 高度概括的特征。翻译这些形象生动、寓意丰富的热词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词意下调侃 风趣的成分,充分把握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点,才能译好网络流行语,不然源语读者和 译语读者都不会认同。 关于生态翻译学理论对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指导意义,邢俊肖(2012)认为,网络流 行语,灵活多变,生动形象,言简意赅。大部分网络词除基本的语义特征外,往往含有 更深的文化内涵和交际目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更需要灵活运用语言维、文化维及 交际维的转换,适应网络流行语的生态环境,进行适应选择度较高的翻译,以便人们更 好地接受网络新生事物。毛慧青(2010)也认为,流行语是时代的最强音,探讨网络流 行语翻译,应结合西方背景与本土文化背景,具体生态环境具体考虑的原则,实现最大 程度的多维度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 网络流行语的翻译虽是一件费力的差事,然而在生态翻译学这一全新的理论指导 下,不少研究者提供了翻译策略或方法来解决面临的困境。崔巧花(2012)提出,译者 应该灵活使用归化或者异化的策略使中国的网络流行语得到广泛传播。翻译时要充分考 虑文化中的不可译性,尽量找到文化中相接近的点,达到最佳翻译。籁淑琦(2013)认 为,无论在笔译还是口译中,都要求我们对网络流行语有较好的译文。在翻译时,应结 合生态翻译学的特点,在靠近读者的同时尽量再现原词隐含的文化生态环境,大胆创新, 找到最佳译文。具体方法包括直译法、直译加注法、意译法、音译法、音译加注法、拼 缀法和创新译法。郭小云(2013)则提到了音义译、译借、回译、加注法和创造法为读 者提供网络流行语背后详尽的词语文化内涵,全面的呈现原语言背后的生态环境。汪堂 家(2010)则认为,在网络流行语的翻译过程中,为了通过语言的转换将异性的因素引 人到另一种文化中, 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尽可能多的“同”来显示尽可能多的“异”,用两 种语言中相互重叠的部分来显示不重叠的部分。杨武元(2008)则提出了同义借用法, 直译和意译兼用法来解决翻译网络流行语中的问题。 彼得· 纽马克 Peter Newmark (2001) 还提出了语文翻译法的概念。他试图在译入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范围内传达原著 的确切上下意义,实现生态翻译学下的“三维”转换。 在当今信息时代中,网络流行语在人们的语言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跨文 化交际中,不论是口语还是正式文体,流行语的翻译已经成为一种必需。然而,作为一 个新的翻译研究领域,虽然在其翻译出现困境的成因,翻译策略或方法方面取得了一定 的成果,但仍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解决。因此,继续对网络流行语的英译进行 研究和理论探索,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网络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Cronin.(2003).Translation and Globaliz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Roultladge. [2] Christiane Nord.(2007).The New Horizon about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 .[3] E.Haugen.(1971). The Ecology of Language .Human Organisation . 5,82-89.[4] Peter Newmark.(2001).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5]Scheleiermacher,Friedrich.(1997). On the Various Methods of Translation Robinson.:English Translation(by Douglas Robinson ) 225---238 [6]蔡新乐.《翻译适应选择论》简评[J].中国科技翻译,2006(19):58—59. [7] 陈娟 . 功能对等理论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探索 [J].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3(6):27. [8]崔巧花. 论网络流行语的翻译[J].才智 2012(29). [9] 郭小 云 . 浅 析 网络流 行 语 的汉 英翻 译 —— 从 “ 二” 谈起 [J]. 西 安 科 技大 学学 报 . [10]胡庚申.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95. [1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科技翻译,—9. [1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13]黄涛.流行语与社会时尚文化[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4] 籁淑琦.从“三维转换”看网络流行语的翻译[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3(5). [15] 毛慧青.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翻译[J].华章 . [16]沈文怡.功能对等理论下的网络流行语翻译[J].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 [17] 王 琚 . 功 能 对 等 理 论 视 角 下 最 新 网 络 流 行 语 的 英 译 [J]. 河 北 联 合 大 学 学 报 . [18]汪堂家.可译性、不可译性与思维模式的转变[J].辞海新知 . [19] 吴 碧 芳 . 网 络 流 行 语 的 汉 英 翻 译 ---- 从 给 力 的 英 译 谈 起 [J]. 科 技 创 新 导 报 2011(16) [20]邢俊肖.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下的网络流行语的翻译[J].苏州大学学报 . [21]杨武元.关于汉语教材中成语和俗语的英译[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2]杨毅隆.生态翻译学原理对当前若干翻译问题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3]余芳.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3. [24]祖利军.全球化背景下的生态翻译[J].外语学刊,. 2.开题报告:一、课题的目的与意义;二、课题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三、 课题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四、研究方法、步骤和措施 一、课题的目的与意义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 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 一部分。人们习惯泡在各类社交网站中与世界各国的网友交谈,因此一些网络流行语也 应运而生。大量的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反映了 中国的各类社会现象,还悄悄地成为了文化传播的渠道。由于近几年来,我国的网民数 量一直居世界前位,所以中国网络文化市场对国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一充满诱惑力 的市场也正吸引着国外媒体关注的眼球,因此,网络流行语的翻译在促进中国网络文化 传播,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然而遗憾的是,作为新兴的翻译研究 领域,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目前缺乏一套比较系统可行的原则作为指导,导致很多翻译都 是错译、误译,或是简单的直译,死译和硬译。另一方面,就我国现状来看,网络流行 语的翻译研究仍是从传统的功能主义,目的论,语境适应论,以及跨文化交际等方面进 行,很少有人从宏观角度出发,提出一套系统的原理来指导网络流行语的翻译。因此, 从生态翻译学这一全新的理论角度来探索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推动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研 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课题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由于网络起源于美国,因此美国是最先开始研究网络语言和网络流行语“1997 年, 美国哈特福德大学世界语言问题研究和资料中心主持召开了第一次网络和语言研讨会”, 会议邀请了一些知名的语言学家, 探讨了英语作为网络通用语的地位及基于网络的语言教 学问题。2003 年 9 月 18 日到 20 日,第一届国际网络语言研究大会在西班牙召开,这是 一次真正意义的网络和语言国际研讨会。 这两次会议标志着网络语言研究开始引起世界语 言学界的关注。著名语言学家 David Crystal 2001 年出版了最新著作 Language andInternet, 成为英语网络语言研究的领军人物, 国外对网络语言和网络流行语研究的范围比较广,包括网络语言的语言要素变异,网络语言和网络符号生成原因,网络语言与文化 关系等等。 关于这一论题的国内学者的研究论文主要来自核心期刊,如《中国翻译》,《上海 翻译》,《中国科技翻译》等以及各个大学的学报上刊登的文章。 其中, 从动态对等理论角度下探索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有 2 篇文章, 分别是李菲(2008) 《从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浅谈汉语网络流行词语的英译》,李盈、张慧(2010)《动 态对等理论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英译》。该领域学者认为,“动态对等”的翻译理念既 重视对语言信息的“忠实” ,又要求译语符合规范和习惯,强调译语和源语在信息上尽可 能相似。 翻译网络流行语时, 译者应充分认识原语的文体风格,不仅在形式内容上对 等,同时更进一步在文体风格上对等, 尽力做到译文符合读者的理解习惯。 从 Nida 的读者反应论来研究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有 1 篇, 即杨丽(2013)写的硕士论文, 《论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方法及文化因素》。她在读者反应论的理论基础上认为网络流行 语的翻译应当以读者为中心,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 从功能对等的理论角度来研究网络流行语的有 7 篇文章, 分别是张峰峡(2008)的 《从 功能对等角度探析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王琚(2012)《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最新网络流行 语的英译》,廖丽玲(2011)《功能对等理论下试译最新网络流行语》,卫佳(2012)《功能 对等理论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翻译》 ,朱婧妍(2013)的研究生论文《功能翻译理论视角 下的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策略研究----以报纸流行语为例》,沈文怡(2013)的《功能对等 理论下的网络流行语翻译》和陈娟 (2013)的《功能对等理论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探 索》。研究者认为,以 Nida 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从语音、语义和语用方面阐述最新 的网络流行语的英译,可以采取直译、意译及增译、仿译的翻译方法,而且具有时效性和 变化性。这些文章都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网络流行语会继续出现,以独特新颖的特 点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用语,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 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的网络文 化,必须寻求最有效且等值的翻译效果,使网络流行语英译真正凸显其意义和文化内涵。 从关联理论视角下研究的论文有 2 篇, 分别是傅恒(2011)的 《关联翻译理论关照下网 络流行语英译探究》和张兆芹(2012)的硕士学位论文《网络语言的关联理论分析》,该领 域研究者认为:网络语言的理解和翻译不仅是一个编码 -解码的过程,它还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为了达到成功的交际,双方都要对所处的认知环境(这里是指网络环境)非 常了解。但是即使是这样,也不能保证交际和翻译的成功。以关联翻译理论为指导,对网 络流行语进行英译时,为英语语言注入中国元素,也不失为良策。 从跨文化交际方面研究的有 1 篇, 即王晓艳(2011)的 《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 译看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作者认为英译的目的是为了文化传播,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大于 相似性,应采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同时要重视网络流行语的翻译。 运用目的反应论来分析网络流行语的有 2 篇, 分别是吕奇(2010) 《从翻译目的论析网 络流行语的汉英翻译》,孙蔌辰(2012)《目的论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汉英翻译》。研究者 认为,目的论有三个基本准则一一目的准则、连贯准则和忠实准则。目的准则是指翻译应 能在目标语情境文化中, 按目标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 吕奇在目的论下探讨了网 络流行语的翻译方法,认为除了常规的翻译方法外,提出要创新翻译。 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研究网络流行语的有 3 篇, 邢俊肖(2012) 《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下 的网络流行语的翻译》 , 籁淑琦(2013) 《从 “三维转换” 看网络流行语的翻译》 , 郭振星(2013)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网络文学翻译研究》 ,研究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更需要灵活运用语 言维、 文化维及交际维的转换, 适应网络流行语的生态环境, 进行适应选择度较高的翻译, 以便人们更好地接受网络新生事物。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分别从语境,语用学,认知语用学,文本分析和模因论角度探索 了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但都是篇数不多,或者拾人牙慧,研究的还不够透彻。 由此看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了网络流行语的重要性, 并逐渐热衷于网络流行 语的翻译。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然而 作为刚刚起步的翻译领域,和文学翻译相比,网络流行语的翻译跨学科性研究还不足,理 论指导方面还不够完善, 翻译的方法和技巧还有待提高。 从生态翻译学角度来深入的探讨 和研究的“翻译大家”还为数不多,因此,该领域的还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相信还会有更 多更先进的想法从中拼发,给译者以启迪和思考。三、课题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生态翻译学这一全新的翻译理论角度来探索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找出适 用的翻译方法。拟成文本框架如下: 介绍 1.中文网络流行语概述 1.1 中文网络流行语的定义 1.2 中文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1.3 中文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研究现状 2.生态翻译学理论 2.1 生态翻译学理论的产生 2.2 生态翻译学理论核心概念 (1)译者为中心 (2)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 (3) “三维转换”翻译法 (4)翻译生态环境 3.生态翻译学理论指导下的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方法 3.1 直译 3.2 意译法 3.3 拼缀法 3.4 音译 3.5 造词法 结语四、研究方法、步骤和措施第一,查阅了一定的资料后,根据自己的兴趣认真选题。 第二,选定题后,积极与指导老师共同探讨课题的可行性,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的 选择和资料的积累。 第三, 从图书馆的中国知网和维普等数据库以及互联网上大量查阅相关资料,收集素材, 并对素材进行归纳、提炼,了解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现状和论文中会运用的相关理 论知识,并做好笔记。 第四,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和自身的语言组织,认真地写出文献综述。 第五,就选题意义和创新点,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等方面, 撰写详实可行的开题报告。 第六,在 China Daily 网站里的词海拾贝,或者纽约时报等权威网站中搜寻最新的网络 流行语的翻译,并做好笔记。 最后,按基本思路写出论文初稿并在老师指导不断修改,得以定稿。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指导教师意见: 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指导教师: 年 所在专业审查意见: 月 日负责人: 年 月 日
从生态翻译学角度探析网络流行语的翻译开题报告定稿——为大家提供各种日常写作指导,同时提供范文参考。主要栏目有:范文大全、个人简历、教案下载、课件中心、 优秀作文、考试辅导、试题库、诗词鉴赏。
相关文档:
下载文档:
搜索更多: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甜梦文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文文献翻译网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