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的蓄化粪池标准图集建设的标准

标准化养羊场建设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00
&&¥30.00
&&¥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标准化养羊场建设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Bad Request (Invalid Hostname)建设生态文明 共建和谐家园
来源:东台报业网
作者:顾敏 赵长海
  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推进大会召开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2014年建成国家生态市的必成目标,行动迅速,各项创建工作正在有序展开,近日记者走进溱东、五烈、富安、新街、南沈灶5镇,感受了他们创建省级生态镇的激情。&
溱东镇:强势推进省生态镇创建&
  溱东镇在创建生态镇工作中,通过严密组织、精心策划、严格标准,不但使创建工作迅速开展,同时,让全镇人民不断了解创建工作的实际意义,使创建生态镇工作不断深入人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创建效果。
规划到位&&有序推进
  环境规划是指导创建生态镇和日常环境工作的大纲,是确定工作目标的根本。在创建生态镇工作中,溱东镇始终以环境规划为指导,将环境规划编制向社会公布,多方征求群众意见,使环境规划编制置于社会监督之中,从而把创建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有的放矢,有序推进。
  环境规划必须贯穿于创建生态镇工作的全过程,在创建工作中,每制定一项环保措施和一个环保目标,都必须符合规划的要求。该镇在实施创建工作过程中,紧紧围绕规划的总要求,制定科学的创建措施,使创建工作在环境规划的许可范围内达到创建的目标。
领导到位&&组织有力
  创建生态镇工作,必须做到有领导、有组织,溱东镇专门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领导和指导生态镇创建工作。
  该镇定期召开创建工作情况分析会,重视程度好的给予鼓励,工作相应较差的进行专门指导、监督,限期跟上创建步伐。针对不同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工作。如对农村畜禽养殖、排污问题进行专项治理,促使养殖户建好蓄粪池,搞好覆盖,不使粪便外溢,气味扩散。实行分线负责。确定工业一条线由经贸中心专抓,农业一条线由农业中心专抓,集镇由城管分局专抓,并作为考核的一项专门内容,有效地推动了创建工作的开展。
  抓好宣传,确保创建工作不断深入人心,从思想上保证创建工作的开展。
投入到位&&确保成功
  创建的成败取决于资金的保障。在创建活动中,该镇在宣传教育上重点投入,通过广告、宣传车、自办节目等媒体广泛宣传发动,取得了成效。该镇先后投入了近70万元进行必要和必须的环境整治和硬件设施建设,在完善基础设施上,投入250万元/公里,重点解决生活污水处理,排水管网改造,生活垃圾中转等实效工程,每年绿化投入2l万元。每年用于农村环境整治费用32万元,硬性设施的投入和配套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保障。&
五烈镇:打造和谐宜居新家园&
  地处里下河、享有鱼米之乡美誉的五烈镇,立足打造环境优美新五烈的目标,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严格按照创建国家级生态镇的5大项基本条件和15项考核要求创建省级生态镇。
  近年来,该镇先后投入生态镇建设资金近1亿元。通过开展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促进了经济和社会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可持续发展。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06亿元,销售收入28.5亿元,利税2.86亿元,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73亿元,被评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先进镇。
立足区位优势 发展生态高效农业
  五烈镇立足现有农业产业基础,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环保、安全为目标,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培植农业园区,努力实施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2012年全镇总农田面积为9.36万亩,其中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面积5.92万亩,达到总农田面积的63%以上。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生态旅游农业、观光休闲农业,五烈镇通过多种途径招引建设主体,已建成千亩示范园1个,面积1115亩。新204国道沿线设施农业示范基地6个,面积950亩,辞郎250亩瓜果蔬菜生产基地,丁北200亩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唐介150亩葡萄园生产基地,10公里白色长廊建设初具规模。大力推行无公害全程控制生产操作,全面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实施,以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发放宣传资料、农技服务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农技站落实专人对基础环境、种子、投入品使用,田间管理作物生长,产品质量、产品去向等情况进行全程记录,形成档案,并对各示范户田间档案卡的记录情况进行监督,力求规范,确保农产品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准。
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生态工业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无环境污染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江苏世东野宝植物资源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新上野宝蓝莓研发生产项目,集蓝莓种植、研发生产于一体,打造绿色产业。江苏迈康尔麦业有限公司、东台市金穗麦芽有限公司,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机械化生产水平,实行电脑智能化操作,打造科技型企业。推进全镇纺织、服装、木业、化纤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10亿元企业群。关闭12家化工企业,在招引项目时,坚决杜绝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进入,引导现有企业坚持低碳化发展,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进清洁生产,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并举,抓好工业功能区的规划与建设。按照&统一规划、产业定位&的原则,新的工业区分为机械制造区、不锈钢产业区和绿色产业区三大块。
实施九大工程 改善人居环境
  五烈镇围绕国家级生态镇创建,不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全面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村庄整治工程,镇村联动,共同推动项目顺利实施,使全镇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农村垃圾整治工程,投入120万元,建成垃圾压缩中转站1座,配置垃圾运输车12辆。镇区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先后组织了数千人次对镇域内所有村庄、河道、居住区、农村公路进行突击整治,清理垃圾和堆放杂物。以&四位一体&工作为抓手,大力整治农村环境。清洁家园、&户集中、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正常有序运行。生活污水整治工程,全镇投入720万元,按照&十个必接管&要求,铺设污水管网3.8公里,集中输送到市污水处理厂。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加大力度,清理村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违规行为,使农户房前屋后整齐干净。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四年累计投入600万元,全面超额完成绿化工作任务,目前,全镇森林面积40117亩,四旁植树15万棵,绿化道路45公里。实施农村通达工程。累计新建农村道路140公里,完成投资总额4200万元,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大大方便了群众的绿色出行。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工程。通过多种方式广泛、深入的禁烧宣传,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措施的落实。实施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工程。实施河道整治工程。近年来,该镇通过河道综合整治,共整治镇级河道6条,长度为5.8公里,土方23.9万方,村庄河道共整治25条,长21.49公里,土方22.92万方;清除水面恶性植物270万平方米,投入资金610万元。实施小城镇建设工程。新组建的五烈镇按照重点镇的发展定位,结合新204国道、304省道、串场河、泰东河、车路河等区位优势,高起点修编了五烈镇总体规划,积极推进城建重点工程建设。共实施了6个项目的路桥工程建设。高起点、高标准打造新区建设。&
富安镇:群众从创建中受益&
  近年来,富安镇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环保厅要求,以创建省级生态镇为抓手,结合富安镇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共推进
  富安镇积极宣传,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了一系列加强环境建设、打击环境违法、规范生态建设的文件,通过加强污染源管理,加大创建力度,大力普及生态知识,增强了群众的环境意识,促进了全镇生态环境质量的好转。
  通过近几年的环境优美乡镇建设,镇区及村庄环境有了较大改观,居民生活垃圾得到集中处置,符合验收标准。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通过实施集镇综合整治、河道疏浚、百井达标等生态工程,2004年以来,全镇33个村(居)水、大气、噪声全都达到环境功能区标准。新型小城镇、卫生镇创建、骨干河道清淤等工程均已达到要求。
  近年来,北街、王桑村通过生态农业建设,有效控制了农业水源污染;通过秸秆综合利用,解决了秸秆焚烧抛河现象,变废为宝;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河道全面清淤,节约了资源,净化了水环境;通过中心村建设和农村改水改厕工程,提高了农村生活质量。
加大建设力度&&赢得群众称赞
  近年来,富安镇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实施环境行政执法责任制,以污染源管理为抓手,不断规范企业排污行为,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环境问题为抓手,严查环境违法行为,得到了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同时,通过加强污染源管理,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大力普及生态知识,增强了群众的环境意识,促进了全镇生态环境质量的好转,群众对生态环境状况比较满意。
  不断加大公共设施建设,通过旧城改造,在仿古步行街兴建公共绿地3.5亩,做到绿化、美化达标,兴建公厕4座,路灯40杆。在老204国道边征地100亩,投资80万元,兴建大型居民休闲绿化广场&&茧都绿化广场。投资30万元新建凤凰池中路路灯40杆,投资15万元兴建绿化岛20座。集镇兴建公厕10座、改水6座。投资1000万元,兴建政府广场;投资15万元,兴建街心凉亭1座。为精心打造一城四区,镇政府将安排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和完善公共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
  2012年,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自来水普及率)为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各断面均达到划定的水功能标准,达到江苏省考核标准。集镇区环境空气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镇功能区噪声、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全部达标。2012年,固体废物利用处理率100%。集镇生活垃圾由镇清管所运至东台垃圾处理场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各单位燃煤产生的煤渣等,全部综合利用;医疗废弃物由中心卫生院焚烧或统一回收处理。建成茧都绿化广场、五中沟、环城路绿化带、茧丝绸北区绿化广场等一批标志性工程。至2012年,公共绿地面积达17公顷,集镇人均绿地超过10平方米。
倡导生态理念&&建设美丽富安
  扩大无公害基地,推行绿色食品,积极申报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东强米厂等单位已申报&绿色无公害&品牌,到2012年,全镇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面积占农田总面积比例达75%。
  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方面,该镇积极推广畜禽粪便的无害化综合处理技术,强化对粪便的处理和利用。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5%。2012年全镇秸秆生产总量为26.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的方式主要是秸秆还田、能源建设、秸秆养畜,秸秆综合利用量为25.6万吨。全镇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为100%。该镇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注重对工业企业污染源排放的管理力度,着力构建和谐富安、生态富安,采取多种措施,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做到工业经济的发展与治污并重,各项指标严格要求,近年来,未发生一起污染事故,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为100%。
  通过创建省级生态镇,镇区的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居民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得到进一步增加,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生态环境得到了优化,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全部达到和超过创建标准。先后被列为全国星火技术密集区、全国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镇;荣获江苏省创新型乡镇、文化先进乡镇、体育先进乡镇和江苏省文明乡镇等光荣称号。2006年被列为盐城市优美镇,九九村被省命名为&百佳生态村&,北街、王桑、集贤等17个村居成为盐城市生态村。其中,北街建成江苏省生态村。&
新街镇:建设生态新城镇&
  近年来,新街镇党委、政府瞄准&产业特色鲜明、生态宜居新城镇&目标,牢固树立&生态立镇&意识,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着力治理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营造创建工作浓厚氛围
  创建省级生态镇,是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大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新街镇党政主要领导做到了创建初期定目标,创建过程定思路,关键问题定决策,疑难问题亲自抓。强化考核,落实责任,同各村、各单位和企业签订了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细化任务,跟踪考核。高标准编制生态镇创建规划,实行水、电、气立体规划,土地、人口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商业、住宅小区合理布局,道路绿化、人文景点、公共设施全盘考虑,充分体现小康社会、生态乡镇的一流风貌。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好环境保护的宣传,切实有效地促进了干部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多次组织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集镇主要道路进行环境整治活动,激发了群众广泛参与的热情。
全面推进环境基础建设工程
  突出集镇街道绿化、单位绿化和园区绿化,做到合理布局,见缝插绿;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村庄绿化,组织成片造林,全镇已形成成片造林5080亩,苗木基地1.08万亩。通过绿化工程,该镇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100%,森林覆盖率达36.2%。加大环卫设施建设力度,投入150余万元建立了&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1%;结合新农村建设,采取政府给予奖补的办法,激励集镇居民和农户全面改厕,卫生厕覆盖率达100%。实施全镇饮用长江水工程,集镇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
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扶持积极发展环保产业。东方船舶公司与哈工大合作研制的船用油水分离和生活污水处理装备广泛应用于远洋船舶和海洋平台。新研发的压舱水和写字楼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逐步推向市场,引领厕卫处理发展方向。一方面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把好建设项目初审关,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凡是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另一方面加强执法检查,严肃查处环境违法项目和环保设施明转暗停等环境违法行为,确保排放达标率在100%以上,全镇地表水质量、空气质量和声环境质量均达到了环境规划要求。加强林业执法管护,全镇无乱砍乱伐现象。结合实际,发挥&江苏省重点苗木基地&的独特优势,开展成片造林、四旁植树、道路绿化带建设;结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已建成无公害&三韭&、&小方红&柿子、马铃薯、瓜果蔬菜等农产品种植基地。同时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工程,加强规模化养殖业的污染治理,使全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8%,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9.6%,大大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了农村自然生态水平。针对集镇乱停放、乱搭建、乱拉挂、乱张贴和乱丢垃圾等现象,进行镇区专项整治。组织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突出村庄环境、道路环境整治。全方位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认真落实&门前五包、门内达标&责任制,彻底消除脏乱差现象。&
南沈灶镇:大力实施&生态立镇&战略&
  近年来,南沈灶镇大力实施&生态立镇&战略,围绕省级生态镇创建目标,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始终将生态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导,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各单位具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加大宣传&&&提高干群环保意识
  开展创建工作以来,该镇坚持不懈地抓好环保宣传,切实有效地促进了干部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电影宣传主渠道作用,组织环保专题影片、电视专题讲座、领导专题讲话,并利用村、厂板报、画廊刊登环保政策、环保科普宣传资料。在镇区主街道设立永久性环保宣传标语,营造创建氛围。对干部抓环保国策、政策法规培训,增强他们搞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意识;对污染企业职工,分行业抓&三废&治理操作技术培训,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意识,提高专业工作水平。以一年一度的&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精心组织全镇上下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全社会动员,人人珍惜环境,关爱生命,维护生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加大投入&&加快环境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工程。投资1000万元新建日处理1000吨生活污水处理厂,安装主支输送污水管网5公里,镇区排水雨污实现分离全覆盖,目前建成区污水处理率达76.0%。全面启动垃圾中转站。投入200万元的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已建成,具备运转条件,18个行政村也相应建立了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系统,更新垃圾池200座,实施生活垃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目前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实施&改水改厕&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采取政府给予奖补的办法,激励集镇居民和农户全面改水、改厕。到目前,集镇自来水普及率达98.3%,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9.53%,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实施绿化扩面工程。深入推进绿色南沈灶镇建设,不断扩大绿化面积,提升绿化美化的档次和水平,2012年全镇森林覆盖率20.6%,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3.52平方米,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100%,今年该镇又投入500万元,大力实施冬春全民绿化,新增河岸绿化15公里及道路绿化8公里,农田林网1万亩,成片林850亩。
加强环保&&提升镇域生态质量
  严把项目审批关,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坚决将高耗能重污染项目拒之门外,项目投产前一律进行&三同时&验收,2012年镇&环保&、&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项目,毅然关闭4家化工厂,华信亚麻污水处理工程全面竣工,新亚特粉尘处理改造工程取得进展,全镇排放达标率100%;严格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督促&三废&治理,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超85%。推广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建设以绿皮西瓜、猕猴桃、翠冠梨为主要品种的现代化果园,2012年贾坝青椒被市推荐申报全国地理标志产品,&三品&种植面积比重达91.5%。发展生态示范农业,深入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以东玥、华信等企业为重点,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区,2012年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着力打造&三星级&康居示范村。投资600万元重点打造李灶、常灶2个康居示范村,其核心区4平方公里,刷白出新住房400处,计6万平方米,疏浚河道1条,计5万方,栽植河堤、道路绿化3公里,建成镇南路绿化景观带,清理废杂物2千吨,建筑景观墙1千米,建成李灶中心村农产品集中交易区、常灶华亭生态农庄两个示范点。深化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美化集镇形象。镇专门成立农村环境管护办公室,全镇集镇、通村干道、河道、垃圾、绿化、自来水管网,全部实现专业队伍包干切块承包负责,实施长效管护,确保一年四季水清岸绿景美。2012年全镇共出动劳力近4万个,动用运输车辆700多次,清理乱堆乱放1.6万处,墙体刷白43.9万平方米,清理拆除空关房61处、4132平方米,道路出新3公里,清理河道漂浮物28.66万平方米、垃圾5000吨,改厕1300户,修复破损路段18000平方米,绿化补植8000棵,主要道路两侧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相关信息:
·<td width='80' align='right' style='color:#13-04-26·<td width='80' align='right' style='color:#13-04-26
·<td width='80' align='right' style='color:#13-04-26·<td width='80' align='right' style='color:#13-04-25&#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养殖场蓄粪池甲烷排放研究进展及对CDM项目贡献分析
下载积分:1199
内容提示:养殖场蓄粪池甲烷排放研究进展及对CDM项目贡献分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2:17:40|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养殖场蓄粪池甲烷排放研究进展及对CDM项目贡献分析.PDF
道客巴巴认证
机构认证专区
加 &#xe67b; 展示
享受成长特权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蓄粪池结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