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龙台中学四中要好多分

“闽台经济与文化”复习题集 一、 填 空 题 1. 台湾 与 福 建 距 离甚近,最近处从福建 平潭岛 到台湾 新竹市 ,相距仅 130 公 里 左 右 , 每 逢 天气 晴 朗的 时 候, 站 在福 建 这边 的 高山 上 ,就 可 以隐 约 望见 台 湾岛 上 那高 耸 挺拔 的山 峰。 2. 距今约 300 万至 1 万年前的更新世时期,在福建和台湾之间 有一条 东山陆桥 ,是古人类
进入 台 湾 海 峡 的必经之地。 3. 闽 台 两 地 在 四 、 五 千 年 前 的 新 石 器 时代晚期同步进入了农耕社会,福清东张遗址发 现稻草痕迹,台湾 凤鼻头 遗址陶 片上有稻米的遗留,说明当时的闽台先民已经开始种 植水稻。 4. 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经济上的突出特点是 发展海上贸易交通 ,因而此时闽、台经济交 往均有所发展。 5. 宋 时 大 陆 与 台 澎 之 间 的 经 济 贸 易 已 十 分 繁 盛 , 当 然 这 种 贸 易 主 要 还 是 发 生 在 大 陆 人 民 和 澎湖 (主要是福建的移民)之间。 6. 在荷据 38 年间, 殖民主义 势力对大陆、福建与台湾的经济往来、 政治领属构成重大威胁。 7. 1895 年甲午战争后, 日本 占据了台湾,直到 1945 年,台湾才回到祖国的怀抱。 8. 公元 1087 年,宋政府于泉州增设 市舶司 ,专管海外贸易,自然也管理澎湖列岛。此时澎 湖逐渐成为泉州与南洋贸易之中转站及两岸互市之枢纽。 9. 清雍正元年( 1723 年) ,在台湾增设 彰化县 及 淡水厅 。雍正五年(1727 年)改分巡台 厦道为分巡台湾道,增设 澎湖厅 ,正式统称为 台湾。 10. 清末及民国时期,台海航运从两方面的资料可见其概貌,一是 厦门海关关册 ,详细记述清宣统三 年至民国 29 年( 年),厦门赴台湾,台湾赴厦门的客流量;一是清宣统三年至民国 31 年( 年)台湾总督府指定的 闽台航路表 。 11. 1981 年 1 月,经国务院批准,平潭县 东澳港 率先开辟为台湾渔船停泊点,建立平潭 县台湾渔民接待站。 12. 厦门 成为大陆引进台资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13. 1994 年,国务院把 漳州 定为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1997 年 7 月,国家外经贸部、农业部和国 台办(简称“两部一办” )又将其批准为“ 海峡两岸(福建漳州)农业合作实验区 ” 。 14. 农业利用台资位于我省第一,在全国位居前列的是 漳州 。 15. 龙岩 是福建省最重要的三条大江――闽江、九龙江、汀江的发源地,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 地,是河洛人的祖居地之一,也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 16. 2007 年,闽北籍台资投资兴办了 武夷山职业学院 ,该校被福建省教育厅确定为闽北唯一的一所 承接闽台高职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学校,同时也被福建省台联选定为全省首家台胞培训基地。 17. 是台湾金融机构最早进驻福建的领域。 18. 闽台两地频频举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大型展会, 包括海峡两岸林博会、 茶博会、 农博会暨花博会 等 及 三大涉农展会。 19. 福 建 省 率 先 开 通 两 岸 农 业 交 流 网 络 平 台 , 建 设 以 两 岸 农 业 合 作 为 主 要 内 容 的 专 业 网 站 ― ―“ 海峡农业 网”,并依托该网建设闽台农业“五新”交流网,专业发布闽台农业五新项目的 专业网站,是目前大陆发布台湾农业五新信息最全、最新的网站。 20. 福建道教对台湾道教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两地道士法师的 道场科仪 基本一样,特别在闽台道 教主要教派,更是关系密切。 21. 闽台两地寺与寺之间关系密切。台湾不少寺院,除了在寺院名称、 建筑布局 、 寺院制度 等 方面与福建寺院相近外,其密切关系还表现在许多寺院是福建寺院的分支,有香火联系。 22. 台湾传统中式民宅可分为 、 、 。 23. 春节 是闽台人民最隆重盛大的节日,保留的古代遗风也最为浓郁。 24. 祭灶,即农历腊月二十四日祭祀灶神,其习俗主要是 拂尘 、 送灶 。1 25. 中元节前后期间的活动,台湾和闽南一带称“ 普度 ”,时间长达一个月。 26. 福建、台湾的菜具有如下特点:一是 品种丰富 ; 二是 务求新鲜 ; 三是 不生食蔬菜 ; 四 是 调料独特 。 27. 闽台民众的饮食习俗与其他地方相比,有个很显著的特点,即 讲究食补 。 28. 对郑成功的礼敬,表现了闽台两岸人民渴望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怀。福建有不少纪念郑成功的庙堂, 其中以 南安石井 的郑成功纪念馆规模最大。 29. 泉州孔子庙 位于泉州市区泮宫内,宏伟壮观,为我国东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 30. 妈祖 是民间信仰,但又兼具道教的特点和佛教的色彩。 31. 台湾文学大约在 19 世纪中叶开始,兴起 击钵吟 创作,它的出现是由福建诗钟的传入引起的, 对台湾诗界产生积极影响,在台湾近代文学史上开创了诗社活动经常化、常规化的风气。 32. 大戏 指剧中有各种角色、演员可扮演各种人物、情节复杂曲折,综合了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 有着优秀的文学剧本,有较高的艺术层次。 33. 台湾民歌主要有 福佬系民歌 、 客家系民歌 两种支脉, 这两种支脉与福建关系最为密切。二、选择题 1. 福建商人特点主要有( ABCD ) A 从商历史悠久,人数众多 B 以血缘为核心,以家族为凝聚力,家庭经营较为普遍 C不 同区域商人特点不同 D 商人有着独特的地位 2. 闽台两地在四、五千年前的( A )时代晚期同步进入了农耕社会,福清东张遗址发现稻草 痕迹,台湾凤鼻头遗址陶片上有稻米的遗留,说明当时的闽台先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 。 A、 新石 器 3. 能够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闽台两地关系的是( A ) A、“左镇人”与“北京人”有近亲关系 4. 史书记载的 闽台之间人口交流的第一次是( B ) B、 孙权“夷州数千人”到大陆定居 5. 王审知治闽期间,采取以下措施发展福建海外贸易( ABCD ) A减 税 B命 众 人 开 凿 黄 崎 镇 海 口 甘 棠 港 (就 是 今 天 的 福 安 黄 崎 甘 棠 ), 使 之 成 为 福 建 良 港 C加强对外贸易事务的管理 D鼓励海外贸易 6. 明代福建著名的私人贸易港口(D)一时成为闽南的一大都会,被誉为“小苏杭” ,是东南沿海最大 的走私贸易港口。A、福州港 B、厦门港C、泉州港 D、漳州月港 7. 由于郑清对峙,清政府对郑氏政权以台湾、澎湖、闽浙粤 沿海作为反清复明根据地的态势采 取( ABD )的对策。 A、“海禁” B、坚辟清野 D、“迁界” 8. “明郑时代” 闽台经济关系的 特点有(ABC) A、大规模地由福建向台湾移民 B、大面积垦殖C、生产要素中的技术和生产资料随大军和移 民由闽输台 9. 清代, “台运”可分( BD ) B、官运 D、民运。 10. ( C、南宋时期 )时期 澎湖已在行政上归属泉州府晋江县 ,此时澎湖已成为连结大陆与台 湾经济来往的重要纽带。 11. 在荷据38年间,(A、殖民主义)势力对大陆、福建与台湾的经济往来、政治领属构成重大 威胁。 12. 关于近现代闽台商业贸易描述正确的有( ABC )A、由于受中日关系和国际背景的影响, 近现 代闽台商业贸易跌宕起伏的幅度较大B、台湾对闽贸易的商品以米、糖、煤、中药材、木材等为主 C、福州港、厦门港和三都澳与台湾有直接的通航贸易 13. 为了有效吸引台商, 1989年5月,国务院批准在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建立( B )。 A、2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B、福州台商投资区C、福州保税区 D、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 14. 近年来,台商在福州市投资主要呈以下几大特点( ABCD ) A、投资以乡情为纽带。B、台商投资 规模不断扩大,同时还形成配套扩张的局面。C、台商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投资形式日趋多样化。D、 投资的层次日益提高,表现为投资的技术含量逐步升级。 15. 在榕的台资企业包括(BC)A华阳电厂B冠捷电子C中华映管D灿坤电器 16. 在厦的台资企业包括(A翔鹭石化 B友达光电 C正新橡胶 D冠捷电子) 17. 与台湾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优越且有良好的深水港湾,自古有“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 之称的地方是(C、泉州 ) 18. “九?八”贸洽会至2010年底为止举行了( )届。 A、16 B、14 C、15 D、7 19. 厦门举行的招商引资活动有( B );泉州举行的招商引资活动有( E );漳州举行的招商 引资活动有( AC );福州的有( ) A、“四?九”经贸合作恳谈会B、“四?八”对台出口 商品交易会C、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D、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E、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F、 “九?九” 商交会G、国际招商月H、海交会 20. 厦门市对台经贸交往的现状和特点有(ABCD) A经济“外引内联”活跃,对台口岸地位日呈突出 成为引进台资的“窗口” 。B台商投资区发展前 景良好,投资结构更趋优化,投资布局将从厦门岛内向岛外和闽南三角地区辐射。C台商在厦 投资逐年增长,台资已成为厦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注重法制建设,投资环境日益优化。 21. 以下哪些属于漳州对台交流的成果( ABCD )A、截止2010年底,台资企业已达2500多家,涉及农业 种植养殖、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电力等行业。B、台塑集团在此建立了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火力 发电厂华阳电厂。C、灿坤工业园成为亚洲最大的小家电生产基地。D、天福集团为大陆台资农业企 业规模第一、世界最大的茶业综合企业,并创建全球第一所茶专业高校――天福茶学院。 22. 莆田市发展对台经济关系的优势有( ABCD ) A、区位优势 B、港口优势和产业平台优势 C、亲 缘优势 D、妈祖文化优势 23. 发展莆田对台关系的对策有( ABCD ) A、加大对台宣传力度,增强台胞同根意识。B、优化投资 环境,为现有台资企业服务,实现以台引台。C、积极发展对台出口贸易,扩大对台农业合作,推进 农业产业化建设。D、加快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发展旅游经济。弘扬妈祖文化,争取实现湄 台直航。 24. 龙岩市利用台资的经济关系具有如下特点( ABC )A、台湾成为龙岩重要贸易伙伴B、对台文化交流 合作十分活跃C、龙岩是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态型经济枢纽城市D、台资企业成为带动龙台贸易 的中坚力量 25. 三明市发展对台经贸关系有十分广阔的前景,通过以下方面可以体现()P110A、投资环境得到较大 的改观。B、丰富的农业资源、水力资源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利用。C、工业又重新焕发了生机。D、 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 26. 闽北开发建设对台农业合作功能区有以下类型()A、特色农业合作区B、现代农业合作区C、农业机 械生产合作区D、创意农业合作区 27. 2009年,成立全国首个海峡两岸农产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的是在()A、福州B、漳州C、厦门D、泉 州 28. 创业园已成为产业特色明显、典型示范突出的两岸农业合作最重要平台,成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 新亮点,成为福建区域品牌。福建目前已拥有( A )4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A、漳浦、漳平永 福、莆田仙游、三明清流 29. 我省最早设立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在( B、漳州 ) 30. 闽台农业合作交流先行先试的经验与成效包括(ABCD)A、在全国率先启动两岸农业合作。B、率先 建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C、率先举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大型展会。D、率先建设台湾农 产品集散基地 31. 闽台经贸关系的显著特征是( ABC ) A间接贸易迅速发展 B台商大规模投资福建 C单向性、间接性与不平衡性3 32. 闽台经贸关系发展的特征表现为 (ABC) A、 间接贸易迅速发展是闽台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 B、单向性、间接性与不平衡性是闽台经贸合作的一个重要特征。C、经济互补性是闽台经贸关系的 一个显著特征。 33. 福建利用台资的主要特点为() A、台商投资区已成为利用台资的“窗口”。B、利用台资总额位 居全国前列,台商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大项目增多。C、投资对象趋向多样性。D、台商投资农业已 成为福建利用台资的一大热点。 34. 推进闽台金融合作面临的挑战有()A、闽台产业融合度有待提升。B、两岸经济金融环境差异较大。 C、闽台金融业具有较强互补性。 D、两岸完整的货币清算机制尚未建立。 35. 闽台金融合作中福建应采取的策略有() A、利用加入WTO的机遇,扩大闽台两地金融合作的规模。 B、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机构竞争力。C、加快金融自由化的进程。D、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 连续性和稳定性。 36. 两岸三通指的是两岸( BCD ) B、通航C、通商D、通邮 37. 以下关于闽台产业合作的经济环境分析正确的是()A、福建正处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阶段。B、互补互利的闽台产业合作进入转型升级时期。C、台湾面临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D、经济 一体化和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38. 闽台两地的经济、科技交流合作发生以下转变( ABCD )A、已由“一般合作”向“创新合作”发展 B、出现“专业科技园区”C、由“单项合作”向“产业集群”发展 D、共建“研发中心” 39. 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在重庆正式签署了ECFA,为两岸经济合作方式 的调整与变化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以下描述正确的有()A、 “早期收获清单”推动闽台两岸生产要 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B、后ECFA时代两岸将加强新兴产业合作。C、后ECFA时代闽台两岸将加 强现代服务业合作。D、后ECFA时代闽台两岸将加强农业合作和金融合作。 40. 以下反映福建佛教和台湾佛教的密切关系的有(ABCD)A、台湾庙的创建与福建人积极参与分不开。 B、 台湾佛教的派系也大都与福建佛教有密切的关系。 闽台两地在修建佛寺时经济上相互支持。 C、 D、 闽地僧人入台定居弘法。 41. 福建道教对台湾道教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P208 A、闽台两地道教交往频繁,大大促进了两 地弘法活动。B、闽地道士入台定居弘法。C、两地道士法师的道场科仪基本一样。D、台湾区域性的 道教神仙信仰,大多由大陆(特别福建)传去。 42. 在长老会传道台湾工作中,与厦门的关系密切,以下表述正确的有()A、厦门为台提供学习参观样 本。B、厦门不断向台派遣宣道人员。C、编写以客家话为参照的有关读物,供闽台居民使用。D、由 台派人来厦门任教。 43. ( A、道教)是传入台湾最早的宗教。 44. 天主教传入福建应在( A、元代、明代) ,天主教传入台湾应为() 。 45. ( A )现已成为台湾南部佛教中心,为台湾最大的佛寺。A、大仙寺 46. 闽台岁时佳节的意义有( ABCD )A、这些岁时佳节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农业生产相关,其节庆活动表 现了闽台人民勤劳勇敢、奋发进取的精神及渴望征服自然、期盼丰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B、节 庆祭祀活动,虽各有侧重,但都不外乎保平安、求健康的主题,表现了闽台人民不甘屈服,敢于斗 争;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精神。C、祭祖和会飨是所有传统节庆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表现了闽台 人民饮水思源,不忘根本,崇德报功,尊老爱幼;亲近邻里,团结族人;乐善好施,扶危救困等种 种美德。D、所有节庆活动都是集体的娱乐活动,具有劳逸结合,苦中作乐;促进团结,加深友谊; 惩戒邪恶,鼓励向善;传播知识,展示文化等多种功能。 47. 闽台婚嫁风俗一般要经过的程序有( ABCD ) A提亲、合婚; B相亲、定亲; C送聘、送日子; D送嫁、迎亲、婚礼 48. 闽南、台湾有些节庆习俗是其他地方罕见,饶有情趣。台湾有俗话说: “偷得一根葱,嫁个好老公; 偷得一根菜,选个好女婿。 ”菜主人成人之美,往往主动开菜园,任人去偷。这反映的是( A )节 庆活动的习俗。A元宵节 49. ( A、祭祖 D、会飨 )是所有闽台传统节庆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表现了闽台人民饮水思源,不4 忘根本,崇德报功,尊老爱幼;亲近邻里,团结族人;乐善好施,扶危救困等种种美德。 50. 台湾人民的过节习俗与( C )一带颇为相近。C、闽南 51. 祭灶,即农历腊月二十四日祭祀灶神,习俗主要是(AB)A、拂尘B、送灶 52. ( A )是闽台人民最隆重盛大的节日,保留的古代遗风最为浓郁 A、春节 53. 以下关于闽台民众的饮食习俗描述正确的有(ABCD) A、闽台饮茶风气之盛,堪称全国之最 B、 闽台民众的副食以闽菜为代表,讲究食补 C、台湾菜受闽菜影响很大,在烹调上更为讲究、品种 也更为繁多,所以总的特点与闽菜相去甚远 D、闽台还有很多体现出浓郁乡土特色的风味小吃 54. (中元节)节前后期间的活动,台湾闽南一带称“普渡”时间长达一个月。 55. 人生仪礼主要有( ABD )A、出生礼B、成丁礼C、结婚礼D、丧葬礼 56. 闽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它的特点有( ABD )A、刀工巧妙,寓趣于味,素有剞花如荔,切丝如 发,片薄如纸的美誉B、汤菜众多,变化无穷,素有“一汤十变”之说 D、烹调细腻,雅致大方, 以炒、蒸、煨技术最为突出 57. 关于闽台民间神祗描述正确的有( AC ) A、所谓民间神祗,是指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所信奉的诸神之外,民众所信奉的 神灵。C、闽台民间供奉的神祗主要有妈祖、关公、土地公、保生大帝、开漳圣王、清水祖师等。 58. ( C、泉州 )素有“宗教博物馆”之称,佛寺、道观遍布大街小巷、山野村头,举凡世界各大宗 教如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印度教都能在这里找到它们过去的栖息地,其中大 多至今香烟氤氲,信徒甚众。 59. 闽南人和台湾同胞都很讲究礼尚往来,但赠物有几样东西送不得,包括( ABCD ) A、手巾B、扇 C、剪D、伞 60. ( A、妈祖 )是民间信仰,但又兼具道教的特点和佛教的色彩。 61. 闽台植物崇拜突出地表现在( A、树木 )崇拜上。 62. 闽台动植物崇拜中,最具特色的是( D、树木 )崇拜。 63. 闽台民间禁忌包括( ABCD ) A饮食禁忌 B服饰禁忌、生育禁忌 C节庆禁忌、礼仪禁忌 D生产禁忌 64. (A、泉州开元寺)是众多木构寺庙建筑中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的,其特点是继承传统又不囿于传 统,大胆突破创新,将雕饰艺术与构造技术巧妙地融为一体。 65. 关于闽台民居布局的描述正确的有( ABCD ) A、大都以中轴线,以厅堂为中心组织空间。B、一般 组成封闭型的多院落的宅第,或三间张、或五间张,按房主的需要和经济、地位等因素,组成或二 落,或三落等多院落。C、一般左右有护室。D、台湾的院落规模不大,一般为前后两进,更加精致 小巧。 66. 闽台诗钟之盛在全国名列前茅,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包括() 。 A、闽台闭塞的自然环境,相对稳 定的政治局面,使中原文化原型得以较完整的保留。B、福建文人大量进入台湾,把诗钟带到台湾, 并成为台湾诗钟发展的主力。C、日据时期,闽台诗人组织诗社,开展诗钟活动,以抒发亡国之恨。 D、诗钟在台湾本土创作并获得巨大发展。 67. 台湾汉族民间音乐与福建音乐有不同程度关系的有 ( ) 民歌 B、 A、 南管系音乐 C、 北管系音乐 D、 杂乐三、 问 答 题 1、请根据闽台两地资源的特点谈谈闽台两地产业合作的趋势。 2、请谈谈闽台文化交流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进一步发挥这些优势?(提示:可从闽台宗 教,闽台民间信仰,闽台艺术等方面的渊源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论述。 ) 3、为什么在拥有众多发展对台经济优势的前提下福建吸收台资还有许多限制因素?是什么使得台 资向福建以外的其他地区转移? 4、对台优势是福建最大的优势。请联系书本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并进一步阐述福建应5 该如何发挥这一优势。 5、辅教材《闽台经济与文化丛谈》中 13 页第三章的第三部分《始终活跃着庞大的商人队伍》曾以《多 元化文化中的福建商人》为题,发表于台湾《历史月刊》2001 年第 6 期,后被美国《世界日报》2001 年 7 月 15―19 日转载,之后美国《世界日报》2001 年 7 月 29 日又发表署名“前亭”的文章《为福清帮 鸣不平》 (全文如下) ,试谈谈你对这篇文章的看法。 (提示:可从福建商人特点,闽台两地古代贸易的 发展及其特点,闽台文化的区域性,人的素质对推动现代化的作用等角度任选一个进行论述。 ) 《为福清帮鸣不平》 拜读何绵山先生在《上下古今》版的大作《多元文化性格的福建商帮》一文,其中论及福清的有以 下文字:如福清人善行贾,据《闽书》载,福清“其人刚劲尚气,多行贾于四方,以其财饶他邑” 。接 下来的文字,原文未加引号,显然是何先生的结论: “但福清人爱面子,场面上要讲得过去。做生意赚 了钱后,热中于搞排场、演戏、请客、办酒席、盖房子,而不是再投资扩大创业。 ”笔者无意责难何先 生偏见,但对此结论不敢苟同。 中国在宋朝就出现较为繁荣的手工业作坊,业主的原始资金来自土地经营的积累,但赚了钱又回去 购买土地、修建祖庙、祖墓, “而不是再投资扩大创业” 。这是许多人论述,为何中国工商业起步早,却 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何先生可能在福清亲眼看到的那些“热中”现象,那应当说是过去中国商人的 通病,先生却把它单独栽在福清商贾的身上,是有失公道的。 诚如《闽书》所载,福清人“多行贾于四方” ,但有记载的本地商业兴旺现象却起始较晚。福清建 县于唐圣历二年(公元 699 年) ,迟至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 1901 年) ,才成立“福清南洋商会” (福清 商会前身) ,此时,县内“华侨富户”纷起经商。也就是说,要评说福清商贾行为,必须首先看一看福 清人在境外的商业运作,离开这一点就无从说起。 福清地少人多,追踪他们的历史足迹,从宋朝起就有人束一根草绳当裤带,飘洋过海谋生。他们行 前展望未来,感到生死未卜,前途茫茫,于是乎向菩萨求助并许愿。早在明末,福清人就在日本兴建“崇 福寺”作为祈福与乡亲的活动场所。在生命财产毫无保障的年代,祈求苍天或神明保佑是无可非议的。 他们之中,许多人穷死异国他乡,更有许多人回归祖家,还愿“谢天谢地” 。因此,确有荣归而“演戏、 请客、办酒席、盖房子” ,但这是福清商人独有的事吗?其他县市的人不也如此吗? 也许何先生会说,他所指的是“历史”而不是“现代” 。诚然,先生是在引用《闽书》之后,加了 《但》书的。考虑到何先生大作的重点,不在评论福清的商贾,可能为篇幅所限,因此只下结论而未露 相关资讯。倘若如此,则请何先生允许读者分享先生手头或批驳、或修正《闽书》的史料,为幸。三、论述题(每题 25 分,共 50 分) 1、最近几年来,中央和国家部委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对台措施中,福建都身处其中并扮演重要角色:中宣部牵头在泉州建设目前全国惟一的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文化部决定把福建建设成为国家级对台文化交流基 地;国家批准福州、漳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扩大到全省;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海峡两岸(三明) 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毫无疑问,对台优势是福建最大的优势。请联系书本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此的 理解,并进一步阐述福建应该如何发挥这一优势。 题 1、闽台一水之隔,地缘相近,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血缘相亲,且台胞百分之八十祖籍福建。 历史上多次的闽台间人口的交流,决定了今天闽台人文的一致性。闽台宗教、民间信仰、建筑、艺术、 文学等都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是闽台联系的有力纽带。所以,对台优势是福建最大的优势。福建 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 (1)整合已有特殊政策,寻求国家更多政策支持。 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商投资的区域分布,可以看出,外资会集中流向国家重点发展和给予 较多优惠政策的地区。 由于福建的特殊地理位置, 其在大陆对台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直以来, 中央给予福建诸如创办经济特区、建立台商投资区等一系列特殊政策,对福建经济发展以及闽台经贸合 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这些中央赋闽特殊政策也正在淡化消 失,福建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更深入的特殊支持,比如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支持、加大力度支持6 台商在闽投资等,在适当的时机,还可以考虑签订类似港澳与大陆之间 CEPA 的贸易协定,使台商投资 福建进一步便利化,为闽台经贸关系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道路。 (2)完善本地区产业链配套建设。 在引资过程中,福建应该把引进台资重点集中在那些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特别是其中的领头企业, 通过吸引这类企业进而吸引与之相配套的上下游企业,有效利用本地优势,弥补投资地产业链的缺陷。 政府也可以出台某些政策,支持当地企业投资配套行业,提高本地制造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吸引更多的 台商到当地投资建厂。今后,要通过强化海峡两岸的产业协作,加强产业对接和配套,延伸产业链,形 成互补型产业分工协作的关联体系, 进而提高区域内的投资与贸易一体化水平。 彻底实现闽台产业对接, 加强闽台经济圈的整体经济实力,构建闽台经济区。 (3)积极改善台商投资的软环境。 在利用台资的过程中,福建的投资硬件设施得到了良好的建设,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 福建港口、网络、能源等方面的建设也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是与此同时,投资软环境能否同步发 展的问题突显出来。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中的问题、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的问题、外商权 益保护问题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台商对福建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所以对于福建来说,在今后相当长 的一段时期内,改善投资软环境是提升福建引资水平的重中之重。 (4)吸收借鉴引进台资先进地区的经验。 尽管福建曾经是台商投资大陆的热土,具有明显的引资优势,但是不能回避的是,目前江苏、广东 等省更具引资竞争力,他们的一些独到的做法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 苏州地区在吸引台商投资时明确打出了“亲商”、“富商”、“安商”的口号,上到党政领导,下到各 级政府部门,服务台商的意识十分强烈。所以事易时移,福建省必须注意吸收借鉴这些地区在吸引台资 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尽快缩小差距,争取开创福建吸引利用台商投资的新局面。 (5)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发挥人文优势。 2、试述闽东南对台经济关系的共同点,并谈谈如何加快其对台关系发展。 题2、答:闽东南指:福州,宁德,厦门、漳州、泉州、莆田。 一、在对台关系发展中由于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六市对台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且与闽西 北等地相比,与台湾的文化渊源较为深厚。六市对台经济的发展都比较曲折,经历了探索,发展,调整 三阶段。对台经济通过20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特点呈现在以下几方面:(1)近;(2) 亲;(3)同:文化、宗教、民间信仰、生活习俗;(4)经济相对发达,投资环境相对发展快;(5) 交流形式多样,吸引台资规模相对较大。 二、加快闽东南对台关系发展的具体对策: (一)加大对台招商力度,突出对台高新技术招商引资。 (二)因势利导,扩大对台贸易,完善对台劳务合作。 (三)拓展保税区、台商投资区等方式的招商功能。 (四)提高农业合作层次,继续发展对台农业合作试验区。 (五)利用两岸先后“入世”的契机,扩大台商投资闽东南的服务贸易领域。 (六)加大改革力度,优化投资环境。 (七)注重两地人民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推动两地经贸向前发展和两岸和平统一进 程。 三、简答题: (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简述福建诗钟对台湾诗界的积极影响。 答: (1)在台湾近代文学史上开创了诗社活动经常化、常规化的风气; (2)促成台湾各地、各界 文学爱好者的联谊; (3)推出一批佳作名篇。另外,日据时期()台湾诗钟(击钵吟)之 会促使台湾诗人&养成&和&磨练&汉文学的&趣味&和&表现的功夫&,具有抵御异族同化大文化上的反抗意 义。可见,诗钟在台湾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其作用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7 2、 榕台经贸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分析利用台资的机遇和优势的情况下,也应看到福州市今后扩大吸收台资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 挑战。1、国际因素对榕台经贸发展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冲击蔓延,至今仍影响深重,从而 加大了福州市利用台资的难度。2、两岸关系的不确定性。台湾当局始终把大陆经贸政策作为筹码,服 务于其大陆政策,使政治因素成为阻碍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最关键的制约因素。3、从国内因素看,周 边地区的强有力竞争,使福州的优势逐渐弱化。4、福州自身竞争力和投资环境的不足。 3、 “明郑时代” 闽台经济关系有何特点? 答: 1)大规模地由福建向台湾移民。 (2)大面积垦殖。 3)生产要素中的技术 和 生 产 ( ( 资料随大军和移民由闽输台。 (4)闽台间处于小范围的贸易状态。 4、什么是禁忌?请列举出几种常见的禁忌。 答:禁忌,即&忌讳&,在民俗学中也称为&塔布&,是很多民族都有的生活习俗。所谓&禁忌&,是指 禁止或回避同&神圣&或者&不洁&的人和事物接近,否则就会遭到超自然力的惩罚。 常见的禁忌有:生产禁忌、饮食禁忌、服饰禁忌、节庆禁忌、生育禁忌、礼仪禁忌等。 5、简述台湾经济特点。 1、农、林、渔发达,农业经济形态丰富。2、台湾社会发展的跳跃性,使台湾经济发展也呈跳跃性。 3、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台湾经济与福建经济关系密切,历来呈互补性。4、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有限的 资源,只有通过岛外贸易来调节人民生活所虚。5、市场分类经营货物,行业分工明确。6、台湾的经济 对外界有着极强的依存性。 四、论述题(第 1 题 25 分,第 2 题 15 分,共 40 分) 1、试联系实际从产业合作和经贸合作两个方面谈谈闽台经济发展的前景。 闽台一水之隔,人缘相通,习俗相近,处在同一纬度上,气候、土壤等自然特征也诸多相似。由于 历史的原因,当前两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资金、资源、技术、人才、劳动力、 市场、管理等方面) ,从而产生地域间分工协作的可能性,发挥这些分工协作的互补性,对促进两地的 经济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说闽台经济发展的前景是“合则双利,通则双赢” 。 一、闽台产业合作展望。 产业合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 闽台产业合作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 着重推进两岸电子通讯、 机械、石化、金融和现代农业等领域的合作,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不断提高两岸的产业分工水平。 1、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与日益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加强高技术产业的合作,以促进两地产 业升级,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加强农业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3、加快闽台产业合作步伐,提高两岸产业分工水平。 二、闽台经贸合作发展趋势。 推进闽台经贸合作,促进共同繁荣,这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发展闽台关系的重点。5 年多 来, 福建省抓住机遇, 采取扩大招商引资与办好现有台资企业、 吸引台资与做台商工作的“两个结合”, 不断提高闽台经贸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闽台经贸合作是双方经济优势的互补性决定的,台湾与祖国大陆经济的整合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1、闽台经贸合作的结构将逐渐改善,趋向平衡化发展。 2、闽台经贸合作的技术含量将不断提高,以信息电子业为主的台湾科技产业将进一步加快对福建的投 资。 3、闽台经贸循环将出现“四角模式”。也就是“日本进口―台湾设计―大陆加工―欧美销售”的模式。 4、共同的、强大的经济利益将成为闽台经贸往来的直接驱使力,闽台经贸往来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形 式将更加多样化,经济利益也将持续增长。 (注意:要结合实际分析,没有结合实际的要酌情扣分。 ) 2、试述福建与台湾文化交流的优势。8 闽台一水之隔,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血缘相亲,且台胞百分之八十祖籍福建。种种民间文化 艺术流传、盛行于闽台两地,备受两地民众共同喜爱,这为闽台文化交流奠定了独特的优势。 一、历史上多次的闽台间人口的交流。特别是福建向台湾的移民,使得闽台两地血缘相亲,同是中 华民族的一部分,两岸人民有着相同的生活习惯。人是文化的载体,闽台两地同宗同源,天然的血缘关 系,决定了今天闽台人文的一致性。 二、地缘相近。两岸隔海相望,地缘的优势使文化交流更加便利。 三、闽台两地同文同语,有同样的文化起源。闽台人民自古以来密切往来,共同创造了一脉相承、 渊源深厚的闽台文化,文化交流的隔阂小。 海峡两岸使用的都是中文, 这是两地人文一致性的又一表现, 充分证明闽台两地人民都是龙的传人。两岸有相同的语言基础,而语言文字是一个族群的人彼此传达思 想、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 四、闽台宗教、民间信仰、建筑、民间戏曲音乐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是 两岸联系的有力纽带。 五、两岸骨肉相连,两岸人民强烈的愿望更加促进两岸交流。 (注意:要适当展开深入分析,否则要酌情扣分。 ) 三、论述题(每题 25 分,共 50 分) 1、试述闽台资源及产业互补的特点,并结合本地区的资源及产业优势,谈谈如何探讨一条适合当 地经济发展的闽台合作之路。 答:闽台资源及产业互补的特点表现为: (1)闽台资源互补的特点 海峡两岸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①土地资源②人力资源③市场资源④矿产资源 ⑤海岸与港湾⑥旅游资源⑦资金⑧技术。 (2)闽台产业的互补特点。台湾与福建的产业互补性主要体现在①农业,两岸气候相似,农作制度 相通,作物品种相近,为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闽台两岸的农业有着很强的互补性:第一,资源 互补。第二,产业互补。第三,市场互补。②石化工业,闽台石化业在产品、技术、市场等方面均有较 强的互补性。③科技行业,A 信息产业。B 机电行业。④汽车业。近期内祖国大陆的汽车行业受到加入 WTO 的冲击将较小。而台湾的汽车业则不同,目前台湾汽车市场趋于饱和,经营规模不足,生产成本难 以降低,因此,汽车业正加速对外投资。闽台汽车业合作已有良好的开端。⑤)服务行业 ①旅游业。 福建拓展对台旅游有很多优势。②保险业。(6)运输业。两地海港隔海相望,发挥港口优势,双方可 以用最少运费,最短时间达到资源互补。 (3)结合当地实际,分析如何利用本地资源及产业优势,发展对台经济合作。 2、试述闽台民间信仰的大体情况及研究意义。 答:闽台民间信仰是古代南方闽越族传统信仰和中原汉族传统信仰相撞击、汇合、交融,以儒、释、 三家互补为基本框架, 又吸纳受了外来民族的信仰和宗教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既固守传统, 又兼具开放性、 多元化,以多神崇拜为其主要特色的民间信仰。闽台民间信仰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各种神祗不仅能和 平共处、并行不悖,而且能彼此借鉴、取长补短。 所谓民间神祗, 是指佛教、 道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所信奉的诸神之外,民众所信奉的神灵。 闽台民间供奉的神祗主要有妈祖、关公、土地公、保生大帝、开漳圣王、清水祖师等。 闽台的民间信仰是在其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中产生的,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闽台民间信 奉的神祗多是“有功于国,有恩于民”的历史人物的神格化,鲜明地体现了闽台民众景仰爱国爱民、扶 危救困,崇尚建功立业、造福人类,以及追求高尚品格、美好道德的思想。 其次,闽台不同籍贯的人, 各有其信奉的神祗, 特别是对来自故乡的神祗尤为虔敬, 表现了闽台民众不忘根本、 思念故乡的情结。 第 三,民间信仰和宗教一样,是沟通此岸与彼岸、现实与理想的阶梯,具有解释现实,强化人的生存能力 的功能。9
电大《地域与文化》闽台经济与文化形成性考核作业1、2、3、4答案小抄―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台国际大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