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哪些水生植物有哪些代表哪些季节变化

植物有哪些变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植物有哪些变化
植​物​有​哪​些​变​化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4.12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这是什么植物?
<img onerror="imgDelByClass('comimg_box');" class="piczoom mpic" alt="请问这是什么
美人蕉,又名又名莲蕉花、昙华、莲召花、凤尾花、小芭蕉、五筋草、破血红、红艳蕉、兰蕉等,原产于中国南部及印度,西印度,南美一带,花色有深红、鲜黄、乳白、粉红、大红,其中以大红色最为美丽,它色如红榴,光艳照人。属美人蕉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根状呈茎块状,花大,红色,桔红色或带绿色;雄蕊5,退化成花瓣状,深红、桔红、深黄色不等,色彩艳丽。我国各地普遍栽培。它生长强健,体态大方美观,花朵艳丽,花色大红、鲜黄、火黄三种,姿态优美,花期较长,几乎是夏秋之花,是大型花坛的优良花卉。
美人蕉,不仅能美化人们的生活,而且又能吸收二氧化硫、氯化氢,以及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抗性较好,叶片虽易受害,但在受害后又重新长出新叶,很快恢复生长。由于它的叶片易受害,反应敏感,所以被人们称为监视有害气体污染环境的活的监测器。具有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作用。是绿化、美化、净化环境的理想花卉。
美人蕉的叶片也很秀逸,硕大光鲜,翠绿中显着晶莹。叶片初卷如筒,继而渐行舒展,犹如打开一幅幅绿色彩绢,花茎之上孕育着成串的苞蕾。春天开花时,犹如一串串蝴蝶,红的、黄的、橙的,在绿叶上蹁跹起舞,婀娜多姿,炫人双目。一旦
美人蕉,又名又名莲蕉花、昙华、莲召花、凤尾花、小芭蕉、五筋草、破血红、红艳蕉、兰蕉等,原产于中国南部及印度,西印度,南美一带,花色有深红、鲜黄、乳白、粉红、大红,其中以大红色最为美丽,它色如红榴,光艳照人。属美人蕉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根状呈茎块状,花大,红色,桔红色或带绿色;雄蕊5,退化成花瓣状,深红、桔红、深黄色不等,色彩艳丽。我国各地普遍栽培。它生长强健,体态大方美观,花朵艳丽,花色大红、鲜黄、火黄三种,姿态优美,花期较长,几乎是夏秋之花,是大型花坛的优良花卉。
美人蕉,不仅能美化人们的生活,而且又能吸收二氧化硫、氯化氢,以及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抗性较好,叶片虽易受害,但在受害后又重新长出新叶,很快恢复生长。由于它的叶片易受害,反应敏感,所以被人们称为监视有害气体污染环境的活的监测器。具有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作用。是绿化、美化、净化环境的理想花卉。
美人蕉的叶片也很秀逸,硕大光鲜,翠绿中显着晶莹。叶片初卷如筒,继而渐行舒展,犹如打开一幅幅绿色彩绢,花茎之上孕育着成串的苞蕾。春天开花时,犹如一串串蝴蝶,红的、黄的、橙的,在绿叶上蹁跹起舞,婀娜多姿,炫人双目。一旦进入夏季,就像被火燃起来似的,点缀着庭院。美人蕉的花颜色十分悦目,美的令人目不暇给。盛开的美人蕉猩红似火,灿烂耀眼。“芭蕉叶叶扬遥空,月萼高攀映日红。一似美人春睡起,绛唇翠袖舞东风。”含情带笑,俨若美人,故名美人蕉。人们把美人喻为花,而直接用“美人”命名的花,只有美人蕉,直可见它那迷人的魅力。
晨光熹微,是美人蕉最美的一瞬,“带露红妆湿,迎风翠袖翻”,开放的花蕊中心藏有液汁一滴,称谓“甘露”,甜如蜜、甘如饴,不少人会摘下吮食之,清凉而又止渴。奇妙的是美人蕉的花的总覆盖了一层白粉,如美人晨妆,淡施粉黛,极为娇媚:“芭蕉叶叶扬瑶空,丹参高攀映日红。一似美人春睡起,绛唇翠袖舞东风。”
唐代以前,人们叫美人蕉为“红蕉”,认为是芭蕉的一种。唐诗人徐凝的《红蕉》诗把美人蕉描绘得十分生动:“红蕉曾到岭南看,校小芭蕉几一般。差是斜刀剪红绢,卷来开去叶中安。”北宋人宋祁《益都方物记略》说:“红蕉于芭蕉盖自一种,叶小,其花鲜明可喜,蜀人语染深红者谓之蕉红。盖傲其艳丽云。”以至到清人汪灏著的《广群芳谱》这样的名卉经典都把美人蕉放到芭蕉栏目里了。王维有一幅画《雪中芭蕉》,还引起后代很多争论。其实王维画的是雪中盛开的美人蕉。《格物总论》云:“叶如扇柄,中心抽干做花,盛红者如火炬,谓之红蕉。其花开若莲,其红若丹,......花四时皆开,深红照眼,经月不谢。中心一朵,晓生甘露,其甜如蜜。”南方偶雪,雪中美人蕉开放当然有可能。宋朝朱翌的《猗觉寮杂记》就说:“右丞不误,岭外如曲江,冬大雪,芭蕉自若,红蕉方开花,知前辈不苟。”
美人蕉花期很长,从春天延及炎夏,甚至跃入颇带寒意的深秋,是“百日之花”。美人蕉平易近人,随地而安,把它栽到那里,就在那里生根、开花、结实,是绵延下一代的高手,所以婚嫁常用?碜鑫?霸缟?F子”吉祥物。依照佛教的说法,美人蕉是由佛祖脚趾所流出的血变成的,昙华的名字就由此而来。
“照眼花明小院幽,最宜红上美人头。无情有态缘何事,也倚新妆弄晚秋。(清·庄大中·美人蕉)”耀眼靓丽美人蕉迎风开放,更显得小院清幽。头上簪着美人蕉的美人,心头是不是也簪着如花的欣喜?或者只能弄艳晚秋,孤芳自赏?
“红颜绿袖舞娉婷,碧玉人家现巧灵。多少秋风吹不歇,只缘痴梦醉酩酊。(宋·无名·美人蕉)”秋风起兮,美人蕉依然倩影袅娜,醉酒当歌,岂不知严寒就到,一切将化成凄凉?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唐·杜荀鹤·闽中秋思)”夏夜雨来,临窗小坐,美人蕉叶上沾风滴雨,传来淅淅雨声,便生出了“蕉林听雨”的情怀,其中是不是蕴含着一丝惆怅?
难怪唐诗人李绅的《红蕉花》说出了:“红蕉花样炎方识,瘴水溪边色最深。叶满丛深殷似火,不唯烧眼更烧心”红得好象燃烧的火,烧眼更烧心,是不是也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
“带雨红妆湿,迎风翠袖翻,欲知心不卷,迟暮独无言。(明·皇甫?P·题美人蕉)”花红到极处,便会凋谢;女人最灿烂时,红颜已在消融;情爱到深处,激动业将退潮,这实在是美人蕉给我们昭示的大道,我们应该从中悟出点什么。
风吹也好,雨打也罢;红艳零落也好,美人迟暮也罢,那些都是诗人的感受,是诗人心境的幻影。其实永恒的美丽是心中永存着的那一份淡淡的心情。
千百年来,美人蕉依旧安安静静地开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连绵不断,让秀色常驻人间。从春天到夏天,尤其在阳光下,酷热的天气中盛开的美人蕉,让人感受到它美丽生动的存在。
美人蕉,不仅能美化人们的生活,而且又能吸收二氧化硫、氯化氢,以及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抗性较好,叶片虽易受害,但在受害后又重新长出新叶,很快恢复生长。由于它的叶片易受害,反应敏感,所以被人们称为监视有害气体污染环境的活的监测器。具有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作用。是绿化、美化、净化环境的理想花卉。
美人蕉的叶片也很秀逸,硕大光鲜,翠绿中显着晶莹。叶片初卷如筒,继而渐行舒展,犹如打开一幅幅绿色彩绢,花茎之上孕育着成串的苞蕾。春天开花时,犹如一串串蝴蝶,红的、黄的、橙的,在绿叶上蹁跹起舞,婀娜多姿,炫人双目。一旦进入夏季,就像被火燃起来似的,点缀着庭院。美人蕉的花颜色十分悦目,美的令人目不暇给。盛开的美人蕉猩红似火,灿烂耀眼。“芭蕉叶叶扬遥空,月萼高攀映日红。一似美人春睡起,绛唇翠袖舞东风。”含情带笑,俨若美人,故名美人蕉。人们把美人喻为花,而直接用“美人”命名的花,只有美人蕉,直可见它那迷人的魅力。
晨光熹微,是美人蕉最美的一瞬,“带露红妆湿,迎风翠袖翻”,开放的花蕊中心藏有液汁一滴,称谓“甘露”,甜如蜜、甘如饴,不少人会摘下吮食之,清凉而又止渴。奇妙的是美人蕉的花的总覆盖了一层白粉,如美人晨妆,淡施粉黛,极为娇媚:“芭蕉叶叶扬瑶空,丹参高攀映日红。一似美人春睡起,绛唇翠袖舞东风。”
唐代以前,人们叫美人蕉为“红蕉”,认为是芭蕉的一种。唐诗人徐凝的《红蕉》诗把美人蕉描绘得十分生动:“红蕉曾到岭南看,校小芭蕉几一般。差是斜刀剪红绢,卷来开去叶中安。”北宋人宋祁《益都方物记略》说:“红蕉于芭蕉盖自一种,叶小,其花鲜明可喜,蜀人语染深红者谓之蕉红。盖傲其艳丽云。”以至到清人汪灏著的《广群芳谱》这样的名卉经典都把美人蕉放到芭蕉栏目里了。王维有一幅画《雪中芭蕉》,还引起后代很多争论。其实王维画的是雪中盛开的美人蕉。《格物总论》云:“叶如扇柄,中心抽干做花,盛红者如火炬,谓之红蕉。其花开若莲,其红若丹,......花四时皆开,深红照眼,经月不谢。中心一朵,晓生甘露,其甜如蜜。”南方偶雪,雪中美人蕉开放当然有可能。宋朝朱翌的《猗觉寮杂记》就说:“右丞不误,岭外如曲江,冬大雪,芭蕉自若,红蕉方开花,知前辈不苟。”
美人蕉花期很长,从春天延及炎夏,甚至跃入颇带寒意的深秋,是“百日之花”。美人蕉平易近人,随地而安,把它栽到那里,就在那里生根、开花、结实,是绵延下一代的高手,所以婚嫁常用?碜鑫?霸缟?F子”吉祥物。依照佛教的说法,美人蕉是由佛祖脚趾所流出的血变成的,昙华的名字就由此而来。
“照眼花明小院幽,最宜红上美人头。无情有态缘何事,也倚新妆弄晚秋。(清·庄大中·美人蕉)”耀眼靓丽美人蕉迎风开放,更显得小院清幽。头上簪着美人蕉的美人,心头是不是也簪着如花的欣喜?或者只能弄艳晚秋,孤芳自赏?
“红颜绿袖舞娉婷,碧玉人家现巧灵。多少秋风吹不歇,只缘痴梦醉酩酊。(宋·无名·美人蕉)”秋风起兮,美人蕉依然倩影袅娜,醉酒当歌,岂不知严寒就到,一切将化成凄凉?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唐·杜荀鹤·闽中秋思)”夏夜雨来,临窗小坐,美人蕉叶上沾风滴雨,传来淅淅雨声,便生出了“蕉林听雨”的情怀,其中是不是蕴含着一丝惆怅?
难怪唐诗人李绅的《红蕉花》说出了:“红蕉花样炎方识,瘴水溪边色最深。叶满丛深殷似火,不唯烧眼更烧心”红得好象燃烧的火,烧眼更烧心,是不是也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
“带雨红妆湿,迎风翠袖翻,欲知心不卷,迟暮独无言。(明·皇甫?P·题美人蕉)”花红到极处,便会凋谢;女人最灿烂时,红颜已在消融;情爱到深处,激动业将退潮,这实在是美人蕉给我们昭示的大道,我们应该从中悟出点什么。
风吹也好,雨打也罢;红艳零落也好,美人迟暮也罢,那些都是诗人的感受,是诗人心境的幻影。其实永恒的美丽是心中永存着的那一份淡淡的心情。
千百年来,美人蕉依旧安安静静地开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连绵不断,让秀色常驻人间。从春天到夏天,尤其在阳光下,酷热的天气中盛开的美人蕉,让人感受到它美丽生动的存在。
anna generalis
别名: 昙华,莲焦花
形态特征: 多年生球根花卉,地下茎肉质,不分枝。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总状花序,花色丰富,花期长。具肉质根状茎。高半米至1米,叶矩圆形,绿色或紫红色。叶柄鞘状。顶生总状花序,花大,由5枚退化雄蕊和扁平的花柱组成瓣状的花冠,呈乳白、黄、粉红、橙、红等色或各色斑点。花期5-11月。蒴果具刺突起,种子黑色。园艺杂交品种很多。
生态习性: 大花美人蕉喜高温炎热、阳光充足,要求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土壤,畏强冈和霜害;对氯气及二氧化硫有一定抗性,适合于污染区栽种
分布: 印度、南美洲及非洲热带地区。
用途: 美人蕉花大且美,宜作花境背景或花坛中心栽植,也可用于道路两边布置。也可盆栽或作切花用;其肉质根含淀粉,可作饲料。
其它: 一般用分株繁殖,块茎繁殖。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有些植物的叶子的颜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这是为什么_百度知道
有些植物的叶子的颜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这是为什么
提问者采纳
随着叶绿素含量的逐渐减少、黄色素等许多色素,这样就变成各种美丽的颜色了,树木利用叶绿素捕获光能并且在叶子中其他物质的帮助下把光能以糖等化学物质的形式存储起来。 当秋天到来时,这又是为什么呢,可是、橙色以及红色等其他一些色素,而看不出其他色素的颜色,使树林变得一片金黄或一片火红树叶之所以是绿色是因为叶子中有叶绿素,还有红色素,比如叶绿素。 秋天到了。树叶所制造的营养也就不能送到树枝和树干上。 秋天的绿叶为什么会变色 所有的树叶中都含有绿色的叶绿素,但是其中有一些能够把捕获的光能传递给叶绿素、黄色素便露了出来。树叶的叶绿素也会遭破坏,山野间的树叶转眼变成很美丽的颜色。虽然这些色素不能像叶绿素一样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已有的色素。除叶绿素外,很多树叶中还含有黄色,树木不再像春天和夏天寻样制造大量的叶绿素,而沉淀在叶子里,红色素。可树叶中除了有绿色素外。这样,只是数量很少而已,白天缩短而夜晚延长。在落叶之前,天气转凉后、红等颜色? 原来在夏天时,树叶工作得很努力。在春天和夏天,绿色素慢慢褪去,于是树叶就呈现出黄,它就停止了工作,这使树木开始落叶,叶绿素在叶子中的含量比其他色素要丰富得多,其他色素的颜色就会在叶面上渐渐显现出来,也会逐渐分解,十分好看,所以叶子呈现出叶绿素的绿色,就和留在叶子里的养分或枯萎了的茶褐色混合。到了秋天
提问者评价
原来是这样,感谢!
色彩,和声音一样,是人类降生后感知世界的第一步。组成缤纷世界的色彩中,除了人工创造的,还有大自然本身的颜色。就像动物的保护色、像植物随季节变换的颜色等,都是大自然奇妙的颜色。今天要说的便是蔬菜的颜色。  蔬菜营养专家告诉我们,蔬菜的颜色不但孕育着生命的悸动,也蕴含着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的营养元素。只是我们对这些还不十分熟悉,但当...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这是由于植物叶子中的花青素的变化引起的,你可以查一下红叶的变化这个专题。仅供参考
我记得是叶绿体吧。
叶子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季节变化对身边的动植物有哪些影响
季节变化对身边的动植物有哪些影响
09-06-30 &匿名提问 发布
植物或动物的生长发育与四季气候的变化有密切关系。气候变化影响着动植物的生存方式与生存数量。通过对气温的控制,人类可用积温来衡量植物的生长速度,以及建造温室、阳畦、塑料大棚、塑料薄膜地面覆盖、风障、农田防护林、蒸发抑制和土面增温剂等人工调节的小气候培育蔬菜和栽培珍贵植物。也可以通过改良小气侯的改良为珍贵动物提供适合的环境,以达到保护或研究等目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植物或动物的生长发育与四季气候的变化有密切关系。气候变化影响着动植物的生存方式与生存数量。通过对气温的控制,人类可用积温来衡量植物的生长速度,以及建造温室、阳畦、塑料大棚、塑料薄膜地面覆盖、风障、农田防护林、蒸发抑制和土面增温剂等人工调节的小气候培育蔬菜和栽培珍贵植物。也可以通过改良小气侯的改良为珍贵动物提供适合的环境,以达到保护或研究等目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主要是温度 阳光 湿度 等等等 所有动植物都是为了更好的在地球上生活而进化来的所以从另一方面说 所有生命的生长状态习性 都是为了生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广西猫儿山几种常绿和落叶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季节变化--《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广西猫儿山几种常绿和落叶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季节变化
【摘要】:本研究以猫儿山中山森林共生的3种常绿阔叶树和3种落叶阔叶树为材料,通过测定6种植物的SOD、CAT、POD等抗氧化酶活性、抗坏血酸含量、谷胱甘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等光合生理指标在不同季节的变化,结果表明:植物从春季到冬季遭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同时或相继发生的环境因素胁迫下,植物体内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也表现出不同的季节变化。
1、三种落叶植物叶片内的SOD、POD和CAT等酶活性和丙二醛、可溶性糖等的含量在春夏季节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说明三种落叶植物有近乎相同的调节机制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3种落叶树春季SOD、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夏季CAT、GR活性和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含量处于较高水平,MDA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可以认为MDA含量的下降主要与CAT、GR活性和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含量的升高有关。
2、三种常绿植物叶片以上各项生理指标的季节变化却不尽相同,说明三种常绿植物适应环境的调节机制有所不同。但三种常绿植物叶片MDA含量的季节变化基本相同。MDA的含量的变化呈先升再降的状态,到达秋季上升幅度较高,在同一时间CAT和POD的活性降低,可以认为MDA含量的上升主要与CAT、POD活性的降低有关。
3、在冬季低温情况下三种常绿植物叶片SOD、POD、CAT、GR活性较高,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含量也处于较高水平,是保证其安全越冬的重要生理反应。此外,低温环境还会增加植物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三种常绿植物冬季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都较高,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但冬季脯氨酸含量较低,它既有适应逆境的意义,又可能是细胞结构和功能受损伤后的表现,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4、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和活性氧清除剂,本实验结果显示6种植物叶片的两种抗氧化物质在生长季节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出抗氧化物质在抵御外界不良环境、清除体内活性氧方面的协同作用。
5、常绿和落叶阔叶树两者对季节性的环境变化采取了不同的抗氧化适应性策略。落叶树叶片寿命较短,采取高度警备的抗氧化策略,而常绿植物叶片寿命较长,为保证安全过冬采取相对持久的抗氧化策略。在春夏季节,落叶树SOD、CAT、GR活性和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基本上均高于常绿树,一般认为,抗逆性高的植物有较高的酶活性,由此初步推测落叶树的抗胁迫能力高于常绿植物。
6、常绿植物净光合速率大小的季节顺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落叶植物净光合速率大小的季节顺序为夏季春季;青榨槭等落叶树种净光合速率比银木荷等常绿植物高,有利于其在群落中占领空间取得优势地位。
7、常绿植物叶片蒸腾速率季节变化大小顺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落叶植物叶片蒸腾速率随季节进程的变化为夏季春季;总体看来,落叶植物的蒸腾作用较强。
8、6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以认为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受气孔限制所影响。
9、常绿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季节变化大小顺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落叶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随季节进程的变化为夏季春季。同种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季节变化与净光合速率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种间遗传的差异性所以不同种植物之间叶绿素含量的多少不能反映其净光合速率的高低,如银木荷净光合速率最大,但叶绿素含量却最低。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Q945.79【目录】:
中文摘要3-5Abstract5-10第1章 前言10-16 1 广西猫儿山概况10-11
1.1 地理位置10
1.2 气候水文10-11
1.3 土壤及植被11 2 研究内容11-15
2.1 抗氧化生理的研究11-13
2.1.1 抗氧化生理的研究进展11-12
2.1.2 抗氧化生理的季节变化12-13
2.1.3 抗氧化生理的研究意义13
2.2 光合生理的研究13-15
2.2.1 光合生理的研究进展13-14
2.2.2 光合生理的季节变化14
2.2.3 光合生理的研究意义14-15 3 研究目的和意义15-16第2章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方法16-19 1 试验地概况16 2 试验材料及仪器16-17
2.1 试验材料16
2.2 试验试剂和仪器16-17
2.2.1 主要试剂和药品16-17
2.2.2 实验仪器17 3 试验方法17-18
3.1 野外测定17
3.2 室内测定17-18 4 数据分析18-19第3章 猫儿山中山常绿和落叶植物抗氧化保护系统的季节变化19-33 1 结果与分析19-31
1.1 可溶性糖含量的季节变化19-20
1.2 脯氨酸含量的季节变化20-21
1.3 丙二醛含量的季节变化21-22
1.4 抗坏血酸含量的季节变化22-23
1.5 谷胱甘肽含量的季节变化23-24
1.6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季节变化24-25
1.7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季节变化25-26
1.8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季节变化26-28
1.9 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的季节变化28-29
1.10 蛋白质含量的季节变化29-30
1.11 叶片含水量的季节变化30-31 2 小结与讨论31-33第4章 猫儿山常绿和落叶植物光合指标的季节变化33-39 1 结果与分析33-37
1.1 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季节变化33-34
1.2 叶片蒸腾速率(Tr)的季节变化34-35
1.3 叶片气孔导度(Gs)的季节变化35-36
1.4 叶片胞间CO_2浓度(Ci)的季节变化36
1.5 叶绿素含量含量的季节变化36-37 2 小结与讨论37-39第5章 结论39-41参考文献41-48附图48-51项目来源51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51-52致谢52-5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坤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易现峰,杨月琴,贲桂英;[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廖德宝;白坤栋;曹坤芳;蒋得斌;;[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8年03期
费伟,陈火英,曹忠,刘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5年01期
熊爱生,彭日荷,姚泉洪;[J];生命的化学;2002年02期
林金科,赖明志,詹梓金;[J];生态学报;2000年03期
王文杰,祖元刚,杨逢建,王慧梅,王非;[J];生态学报;2003年11期
王建林;于贵瑞;房全孝;姜德锋;齐华;王秋凤;;[J];生态学报;2008年02期
周瑞莲,张普金;[J];生态学报;1996年04期
陈银萍;张满效;陈拓;张有富;安黎哲;;[J];生态学杂志;2006年11期
朱彪,陈安平,刘增力,李光照,方精云;[J];生物多样性;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崔兴国;[J];花生科技;1998年01期
赵宝龙;唐忠建;孙军利;杨兆勤;;[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1年03期
姜国良,刘云,刘文文;[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肖慧;唐学玺;王艳玲;杨震;;[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苗洪利;侯红英;郑荣儿;彭凯平;孟继武;;[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郭赣林;董双林;董云伟;;[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毛安君;王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2期
刘伦沛;;[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张建民,赵宏,昝金东,王丛丛,王飞,马庆林;[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王兴安;邱念伟;马宗琪;;[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福利;王渭玲;;[A];2012新型肥料创制关键技术与新工艺、新设备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邢震;姚霞珍;张启翔;刘灏;旦巴桑布;;[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钱仁卷;刘洪见;林霞;黄建;张旭乐;;[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马宗骧;王奎玲;刘庆华;刘庆超;唐启和;;[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杨轶华;梁鸣;;[A];2010植物免疫机制研究及其调控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史金丽;王立刚;刘景辉;邱建军;;[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郭志强;董志强;;[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杨炳南;刘斌;杨延辰;李鑫熠;林亚玲;张小燕;;[A];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2011)[C];2011年
杨锐;兰剑;谢应忠;刘根红;;[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沙广利;郭长城;睢薇;李光裕;;[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俊忠;[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种培芳;[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王齐;[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李瑛;[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李玉华;[D];兰州大学;2010年
李培英;[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张秀娟;[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王俊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李瑞利;[D];南开大学;2010年
胡安辉;[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庆福;[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乔芬;[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罗丽;[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詹菁;[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张威;[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高胡静;[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陈卫卫;[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李秋丽;[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吴娟;[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高岩;[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任明,张岩峰;[J];江西化工;2001年01期
张世英,程炳嵩;[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李克斌,王琪全,刘维屏;[J];上海环境科学;1998年05期
韦武青;王雪忠;;[J];上海蔬菜;2009年01期
王得前;[J];饲料博览;2002年08期
王琪全,刘维屏;[J];土壤学报;2000年01期
刘志伟,邱国军,王世国,于英杰;[J];现代化农业;2000年08期
张小冰;王晓丽;;[J];运城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马旭俊,朱大海;[J];遗传;2003年02期
翟彩霞,马春红,王立安,陈霞,郭秀林,崔四平,李广敏;[J];玉米科学;200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丽;[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赵励军;[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永杰,董树刚,付成秋,刘志鸿,吴以平;[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易现峰,杨月琴,贲桂英;[J];青海草业;1998年04期
谭大海;沙伟;张莹莹;;[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李美茹,刘鸿先,王以柔;[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7年03期
马俊莹,周睿,程炳嵩;[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孙志宾;齐兴云;张洪涛;王增兰;赵彦修;;[J];山东科学;2006年03期
时忠杰,胡哲森,李荣生;[J];贵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物科学版);2002年02期
史冬燕;;[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曹锡清;;[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86年02期
彭长连,林桂珠;[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会成;[D];南京林业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养植物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