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能让金价还能降吗升高吗

您现在的位置:
兰新高铁最新消息:兰新高铁助力一带一路成新丝绸之路黄金通道
  兰新高铁最新消息:兰新高铁助力一带一路成新丝绸之路通道
  编者按:一路向西,兰新铁路助力&一带一路& 西出阳关有高铁。12月25日,兰新高铁第二双线路将会全线通车。这条全长1776公里,国内最长的高铁,将乌鲁木齐向东出疆的时间缩短到4个小时,至兰州的时间缩短一半。至此,甘肃、青海、新疆正式被纳入我国&高铁版图&,从此和北京的8小时圈相连接。以后乌鲁木齐早晨喝茶,晚上兰州吃拉面不再是梦想。伴随着兰新高铁的逐步开通,中国的大西北告别了没有高铁的历史,开始和中东部一样,共享高铁&红利&。而站在更高的地方俯瞰,顺着兰新高铁一路西延,古老的丝绸之路正蓄势待发。作为横贯中国西北甘肃、青海、新疆3省区的铁路大动脉,将成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黄金通道&。其意义不仅止于经济,更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战略的需要。&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广阔。
  中国电建(行情,问诊):设海外区域总部,更好的迎接&一带一路&战略
  中国电建 601669
  研究机构:申银万国证券 分析师:陆玲玲 撰写日期:
  董事会同意公司设立海外区域总部,为公司国际业务加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公司积极推动国际业务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深化国际业务管理体制改革。海外总部的成立可以实现公司国际业务管控功能前移,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国际业务市场的竞争能力和管理效率,让公司能够更好的迎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历史发展新机遇。
  维持&增持&评级,维持盈利预测:假设公司今年完成资产注入,预计14/15年净利润分别为70.8亿元和78.5亿元,EPS为0.52元和0.58元,增速分别为10%和11%,对应PE8.0X和7.2X。此外,按10%净利润增速和30%的分红率计算,公司当前股价对应14年股息率为3.8%。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公司优先发展国际业务的部署有望促成公司发展拐点,维持&增持&评级。
  我与大众的不同:1)新海外总部带来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的营销管控体系。公司此次改变了原有的国际高端市场总公司集中营销、中低端市场子公司自主营销的海外业务模式,改由海外总部统一营销和管理,彰显公司对国际业务拓展的重视和发展决心。海外总部将在项目风险管控、营销管理等方面将聚焦更具专业性。2)公司位列2014ENR国际工程承包商250强第23位,在上榜中国企业中名列第三,国际竞争力强。14H1公司实现海外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9.3%,海外业务占比达25.7%,位列A股建筑类上市公司第四。2013年公司新签海外订单737亿元,同比增长13.5%,海外业务占比达35.1%。未来随着公司海外区域总部的正式成立,海外业务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3)年初至今公司已在多个&一带一路&市场有所收获,未来有望更多受益于政策红利。截止2013年末,公司项目已遍及全球72个国家,累计执行海外项目486个。年初至今公司在斯里兰卡、尼泊尔、柬埔寨、老挝、巴基斯坦、卡塔尔等重要&一带一路&国家已有订单收获,说明公司已在这些区域积累了客户资源以及口碑,&一带一路&战略将给公司带来积极变化。
  中国中铁(行情,问诊):2014前三季度纯利同比增长13%,铁路投资加码有助业绩持续释放
  中国中铁 601390
  研究机构:群益证券(香港) 分析师:李晓璐 撰写日期:
  结论与建议:
  2013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7%,全年毛10.46%,期间费用率下降,符合预期。A股股价对应2014年和2015年动态P/E为7.85倍和6.57倍,H股股价对应动态P/E为7倍和5.9倍。均维持买入评级,鉴于股价已经超过前期推荐的目标价,继续上调目标价。
  201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16.67亿元,同比增加12.33%,实现净利润70.73亿元,同比增长12.69%;每股收益约0.33元,符合预期。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增加约0.68个百分点,为10.68%。
  其中,3Q实现营业收入1543.46亿元,同比增加13%,实现净利润30.13亿元,同比增加8%。3Q毛利率11.15%,同比微增1个百分点。
  1-9月份公司新签合同额6,055.6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基建板块4,679.1亿元(铁路工程1,578.3亿元,同比增长16.3%;公路工程702.1亿元,同比减少1.3%;市政及其他工程2,398.6亿元,同比增长13.6%),同比增长11.9%;勘察设计板块100.3亿元,同比增长8.3%;工业板块149.7亿元,同比增长22%。
  截至9月底,公司未完成合同额18,476.6亿元。其中基建板块14,831.0亿元,勘察设计板块239.9亿元,工业板块217.5亿元。
  加大铁路投资依然是中央政府首选的微刺激手段之一,2014年全国铁路投资完成额经过多次加码,目前的计划总额达到8000亿元,同比增长21%。
  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4252亿元,同比增长25.1%,远高于去年同期增速4.2%。按照全年8000亿元的投资完成额计算,那么第四季度还有3748亿元,季度同比增长约26.6%,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据此,我们预计公司四季度的新签合同额将加快增长。
  综上,预计2014年和2015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113.9亿元(YoY+21.5%,EPS0.535元)和136.26亿元(YoY+19.63%,EPS0.64元)。
  中国建筑(行情,问诊):增量资金产业思维,价值重估打开空间
  中国建筑 601668
  研究机构:国泰君安证券 分析师:张琨 撰写日期:
  低风险增量资金入市,公司价值有待重估。降息政策带动无风险利率下行,低风险增量资金入市提升低估值、高分红公司估值。中国建筑作为房建领域龙头,其治理结构完善、经营业绩优异,是典型的估值低(建筑板块最低,分拆上市公司总市值超1000亿元)、高分红(股息率3%)标的。考虑到优先股获批带动发展以及未来增量资金将继续入市,公司多元化盈利点有望迎来价值重估,参照同类提高14年PE至8.4倍(原5倍),维持2014/15年EPS0.83、0.98元预测不变,目标价7元,维持增持评级。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southmoney
南方财富网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个股分析专区
48小时排行
概念股专区金融之王: “一带一路”开启高铁发展的黄金时代 (银河策略 殷睿 ) 1、 高铁改变中国经济... - 雪球&:“一带一路”开启高铁发展的黄金时代(银河策略 殷睿 )1、 高铁改变中国经济地理版图任何经济体的发展,都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与之配套。至今,我国已经建立起全球范围最广、线路最长的高铁线路网,打开了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高铁之于今日的中国,犹如19世纪末铁路建设改变美国,是一场经济地理革命,将彻底改变中国经济地理版图。1.1 经济圈由港口导向转为高铁导向自改革开放后,以“三来一补”为首的加工型贸易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种贸易模式主要通过国内庞大的劳动力和丰富的原材料资源,通过接受海外订单,在国内生产、包装后,通过关口输往海外,最终为我国积累巨大的外汇储备。根据我国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这种转口贸易主要通过港口来完成:第一,中国拥有近3.2玩公里长的海岸线,良好的海域环境为发展港口交易提供优质的天然环境;第二,中国的北部、西部均是高原、沙漠、高山等极端地貌,铁路或公路的建设成本极高,当年缺乏发展的条件;第三,中国的西南部毗邻多个国家,因地貌、政治因素等原因,也没有实现向南走的方案。因此,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城市,主要依托于港口经济圈的贸易活动而壮大。港口城市的发展与港口贸易的兴衰息息相关。但由于出口导向模式下,过去我国并没有体系的区域产业分工,低端的“三来一补”贸易同质性非常严重,造成区域间贸易活动恶性竞争非常严重,也缩小了港口经济的辐射半径。在高铁导向的新型城市布局下,高铁站点充分利用城市的专业分工优势,以翻修或新修的高铁站点为依托,形成以高铁为核心的多重商务圈格局。以无锡市高铁站规划为例,其高铁站规划连接无锡市诸多乡镇,促进包括锡山区,安镇一羊尖新市镇,东亭一锡港新市镇、鹅湖新市镇在内,甚至无锡东北与苏州西北的整个地区的发展,立足形成功能更加综合和完备、经济体量可观的。高铁高速度的特点使其停留站点较少,无锡站不仅是无锡的高铁站,更是江阴、张家港、常熟、宜兴的高铁站,这些城市积极向无锡靠拢,2011年7月,江阴、张家港、常熟至京沪高铁无锡东站的客运专线在高铁正式投运前全部开通,无锡市逐渐成为新型区域的中心城市。1.2 高铁网络是建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基础在新一届政府的规划蓝图中,明确提出国内区域联动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强调人的城镇化和绿色智慧城市前景。过去我国城镇化主要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而快速发展。从数据上看,短短三十年城镇化率从27%迅速提高至53.7%,并逐渐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经济圈。然而中国幅员辽阔,极大经济圈之间的商务联系效率非常低下,区域内城市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近两年受到经济增速整体下行的影响,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这五大发达地区经济增速也大受影响。2007年,五大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速处于中游水平,且均高于全国GDP平均增速;但到了2013年,五大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速已经处于中下游水平,且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增速的放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去发达地区的增长优势已经接近极致,反观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仍然旺盛。近几年中国区域经济形势正在发生逆转:(1)产业大规模向内陆转移。产业转移非常明显的体现在对外贸易部门。2013年广东、浙江的出口金额同比增速为10.9%,而上海、江苏则分别降至-1.2%和0.1%,反观内地四川和贵州两省的出口同比增速高达9.1%和39%。(2)投资增速东西逆转。投资方面,东部城市整体的投资增速逐步落后与中西部。这一方面与政策的导向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中西部庞大的基建空间为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随着中西部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对资金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强,为产业跨区域转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高铁的建设,为中国区域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目标,都将因高铁而变成现实。全国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全部实现一日达,极大地提高资源的流转速度,助力东西部的互动式发展。另外,高铁沿线2小时车程的所有区域,都将其区域发展和产业规划主动接驳入高铁经济圈中,全新的经济地理格局将形成。1.3 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长期以来,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为创造中国经济奇迹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总体上较为粗放,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制造业粗放发展还带来大量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单位GDP能源消耗较高,水、大气、土壤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如果现在不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将来付出的代价就会更大。因此经济结构转型迫在眉睫。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过去一个时期,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制造业,达到GDP的46%。但与发达国家服务业占比一般达到70%以上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高铁时代的开启,使得全国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在一天之内就可以到达,大大提高资源的转移效率和空间转移成本,城市的功能性定位将逐步清晰:带有战略资源的企业总部将进一步集聚在核心城市,而具有生产性资源的制造中心与原材料产地逐渐撤离核心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散。伴随着一线核心城市走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其总部经济效应日益增强,最终将效仿美国纽约等成熟的特大型城市变成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发展结构。而高铁的开通促使更多高端商务人士选择在一线核心城市办公和娱乐,将带动相关服务类产业快速发展。2、 高铁改变世界政治格局过去领导人的出访,更多的是为了两国政治层面上的建交;如今新一届领导人的出访,更多的心思放在经济层面上的互动和交流,特别是推销中国的高铁技术。自2013年起,从泰国、非洲、英国、俄罗斯、东欧等地的出访路线上看,均是围绕领导层“新丝绸之路”的大战略背景下进行商谈,并积极推销基建合作项目中的高铁技术。为什么当届政府如此热衷于“高铁外交”呢?第一,海上线路难突破重围。世界上的贸易主要通过海运或陆运完成。我国自改革开发以来,对外贸易的输送长期依赖于海上运输。当今世界政治格局风云变幻,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明确,联合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意欲制衡中国。与美国的“C形”海上围拢战略相比,海军恰是我们当前最大的劣势。另一方面,中国面向西太平洋的唯一窗口就是台湾,而台湾目前仍与大陆有隔阂,想利用台湾获得太平洋海上路线,短期很难实现。换言之,我国的海上贸易容易受到世界政局的影响,复杂多变。第二,背靠亚欧大陆,借亚欧经济发展之东风。海陆行不通,但中国绵长的陆上国界线以及众多的接壤邻国是是我们发展陆上交通的最大优势。特别是我们背后的腹地——亚欧大陆,聚集了全球60%以上的人口,经济总量也占据全球总量的六成左右。如此庞大的需求市场,开发前景广阔。在陆路上运输,最经济的方式就是铁路。在如此漫长的铁路建设路线上,要实现多桥梁、跨隧道、投资大、工期长等困难,过去是非常难做到的。但目前中国已经掌握高铁的核心技术,也拥有设备的研发制造能力,使得高铁项目总施工成本较法国、德国、日本等高铁技术公司的成本要低很多。加上领导人提出的跨国建设原则——“中方出资金、出技术、出设备去建设,建成后双方运营”,极大地提高参与国的兴趣。第三,高铁输出是中国制造业产业出口的最佳突破口。过去中国的制造业是进口替代型制造,即我们只生产最终用于消费的生产品,处于产业链中最下游、附加值最低的区间。而自从在高铁技术上突破后,制造业开始由“进口替代”转向“生产替代”,即我们不仅生产自己消费的东西,还能够生产制造型装备。高铁出口,一方面将进一步拓展高铁产业链的发展机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如钢铁、机车、电子控制、新能源、新材料等产品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为新型的制造型装备出口做好铺垫。一旦亚欧告诉铁路进程取得突破,意味着亚欧经济的联动性将大大增强,既能实现亚欧经济的共同发展,也有利于降低中国对美国对外贸易的依赖度。3、 “一带一路”并不是简单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随着李总理的欧洲行上大单的签订,陆续有媒体开始骚动,提出中国大规模投资欧洲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这个提法很快在国内投资圈中也盛行起来,纷纷抛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带来的好处和机会。果真是如此吗?马歇尔计划,也称欧洲复兴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面上看,马歇尔计划也是美国人到欧洲进行投资,但是这与中国的“走出去”战略还有很大的差别。第一,马歇尔计划的背后是美元的全球化战略。马歇尔计划实施之时,美元已经是全球自由兑换的货币了,而人民币的国际化还为之尚早;第二,马歇尔计划中很重要的内容是美国向欧洲提供贷款,但克强总理访问欧洲三国中,只有对俄罗斯提供了信贷,在其他国家中并没有提;第三,马歇尔计划是带着援助的性质,但中欧经济体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走出去”战略,更多的是让国内的产能能更好的与国外的需求、品牌或技术进行互补对接,以实现共同发展。可见,“一带一路”只是中国国内转型升级、扩大外部需求的应对战略,并非是中国对外援助之意。而从“一带一路”的发展要点来看,是“高铁政治”的细化。“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首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首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大会上,李总理全面阐述了中国的亚洲合作政策,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为“一带一路”战略建设赋予发展方向。(1)未来的国家政治经济战略重心在于“走出去”回顾2013年习李组合上台以后的出访路线,主要涉及中亚、东欧、东南亚等地区,为“一带一路”战略合作构想的战略核心在于加深与周边区域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合作。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步伐,国家在政策层面出台了简化审批流程和手续,为对外贸易提供便利等措施。(2)核心内容是基础建设从历史上来看,基础设施投资被视为拉动经济复苏和增长的最有效手段。面对国内建筑业的下滑趋势,中国资本“走出去”恰是迎合了当前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旺盛需求。加快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的互通建设,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与相关地区的贸易规模,另一方面为中国承包工程、建设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4、 “高铁政治”是高铁大发展的历史使命4.1 国内高铁建设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新领导层上台后不断提出经济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施政目标,并明确提出了以高铁建设为首的中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带动经济转型、支持经济稳增长的重要举措。我们从数次有关铁路投资的政策内容进行梳理,发现有三大内容值得关注:第一,铁路基建仍是稳增长的重要举措。受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工业增长和社会零售消费大体平稳、出口增长反复波动的影响,今年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以铁路为首的托底政策支持。今年伊始,国务院连发批文明确铁路建设作为经济推进的三项措施之一,铁路投资额从最初的6300亿元不断上调,最终确定2014年铁路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为8000亿元,仅次于2010年的8427亿元的峰值纪录。第二,加快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加速推进铁路投资多元化。李总理多次强调,铁路建设不能光靠国家投资“单打独斗”,要积极吸引民营资本进入。为了解决铁路投资的资金问题,今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铁路发展基金,规模为每年2000亿-3000亿元。7月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铁路发展基金管理办法》,明确铁路发展基金采用公司型基金形式,存续期15-20年,由铁总作为基金的主发起人。9月底,铁总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兴业银行四家银行的投资平台,共同签署了《出资人协议》和《公司章程》,标志着铁路发展基金正式设立。目前铁路总用四负债超过3万亿元,且新建路线多处于亏损状态,短期内铁路发展基金的盈利模式并不被民营资本看好。因此资金将是制约新一轮铁路投资的重要瓶颈,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仍将加速推进。第三,将高铁打造为中国制造业“走出去”的最佳拳头产品产品。截至2013年底,我国高铁总营运里程已经突破1万亿公里,占据全球高铁总营运里程的一半以上比重。中国高铁技术已经成为中国高端装备技术的最佳拳头产品产品。因此高层在外交合作中积极推销中国高铁技术。我们认为,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高铁制造出口的规模仍有大规模提升空间。目前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两家公司的海外收入占比均不足10%,远低于大型国际公司的海外份额占比,预计在十年内比重能达到20%以上。4.2 国内高铁需求旺盛在5年以前,高铁还处于建设初期,当时国内有一大堆反对建设高铁的声音,观点无外乎“票价太高,没有需求”。5年时间过去了,第一批的高铁网络基本搭建完成后,我们再回头看看高铁的上座率。尽管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上座率数据,但是我们从4条主干线数据上可以看到,第二日的高铁票中,一些好的时段的车票已经售罄。而在节假日期间,高铁票一票难求也是常见之事。意味着“票价太高、没有需求的”的观点完全不成立。进过5年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的高铁运营里程数已经突破1万公里,尽管占我国铁路总运营里程的比重非常低,但是与全世界高铁里程总量相比,规模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尽管如此,我们认为国内以高铁为核心的铁路基建空间仍然非常广大。一方面,根据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年的铁路投资的增速依然高于20%;另一方面,今年铁路建设目标一提再提,且审批也在加速,但前三季度仅完成目标50%左右,决定四季度和明年的投资进程依然高涨。5、 投资机会我国高铁建设进入黄金发展期,铁路投资重回历史高点,南北车或进行合并;海外出口获突破;重点推荐鼎汉技术、晋西车轴、中国北车;看好中国南车。同时转发到我的首页发布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豆瓣人人FacebookTwitter更多...流动性价格会一路走高吗
|中国外汇|金融|流动性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流动性价格会一路走高吗
  中国金融
  在2013年第四季度,市场流动性价格逐步走高,目前一些理财和短期融资券的年化利率已高于6%,国债利率也不断上升至4%以上,导致年底流动性更趋紧张。这其中可能包含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例如美联储量化宽松退出的因素,央行期望完成年初信贷规模预设目标的努力,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化等等。一些国际投资银行在展望2014年时,认为全年流动性会中性偏紧,并且呈“前高后低”的局面。那么,2014年中国流动性的数量和价格趋势究竟如何?
  主持人:
《中国外汇》副主编
  沈建光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程漫江
中银国际控股董事总经理、研究主管
  魏凤春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
  在2013年第四季度,市场流动性价格逐步走高,目前一些理财和短期融资券的年化利率已高于6%,国债利率也不断上升至4%以上,导致年底流动性更趋紧张。这其中可能包含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例如美联储量化宽松退出的因素,央行期望完成年初信贷规模预设目标的努力,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化等等。一些国际投资银行在展望2014年时,认为全年流动性会中性偏紧,并且呈“前高后低”的局面。那么,2014年中国流动性的数量和价格趋势究竟如何?
  钟伟:欢迎三位参与本期的圆桌讨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维持宏观调控的稳定和连续,维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但同时也指出,存在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和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等问题。三位对2014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和通胀态势有何预判?对2014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M2和新增信贷又有何预测?
  沈建光:展望2014年经济走势,GDP增长将稳中有降,全年增长或为7.6%。投资增速将回落,但消费和净出口增速有望上升;通胀方面,预计2014年通胀为3.0%。
  从三驾马车来看,首先投资方面,城镇化进程会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加速,但受到产能过剩影响,制造业投资可能仍继续下滑。预计2014年房地产投资不会下滑过快。如果整体来看2014年融资成本仍维持高位,必将对投资增长造成明显负面影响。
  消费有望好于2013年,尽管受提倡节俭与打击腐败的影响,餐饮消费与奢侈品消费仍会像2013年一样受到影响,但城镇化配套改革的推进有利于释放农民工消费,二胎政策放开有助于刺激育婴产品消费等等。对外贸易方面,2014年海外经济形势的恢复,将支持中国出口增速反弹;而国内需求相对平稳,也将促进进口增速保持稳定。预计2014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正。
  而货币政策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14年定调“稳健”,并提到“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预计2014年货币供应与2013年相近,虽然2013年年底货币政策有所收紧,但2014年全年仍会是中性的基调。M2增长或仍将维持在13%,而新增信贷目标或略低于10万亿元,新增社会融资总额将达到18亿元。
  魏凤春:我认为,2014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大致还能维持7.5%左右的增速,通胀则全年大概维持在3%水平。不过,二者都存在一定的下行风险。
  基于“控杠杆”、“去产能”的考虑,2014年的社会融资规模内部构成将出现一定的改变。近年来,社会融资增长源自银行表外流动性的“野蛮生长”。若未来让这一部分资产继续膨胀,只会继续分流实体资金,让产业结构偏向基建、地产的现象更加严重。而这显然与经济转型的大逻辑相悖。
  对于2014年的货币政策,控制非标资产仍将是一项重要任务,所以偏紧货币环境(特指价格方面)难言发生质变。但是,对表内的信贷无须担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货币政策定的调仍是稳健,预计信贷增量为9.5万亿元左右。而社会融资的关键变化在于表内比重相对于表外有所提升,会呈现“内松外紧”的格局。
  程漫江: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很难进入新一轮可持续上升周期。预计2014年GDP增速可能进一步回落至7.2%。通胀已从2012年年底进入缓慢回升通道。预计在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下,2014年一季度之前,通胀可能进一步攀升至3%~3.5%, 2014年全年CPI同比增长3.0%~3.2%。
  2013年6月的银行间流动性冲击之后,央行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审慎,决策层希望借助偏紧流动性抑制地方债务和投资无约束膨胀的政策意图逐渐明朗。而随着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资金流入可能重新回到低位甚至出现短暂流出。2014年货币增速将延续回落态势,M2增速可能进一步下降至13%附近。融资环境趋紧和融资成本上升已经对社会融资规模产生了显著影响,偏紧的流动性环境在2014年难以出现显著改善。预计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7万亿元,新增贷款可能在9万亿元左右,同样与2013年相当。
  钟伟:按照三位对主要增长目标和流动性数量的预测,2014年全年流动性价格又会是怎样的走势?是前高后低还是一路走高?特别是对美联储即将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操作的市场预期,以及中国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化的进程,会如何冲击流动性价格?
  沈建光:2013年四季度以来,央行货币政策比三季度有所收紧。而至年底,受到财政存款投放低于往年的影响(截至11月底,政府一般预算盈余接近5000亿元,远高于1.2万亿元的赤字预算目标),流动性更趋紧张,资格大幅走高。
  展望2014年,由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仍将2014年货币政策定调“稳健”,并提到“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预计流动性不会过紧与过松。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全年的流动性价格一般会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预计2014年仍会保持这种势头。
  与2013年资金价格相比,我认为还需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全球资本走向。由于2013年12月美联储已经宣布逐步退出QE政策,这一事件对中国资金面的影响比较温和。另一个是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影响。预计2014年这一过程将有重大进展。从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初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利率普遍上升。
  魏凤春:控价与控量的矛盾长期存在。基于央行需要控制非标资产的考虑,我们预判,2014年央行仍会采取控价的策略,使得资金价格会维持在一个高位波动。
  目前来看,QE退出必然导致市场预期的转变,从而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心理上的紧缩效果。QE的退出必定会给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带来很大的压力。提到利率市场化的影响,我想先阐述两条国际经验:年美国利率市场化得过程中,美国国债收益率先升后降,与CPI、GDP一致;韩国两次利率市场化期间,国债收益率都是下降的,与CPI一致。这表明,利率的变动最终还是要依托于经济基本面。市场总是走在前面,事实上业内已经藉由理财产品在开始“试错”了,以此寻找一个无风险的利率中枢水平。
  程漫江: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机构降杠杆进程中,资金成本将出现趋势性抬升。银行通过理财产品等表外渠道获得资金,然后借助对其他存款性公司、信托机构、证券公司等同业渠道对企业部门进行融资,实现变相的利率市场化。这一方面收缩了表内资产规模,另一方面推高了整体资金成本。随着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外部利率的提升将收窄国内外利差,资本流入在2014年将回到较低水平。
  资金成本上升、金融机构去杠杆化以及外部资本流入放缓会推动短期利率中枢上升至较高水平。在持续偏紧的流动性环境下,短期利率对流动性变动的敏感性会加强,资金需求的季节性冲击可能会导致2014年短期利率上升至较高水平的情况更为频繁地出现。2014年上半年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偏紧状态;但随着经济下行风险加大,货币政策可能会进行微小调整,下半年流动性可能因此较上半年略有改善。
  钟伟:就信用债和利率债而言,三位认为,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状况会使得2014年年内的信用问题会在多大程度上暴露出来?2013年四季度国债利率居高不下,三位认为国债利率趋势如何?2014年会重演2013年6月份的“钱荒”现象吗?
  沈建光: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确实是个风险点。市场普遍预期地方债务是20万亿元左右,不容乐观。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控制债务风险”单列,也足见决策层对于地方债务风险问题的重视。但是,决策层越是重视越不会让风险爆发。伴随着还款高峰的到来,预计2014年会有很大部分债务采取展期,以防范风险扩大;同时,决策层提到未来地方政府性债务将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有利于未来债务管理。
  2014年是否会重演6月份的“钱荒”?在我看来,2013年6月“钱荒”虽然是央行未及时出手缓解流动性紧张局面而造成的,但其引发的金融市场的强烈动荡和后果,已经远远超出央行预期。从决策层的角度而言,是不会允许此类“钱荒”再次出现的。我认为,2013年年底资金价格大幅上涨是短期现象,央行会加大干预,最终确保流动性回归正常。
  魏凤春: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我并不担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地方债务予以了充分的重视:一是提出要从源头规范;二是明确了责任,省区市政府都要对本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负责任。这种自上而下负责制度的设计,给地方债务提供了回旋余地。
  需要担心的是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可能爆发的信用问题。相比于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企业去产能引发的信用事件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更值得关注。近期山西的煤炭民企破产或许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要扭转国债利率上行,要么是央行放松、要么是银行配置需求提升。在2014年,我们可能会持续地看到一条比较平坦的国债到期收益率曲线。轻量级的“钱荒”在今后可能是家常便饭。扭转这样的局面,只能靠银行盈利模式的改变、流动性管理能力的提升。但目前我们似乎还没有看到。
  程漫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作为2014年首要任务之一,在我看来,中央政府信用可能逐步从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国有银行的债务定价中剥离出来。
  虽然政府抑制地方融资平台扩张和进行市场化改革的意图明确,但在改革未完成前,流动性预期偏紧、资金成本上升和银行资产结构调整,将支撑国债利率继续在2013年四季度以来的高水平波动,难以出现明显回落。信用利差的扩大可能推动信用债收益率继续有所抬升。
  在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水平和央行完善调控工具后,2014年利率达到2013年6月“钱荒”时的高水平可能性有限。但由于利率中枢已达到较高水平,对流动性波动的敏感性加强,短期利率达到较高水平的频率可能会显著增加。
  钟伟:2014年金融改革仍将不断深化。三位认为,以创业板和新三板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是否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沈建光:从股票市场来看,三中全会提出了“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的要求。其后,证监会发布了有关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优先股试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指引三个文件。在我看来,这三个文件是对三中全会改革思路的具体贯彻落实。证监会推出的监管中心后移、保护中小投资者、培育机构投资者、加强市场化改革的力度等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一系列重要举措,从长期来看有利于恢复投资者信心,为股票直接融资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从这个意义来讲,2014年资本市场或将有惊喜出现。
  程漫江:在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推动下,直接融资可能成为2014年的亮点,但由于规模有限,难以改变整体融资环境趋紧环境。重启IPO后,如果证监会正在审批的700多家企业在2014年完成上市,市场普遍预计融资额在5000亿元以内。新三板市场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但从短期看,规模有限。
  魏凤春:以创业板和新三板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应该要大力发展。这是建设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环节,海外的经验亦是如此。这一方面可以有效优化股市的融资结构,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是配合经济转型自上而下的重要政策。
  总结:谢谢三位的参与。就2014年的宏观经济而言,尽管对增长率存在不同看法,但三位都认同宏观经济会进入一个通胀温和小升、货币中性偏紧的格局;同时,三位也都指出,2014年全年流动性价格的中枢值会有所抬升,市场无风险利率水平趋高,轻量级的钱紧、钱荒难以避免。目前,中国经济的升级转型和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化还都处在进行时。相信经过这一轮改革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将更上一层楼。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价还能降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