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张涵,法学硕士358195553

Apache Tomcat/6.0.33 - Error report HTTP Status 404 - type Status reportmessage description The requested resource () is not available.Apache Tomcat/6.0.33论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的构建--《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论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的构建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各国都越来越深地步入全球化体系,全球企业并购的浪潮愈演愈烈,外国投资者对东道国目标企业的并购,在为东道国带来一系列好处的同时,为了实现利润和市场目标等,可能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东道国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正常执行,甚至会影响到经济活动以外的诸如文化、社会和政治领域,诸多不利后果大多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危及国家安全。为了在吸引外资与保护国家安全之间寻求到平衡,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我国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新兴的市场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但我国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尚未建立起来,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缺失与目前外资并购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近几年来几起外国投资者对我国企业的并购案,如:美国凯雷并购徐工案、索尼并购成都索贝案、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案等更是凸显了这一矛盾。笔者通过本文,对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析,并借鉴立法较为成熟的美国,结合我国实际对构建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对外资并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其次对国家安全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重点强调了国家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最后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外资并购对国家安全产生的负面影响,为下文构建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提供了现实的原因。
第二部分的内容论述了构建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的理论支持。首先对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进行了剖析;其次,重点阐述了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的产生是基于现实和制度两方面的原因,其中催生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产生的现实原因即是愈演愈烈的外资并购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而制度上的原因是现有的对外资并购进行审查的常规法律措施对影响国家安全的外资并购不能进行有效的规制。
第三部分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由于目前美国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立法形式和内容都比较成熟,因此,在我们应充分研究美国的相关立法,以期对我国的相关立法提供有益的借鉴。
第四部分的内容首先对目前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方面的相关立法进行了梳理;其次主要是在借鉴美国的合理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现实状况,从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对我国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D922.29【目录】:
Abstract6-11
第一章 外资并购与国家安全13-22
第一节 外资并购及其在我国的发展趋势13-16
一、外资并购的含义13-14
二、外资并购在我国的发展趋势14-16
第二节 国家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16-20
一、“安全”的基本词义16-17
二、国家安全概念的演进及界定17-18
三、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内容18-20
第三节 外资并购对国家安全的影响20-22
第二章 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理论支持22-27
第一节 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内涵及理论基础22-24
一、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内涵22-23
二、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理论基础23-24
第二节 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产生的原因24-27
一、产业政策的局限性24-25
二、竞争法制的局限性25-27
第三章 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27-40
第一节 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立法概况27-30
一、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的确立27-28
二、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和执行机构的确立28-29
三、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具体化29
四、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新发展29-30
第二节 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的实体内容30-32
一、审查的对象30-31
二、审查的标准31-32
第三节 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的程序内容32-38
一、参与机构32-35
二、审查程序35-38
第四节 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对我国相关立法的启示38-40
一、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外资利用原则38-39
二、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增强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可预期性39
三、制定基本法构建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体系39-40
第四章 构建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的建议40-51
第一节 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立法现状及不足40-45
一、立法现状40-43
二、立法不足43-45
第二节 构建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实体内容的建议45-47
一、审查对象45-46
二、审查标准46-47
第三节 构建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程序内容的建议47-51
一、参与机关47-49
二、审查程序49-51
参考文献52-55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5-5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钰媛;[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维野;[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06期
刘东洲;;[J];法学杂志;2006年06期
邵沙平;王小承;;[J];法学家;2008年03期
孙效敏;;[J];国际观察;2009年03期
蒋姮;伍燕然;;[J];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09期
孙汝祥;;[J];上海国资;2007年07期
郝洁;;[J];上海国资;2007年07期
韩龙;;[J];江海学刊;2007年04期
牛军;[J];美国研究;1998年01期
刘民;;[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丹;[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袁竹青;[D];湖南大学;2006年
刘学文;[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雷远;[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沈革新;[D];苏州大学;2009年
王嘉瑛;[D];复旦大学;2009年
李懿男;[D];复旦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萃萃;刘宏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邓峰;;[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姜发根;;[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李光宇;[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华国庆;[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张颖杰;[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张帆;;[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陆昊;;[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赵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张瑾;;[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光宇;;[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张忠朝;;[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A];中国法学三十年()[C];2008年
武常岐;谢宁铃;;[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杨闯;;[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周清华;杨雷;;[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陈业宏;陈伟翔;;[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陈业宏;陶娟;;[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张目强;;[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陶立峰;;[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宇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张瑾;[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谢银玲;[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黄萍;[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于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徐维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李国锋;[D];南开大学;2010年
刘晓岚;[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朱楠;[D];西北大学;2011年
张卫莉;[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钊;[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李晓莉;[D];郑州大学;2010年
陈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宋苹;[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沈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朱东阳;[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汤潇潇;[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高琳;[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王经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史册;[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汤欣;;[J];当代法学;2008年01期
王小琼;何焰;;[J];法商研究;2008年06期
李曙光;;[J];法学;2010年09期
孙效敏;;[J];国际观察;2009年03期
胡盛涛;;[J];国际经济法学刊;2007年01期
刘跃进;[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孙效敏;;[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王俊豪;吴晶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夏青;[N];证券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维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丹;[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王嘉瑛;[D];复旦大学;2009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石亚楠;[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付红;徐田柏;;[J];北方经济;2009年03期
刘敬慧,栾光旭;[J];商业研究;2000年12期
徐放鸣,李汉铃;[J];财贸经济;2002年02期
刘北光;[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5年05期
费艳颖,王祎;[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宋阳;[J];当代法学;2002年11期
汤欣;;[J];当代法学;2008年01期
马维野;[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06期
聂名华;[J];当代亚太;2003年06期
马宇;;[J];大经贸;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永海 毛洪安;[N];光明日报;2006年
赵英;[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凤荣;[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张修占;[D];厦门大学;2000年
韦向阳;[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帅萍;[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白小伟;[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张东峰;[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胡丹;[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朱瑞楠;[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郭晓虹;[D];南昌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曾文革;阚道平;;[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02期
刘东洲;;[J];法学杂志;2006年06期
爱新觉罗·楠婷;陈茜;;[J];法制与社会;2009年29期
李治国;;[J];中国外资;2011年06期
李锋;;[J];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07期
李锋;;[J];国际贸易;2012年11期
朱一飞;;[J];河北法学;2009年05期
杨鸿;;[J];江淮论坛;2009年05期
季仙华;;[J];中国市场;2012年11期
王晗晨;;[J];法制与社会;2013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咏;;[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际贸易研究室副主任
王中美;[N];文汇报;2012年
汪时锋;[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张宏乐 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张涵;[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王学政;[N];中国工商报;2008年
北京市中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市律师协会自然资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钱学凯;[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金国中;[N];经济参考报;2012年
南方日报记者
谢梦;[N];南方日报;2011年
吴长军;[N];国际商报;2010年
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
习超;[N];法制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阚道平;[D];重庆大学;2009年
常周伟;[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马媛丽;[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王嘉瑛;[D];复旦大学;2009年
白睿;[D];吉林大学;2012年
邵云;[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胡晨;[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于永刚;[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胡丹;[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张佳佳;[D];外交学院;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论建立我国的合同解除制度--《法学研究》1994年04期
论建立我国的合同解除制度
【摘要】:正 合同解除是合同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合同不能正常履行时,解除合同常常是处理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一个有效方法。从理论上说,合同解除制度是建立在合同自由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实行合同自由原则的市场经济国家民法中,都有关于合同解除的规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合同法中的各种问题引起民法学者的注意,对合同解除制度的研究逐步开展。不少学者在这方面发表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或者指出我国合同法(包括三个关于合同的法律和许多关于合同的法规)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或者提出各种改进和完善合同解除制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D923.6【正文快照】:
合同解除是合同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合同不能正常履行时,解除合同常常是处理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一个有效方法。从理论上说,合同解除制度是建立在合同自由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实行合同自由原则的市场经济国家民法中,都有关于合同解除的规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涵;[J];法学研究;199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长发;[D];黑龙江大学;2002年
王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邓晓华;[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李军梅;[D];清华大学;2005年
缪欢;[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徐微;[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舒瑞红;[D];郑州大学;2006年
刘铁峰;[D];延边大学;2006年
刘宏伟;[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刘明洋;[D];吉林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卫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黄金荣;[J];比较法研究;2000年03期
李永军;[J];比较法研究;2002年04期
张景峰;[J];滨州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陈德敏,峥嵘;[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龙陈;[J];当代法学;2002年01期
宁踢坡;[J];当代法学;2003年08期
崔建远;[J];当代法学;2005年01期
冯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杨凯;[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长发;[D];黑龙江大学;2002年
年亚;[D];武汉大学;2004年
孙娜娜;[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邓叶芬;[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赵文霞;[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涵;[J];法学研究;199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石永艳;[D];苏州大学;2007年
江建辉;[D];安徽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子健;;[J];才智;2011年20期
丁春燕;李正华;;[J];仲裁研究;2011年02期
申海恩;;[J];法学杂志;2011年06期
甘晓琳;;[J];中国房地产;2011年08期
俞里江;;[J];人民司法;2011年06期
甘晓琳;;[J];中国房地产;2011年15期
周江洪;;[J];法学研究;2010年01期
张健;;[J];中国律师;2010年07期
梁兰芝;;[J];中国律师;2010年06期
王艳梅;;[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山;;[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潘公明;李宗胜;张育红;;[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詹礼愿;萧洪;;[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孟银芳;;[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贾盛荣;;[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易民胜;林森才;;[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邢志刚;;[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孙淦明;;[A];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张庆华;;[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刘彤海;;[A];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2010论坛(成都)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武汉大学法学院
刘海峰;[N];人民法院报;2011年
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法院
刘子金 温永乾;[N];人民法院报;2009年
高晗;[N];江苏法制报;2008年
最高人民法院
姜强;[N];人民法院报;2008年
王晗;[N];江苏法制报;2006年
李红梅;[N];江苏法制报;2006年
刘晓燕 通讯员
田刚;[N];人民法院报;2010年
曾祥素;[N];中国质量报;2009年
刘爱东;[N];江苏法制报;2007年
陈 玮;[N];人民法院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坚;[D];湖南大学;2012年
张梦珣;[D];复旦大学;2012年
张红;[D];湖南大学;2011年
卢春荣;[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莹;[D];吉林大学;2005年
洪玉;[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王暾;[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朱育兵;[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祁向洲;[D];郑州大学;2011年
单婧婧;[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王宇平;[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张德锋;[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王冠利;[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郭臻南;[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中国海外投资风险应对法律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中国海外投资风险应对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走出去”战略实施近20年,中国正实现从吸收海外投资向投资海外的战略转折。1这是中国当前对外经济交往中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面对这一难以逆转的重大事件,中国政府及其投资者必将更加关注对海外投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尤其是法律风险的防控与应对。因此,从国际投资法的角度,深入研究和分析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应对,无疑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通过分析国际上有关投资风险应对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防范提供有益借鉴经验。同时,为增强研究的针对性,本文以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实践为视角,通过以点带面的论述方式,从而为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应对提供范式。需要说明的是,以中国对非洲投资的风险应对为研究视角,不仅在于目前各国在非洲投资的风险相对较大,而且也在于非洲与中国从经济援助进而发展到投资,由此形成中非间既有传统友谊又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时代气息的复杂关系,这使中国对非洲投资的风险应对更具复杂性和特殊性,也更具有代表性。
本论文共分五章,除概述部分外,分别就与海外投资风险应对有关的BIT待遇条款、海外投资合同效力、救济机制等展开研究,并对海外投资中风险最大的征收(当前主要表现为间接征收)风险作了专门研究,以尽可能从国际法角度覆盖与海外投资风险应对有关的主要方面问题。
导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等三方面问题。笔者认为,面对中国正在迅速由资本输入国转变为资本输出国这一重大事件,目前的理论研究显然不够;同时,2011年上半年在北非发生的战乱从一个角度也说明了加强海外投资风险应对研究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笔者认为,国际上有关海外投资风险应对措施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都大大领先于国内,其案例研究法尤其值得借鉴。为此,本文在论述中综合运用文本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试图从多维视角来分析我国海外投资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和应对策略。同时,本文在对待传统的经济主权原则、有关特殊投资合同的效力、征收补偿计算方法,以及对国际仲裁的同意分析等方面,欲有所创新。
第一章“中国海外投资风险应对法律制度概述”。本章首先对有关海外投资、中国海外投资者等基本概念作了界定,并对中国海外投资的理论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海外投资的内涵兼采资产基础模式和企业基础模式,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各种形式的资产在海外成立或收购投资企业的国际经济活动,均属于国际法意义上的海外投资,海外投资的外延则采取开放式规定。笔者同时认为,海外投资不包括间接投资,且须满足相应数量要求和符合东道国法律要求。关于中国投资者的界定,论文从自然人和非自然人两个方面入手,重点是有关非自然人投资者的国籍问题,并建议采取资本控制标准的复合标准,以加强中国投资者的风险应对。关于中国海外投资理论,在综合分析主要国际投资理论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应从理论建构基础和相关具体考量两个方面,建立符合中国海外投资需要的投资理论体系。论文简要分析了中国海外投资的概况及其四方面主要特点,针对“援非”这一中非经贸关系中较为独特的现象,论文认为应借鉴发达国家相关做法,实现对非援助的法制化,并提出完善海外投资法制的四项建议。作为论文论述的铺垫,本章也概括性地阐述了中国海外投资的四种政治风险,认为坚持传统的经济主权原则是中国海外投资风险的重要根源性问题。
第二章“中国海外投资风险应对之投资待遇条款”。本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证研究和分析中外BIT(主要是中非BIT)的四项投资待遇条款的适用,以加强其在中国海外投资上的适用价值与作用。对于公平和公正待遇条款,论文认为其内涵并不十分明确,但这可能有利于对投资者的保护;该条款的适用有两种主要观点:严格法律责任标准和主观过错标准。论文认为前者符合外资保护的发展方向。对于公平公正待遇的具体适用,论文对其稳定性、透明度和保护投资者的合理预期,遵守投资契约义务,正当程序,善意原则,免除胁迫与侵扰等五方面逐一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中国海外投资过程中对该条款的适用,提出了五点意见和建议。对于全面保护和安全条款,论文主要阐述了其在防止投资者人身损害及保护投资者法律权益两大方面的价值,其中又分为东道国的公共行为和东道国私人行为造成投资者人身损害的不同应对之策;对有关法律权益的保护,由于CME与Lauder两案结果的截然相反,也反映出国际上对这个问题尚未形成一致观点。此外,对于该条款在海外投资中的适用,论文也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对于最惠国待遇条款,论文主要就其程序性适用问题作了分析,根据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通过的《关于最惠国条款的规定(草案)》,重点围绕是否符合同类原则,是否优于相同主题待遇原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外投资中该项待遇适用的三点考虑。对于国民待遇条款,论文认为中外BIT目前基本采用的是全面的准入后国民待遇,在具体适用上,通过分析2006年的Champion公司案,既指出该案的两方面主要价值,也提出了中外BIT适用国民待遇所应遵循的三项主要前提或适用条件。
第三章“中国海外投资国家合同的风险应对”。论文根据当前中国海外投资的实际情况,提出投资合同应恰当设定稳定条款,以对合同的有效履行或东道国违约索赔提供有力依据。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针对目前中国海外投资较为集中,且风险也较为突出的资源开发和建设工程两个领域如何有效应对风险提出了建议,认为应在特许协议中重点约定东道国提供针对性和明确的政府保证,应将建设工程承包行为界定为国际投资法意义上的投资,以取得BIT的保护,同时,对于有些以BOT模式进行建设的,应根据不同东道国的实际情况,有区别地选择具体的建设模式。同时,论文提出应淡化对卡尔沃主义的支持,强调投资自由化,根据本国经济发展逐步弱化对国际投资的管制,从投资契约的角度维护中国海外投资者的长远利益。此外,论文还对涉嫌恶债和贿赂等两类海外投资合同的效力进行了论述,针对主张此类合同无效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抗辩和应对方法。这两类合同也是中国目前在非洲等国应予重点关注的合同类型。其中,对于前者,论文认为根据中国在当地的投资性质和目的,完全可依法主张合法权益,但同时也看到恶债学说给中国在有关特殊国家的投资及采取与投资有关的行为敲响了警钟,中国投资者应对此予以充分警醒。对于后者,论文在对此类合同无效和有效两种主张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应对的三点建议:首先,投资者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公约及法律,从源头上杜绝以投资合同因涉及贿赂而不被认可的风险;其次,论文认为涉嫌贿赂的投资合同不具有可仲裁性的观点并无充足说服力,贿赂行为作为国际公认的犯罪行为,并非属于某一国的特殊公共利益;此外,涉嫌贿赂的事实认定应采取较高的证明标准,以体现对相关当事人的公正性。
第四章“中国海外投资征收风险的应对”。首先,论文研究了有关征收的合法性及其补偿标准问题,在国际社会基本认可东道国征收合法性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并分析了合法性的四项基本条件,即基于公共利益、遵循非歧视原则、给予补偿和根据正当法律程序进行。对于征收补偿标准问题,在对全面补偿和适当补偿进行论述的基础上,以中外BIT的有关规定为切入点,指出有关征收合法性的表述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此可为投资者主张合法补偿提供更为有利的依据。对于补偿标准,笔者认为单纯主张何种标准并无实质意义,中外BIT规定的以市场价值为衡量标准的规定,已与充分补偿标准非常接近,但并不等于已采纳了“赫尔规则”,对于即时和有效补偿,中外BIT都作了相应规定,中国投资者应根据东道国的实际积极加以利用。论文认为,征收补偿计算方法是个实际问题,其首要前提是对于持续经营企业的界定,论文根据世界银行《外国直接投资待遇指南》的规定,分析了其两项构成要件。其次,针对持续经营企业的估价问题,论文提出了账面价值法和现金流量折算法两种不同的估价方法,并阐析了不同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围绕中国投资者应积极主张现金流量折算法提出了四点建议。鉴于间接征收是当前国际投资征收的主要表现形式,论文论述了间接征收的概念,指出间接征收在近二三十年的国际投资风险中的重要影响及其原因分析,同时归纳了间接征收的三种主要类型,并分别从学理研究和案例分析的角度,对蚕食征收、部分征收及怠于行为作了阐释,相应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对于间接征收,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难点和焦点是如何将它与正当的政府管理措施加以区分。针对管理措施正当论和投资条约优先论的对立观点,论文提出了应从对财产的干涉程度、东道国是否从措施中受益、投资者的合理预期、公私利益比例原则,以及采取措施的持续时间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研判。此外,针对间接征收的认定标准,论文认为应采取效果为主兼顾目的的标准。同时,对晚近有关间接征收认定标准的发展动态以及2006年中国一印度BIT议定书有关间接征收的规定等,应加以认真研究和分析。
第五章“中国海外投资风险应对之救济机制”。本章主要论述了有关海外投资风险应对的两项“托底”机制: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和海外投资争议解决机制。论文首先分析了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概念和特点等,在借鉴发达国家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提出重点应围绕完善中国海外投资保险代位求偿权模式和整合优化海外投资保险体系。有关海外投资争议解决机制,论文简要分析了政治、司法和仲裁等三种方式,指出仲裁应为海外投资争议解决的主要方式。同时,针对外交保护在海外投资争议解决中的价值,论文从中国海外投资企业和海外投资者两方面论述了外交保护在应对海外投资风险中的作用。有关海外投资国际仲裁机制问题,论文在对ICSID机制与UNCITRAL机制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投资协定应采取以ICSID管辖为主,UNCITRAL为辅的争议解决机制。为此,论文对ICSID的对事管辖权和对人管辖权等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关于对事管辖权,论文围绕《华盛顿公约》第25条第1款,通过分析ICSID有关“投资”定义的第一案Fedax案,得出ICSID扩延传统意义上投资定义的内涵和外延的趋势,这也与论文一开始有关海外投资的定义相呼应。关于对人管辖权,论文通过分析相关案例,认为ICSID在对人管辖权上也存在扩张解释的现象。对此,论文认为应该对从合意仲裁向“无合同约定”仲裁进行理性看待,防止管辖权任意扩大化趋势。此外,考虑到当事人在仲裁同意方式上的不同表述可导致仲裁机构管辖权的迥异结果,论文最后对“保护伞条款”、“等候期条款”和“岔路口条款”等三项有关当事人表达仲裁管辖权方式的条款进行了分析,并各自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D996.4;F832.6【目录】:
摘要4-9Abstract9-22导言22-27 一、选题意义与目的22-23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3-24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24-27第一章 中国海外投资风险应对法律问题概述27-57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27-39
一、海外投资的界定27-31
二、中国海外投资者的界定31-36
三、中国海外投资理论36-39 第二节 中国海外投资概况和法律体系39-49
一、中国海外投资与对外援助39-44
二、非洲投资法概述44-46
三、中国海外投资的相关法律46-49 第三节 中国海外投资风险及其法律问题49-57
一、海外投资风险49-53
二、中国海外投资风险的法律问题53-57第二章 中国海外投资风险应对之投资待遇条款57-90 第一节 中外BIT公平和公正待遇条款57-67
一、公平和公正待遇条款及其适用标准57-61
二、公平和公正待遇条款的实证研究61-64
三、公平和公正待遇条款的适用分析64-67 第二节 中外BIT全面保护和安全条款67-75
一、全面保护和安全条款概述67-68
二、全面保护和安全条款的实证研究68-72
三、全面保护和安全条款的适用分析72-75 第三节 中外BIT最惠国待遇条款75-82
一、最惠国待遇条款及适用条件75-76
二、最惠国待遇条款程序性适用分析76-80
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程序性适用思考80-82 第四节 中外BIT国民待遇条款82-90
一、中外BIT国民待遇条款及其特点82-84
二、国民待遇条款的实证研究84-86
三、国民待遇条款的适用分析86-90第三章 中国海外投资国家契约的风险应对90-126 第一节 中国海外投资国家契约的风险分析90-107
一、资源开发和工程承包特许协议效力分析90-94
二、特许协议的稳定条款及其适用94-101
三、对卡尔沃主义的理性思考101-107 第二节 涉嫌恶债的中国海外投资合同效力研究107-116
一、恶债学说及其主要类别107-109
二、恶债学说下中国海外投资合同的风险隐患109-111
三、中国海外投资对恶债学说的抗辩及资鉴111-116 第三节 涉及贿赂的中国海外投资合同效力研究116-126
一、涉及贿赂的国际投资合同无效的理论和实践116-119
二、涉及贿赂的国际投资合同有效的理论和实践119-121
三、涉及贿赂的中国海外投资合同风险应对121-126第四章 中国海外投资征收风险的应对126-171 第一节 征收的合法性及补偿标准126-138
一、征收及其合法性问题126-130
二、征收补偿标准及中外BIT的解析130-138 第二节 征收补偿计算方法138-145
一、对持续经营企业的界定139-141
二、对持续经营企业的估价141-143
三、中国投资者的应对策略143-145 第三节 间接征收及其主要类型145-152
一、间接征收及相关规定145-149
二、间接征收的主要类型149-152 第四节 间接征收的认定152-171
一、间接征收与政府管理措施153-156
二、间接征收的认定要素156-165
三、间接征收的认定标准165-171第五章 中国海外投资风险应对之救济机制171-210 第一节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171-178
一、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简析171-173
二、完善中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建议173-178 第二节 海外投资争议解决机制178-187
一、海外投资争议解决机制概述178-180
二、海外投资外交保护问题180-187 第三节 海外投资国际仲裁机制187-201
一、海外投资国际仲裁机制概述187-189
二、仲裁选择条款189-194
三、仲裁管辖权要件分析194-201 第四节 对仲裁管辖权的“同意”分析201-210
一、保护伞条款的“同意”分析201-205
二、等候期条款的“同意”分析205-208
三、岔路口条款的“同意”分析208-210结论210-213参考文献213-228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228-229后记229-23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屾;[D];南京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洪永红;[J];阿拉伯世界;1998年02期
石慧;;[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李志雄;;[J];当代经理人;2006年04期
邹国勇;[J];对外经贸实务;2004年08期
商镇;;[J];法律适用;2006年10期
徐崇利;;[J];法商研究;2007年02期
余劲松;詹晓宁;;[J];法学家;2006年03期
余劲松;梁丹妮;;[J];法学家;2007年06期
郭玉军,裴洋;[J];法学评论;2005年02期
肖军;;[J];法学评论;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于盟 张涵;[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磊;[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石慧;[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梁咏;[D];复旦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侯登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胡小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余延满;冉克平;郭鸣;;[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叶金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何志鹏;;[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汪玮敏;;[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陈立峰;王海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张卫彬;;[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汪金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赵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夏雅丽;;[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陈柳钦;;[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曹新明;梁志文;;[A];中国法学三十年()[C];2008年
何其生;杨泽伟;张辉;许威;;[A];中国法学三十年()[C];2008年
高媛;董小龙;;[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潘小军;;[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陈咏梅;;[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张桂红;陈兵;;[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周清华;杨雷;;[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张桂红;陈兵;;[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蒋辉宇;[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薛磊;[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陈翔;[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张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张瑾;[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吴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张薇;[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张磊;[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李俊义;[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周清华;[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侯成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张营;[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王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官家辉;[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聂云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管晓中;[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徐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陈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江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高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余莹;;[J];北方法学;2008年03期
梁咏;;[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1期
张光;;[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彭岳;;[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商镇;;[J];法律适用;2006年10期
陈安;;[J];国际经济法学刊;2007年03期
韩秀丽;;[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梁咏;;[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舒国滢;[J];法学研究;2005年03期
石俭平;;[J];求索;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小林;[D];吉林大学;2011年
石俭平;[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梁咏;[D];复旦大学;2009年
林爱民;[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浩波;[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国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袁祖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余莹;;[J];北方法学;2008年03期
辛崇阳;;[J];比较法研究;2006年04期
;[J];Beijing R2007年07期
张贝;;[J];北京仲裁;2004年02期
胡玉凌;;[J];北京仲裁;2005年04期
冯举;;[J];北京仲裁;2006年01期
魏艳茹;[J];商业研究;2004年23期
石慧;;[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商务部西亚非洲司;[N];国际商报;2008年
于盟 张涵;[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牛光军;[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金范仲;[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杨卫东;[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李萍;[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龚晓莺;[D];复旦大学;2003年
何承斌;[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王海虹;[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树明;邓瑞平;;[J];现代法学;1989年05期
胡昕蕾;;[J];法制与社会;2009年15期
胡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杨丽芳;;[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许亚敏;陈新宇;;[J];现代商业;2007年29期
欧莎;;[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0年01期
孙秀娟;;[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J];国际商务研究;1987年01期
;[J];国际商务研究;1991年05期
刘琨,杜玉韬;[J];前沿;200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清华;杨雷;;[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周清华;杨雷;;[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张辉;;[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季烨;;[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李凤琴;;[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曾令良;;[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李文青;;[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Peter M;[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入世十年之发展”WTO圆桌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妮;[N];沈阳日报;2007年
孔令政?作者为资深司法考试辅导教师;[N];检察日报;2007年
朱磊 杨傲多;[N];法制日报;2009年
邢刚;[N];检察日报;2006年
娄文琼;[N];江苏法制报;2006年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曾令良;[N];人民法院报;2004年
张永彬;[N];人民日报;2009年
段庆喜;[N];人民法院报;2004年
蒋丽琴;[N];国际商报;2002年
史晓丽;[N];法制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小霞;[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李基元;[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刘京莲;[D];厦门大学;2008年
布平;[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梁咏;[D];复旦大学;2009年
石慧;[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杨栋梁;[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李萍;[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石俭平;[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杨卫东;[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昕颖;[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王杰;[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刘梦雨;[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王依明;[D];吉林大学;2010年
万旭萌;[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范雅苗;[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曾啸;[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吴津;[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曹向龙;[D];湘潭大学;2004年
韩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