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表假作像一样歌词

本兮好象有一首歌,中间歌词好像是“你看她美丽的外表”,在本兮的歌里不是太出名,求歌名
本兮好象有一首歌,中间歌词好像是“你看她美丽的外表”,在本兮的歌里不是太出名,求歌名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我想要的音乐到底该是什么风格
本兮的会不会里面的歌词吧,希望帮到你
本兮歌里绝对没有这首歌 。
&是《我想要的音乐到底是什么风格》我想要的音乐到底该是什么风格作词:本兮 作曲:本兮演唱:本兮就在此时此刻雨过泥土慢慢渗透我想不通 我的领域我的风格像在伺候你们的耳朵刺激的听觉 概念就像伪装成审判者 盘旋左右其实 写一首歌对我来说有利有弊写的不爽说不定你们听起来才会觉得有趣我想要的歌 到底该是什么风格我想说 到底是什么 屏蔽耳朵你看它美丽的外表连我自己都快迷倒其实也不值得炫耀路边的灯全都亮了我眼前却都是黑的是错觉还是太闪耀可台下还有观众其实还有很多我或者已找人代替我代替了许多他们也会写会说也不会听那么多然后它还在美丽着它会凋零的音乐 有时有些浮躁自由 你们给予我吗一首歌可以这么唱我就喜欢边玩边唱你 给过我评价吗随口 就把我打发了无意间说的一句话我还在试着去消化无所谓 你们随意评价我的风格什么是我的习惯 我想 我也不懂都会唱 我的什么 什么东西他们会的说一句 我自己都 想不起属于我的我知道总有人在耳边绕say no我想法不重要关键有必要让你知道你看它美丽的外表连我自己都快迷倒其实也不值得炫耀路边的灯全都亮了我眼前却都是黑的是错觉还是太闪耀可台下还有观众其实还有很多我或者已找人代替我代替了许多他们也会写会说也不会听那么多然后它还在美丽着它会凋零的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音乐领域专家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电视剧《因为爱情有多美》中所有歌曲主题曲、片尾曲、
来源: 汉网河南&& 20:35:23 编辑:郭雪君
  那些回忆都已无法拼凑
  感觉像个路人一直跟在
  你的左右
  会不会邂逅在某个街头
  用力握紧你的手
  找不到一个拥抱的理由
  让你的伤痛融化在怀中
  能不能把我全部都给你
  这样算不算足够
  像昨天还是紧紧的相拥
  能不能原谅我所有过错
  还能听你说爱我抱紧我
  找不到一个拥抱的理由
  让你的伤痛融化在怀中
  能不能把我全部都给你
  这样算不算足够
  找不到一个拥抱的理由
  像昨天还是紧紧的相拥
  能不能原谅我所有过错
  还能听你说爱我抱紧我
  片尾曲《照顾自己》歌词
  演唱:张含韵  词: 谢布+李安修  曲s谢布
  A1 你的呼吸 一高一低
  像我认识你 那一 夜里 WU
  我最喜欢 看你沉睡的样子
  紧闭的双眸里 有孩子的纯净
  B1 你要照顾自己 不要再让我担~心
  开车要小心 记得要早起
  不要到深夜还出去
  别把手机 常常忘记放在不知名的哪里
  要习惯一个人 没人提醒
  B2 你要照顾自己 要改掉你的坏脾气
  衣服摆那里 经常要收信
  请你不要再常忘记
  你要学会 失落时候控制自己不安的情绪
  不要再以为 有个人 等你
  A2 昨夜的你 去了哪里
  你总有太多 梦在 追寻 WU
  我的行李 早已经收拾完毕
  就让我再一次 最后 依着你
  B1 你要照顾自己 不要再让我担~心
  开车要小心 记得要早起
  不要到深夜还出去
  别把手机 常常忘记放在不知名的哪里
(14-06-04)(14-06-04)(14-02-26)(14-02-25)
(14-05-01)(14-05-01)(14-05-01)(14-05-01)
24小时原创新闻排行新闻头条
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思维&&年度最热词汇,对于传统行...
  日前,贵州省纪委通报了2013年以来查处的8起损害群众利益典型...有一首歌的歌词好像是:“爱你还有火花”的是什么歌?求歌名_百度知道
有一首歌的歌词好像是:“爱你还有火花”的是什么歌?求歌名
提问者采纳
花落无声 歌手名:杨斌 词曲:Winter 监制:吴建严编曲:Winter、Apart 录音/吉他:卢文韬 混音歌曲名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花落无声 歌手名:杨斌 词曲:Winter 监制:吴建严编曲:Winter、Apart 录音/吉他:卢文韬 混音歌曲名
火花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歌词离开我是对是错高潮是爱你爱你还有你说你爱我爱我爱我女生唱的好像是最近的流行歌曲。求各位大神给歌名。 - 杰西卡呢吗信息网 - 提供你的所有资讯,为你分忧解难!
歌词离开我是对是错高潮是爱你爱你还有你说你爱我爱我爱我女生唱的好像是最近的流行歌曲。求各位大神给歌名。
有一首歌,是女生唱的,节奏很欢快,里面高潮有句歌词是“我就是 爱你爱你爱你 要怎么说” 不是BY2_百度知道
有一首歌,是女生唱的,节奏很欢快,里面高潮有句歌词是“我就是 爱你爱你爱你 要怎么说” 不是BY2
有一首歌,是女生唱的,节奏很欢快,里面高潮有句歌词是“我就是 爱你爱你爱你 要怎么说” 不是BY2的,也不是 爱你--邓紫棋,求大神告诉我,敢不敢正确点,别啥歌都往上扯
提问者采纳
是这首歌吗:爱你(Kimberley) 我闭上眼睛 贴着你心跳呼吸 而此刻地球 只剩我们而已 你微笑的唇型 总勾着我的心 每一秒初吻 我每一秒都想要吻你 就这样 爱你 爱你 爱你 随时都要一起 我喜欢 爱你 外套 味道 还有你的怀里 把我们衣服钮扣互扣 那就不用分离 美好爱情 我就爱这样贴近 因为你 有时没生气 故意闹脾气 你的紧张在意 让我觉得安心 从你某个角度 我终看见自己 到底你懂我 或其实我本来就像你 就这样 爱你 爱你 爱你 随时都要一起 我喜欢 爱你 外套 味道 还有你的怀里 把我们衣服钮扣互扣 那就不用分离 美好爱情 我就爱这样贴近 因为你 想变成你的氧气 溜进你身体里 好好看看在你心里 你有多么宝贝 我爱你 就这样 爱你 爱你 爱你 随时都要一起 (爱你) 我喜欢 爱你 外套 味道 还有你的怀里 把我们衣服钮扣互扣 那就不用分离 美好爱情 我就爱这样贴近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爱你,爱你,把你放在记忆里,这是什么歌?歌名好像最后两个字是寂寞 貌似是《XXX寂寞》_百度知道
爱你,爱你,把你放在记忆里,这是什么歌?歌名好像最后两个字是寂寞 貌似是《XXX寂寞》
歌曲名:《如果寂寞了》词曲:郑暖译编曲:郑暖译原唱:郑晓填发行:乔韵文化如果因为寂寞请别再来找我只因心很脆弱也怕迷失自我别再难过至少曾经拥有我会记得你给我的快乐离开我心会很痛心会很痛一痛再痛你会难过你会脆弱忍受折磨爱我爱我就不要给我随便承诺离开你心会很痛心会很痛一痛再痛也会难过也会脆弱忍受折磨爱你爱你就把你留在记忆里如果因为寂寞请别再来找我只因心很脆弱也怕迷失自我别再难过至少曾经拥有我会记得你给我的快乐离开我心会很痛心会很痛一痛再痛你会难过你会脆弱忍受折磨爱我爱我就不要给我随便承诺离开你心会很痛心会很痛一痛再痛也会难过也会脆弱忍受折磨爱你爱你就把你留在记忆里心会很痛心会很痛一痛再痛你会难过你会脆弱忍受折磨爱我爱我就不要给我随便承诺离开你心会很痛心会很痛一痛再痛也会难过也会脆弱忍受折磨爱你爱你就把你留在记忆里爱你爱你就把你留在记忆里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爱在记忆中找你(粤)(电视连续剧《岁月风云》插曲)作词:张美贤作曲:邓智伟演唱:林峰林峰-爱在记忆中找你(粤)我对你这一生哪个可比我与你差一些永远一起邂逅时间场地似连场好戏要自何页说起Wow Ho爱太重深呼吸欠缺空气爱太美轻轻的却载不起爱情来到时候似明媚天气它走了突然骤变雪落雨飞如果可以恨你全力痛恨你连遇上亦要躲避无非想放下你还是挂念你谁又会及我伤悲前事最怕有人提起就算怎么伸尽手臂我们亦有一些距离你太远该怎么说对不起你太近一转身却已高飞快乐也许太短似场流星雨一眨眼就如幻觉怕又记起我情愿我狠心憎你我还在记忆中找你
真的不容易
很多yy女主播唱过
真的不容易是我爱爱你,我爱爱你
你确定歌词是爱你爱你把你放在记忆里麽?
非常确定有些一句
度娘也帮不了
帮的了我就不会来问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高潮部分的歌词有这样两句“爱上了你苦了自己,爱错了你害了自己”,是个女的唱的``_百度知道
高潮部分的歌词有这样两句“爱上了你苦了自己,爱错了你害了自己”,是个女的唱的``
高潮部分的歌词有这样两句“爱上了你苦了自己,爱错了你害了自己”,是个女的唱的`` 请求告诉我歌名字和歌词和歌手```小第在次跪谢```
歌曲:我不该爱你歌手:邓丽君 LRC歌词 HOT• 搜索 &我不该爱你&mp3 打印预览 庄奴词古月曲邓丽君演唱不该不该不该爱你爱你爱你不应该爱上你偏偏又爱上你爱上你苦了自己就要就要就要分离分离分离分离是不得已又不能不分离我只有偷偷哭泣不论到哪里我会祝福你叫你一声亲爱的来生在一起我会我会我会想你想你想你你不能再爱我我不能再爱你就这样默默分离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歌曲:爱到死心塌地歌手:董璇 歌词:也许是玫瑰的香味让我尝到了爱的滋味卸下自己的防备也给了你伤害我的机会也许是我伪装不够完美让你轻易看出爱的纯粹我还在这里直迷不讳而你已决定要远走高飞爱上了你我死心塌地就算你走了至少还有回忆爱到了底害了自己再美的回忆也只是冷冰的泪滴music 也许是玫瑰的香味让我尝到了爱的滋味卸下自己的防备也给了你伤害我的机会也许是我伪装不够完美让你轻易看出爱的纯粹我还在这里直迷不讳而你已决定要远走高飞爱上了你我死心塌地就算你走了至少还有回忆爱到了底害了自己再美的回忆也只是冷冰的泪滴爱上了你我死心塌地就算你走了至少还有回忆爱到了底害了自己再美的回忆也只是冷冰的泪滴视听下载: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歌词高潮部分貌似是“爱你爱你爱到####(后面四个字是成语)”男生唱的_百度知道
歌词高潮部分貌似是“爱你爱你爱到####(后面四个字是成语)”男生唱的
后面是“想你想你想到####”很摇滚的感觉~注:歌词只有两个“爱你”重复,哼起来类似:lā lá lā lá lā là 、lā ~lá lā lǎ
是伤不起吗你的四周美女有那么多   但是好像只偏偏看中了我   恩爱过后 就不来找我   总说你很忙 没空来陪我   你的微博里面辣妹很多   原来我也只是其中一个   万分难过 问你为什么   难道痴情的我不够惹火   伤不起 真的 伤不起   我想你想你想你想到昏天黑地   电话打给你 美女又在你怀里   我恨你恨你恨你恨到心如血滴   伤不起 真的 伤不起   我算来算去算来算去算到放弃   良心有木有 你的良心狗叼走   我恨你恨你恨你恨到彻底忘记   RAP   漂亮的美眉你 是否寂寞我为你RAP这首歌   我的被窝里没有辐射 碘盐也不用吃很多   不必再考虑不必犹豫 我要送你一辆跑车   夜晚你和我咬耳朵不要怀疑我的爱很多   你对我说伤不起害怕我把你抛弃   别再考虑别再犹豫 我只想和你在一起   叫我声亲爱的其他什么都别说   然后我们吃着火锅一起唱首歌
其他类似问题
成语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5条回答
应该是老猫的《伤不起
Hold不住版》!请及时采纳,谢谢!
伤不起吧。。。那歌不会是 《 伤不起
我也求名字呢
挺好听的 ~
邓紫棋的 A.I.N.Y,是吗?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倾听。入戏。吹牛皮。扯椰子。
李哥: 大家也说我像许巍。我现在就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所以最近也没写歌。因为写也是这些东西!毫无意义!所以我很羡慕窦唯能够柳暗花明又一村。但我谱写别人的词还好点。 写歌也是一种见地的表现(歌词),所以我现在一提笔就那些东西,写得再好也是原来的我。我写歌要想进步就必须提高悟性。可我现在生活太琐碎。在一种混乱的生活状态里面无法自拔,这个感觉好痛苦! 所以希望李哥给指条路,在创作上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哪怕没人喜欢我这个位置也无所谓。至少自己觉得在生命中是一个家,也心安理得。再也不用颠沛流离。因为我真的很痛苦! XX&&&&&&&&&&&&&&&&&&&&&&&
& XX: 创作人,应该把评论人丢到垃圾堆里去。 这不是建议,是我如果处于你那种境况,可能会怎么做: 1、学和声学,做和声练习,以此突破作曲的惯性。 2、写生。对写词的人来说,写生就是尽量不让自己的思绪和感情介入,投射到对象上,而专心地写出对象本来的样子。写生的对象,可选择身边的一切事物,尤其是过去自己不注意的(人、事情、场景、物体……)。 3、临摹。找那些写得经典的、与自己差异极大的作品,投射一个自己想写的题材,用“他”的思维和方式去写,把这当作练习。 4、你是用吉他作曲吧?尝试键盘。如果不会,开始学,用键盘的思维作曲。 但是,别轻易否定自己。我觉得,你作曲中的有些东西是非常好的,如我前一封信说到的方面。 李皖&&&&&&&&&&&&&&&&&&&&&&&&&
A———————————————————————————————————————————— 这不是太空,太空就太虚幻了。这也不是神经质,神经质就太流俗了。没有天堂和教堂,因此不是爱尔兰。声音是深入内在或高,但是很实在甚至贴近,没有太多气声、虚嗓和变形…… 如此的干净。音轨,和音轨,和音轨,和音轨。每一个音轨都明净、稳重、有条不紊。穿梭、交叉,接续,分离,又相和。像水新洗过,洗得透亮,却又还染着人的气息。吉他展开思绪,低音的颤动似乎神经跳动,电流在微观和宏观中穿越着,更细小纤弱的声音——敲击、脉冲、擦碰、蜂鸣、异响、玲珑之声,略带紧张,显示这歌声世界的丰富细节。 在不浓不淡却饱和的乐声中,女歌手唱的是,《My&Song&9》,I&hang&in/When&the&lights&turn/colored&halos/I&hang&in/When&the&night&is&pulling/And&I&can't&rise/All&the&things&I&have&inside/They&take&my&life/When&the&night&is&falling... Nova&Heart:&Beautiful&Boys&EP,——用一句中国话说,“新星心脏”乐队的、名字叫《美丽男孩》的小专辑。这没有一个方块字的唱片,并不是外国货。主唱冯海宁,贝斯朱博譞,吉他王宗灿,词曲冯海宁,正宗国产英文摇滚。 2012年春天,包括这个刚过去的夏季,Beautiful&Boys&EP不时地就到我唱机里转一圈。这女声如此富有感染力,像是冷酷却又带着一丝温暖。像一个精工到极致的新型样品,把它放在英国美国货中,想必也是瞩目的,代表着Disco这种类型在2010年代的水平和样式。&
& &像冯海宁及其Nova&Heart这样,在中国摇滚的锋线上,近年活跃着一批高度风格化的、呈咄咄进取之势的、锐利的中国乐队,似乎,他们也准备着,同时活跃在欧美摇滚的锋线上。 2008年,美国音乐评论家Alex&Ross在他的评论《中国古典音乐的大跃进运动》中写道:“北京地下音乐——‘非北京’的骄傲是22岁的摇滚神童张守望。”“我第一次去北京D22酒吧的那晚,他表演了一首独奏曲,稳定的嗡鸣声之上是狡猾的极简主义的模式,有意识地从安静、简单的和声滑向阴暗的半音阶领域。张守望以历史悠久的齐柏林飞船乐队的手法,用(他之前小心涂过树脂的)提琴弓演奏吉他。” 张守望不只得到Alex&Ross的赞美,还得到Sonic&Youth的惺惺相惜,后者称Casick&Cars乐队——张守望在其中任吉他手和主唱——是他们最喜欢的中国乐队。为此,北京乐队Casick&Cars,受邀参加了纽约乐队Sonic&Youth在欧洲的巡演。 Casick&Cars是深受Sonic&Youth影响、又走出了Sonic&Youth阴影的乐队。“无浪潮”(No&Wave),或译“反潮流”,或者叫“噪音摇滚”、“硬核朋克”的运动,上世纪80年代始于纽约,Sonic&Youth是其中第一代乐队,是这一运动的中枢、旗帜和明星,“重新定义了摇滚吉他的演奏方式”。现在Casick&Cars也加入进去。但张守望的吉他跟Sonic&Youth不太一样,他用了一些Sonic&Youth的技巧,更接受Sonic&Youth的思想启示,自创了自己的非常规演奏法。在近作《You&Can&Listen,You&Can&Talk》中,其吉他调制出兼有拨弦和电的音色,噪却不含糊,一声声弦声清晰,配合着简短的、谈话味儿的唱,那是只有Casick&Cars才有的口音。
&“亲爱的艾洛伊丝”(Dear&Eloise)乐队,成员是两个南京人,走了另一个极端。专辑《那些被焚烧的字》(2010),其中的吉他噪音铺天盖地,不留心,几乎察觉不到音高的变化(而实际上,音高在一片电噪中是有微妙的变化的,在一个和声空间里幽暗自律地潜行)。浓重、黑暗、没有缝隙的噪音把一切闷住,里面却有一个女声微弱却是清晰地唱着,唱着简单的两三个乐句,反反复复,反反复复里是语义影影绰绰的现代主义诗句——她的身形弱小,面容黯淡,比例似完全不能与那笼罩在四周的黑暗相比,奇怪的是,她却如此清晰,鲜明;而轰鸣的噪音慢慢地,似乎静下来,变成了向内心亲切地渗透的切切私语。 若干年前,伦敦的Lush和Swallow曾经这么干过,但没有“亲爱的艾洛伊丝”这么极端,这么极简。&
& &刚发行没两个月的“粉笔线”《现象》(Snapline:&Phenomena),令人联想到传奇的英国后朋克乐队Joy&Division。低音仿佛在脉管里、在潜意识底层跳动;男子的歌唱冷淡、肃静、呈绝对零度;音乐构成极简,演奏不复杂却高度洗炼,像隐伏着不祥的钟表,精密冷酷,每一个金属部件都发出逼人的寒光。 “粉笔线”乐队高级的审美力,放到哪里都会是卓异的。
& & &B————————————————————————————————————————————
以唱片出版为标志,较早让人听到一支中国乐队像听到一支欧美新锐的案例,是“重塑雕像的权利”的《Cut&Off!》和IGO&的《Synth&Love》。前者似乎让人惊闻英伦后朋克新贵横空出世,后者仿佛伦敦Pet&Shop&Boys在上海再生。这两张唱片,前者发行于2005年秋,后者发行于整整两年后。之后,Casick&Cars首专炸开了一个大口子,具有国际品质水平的中国摇滚乐,成了集群事件 与Casick&Cars、Dear&Eloise、Nova&Heart具有类似旨趣和品质的中国乐队,正在列出越来越长的名单:White、White+、“八眼间谍”、“怪力”、Mr.&Graceless、Birdstriking、“鸭打鹅”、“疯医”、“大棒”……依据这些乐队的整体特征,可以称之为“新形式主义摇滚”。 十多年前,上世纪90年代,中国曾出现一轮形式主义摇滚热潮,参与者主要是六七十年代人。那一代人死磕、下苦力、发狠劲、土法炼钢,拼着命要攻占欧美摇滚的一个个山头。在半路出家、资讯短少、多数人欠缺才华的条件下,旧一轮形式主义拷贝了西方的各类摇滚风格,流于模仿,几无创造。 新形式主义摇滚的主力是八九十年代人,所谓80后、90后。与前一代人不同,这一代摇滚青年并无攻占各门各派的雄心,而主要是在自己钟情的领域随心随性。这些领域很集中,大体不超出独立摇滚、后朋克、后摇滚这三个场景。他们是才华横溢的,他们是富有音乐天赋的,他们是充满灵性的,他们游刃有余地享受着创造的游戏而心生愉悦,这导致他们对西方流派、时尚潮流毋须苦追,而能够站到潮头浪尖上。 新形式主义摇滚是近年中国摇滚最活跃的领域。这一阵营中的大部分人马,都会聚在兵马司唱片旗下,隐隐拉开了与另几个摇滚厂牌——摩登天空、东乐、嚎叫、树音乐的分野。 这一批艺人,是极富进取心的一帮中国摇滚分子,很可能,是对当下摇滚形式的突破最富有激情的一帮中国摇滚分子。他们有强烈的形式感,极度追求艺术,迷恋创造;一些人有洁癖,绝大多数人孤傲不驯,有先锋品格。&
& & &C————————————————————————————————————————————
冯海宁生于北京,Nova&Heart的构想是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小巷中产生的,开始于一次欧洲巡演之后。在某个夜晚,喝着Raki(土耳其白酒),冯海宁遇到了意大利电音艺术家Rodion。回到北京后,冯海宁给Rodion发了几首她自己用笔记本电脑制作的歌曲小样,于是,两人开始了相隔万里的长距离合作。以中国为基地,“自游”的吉他手王宗灿和“嘎调”的贝斯手朱博譞加入;《Beautiful&Boys&EP》是北京乐手演奏,拿到罗马“过电”,最后成品制作于意大利的英文电音作品。 就像冯海宁的这种情形,新形式主义摇滚团体之间盘根错节,彼此有亲缘关系,且共同成长在全世界的背景之下。他们与国际艺术家合作,合作对象越来越出名。他们在世界各地巡演,巡演越来越受欧美音乐界关注。他们全情拥抱美国文化、英国文化,无视中国传统和中国民众。乐队名取英文或英中双语;歌曲大部分唱英文;音乐风格全盘西化,向着现代主义疾进。 对中国人来说,新形式主义摇滚是隐形的。由于歌词是英文,即使对于懂英文的少数人口,也不可能一目了然,而对于大众,则完全等于没有语义。所以这音乐仅仅只突出了声音及其形式。 对英语国家的听众来说,这些唱英文的中国乐队,或有着奇特的歌词效果。以Nova&Heart、Casick&Cars、Snapline为例,由于英文并非其母语,这些歌词显得相当意外。Nova&Heart有一种语法上的任意性。Casick&Cars一直试图谈中国,很复杂的事,用很少的词,话说一半,像欲言又止。Snapline喜用三四个词的短句,时有生僻词汇,给人以极简、冷酷、非人性的印象,配合着乐曲的极简风格,歌词愈加显得异化而抽象。意想不到的破坏,打破了语言最坚固的惯例,或许产生了意外的诗歌美学。
D————————————————————————————————————————————— 对新形式主义摇滚的西化道路,用民族主义攻击似已失效。因为确有一些人,过上了在全世界的城市外表来来往往的全球通生活。对他们来说,使用英语交际,或许比使用母语更多;跟外国人交流文化,或许比对同胞歌唱更具有工作意义。况且,用起那种外来形式来,他们是那么才华毕露。 刚刚,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正在上映的美国科幻电影《环形使者》,主人公被一个来自未来的人告知:你应该到中国去。他去了,几十年后的上海,仿佛新的世界之都。 中国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到西方关注。也许有一天,这些完全西化的,大部分唱英文的中国摇滚乐队,会成为西方流行音乐的热点,像德国摇滚、瑞典ABBA曾经历的那样。但即使这事发生,也不关中国音乐什么事,而只标示了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摇滚乐这场全球运动所波及的最新边界。 英语当然不是国际语言,尤其在歌曲中不是。新形式主义摇滚实质就是英语流行音乐,和操持其人种、民族、国籍无关。 & &
日星期五 & 首刊于《上海壹周》
My&Mummy's&Dead &
My&mummy's&dead I&can't&get&it&through&my&head Though&it's&been&so&many&years My&mummy's&dead It's&hard&to&explain So&much&pain I&could&never&show&it& My&mummy's&dead & &
我的妈妈死了 & & 【英】约翰·列侬 李皖 译 郝佳 校译 & &
我的妈妈死了 这事实无法弄懂 就这样过了许多年 我的妈妈死了 难以解释 如此多的痛苦 永不能表露 我的妈妈死了 & &
*选自专辑《塑胶小野乐队》(Plastic&Ono&Band,1970)
& 《人间、地狱和天堂之歌》
——世界摇滚乐歌词集 李皖 译 郝佳 译校 出版发行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人 左健 出版统筹 杨全强 责任编辑 芮逸敏 封面设计 南京阡陌文化 开本 880X 纸张 49.5 字数 989千 页数 1531 版次 2012年5月第1版, 2012年5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305-07897-2 定价 88元 发行热线 025-, 025- 电子邮箱
(市场部) 网络销售合作伙伴: 博库书城
卓越亚马逊
该书在亚马逊、当当网、京东网上商城、文轩网、北发图书网、99网上书城、China-Pub、博库、天猫(原淘宝商城)、王府井书店(网上)有售
God&is&a&concept By&which&we&measure Our&pain I'll&say&it&again God&is&a&concept By&which&we&measure Our&pain I&don't&believe&in&magic I&don't&believe&in&I-ching I&don't&believe&in&Bible I&don't&believe&in&Tarot I&don't&believe&in&Hitler I&don't&believe&in&Jesus I&don't&believe&in&Kennedy I&don't&believe&in&Buddha I&don't&believe&in&Mantra I&don't&believe&in&Gita I&don't&believe&in&Yoga I&don't&believe&in&Kings I&don't&believe&in&Elvis I&don't&believe&in&Zimmerman I&don't&believe&in&Beatles I&just&believe&in&me Yoko&and&me And&that's&reality &
The&dream&is&over What&can&I&say? The&dream&is&over Yesterday I&was&the&dreamweaver But&now&I'm&reborn I&was&the&walrus But&now&I'm&John And&so&dear&friends You&just&have&to&carry&on The&dream&is&over & &
上帝 & & 【英】约翰·列侬 李皖 译 郝佳 校译 & &
上帝是一个概念 通过它我们度量 我们的痛苦 我重申一遍 上帝是一个概念 通过它我们度量 我们的痛苦 我不相信魔法 不相信周易 不相信圣经 不相信塔罗 我不相信希特勒 不相信耶稣 不相信肯尼迪 不相信佛陀 我不相信密典 不相信《博伽梵歌》 不相信瑜伽 不相信《列王纪》 我不相信艾尔维斯 不相信齐默尔曼 不相信披头士 我只相信我自己 相信我和洋子 而这就是现实 &
大梦已醒 我还能说什么? 大梦已醒 昨天 我是个织梦者 但现在我已新生 过去我是海象 但现在我是约翰 所以亲爱的朋友 汝等须继续努力 大梦已醒 & & 注释: 1. 周易,即《易经》,60年代东方宗教文化曾深刻地影响了英美的青年。 2. 塔罗,一种算命纸牌,共78&张。每张纸牌都印有不同的象征符号,表达不同的含义。Tarot据说初见于14世纪晚期的意大利。人们常用它预测工作、财富、爱情、婚姻等。 3. 密典(Mantra),藏传佛教密法,由秘密符咒构成。佛藏有秘密部,藏传佛教修行多依咒而行,这一类教派亦称“密宗”。 &4. 《博伽梵歌》(The&Bhagavad&Gita),简称Gita,印度宗教典籍,被誉为“绝对智慧者的不朽甘露”,在印度家喻户晓。它是五千年前用梵文写成的,记载了克里希纳神(Sri&Krishna)对勇士阿周那(Arjuna)出征前的忠告。 &5.《列王记》(Kings),圣经中的一部。 6. 艾尔维斯,即猫王,史上第一尊摇滚偶像。 7. 齐默尔曼,鲍勃·迪伦的本名。 8. 洋子,列侬之妻。
*选自专辑《塑胶小野乐队》(Plastic&Ono&Band,1970) &
& & 《人间、地狱和天堂之歌》
——世界摇滚乐歌词集 李皖 译 郝佳 译校 出版发行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人 左健 出版统筹 杨全强 责任编辑 芮逸敏 封面设计 南京阡陌文化 开本 880X 纸张 49.5 字数 989千 页数 1531 版次 2012年5月第1版, 2012年5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305-07897-2 定价 88元 发行热线 025-, 025- 电子邮箱
(市场部) 网络销售合作伙伴: 博库书城
卓越亚马逊
该书在亚马逊、当当网、京东网上商城、文轩网、北发图书网、99网上书城、China-Pub、博库、天猫(原淘宝商城)、王府井书店(网上)有售
有一段时间,我随心地翻译着那些感动了我的摇滚歌的歌词,感觉它是现代诗歌的一个经常被人看不见的堡垒。当各种复杂的原因使人们与诗歌隔绝开来,摇滚乐却重新建立了与它的联系。我一直将那些好的摇滚歌词称为“摇滚诗歌”,但好的东西任何时候都不会超过十之一二,摇滚乐也是如此,即使在那些非常优秀的乐队身上,我们也常常感到诗歌的匮乏。比如“赶时髦”、“治疗”、“波提斯海德”甚至“险境”、“U2”,他们有第一流的歌,却鲜有第一流的诗,当然,这有时并不会贬损他们的价值。 60年代的鲍勃·迪伦、70年代的佩蒂·史密斯、80年代的“R.E.M.”,如同他们与时代之间所发生的有趣关系一样,他们的诗是以晦涩、复杂和介入式的方式引起听众欢呼的代表。如果不是身临其境,我们几乎无法相信迪伦被一代青年引为战歌的《像一块滚石》,竟是一位贵族小姐的破落史,当她终于与乞丐、流浪汉和变戏法的魔术师一起成了大街上的游民,这样的问句使那些在无穷动荡和时代变乱中挣扎的一代人感到了心脏被攥紧的疼痛:“这感觉如何/这感觉如何/独自一人感觉如何/没有家的方向感觉如何/像一个彻底的无名氏/像一块滚石”;而一个时代幻灭的巨大回声,再没有迪伦在新港音乐节末尾演唱的语句更为撼人:“现在一切结束了,蓝宝宝/一切结束了,一切结束了,一切结束了。”而历史确实就是这么延续的,佩蒂·史密斯是迪伦的孩子,R.E.M.又是佩蒂·史密斯的孩子,他们都用同样的方式指证了他们的时代,同时让同时代的年轻人感受到快意的宣泄和简捷的把握。前者喊道:“我是如此年轻,我是如此他妈的年轻,给我点儿什么吧,给我点儿什么吧上帝”(佩蒂·史密斯《特权(放我自由)》);后者则像个寓言的讲述者一般发出了半醒半睡的梦呓:“最大的马车是空的马车,也是最吵人的马车/领事,马儿,杰斐逊,我想我们是迷路了”(R.E.M.《小美国》)。 那些被称作“民谣歌手”的作者,则大大发展了民歌叙事曲的传统,从内容直到形式。有时候,这种诗意并不倚仗语言的优美,甚至从某种程度弃绝了文雅和诗意,而成为一些非常形而下的、表面上没有多少超越性的琐碎生活的内容。斯普林斯汀一直在孜孜不倦地书写着他的小镇生活;早期忧郁的朦胧诗人保罗·西蒙,后期却越来越随意、越来越不讲究,但他用最随便的口语写出了最缤纷的诗意;比利·布拉格在爱情、生活和左翼思想之间游弋,抒写着视角极为独特的抒情短章;劳里·安德森虽不是民谣中人,但她偶一为之的叙事佳作《不能说话》、《明天同一时间》,里面蕴藏着巨大的叙事美感和藏在平凡琐事后几乎是无穷无尽的意蕴。这样的诗艺,也可以在黑人女歌手特蕾西·查普曼的一首短诗中略见:昨晚我听见尖叫/墙后有很响的声音/对我来说/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叫警察无济于事/警察总是来迟/如果他们能来的话//警察到了/他们说他们不管/这属于家庭纠纷/在一个男人和他老婆之间/当他们走出门/眼泪涌出了女人的眼睛//昨晚我听见尖叫/然后是一片死寂/使我灵魂发冷/我祈祷但愿是在做梦/我看见路上有救护车驶来//然后警察喊/“现在维持秩序/请人群散开/我想大家最好去睡觉”(《墙后》)。这种情形,就像绘画从中世纪、古典主义突然走进了印象派,室内的僵死的阴暗光线突然被鲜艳的阳光照亮了,摇滚乐中的民谣作品也带来了阳光,生活的阳光,普照人间的阳光。它是民歌叙事诗体的一次丰收,很好地保持了诗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诗歌重新成为民间的曲、生活的歌、人间的唱。 而有阳光就有黑暗,就像有白天就有夜晚,摇滚诗歌也是黑暗诗的渊薮。它们在爱伦·坡、波德莱尔的城市污秽中潜行,在兰波、迪伦·托马斯的黑夜和梦境中游荡,在金斯堡、博罗斯、凯鲁亚克的放浪中嚎叫。迪伦、“地下丝绒”、“大门”、“滚石”、希德·巴里特、戴维·鲍伊、伊基·波普、佩蒂·史密斯、“快乐部”、“治疗”、“这这”、“耶稣玛丽链”、“山羊皮”等,都与这一线索息息相关;而属于重金属、工业噪音的那一路作品,则用污秽的想象、过剩的荷尔蒙和无节制的丑恶堆砌,炮制出大量的文字垃圾,最终走向这一诗派的反面。读这一类作品,我们经常感到的是人生的沉重负面,是生命的极端甚至扭曲的体验;天堂和地狱的想象,就像黑夜一般,如影随形在人生的背面。 而这些诗全部是唱出来的。当你阅读着它们并得到诗的愉悦,千万不要忘记了:它们是唱出来的。鲍勃·迪伦绵延徐缓、情节扑朔迷离的《低地的愁容夫人》是唱出来的吗?“甲壳虫”节奏多变角度不断转换的杰出叙事短诗《生命中的一天》是唱出来的吗?“大门”乐队长度超过了150行,又是讲故事又是角色扮演又是戏剧布景又是仪式法术的《蜥蜴的庆典》是唱出来的吗?保罗·西蒙像后现代生活写生、像全球化世界即景、记事平白、口语四溅的《雅园》各篇是唱出来的吗?纳西门图黄金般沉默、河谷般智慧、充满了南美神秘的《河的第三条岸》是唱出来的吗?伦纳德·科恩与一封书信无异,叙情、念旧还随手写进写信时的环境、心情的《著名的蓝雨衣》是唱出来的吗?佩蒂·史密斯洋洋千余言、汪洋恣肆、泥沙俱下、五色斑斓、枝节纷披的《鸟国》是唱出来的吗?“脸部特写”毫无规整之意、句子长长短短的《瞎》是唱出来的吗?“一万个疯子”一篇篇的散文诗是唱出来的吗?是的,它们是唱出来的,不仅唱出来,而且,唱得优美,唱得奇异,唱得惊心动魄,唱得充满了创造力。
& 日 & 此文为《人间、地狱和天堂之歌——世界摇滚乐歌词集》一书的序言 &
& 《人间、地狱和天堂之歌》
——世界摇滚乐歌词集 李皖 译 郝佳 译校 出版发行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人 左健 出版统筹 杨全强 责任编辑 芮逸敏 封面设计 南京阡陌文化 开本 880X 纸张 49.5 字数 989千 页数 1531 版次 2012年5月第1版, 2012年5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305-07897-2 定价 88元 发行热线 025-, 025- 电子邮箱
(市场部) 网络销售合作伙伴: 博库书城
卓越亚马逊
该书在亚马逊、当当网、京东网上商城、文轩网、北发图书网、99网上书城、China-Pub、博库、天猫(原淘宝商城)、王府井书店(网上)有售
所谓歌坛的繁荣,说白了就是有能力制造更多的艺术垃圾。繁荣就是垃圾的生产能力,就是快速复制的能力,而与创作无关,与能够出现多少吟唱生命的青年无关。这几年大陆唱片业的兴隆不正是这样吗?走在街上听到一些流行歌,觉得这种东西真应该死掉,或者该一脚把它从艺术队伍里踢出去。拒绝作艺术的评判,只作产品的评估。“质量优良”当是它所能得到的最高评语,也是它们实际能抵达的最高境界。 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大陆,也不仅仅是流行音乐。 一个大男孩在屏幕上微笑,作手势并走来走去,他唱着一首歌叫《九月九的酒》。他天天出现在屏幕上而你已听了不下十遍,现在我来问你一个问题:谁创造了这首歌? 你不知道,你肯定不知道。你知道的是:这是陈少华(演唱者)的《九月九的酒》。大家这么说,电台里也这么说,请听“陈少华的”《九月九的酒》。 现在我告诉你,《九月九的酒》不是陈少华的,它的词作者是陈树,曲作者是朱德荣。那么再请问:是不是只有陈树朱德荣能作出这样的歌?是不是陈树朱德荣的人生体验决定要产生这样的歌?《九月九的酒》实际上是陈树朱德荣的一段人生写照? 你会回答不一定。那就是说,陈树朱德荣与《九月九的酒》之间并没有对应的关系,《九月九的酒》并不指证陈树朱德荣这两个人的什么感怀,作品上面并没有留下这两个人的灵魂烙印。 作者消失了。 其实毋须这么繁琐的拷问,流行音乐创作者的无处可寻早已是被众人在不知不觉中实际接受了的事实。《命运交响曲》就是贝多芬的化身,贝多芬与《命运》之间有铁一般牢不可破的联系,一部作品就是一个生命。但在大众文化阶段,艺术创作的个人特征消失了。听一些歌,谁也不会作类似贝多芬的那种联想。陈少华实际上是歌的品牌,就像四大天王是四个品牌,大家就认这,就像认牌子买东西,知道大牌歌星是质量的保证。 没有作者。 这太蹊跷了是不是?不光是流行音乐,这种蹊跷多的是。 翻7月28日《长江日报》,有池莉《谈谈〈不谈爱情〉》一文,有一段有意思,不妨抄录—— & 对于搞影视,我实在有些怕了。这种艺术的集体创造性太强,几乎完全无法体现个人意志。我的小说有改编成影视的,我自己也写过影视剧本。事情的开初似乎都不错,但是随着参与的人增多,初衷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改变,并且往好里改变的少,往糟里改变的多,结果影片出来,惨不忍睹。可你还得容忍一些刻薄的批评。当然,批评一下倒无所谓,没有批评也不热闹。只是写小说自由惯了,难免就不太乐意参与影视创作。 & 作家的苦衷是真经历。由此我们可以问一句了,池莉那些影视剧本的作者是谁?查查演职员表,我们的眼睛肯定地看到:是池莉。是那个真的池莉吗?池莉也许会不好意思地告诉你:确实是池莉,只是自己也不忍卒睹的。手中的笔有时握在一群人手里。 跳开来我们想一想一部影视的作者是谁,一部MV的作者是谁?回答说是导演,而导演不过是个总经理罢了。他是创作者,更是管理者、经营者,别忘了他背后还有个董事长。而参与影片的一大群人,哪一个人手中不握着这样那样的左右力?一部影片是导演艺术水平的体现,更是管理水平的体现。 青年评论家徐敏说得对:在当代一些艺术里,“人只是机器与制度的成分与中介”。一部作品的成型,实际上是投资者、经营者、操作人与消费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听歌人往往有这样一个经验:刚开始听流行音乐,觉得精致贴身而爱上一些歌曲;慢慢觉出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前台歌手都是傀儡,于是开始寻找幕后的作者,听某某作的歌;听得多了,又慢慢觉出某某也是泛泛,造星运动而已,又开始寻找那些能感觉着“那个人”的创作歌手听;渐渐创作歌手也不中了,自己词曲也“顺着诌”得不像话,况且词曲并不能成为歌曲风格的决定者——流行歌曲早不是歌曲,鲜有像古老民歌那样不需任何伴奏、自身已完美无缺的歌吟,而已变性为“人声协奏曲”,歌曲的决定者更在于编曲人、制作人、伴奏乐手。于是最后的选择是:某某公司某某机构某某制作人的某个创作歌手的某个阶段的作品。 看!投资者—经营者—操作人—消费者,在这个最终选择中被表达得多少清楚。资深的听歌人最后摸到的是一个链条,明白个性的创作在开明的公司下才能实现的道理。有心人必须先找到某个开明的体系,才有可能找到歌曲,品尝到可怜的一点点生命。投资者(某某公司)、经营者(某某工作室制作人)规范创作,因而决定了操作人(歌手)的自我实现程度。同一歌手在不同的公司会有不同的表现,因为运作的前提是先期接受公司的规范即品味,即对某类消费群的选择判定,这个生产系统才是一首歌曲的实际作者。“中介们”的第一性是接受剪裁,第二性是集体创作,创作中随时准备接受相互的制约和协调。 艺术是自由的。美是自由的象征。商业化的大众艺术一开始毁坏的便是艺术创作的自由原则。个体的生命、独立的精神存在在一个组织系统里如何存身,必须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而通常,个性、精神、情感、观念等等这些东西,经过文化工业流水线的打磨和加工,最后统统与操作者本人脱离了。艺术品不再代表某一个生命,只构成产品的品位。于是我们称它,大西洋出品或者福克斯出品。 回过头来我们可以看大陆流行乐界围绕“歌坛繁荣”爆炒一时的所有“重大”问题,包装、签约、定位、企划、跳槽等等等等,哪一个是音乐问题,无非是分钱不均的吵闹。但恰恰是经济目的的驱动下,音乐产业诞生了。并且这个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还将继续,垃圾的生产能力会一天比一天高,而我们也并不希望它倒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它既已出现,歌曲创作的出版(包括真正的歌曲创作)也还要靠它呢。新的好的机制,要在这个可怕的旧机制里脱胎出来。 文化产业久已有之(如出版社),在过去年代里它是辅助性的,现在是产出性的,新的文化产业的正途仍将是回到辅助性上来。怎么个回法我们无从知晓,但有一点是决无疑问的——推动它转化的力量,当是那些有心的文化创造者和文化实业家们的理想主义精神。 &
一九九五年八月 & 首刊于《读书》1995年某期(?),后收入《听者有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3月北京第一版。
&&可将此博文复制粘贴到Word文档,对比观看,会比较方便阅读,信息也更为全面,最后一栏为每张唱片的试听链接。 & & &
乐队 专辑 唱片公司 类型 发行日期 试听地址
简迷离 《末日恋曲》 东乐 专辑
/album/510226
杨嘉松 《我希望我的希望不再只是希望》 十三月唱片 专辑
/yangjiasong/
新裤子 《Sex&Drugs&Internet》 摩登天空 专辑
/newpants/
Multi-Ego 《COME&AND&GET&ME》(2首:1.Escher's&staircase&/&2.End&of&Me) BigMic唱片 EP
/multiego/
肆伍 《NO&LEADER》 嚎叫唱片 EP
/fourfive/
Good&Luck&Good&Bye(GLGB) 《2014》 摩登天空 专辑
/album/490258
马条 《高手》 十三月唱片 专辑
惊叫基督 《宙海》 号角唱片 专辑
/album/497034
TOOKOO 《From&Peking&To&Hongkong&Then&To&LA...》 嚎叫唱片 专辑
/album/497872
Fearless 《暮色的领主》 号角唱片 微专辑
/album/513124
天幕落 《卷贰&凤凰山》 号角唱片 专辑
/album/500654
TwinkleStar&闪星 《The&End&Of&The&New&Beginning》 嚎叫唱片 专辑
/altsenior/
瑞王坟 《上帝解救穷鬼》 嚎叫唱片 单曲 2011.11 /ruiwangfen/
塔罗圣徒 《2012》 嚎叫唱片 专辑
/taluoshengtu/
Mr.Graceless 《The&Tree&Ever&Green》 兵马司 专辑
/album/492729
荔枝王 《时间证明》 火锅音乐 专辑
/kinglychee
GALA 《知音难觅》 东乐 单曲
Old&Doll 《榜样》 独立发行 专辑
Da&Bang 《少年邪》 摩登天空 专辑
/album/472658
疯医 《路铁过穿水雨》 摩登天空 专辑
刺猬 《Sun&Fun&Gun》 摩登天空 专辑
/album/501896
Snapline 《Phenomena》 兵马司 专辑
/album/501087
拇指姑娘 《两小无猜》 拾柒贰肆唱片 EP
/thumbgirl/
马木尔与IZ 《星空》《循环》《皱纹》《Alika》《土》 独立发行 专辑
/mamer/(暂缺完整版)
魇 《斗战胜佛》 独立发行 专辑
/yanyuedui/
Birdstriking 《Birdstriking》 兵马司 专辑 2012.2 /birdstriking/
木玛&Third&Party 《进化》 星外星唱片 专辑
/mumathirdparty/
黑撒 《西安事变》 时音唱片 专辑
/balckhead/
霜冻前夜 《不想长大》 独立发行 单曲
/frosty-eve/
Duck&Fight&Goose 《SPORTS》 兵马司 专辑
/duckfightgoose/
九大圣器& 《十丈铜嘴》 号角唱片 专辑
/album/526857
南无 《我是你的大猩猩》 视袭音乐& 专辑
/album/519045
杭盖 《四季》 视袭音乐& 专辑
/album/517094
王胜男 《不想去上班》 视袭音乐& 专辑
/wangshengnan/
立東 《立東》 视袭音乐& 专辑
/migratorybird/
液氧罐头 《十年之氧》 独立发行 专辑
/yuyang/(暂缺)
铁风筝 《城乡结合处》 糖衣文化 专辑 2012.6 /ting/?aid=130509
大乔小乔 《渔樵问答》 微薄之盐 专辑
惘闻 《0.7》 Weary&Bird 专辑
永动机 《天启》 嚎叫唱片 专辑
逃跑计划 《世界》 美丽世界唱片 专辑
/perdelband/
永恒之翼 《Battlefield&Within》 独立发行 EP
/fivepointzero/
HELL&CITY 《WELCOME&TO&HELLCITY》 独立发行 专辑
/hellcity/
荔枝王 《时间证明》 火锅音乐 专辑 2012.3 /kinglychee/
马赛克 《马赛克》 小酒馆 专辑
A公馆 《请用身体砸碎欲望逃生》 微薄之盐 专辑
/album/240719/
萨满 《鲸歌》 独立发行 EP
/thesamans/
龙锦 《城市之光》 音弛文化 专辑
/longjinband/
脑浊 《歪打正着》 荔芙娱乐& 专辑 2012.9 /brainfailure/
CNdY 《Acid&Candy》 树音乐& EP
瘦人 《一路向北》 树音乐 EP
/thinman1/room/1852310/
秋天的虫子 《白乐章》 树音乐 专辑
/fallinsex/
病蛹 《就是现在》 树音乐 EP
/bingyong/room/220671/
The&Tree 《树》 树音乐 专辑
/littletree/
林默 《给净菡的画之清》 树音乐 专辑
杜威 《成长之痛》 树音乐 专辑
/duwei/room/855014/
The&Losers 《天生孤独狂》 树音乐 专辑
/thelosers/
Fog& 《Transparent&Mirror》 树音乐 专辑
诱导社 《逆行王国》 忙蜂文化 专辑
图利古尔(刚子) 《我是蒙古人》 独立发行 EP
嘎调 《灯火》 兵马司 EP
/album/506877
NewTank 《Beyond&the&Ocean》 BigMic唱片 EP
廖也青 《象》 独立发行 专辑 2012.9 /liaoyeqing/
lifeless 《Persona》 独立发行 EP 日 /thelifeless/
钢心 《Seize&This&Time》 摩登天空 专辑 2011.12 /steelyheart/
飞行员与mm 《让SB闭嘴》 独立发行 EP
/pilotandmm/
魔力橙 《魔力橙.TOSH》 星外星唱片 专辑
/MolichengBand/room/988709/
dreamki 《梦想成为》 嚎叫唱片 专辑
/#type=album&id=143348
便利商店 《自然之然》(2首:1、自然之然&/2、夜绽) 独立发行 EP
试听地址:/csband/专辑地址:/subject//
宠物同谋 《Noise&From&The&Future》 树音乐 EP
& 2012中国摇滚迷笛奖组委会搜集整理 & 虽称为总目,其实不全,比如,下面这些唱片,名单中就没有: 左小祖咒《去奶子房》;Nova Heart《Beautiful Boys EP》;张广天《杨柳枝》;钟童茜《以身相许》;White+《White+》;熊熊作业《八九点钟的太阳》;五条人《一些风景》;侯牧人《年代》;萧寒《萧寒》;玩具船长《大岛小岛,咸咸就好》…… & 这还只是我随手写的,细考察,想必还有。 继续补充,欢迎举报—— 李欧《坚韧的心》旅行者《七月的天空》
&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蔚华的《现代化》(1995)有一个与张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1994)几乎是完全一致的开头和结尾。我以为,这种不谋而合正是历史在不知不觉中泄露它自己的秘密。如同张楚以“吃完了饭,有些兴奋”开头以“挺起了胸膛向前走,嘿嘿嘿,前面是条光明的大道”结尾一样,《现代化》以“出来吧出来吧雨已停了”开头,以“我们大步迈向现代化,一切都那么如意”结尾。这是一种笑眯眯的挖苦,既兴高采烈又忧心忡忡。 蔚华的《现代化》进一步证实了两点:一是大陆摇滚在内容上正整体从呐喊走向幽默、从批判走向自嘲;另一点是它的形式,正整体地受到英国地下音乐的影响,显出一种低迷而幽暗的气质。 对中国人现在的精神生存状态,摇滚乐的这种转变是揭示性的,那种兴高采烈又忧心忡忡的表情也是揭示性的。进一步具体到《现代化》里的每首歌,也有意无意地表现了这种揭示性:“出来吧出来吧雨已停了”这个开始,正是中国放弃抽象的“姓资姓社”议论一步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始。随后,一幕幕《现代化》的戏剧渐次拉开。 轻松的生活——“唱歌、跳舞、说说、笑笑”,渐渐占据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全部。作为第一代摇滚乐人,蔚华们发现自己新的身份是个“表演者”——“我们相互娱乐”。一些歌词直接对这种变化进行了曝光:“这个世界正在服装,冠冕堂皇。”“多想有点忧伤,多想有点迷惘,就是没力量。”而整个音乐散发出的气息亦准确地折射了诞生它的时代土壤——一种肤浅的快乐,一种心有不甘的无力感。它来自从长长的历史重负突然走到一个大晴天的失重,这种失重加剧了紧随而来的现代都市生活的眩晕和无力。 对于一张有现实针对性的唱片,《现代化》仗着崔健《红旗下的蛋》的主要人马,音乐部分还是挺贴切的,所弱的是歌曲部分。尤其是词,有时乱点鸳鸯,显出对现实的洞察和对问题应有之清醒的匮乏。如《老故宫》对现实的刻画,紧挨着的这四句:说“所有睁的眼睛都在张望”,可;说“所有睁的眼睛都会撒谎”,扯远了;说“所有睁的眼睛都有理想”,大谬不然;说“这个世界正在打仗”,生拉硬扯,不知扯到哪儿去了。对了,“生拉硬扯”,这正是蔚华同志经常犯的一个错误。话说回来,它所反映出的那种对问题和现状的不清醒,同样反映了一种失重,那是一种思想的迷失,在生拉硬扯中我们看到,现代化进程中人的价值判断体系已陡失了重心。 从“呼吸”到《现代化》,蔚华不再嘶喊,她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和态度了。当年,一味想反抗外界束缚的“呼吸”,最后发现可笑的其实是自己。当时遮蔽了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唯公唯他唯集体思维是浸在骨子里的。自己的呼声再激进,仍不脱正统的意识形态,不脱一种集体式的空洞口号式的乌托邦。现在《现代化》已经彻头彻尾个人化了,有了属于个人的独立的看法,这是蔚华的进步,更是时代的进步。 正像张楚创立了张楚式的旋律,蔚华也创造了“蔚华式的旋律”,这是中国流行乐的进步,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不成熟,却依然值得我们赞赏。我觉得,他们在摆脱流行乐作曲为吉他束缚、为采样束缚、为无进取心的流行工业束缚的道路上,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而在对“现代化”的表现上,蔚华重复了张楚,同时份量不重地丰富了张楚。蔚华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这是上点儿年岁的人所共有的,这个角度着迷于全景式的描述,一种个人式的集体照,她关注社会,关注那整个的图景。而张楚只关注他自己,那个自己就是集体的全息影像。所以张楚是深刻的、内在的,蔚华是外在的、旁观的。而二者的音乐风格,似都可以说是“另类民谣”。这一点亦类同于歌的内涵,双方各擅胜场,但同样是张楚占优。张楚处在时代转折的节骨眼上,刺激迅猛而有力;到了蔚华,摇滚乐已开始承受它不能承受之轻。从呐喊、批判到幽默,从“唐朝”、张楚到蔚华,三者标出了一个下滑的轨迹,——英雄主义、崇高审美心态渐趋没落的轨迹,并预示着未来的摇滚乐,更低哑、更轻淡。随着现代化“失重”的加深,精神运动被物质追求进一步稀释,摇滚乐也将进入“失重”之年,等待着它的将是歉收、惨淡、失去份量。“我们是表演者”,摇滚乐的这个尴尬,还将无可奈何地继续一段时期。 &
一九九五年十月 & & 首刊于《音乐生活报》(?),后收入《听者有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3月北京第一版。
&&&&&&& 《南方都市报》今天公布了华语音乐传媒大奖今年三季度十大专辑,如下—— &
& 林忆莲《盖亚》   忆莲新碟《盖亚》的剑走偏锋,惹来了一连串诸如“颠覆”、“重生”、“惊变”之类的论调。但实质不是她在变,而可能是你错过了她的另一面。这一次,她彻底地将过往低调的另一面亮了出来。   此碟绝非忆莲初尝迷离重拍电幻呢喃,94年《沉沦》玩过post trip-hop,95年《Pieces of Mind》玩过nu jazz,99年《该不该》玩过drum n' bass,05年《夜有所梦》玩过ambient,06年《断线》玩过lounge……只不过当年这些那些都不是主打,但她的实验性一直都在。撇除唱片概念和歌词内容,若将这些遗珠混入《盖亚》的曲目中,随机播放,绝对非常融合。   若你喜欢《盖亚》,并惊觉自己听见了一个全新的林忆莲,强烈建议你去重寻忆莲旧唱片中更多可能令你惊为天人的遗珠。她一直不止是《至少还有你》的Sandy。愿你会遇到那些错失了的精彩。(彭力) &
& 张悬《神的游戏》   张悬思维不清的词,特色仍在,变得清晰了一些。不合常理的、硬接的、有时是半截的词与句,与特征鲜明的旋律搭在一起,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张力。音乐风格变化不大,作为一张可能的经典,作曲稍弱,制作上乘,在编曲力度、乐器品质、节奏鼓动性上有新提升。这样的歌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没表面显示的那么玄奥。这种独特的方式是值得赞美的,但如何更进一步,有力地传达自己?这问题始终待解,绕不过去。(李皖)   《神的游戏》是一个情绪诗人的冥想,跳脱灵敏的文字触觉,介乎于城市民谣和独立摇滚之间的肆意游荡,清澈的真挚,轰鸣的骚动,张悬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表达逻辑,既端庄自若又放肆暴烈,有沉湎更有决绝,也许这是浸淫在独立音乐里属于台湾80后的表达逻辑,冷酷思维,和目前台湾乐坛的“二陈一蔡”三个70后才女老师走的截然不同的路线,30岁一切开始,音乐欢场可以尽情游戏。(内陆飞鱼) &
& 万芳《原来我们都是爱着的》   自打2010年以一张《我们不要伤心了》回归歌坛开始,原本那个“一半文艺一半苦情”的万芳就算彻底归于文艺歌手阵营了,并把她挚爱的小剧场气息深深地扎根在了她的录音室里,持续到这一张《原来我们是爱着的》里,那气息就愈发的浓郁了。   这张专辑里,万芳紧紧HOLD住她的淡定和沉静,用她那原来就擅长娓娓细诉的音质和音场,一首歌一个故事一种心情,像极了《收信快乐》里的那个陈淑芬,只是更沉着更温暖一些,而那些诗样的歌词,也让这意境更富有文学气息了一些。这一次的录音,也大量采用了传统非合成的乐器,费时又费工,但也因此增强了万芳本就钟爱的那种小剧场式的亲临感,“试图保留这些声音中的颗粒、温度、空间和临场感受”,连每个字里的情绪的呼吸都在乐器里听得清晰了,听到心悸。(卢世伟)   当一个歌手不再甘于照谱歌唱,往往代表她有更多自己的思绪想要表达。万芳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再次携手与制作人林挥斌送上《原来我们都是爱着的》,以不完美但真实的质感,进行各种音乐类型的实验。而万芳也从未忘记她歌唱的渲染力,我们一不小心就坠入她诉说的故事,并惊觉其中的感动都能和自己的生命体验共鸣。专辑中的《阿兹海默》由剧场导演黎焕雄填词,将疾病巧妙连结至沉默的海洋、舰队的迷航等意象,哀艳优美的诗意绝对撼人。(L君) &
& 林二汶《林二汶 Eman Lam》   自资发片并自组乐队“HUSband”,林二汶意外寻获歌唱生涯里的第一个春天。以“Live”制作方式呈现歌曲自然生动的韵律,歌者与乐队的默契互动亦精彩绝伦,林二汶彷彿化身为雍容华贵的音乐歌姬,呈现一出高水准的独立音乐剧。八首作品精致独特且各具特色,有funk、爵士、沙发音乐型等高雅迷人的气质,每首曲目后加插的音乐演奏可谓别出心裁,竖立了香港独立音乐界全新的音乐风貌,亦开拓了歌者不为人知的细腻演绎手法,乃一次灵魂重生的经典示范。(月贝凡)   第一次正式的个人唱片,发挥出绝佳表现,音色细腻温暖,林二汶的声音是无疑的好声音,表现力丰富,唱片听起来很舒服,制作水准高而且很精彩,而绝不流俗。《Wanna Be》,充满九十年代Acid Jazz的Funk味,但味道淡淡然恰到好处,处理得很清新,穿越时空温暖你。成品细腻温暖,一种低调唯美的感觉,在现代流行乐坛那些野心很大、气势汹汹而又千篇一律的“大作”之中,这种冲淡无求而又制作精良、注重细节完美的气质显得难得而雍容华贵。   《微醺》也有一种沙发音乐式、悠然见南山的驰放味道,在半醉与清醒之间的暧昧放松状态,朦胧而不可触碰的慵懒美感;“Ambient”味道的《北京道落雪了》,先是潜流般让你慢慢进入落寞状态,忽然急转而下,变成困扰挣扎的阴郁摇滚,歇斯底里,林二汶转换自然,表现出色;结尾的《仙乐飘飘处处闻》,吉他味道浓,更贴近At 17风格,节奏跳跃,同时也有“人山人海”式的音乐烙印。(陈灵伟) &
& 李泉《天才与尘埃》   退居幕后制作、办学多年,李泉蓄积的音乐专业及敏锐度全在《天才与尘埃》中尽情展现。电子与传统民谣的碰撞、多种乐风的交融在现今乐坛或许不是新鲜事,但李泉将这些音乐元素呈现出丰富又不紊乱的层次,靠的就是他写意才情之外的理性精准。从他开阔澄明的心境出发,音乐就这么恰如其分地送进乐迷耳里。专辑中那份禅意、那种大器的从容淡定,都是令人回味、余韵无穷的原因。(L君)   这不是李泉最好的,却是他完全的、无所顾忌地抛弃旧我之作。没在钢琴上多留恋,甚至也没在他擅长的重口味苦情歌上多望一眼,他用电子实现着蜕变,把多年的爵士心得化成了电音中的粘稠骨血。   还是非常李泉,放在爵士歌曲门类或电子流行门类中都会是独特的。放在前面,它是一种轻型的、会飞的爵士品种;而放在后面,它重得让你哼哼,一点都轻松不起来。(李皖) &
& 尚雯婕《ODE TO THE DOOM 最后的赞歌》   从《in》到《最后的赞歌》,是逐级登梯的过程,尚雯婕离流行渐远,在奇诡的电子乐迷宫,夹击预设的世纪音乐、世界音乐两股暗流,像一个Cosplayer,沉醉于自我认知和神秘世界的探索边缘,营造令人着迷的境况,又像爱丽丝漫游仙境,从现实的洞穴恍惚到一个色彩斑斓的异度空间,像一个闯入者的初次艳遇,所见所闻兼新鲜陌生,想象力难以言表。(内陆飞鱼) &
& 黄韵玲《永恒·承诺》   黄韵玲在文案里这么写着:“每一个人都是这世界上的一个果核,我们扎根种下之后渐渐成长,经过了四季,茁壮、丰盛、凋零…然后归于尘土…再回到土地合而为一。”黄韵玲以“果核人生观”表达了其感恩天地滋养的诚心,歌颂大自然难以衡量的价值与美好。她写歌唱吟人生,向土地、大自然学习,承诺以最最优质的音乐回馈天地万物,永恒的滋润着音乐天地间之弥勒净土。   绚丽夺目的编曲依旧是专辑的亮点。黄韵玲知性派的音乐态度在钟兴民细心雕刻后彷彿立体化的栩栩如生起来,起着相辅相成的完美搭配效果。音乐精灵端出熟悉的拿手好戏,爵士摇滚,城市民谣,节奏蓝调等鲜明亮眼的基调依旧维持了歌者高水准的音乐态度,亦示范了其历经人生历练后浑然天成的成熟内敛,宛如品茗年资历久的古茶,历久弥新,甘味永存。(月贝凡)&
& 曲婉婷《我的歌声里》   听见曲婉婷用东北大碴子味接受访问,便知这女孩的质朴和直接的性情,没有人知道某一个创作者的隐秘,那旋律的走向可能来自她独一无二的躯体和血脉,她直爽的不太顾忌乐坛上有什么趋势风潮,曲婉婷的风格是直抒胸臆,顺带自我励志,饱满的气息和演唱能量造就波澜起伏的汹涌旋律,让听的人觉着爽,而这旋律又绝不似曾相识。(安柯) &
& 陈奕迅《...3mm》   跑道上的陈奕迅一直在跟自己竞赛,而新成立的制作公司就成了契机,可以让他更放开地做自己想要的音乐形态。《...3mm》前六首的怀旧时光是three married men的玩心大发,后四首的感性阶段又是三位已到中年男人围在一起煲烟与感叹的时间,关系如胶似漆的三人,像韵律泳的进行,互相缺一的不可,而这《Life Continues...》的延续也在于肯果敢尝试,没落窠臼,纵是Eason的外貌被误认为林丹阿妈并不重要,重要是他能心境不老、放开胸怀,也有机会投掷出自己新的记录。(田中小百合) &
& RubberBand《Easy》   RubberBand“E”字头第五张录音室大碟《Easy》延续《Connected》的“入世”情怀,以乐队自己的视角还原香港本土当下的社会暗涌与价值冲突,从中带出正面的能量。香港这一波“band sound”浪潮中,RubberBand以fusion的音乐风格与“人情味”的歌词方向在一众乐队中异军突起,虽然没有硬摇滚的“硬桥硬马”,没有洒狗血的必杀情歌,但胜在够胆在fusion这种类型音乐中着力做文章,且细节见真章,在香港乐队中难能可贵。(慕容小虫) 【得票统计】入围作品           得票率林忆莲《盖亚》         56.86%张悬《神的游戏》        49.02%万芳《原来我们都是爱着的》   47.06%林二汶《林二汶 Eman Lam》  &&& 45.10%李泉《天才与尘埃》       37.25%尚雯婕《最后的赞歌》      33.33%黄韵玲《永恒·承诺》      && 33.33%曲婉婷《我的歌声里》      33.33%陈奕迅《...3mm》        && 31.37%RubberBand《Easy》       25.49%
Across&the&Universe (Lennon/McCartney) &
Words&are&flowing&out&like&endless&rain&into&a&paper&cup They&slither&wildly&as&they&slip&away&across&the&universe Pools&of&sorrow,&waves&of&joy&are&drifting&through&my&opened&mind Possessing&and&caressing&me Jai&guru&De&Va,&om, Nothing's&gonna&change&my&world. Nothing's&gonna&change&my&world. Nothing's&gonna&change&my&world. Nothing's&gonna&change&my&world. &
Images&of&broken&light&which&dance&before&me&like&a&million&eyes, They&call&me&on&and&on&across&the&universe, Thoughts&meander&like&a&restless&wind&inside&a&letter&box They&tumble&blindly&as&they&make&their&way Across&the&universe Jai&guru&De&Va,&om, Nothing's&gonna&change&my&world. Nothing's&gonna&change&my&world. Nothing's&gonna&change&my&world. Nothing's&gonna&change&my&world. &
Sounds&of&laughter&shades&of&earth&are&ringing Through&my&opened&views&inciting&and&inviting&me Limitless&undying&Love&which&shines&around&me&like&a million&suns,&It&calls&me&on&and&on Across&the&universe Jai&guru&De&Va,&om, Nothing's&gonna&change&my&world. Nothing's&gonna&change&my&world. Nothing's&gonna&change&my&world. Nothing's&gonna&change&my&world. &
Jai&Guru&De&Va Jai&Guru&De&Va Jai&Guru&De&Va Jai&Guru&De&Va & &
穿越宇宙 & & 【英】甲壳虫 李皖 译 郝佳 校译 & &
言语流出像无尽的雨落入纸杯 狂野飞荡当它们滑行滑行 穿过宇宙 悲哀的池 快乐的浪 漂过我敞开的心 占领我 爱抚我 加唉 古鲁 的哇 噢—— 什么也不能改变我的世界 什么也不能改变我的世界 &
破碎的光在眼前舞蹈像一百万只眼睛 它们邀请着我 邀请我穿过宇宙 思想的湾流像静不下的风吹进了信箱 盲目地滚动 当它们前行 穿过宇宙 加唉 古鲁 的哇 噢——* 什么也不能改变我的世界 什么也不能改变我的世界 &
笑语的喧哗 地球的影子 响着铃 穿过我敞开的眼帘 煽动我 邀请我 无限的不朽的爱 在我周围闪耀 好像一百万个太阳 它邀请着我 邀请着我 穿过宇宙 加唉 古鲁 的哇 噢—— 什么也不能改变我的世界 什么也不能改变我的世界 & & *注释:原句中的Jai&Guru&De&Va&om,都有其义,是印度教中的词汇,但听起来又像是感叹词。“加唉”是“胜利”,“古鲁”是“上师”,“的哇”是“提婆”,“噢”是“唵”(“唵”是印度教与佛教中最神圣的一个音节,由梵语的三个音(a),(u)和(m)构成,代表几种最根本的三物合一组合,被认为是宇宙的话语精髓,在郑重断言的话语和祝福话中用作祷文)。所以如果按中国人的话语情境,这句话或可译为“祖宗唉上帝呵天呀万岁——” &
*&选自专辑《随它去》(Let&It&Be,&1970)
& 《人间、地狱和天堂之歌》
——世界摇滚乐歌词集 李皖 译 郝佳 译校 出版发行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人 左健 出版统筹 杨全强 责任编辑 芮逸敏 封面设计 南京阡陌文化 开本 880X 纸张 49.5 字数 989千 页数 1531 版次 2012年5月第1版, 2012年5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305-07897-2 定价 88元 发行热线 025-, 025- 电子邮箱
(市场部) 网络销售合作伙伴: 博库书城
卓越亚马逊
该书在亚马逊、当当网、京东网上商城、文轩网、北发图书网、99网上书城、China-Pub、博库、天猫(原淘宝商城)、王府井书店(网上)有售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5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utterfly假名歌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