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2月出生的,上海大学毕业生的陈国君

上海电力学院
外语系教师简介
杨大亮 ,男,1952年出生,教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97年至1998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承担过大学专业英语一、二年级英语精读、泛读、语法、会话、听力、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精读、高年级英语写作、英语口译、英美文学史和英语专业硕士研
杨大亮,男,1952年出生,教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97年至1998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承担过大学专业英语一、二年级英语精读、泛读、语法、会话、听力、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精读、高年级英语写作、英语口译、英美文学史和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美小说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曾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多次获得先进教育工作者。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著作10部。目前,主要从事文学翻译及商务英语翻译诸方面的研究工作。
江广华,女,1956年11月出生。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现任上海电力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讲&大学英语&。发表论文、译文十多篇。
庄起敏,男,1958年2月出生,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文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法、翻译、专门用途英语、测试。担任过的主要课程:研究生综合英语、英语语法、电力英语阅读、大学英语。近年来,出版编著20余本,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省市级研究项目2项。被多次评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获得&师德标兵&称号。2008年赴英国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访学,进行教学理论与实践以及专门用途英语的研究。
冯为兰,女,1976年10月出生。副教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主攻方向:翻译,中英文对比;主要担任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修辞学,英语写作。
李晓红,女,1979年12月生。上海交通大学英语语言学硕士,现就读交大博士。曾教授课程:&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英语口语&、&报刊选读&、&大学英语&。主要研究兴趣及研究方向:语料库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沈雁,女,1971年7月生,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曾主讲英语听力,口语,语音,外刊选读,高级英语,英美文学史,当代英美小说等课程。
张欲晓,女,1974年出生,毕业于辽宁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上海电力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讲过的课程:英美文学选读、英美小说、经贸翻译。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曾荣获上海电力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电力学院第四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上海电力学院青年教师课堂礼仪展示比赛一等奖、上海电力学院&三八&红旗手称号。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出版编著10余本,主持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1项。
胡汝P,男, 1996年9月毕业于杭州大学外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1999年3月毕业于上海外贸学院国际贸易英语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99年4月起本人先后在电力学院基础部、外语部和外语系担任教学工作。所主讲的课程有:大学核心英语、大学英语、国际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口语、英语初级口语、英语中级口语、新编大学英语、实用英语教程、英语视听、英语写作、函授及夜大学的英语课程等。
武小莉,女,1978年4月出生,于2006年7月份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职称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特殊用途英语。自入校以来,担任英语口语,大学英语,大学英语实用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等课程等。
田卉,女,1977年6月出生,2000年7月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经贸英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4年3月毕业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主攻商务英语及其教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5月进入本校外语系工作,先后承担过《大学英语》、《综合英语》、《英语语法》、《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英语听力》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王珏, 女, 1966年10月出生, 1989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外语系英美语言文学专业并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1年赴比利时学习, 于1993年毕业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并获得硕士学位; 1995年至2000年获奖学金在美国克莱姆森大学学习, 于2001年8月获得旅游学管理硕士学位;现担任上海电力学院英语专业教师,曾教过英语泛读、英语语音和英语视听等课程,有一定的英语教学经历;曾发表过有关英语教学、英美文学和旅游学的数篇论文。现主攻方向是英语教学和英美文学。
王三, 女,1978年2月生,讲师。2005年获南京大学英语语言学硕士学位。曾教授&英语写作&, &英语泛读&,&高级口译&,&英语报刊选读&,&语言学导论& 等课程。主要研究兴趣为:应用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
余樟亚,女,1978年出生,讲师,兼任教学秘书。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主讲《大学英语》,《电力英语阅读》等课程,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及参与多项市,校级项目,主编参编教材教辅数本。在教学上,主要以活跃的课堂气氛和丰富的课外知识吸引学生。曾获世博先锋一线行动五带头共产党员称号,上海电力学院&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第三届青年教师比赛讲课三等奖及 &优秀教学成果奖&。
张晓明,女,1981年9月生。200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并免试保送为本校研究生,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主攻方向:二语习得;中西文化比较。主要教学课程:高级英语,综合英语。曾参加全国第二届二语习得国际研讨会和全国跨文化年会,发表论文数篇。
李亚萍,出生年月:1978年6月,毕业院校:武汉大学,学位主攻方向:英语语言学;主要担任课程:大学英语,英语语法,英语听力
李燕 出生于1981年3月。 硕士,郑州大学。主攻跨文化交际学,二语习得。教授大学英语课程
孟广君, 男, 1964年生, 安徽明光人. 198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英语系, 1989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科技英语研究生班。后在上海电力学院教授公共外语和专业英语;近年主要从事&商务英语&、&会展英语&等课程教、研工作。独立发表4篇中、英文核心期刊论文和数十篇普刊论文;主编?经济管理英语教程?、?当代国际商务英语阅读?(交大出版社)两部教材,副主编、参编教材、词典十余本;完成上海市教委课题一项;荣获&上海市育才奖&。
苗颖,女,1975年3月出生。2001年毕业于挪威管理学院,获金融经济硕士学位。2009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担任过的主要课程:外贸函电,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听力等。
彭雅琼,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主攻方向为英美文学及翻译。现在教授英语专业一二年级视听及写作课。
濮明,1954年11月出生 ,英语副教授,1978-82 在江西师大外语系学习;1982毕业于江西师大英国语言文学专业;1995年进修于英国大使馆主办的高级英语进修班, 在美国Oklahoma City University英语系作访问学者。自一九八二年以来,一直在高校主要从事本科生的英语教学工作。也从事过研究生的英语教学工作。曾主讲专业综合英语,英语泛读、英语写作、英语听力、大学英语等多门课程,并且负责创办了南昌大学英语教学广播电台。曾获得江西省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
邵娟,女,1971年12月出生,籍贯山东。2006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文学研究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学关系和译介学。自其94年起开始从事高校英语教学工作,2000年被评为讲师,曾从事综合英语、阅读、口语、英美概况等科目的教学。
苏燕萍,女,1977年6月生,2003年毕业于中南大学获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主攻语言翻译方向。2006年受学校派遣赴澳大利亚Edith Cowan大学进修。自2003年7月起在上海电力学院任教,主讲&综合英语&等课程。完成青年基金项目一项,综合英语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一项。发表论文10篇,参编教材教辅书8本。
孙怀香: 女,于上海交通大学外语系就读本科和研究生,专业为英语语言文学。于华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任教;2000至今于我院任教。担任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英语视听》、《应用文写作》、《英文报刊选读》、《英语测试》等课程,大学英语各级课程,《剑桥商务英语(BECII)》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发表论文数十篇,担任校精品课程《综合英语》项目负责人,《综合英语》课程建设负责人,教改课程《英语视听》主要参与人等。
王辉,1997年7月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法西语系法语语言文化专业,之后开始法语教学工作,1999.年9月至2002年5月继续攻读法国普瓦提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成绩优秀,获得硕士学位.于2006年2月开始任教于上海电力学院,为英语专业学生教授法语.除了认真做好教学工作.还积极投身科研学术,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研究水平.目前主要研究教学法.
张雯,女,副教授,1973年生,1996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外语系本科,后直升研究生,1999年毕业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翻译。主讲过&英语口语&&听力&&报刊选读&&翻译理论与实践&等课程,获院&优秀主讲教师&称号。在专业核心刊物《名作欣赏》上发表过《人与自然的较量》等文章,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英汉词义差异与翻译》等论文,并编写《英语短语动词词典》、《电力科技英汉词典》《电力英语教程》等书籍
周玉珍,1981年8月,毕业于同济大学,硕士学位;现任大学英语(2)教研室主任,主要承担大徐英语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普通语言学
周元晓, 1972年6月,毕业于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学位。方向:英美文学,主要担任课程为大学英语。
朱力,出生年月 1978年7月;毕业学校吉林大学,学位硕士;主攻方向社会语言学,担任课程大学英语。
王治琴: 副教授,大学英语教研室(1)主任。教学方面:工作勤恳,认真负责,曾获&优秀教师&称号,&优秀青年教师&称号,&优秀主讲教师&称号。科研方面,曾在核心刊物及非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达十篇;曾作为第一参加者参加了市教委课题《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曾主持过市教委课题《英语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的探索》;曾主持的校内课题有3项。
付宁,女,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副教授。2001年进入上海电力学院外语系工作,一直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曾被评为 &上海电力学院优秀青年教师&&上海电力学院第四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上海电力学院优秀主讲教师&。
钱耘云,女,党员,日出生,200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毕业,硕士学历,硕士学位。曾担任过综合英语、大学英语以及对外贸易方面的若干课程的教学工作。
谭震华,性别:男,出生年月:1955年6月,职称:讲师,毕业学校: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英美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士学位。年在上海铁道大学参加业余进修(由学校组织,外籍专家执教,共3学期),1987年参加北京大学英语系英语进修班学习。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曾在《上海译报》等报刊发表译文100多篇,并曾为以色列驻沪领事馆翻译。
沈国富,男,53年生,讲师,一九七六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曾参加过水电部、电力部、能源部共十四期的出国预备人员英语培训班的教学培训工作,主讲&ImprovingAuralComprehension&、&BridgingtheGap&、&StepbyStep&、&TOEFL&、《EST英语》、《大学核心英语》、《大学英语》读写、听力等教程。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学工作者及优秀教师;曾获得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优秀奖,高校外语电教论文优秀奖、及论文奖;独立编写出版专著3本、合作编写2本;2001年被评为上海电力学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2002年荣获浦东新区&达尔杯&论文三等奖,任上海高校外语电教协会会员。
杨谊,女,1973年6月出生。1999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同年参加工作。自小喜爱文学艺术,对外语学习很有兴趣,中英文基础扎实。在本校工作期间,教学经验和技巧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使我对教书育人的含义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和了解。
刘军,1977年生,200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科技英语专业五年制本科。曾承担了经管系高年级口语,英语专业听力,大学英语等课程的教学。
周鲲,女,1975年生,上海理工大学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主讲大学英语、商务英语、英美报刊阅读。主要研究方向是:篇章语义学。曾发表《拟象与隐喻》,《模式理论在阅读中的应用》。
涂和平,男,1953年9月生,副教授。毕业于美国宾州洛克海文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主讲&英语阅读&、&英语精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大学英语&等课程。发表论文、译文、国际交流院校合作协议、企业招投标文书20多篇。
岑莉,女,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曾经发表论文《浅谈英语同义词或近义词的辨析与记忆》,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题目是《论国际商务英语中法律文献的翻译》。热爱教学工作,曾经讲授过&大学英语&,&研究生英语听力&,&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等课程。
薛雁,硕士,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主攻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主讲课程为综合英语、英语听力。
陈岚,1970年8月生。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上海电力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目前担任过的课程有大学英语、文体与翻译、综合英语等。主攻方向为英语翻译。
陈欧,1978年5月生。毕业于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电力学院讲师。目前担任过的课程为英语听力、英语影视听评等。曾担任完成校级教改项目若干项。
陈慧莲,1974年12月生。毕业于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为上海电力学院外语系讲师。主攻英美文学方向,目前担任的课程有大学英语、英语视听、英语口语等。
李巍,1971年10月生。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东语系日本文学专业和日本秋田大学教育系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为上海电力学院外语系讲师。目前担任的课程有第二外语日语,先后在2005年度和2008年度承担市教委优青项目和课程建设项目。
李晓霞,1977年7月生。毕业于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为上海电力学院外语系讲师。任教过的课程有大学英语、综合英语、词汇学、高级英语阅读和写作。
李国宏,1977年12月生。毕业于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为上海电力学院外语系讲师。任教过的课程有大学英语、综合英语。参与了综合英语精品课程建设。
马苗,1980年5月生,毕业于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为上海电力学院外语系讲师。任教过的课程有大学英语、英语语法、英语听力。2007年承担市教委优青项目。
石琼,1977年9月生,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为上海电力学院外语系讲师。任教过的课程有综合英语等。
王艳,1975年1月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上海电力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目前担任的课程为第二外语日语。
韩仲谦,男,江苏东台人,1966年出生,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学士,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直属外语系英语教授,研究方向为语用学,应用语言学和英汉汉英翻译等。曾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出版专著一部,参编教材三部,主持或参与完成省市级课题三项。主讲过的课程主要有高级英语,语言学概论,英语修辞学,英语文体学,英语语用学,英语词汇学,高级英语写作,英语写作,学术论文写作,汉英、英汉笔译,科技英语翻译,英语语法,高级英语听力,高级英语阅读,综合英语等。
么孝颖,女,1966年生,200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方向博士生,2007年9月获研究生华藏奖学金,2008年6月获博士学位(学术型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主讲语言学、语言学流派、语言与文化、认知语言学入门、语用学基础、翻译理论和实践、实用文体翻译、高级英语写作等专业课程。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在包括外语类核心期刊在内的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目前正在主持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一项。
宁志敏? 上海电力学院外语系 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主讲课程:大学英语1-4;研究生读写教程;
张伟萍,女,1975.11,讲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经历:核心英语教程,中级口译教程,初级、中级口语教程,大学英语教程,新编大学英语教程,泛读教程,综合教程;研究方向:从文化的角度对社会现象或文学作品进行探究。
张建青 男副教授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主要任教过的课程:专业英语英汉互译,科技英语翻译,精读、泛读、听力,英语语法与写作等。研究专长: 翻译研究(译介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英语教学法
赵德全,男,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博士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上海电力学院外语系教授;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学
胡龙青,女,硕士研究生,上海电力学院外语系副教授,语言文学教研室副主任。中国行为法学会律语言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外文学会会员。致公党浦东新区参政议政委员会副主任,致公党浦东新区陆家嘴三支部委员。 研究方向:翻译学;文学评论;英语教学
张雯,女,副教授,1973年生,1996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外语系本科,后直升研究生,1999年毕业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翻译。主讲过&英语口语&&听力&&报刊选读&&翻译理论与实践&等课程,获院&优秀主讲教师&称号。在专业核心刊物《名作欣赏》上发表过《人与自然的较量》等文章,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英汉词义差异与翻译》等论文,并编写《英语短语动词词典》、《电力科技英汉词典》《电力英语教程》等书籍。
刘彦娟,女,1980年生,籍贯:江西省南昌市。毕业于东华大学外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2005年3月进入上海市电力学院外语系以来,担任过大学英语、英语口语等课程的教授。2005年荣获全系教师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年独立参与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科研项目。在校期间,发表国内期刊论文十数篇,并有合译译作及合编教材等科研成果数本。
曹淑珍,女,1959年6月出身。讲师,英语专业,担任过大学英语,函数英语等课程。
研究特长:英语教学。
谢华,女,1978年出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年获博士学位,主讲综合英语。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功能语法,曾发表外语类核心期刊数篇。
任媛媛,女,1977年6月出生。硕士、讲师,旅游管理专业。担任旅游学相关学科课程教学。研究专长为:旅游文化、旅游管理、旅游规划。曾在各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张艳,女,出生年月:1981年5月,职称:讲师,专业为法语语言文学专业 ;200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法语语言文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被免试保送本校研究生,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到我校任教。张老师大学期间曾多年蝉联法语系一等奖学金,并赴法国各主要城市访学,目前为沪上知名杂志的长期兼职译者,翻译并出版了社会学著作:《科学的社会用途》及大量译文,参与编写了《法语听力450题》丛书。目前担任的课程有第二外语(法语)。其辅导的一些学生顺利考取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等知名学府的研究生。
余甜甜,性别:女,出生年月:1982.6,职称:讲师,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教过课程:大学英语,研究特长:翻译理论与实践
张筠 女 1982.5 讲师 教授过大学英语、外贸函电、英语口语等课程 研究方向为语言测试、二语习得
俞钲媛 女,1969年2月生,讲师,日本国立名屋大学博士,主讲课程为第二外语日语。
杨海燕,女,1977年12月生,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主讲课程为研究生英语阅读,翻译和写作,研究方向为语言学。
姚明广,男,1975年11月生,山东大学硕士,上海电力学院讲师,主讲课程为旅游学概论,研究方向为旅游学。
张芳芳,女,1977年11月生,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讲师,主讲课程为大学英语,外贸函电,研究方向为商务英语。
张琦,女,1977年7月生,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讲师,具有多年教学经验,曾授课程为大学英语、英语语法,英美文学赏析。
曾兆令,女,1965年1月生,郑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副教授,主讲课程为英美文学史,大学英语,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广博的文化...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该学科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目前...
序号 姓名 职务 负责工作 办公电话 手机 1 唐占华 党委副书记 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
序号 姓名 导师 就业单位 1 欧仁侠 代燕 昆山龙腾光电 2 李罡 秦永左 华为技术有限公...
一、 拟接收调剂专业和人数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模...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和控制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1981年6月出生的,可能是上海大学建筑系毕业的吗_百度知道
1981年6月出生的,可能是上海大学建筑系毕业的吗
1985年原上海工业大学的工民建专业,当时招收三年制大专工民建专业。日,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正式成立,1994年12月土木工程系发展为建筑工程学院,于1995年开始招收首届工民建专业本科生。按18岁上大学,有可能是该校毕业生
网上资料显示上海大学的建筑系不是2000年8月成立?
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在1985年建系,2001年4月成立建筑工程学院,18岁是1996年已有建筑系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上海大学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91年出生的,也可以是。81年6月的,为什么不可能。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上海大学校长罗宏杰2015年新年贺词
上海大学校长罗宏杰2015年新年贺词
上海大学校长罗宏杰2015年新年贺词
&&&&来源:贺词
  罗宏杰,男,汉族,1956年11月出生,陕西礼泉人,中共党员,198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1月参加工作。
  3.6 西北轻工学院材料系教师;
  8.6 在职攻读西北轻工学院硕士学位;
  1.6 在职攻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工学博士学位)
  6.4 西北轻工学院材料系副主任、主任;
  2.4 西北轻工业学院副院长;
  4.9 陕西科技大学(原西北轻工业学院)校长;
  2.2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
  4.12 上海大学校长。
  2014.12-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上海大学2015年新年贺词
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上海大学党委和行政,向全校师生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向为学校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表示亲切的慰问!向所有关心、支持学校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海内外校友表示诚挚的谢意和美好的祝愿!
  岁月流金,盛世华年。过去的一年,学校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实践钱伟长教育思想,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开拓中不断发展,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
  这一年,学校举行了新上海大学组建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建造&溯园&&&上海大学()校史展示园地,召开第一届校董会第三次会议暨第二届校友理事会第三次常务理事会议,成立了上海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进一步凝练了发展思路、弘扬了学校传统、凝聚了各方力量。
  这一年,学校人才培养取得丰硕成果。学校最终成为上海市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试点单位,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造了机遇。多年探索教学改革喜获丰收,3项标志性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数量实现历史性突破。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首次发布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总体就业率稳居上海高校前列。
  这一年,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年引进培养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在内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2人次,开创了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工作新局面。积极稳妥推进绩效工资改革,推动在教职工层面设立校长奖和若干单项奖,着力形成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新型绩效分配机制,不断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这一年,学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现重大突破。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取得突破性进展。聚焦材料基因组工程这一新兴战略研究领域,牵头组建上海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并在服务国家与区域重大战略、谋划重大重点项目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学校牵头研发的无人艇远赴南极罗斯海域进行极地海洋测绘工作,成为中国首艘远赴极地执行自主测绘的水面无人艇,获得了很多赞誉。
  这一年,学校校区调整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延长校区调整建设实质启动,校区项目建议书申报工作和园区概念设计工作顺利完成,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正式成立并开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分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研究院筹建进展顺利、即将挂牌成立。学校东区三期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通过市政府审批,建设资金主要由市级财力投入。新一轮校区建设和学科联动调整,将为学校发展开辟广阔空间、垫定坚实基础。
  这一年,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教育得到全面加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增强学校师生员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自信。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和&回头看&工作,改进作风和长效机制建设取得新成效。改进思想教育工作,新开设的&大国方略&通识选修课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努力、不懈追求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广大校友真诚关心、倾情帮助的结果。借此机会,再次向全体教职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和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天仪再始,岁律更新。2015年,是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系统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蓝图的关键之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凝神聚力,团结奋斗,积极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上海大学早日实现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国家的繁荣发展、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事业有成、学业进步、幸福安康!
  党委书记、校长:罗宏杰
上海大学校长罗宏杰2015年新年贺词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大学生毕业工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