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2月8日出生的老年人养老基养老金多少钱一个月一个月

急急!!求01年到10年各年的老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养老数据.预测养老基金的数学建模,最好再提供查找地_百度知道
急急!!求01年到10年各年的老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养老数据.预测养老基金的数学建模,最好再提供查找地
育龄夫妇生育欲望低下:整个社会生活水平低下,老年福利待遇相当好、萎缩再生产,人口出生率小于人口死亡率,正所谓越穷越生、扩大再生产人口再生产有三种类型: 1,人口结构老龄化特征明显,育龄夫妇生育欲望较烈,人口规模总量不断减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未建立或不能够有效运行: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通常这样的地区也有两种。 2。通常这样的地区也有两种,人口出生率等于人口死亡率;整个社会生活水平较高,往往人口总体结构较年轻,人口规模总量不断增加,往往人口总体结构日趋老龄化、简单再生产,人口结构特征日趋年轻化;整个社会生活水平较高,医疗条件很差:整个社会生活水平低下,老年医疗保健条件相对较好。 3,人口规模总量基本上不变,人口出生率大于人口死亡率,老年疾病发病率高,老年福利待遇相当好;低出生率与低死亡率并存。通常会有两种情况,计划生育观念缺乏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养老基金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百度一下中国统计局或中国统计年鉴,那里数据较全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养自己养孩子养房子还得养老伴 一生花费知多少(组图)
日05:47  来源:
  进入搜狐频道(  /  )  查看更多投资理财资讯 &&&  更多理财规划  一生花费知多少.生活篇 日常开支六七百万元  一生花费知多少.住房篇 住宅花费不低于368万元  一生花费知多少.医疗费 60岁前至少25万元  一生花费知多少.育儿篇 七八十万元算普通
  一生花费知多少.退休篇 舒适养老要250万元  (文前提要)人这一生要花的钱很多,各种账单都会向你伸手要钱。  我们做这组报道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大家增无端的压力,而是要向大家传递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一个家庭一辈子的花费并不少,完全靠收入的自然增长还不能从容地应对,需要适当地投资理财。二是只要你掌握了投资理财的技巧,过上小康生活是完全有可能的,不必过分担忧。  每月5日,偿还建行信用卡账单欠款;每月10日,要还清房贷;每月20日,要给父母打生活费;每月26日,(,)账单要付;每月30日之前,要付清水电煤气电话等公用事业费;下个月8日同学结婚要出人情费……  这是家住上海的刘先生夫妇在两周前给记者列出的家庭财务清单,刚到而立之年的他们,已经感叹起到生活负担的些许沉重。  中产阶层账单多压力大  “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对我们个人收入和小家庭的影响现在来看还不大,几乎没有多少影响。但现在物价真的很高,房价也一直在涨,小孩的教育费用特别高,医疗收费也很贵,现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要付费,以后如果想要过得更舒坦一些,还是有点难度。”初为人父的刘先生已经有了不小的紧迫感。  的确,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平凡的、琐碎的、日日反复的,在日常生活中还要面对那些零零总总的账单,并要进行一项“埋单”的操作。否则,你的电话可能被停机、家里可能停水停电;还可能被记录到银行征信系统的“黑名单”中,总之会有很多麻烦。  类似刘先生夫妇这样的城市中等工薪阶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产阶层”,他们虽然已经有房有车,但未来还有几十年的人生之路,还有很多不小的费用要支出,而这次规模空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即便没有影响到他们个人的工作,但却在心理上造成了一种压力,一种来自经济上的真正切切压力。  如果出现不妙的情形,最受影响的就是中产阶层;如果通货膨胀来临,受影响最大的也会是中产阶层,而不是财富顶层的人士或是低阶层人员。  目前,全球经济尚未回暖,我国外贸出口形势以来严峻,物价通货膨胀的影子已经显现,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之路尚不明朗……未来宏观经济一旦进入二次探底,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账单“派”给中产阶层,中产阶层的“埋单”压力就更为加大。  一生账单计算的几个前提  但想要算清楚中产家庭有多少账单待埋,还真是个复杂的计算。  由于每个人目前的生活收入不同、条件不同,对于未来生活的计划、预想也不同,这也注定了这项计算是个性化很强的计算。  因此,接下来我们会依照一个刘先生这样的中产家庭的情况,来完成这项计算。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们都想过上富豪那样的生活,但真正能够成为富翁的毕竟是少数,比较现实的是过上中产生活,因此,我们用中产家庭的花费为例,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关于计算周期我们选取了刘先生22岁大学毕业以后,到他80周岁这段时间,作为他的一生,作为他一生花费的计算周期。因为22岁以前基本都是父母的付出,个人开始经济独立负担一般会在进入社会之后。同时,目前上海和北京人均寿命预期已经超过80周岁,女性更是高过了81岁。  同样,在中产家庭子女的养育成本计算时,我们也是计算到孩子成长到22岁之际。  关于通货膨胀人生一辈子,七八十年的光阴,在时间的长河里不过沧海一粟,但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通常会经历几个发展,在这段几十年的时间里,通货膨胀会是影响生活成本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子。为了方便计算,我们把未来几十年的平均物价上涨指数假设为年3%~5%,具体选择哪个通货膨胀率,则主要基于单一生活要素自身的特性,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  关于计算所涉项目我们基本参照国家统计年鉴上所列的居民消费支出大项,如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费用、文化娱乐支出、居住支出,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增加了家政服务费用、、育儿、赡养父母等方面的支出。其中数据部分参考个案的实际情况,部分未来可预计支出项目参照目前市场标准并结合通货膨胀因素计算未来值,如教育费用参照上海市教育局的教育收费标准,养车费用参照目前油价、收费标准并按照通货膨胀比例相应上浮。  另外,为方便计算,我们并没有列支费用的支出。  中产家庭要花1000多万元  比照刘先生的个案情况,要维持现在的中产生活,就算他们不买房也不买车,日常生活上的开支和成本总额要达到958万元以上。  如果这类家庭不买房,仅是买中等车并按照5年一次的频率换车,一辈子也要1103万元。  如果想要买一套房,过几年又换套大一点地段好一点的房子,同时夫妻两人有一人买车换车,则要1349万元以上。具体比例见图1。  如果刘先生同时还想在退休之前给自己换套大房子,或者以后私家车想买豪华一点,则需要的开支就更高了。  养车费用、育儿费用、医疗费用,都非常昂贵,即使对刘先生这个身处国际大都市的中等收入家庭来说都是相当大的一笔负担,再加上夫妻双方养老的费用,人生账单总额超过1000万元也是不稀奇了。  图1:中产家庭人生的各类账单和占比理好财方能安生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当记者算好基本上人生途中会碰到的种种账单后,计算结果的确吓了一跳,估计读者朋友们也会有类似的感受,怎么要这么多钱啊?自己和爱人一辈子能赚得到这么多么?不会入不敷出吧?  再说,如果未来工资增长没这么快怎么办?一旦失业呢?或是全社会经济状况变差?  其实不用这么担心。本刊策划此次主题也并非为了“让大家吓一跳”,不是让大家感觉到更大的生存和生活压力,更不是要给大家增加紧迫感,只是为了让大家心里有个概念。  我们不妨从人生的收入曲线和支出曲线,两看看怎么个情况。  人一生当中的支出曲线,人从出生到最后的死亡从头到尾都涉及到费用支出的问题。从一生下来求学、就业、结婚、养育子女、置业到退休养老,都涉及不同程度的费用支出,最高的支出阶段应该是从建立家庭到有子女到购置等等的阶段。  同时,我们再对照人生的收入曲线,人生的收入曲线并没有贯穿人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而是大多数从就业开始(不管是工资收入或是其他收入),到退休养老,就基本结束了。因此,人的收入曲线只占人生的一个阶段。  那么,人生的收入能全覆盖支出么?  比如,我们还是以刘先生夫妇为例,他们两人现在年薪分别为约11万元和7万元,两人都不提前退休,刘先生和太太分别在60周岁和55周岁退休,按照职工工资年均5%的增长率来计算,并假设他们在50岁以后,收入不再继续增长,那么两人未来在职期间的收入总和可以达到900多万元。加上30岁之前的收入、退休后的养老金收入,这样一对城市中产收入的夫妻一辈子的工资性收入可以超过1000万元。  相比较一辈子所需要的基本生活花费958万元(不算买房买车,也非奢侈型生活),工资性收入大约可以覆盖掉绝大部分的支出。只是如果想要买好房开好车总支出要1349万元,工资性收入只能占到总支出的70%左右,还需要精明的理财规划。  正因为收支不是时刻均衡的。所以我们需要理财。理论上讲,一个人如果时时赚到的钱能满足自己所有开销的话,他是不需要理财的。  从一生收支曲线上看,一个人的少年期和老年期,其收入基本上是无法比肩支出的。针对个人而言,这需要我们规划子女的教育和自己的养老。  就一个家庭而言,父母负担了我们的少年期,可能状况下的子女负担我们的养老期。而这些假设都要求父母健康、收入稳定,要求子女成才、健康成长。这里面蕴含太多的不稳定性。风险的发生会改变人生的收支曲线,一旦发生风险,我们势必要思考重大责任期间的费用谁来“赞助”,谁来帮助我们埋单。  其实答案还在于积极理财,特别是要建立长期理财的观念,靠理财带来的投资收益等别动性收入,来弥补工资等主动性收入的缺口,或是通过杠杆工具来降低人生中可能被派发到的“账单”。  暖财方能安生。人的一生中,如果仅仅靠工资性收入,那么也许只能满足基本生活所需,想要稍微过上等一点的品质生活,还需要理财来帮忙。  图2:人生的收入和支出曲线示意图   生活篇 日常开支六七百万元  (文前提要)扣除购房、育儿、养老、医疗等大项开支,城市中产阶层刘先生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基本费用支出为710万元(不买车)或860万元(夫妻一人买车用)。  我们在开篇提到的刘先生,今年30岁,在外企做人力资源管理,月薪8000元,年终奖2万元。外企行政部工作的妻子与他同龄,月薪有5000元,年终奖1万元;两人年末合计还有3万元的年终奖。他们的女儿今年2岁,这一家三口算是典型的中产阶层。日子也过得还算舒坦。  那么像刘先生这样的中产家庭,一生究竟要花多少钱呢?让我们来做个粗略的计算吧。先来算一下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开支。  生活是琐碎的,当然,维持日常生活的各项开支也是琐碎的。人一生中总离不开衣食住行这4大类支出,而这也构成了普通家庭最基本的生活支出。我们从刘先生22岁大学毕业开始,并计算到60岁前,然后60岁以后我们将另文计算一下养老费用。  衣食费用200万元  刘先生自22岁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了独立生活。当时,他还是单身,所以经常在外面吃饭,每月在吃的方面花费约1000元,服装的费用并不高,算下来每年在衣食方面的支出大约为15000元。  5年的单身生活,刘先生花在吃饭和衣物上的费用为75000元。而刘太太在那五年内,作为女孩,服装费用要花费多一些,一年10000元左右,吃饭一年8000元左右。两人在结婚前,一年3.5万元左右,五年花掉17万元。  5年后,27岁的刘先生和女朋友结婚了,两人每月饮食方面的支出大概为1500元,衣服方面500元,一年共约24000元。看来结婚的“资产组合”效应体现出来了,两人的基本生活成本骤然“合算起来”。  28岁时,刘先生的女儿诞生了,由于女儿的成长和教育所有费用我们另文计算,因此28岁~30岁期间,刘先生夫妇在衣食开支变化不大。  但考虑到食品的价格会缓慢上涨,服装由于毛利较高,涨价的空间不大,但随着收入的增加,刘先生夫妇在服装方面的开销也会有所增加,因此我们对刘先生夫妇婚后的衣食费用给出一个5%的年增长率,那么他们从28岁~60岁,33年内,衣食方面要花掉192万元左右(2.4+2.4*1.05+2.4*1.05^2+2.4*1.05^3+……+2.4*1.05^32)。  加上5年单身时代的17万元支出,刘先生夫妇要为衣食付出200万元以上。  长期租房要用150万元  再看居住费用。“衣食住行”中的“住”,也是人生最主要的支出之一。刘先生结婚前一直是租房居住的,房租为每月1200元,5年的时间一共支付了72000元房租。刘太太那时还和父母住在一起,没有住房费用支出。  如果陶先生夫妇婚后选择的是长期租房,而不买房,那么他们在进入二人世界或三人是节后,那么他们差不多要租3000元左右的房子才够用,如果房租按照3%的年均增长率计算,那么33年间,租房费用为109万元,加上刘先生之前付出的五年7.2万元,那么居住费用总计120万元左右。如果40岁以后他们选择更贵一些的房子来租者用,那么总的居住成本要超过150万元。  如果婚后,两人选择购买住房。要计算他们在自己产权房中的使用成本,也就是物业费,而购房时的一次性支出,则另文在算。我们把物业费则计算在日常生活费用中。刘先生家庭住房的建筑面积约90平方米,物业管理费为每月每平方米2.2元,算下来每月要支付200元物业管理费,一年为2400元。假设物业管理费今后每年按平均增长3%计算,33年的时间花在物业管理上的费用大约为11.8万元。加上前面5年的租房费用7.2万元,不计购房和装修费用,刘先生的小项目居住成本为18万元左右。  交通费用:加上买车要200万元  衣食住行的“行”,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如果一直不买车,夫妻俩采用公共交通上下班,偶尔打的,两人每月平均费用在800元左右,一年又是9600元。33年一共要花掉53万元。加上刘先生两人婚前5年30000元,一共是50多万元。  如果买车了,一人用车,一个公共交通。当然一旦买车后,公共交通费用会有所下降,我们假设买车之后两人的公共交通费用会下降一个人的费用,也就是400元/月,每年4800元。而公共交通的费用存在着较大的涨价压力,按每年增加3%计算,那么一个人26万元。加上买车的费用、成本等178万元左右,一共要200万元左右。  公用事业费用要48万元  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费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按照刘先生一家目前的消费情况,每月在这方面的开支大约为300元,一年大约是3600元。而这样的开支显然并不高,今后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考虑到公用事业费涨价的因素,今后每年在这方面的花费至少要增加5%,33年下来累计需要支出20万元(刘先生毕业5年内的这部分开支算在房租里)。  再看通信费用。一般中产家庭电话费用平均也在80元/月的水平,再加上夫妻双方的手机费用(有些家庭的小孩也用手机),我们保守一点计算,全家每月平均通信费用为300元,那么一年为3600元。如果把家里装的宽带费用也算进去,一年的通信费用总计为4800元。而由于电信行业是垄断行业,随着垄断逐渐被打破,通信费用会降低,但消费量会有所增加。我们按每年费用不增加计算,两人33年共计支出26.4万元。加上刘先生两人毕业后5年内每年2000元开支,那么一共28万元左右。  非医疗类养生费用要20万元  日常保健中,除了生病就医,还有一些营养保健和美容费用。  比如,刘太太时常去美容院,美容护肤一般150元/次。按照每月两次的标准,一年有24次,总共支出3600元。此外,每年刘先生还要花费一定的资金在保健品上,如维生素片等,全年的花费约1200元。刘太太退休之后,美容方面的费用可能有所减少,但相应地保健费用支出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保守一点估计,每年的美容保健费用支出不变,为5000元。假设每年在这方面的花费不增长,33年的支出总共为20万元。  其它生活费用120万元  女儿出生后,在3周岁入托之前,家里都会请阿姨照看,这笔费用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账单中记入,不算在家庭日常生活费用中。  但女儿上幼儿园后,作为双职工,家里还是要请钟点工来帮忙料理生活。每周五天,每天两小时30元,那么一个月是800元左右,一年9600元左右。而目前钟点工的工资也在不断上涨,上涨的幅度大约为每年5%。这样累计起来,29年的费用大约为46万元。  还会有一些文化娱乐费用。刘先生表示,他和太太很少到外面参加娱乐活动,夫妻俩都喜欢读报,因此每年订的报纸都不少,每年订报费800元左右。加上买书、杂志的费用、唱歌费用,一年的文化娱乐费用也就是3000元左右。  有了孩子以后,娱乐方面的开支肯定会增加,包括上展览馆、看电影、听音乐会等,还有外出短途和长途旅行,即便一部分小的开支算入孩子的教育费用,那么家庭在这方面的日常支出每年还是要有元左右,因为和参观会多一些。刘先生夫妇粗略算下来,22岁~60岁,家庭文化娱乐开支要达到44万元。  还有不能忽略的两项,就是结婚费用和赡养老人的费用。结婚费用大约5~20万元。赡养老人的话,按照双方两对老人,一共孝敬25年,前15年每月孝敬500元,后10年每月孝敬1000元计算,赡养老人的费用大约24万元。两者相加大约30多万元。  再加上生活中的一些破坏性支出如人情、意外等,其它生活支出项目算130万元。  把上面的几项开支相加,扣除我们在后面文章中会一一介绍的购房、育儿、养老、医疗等大项开支,城市中产阶层刘先生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基本费用(包括车子各类费用)支出为753万元(夫妻一人买车用,长期租房而不买房)、608万元(不买车,长期租房且不买房)或621万元(一人买车用,买房住,算入物业费用不计购房和装修费用)。  相关计算:中产家庭私家车账单,大约要花178万元  除了购房的费用外,很多中产家庭完全有能力也有计划购置私家车。刘先生就在2009年3月地买了一辆斯柯达明锐1.6L,购买价和保险等合计13.9万元。  刘先生第一次购车,加上牌照30500元,还有5000多元购置税,大约花去17.5万元。这还是他从股市里拿出来的资金。  一般第一辆车行驶5年后,就可以考虑换车了,因为5年以上车龄的车需要维修的几率和花费都会明显增加,换新车的费用和维修的费用相比或许还更节省一些。同时,如果5年、10年或15年以后,刘先生考虑购买更好一点的车,或是太太也要购买一辆中档车,那么我们给予50万元左右的预算。基本上,刘先生夫妇一辈子要为购买汽车和牌照付出80万元左右。  买了车以后就会产生大量的养车费用。  保险费(车险)是一项不可缺少的费用,按每年4000元计算,30年合计为12万元。  这部分费用的变化不会太大,因此我们没有考虑保险费涨价的因素。  汽油价格是驾车族最关注的一项费用,油价不停地在变化,而且每次总是涨得多、将得少,目前93号汽油价格为5.8元/升左右。或许未来汽车有更加省油的设计,但这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抵消油价的上涨。尽管如此,我们善意地假设目前的价格是未来30年的平均价格,计算出一个最低的汽油费支出。以私家车每年行驶2万公里、每百公里油耗10升为例,年耗油为2000升,每年汽油费约为5.8元,每年油费11600元左右,30年至少要花费35万元。  停车费的开销也不小,除了小区内的停车费外,外出时的停车费也相当昂贵。在刘先生居住的小区,租车位250元/月,算上开到公司或外出时停车,每月500元绝对算是节省的,一年需要支付停车费6000元。随着车辆的增加,停车越来越成问题,停车费的上涨无可避免,按每年5%的上涨率计算,30年共需要支付停车费40万元。  此外,车辆每年的保养费也是一项必要的开支。目前,中档轿车的一年保养费大约为1700元,今后还会上涨,按3%的涨幅计算,30年共需要支付车辆保养费8万元。美容、贴膜费用开销不大,每辆车约为3000元,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购置6辆车共需要3万元。  把买车费用和用车费用相加,30年的私家车费用共计178万元。   住房篇 住宅花费不低于368万元  (文前提要)结婚时买一套房,孩子上学前换购一套房,一生中进行四次规模不大的装修,以上海地区为例,中产家庭这样的“基本需求”就至少要花费368万元。  对于大部分人,包括刘先生夫妇,为了结婚、居住稳定、孩子上学等问题,大概工作5~10年后还是会选择买房,而不是一辈子都租房用。能够坚决将“租房策略”坚持到底的人群,毕竟还是少数。  如果刘先生夫妇选择买房,那么他们的支出难免又要多出一大块,包括买价、各种税费、装修等费用。  第一次购房成本超过100万元  今年30岁的刘先生,在2007年4月份,就已经在父母的帮助在上海浦东的苗圃路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子,刚好赶在2007年5月房主“跳价”前签下了合同。  91平方米,单价11000元/平方米,总价100万元,刘的父母资助了20万元(父母条件一般,为此刘先生夫妇说好5年内将这笔资金还给父母),为了少支出些利息,刘先生还动用了自己积蓄的70%也就是10万元,最后等于是首付了40万元,并采用了“20万元公积金贷款+40万元商业贷款”的组合模式。  加上契税、,还有帮上家支付的所得税等,刘先生为了购买第一套房实际支出了102万元。  刘先生当时的组合贷款期限均选择了20年,当时五年以上公积金贷款利率4.77%,五年以上商业贷款利率最高7.11%他们拿到九折6.339%的利率,每月月均总还款为4253元,其中第一个月利息支出达2579元,此后每月还款额度中利息成本逐月降低,本金占比逐渐提高。  如果刘先生一直供款到约定的20年期满,那么利息总共要付出约36万元。  如果此后刘先生夫妇在供款若干年后,比如5年或10年后,提前一次性还清所有贷款,或是将此房卖出换购另一套房子,那么利息支出可以降低些,按实际支出算。  换购二套房又要100多万元  实际上,从我国现在的国情来看,城市里的大部分家庭一生不可能只购买一套住房,换房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有些人一生中甚至要换很多次房。  随着孩子的出生,特别是孩子要在4年后(2013年)上大学,刘先生夫妇当然也很想换套大一点的房子,或者换到学区好一点的小区。  谁知道,现在的房价如此吓人,只是在2008年下半年跌过一波,今年春节后却一直在不停地上涨,很是疯狂。  但刘先生夫妇还算理性。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看法,不想背负太多贷款压力,不想全家人都成为“房奴”,不想生活中以房子为唯一目标。如果资金不够,宁可晚一点换房,争取“以时间换空间”。如果真要为孩子上学考虑换房,那到时候还可以将面积标准降低,比如不选120平方米的,而是选择108平方米的。  他们算了一下,2007年4月买房至今,不过两年多一点点,两人的开销一直不低,孩子出生后结余更是不多,虽然现在这套房子已经有不少增值,2009年7月初的市场均价在17000元左右,总价可以达到153万元左右。但这第一套房的贷款本金余额还欠50多万元呢,而且两人的收入水平还没有显著的增长,积蓄也不是很多,如果在4年内就要购置第二套房,那么就算把这套房子先卖掉。  由于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取向已经出现调整信号,刘先生预计未来房子价格不会快速上涨,那么就按照年增长率5%计算,大约可以获得140万元左右的现金(185万元房子售价―45万元房屋按揭贷款本金余额)。  而他们的目标置换房现在的总价位已经要240万元(2万元*120平方米),同样按照5%的年增长率,4年之后大约要290万元。  这样,到时候置换的差价要150万元左右,如果到时候贷款130万元,贷款20年共240期,若按照5%的年利率水平,每月月供要8578元;若按照6%利息计算,则月供要9313元。如果利率上升到了7%左右的水平,则月供要超过1万元。  展望四年以后,刘先生夫妇都要34岁了,在职场业已打拼了12年多,收入可能会有一个台阶的上升。考虑到加薪和物价上涨等因素,那时候刘先生的收入差不多可以达到12000元左右,刘太太说不定已经有8000元月薪,两人月收入可以达到2万元左右。  “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年终奖不会很高,也就几万块钱。如果要让月供占到我们月收入的50%,我有点受不了。最好能在30%,最多也就接受40%,不然两个人万一工作上有所闪失,不是要还不起了?”刘先生这样想。  这样算下来,那么到时候,如果孩子发展的确需要,那么就换个108平方米左右的吧,到时候总价大约263万元(2*108*1.05^4),换房差价就是123万元(263-140)。  到时候自己再贴个20万元的积蓄,那么贷款103万元就可以。  如果四年后需要贷款103万元,贷款利息按照5%、6%、7%三档分别测算,则月供分别为6797元、7379元、7985元,刚好在刘先生家庭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至于第二次购房(换房)过程中的各种税费成本,我们预计为4万元。  利息成本接近100万元  这样算下来,按照刘先生的情况,假设他们第二套房没有提前还款只是按月供下去,他们为了购买前后两套房,不计算货币时间价值,一共花费了323万元(102万元房价+四年按揭贷款利息约10万元+123万元差价+税费4万元+20年贷款利息74万元)。从这323万元的“成本”可以看到,基本上100万元在第一套房、100多万元在第二套房换购差价,还有两次利息成本接近100万元。  至少四次装修40多万元  为了结婚用,2007年初买房时,刘先生的女朋友(现在的妻子)家里还出了10万元,用于两人的婚房装修。  买房之后必定要装修,这谁也逃不掉。刘先生第一次购房时装修就花了12万元,这里面硬装潢部分大约是7万元,软装潢花了1万元,购买家具支出2万元,添置家电又用掉了2万元。  而装修和家电的使用寿命一般在8~10年,软装潢的寿命通常更短。还好4年之后刘先生可以换房,而且可以换个五年内的次新二手房,买下之后花个5万元左右稍微改改就可以入住了,然后再预算3万元左右添置软装和家电,而不需要大兴土木。  只是,第二套住了四五年或是六七年之后,因为那时房子本身装修已经快要8~10年了。如果刘先生选在再买入第二套房后的第六年,也就是从现在开始往后推10年。  比照现在的装修装潢价格,108平方米的套房装修费用大约15万元,假设装修市场价格以3%左右的通胀率计算,那么10年后需要20万元的装修费用,再加上软装和家具家电,总价估计25万元。  同样,又过去10年后,也就是刘先生夫妇50岁时,这第二套房子还需要再进行一次装修,这次装修主要是对住宅进行重新粉刷,更换一些软装潢、家具和家电,与上面提到的第二次装修差不多。按目前的,硬装潢部分需要花费5万元,20年后上涨到约9万元。  而在第四次装修之后,刘先生还有可能进行新的装修或添置新的家具、家电,在这里我们就不再计算了。  如果一生装修四次,那么总花费大约相当于现在的44万元人民币(12+8+25+9)。  刘先生这一生,如果按照这样的情况两次购房、四次装修,一共需要花掉367万元。   &&& 医疗费 60岁前至少25万元&&(文前提要)虽然由于每个个体存在差异,难以给出精准的回答。但本刊根据目前的医疗统计数据、保险公司精算、理赔的经验数据,粗略计算出从在当今社会经济环境下,一生大致所需要花费的医疗费用至少需要25万元,居住在大中城市则要翻番。如果计算到重大疾病,这个数字极可能突破80甚至百万元大关!&&&从诞生之日的第一声啼哭,到过世前打下的最后一枚吊针,你知道一个人一辈子要花多少医疗费吗?你要为自己的生病住院等买下多大的单?&&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人类寿命延长,将衍生出医疗成本日益高昂这个“副作用”。生病和就医带来的经济压力,恐怕将成为未来每个家庭不可承受之重。&& 以下我们来具体计算一下每个人从 22 岁到60岁,大约要花多少钱为生病这件事买单。&&几个计算的前提和假设条件&&&为了便于计算,根据一个人的生命周期、健康周期以及对应所需要的医疗费用幅度不同,我们模仿卫生部门在进行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的经验,将一个人划分为“0~4 ” 、“ 5~ 14 ” 、“ 15~ 24 ” 、“ 25~ 34 ” 、“ 35~ 44 ” 、“ 45~ 54 ”、“55~ 64 ” 及“ 65~ 84 ” 这八个年龄时段。&& 同时,根据卫生部统计的“居民两周患病率”调查,我们发现“ 0~4 ”、“ 35~44 ”、“45~54”、“ 55~64 ”及“ 65~84 ”这五个年龄段的人特别容易生病,两周患病率都超过了 120 ‰ ;而“ 5~14”、“25~34 ”、“ 35~44 ”这三个年龄段下,人的两周患病率都低于 80‰,所以这也将成为我们以下计算时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也就是我们模拟计算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所需医疗费用的重要依据,在两周患病率超过100‰ 的年龄段组,我们将会上调他 / 她在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上的幅度。&&&此外,为了体现通货膨胀因素在医疗费用发生上的影响,并且根据经验得知医疗费用增长速度总是超越物价上涨水平,为此我们假设未来每年的医疗费用增长率为5%。&&& 注意一下,因为本次计算样本从 22 岁工作以后开始,而且60岁以后的医疗费用归结在养老费用中计算,我们此次的医疗费用计算周期,是从 22 岁到 60周岁,那么我们需要选择的年龄组为“25~34 ”、“ 35~44 ”、“ 45~54 ”、“ 55~64”这四个年龄段。&&表 1:我国居民两周患病率(单位:‰)居民两周患病率合计20031998两周患病率143.0149.8男性130.4136.2女性155.8164.1不同年龄组别两周患病率&0-4 岁133.0201.85-14 岁72.2100.615-24 岁49.864.725-34 岁82.5106.835-44 岁126.2154.345-54 岁191.5196.055-64 岁251.8259.165 岁以上338.3294.1资料来源:卫生部统计信息门诊费用:经年累积也不少&&&绝大多数人生活中都难免有个头疼脑热,咳嗽感冒的,这时候我们可能就会选择到医院的门诊(包括急诊)处挂个号,让医生检查看看自己的身体到底出了什么状况。由此就会产生挂号费、检查费、检验费以及注射费用等。&&&日常的感冒等门诊费用到底要几何,我们暂且无法精确得出答案。但根据中国卫生部每年的“综合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疗费用”,我们可以看到每年去医院门诊就诊的病人所花费的年人均门诊医疗费。具体可以看看表2。&&& 我们看到,在 35 岁以下的成年人中,患病率还比较低,两周患病率为 49 ‰~82‰,那么一年( 52 周)的患病次数大约 1.3~2.6 次,我们取一年两次患小病次数。&&& 根据表 2 ,我们依照省属医院医疗费用来计算大中城市的医疗收费水平,2008年每一人次门诊医疗费用为 219 元,那么一年两次的话就是 438 元。&&& 以刘先生为例,因为他现在已经 30 岁,今年以前的门诊费用可能要便宜些,未来5年的门诊费用就会高一些,两相抵消通胀因素,在他 22 岁 ~34 岁这 13 年,他的门诊费用简单计算为要 6000元左右。&&& 35~44 岁,刘先生每年生小病次数增加到三次( 0.126*52/2=3.276),这10 年门诊费用以 2008 年费用统计数据为计算,并计算 5% 通胀因素,这 10 年他看门诊花去 1.1 万元左右。&&& 同理, 45~54 岁, 刘 先生每年生病次数增加到五次(0.191*52/2=4.966),这 10 年门诊费用要 3 万元左右。&&& 55~59 岁,每年生病次数增加到 6 次( 0.=6.55 ),这5年门诊费用要 2.5 万元左右。&&& 我们粗略算下来,按照 2008 年219元的次均门诊费用,以及考量不同年龄段每年的患病次数,则22~59岁这段个体生命最壮实的阶段,一个比较普通、正常的个体需要的门诊总费用支出为 7 万元多。&&& 一个中产家庭一对夫妻,两人的日常门诊医疗费用15万元左右。&&表 2: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疗费用 (单位:元/次)年份合计卫生部属省属省辖市地辖市县属199539.982.765.843.334.624.8200085.8140.9134.592.268.954.92004118.0234.8175.2124.197.577.32005126.9247.1192.5130.7105.284.22007136.1281.5200.0139.2112.593.22008146.5281.5219.8152.6117.898.9资料来源:卫生部统计信息住院费用: 8万元少不了&&&住院几乎也是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碰到的问题。现在社会上对于住院产生的昂贵费用都非常苦恼,而根据卫生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住院病人的人均住院费用已经超过了 11080 元(省属医院)。我们的计算在这个数字基础上开始,并以5%左右的年通胀率作出考量。&& 通常, 40岁以前人不太容易罹患大病可能会有一些小型的手术或住院治疗。我们设置 45 岁时刘太太住一次院,花费 17000元左右。然后刘先生52岁之间可能发生一次小型手术,需要住院治疗,花费大约26000元。到了58岁以后,刘太太还可能再次住院,费用已经超过43000元。&&& 这样计算下来,一对夫妻一生即便身体相当不错,也需要86000元的住院费用支出。如果在青壮年时期还不小心住个院,那么住院费用开支方面将超过10万元!&&表3:卫生部门综合医院出院者人均医疗费用(单位:元)年份合计卫生部属省属省辖市地辖市县属19951667.85026.53915.92205.81291.1880.620003083.78584.26513.83718.02279.61592.320044284.811916.28925.45121.93082.92089.520054661.512650.99871.25452.43380.92266.520074973.813117.410200.65892.53774.92491.920085463.813980.711084.16557.14115.32712.0资料来源:卫生部统计信息&夫妻在职期间医疗总花费 25万元&&&生病后,除了选择看病就医,老百姓们自然也会选择自己买药救治的方式。尤其是感冒等常见病,选择自我救治的人比例不小。&&& 对此,我们估算一个人每年花费 300 元用于自我救治,按 5%年通胀率平滑计算,从22~59 岁也 1.5 万元!&&& 如此三大项目计算下来,一对夫妻在成年以后到退休之前,大约需要 25 万元左右。&&& 当然,这算是最保守的计算,连每年医疗费用的自然增长率都没有计入(从我国近10几年的统计来看,医疗费用增长率实际要在 14% 以上)。&&&当然,还有一种非常大的可能,那就是在人的一生中发生一次或多次重大疾病。根据医学研究表明,70%的现代人一辈子至少罹患一次重大疾病。如果在 60 岁以前得了大病,算上这一项费用,那么一辈子的医疗费用就将“轻松”突破50万元了!&表4:目前几类较常见重大疾病医疗费用举例病症入院押金医疗费用癌症(恶性肿瘤)1-2 万元10~30 万元心肌梗塞1-2 万元手术费用 5~10 万元主动脉手术& -手术费用 7-8 万元器官移植(肾移植、肝移植等)-手术费用 5-30 万元脑中风1 万元手术费用 5 万元以上慢性肾衰竭(尿毒症)-15~30 万元左右白血病-20~30 万元&特大城市居民医疗费用还要翻番&&& 如果你生活在上海、北京、广州这样的特大城市,以上的医疗费用支出总额还可能翻番!&&& 这不是笑话,而是有着现实数字依据的。&&& 比如,我们回头看看本文表 2 ,可以看到 2008年全国门诊病人年人均门诊费用为146.5 元,而卫生部属、省属医院则达到了 281.5 和 219 元,分别是全国平均数的 2 倍和1.5 倍左右!&&& 住院费用的差距更大,如 2008 年全国出院病人人均住院费用为5463元,而卫生部属、省属医院则达到 13980 和 11080 元,分别接近全国平均数的 2.8 倍和2倍。同年,广州省属医院出院患者人均住院医疗费用达 16353 元,广东省人民医院每一出院人次住院医疗费更是高达25694元!比全国平均省属医院费用水平还要很多!&& 而在北京, 2008 年门诊病人人均次费用公立三级医院高达 368元,远超过全国卫生部署和省属医院的281.5 和 219 元。同年北京三级医院住院病人人均次住院费用要 17015元,比全国部属、省属医院则达到 13980 和11080 元都要高很多。&& 这些数字都表明,在大中城市看病更贵,负担更重!&& 而且,大城市的人均寿命预期更长。比如北京和上海目前女性的人均寿命预期均已经超过了 82岁,男性达到78 岁,远高于全国平均 71.8 岁的水平。如今出生的婴儿预期寿命肯定更高,平均活到 88岁都不成问题。最近就有新闻说今后人类活到120 、 150岁都不是稀奇事!这种长寿和老龄化的趋势自然会加重今后一生的医疗费用总支出水平。&&& 所以,对于特大城市的个体而言,其实他们在 60 岁以前总的医疗费用将会要40~50万元!如果算上罹患大病的费用,那么这一个体一生的生病就医费用将更高。   &&& 育儿篇 七八十万元算普通(提要)培养一个小孩,撇开家长的时间、体力和精神成本不说,光是付出的家庭经济成本也是挺吓人的。根据我们的测算,目前养育一个孩子到他大学毕业,至少需要花费50~130万元。如果还要海外留学,至少要200万元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的传统价值观。对于大部分家庭而言,孩子也是最基本的“消费项目”之一。虽然养儿育女也带有一定的投资性质,但主要还是付出为主。不少人还深有感触地说:“养个孩子等于多买一套房!”真的如此么?!养育子女(以下我们按照一个孩子计算)到底要花费多少呢?同时,为了便于方便比较和直观的感受,以下都是按照目前的市场来计算,没有考虑将来的物价和教育费用上涨因素。生个孩子:一两万元最基本,花10万元也不多那一天,贝贝在家人的祝福下呱呱坠地了,父母亲终于会心地笑了。一切付出在此时此刻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孩子让全家人都沉浸在幸福之中。但在母亲和孩子办理出院小结的时候,贝贝父亲的心里倒是不由自主地算了笔小账:“在医院这5天,又花了7500元!”从得知怀孕开始,贝贝的父母的确已经花了不少钱。产检大约花了2500元;从怀孕初期到生产前,贝贝妈吃各种营养素“补”了2000元左右;买防辐射服、孕妇装等大约也花了要2000元。而这次生孩子住院7500元之外,还支出了一个2000元的红包。不算产检前后的打的费、就餐费,为了迎接贝贝的出生,父母已经支出了16000元。类似贝贝父母这样的生孩子费用支出,在上海、北京、广州基本上已经算是“最低标准”。在二三线城市,如今生个孩子选择普通的公立医院,怀孕到孩子出生这前前后后也都要一万元朝上。只是如果孕妇选择自然分娩,而不是剖腹产,则分娩费用部分可以稍微小降个两千元左右。而如果父母要求比较高,比如选择私立的合资医院生产那么分娩费用可能就是以数千甚至上万美元计算了。从怀孕到出生当天,整个“十月怀胎”过程大概需要准备近10万元人民币。如果生了孩子以后,再加上高级的月嫂服务,那就要再加5000元/月,通常会请月嫂照顾最初的两个月,那么就是1万元;如果进入专门的高级“月子”理疗中心,那么至少又要3万元。0~3岁:20万元算中等生下了孩子,一切负担还只是刚刚开始,当然这育儿的过程也是幸福的烦恼。孩子的养育费用五花八门,我们就按照年龄段来计算一下吧。0~3岁,也就是出生后到上幼儿园之前。先看看生活类费用。一般孩子一岁之前都吃奶粉比较多,也有“母乳+奶粉”混合喂养的,纯母乳的孩子在大中城市比较少。如果是全部用奶粉喂养,那奶粉的消耗量是非常大的。孩子出生后前六个月,没有添加辅食,大约一个星期要吃两罐奶粉,胃口大的则要两罐半,一个月就是8~10罐,一罐第一阶段奶粉(0~6个月)大部分品牌价格都要200元左右,那么一个月奶粉就要吃掉元左右。鱼肝油等小的营养补充剂支出一个月一两百元,这点“小钱”都可以忽略不计了。普通中等家庭的婴儿,前六个月在“吃”的上面总归一个月要2000元,6个月的孩子以后1500元/月左右(奶粉+各类辅食+营养),1~3岁每个月800元左右。那么0~3岁孩子要吃掉4万元左右。随后是其它生活费用,比如请阿姨照看,现在一般住家保姆工资要2000元/月,有些人家年底还要发“年终奖”,一年就是26000元左右。还有阿姨的吃住当然也是成本,我们姑且只算600元/月,一年7000多元。如果请保姆直到上幼儿园之前,那么保姆这块费用大约要10万元。现在的家长还很重视孩子的早期智利开发,大部分中产家庭的孩子从六个月甚至四个月开始,就让孩子去上早教班了。早教班一年的费用大约元。再加上家里给孩子买的一些玩具、智力开发用品等,0~3岁的孩子在教育上大约至少要花费5万元。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一个中产家庭为0~3岁孩子一花就是要接近20万元了。3~6岁:幼儿期费用至少8万元再看看3~6岁这一幼儿阶段。第一块也是最主要的费用当然是幼儿园的教育费用支出。现在一般中产家庭都会给孩子选择公办幼儿园中的“一级幼儿园”或“示范”幼儿园,收费自然也是较高的,算上托管费、伙食费、置装被褥费、娱乐活动费、兴趣班学习费等等,一般要元/月。而如果选择私立的,每个月交给幼儿园的就要元左右;如果上私立的外籍人士幼儿园,每月要元左右,甚至更高。如果按照中等水平,差不多2000元/月的支出计算,三年30个月计算(其实很多家长在放假以后还是放在幼儿园,这样就要交一笔“空托费”),那么就要6万元以上。还有一块就是家长带孩子出门的休闲娱乐活动费用。各种展览馆、游戏馆的年卡,还有出门旅游等,3~6岁这三年少算点5000元。再加上孩子在家的生活费用,主要是吃饭,一个月500元计算,三年36个月18000元。算下来,中等情况下,3~6岁孩子总花费8万元左右。小学阶段:六年要6~13万元接着孩子就要上小学了。6~12岁,这六年孩子在小学里。以上海地区为例,小学分为民办、转制、公办的三种,学杂费各不相同,一般每学期最高收费分别不超过1000元、1500元(自建校舍、教学设备设施比较好的小学不超过5000元)、2000元(自建校舍、教学设备设施比较好的不超过5500元)。再加上学校里的兴趣班费、书报费、伙食费、置装费等,在公办小学读小学,六年(18个学期)大约需要3万元;如果选择较好的民办小学,六年总开支约为10万元不到些。孩子在这一时期在家里的餐饮费和其它各类花费,六年大约3万元。这样算下来,6~12岁孩子总共花费约6~13万元左右,平均每年1~2万元,还算可以。初中三年:择校费用超过学杂生活费12~15岁,这三年孩子上初中。和小学一样,初中也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因此免学费,固定收取的杂费也不高。如果是公办的,一学期杂费才500元左右,三年才3000元。学校内的补课费、兴趣班费、伙食费也不高,一学期也就1000元左右,三年6000元左右。不过,孩子在初中阶段置办学习用品的花费要高起来,电子辞典、MP3、电脑等,这三年内要花费数千元。这样算下来,孩子在初中阶段学习上花费要1.5万元左右。但不要忽略的一点是,上初中很多人会选择“择校”,这样就会产生一笔赞助费。5~10万元不等。在家里,主要是饮食、服装和出门游玩的费用,这三年孩子在生活费用上大约要花费2~3万元左右。总的算下来,孩子初中三年,如果不择校,总花费4万元左右;如果择校,要8~15万元左右。高中三年:补课和购物费用占大头15岁~18岁,孩子进入高中学习。下面计算以上海地区高中为例。如果孩子中考顺利,考上了公办重点高中,那么恭喜家长,一般每学期学费只要元,如果选择寄宿,也就2000元一学期。而且不用交昂贵的赞助费。三年学杂费五六千元。如果考得一般,选择公办一般高中学习,学费是900元/学期。但如果此时选择公立转制高中学,每学期学费大约元左右,同时要交一笔一两万元的择校费。三年学杂费3万元左右。如果不是自己考上民办高中的,每学期学费大概在左右。而且家长还得交赞助费、委培费和择校费,总的大约需要10万元。三年学杂费大约13万元。同时,高中的学习竞争更为激烈,因此学生都要参加各类校内校外的补课,三年也要好几千元,甚至上万元。高中学生对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兴趣和需求,也比初中孩子要高,为此即便是家庭条件最差的,也要花掉五六千元给孩子买电脑等物品,有些家庭更是不吝支出,完全满足孩子的要求。总的计算下来,高中三年孩子身上的总花费大约3~20万元。大学和深造:花费高低主要看个人18岁以后,高中毕业以后,有的人考上了大学。一般的孩子考上大学后,四年学费2万元左右;杂费、生活费一个月800~1000元/左右,加上来回家和旅游的费用,四年4万元左右。总计六七万元够了。有的人上了大学以后,家长给的预算比较高,总花费15~20万元。如果是有中外合作项目的专业,由于有一年在国外合作大学学习,则费用还要另外多20万元左右。大学花费俭还是丰,大多数人还是看家庭情况决定。至于考研或留学,更是看个人情况而定。如果本科之后要继续深造,那么也还得准备10~80万元,以供孩子在国内读研究生或留学。这样综合算下来,养育一个孩子,从怀孕到22岁大学毕业,至少也要50万元;大部分家庭要准备70~90万元左右(基本费用+择校费用+其它教育支出);如果选择更高一些,则要130万元以上。真的差不多是相当于再买一套房子!如果算上通货膨胀因素,则养育一个孩子怎么也要100万元。附表: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的花费一览附表: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的花费一览年龄阶段主要项目总花费0个月~0岁怀孕到出生生产、产检、营养、护理、置装等普通型:2万元较奢侈型:10万元以上0~3岁婴幼儿奶粉等、营养、早教和保姆费等中等型:20万元较奢侈型:30万元以上3~6岁幼儿幼儿园费用、娱乐费、饮食费、看护费等中等型:8万元较奢侈型:30万元以上6~12岁小学学杂费用、家里餐饮玩乐费用基础型:6万元普通型:8万元民办较好型:13万元以上12~15岁初中学杂费、家里餐饮玩乐费用、购物费、择校费基础型:4万元普通型:8万元择校型:15万元15~18岁高中学杂费、补课费、交通费、购物费、赞助费等基础型:3万元普通型:9万元择校型:20万元18岁~22岁大学学费、杂费、生活费、交通费等基础型:7万元普通型:12万元奢侈型:15~20万元中外合作型:40万元0~18岁基础费用:50万元中等选择:70万元以上较高选择型:130万元以上   退休篇 舒适养老要250万元  (文前提要)按照每位老人退休后每年3.4万元日常开支计算,男性20年退休岁月要花费83万元,女性27年退休岁月要花掉138万元,再加上罹患重大疾病的可能性有70%,家里两位老人至少要为退休买单250万元。  每个人都会老去,无论富裕或贫穷。作为中产阶层,刘先生夫妇这样的人群当然也要面对退休的压力。  随着整个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银发族阵容越来越庞大,据国务院人口普查及人口研究中心预测数据显示,2030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增至4亿左右,相当于现在欧盟15国的人口总和;到205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将分别达到4.5亿和3.35亿,这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在这个趋势下,我国政府的社会养老收支缺口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今后每个人能从社会保障体制中分得的养老金越来越微薄,退休阶段的养老之忧越发让人胆战心惊了。  110万元可获中等退休生活  如果你希望能够像富足地退休养老,摆在面前最现实的一道门槛,就是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做基础。这“足够”的资金到底是多少?  我们不妨粗略估算一下,目前一个城市居民从退休后到百年终老之时,想要依靠自己的收入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到底需要多少钱?  按照目前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中城市的生活水准,一个老年人若要过得比较富足,不仅要满足日常的生活开销,还要有一些旅游、文娱等费用支出,还有一些医疗保健费用支出。  具体来算算。退休后,人们在饮食、衣物、交通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会急剧下滑(因为不再经常为了应酬下馆子、买衣服和上下班),所以日常的基本生活开销(衣食住行水电煤等物质生活类),夫妻两个老人一起每月差不多2000元左右就有品质保证了(现在物价都比较高),一年也就是2.4万元左右。  日常的文化娱乐(包括书报阅读、体育锻炼、听音乐看戏剧、下棋打牌等各种精神享受类),两人每年估算为6000元。  每年1~2次的国内旅游,一年差不多要3000元,每两年参加一次境外游,一次境外游1.5万元左右,平均到每年差不多7000元的境外游费用,那么平均每年总的旅游费用大约需要1万元上下。两位老人就是2万元。  退休以后大多数人总有些慢性病,还要有一些日常的养老保健品费用支出,在不出现急性大病的情况下,每人每年的医疗保健费用支出我们估算其为8000元左右。两人就是16000元左右。  还有其它一家费用支出,比如给孩子的压岁钱等,两位老人一年算2000元。  看来,一对身体较为健康的城市老人,退休后想要保持比较富足的生活状态,一年6.8万元是必需的。一位老人一年3.4万元  那么,退休后这样的生活差不多需要维持多少年呢?  我们知道,现在城市女性的退休年龄为55周岁左右,男性一般在60周岁退休。按照最新的统计数据,北京和上海的居民平均寿命均已经超过了80周岁,广州居民的平均寿命超过了78周岁。即使不考虑未来预期寿命的提高因素,仅仅按照目前的数据来计算,城市居民的退休岁月平均也要有20年(男性),女性则至少有25年的退休岁月。  如果按照上述男性老年人一年花费3.4万元,退休岁月20年计算,那么一个人若要退休后过得比较富足和得心应手,至少需要68万元。同时考虑到70%的人都有可能罹患大病,目前大病的平均治疗费用以15万元左右计算,那么一位男性富足养老至少需要花费83万元。  但必须提醒各位的是,这个83万元万元是没有考虑一丁点儿通胀因素的!但在现实生活中,通胀因素长期存在,即便是按照3%的较低年通胀率来计算,就会轻松突破100万元,甚至达到150万元、200万元。  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今后人类的平均寿命还将进一步被提高,对于如今尚未退休,特别是中青年人群而言,将来你所面临的退休岁月肯定要比如今退休族更长,你所需要储备的富足养老费用只会在今天得出的这个数字基础上增加,而不可能是降低。  女性退休账单会更贵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女性的退休压力更大,退休账单会更贵一些。  因为,女性的退休年龄早,但预期寿命却要比男性平均高出3岁左右,这等于说,女性的平均退休岁月要比男性多出7、8年,女性的养老总花费因此平均要比男性高出三分之一!按照每年花费3.4万元,退休岁月27年,通货膨胀率年均3%的速度来计算,女性富足养老所需资金需要138万元!加上大病费用,女性富足养老,看来至少需要150万元!
【来源:】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08/03 11:0107/31 14:4607/29 13:5007/29 09:2907/28 16:3607/22 02:2607/21 16:1607/18 07:46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script src="/track/track_xfh.js?v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老保险中断一个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