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吧的直接理论来源吗

2015公安现役考试政治常识: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4:42:28&&&来源: &&& 点击:
2014年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考试落下帷幕,2015年考试即将开始,中公教育为方便广大考生及时了解信息,发布2015年全国各省公安现役部队边防消防警卫部队接受高校毕业生考试信息,供广大考生备考。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即人们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是人类(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者说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为第一性,也即何者为本原。区分为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二,思维能否认识存在或精神能否反映物质。区分为哲学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正确理解和把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我们识别和批判(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强大思想武器。从实践上说,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行动符合客观实际。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社会历史原因:19世纪初期,欧洲工业革命带动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相继爆发了以(英国工人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为代表的三大工人运动。
2、自然科学的前提:19世纪30年代,由于(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三大学说的创立,产生了一场自然科学的革命。
3、理论来源:19世纪初在欧洲产生了(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思想成果,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4、主观努力:特别是批判了黑格尔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吸收改造了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合理内核&,批判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历史唯心主义,吸收了唯物主主义的&基本内核&。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实践性)是它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主要的特征。其科学性在于:它正确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责任编辑:gdoffcn]
畅销榜1¥44.802¥27.00345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有&br/&A.李嘉图 B.黑格尔&br/&C.费尔巴哈 D.圣西门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有A.李嘉图 B.黑格尔C.费尔巴哈 D.圣西门
黑格尔、费尔巴哈
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是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
的感言:谢谢你帮了我大忙!
其他回答 (1)
为什么是B???
是单选题吗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招生考试领域专家如何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如何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答:1)德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 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A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中的合格理想,彻底批判了它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的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论证法。B马克思和恩格斯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弃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消除了他的理论中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不仅仅限于德国古典学,还包含其他一些思想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对古希腊罗马哲学有深入的研究,因而,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源的范围之内。马克思,恩格斯对欧洲近代哲学,特别是英国哲学和法国百科全书派的哲学,都做了研究。因此,我们也不能把近代法哲学排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源的范围之外。
  2)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劳动价值论等思想,并严密认证了劳动价值论,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价值学说,使经济发生了革命变革。
  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吸引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做了科学预测的设想,创立了科学主义理论,实现了理论的变革。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直接来源是
的理论直接来源是?
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哲学
费尔巴哈哲学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的论断。德国古典哲学是指由康德开始,包括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直到费尔巴哈哲学的发展阶段,它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其中,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顶峰,它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它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它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想法,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这就是黑格尔哲学在其唯心主义体系的外壳中包含着的&合理内核&,即辩证法。黑格尔哲学由于其体系和辩证方法的矛盾,在他逝世以后不久便解体了。作为黑格尔以后最杰出的哲学家费尔巴哈,他一下子炸开了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体系,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在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上,他明确指出: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
德国古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的论断。德国古典哲学是指由康德开始,包括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直到费尔巴哈哲学的发展阶段,它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其中,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顶峰,它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它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它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想法,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这就是黑格尔哲学在其唯心主义体系的外壳中包含着的&合理内核&,即辩证法。黑格尔哲学由于其体系和辩证方法的矛盾,在他逝世以后不久便解体了。作为黑格尔以后最杰出的哲学家费尔巴哈,他一下子炸开了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体系,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在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上,他明确指出: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他批评黑格尔关于绝对观念&外在化&为自然界的神秘主义,认为物质自然界是唯一的真实世界,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思维是物质器官人脑的产物,除了自然界和人而外,别的什么也不存在。这些就是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即唯物主义思想。
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都曾信仰过黑格尔哲学,后来成为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哲学出现以后,他们又受到它的强烈影响,脱离了黑格尔而成了费尔巴哈派。后来,他们投身工人运动的实践,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逐渐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取了其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扬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在宗教、伦理学上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取了它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又经过他们对社会实践深入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加上他们本人创造性的理论研究,才最终创立了崭新的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直接思想来源是什么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直接思想来源是什么答案
09-12-16 &匿名提问 发布
三个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完整体系,它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这三个部分各有其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构成它的重要内容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依据,科学社会主义成为它的核心,即理论上的最后结论,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行动指南。但从根本上说,它们是从不同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结构、阶级关系的概括和总结,因此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的创立不能离开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马克思是在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继承了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批判地改造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对它的形成也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来源于英国的古典经济学,没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精深研究,不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结合起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不可能的。科学社会主义也不仅是来源于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是同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改造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经济学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的。总之,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三个方面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综合研究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又在这三个领域中实现了革命的变革。
       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正像法国唯物主义者和启蒙学派一样,德国古典哲学也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准备。由于德国当时生产力的落后,当德国资产阶级产生时,他们既面临着反对德国封建势力的任务,又看到了现代无产阶级的兴起及其反抗斗争,所以他们缺乏革命的彻底性,企图依靠封建贵族实行自上而下的改良。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既要求革命,又害怕革命,企图和封建势力妥协的特性。德国古典哲学是以对中世纪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进行革命为开端的。这个革命是由康德开始的,他在神学的、形而上学的僵化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康德哲学的主要特点是企图调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为宗教信仰留下了地盘。德国古典哲学自康德之后,中间经过费希特、谢林,他们发展了康德哲学的唯心主义方面,到黑格尔达到了它发展的顶峰,黑格尔建立了他的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但是黑格尔哲学中存在着体系和方法的矛盾。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重新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它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成就是辩证法。乔治·威廉·费里德里希·黑格尔()把精神、自然界和历史看作绝对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绝对精神在自己的发展中外化为自然,又返回自身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又是绝对精神认识自己的过程。黑格尔在对于发展的阐述中,提出了辩证发展的规律,认为矛盾是普遍的,是一切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黑格尔还把人类社会理解为由于矛盾的作用,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并试图对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之间的联系、社会本身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在其必然性中加以理解。恩格斯在评价黑格尔哲学时指出:“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 420页)由于黑格尔所论述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发展,所以,当绝对精神在返回自身,认识了自己以后,发展就宣告结束,认识过程在黑格尔哲学中达到完成,历史的发展在普鲁士国家中达到了它的终点。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窒息了他的革命辩证法。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04— 1872)坚定地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人与自然是统一的,坚持了唯物主义。与黑格尔和宗教把观念、思维和神描述为唯一的实在和动力相反,费尔巴哈把观念、思维和神还原为它们的现实根源,还原为人和自然界。费尔巴哈还尖锐地抨击了宗教所宣扬的上帝,认为人们所幻想的上帝,实际上就是人类自己的特性,上帝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揭示了宗教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却没有看到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他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19世纪30、40年代,随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新的世界观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亲身参加了工人运动,总结了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在批判地改造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基础上,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把辩证法与唯物论结合起来,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点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宗教的世俗基础,并且研究了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通过对市民社会的政治经济学的解剖,发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揭示了社会自身的辩证发展,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论。这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历史唯物论的创立,同时使马克思揭示了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发展的规律,产生了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它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为无产阶级服务;一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并接受实践的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它是正确的世界观又是正确的方法论,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下半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产业革命后的1 9世纪初叶。它是英国资本主义社会上升时期的产物,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它适应新兴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论证了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优越性,反对封建特权和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主张,提倡经济的自由。它探讨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的生产、交换和分配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联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贡献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以此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利润、地租和利息等剩余价值具体形态;在当时阶级斗争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了一定的研究,初步揭示了阶级构成和阶级对立状况。但由于立场和世界观的局限,不能真正认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而是把资本主义看成天然合理的永恒的社会制度,并停留于对资本主义表面现象的观察,因此理论中包含一些庸俗的成份。这一庸俗成份被以后的庸俗经济学所代替。威廉·配弟(1623— 1687)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他把经济学研究对象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最先提出劳动价值论的一些根本命题,认为价值的源泉是劳动,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但他把价值同价格混同起来,更不了解劳动的二重性的理论。       亚当·斯密(1723— 1790)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代表作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他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正尺度。但他并不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的性质,因而又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价值由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构成,导致他背离劳动价值论而转到庸俗的收入价值论上去。大卫·李嘉图()于1817 年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部著作成为英国古典经济学完成的标志。他坚持和发展了价值决定于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的原理,认为商品价值由耗费掉的劳动决定,而价值大小则与这种劳动量成正比。进而还指出价值不是由生产某种商品实际耗费掉的劳动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他还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关系在分配领域的表现,认为工资和利润成反比,从而揭示了资本家和工人的对立。但他也不了解劳动的二重性,没有解决什么劳动创造价值这一根本问题。       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主要国家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矛盾日益暴露,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迫切需要有自己的经济学作为理论武器。适应这一需要,马克思直接吸收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积极成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占有丰富材料的基础上解剖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在英国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的思想,认为抽象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制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分析了劳动力商品的特点,指出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为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从而制定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的矛盾尖锐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共产主义的胜利和资本主义的灭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刻地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的经济根源,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说明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它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纲领、路线、策略和政策的理论基础。
       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即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1771— 1858),是一种不成熟的早期无产者运动的理论表现,虽然预示了不少已被科学证实的真理,但并没有代表已经历史地产生的无产阶级的利益。他们的历史进步意义在于: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主张消灭雇佣劳动制与私人占有制度,把批判的矛头对准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作为新的生产关系提出来,对未来社会作了详细的设想,如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组织和劳动率将大大超过资本主义,主张消灭城乡、体脑的对立,实现教育与劳动相结合,预言到了共产主义,国家将成为生产管理机关,对人的政治管理将变成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       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在于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贵的思想材料。但是,由于他们处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还很不发达的时候,不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只幻想通过宣传、感化资产阶级和示范、试验来实现社会主义,因而具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日益尖锐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高涨,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出了历史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他们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部分,把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它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变革在于,把社会主义学说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的秘密及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必然性,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将社会主义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联系起来,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还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的战略和策略;社会革命和建设问题,阶级和阶级差别的消灭,国家的消亡等原理,其中,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全面薪酬 全面薪酬关注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帮助组织达到组织目标的行动、态度和成就,它不仅包括传统的薪酬项目,也包括对员工有激励作用的能力培养方案、非物质的奖励方案,等等。“全面薪酬”的关键就在于设计正确的奖酬计划组合,将传统的薪资项目和新型的奖酬项目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薪酬对于组织战略的支持功效。“全面薪酬战略”是目前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薪酬支付方式,它源自80年代中期的美国。当时美国公司处在结构大调整时期,许多公司将相对稳定的、基于岗位的薪酬战略转向相对浮动、基于绩效的薪酬战略,使薪酬福利与绩效紧密挂钩。“全面薪酬战略”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产生。全面薪酬是薪酬发展的必然趋势,用全面薪酬战略引领人力资源管理,从而提高企业吸纳、激励和留住人才的能力,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宽带薪酬宽带薪酬是指对多个薪酬等级以及薪酬变动范围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变成只有相对较少的薪酬等级以及相应的较宽薪酬变动范围。一般来说,每个薪酬等级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区间变动比率要达到100%或100%以上。一种典型的宽带型薪酬结构可能只有不超过4个等级的薪酬级别,每个薪酬等级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区间变动比率则可能达到 200%~300%。宽带型薪酬结构作为一种与企业组织扁平化、流程再造、团队导向、能力导向等新的管理战略相配合的新型薪酬结构设计方式应运而生。宽带薪酬最大的特点是压缩级别,将原来十几甚至二十、三十个级别压缩成几个级别,并将每个级别对应的薪酬范围拉大,从而形成一个新的薪酬管理系统及操作流程,以便适应当时新的竞争环境和业务发展需要。 所谓“宽带薪酬设计”,就是在组织内用少数跨度较大的工资范围来代替原有数量较多的工资级别的跨度范围,将原来十几甚至二十几、三十几个薪酬等级压缩成几个级别,取消原来狭窄的工资级别带来的工作间明显的等级差别。但同时将每一个薪酬级别所对应的薪酬浮动范围拉大,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薪酬管理系统及操作流程。宽带中的“带”意指工资级别,宽带则指工资浮动范围比较大。与之对应的则是窄带薪酬管理模式,即工资浮动范围小,级别较多。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实行的都是窄带薪酬管理模式。 宽带薪酬或者薪酬宽带(Broadbanding)实际上是一种新型的薪酬结构设计方式,它是对传统上那种带有大量等级层次的垂直型薪酬结构的一种改进或替代。小编推荐的这篇文章提出了宽带薪酬的特点及其作用,以及实施宽带薪酬所面临的问题。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sation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本期小编为您分析中外两家服饰公司的企业文化发展历程。让我们一起回顾红豆二十年发展历程,因为它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镌刻着时代的印记,也是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奋勇前进的缩影,更是中国农民群体智慧灿烂的折射。 以下我们就从五个不同的角度展现红豆的发展脉络。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如果你说的是马克思本人的思想的话,那么其世界观的根本点是实践,即“感性活动”而非“感性对象”。详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在zg没有得到真正的尊重。教科书体系会毁了马克思的。以下是我对教科书的批判。 1 教科书一上来就把哲学这门爱智慧的学科划分了唯物和唯心,请问,这一划分本身是否合理?教科书一方面强调哲学是一元的,但却忘记了唯物和唯心这一划分本身就意味着两者都是二元的——你假定了世界上有两种东西(物质和意识),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谁决定谁,这说明要么你的假定有问题,要么你的讨论没意义。 2 唯心主义一定错吗?教科书经常是在误用唯心命题的基础上证明唯物的真理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心外无物”这一命题还没被人真正理解就被打成了唯心主义。人类众多智慧的头脑为之思考过的命题就这样被我们扬弃了。拿着基于常识而建立起来的唯物主义去批判看似不合常识和逻辑的唯心主义,这实在是我们的悲哀。真正的哲学是要我们大胆的去怀疑自己习以为常的常识和真理。 3 在教科书中,马哲完全成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的简单拼凑。教科书始终是在前马克思的水平上解读马克思。它把马克思无法否认的一些常识性东西和他的哲学所继承的前人的思想夸大成马克思思想的全部。而马克思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康德等的超越,却只字不提。教科书只是告诉你、让你记住,偶尔在它觉得特别爽的地方引用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话然后再配上科学史的史实证据,让你充分感受教科书的光明磊落以及对批判的坦然。这叫做爱智慧?果真如此,马克思这辈子就白活了。教科书实质上是给人颁布了一个真理,你永远不能接着它讲,只能照着它讲。它宣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那它为什么不把这一原则应用于自身呢? 4 唯物论讲求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请问谁做事不实事求是、不从实际出发。除了被当作无聊的哲学教条应用于考试之外,这还有什么用处呢?我们真正要问的不是是否要从实际出发——因为任何人都从实际出发,而是要问实际究竟是什么、实际是否可能、实际如何可能。哲学是在对实际的反思之中获得了自身存在的合法性的。 ……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孔子思想核心的问题,是孔子研究中的最大问题。理论界对此的说法已不下十种,几乎穷尽了孔子思想的全部范畴,如:“礼”说,“仁”说,“忠君”说,“三纲”说,“孝”说,“仁孝”说,“忠恕”说,“中庸”说,“仁恕”说等,其中以“礼”说和“仁”说的影响较大。 一、“礼是孔子思想核心”说之商榷 “礼是孔子思想核心”说,在现代的主要代表是蔡尚思先生,这里就想以蔡先生的观点为例来探讨。 如蔡先生的主要根据是:“孔子生长于鲁国,‘周礼在鲁’。孔子从少好礼,入周公庙问礼,而成为名闻天下的礼教家”;孔子还常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等;“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如说:‘礼让为国’,‘齐之以礼’”;“教育宗旨最重礼”,“强调‘不学礼,无以立’”;“以为礼的根本一直相因不变,礼的枝叶可以有所损益,周礼虽到百世也不会变革”;乃至经常批评别人不守礼,并主张“克己复礼”等;许多后儒如司马迁、柳宗元、张载、朱熹、顾炎武、王船山、颜元、阮元、章学诚、陈沣、张謇等,“都看出礼是孔子的中心思想”。(1) 笔者认为,以上蔡先生所言均属事实,但这都值得商榷。第一,“孔子从小学礼,知礼,立于礼”与其思想的核心无因果关系。孔子生当重礼时代,他不学礼学什么?他从小学礼,难道将来其思想核心就一定是礼吗? 第二,“以礼治国”不是孔子的发明。这里先要解决几个问题:1、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孔子,有现实存在的孔子和被后人加工了的孔子,我们现在研究的是哪一个孔子?回答应当是春秋后期现实存在的孔子。2、春秋后期现实存在的孔子至少又要一分为三:作为政治家的孔子、作为思想家的孔子和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我们现在研究的又是哪一个孔子?回答只能是作为思想家的孔子。3、如果我们现在研究的是作为思想家的孔子,那么判定一个思想家的思想核心的思想标准是什么?是看他从前人那里接受或继承了什么思想呢?还是看他自己创立了什么新思想?回答显然是以他自己创立的新思想为准。只有他自己创立的新思想,才是他思想的真正精髓。如果说判定一个思想家的思想核心应以他自己创立的新思想为准,那么蔡先生所引孔子对礼的全部论述都成了一纸空文,因为这些观点均不出自孔子,都是他前人的思想。如以《左传》为例:1、“礼让为国”。桓公二年载:师服说:“礼以体政”;僖公十一年载:内史过说:“礼,国之干也”等;2“教育宗旨最重礼”。昭公七年载:当年孟僖子办学时,教育宗旨就是礼;他只开一门课,就是教礼;还告戒学生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3、“周礼虽到百世也不会变革”。昭公二十六年载:晏子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4、“批评他人不守礼”。如僖公三十二年载:王孙满说:“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5、“克己复礼”。昭公十二年载:孔子自己就说过:“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由此可见,孔子关于礼的主要思想无不来自前人,它根本不是孔子本人的思想,不能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 第三,“许多后儒都看出礼是孔子的中心思想”不等于此说已成定论。这里蔡先生所举的人虽多,但笔者只想举一个人,即能说明问题。这个人是谁呢?就是孟子。孟子是公认的亚圣,名字长期与孔子相并,只有他最了解孔子和孔子思想的核心。孟子之所以为孟子,在于他压根儿就没有发展孔子的礼,而是发展了“仁”,“仁政”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如果蔡先生硬要将礼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孟之道”又该作何解释? 二、“仁是孔子思想核心”说以往论证之献疑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说,在现代的主要代表是匡亚明先生,这里就想以匡先生的观点为例来探讨。 如匡先生认为:“在《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礼字出现75次,可见仁在孔子学说中的重要”;“孔子的仁包含哪几层意义?最通常的意思仍然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的另一层意思是修身,是对道德准则的遵从……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说:‘仁者人也’……孟子说:‘仁也者人也’……这是仁的第三层意思,是作为孔子人本哲学核心概念的仁的涵义”;“在《国语》中仁凡二十四见,基本意义是爱人,《左传》中仁凡三十三见,除爱人之外,其他几种德行也被称作仁,然而这些材料中反映的有关仁的思想,都是零散的,无系统的,思想内涵也是比较肤浅的,孔子在形成自己的思想时,抓住当时在意识形态中已经出现的仁的观念,明确它,充实它,提高它,使它升华为具有人道主义博大精深的人本哲学。”(2) 应当指出,匡先生的论证并不充分。第一,关于《论语》中仁、礼频数问题。应当肯定,这种频数统计对研究孔子思想的核心具有一定帮助,特别是再将《左传》、《国语》中仁、礼的频数与之比较,就更能说明问题。但是,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一个特定的学术范畴,学术范畴必须要用揭示其内涵的方法来证明,仅用频数统计来证明欠妥。 第二,对孔子的仁的内涵揭示不确。匡先生对孔子的仁的论证,只局限于伦理道德领域。应当说,把仁作为伦理道德,也是孔子前人的思想成果,不是孔子的新发明。如以《国语》为例:《周语》说:“爱人能仁”;“言人必及人”;《晋语》说:“为仁者,亲爱之谓仁”等。前引孔子自己的话也说:“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这些谈的都是仁的伦理道德。匡先生所论孔子的仁,与蔡先生所论孔子的礼,在方法论上是一样的,都欠妥。 第三,关于孔子对仁的升华。首先,匡先生对《国语》与《左传》中仁的频数的统计不准,仁在《国语》中,至少62见;在《左传》中,至少39见;其次,在《左传》与《国语》中,仁虽都主要是伦理道德,但有时也有向政治领域跃进的趋向。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说:“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国语·周语》说:“仁,所以保民也”,“不仁,则民不至”等。这是企图用仁来治国理民的思想萌芽,不能说这里的仁的思想内涵都“比较肤浅”。再次,匡先生对孔子的仁的思想内涵之揭示,全都停留在伦理道德领域,这种“人本哲学”本质上仍是伦理哲学,还不是政治思想,而孔子思想的本质是一种治国学说。 三、“孔子思想核心的其他说法”之一瞥 关于孔子思想的核心,理论界还有许多其他说法。笔者认为,这亦值得商榷。如: 第一,“礼、仁”说。“礼、仁”说的主要坚持者,据说是冯友兰先生。冯先生将“礼、仁”合起来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目的是想回避与调和孔子思想核心的“礼”说与“仁”说的矛盾,但冯先生这样做显然不合适:1、作为孔子的思想的核心,只能有一个学术范畴,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范畴,否则岂不成多核心了吗?2、冯先生将“礼”作为孔子的政治纲领,将“仁”作为其最高道德原则。这样,事实上还是承认“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要从属于礼,与“礼是孔子思想核心”说本质相同。因此,将“礼、仁”合起来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说不通。 第二,“忠君”说。“忠君”说的主要坚持者是梁启超、易白沙、陈独秀诸先生,这种说法在“五四”时期很盛行。事实上,“五四”时期所有因反孔而成名的青年学者,他们无一懂得历史上的真孔子是什么样子,他们所砸碎的孔家店,严格说来是南宋朱熹开的朱家店。孔子代后人受过,冤哉,屈哉!忠君思想亦不是孔子的发明,如《左传》成公十年说:“君赐臣死,死且不朽。”相反,孔子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也就是说,孔子的忠君是有条件的,如果君不“使臣以礼”,而臣只单方面“事君以忠”,那么“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4)。怎么能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忠君呢? 第三,“三纲”说。“三纲”说与“忠君”说实质相同,宋明理学即本于此。我们知道:“三纲”之为“三纲”,非孔子所发明,孔子至多是有点三纲思想的萌芽(当然笔者对此仍有异议,拟另文商榷)。“三纲”的形成过程是这样:始作俑者是法家的重要代表韩非,如《韩非子·忠孝》说:“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贤臣而弗易也。”后西汉董仲舒将其发展成“三纲”,如他在《春秋繁露·基义》中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在东汉的白虎观会议上,一些学者正式用“三纲”来解经。因此,将“三纲”说成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是自我作古。 第四,“孝”和“仁孝”说。本于前者者,据说是钱穆先生;本于后者者,据说是李石岑先生。应当指出:“孝”,作为一个伦理道德范畴,早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并且有将其作为政治思想的倾向,孔子对此曾持肯定态度。但如何将“孝”升华为政治思想,孔子未有突破性的理论贡献。“孝”作为一个政治范畴,是孔子之后提出来的,即出自《孝经》。《孝经》虽假托孔子所作,但《孝经》所引的孔子的语录,却在《论语》、《国语》、《左传》等枣记载孔子言行最早的文献中找不到。所以,“孝”不能成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孝”说。该说的侧重点在“仁”,但李先生对“仁”的论证与匡亚明先生一样,也不充分。同时,亦有陷入“多核心”说之嫌。 第五,“忠恕”说、“中庸”说、“仁恕”说等。“忠恕”说的代表者是清初陈锡嘏。“忠恕”与“孝”一样,孔子只是将其作为一个伦理道德范畴,并且作为伦理道德范畴的“忠恕”在孔子之前亦已有之。中庸”说亦然,孔子只有中庸思想的萌芽,这种萌芽在孔子之前亦可找到,并且主要在伦理道德领域,把“中庸”作为一个政治范畴,是孔子以后的事。“仁恕”说与“仁孝”说一样,实质是仁,宗此说的是焦循,但他对“仁”的论证亦落俗套。因此,“忠恕”说、“中庸”说和“仁恕”说等,也均不能成为孔子思想的核心。 四、“仁是孔子思想核心”之我见 笔者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这个问题必须要从政治的角度来看,不能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孔子的仁不是伦理道德,而是政治思想,即他已将仁的伦理道德升华成了一种政治思想,从而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国学说。以往关于“仁是孔子思想核心”的论证,最根本的缺陷,就是没从政治上看问题。 第一,把“仁”作为治国思想是孔子的新发明。孔子是怎样将仁的伦理道德升华成仁的政治思想的呢?以《论语》为例(下同):如《颜渊》说:“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是继承了前人“出门如宾,承事如祭”的试图将仁超越伦理道德而向政治领域跃进的思想倾向。《卫灵公》说:“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这是对前人“仁所以保民也”、“不仁则民不至”的思想的升华,明确提出了用仁来治国理民,仁已被当成政治思想。在《子路》中,孔子还预言:“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对此,杨伯峻先生解释说:“假如有王者兴起,一定需要三十年才能使仁政大行。”(5)其说基本正确。正如毛泽东把中国古代“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概括为“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并以此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一样,孔子把仁作为政治思想,确是前无古人的,它标志中国古代一种新的治国思想家的诞生。 第二,孔子对“仁”比对其他范畴都重视。从统计频数上来看,在《论语》中,仁的频数最多,109次;而礼只有75次。其中,他人讲仁25次,孔子自己讲仁84次,孔子自己讲仁的频数比礼的总数还多,表明孔子对仁的重视。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及他人问仁的现象特别多,问仁包括问仁人,仁行等总计达20次,这与问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论语》中无孔子弟子问礼之记载,只有“林放问礼之本”(6)一则。可见,孔子及其弟子对仁重视的程度。在《左传》中,仁的频数为39次,礼为517次;而在《国语》中,仁为62次,礼为121次,礼的频数都远远超过了仁。在《论语》中,仁对礼在频数上的首次胜利,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仁对礼的第一个和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第三,在对仁的伦理道德和仁的政治的问题上,孔子的着眼点始终不是个人伦理道德的仁,而是接近政治的仁。如《公冶长》说:“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杀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之;焉得仁?’”又《宪问》说:“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子产也是这样,孔子先前受别人影响,认为其“不仁”,后听说他“不毁乡校”,感慨地说:“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7) 第四,在孔子思想中,仁对礼具有统帅作用。特别当碰到仁礼冲突时,孔子则毫不犹豫地站在仁一边,让礼服从于仁。如《阳货》说:“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子为什么如此关注“三年之丧期”?道理很简单:如《学而》载,有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五、如何正确理解孔子的“克己复礼” 理论界坚持“礼是孔子思想核心”说的人,经常援引《论语·颜渊》中的“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认为:“克己复礼”是孔子提出来的,目的是复礼,要害是复辟倒退。这一看法也值得商榷。 第一,“克己复礼”的发明权不在孔子。从上文可知,孔子自己就说过:“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 第二,“克己复礼”的目的不是“复礼”,而是归仁。因为孔子之前的人就说“克己复礼,仁也”;孔子讲的就更清楚了:“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怎么能说“‘克己复礼’的目的是‘复礼’”呢? 第三,孔子的“克己复礼”也不是复辟倒退,而是倡导“以仁治国”。《颜渊》中的这段语录分三层意思:1、“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复述前人的“克己复礼,仁也”。2、“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句话不是对上句话的简单重复,或语气上的加重,而是对“克己复礼,仁也”的升华。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弄清什么是“天下”。古往今来,凡是解释这句话的人,之所以没解释通或解释对,原因都在对天下一词作了今文意义上的理解,即普天之下。事实上,“天下”在春秋以前是个专有名词,与今天的“国家”同义。那时的国,只相当于今天的省、自治区;家,只相当于县、乡,都是中央政权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而且国与家根本不并称。以西周为例,周的王称天子,其整个统治区域称天下(即今之国家);周天子分封诸侯建国(即今之省、自治区);分封大夫立家(即今之县、乡),这样就形成了整个统治系统。如《诗·小雅·北山》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即是其证。如果将天下释为今之国家,那么,这句话的仁就再也不是伦理道德上的仁,而是政治上的仁了。“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就是:有一天在政治上做到了“克己复礼”,整个国家就实现仁的政治了。或者换句话说,礼的政治的尽善尽美就是仁的政治,仁的政治远比礼的政治的要求高,是对礼的政治的升华。这样,“克己复礼”就是由礼的政治过渡到仁的政治的桥梁。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讲,作为政治的仁统帅下的伦理道德,包括了作为伦理道德的礼,礼是仁德的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 六、关于孔子的“仁”的几点补充说明 要科学地理解孔子的仁,还应对仁的政治的基本内涵、仁人与仁的政治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由仁的伦理道德过渡到仁的政治等,做进一步的探讨。 关于孔子的仁的政治的基本含义。应当指出,孔子虽将仁从伦理范畴升华成了政治范畴,首次提出了仁的政治的概念,但孔子始终没有使用“仁政”一词,“仁政”是后来孟子概括出来的。尽管孔子、孟子提出了仁政思想,但他们对仁政的基本含义却未阐释清楚。马克思、恩格斯说过:“唯物主义在它的第一个创始人培根那里还在扑素的形式下包含着全面发展的萌芽,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情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8)如同培根的物质内涵“在相素的形式下包含着全面发展的萌芽”又“带着诗意的感情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一样,孔、孟都仍只用“仁者爱人”,或“仁者人也”、“仁也者人也”来说明仁政。这是不科学。那么,升华为政治范畴的仁的基本含义究竟应是什么?回答是“爱民”。爱人”与“爱民”虽一字之差,但真正搞清楚却是孔、孟以后的事。后来,中国的封建皇帝几乎都将“爱民如子”当作口头禅,事实上,就是在向人民表白:他们所实行的是孔、孟的仁政。不过,在《论语》中,孔子确有将“爱人” 转化为“爱民”的倾向,如《学而》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是怎样由仁的伦理道德概括出仁的政治的?仁作为伦理道德,在春秋后期是一种理想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概括成了一种理想的政治的。孔子的概括方式有二:一是把政治伦理化,同时把国家人格化。如《阳货》说:“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里的“天下”即今之国家;“仁”,即仁政;孔子在用伦理道德的恭、宽、信、敏、惠等概念来说明仁政,二是把个人群体(国家)化,把伦理政治化。如《尧曰》说:“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也许因为子张问的是“从政”的缘故,孔子在跟他谈个人的修养时,一下子就转到了治国的问题上,把个人置于国家的角度,把仁的伦理道德也理性化为政治,这里的第一个仁是伦理道德,第二个仁是政治思想。 仁人与仁的政治的关系。如《雍也》说:“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可见,仁的政治要由仁德的统治者来实现,但又不是所有仁德的统治者都能做到仁政,象尧、舜那样的仁人君主尚且“病诸”。也就是说,仁的政治的要求远比仁人高,从仁人到仁政还有相当的距离,要实现仁政必须花大力气才行。 七、从“仁”反思孔子的历史地位 过去,理论界有人虽曾肯定“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由于他们对仁的内涵揭示得不准,未能对孔子的历史地位作出科学的评价。相反,关于孔子的历史地位,理论界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看法,是持“礼是孔子思想核心”说的观点,即认为:“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就是要开历史倒车。”这种看法不对。 正如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重要命题一样,孔子的“克己复礼”表面上象是保守的,而实质上也是革命的。黑格尔的命题曾“引起近视的政府的感激和同样近视的自由派的愤怒”(9),而孔子的命题亦受到了近视的封建领主的感激与同样近视的自由隐士的愤怒。如《颜渊》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又《微子》说:“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不要忘记:“克己复礼”的落脚点是“归仁”,仁是孔子的新世界观,所以“克己复礼”不是向旧礼治的简单回复,而是向更高的政治枣仁政跃进;“克己复礼”只是手段,而达到仁政才是目的;孔子是想在吸取旧礼治的积极因素的基础上,推进其仁政的改革。所以,“克己复礼”不仅不是要开历史倒车,而是变革社会的政治宣言。 从“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出发,我们今天重新审视孔子的历史地位,最恰当的语言莫过于类比恩格斯对但丁的评价:“意大利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的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10)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是中国古代封建领主制的最后一位思想家,同时又是封建统一中央集权制的最初一位思想家。(11)作为封建领主制的最后一位思想家,孔子曾惋惜封建领主制,曾赞同当时流行的“礼让为国”、“周礼百世不变”等理论;作为统一中央集权制最初一位思想家,孔子则痛斥当时已腐败了的封建领主制是“天下无道”,并创立了新的、适合未来封建社会发展的统治思想枣仁政。中国古代封建统一中央集权制,长期将孔子奉为圣人,岂虚然哉?
孔子《论语》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仁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