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化某溶液得硫和亚硫酸钠溶液,则原溶液中的含硫化合物可能是

当前位置:
>>>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酸化的Ba(NO3)2溶液..
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酸化的Ba(NO3)2溶液,检验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B.在250ml烧杯中,加入216g水和24gNaOH固体,配制的10%的NaOH溶液C.用丁达尔现象区别FeCl3浓溶液和Fe(OH)3胶体D.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Cl-和SO2-4,先加硝酸银溶液,滤去沉淀后加硝酸钡溶液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向某溶液中加入酸化的Ba(NO3)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不溶于硝酸的沉淀硫酸钡,则原溶液中含有硫酸根或是亚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B、使用烧杯时,为了防止搅拌时液体溅出或液体溢出,烧杯所盛液体不得超过它的容积的2/3,也就是说,250mL烧杯在配制溶液时最多可以装166.7mL水,故B错误;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但是溶液不具备,用丁达尔现象区别FeCl3浓溶液和Fe(OH)3胶体,故C正确;D、若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则易被氧化为硫酸根,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硫酸根,即亚硫酸根离子会干扰,故D错误.故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酸化的Ba(NO3)2溶液..”主要考查你对&&胶体,离子的检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操作达到的预期目的&&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胶体离子的检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操作达到的预期目的
胶体: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m~10-7m之间的分散系胶粒直径的大小是胶体的本质特征 胶体可分为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 ①常见的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 ②常见的气溶胶:雾、云、烟等;③常见的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①当光束通过氢氧化铁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即为丁达尔效应。 ②布朗运动:粒子在不停地、无秩序的运动 ③电泳: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定向移动。一般来讲: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吸附阳离子,胶体微粒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胶粒吸附阴离子,胶体微粒带负电荷。 ④胶体聚沉: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时,由于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该过程不可逆。 &胶体的特性:
(1)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胶体内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胶体和浊液。 (2)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但改变条件就有可能发生聚沉。 (3)聚沉:给胶体加热、加入电解质或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颗粒等均能使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聚沉常用来解释生活常识,如长江三角洲的形成、明矾净水等。(4)电泳现象: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电泳现象说明胶体粒子带电。电泳常用来分离提纯胶体,如工业上静电除尘。分散系比较:
胶体发生聚沉的条件:
因胶粒带电,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聚沉:
向胶体中滴加电解质
向胶体中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加热常见的胶体的带电情况:
胶粒带正电荷的胶体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例如Fe(OH)3、Al(OH)3等。
胶粒带负电荷的胶体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胶粒不带电的胶体有:淀粉胶体。
特殊的,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
注意:胶体不带电,而胶粒可以带电。
Fe(OH)3胶体的制备:
操作步骤: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滴加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呈红褐色为止。离子方程式:Fe3++3H2O=(加热)=Fe(OH)3(胶体)+3H+
点拨:(1)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虽叫做溶液,但属于胶体。 &&&&&&&&&&& (2)胶体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固体、气体,如烟、云、雾、有色玻璃等。离子的检验:(1)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Ca2+:砖红色; (2)H+:H+酸性。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遇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NH4+:在试液中加强碱(NaOH)加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4++OH-NH3↑+H2O;NH3+H2ONH3?H2ONH4++OH- (4)Fe3+:①通KSCN或NH4SCN溶液呈血红色:Fe3++SCN-==[Fe(SCN)]2+;②通NaOH溶液红褐色沉淀:Fe3++3OH-==Fe(OH)3↓ (5)Fe2+:①遇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在空气中迅速转化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Fe3++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 ②试液中加KSCN少量无明显变化再加氯水出现血红色: 2Fe2++Cl2==2Fe3++2Cl-;Fe3++SCN-==[Fe(SCN)]2+ (6)Mg2+:遇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过量沉淀不溶解:Mg2++2OH-==Mg(OH)2↓,但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7)Al3+:遇NaOH溶液(适量)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溶液过量沉淀溶解: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8)Cu2+:遇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加强热变黑色沉淀:Cu2++2OH-==Cu(OH)2↓;Cu(OH)2CuO+H2O (9)Ba2+:遇稀H2SO4或硫酸盐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Ba2++SO42-==BaSO4↓ (10)Ag+: ①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迅速转变为棕色沉淀溶于氨水Ag++OH-==AgOH↓;2AgOH==Ag2O+H2O;AgOH+2NH3?H2O==[Ag(NO3)2]OH+2H2O ②加稀HCl或可溶性氧化物溶液再加稀HNO3生成白色沉淀:Ag++Cl-==AgCl↓ (11)OH-:OH-碱性:①遇紫色石蕊试液变蓝;②遇酚酞试液变红;③遇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2)Cl-:遇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g++Cl-=AgCl↓ (13)Br-:加AgNO3溶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g++Br-=AgBr↓ (14)I-: ①加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g++I-=AgI↓;②加少量新制氯水后再加淀粉溶液显蓝色:2I-+Cl2=I2+2Cl-;I2遇淀粉变蓝 (15)S2-:①加强酸(非强氧化性)生成无色臭鸡蛋气味气体:S2-+2H+=H2S↑;②遇Pb(NO3)2或(CH3COO)2Pb试液生成黑色沉淀,遇CuSO4试液产生黑色沉淀:Pb2++S2-=PbS↓;Cu2++S2-=CuS↓ (16)SO42-:加可溶性钡盐[BaCl2或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再加稀HCl或稀HNO3沉淀不溶解:Ba2++SO42-=BaSO4↓ (17)SO32-:加强酸(H2SO4或HCl)把产生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SO32-+2H+=H2O+SO2↑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18)CO32-:加稀HCl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CO32-+2H+=H2O+CO2↑;CO2+Ca(OH)2=CaCO3↓+H2O (19)HCO3-: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或向HCO3-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MgCO3生成,同时放出CO2气体。 (20)NO3-:浓缩试液加稀硫酸和铜片加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成蓝色: Cu+4H++2NO3-=Cu2++2NO2↑+2H2O (21)PO43-:加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溶解:3Ag++PO43-=Ag3PO4↓;Ag3PO4溶于稀HNO3酸。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仪器:容量瓶(应注明体积),烧杯,量筒,天平,玻璃棒,滴管 (2)原理: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3)步骤: 第一步:计算。 第二步:称量:在天平上称量溶质,并将它倒入小烧杯中。 第三步:溶解:在盛有溶质的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第四步:移液: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第五步:洗涤: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倒入容量瓶中。 第六步:定容:倒水至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到与凹液面平直。 第七步: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 第八步:装瓶、贴签。 (4)误差分析: ①计算是否准确 若计算的溶质质量(或体积)偏大,则所配制的溶液浓度也偏大;反之浓度偏小。 如配制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把硫酸铜的质量误认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导致计算值偏小,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小。②称、量是否无误 如称量NaOH固体在纸上或称量时间过长,会导致NaOH部分潮解甚至变质,有少量NaOH黏附在纸上,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量取液体溶质时,俯视或仰视量筒读数,会导致所取溶质的量偏少或偏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小或偏大。 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后再用蒸馏水冲洗量筒,把洗涤液也转入烧杯稀释,或用移液管将液体溶质移入烧杯中后把尖嘴处的残留液也吹入烧杯中。在制造量筒、移液管及滴定管时,已经把仪器内壁或尖嘴处的残留量扣除,所以上述操作均使溶质偏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③称量时天平未调零 结果不能确定。若此时天平重心偏左,则出称量值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也偏小;若重心偏小,则结果恰好相反。 ④称量时托盘天平的砝码生锈 砝码由于生锈而使质量变大,导致称量值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⑤操作中溶质有无损失 在溶液配制过程中,若溶质有损失,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如:⑴溶解(或稀释)溶质,搅拌时有少量液体溅出;⑵未洗涤烧杯或玻璃棒;⑶洗涤液未转入容量瓶;⑷转移洗涤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容量瓶。 影响溶液体积V的操作有: ①定容时不慎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吸出,使液面重新达到刻度线。当液面超过刻度线时,V偏大使溶液浓度CB已变小,无论是否取出都无法使溶液恢复,只有重新配制。 ②定容后盖上瓶塞,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使液面重新达到刻度线。定容时由于少量溶液粘在瓶颈处没有回流,使液面偏低但溶液浓度未变,若再加水,则使V偏大,cB偏小。 ③定容时仰视或俯视 定容时仰视,则液面高于刻度线,V偏大,cB偏小;俯视时液面低于刻度线,V偏小,cB偏大。 ④移液或定容时玻璃棒下端放在容量瓶刻度线之上会导致V偏大,cB偏小。 ⑤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即转移入容量瓶 溶解或稀释过程常伴有热效应而使溶液温度升高或降低。容量瓶的使用温度为室温(20℃),若定容时溶液温度高于室温,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反之浓度偏低。 实验操作达到的预期目的:(1)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氧化铜粉末(托盘天平能准确到0.1克,所以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氧化铜粉末是可以的) ②用10mL水和10mL酒精配制成20mL酒精溶液(由于分子间有间隔,10mL水和10mL静静混合后体积,不能配制成20mL酒精溶液) ③用排水集气法可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氧气(收集到的气体要比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纯,由于空气的密度与氧气的密度相差不是很大,所以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氧气不是很纯)④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10mL量筒精确到0.1mL,所以能量取8.2mL水)(2) ①分别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酸乙酯和乙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的是乙酸,能到到鉴别的目的) ②分别加入少量金属钠,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通过观察与金属钠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判断羟基的活泼性,能达到目的) ③分别加入浓硝酸,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铁和铜都能和浓硝酸反应,不能达到比较金属活动性的目的)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酸化的Ba(NO3)2溶液..”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0291014306418898221234213816599317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16-20.doc4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高中化学58个考点精讲
16、晶体的类型与性质
1.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组成粒子,粒子间作用力、熔沸点、硬度、导电性;
2.影响晶体熔点和沸点的因素;
3.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的影响。
2.难点聚焦
(2)晶体类型及性质比较
晶体类型 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组成晶体的粒子 阳离子和阴离子 原子 分子
组成晶体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离子键 共价键 范德华力(有的还有氢键)
典型实例 NaCl 金刚石、晶体硅、SiO2、SiC 冰(H2O)、干冰(CO2)
性 熔点、沸点 熔点较高、沸点高 熔、沸点高 熔、沸点低
导热性 不良 不良 不良
导电性 固态不导电,熔化或溶于水能导电 差 差
性能 不良 不良 不良
硬度 略硬而脆 高硬度 硬度较小
(3)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
化学键 分子间力
概念 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的微弱的相互作用
范围 分子内或某些晶体内 分子间
能量 键能一般为:120~800 kJ?mol-1 约几个至数十个kJ?mol-1
性质影响 主要影响分子的化学性质 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4)晶体性质的比较:比较晶体的硬度大小、熔沸点高低等物理性质的依据是:
(5)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分子空间构型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叫非极性分子。
分子空间构型不对称,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分子叫极性分子。
(6)共价键与离子键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3.例题精讲
[例1](98’全国)下列分子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的结构的是(
A. 光气()
B. 六氟化硫
C. 二氟化氙
D. 三氟化硼
分析:从光气的结构式可以看出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下列各项操作中,实验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某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B将SO2通入Ba(ClO)2的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为BaSO4C将CCl4加入溴水中,振荡、静置溴水褪色发生了取代反应D氯水滴入到KI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色Cl2具有氧化性A.AB.BC.CD.D【考点】;;.【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亚硫酸根离子可以被硝酸氧化为硫酸根离子,该离子可以和BaCl2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B、二氧化硫能和次氯酸钡反应,次氯酸根离子具有氧化性;C、将CCl4加入溴水中,振荡、静置,会发生萃取;D、氯水滴入到KI淀粉溶液中,氯气、次氯酸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遇淀粉变蓝色.【解答】解:A、亚硫酸根离子可以被硝酸氧化为硫酸根离子,该离子可以和BaCl2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可能会含有亚硫酸根离子、或是银离子等,故A错误;B、次氯酸根离子具有氧化性,二氧化硫能和次氯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B正确;C、将CCl4加入溴水中,振荡、静置,会发生萃取,分层,没有化学反应的发生,故C错误;D、氯水滴入到KI淀粉溶液中氯气、次氯酸等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遇淀粉变蓝色,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物质的检验以及物质的性质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 难度:0.60真题:1组卷:16
解析质量好中差某学生取纯净的Na2SO3o7H2O50.00g,在密闭容器中经600℃以上的强热至恒重,分析及计算表明,恒重后的样品质量相当于无水亚硫酸钠的计算值,而且各元素的组成也符合计算值,但将它溶于水,却发现溶液的碱性大大高于同时配制的亚酸钠溶液.经过他的实验和思考,这位同学解释了这种反常现象.(1)他将恒重后的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为加速溶解,可采取____的措施,观察发现样品全部溶解,溶液澄清.(2)取少量(1)中所配溶液,加入足量的用____(填一种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产物中含有____(填离子符号).(3)另取少量(1)中所配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盐酸,看到气泡产生,闻到臭鸡蛋气味,说明生成____气体,同时发现溶液变浑浊,原因是生成____.(4)根据以上实验,该同学经分析解释了以上实验中的反常现象,请你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乐乐题库
& 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知识点 & “某学生取纯净的Na2SO3o7H2O50...”习题详情
33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90.0%
某学生取纯净的Na2SO3o7H2O&50.00g,在密闭容器中经600℃以上的强热至恒重,分析及计算表明,恒重后的样品质量相当于无水亚硫酸钠的计算值,而且各元素的组成也符合计算值,但将它溶于水,却发现溶液的碱性大大高于同时配制的亚酸钠溶液.经过他的实验和思考,这位同学解释了这种反常现象.(1)他将恒重后的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为加速溶解,可采取搅拌或加热&的措施,观察发现样品全部溶解,溶液澄清.(2)取少量(1)中所配溶液,加入足量的用盐酸&&(填一种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产物中含有SO42-&(填离子符号).(3)另取少量(1)中所配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盐酸,看到气泡产生,闻到臭鸡蛋气味,说明生成H2S&气体,同时发现溶液变浑浊,原因是生成SO32-+2S2-+6H+=3S↓+3H2O&.(4)根据以上实验,该同学经分析解释了以上实验中的反常现象,请你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4Na2SO3=3Na2SO4+Na2S&.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某学生取纯净的Na2SO3o7H2O50.00g,在密闭容器中经600℃以上的强热至恒重,分析及计算表明,恒重后的样品质量相当于无水亚硫酸钠的计算值,而且各元素的组成也符合计算值,但将它溶于水,却发现溶液的碱性...”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加速固体的溶解,可用搅拌或加热的方法;(2)根据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解答,如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生成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3)硫化氢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有毒气体,SO32-可与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硫;(4)由题意可知亚硫酸钠分解生成硫酸钠和硫化钠.
解:(1)加速固体的溶解,可用搅拌或加热的方法,故答案为:搅拌或加热;(2)检验是否有SO42-,应先加入盐酸,如无现象,然后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故答案为:盐酸;SO42-;(3)硫化氢气体有臭鸡蛋气味,滴加少量盐酸,看到气泡产生,闻到臭鸡蛋气味,是因为S2-+2H+=H2S↑,生成H2S气体,同时发现溶液变浑浊,原因是SO32-可与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2S2-+6H+=3S↓+3H2O,故答案为:H2S;SO32-+2S2-+6H+=3S↓+3H2O;(4)Na2SO3加热后发生了歧化反应生成了硫化钠,溶液中水解程度大于亚硫酸钠的水解程度,溶液碱性增强,反应的方程式为4Na2SO3=3Na2SO4+Na2S,故答案为:4Na2SO3=3Na2SO4+Na2S.
本题考查亚硫酸钠分解产物探究,注意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生成物,把握常见基本实验操作方法,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某学生取纯净的Na2SO3o7H2O50.00g,在密闭容器中经600℃以上的强热至恒重,分析及计算表明,恒重后的样品质量相当于无水亚硫酸钠的计算值,而且各元素的组成也符合计算值,但将它溶于水,却发现...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某学生取纯净的Na2SO3o7H2O50.00g,在密闭容器中经600℃以上的强热至恒重,分析及计算表明,恒重后的样品质量相当于无水亚硫酸钠的计算值,而且各元素的组成也符合计算值,但将它溶于水,却发现溶液的碱性...”主要考察你对“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
与“某学生取纯净的Na2SO3o7H2O50.00g,在密闭容器中经600℃以上的强热至恒重,分析及计算表明,恒重后的样品质量相当于无水亚硫酸钠的计算值,而且各元素的组成也符合计算值,但将它溶于水,却发现溶液的碱性...”相似的题目:
为探究Na2SO3溶液的性质,在白色点滴板的a、b、c、d四个凹槽中滴入Na2SO3溶液,再分别滴下如图所示的试剂.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A&a中溴水褪色&还原性:SO32->Br-&B&b中加硫酸后产生淡黄色沉淀&SO32-和S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C&c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褪去&SO32-+H2O?HSO3-+OH-,所以滴入酚酞变红;Ba2++SO32-→BaSO3↓(白),使水解平衡左移,红色褪去&D&d中产生白色沉淀&Na2SO3溶液已被氧化变质&ABCD
久置在空气中不易变质的物质是(  )亚硫酸钠硅酸钠硫酸钠漂白粉
有一瓶Na2SO3溶液,由于它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Na2SO3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加入Ba(NO3)2溶液后,生产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加硝酸后的不溶性沉淀是BaSO3和BaSO4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被部分氧化
“某学生取纯净的Na2SO3o7H2O50...”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已知硫粉跟亚硫酸钠溶液共热可制得硫代硫酸钠.现以硫化亚铁为主要原料,按下图制取硫代硫酸钠.图中的A、B、C和D是硫单质或硫的化合物,其它不含硫的反应产物已被略去,各步反应可以添加必要的试剂.请填写下列空白:(1)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2)物质B的分子式是:&&&&.(3)物质D的分子式:&&&&.
2氯磺酸(HSO3C1)是一种易与水反应的强酸,可以在常温下用HCl+SO3→HSO3Cl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2014o湖南一模)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反应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  )
&选项&&a&&b&&c&&A&&S&&SO3&&H2SO4&&B&&SiO2&&NaSiO3&&H2SiO3&&C&&AlCl3&NaAlO2&&Al(OH)3&&D&&NaOH&&NaHCO3&&Na2CO3&
该知识点易错题
1氯磺酸(HSO3C1)是一种易与水反应的强酸,可以在常温下用HCl+SO3→HSO3Cl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2014o湖南一模)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反应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  )
&选项&&a&&b&&c&&A&&S&&SO3&&H2SO4&&B&&SiO2&&NaSiO3&&H2SiO3&&C&&AlCl3&NaAlO2&&Al(OH)3&&D&&NaOH&&NaHCO3&&Na2CO3&
3下列化合物:①SO3&&&②Fe(OH)3&③FeCl2&&④CuS&&⑤H2SiO3&&⑥NaHCO3其中不可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某学生取纯净的Na2SO3o7H2O50.00g,在密闭容器中经600℃以上的强热至恒重,分析及计算表明,恒重后的样品质量相当于无水亚硫酸钠的计算值,而且各元素的组成也符合计算值,但将它溶于水,却发现溶液的碱性大大高于同时配制的亚酸钠溶液.经过他的实验和思考,这位同学解释了这种反常现象.(1)他将恒重后的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为加速溶解,可采取____的措施,观察发现样品全部溶解,溶液澄清.(2)取少量(1)中所配溶液,加入足量的用____(填一种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产物中含有____(填离子符号).(3)另取少量(1)中所配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盐酸,看到气泡产生,闻到臭鸡蛋气味,说明生成____气体,同时发现溶液变浑浊,原因是生成____.(4)根据以上实验,该同学经分析解释了以上实验中的反常现象,请你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某学生取纯净的Na2SO3o7H2O50.00g,在密闭容器中经600℃以上的强热至恒重,分析及计算表明,恒重后的样品质量相当于无水亚硫酸钠的计算值,而且各元素的组成也符合计算值,但将它溶于水,却发现溶液的碱性大大高于同时配制的亚酸钠溶液.经过他的实验和思考,这位同学解释了这种反常现象.(1)他将恒重后的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为加速溶解,可采取____的措施,观察发现样品全部溶解,溶液澄清.(2)取少量(1)中所配溶液,加入足量的用____(填一种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产物中含有____(填离子符号).(3)另取少量(1)中所配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盐酸,看到气泡产生,闻到臭鸡蛋气味,说明生成____气体,同时发现溶液变浑浊,原因是生成____.(4)根据以上实验,该同学经分析解释了以上实验中的反常现象,请你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硫酸钠溶液ph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