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伟大的数学家的伟大

热门数学手抄报
欢迎转载我们的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数学真伟大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7:09:24&)
1535字(1453/18)
( 18:10:05)
( 12:19:19)
( 16:42:08)
( 16:26:34)
131字(6/0)
( 15:17:47)
( 09:47:41)
( 07:07:10)
29字(15/0)
( 02:31:08)
73字(14/0)
( 22:26:16)
( 21:24:56)
( 20:53:37)
14字(13/0)
( 19:34:56)
( 19:02:54)
78字(20/0)
( 18:49:07)
59字(22/0)
( 18:43:03)
23字(17/0)
( 18:23:16)
11字(12/0)
( 18:03:58)
47字(34/0)
( 17:59:30)
33字(19/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21150人阅读
欧拉、阿基米德、牛顿、高斯等四位被称为有史以来贡献最大的四位数学家。
&& &欧拉是18世纪最优秀的数学家,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 &欧拉从小就特别喜欢数学,不满10岁就开始自学《代数学》。13岁上大学,两年后获得巴塞尔大学的学士学位,
次年又获得巴塞尔大学的哲学硕士学位。1725年,欧拉来到彼得堡,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 1733年,年仅26岁的欧拉担任了彼得堡科学院数学教授.过度的工作使他得了眼病,右眼失明,时年28岁.1741年欧拉到柏林担任科学院物理数学所所长.1766年,重回彼得堡任职.没过多久,左眼视力衰退,最后完全失明.不幸的事情接踵而来,1771年一场大火将他的书房和大量研究成果全部化为灰烬。&
&& 沉重的打击,仍然没有使欧拉倒下.他以惊人的毅力,凭着记忆和心算进行研究,直到逝世.在失明后的17年间,他还口述了几本书和400篇左右的论文.当大火烧掉他几乎全部的著述之后,欧拉用了一年的时间口述了所有这些论文并作了修订.
&& &欧拉知识渊博,著作丰富,令人惊叹不已!他从19岁开始发表论文,直到76岁,一生写下了浩如烟海的书籍和论文.可以说欧拉是科学史上最多产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据统计他共写下了886本书籍和论文,彼得堡科学院为了整理他的著作,足足忙碌了四十七年。到今几乎每一个数学领域都可以看到欧拉的名字,从初等几何的欧拉线,多面体的欧拉定理,立体解析几何的欧拉变换公式,四次方程的欧拉解法到数论中的欧拉函数,微分方程的欧拉方程,级数论的欧拉常数,变分学的欧拉方程,复变函数的欧拉公式等等,数也数不清.他对数学分析的贡献更独具匠心,《无穷小分析引论》一书便是他划时代的代表作,当时数学家们称他为&分析学的化身&.19世纪伟大数学家高斯(Gauss,年)曾说:&研究欧拉的著作永远是了解数学的最好方法.&著名数学家拉普拉斯(Laplace)曾说过:&读读欧拉、读读欧拉,它是我们大家的老师!“
&& &欧拉的一生,是为数学发展而奋斗的一生,他那杰出的智慧,顽强的毅力,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和高尚的科学道德,永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阿基米德:
&& &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出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从小就善于思考,喜欢辩论。早年游历过古埃及,曾在亚历山大城学习。阿基米德的父亲是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所以他从小受家庭影响,十分喜爱数学。
&&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阿基米德的几何著作是希腊数学的顶峰。他把欧几里得严格的推理方法与柏拉图先验的丰富想象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从而“使得往后由开普勒、卡瓦列利、费马、牛顿、莱布尼茨等人继续培育起来的微积分日趋完美”。阿基米德是数学家与力学家的伟大学者,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其原因在于他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了杠杆原理,又用几何演泽方法推出许多杠杆命题,给出严格的证明。其中就有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他在数学上也有着极为光辉灿烂的成就,特别是在几何学方面.他的数学思想中蕴涵着微积分的思想,他所缺的是没有极限概念,但其思想实质却伸展到17世纪趋于成熟的无穷小分析领域里去,预告了微积分的诞生。
据说罗马兵入城时,统帅马塞拉斯出于敬佩阿基米德的才能,曾下令不准伤害这位贤能。而阿基米德似乎并不知道城池已破,又重新沉迷于数学的深思之中。
  一个罗马士兵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命令他到马塞拉斯那里去,遭到阿基米德的严词拒绝,于是阿基米德不幸死在了这个士兵的刀剑之下。
  另一种说法是:罗马士兵闯入阿基米德的住宅,看见一位老人在地上埋头作几何图形(还有一种说法他在沙滩上画图),士兵将图踩坏,阿基米德怒斥士兵:&不要弄坏我的圆!&士兵拔出短剑,这位旷世绝伦的大科学家,竟如此地在愚昧无知的罗马士兵手下丧生了。
  马塞拉斯对于阿基米德的死深感悲痛。他将杀死阿基米德的士兵当作杀人犯予以处决,并为阿基米德修了一座陵墓,在墓碑上根据阿基米德生前的遗愿,刻上了&圆柱容球&这一几何图形。
&& &牛顿(Isaac Newton,)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
&& &牛顿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三磅重,接生婆和他的亲人都担心他能否活下来,牛顿出生前三个月父亲便去世了。在他两岁时,母亲改嫁给一个牧师,把牛顿留在外祖母身边抚养。11岁时,母亲的后夫去世,母亲带着和后爸所生的一子二女回到牛顿身边。牛顿自幼沉默寡言、性格倔强,这种习性可能来自他的家庭处境。
&& &大约从五岁开始,牛顿被送到公立学校读书。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资质平常、成绩 一般,但他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
  传说小牛顿把风车的机械原理摸透后,自己制造了一架磨坊的模型,他将老鼠绑在一架有轮子的踏车上,然后在轮子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刚好那地方是老鼠可望不可及的位置。老鼠想吃玉米,就不断的跑动,于是轮子不停的转动;又一次他放风筝时,在绳子上悬挂着小灯,夜间村人看去惊疑是彗星出现;他还制造了一个小水钟。每天早晨,小水钟会自动滴水到他的脸上,催他起床。他还喜欢绘画、雕刻,尤其喜欢刻日晷,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安放着他刻画的日晷,用以验看日影的移动。
  牛顿12岁时进了离家不远的格兰瑟姆中学。牛顿的母亲原希望他成为一个农民,但牛顿本人却无意于此,而酷爱读书。随着年岁的增大,牛顿越发爱好读书,喜欢沉思,做科学小实验。他在格兰瑟姆中学读书时,曾经寄宿在一位药剂师家里,使他受到了化学试验的熏陶。
&& &后来迫于生活,母亲让牛顿停学在家务农,赡养家庭。但牛顿一有机会便埋首书卷,以至经常忘了干活。每次,母亲叫他同佣人一道上市场,熟悉做交易的生意经时,他便恳求佣人一个人上街,自己则躲在树丛后看书。有一次,牛顿的舅父起了疑心,就跟踪牛顿上市镇去,发现他的外甥伸着腿,躺在草地上,正在聚精会神地钻研一个数学问题。牛顿的好学精神感动了舅父,于是舅父劝服了母亲让牛顿复学,并鼓励牛顿上大学读书。牛顿又重新回到了学校,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书本上的营养。
&& &1661年,19岁的牛顿以减费生的身份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靠为学院做杂务的收入支付学费,1664年成为奖学金获得者,1665年获学士学位。
&& &在年,伦敦流行鼠疫的两年间,牛顿回到家乡。这两年牛顿才华横溢,作出了多项发明。1667年重返剑桥大学,1668年7月获硕士学位。1669年巴罗推荐26岁的牛顿继任卢卡斯讲座教授,1672年成为皇家学会会员,1703年成为皇家学会终身会长。1699年就任造币局局长,1701年他辞去剑桥大学工作,因改革币制有功,1705年被封为爵士。1727年牛顿逝世于肯辛顿,遗体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
&& & &牛顿的伟大成就与他的刻苦和勤奋是分不开的。他的助手H.牛顿说过,“他很少在两、三点前睡觉,有时一直工作到五、六点。春天和秋天经常五、六个星期住在实验室,直到完成实验。”他有一种长期坚持不懈集中精力透彻解决某一问题的习惯。他回答人们关于他洞察事物有何诀窍时说:“不断地沉思”。这正是他的主要特点。对此有许多故事流传:他年幼时,曾一面牵牛上山,一面看书,到家后才发觉手里只有一根绳;看书时定时煮鸡蛋结果将表和鸡蛋一齐煮在锅里;有一次,他请朋友到家中吃饭,自己却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地工作,再三催促仍不出来,当朋友把一只鸡吃完,留下一堆骨头在盘中走了以后,牛顿才想起这事,可他看到盘中的骨头后又恍然大悟地说:“我还以为没有吃饭,原来我早已吃过了”。&
&& & &牛顿的成就,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概括得最为完整:“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
&& & 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他有数学王子的美誉。
&& & 高斯是一对普通夫妇的儿子。他的母亲是一个贫穷石匠的女儿,虽然十分聪明 ,但却没有接受过教育,近似于文盲。在她成为高斯父亲的第二个妻子之前,她从事女佣工作。他的父亲曾做过园丁,工头,商人的助手和一个小保险公司的评估师。当高斯三岁时便能够纠正他父亲的借债账目的事情,已经成为一个轶事流传至今。他曾说,他在麦仙翁堆上学会计算。能够在头脑中进行复杂的计算,是上帝赐予他一生的天赋。
  高斯用很短的时间计算出了小学老师布置的任务:对自然数从1到100的求和。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对50对构造成和101的数列求和为(1+100,2+99,3+98……),同时得到结果:5050。这一年,高斯9岁。但是据更为精细的数学史书记载,高斯所解的并不止1加到100那么简单,而是895+......+100899(公差198,项数100)的一个等差数列。
  当高斯12岁时,已经开始怀疑元素几何学中的基础证明。当他16岁时,预测在欧氏几何之外必然会产生一门完全不同的几何学。他导出了二项式定理的一般形式,将其成功的运用在无穷级数,并发展了数学分析的理论。
&& 高斯的成就遍及数学的各个领域,在数论、非欧几何、微分几何、超几何级数、复变函数论以及椭圆函数论等方面均有开创性贡献。他十分注重数学的应用,并且在对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磁学的研究中也偏重于用数学方法进行研究。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244353次
积分:3016
积分:3016
排名:第4880名
原创:24篇
转载:273篇
评论:23条
(29)(26)(13)(1)(1)(1)(1)(2)(4)(7)(1)(3)(2)(1)(1)(5)(2)(5)(2)(1)(2)(8)(6)(16)(54)(63)(13)(15)(12)  世界先进之列,但因解法比较原始,缺乏必要的证明,而刘徽则对此均作了补充证明.在这些证明中,显示了他在多方面的创造性的贡献.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在代数方面,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几何方面,提出了割圆术,即将圆周用...
数学故事:伟大的数学家刘徽的相关内容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一课时:认识整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91、...
桌子有多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的意识。
3.在实际测...
《小芳的上午》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进一步巩固认读钟表,并学习认识整时过一点或者差一点整时的情...
教案(序号54)课题9的乘法口诀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8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11月18日教...
起始课教学目的:了解学生基本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基本的课堂常规。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过程:小游戏...
第一周:把知识点按照单元复习一遍。1、第一单元:“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认数(0-10)”、“认物体”各个知识点用紧密联系起来的活动把...
详细介绍: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第82~83页。教学要求:1.通过生...
详细介绍:单元测试一、口算(10分)24+8=3×6=28÷7=47-10=48+16=54÷9=56-27=50-18=18+50=3×9=52-39=81-9=63÷7=36-8=41+35=84-19=40+46=25+11=...
详细介绍:一1.判断.()()2.把竖式写完整.3.填空.(1)11÷2=_____(个)……______(个)(2)11÷4=____(盘)……______(个)4.填空.5.填...
教材第一十四页的内容生活中的数学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
详细介绍:一1.判断.()()2.把竖式写完整.3.填空.(1)11÷2=_____(个)……______(个)(2)11÷4=_...
详细介绍:单元测试一、口算(10分)24+8=3×6=28÷7=47-10=48+16=54÷9=56-27=50-18=18+50=3×9=52-39=81-9=63÷7=36-8=41+35=84-19=40+46=25+...
详细介绍:小一数学十几减6教学设计(下载:)小一数学十几减6教学设计
详细介绍: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
详细介绍: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目标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学会比较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数学知识...
&更多关于 数学故事:伟大的数学家刘徽 的标签内容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