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物是不是无法与碱酸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

4发现相似题不能用金属和盐酸直接反应来制氯化物有什么?_百度知道
不能用金属和盐酸直接反应来制氯化物有什么?
根据什么判断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FeCl3.CuCl2.
其他类似问题
氯化物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很多化学反应是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的,如一些酸碱的,中和反应,
练习题及答案
很多化学反应是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的,如一些酸碱的,中和反应,但是聪明的人们发现了酚酞、石蕊等指示剂,通过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可以证明化学反应是否发生,或是否恰好反应.张南同学想探究哪些物质能做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指示剂.一、[提出问题]是否可以用其他试剂证明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二、[进行实验]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及现象
    结  论
  甲同学的实验
取_定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氯化铁溶液时看不到红褐色沉淀.
用氯化铁溶液可以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
  乙同学的实验
取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时看到蓝色沉淀.
用硫酸铜溶液不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
  丙同学的实验
取一定量稀硫酸加入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
用氯化钡溶液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交流评价]请你评价三位同学由实验现象获得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正确或错误
    理    由
四、[归纳总结]①证明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验证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另一方面是______②在验证实验过程中还要考虑反应物______.
所属题型:问答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三、甲:首先根据所给出的实验现象判断该结论正确,没有红褐色沉淀出现,说明溶液中已经没有氢氧化钠,故可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乙:首先根据所给出的实验现象判断该结论正确,有蓝色沉淀出现,说明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存在,可能是因为氢氧化钠没有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也可能是因为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后,氢氧化钠有剩余,故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丙:根据所给出的实验现象判断该结论错误,有白色沉淀出现,不能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因为硫酸和硫酸钠都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无法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四、①证明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验证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另一方面是从反应物反面考虑,即验证反应物被消耗掉(反应掉);②在验证实验过程中还要考虑反应物的用量(或反应物是否有剩余)故答案为:三、
正确或错误
正确(0.5)分
没有红褐色沉淀出现,说明溶液中已没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已被耗尽,从而证明二者已发生了反应(0.5分)
正确(0.5)分
如果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氢氧化钠有剩余也会出现蓝色沉淀.或有蓝色沉淀出现,说明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存在,原因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氢氧化钠有剩余;另一种是,氢氧化钠根本没有和盐酸反应.所以结论是错误的(0.5分)
错误(0.5)分
硫酸和硫酸钠都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无法证明硫酸已和氢氧化钠反应了(0.5分)四、①反应物被消耗掉(反应掉);②反应物的用量(或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三年级化学试题“很多化学反应是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的,如一些酸碱的,中和反应,”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中和反应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判别、
酸的性质、
碱的性质、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化学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中和反应的定义:
中和反应(neutralization reaction)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是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中和热 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
酸碱滴定中三个重要的点:
当量点:酸的当量数=碱的当量数(二者正好完全反应)
终点:指示剂变色的点.
中和点:酸碱滴定过程中,容易恰成中性的点. 即pH=7
&注意:(当量点才是恰好完全反应的点)
当量点不一定等于终点.
当量点不一定等於中性.
当量点无法直接观察到,滴定时酸碱的强弱不同,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酸碱性就不同,需选择适当指示剂使终点等于当量点,以作为判断标准.
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在土壤里,由于有机物在分解的过程中会生成有机酸,矿物的风化也可能产生酸性物质,空气污染造成酸雨,也会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呈酸性,这些都不利于作物的生长。施用适量的碱,能中和土壤里的酸性物质,使土壤适合作物生长,并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土壤中的钙离子增加后,能促使土壤胶体凝结,有利于形成团粒,同时又可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钙元素。
&2.处理工厂的废水
工厂里的废水常呈现酸性或碱性,若直接排放将会造成水污染,所以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碱性污水需用酸来中和,酸性污水需用碱来中和,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来进行中和处理。生成硫酸钙沉淀和水。
3.用于医药卫生
(1) 人的胃液呈酸性,当胃液的PH值为0.8~1.5时,有助于食物消化.如果胃酸过多就会使人感到不适,这时医生就会让你口服一些碱性药物,使碱与胃酸反应生成无毒的中性物质.用含氢氧化铝 的药片治疗胃酸过多,生成氯化铝和水。
(2)被蚊虫叮咬后可在患处涂含有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蚊虫能分泌出蚁酸)
4.调节溶液酸碱性
在科学实验室里,经常要把溶液的PH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太强,就可以用适当的碱或酸调节溶液的PH.
5.厨房中的应用
松花蛋中含有碱性物质,人们在食用它时常加一些醋,以中和其碱性,使松花蛋美味可口:在蒸馒头时,人们在经过发酵的面粉里加一些纯碱,以中和发酵产生的酸,这样蒸出的馒头松软可口。
考点名称: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1、从定义上讲:
(1)从概念含义上区分:物质的性质是物理固有的属性,不论变化是否正在进行,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物质的变化强调的是一个过程,重在&变&。
(2)从文字叙述上区分:叙述&变化&时,描述的是一个&变&的过程,如木条在空气中燃烧;而叙述&性质&时,通常在描述物质变化的基础上增加了&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容易&,&难&等词语。如木条能在空气中燃烧。
2、从物质本身的来讲:
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固态的冰受热熔化成水,液态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凝成水,水凝固成冰。水在三态变化中只是外形和状态变化了。并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出来,所以属于物理变化。又如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升华、摩擦生热、铁变磁铁、通电升温发光、活性炭吸附氯气(8种?)等都是物理变化。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就不是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因为它变成了另外一种单质。物理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不变、组成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这类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聚集状态(间隔距离、运动速率等)发生了改变,导致物质的外形或状态随之改变。物理变化表现该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变化跟化学变化有着本质的区别。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化学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等等。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从微观上可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没有变化,仅仅是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改变。例如对于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就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物质的化学性质需要通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可以利用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来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制取新的物质。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相对,指的是不涉及物质原子重组的变化。它包括:
物质的相态变化,如液态水变为水蒸气;
吸附过程,如毛巾吸水;
物质体积、形状的变化,如剪切、破碎、切割;
物质的混合过程,等等。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征: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同一物质气固液的三态变化(铁块熔化成铁水;水汽化为水蒸气;氧气液化为液态氧等等);切割玻璃、钢铁;石油的分馏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了)
米饭熟了;把石油裂化;点燃火柴、纸片;把锌粒投入稀硫酸;在空气中加热铜块&
物质的三态变化
(1)物态变化是指同一种物质可在固态,气态,液态三种状态发生转化的过程,如下图,物态变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名称和热量变化
考点名称:
酸的化学性质:
酸一般有腐蚀性。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如下:
[HA]﹑[H ]﹑[A-]分别是HA﹑H ﹑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弱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例如﹐298K时乙酸的电离常数为1.8&10-5﹐氢氟酸为7.2&10-4。电离平衡常数随弱电解质的浓度和温度有很小的变化。
在一定温度下﹐弱酸的电离度因溶液变稀而增大﹐如0.10﹑1.0&10-3﹑1.0&10-4乙酸的电离度分别为1.34﹑13.4﹑42%﹐无限稀释时完全电离。
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例如﹐磷酸分三步电离﹐每步都有相应的电离平衡常数:
水是无机化合物极好的溶剂﹐离子能被水分子强烈吸引而稳定﹐酸中 H 是裸露的质子﹐直径为10-3皮米﹐能强烈地与水分子结合成H3O 。例如﹐水合高氯酸晶体HClO4.H2O实际上是由HO 和ClO4-组成﹐在水溶液中HO 和其他三个水分子结合成HO。目前常用H表示水溶液中的氢离子。
酸的通性: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跟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 酸 +金属 == 盐+ 氢气
2HCl+Fe=FeCl2+H2&
(3) 跟碱性氧化物反应 +酸性氧化物 & 盐+ 水
3H2SO4+ Fe2O3=Fe2(SO4)3+3H2O
(4)跟某些盐反应 酸 +盐 & 新酸+ 新盐
H2SO4+BaCl2=2HCl+BaSO4&
(5)跟碱起中和反应 酸+ 碱 & 盐+ 水
2HCl+Cu(OH)2=CuCl2+2H2O
像以上的 (3)(4)(5)反应中,都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的两种化合物,我们把它叫做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有一定的要求的,要求反应物必须要溶于水,而且生成的产物中必须要有气体或沉淀或弱电解质(其中1个即可)。
正如 Na2CO3 +2HCl == 2NaCl +H2O +CO2& 这里有气体生成,(也有水生成)
BaCl2 +Na2SO4 == BaSO4&+ 2NaCl 这里BaSO4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沉淀
比如像 NaCl 和H2SO4 混合,既没有气体,也没有沉淀,也没有弱电解质生成。所以实质上他们不反应。
但像CaCO3 HCl, 情况又不一样,敬请参考复分解反应的详细解答。这里不做展开。
所以,判断是否能和酸反应,可以以这个为一个参考依据。
酸的分类:
①盐酸(HCl)大多数氯化物均溶于水,电位序在氢之前的金属及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和碳酸盐都可溶于盐酸中,另外,Cl&还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并且还可与很多金属离子生成配离子而利于试样的溶解。常用来溶解赤铁矿(Fe2O3)、辉锑矿(sb2s3)、碳酸盐、软锰矿(MnO2)等样品。
②硝酸(HNO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几乎所有的硝酸盐都溶于水,除铂、金和某些稀有金属外,浓硝酸几乎能溶解所有的金属及其合金。铁、铝、铬等会被硝酸钝化,溶解时加入非氧化酸,如盐酸除去氧化膜即可很好的溶解。几乎所有的硫化物也都可被硝酸溶解,但应先加入盐酸,使硫以H2S的形式挥发出去,以免单质硫将试样裹包,影响分解。除此之外,硝酸还很不稳定,在加热或光照的条件下能够分解成水、二氧化氮和氧气,并且硝酸浓度越高,就越容易分解。硝酸还有强氧化性,它能跟一些金属、非金属及还原性物质反应,结果,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变为二氧化氮或一氧化氮(浓硝酸与金属非金属等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则生成一氧化氮)。
③硫酸(H2SO4)除钙、锶、钡、铅外,其它金属的硫酸盐都溶于水。热的浓硫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脱水性,常用于分解铁、钴、镍等金属和铝、铍、锑、锰、钍、铀、钛等金属合金以及分解土壤等样品中的有机物等。硫酸的沸点较高(338℃),当硝酸、盐酸、氢氟酸等低沸点酸的阴离子对测定有干扰时,常加硫酸并蒸发至冒白烟(SO3)来驱除。&
酸的通性: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跟活泼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比氢强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酸+金属=盐+氢气 例:2HCl+Fe=FeCl2+H2&
(3)跟碱性氧化物反应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3H2SO4+Fe2O3=Fe2(SO4)3+3H2O
(4)跟某些盐反应酸+盐&新酸+新盐 H2SO4+BaCl2=2HCl+BaSO4&
(5)跟可溶性碱发生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2HCl+Ba(OH)2=BaCl2+2H2O
考点名称:
碱的性质:
(1)发生中和反应
(2)碱可以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3)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4)碱可以和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等。
碱的共同性质:
1.碱的水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呈一定的颜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
2.某些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和盐
3.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和盐
4.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碱和新的盐
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HCl=NaCl+H2O
(碱) (酸)(盐)(水)
3)Ca(OH)2+CO2=CaCo3&+H2O
(碱)(非金氧化物)(盐)(水)
4)2NaOH+CuSO4=Cu(OH)2&+Na2SO4
(碱)(盐)(新j碱) (新盐)&
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属于碱。除这两种碱外,常见的碱还有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的氢氧化铝[Al(OH)3)。
(2)晶体(固体)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表而潮湿而逐步溶解的现象叫做潮解。氢氧化钠、粗盐、氯化镁等物质都易潮解,应保存在密闭干燥的地方。同时称量 NaOH固体时要放在玻璃器皿中,不能放在纸上,防止 NaOH固体潮解后腐蚀天平的托盘。
(3)熟石灰可由生石灰(CaO)与水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
常见的碱有NaOH、KOH、Ca(OH)2、氨水的特性:
①氢氧化钠(NaOH)俗名苛性钠、火碱、烧碱,这是因为它有强腐蚀性。NaOH是一种可溶性强碱。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可用作碱性气体(如NH3)或中性气体(如H2、O2、CO等)的干燥剂。NaOH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固体。NaOH溶液可以腐蚀玻璃,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的玻璃塞,只能用橡胶塞。
②氢氧化钙[Ca(OH)2]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其水溶液称为石灰水。Ca(OH)2也有腐蚀作用。Ca(OH)2与CO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常用于检验CO2。 Ca(OH)2+CO2=CaCO3&+H2O Ca(OH)2能跟Na2CO3反应生成NaOH,用于制取NaOH。反应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③氨水(NH3&H2O)是一种可溶性弱碱,NH3溶于水可得氨水。有刺激性气味,有挥发性。将氨气通过盛放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氮气、水和铜,其反应方程式为: 2NH3+3CuO=(加热)=3Cu+N2&+3H2O,说明氨气具有还原性。
此外,KOH、Ba(OH)2也是常见的可溶性强碱。不溶的碱大多是弱碱,如:Fe(OH)3、Cu(OH)2等。他们的共同性质是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很多化学反应是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的,如一些酸碱的,中和反应,”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5不能由金属跟盐酸直接反应制取的氯化物是A氯化亚铁 B氯化铁 C氯化锌 D氯化铝_百度作业帮
不能由金属跟盐酸直接反应制取的氯化物是A氯化亚铁 B氯化铁 C氯化锌 D氯化铝
B铁和盐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A
AgCl...毕业好长时间了想不起太多当前位置:
>>>有A、B、C、D四种化合物,A是硝酸盐,B是酸,C是碱,D是含+3价元..
有A、B、C、D四种化合物,A是硝酸盐,B是酸,C是碱,D是含+3价元素的氯化物.以上物质间发生下列反应:①A、B的溶液相混,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②B、C的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食盐溶液.③C、D的溶液相混,出现红褐色沉淀.试推断写出A、B、C、D的化学式:A: _________ 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题型:推断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A、AgNO3;B、HCl;C、NaOH;D、FeCl3.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有A、B、C、D四种化合物,A是硝酸盐,B是酸,C是碱,D是含+3价元..”主要考查你对&&物质的推断&&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质的推断
概念:&&&& 物质的推断就是运用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同一推断题可能存在多个突破点,可以从不同角度或不同种方法寻找解题突破口,同叫检验推断结果,保证答案的准确性。推断题题型具备考查知识面广、综合性强、题型多变、思维容量大等特点。要解好此类题口,要求大家要有扎实的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还必须具备科学、严密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黑色固体:MnO2、CuO、Fe3O4、C粉、铁粉(Fe)活性炭蓝色固体:CuSO4·5H2O(胆矾)、Cu(OH)2(氢氧化铜)、CuCO3(碳酸铜)红色固体:Cu(紫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P(暗红色)、Fe(OH)3(红褐色)I2碘(紫红色)黄色固体:硫磺(单质S)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铜绿)[Cu2(OH)2CO3] 蓝色溶液:含Cu2+溶液:CuSO4(硫酸铜溶液)、CuCl2(氯化铜溶液)Cu(NO3)2(硝酸铜溶液)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棕黄色):FeCl3(氯化铁溶液)、Fe2(SO4)3(硫酸铁溶液)Fe(NO3)3(硝酸铁溶液)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FeCl2(氯化亚铁)FeSO4(硫酸亚铁)Fe(NO3)2(硝酸亚铁)其他溶液:石蕊试液(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SO2、HCl(氯化氢)有臭鸡蛋气味:H2S硫化氢&气体的特征:①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Cl、SO2、NH3 ②有颜色的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③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CO2。特征反应:
推断题的解题步骤及突破口的选择:1.解题步骤 (1)审题:认真审读原题,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突破口也称为“题眼”,指的是关键词、特殊现象、物质的特征等等.然后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要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2.突破口的选择 (1)颜色特征:根据物质的特殊颜色进行判断。包括常见固体、沉淀、溶液、火焰的颜色。 (2)反应特征(3)物质状态特征常见固体单质:Fe、Cu、C,S,P;气体单质:H2、O2、 N2;气体化合物: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H2O、H2O2、酒精、H2SO4. (4)反应条件特征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H2O的电解;MnO2 作催化剂:KClO3分解制O2、H2O2分解制O2;高温: CaCO3分解、C还原CuO、炼铁;加热:KClO3、KMnO4、 Cu2(OH)2CO3的受热分解。(5)以三角关系为突破口&(6)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②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同体是C。 ③能使燃烧着的小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④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⑤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⑦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 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7)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2。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④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⑤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 ⑥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 ⑦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 ⑧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 ⑩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最常用的溶剂是H2O。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8)以特定的实验结果为突破口
发现相似题
与“有A、B、C、D四种化合物,A是硝酸盐,B是酸,C是碱,D是含+3价元..”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1785762959140332454811334311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酸碱中和反应pp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