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铁的臂膀指什么是怎样变化的,4自然其是指什么

(2010o上海)青海省是我国多条大河的发源地,这里有著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读图回答:(1)青海省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上,其东北部的祁连山脉的走向是西北--东南走向.(2)“三江源”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图中①②③所示河流中,表示黄河的数码代号是③,流量最大河流的数码代号是②.(3)日,位于三江源地区的青海玉树(33°N,97°E,平均海拔4493.3米)发生了7.1级大地震.图中甲、乙两处中表示玉树的是乙.(4)玉树抗震救灾的难度很大,根据其自然地理特征写出抗震救灾可能遇到的困难(写出一项)高原缺氧.
解:(1)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其东北部的祁连山脉的走向是西北--东南走向;(2)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②长江(我国流量最大河流)、③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3)从33°N,97°E可判定玉树的位置是乙;(4)玉树位于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这里空气稀薄,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气温低.故答案为:(1)青藏;西北--东南走向;(2)③;②;(3)(3)乙;(4)高原缺氧.青海省为我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简称青,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省名.青海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800多公里.《跨越百年的美丽》1、课题“美丽”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课文末尾“被盛名宠坏”是指什么?3、“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指的是什么?4、“这种可贵的性格”指什么样的性格?5、“这项伟大的自然发现”是指_百度作业帮
《跨越百年的美丽》1、课题“美丽”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课文末尾“被盛名宠坏”是指什么?3、“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指的是什么?4、“这种可贵的性格”指什么样的性格?5、“这项伟大的自然发现”是指什么?6,课文第4自然段前3句告诉我们什么?
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人物描写方法; 2、理解本文叙议过程中穿插引用古今中外名人言行的作用; 3、领悟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居里夫人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学难点: 文中穿插与引用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怎样理解美丽?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历史,历经沧桑巨变,始终散发光彩? 那么,又是什么样的美丽和居里夫人联系在一起呢?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我们可以在许多科学文献中了解.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早有论述. 然而,当1998年庆祝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100周年的时候,作者梁衡又在居里夫人身上发现了新的东西,这就是居里夫人美丽.她拥有美丽的外表,但却不为美丽拖累.她有大志大求,追求的是事业理想的永恒美丽.作者梁衡透过居里夫人向读者诠释了美丽的真正内涵. 希望通过学习本文,同学们可以对美、对人生有一个新的认识. 二、人物介绍 1、梁衡 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其他散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夏感》和《把栏杆拍遍》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数理化通俗演义》、散文集《把栏杆拍遍》、《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2、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原籍波兰,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1895年她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6年居里去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并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由于她对放射现象研究工作的巨大贡献,和丈夫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三、读课文 四、分析课文 1、为文章划分层次结构 一(1——2)介绍写此文的目的,再现居里夫人的光辉形象. 二(3——7)追述居里夫人的生平,赞颂她的高贵品质. 三(8)高度概括居里夫人的一生. 2、分析第一部分 (1)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一句独立成段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一句话揭示了哪些问题) [答]:一方面说明了创作此文的目的——为了纪念; 另一方面肯定了居里夫人的重要贡献. (2)第二段以特写镜头的方式,重现了100年前居里夫人登上法国科学院讲台的光辉形象.第二段的文字内容中,哪些是可以透过镜头看到的内容?哪些是作者补充的介绍? [分析]: l 可见的内容有: “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 A、对环境的描写(社会、自然)先后用了哪两个词? [答]:人声鼎沸:形容人们对于新科学发现的反应是很强烈的. 肃然起敬:形容人们对女性登上这一神圣讲台的吃惊. B、“淡泊”一词怎样理解? [答]:谦逊、淡泊名利,与后文相照应. l 作者的介绍: “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发现,他们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比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因为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 这段话介绍了居里夫人之所以会在100年前登上这个讲台的原因. “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 A、这一段中对居里夫人最高的评价是什么? [答]:“她使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B、最后一句话与文中的什么地方相呼应? [答]:标题. 3、分析第二部分 (1)那么,居里夫人这种跨越百年的美丽具体表现在哪里?文章的第二部分用简练而生动的文字,回顾了居里夫人为发现、提炼镭而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和忍受的艰辛与磨难. A、在第二部分划分两个层次应划分在哪里? [答]:3、4段之间 B、但为什么作者只作了简单的介绍? [答]:本文的创作目标是发现居里夫人的美丽.描写她科学发现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是对她身上所体现出的与众不同的美的衬托,并不是创作的重头. C、分析“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盐可以使胶片感光,这是天然放射性.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立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物质世界里是不是还有另一块全新的领域?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这一段话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比喻. 本体: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盐···居里夫人却立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喻体: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2)在4——7段中用很长的篇幅来赞扬她的美丽.居里夫人追求的内在美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A、为了不受漂亮的干扰,她故意把一头金发剪得很短把金发剪短——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B、对热闹不屑一顾,给追求者无情的后脑勺. C、一人租了间小阁楼,一天只吃一顿饭,日夜苦读.晚上冷得睡不着, 就拉把椅子压在身上,以取得一点感觉上的温暖——具有心无旁骛、悬梁刺股、卧薪尝胆的进取精神.在贫困的生活环境中磨炼自己的意志 D、甘愿让酸碱啃蚀她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为发现、创造奉献美丽 E、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而比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背负沉重的生活、思想负担,默默工作 F、视名利如粪土,将奖金赠送,把奖章当玩具 G、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理性美丽 (3)请归纳出居里夫人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答]:不怕吃苦、不怕失败、勇于牺牲、淡泊名利、坚定信念、治学严谨、追求真理等. (4)第4段第2句中的“好像”如何理解?是歧视的表现吗? [答]:作者是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叙述这句话的,实际上是赞美居里夫人的伟大成果. (5)在4——7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赞颂居里夫人? [分析]: A、类比(用特殊事实作论据来证明另一特殊事实):悬梁刺股、卧薪尝胆、宋玉、范仲淹. 悬梁刺股:晋时孙敬,读书夜深,常恐盹倦,乃以绳系头髻悬于梁上,若昏沉眼闭,头欲坠,索必扯醒,以防困倦;战国苏秦,因求仕于秦,不遇而归,为骨肉所贱,乃将太公《六韬》、《阴符》兵法之书,昼夜勤读,每值更深夜静,昏迷眼闭,乃引锥刺骨,使醒又读.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饮胆,饮食以尝胆也.曰:“汝忘会稽之耻耶?”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范仲淹: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也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擅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B、修辞手法 比喻:“美对人来说是一种附加,就像格律对诗词也是一种附加,” 排比:“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而有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从不受军衔,不背一枪.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沉溺)于形,不逐(追求竞争)于力,不持(凭借)于技.” 反问:“上帝给的美形她都不为所累,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肯背负在身呢?” 引用:“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化赞美 “哲学家说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西方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公元1082年东方哲人苏东坡赤壁望月长叹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4、分析第三部分 文章的最后一段,用一句话高度概括了全文. 文笔再次转回到100年后的今天,进一步发表议论,境界更高一层.文章看似散漫,实则集中地从外表、人格、心灵到理性精神逐步展示了居里夫人无以伦比的永恒魅力. 五、艺术特色 1、视角独特,更有亲切感 2、多种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旁征博引大量中外名人故事和名言,加深文章的文化内涵) 作者刻画居里夫人形象的技巧: (1)、正面描写要言不烦. 作者描写居里夫人的出场只写了她的裙子、脸庞和眼睛,但是一个坚毅睿智的形象却已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2)、侧面烘托简约传神. 为了刻画居里夫人的美丽和心志坚定的特点,作者还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如“男学生为了能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凑上去说几句话,常常挤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她身上永远裹着一层冰霜的铠甲,凛然使“那些‘追星族’不敢靠近”. (3)、穿插故事凸现其神. 用宋玉、范仲淹苦读的故事做类比,让我们一下就能体会到居里夫人的那份执著;还穿插了斯陀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引发了解放黑奴革命的事例,来与居里夫人发现镭带来的科学革命作类比,以突出居里夫人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4)、引用名言颂扬其德. 用莫泊桑《项链》中主人公的追求虚荣,反衬了居里不为容貌所累;引用苏东坡《前赤壁赋》里的名句,强调了居里夫人科学发现的价值和人生“得到了永恒”的哲理;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表达居里夫人的深情赞美.这些引用对刻画居里夫人的崇高精神世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全文思路明晰 (1)从全文结构上看先叙述(其中还有倒叙)后议论. 点题——特写镜头——介绍科研工作——议论、赞美精神美丽 (2)从对居里夫人的描写与赞美的角度看,先描写外貌然后逐步揭示人格、心灵和理性世界.逐步深入地展示了居里夫人那无与伦比的“跨越百年的美丽”. 七、拓展阅读 阅读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
1.指居里夫人不畏艰难为科学做出贡献,淡泊名利。2.那些有得过很大名誉的人很骄傲。3.指放射性元素镭发出的亮光。4.指她坚定、刚毅、顽强和远大执着的追求。5.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并将它分解出来。6.告诉我们居里夫人是一位不屈信念,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追求的一个人。希望对你有参考价值!...
1.指居里夫人不畏艰难为科学做出贡献,淡泊名利。2.那些有得过很大名誉的人很骄傲。3.指放射性元素镭发出的亮光。4.指她坚定、刚毅、顽强和远大执着的追求。5.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并将它分解出来。6.告诉我们居里夫人是一位不屈信念,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追求的一个人。...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黄河三角洲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是携带大量泥沙在凹陷处沉积形成的,位处处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正是以保护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湿地类型保护区。以为顶点,北到口,南到口,呈扇状三角形,面积5,450平方公里。地面平坦,在海拔10公尺以下[1]。向东撒开的扇状地形,低于15米,面积达5450平方公里。属,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区内自然资源丰富。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区占地23万亩,都处在黄河三角洲之内,地貌以芦苇沼泽,湿地为主,其次为河口滩地,带翅碱蓬盐滩,灌丛疏林湿地以及人工槐林湿地等。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既有沧海桑田的神奇与壮阔,又有入海的壮观和长河落日的静美,是人们休闲、度假、观光科普的最佳场所[1]。外文名Huang He San Jiao Zhou海拔高程0-15m气候类型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珍稀鸟类丹顶鹤,白头鹤简&&&&称黄三角
黄河三角洲(Yellow River Delta)简称黄三角,地理学上的黄河三角洲仅指黄河在今山东以下以及向下冲积而成的,是我国最大的三角洲。[2]
黄河三角洲
广义的黄河三角洲,指北至、南至废黄河口、西起以东冲积泛滥地区;狭义的指1855年以后,黄河在省以下冲积成的三角洲。4米以下的沿海低地,地下水位高,严重,大部仍为荒地。入海的约有40%在河口附近淤积,形成、及其两侧的。海岸线平缓。黄河尾闾由于泥沙淤积,河床变高,排洪不畅,或凌汛冰塞壅水或人为原因,入海水道经常改变,平均约8年改道一次。自1855年,已知南半部大致有16次,北半部有10次。是1976年5月形成的。三角洲位于地壳长期下沉区,第三纪即有形成。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以垦利县为轴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淄脉河口,向东撒开的扇状地形,低于15米,是中国最年轻的。现代黄河三角洲是1855年以来,冲积作用形成的。1855年以后,黄河在山东以下冲积成三角洲,以利津县为顶点、北到徒骇、南到小清河口、主体在境内的呈扇状三角形的地区,面积5,450平方公里。地面平坦,在海拔10米以下。三角洲顶部和中部土壤脱盐较好,已成为农耕区。高程4米以下的沿海低地地下水位高,土壤盐渍化强,大部仍为荒地。入海的泥沙约有40%在口门附近淤积,形成河口的沙嘴及其两侧的烂泥湾。烂泥湾内水深1~2米,浮泥受潮水冲淤漂游不定,鱼饵特别丰富,是鱼类产卵的良好场所。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滔滔黄河,奔腾东流,挟带着的大量泥沙,在山东省注入。在入海的地方,由于海水顶托,流速缓慢,大量泥沙便在此落淤,填海造陆,形成黄河三角洲。
黄河从1855年在铜瓦厢决口北徒,由原来注入改注入,经过百年来的沧海变化,才塑造出这个近代三角洲。黄河口位于渤海湾与莱洲湾之间,是一个陆相弱潮强烈堆积性的河口,其特点是水少沙多,泥沙大部分不能外输。据水文资料记载,黄河口42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12亿吨,由于潮流弱,搬运能力差,使约40%的入海泥沙在河口和“安家落户”。五十年代采取工程控制,使三角洲顶点下移至东营市渔洼附近,缩小了三角洲的范围,加快了河道延伸速度,平均每年造陆31.3平方公里,海岸线每年向海内推进390米,黄河填海造陆的功绩是很大的,不仅每年可以为我们创造四万多亩土地,而且还改善了河口石油开采条件,变海上开采为陆地开采。黄河三角洲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是一块有待于开发的处女地。建国以后,农林牧渔业有了较大发展黄河三角洲湿地成为鸟类天堂,在三角洲上相继建立了一些、林场和军马场,特别是从六十年代开始,陆续开发了胜利、、等,成为我国第二大油田。198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设立。在1990年的时候,经东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1年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晋升为。以保护黄河口原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保护区内有641种,植物393种,(仅鸟类,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就有7种,二级保护鸟类34种,共计有十万余只)。这里,春季各种野花争鲜斗艳,五月中旬槐花盛放忽如一夜大雪飞至,秋季芦花遍野一幅天苍、野茫的景象。秋冬季节,众多的冬候鸟和旅鸟来此栖息,及各种鹤类、鹳类、鸥类、鹭鸟、野鸭等成群结队,或翱翔蓝天,或栖息水面。黄河三角洲以她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形成了良好的野生动植物景观。经亚太组织批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加入了“东亚-澳洲涉禽保护区网络”,成为首批19个国际成员之一;1997年3月被批准加入“东北亚鹤类保护区网络”,成为首批16个成员之一。
黄河三角洲湿地总面积约4500平方公里,其中泥质滩涂面积达1150平方公里,平均坡降1-2/10000,地势十分平坦,很容易受到海水潮涨潮落的滋润;另有、漫滩地、河间洼地泛滥地及河流、沟渠、水库、坑塘等。 有天然柳林等,等盐生,白茅草甸,茵陈蒿草甸等典型,翅碱蓬草甸等盐生草甸,、等及、等水生植被。
野生动物中鸟类有269种,其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7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等34种;有40种是列入中的鸟类,152种是《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中的鸟类,51种是《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中的鸟类。这里也是丹顶鹤在我国越冬的最北界和世界稀有鸟类的重要繁殖地。
日,由《》主办,排行榜在京发布。黄河三角洲湿地被评为之一,黄河三角洲湿地名列第四名。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为551.6毫米。这片三角洲是黄河挟带的大量泥沙填充渤海凹陷陆地的海相沉积。现代黄河三角洲上地貌有黄河入海口河滩高地,坡地,大型洼地等。黄河尾闾摆动新成的陆地带地势宽阔低洼,面积逐 年扩大,生态 型独特,相会处形成大面积浅海 滩涂和,成为东北亚和环西太 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和越冬、繁殖地。黄河三角洲地处渤海之滨的黄河入海口,是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所形成,为全国最大的三角洲,也是我国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本区属温带季风气候,为原生性演替系列,生态系统类型独特,湿地生物资源丰富,区内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据初步调查有80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文昌鱼、江豚、等。有野生植物上百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分布广泛,各种鸟类约187种,列为中日候鸟保护协议受保护的达10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天鹅、、等32种,各种鹭类、雁鸭类水禽不但种类多,数量也极为丰富。
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填海造陆而形成。 由于含沙量高,年输沙量大,受水海域浅,巨量的在河口附近大量淤积,填海造陆速度很快,使不断向海内延伸,侵蚀不断抬高,逐年上升,河道比降变缓,泄洪排沙能力逐年降低,当淤积发生到一定程度时则发生尾闾改道,另寻它径入海。平均每10年左右黄河尾闾有一次较大改道。
黄河入海流路按照淤积→延伸→抬高→摆动→改道的规律不断演变,使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不断扩大,海岸线不断推进,历经150余年,逐渐淤积形成近代黄河三角洲。
三角洲平均每年以2-3公里的速度向渤海推进,形成大片的新增陆地。面积逐年 扩大,生态类型独特,海河相会处形成大面积浅海 滩涂和湿地,成为东北亚内陆 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和越冬、繁殖地。黄河三角洲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与黄河入海的方向相一致。由于黄河尾闾摆动的影响,这里的地面形成许多沟壑交错的废弃河道及防水堤坝,虽经多年风雨剥蚀、人为填补,至今仍见岗、坡、洼相间分布的地形,以及波浪涟漪状的。黄河地图自1855年以来分流河道多次改道,每次在三角洲顶点附近发生改道的分流河道系统称为该时期的流路,在流路活动期内,分流河道每年都发生决口、摆动(Li等,1998),但都是在三角洲顶点以下的或口门附近发生。在顶点附近两次改道之间形成的堆积体,包括陆上三角洲和,称作三角洲叶瓣,现代黄河三角洲是由多个这样的叶瓣体组成。1855年以来,现代黄河三角洲共形成8个叶瓣体(图1-1),1976年以前形成的7个叶瓣,总计注入渤海112年,平均每个叶瓣活动期为16年,与MISSISSIPPI河三角洲叶瓣115-175年周期(Wells and Coleman,1987)比较其活动期是相当短的。年共形成两个三角洲叶瓣。各叶瓣形成的时段分别是:1.年;2.年;3.年;4.年;5.年;6.年和年;7.年;8.1976年-1996年;1996年至今。
黄河三角洲地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利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黄河三角洲的淤积扩展与黄河来水来沙,以及入海流路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黄河站年平均年输沙量为4.14亿吨,为近五十年来最少的时期。特别是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的断流使黄河三角洲的发展大大减少,甚至出现负增长。根据山东河务局资料,1992年9月到1996年10月平均年净淤进13平方公里,其中1996年6月到1996年10月净淤进21.89平方公里;1996年10月到1997年10月净淤进为-10.44平方公里;1997年10月到1998年10月净淤进10.89平方公里。
滔滔黄河水奔流环古京,黄河泥缔造了黄河人,黄河龙的魂魄气贯着中华龙人的精神,真情善良朴实的齐鲁儿女驰歌耕耘着神州家乡黄河怀抱着得这片古老美丽神奇的收获着希望的土地。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 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 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 的部分地区,共涉及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山东省的1/6,总人口约985万人。
2009年,国务院已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指出,要把《规划》实施作为应对、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把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发展。国务院要求,《规划》实施要以母亲大河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推进,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打造具有高效生态经济特色高地,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树立全国乃至全球高效绿色生态生活区样板。
大河母亲的齐鲁儿女山东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不辜负全国和人民的殷切期盼。振奋中华龙的精神,燃烧我们的青春岁月,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舞动我们黄河龙的骐躯,挥动山东大汉的强劲臂膀,擂响跨世纪的战鼓,足迹谱写家园蓝天更蓝碧水更清阳光更明亮青山更青风调雨顺安泰和融风景更美人们身心更健康更善良更美好的崭新的明天华章。黄河三角洲是中国国内外少有的资源富集区。
一是以油气资源为主的矿产资源丰富。截止到1995年底,已发现不同类型的67个,石油总资源量达75亿吨,累计探明地质储量34.2亿吨,地质储量303亿立方米。莱州湾一带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卤水资源,已探明储量高达5980亿吨。
二是土地资源丰富,而且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土地总面积达175.04万公顷,其中耕地70.03万公顷,尚有30.3万公顷荒碱地有待开发利用;黄河每年新淤陆地约2000公顷,但趋势已有所减缓;海岸线长590公里,10米以内的浅海面积达78万公顷,滩涂面积22.5万公顷,湿地15.3万公顷。
三是雄奇多姿的。有黄河入海口的河海交融、国家级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丛式井架、海上钻井和采油平台、黄河三角洲湿地博物馆、黄河水体博物馆、胜利油田科技展览馆、天鹅湖、清风湖、亚洲最大的人工刺槐林场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此外,黄河三角洲还蕴藏着丰富的野生陆地、淡水和海洋生物资源。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湾南岸和莱州湾西岸,地处117°31′-119°18′E和36°55′-38°16′N之间,主要分布于东营市和境内,是由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三角洲组成的联合体。
古代三角洲以为顶点,西起套尔河口,南达小清河口,陆上面积约为7200平方公里。近代三角洲是黄河1855年从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流路形成的以宁海为顶点的扇面,西起套尔河口,南抵支脉沟口,面积约为5400 平方公里;而现代黄河三角洲是1934年以来至今仍在继续形成的以渔洼为顶点的扇面,西起挑河,南到宋春荣沟,陆上面积约为3000 平方公里。
黄河三角洲北靠京津唐经济区,南连开放城市,属于国家制定的沿海开放地带。随着德(州)龙(口)铁路、东营港和滨州港的建成,将使胜利油田与秦、晋、蒙大煤田连接起来,为东西部经济的发展提供经济结构合理的可控能源;东营港距110海里,且与、日本列屿隔海相望,具有良好的出海条件。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西南部海拔11m,最高处利津南宋乡河滩高地高程为13.3m,老董-垦利一带9-10m,罗家屋子一带约7m,东北部最低处小于1m ,自然比降1/00。区内以黄河河床为骨架,构成地面的主要分水岭。
三角洲是由黄河多次改道和决口泛滥而形成的岗、坡、洼相间的形态,分布着砂、粘土不同的土体结构和盐化程度不一的各类盐渍土。这些微地貌控制着地表物质和能量的分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活动,形成了以洼地为中心的水、盐汇积区,是造成“岗旱、洼涝、二坡碱”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修建黄河大堤、垦殖、城建、高速公路、海堤、石油开采等)在剧烈地改变着该区的微地貌形态,但其基本框架仍清晰可辨。黄河三角洲是一典型,属河流冲积物覆盖海相层的二元相结构,西南高,东北低,高程13-1m,自然比降1/00。由于黄河三角洲新堆积体的形成以及老堆积体不断被反复淤淀,造成三角洲平原大平、小不平,微地貌形态复杂,主要的地貌类型有河滩地(河道)、河滩高地与河流故道、决口扇与淤泛地、平地、洼地与背河洼地、低地与湿洼地以及蚀余冲积岛和贝壳堤(岛)等。黄河三角洲地处,位于暖温带,背陆面海,受和的共同影响,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基本气候特征为: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湿大,有时受侵袭;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雨雪稀少,主要风向为北风和西北风。
黄河三角洲四季温差明显,年平均气温11.7-12.6℃,极端最高气温41.9℃,极端最低气温-23.3℃;年平均为小时;无霜期211天;年均降水量530-630mm, 70%分布在夏季;平均蒸散量为750-2400mm。按照中国国家水资源利用分区,黄河三角洲以黄河为,将全区划属两个流域,黄河以北属,黄河以南属。流经黄河三角洲的客水河道有黄河、和。后二者均位于黄河以南。
黄河:从东营市境中心穿过,是黄河三角洲流经最长、影响最深刻、最广泛的河流。它在东营市境内河道长138公里,直接控制影响的面积为5400平方公里。
小清河:源于诸泉。东营市境内河道长34公里,59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入境水量5.823亿立方米。小清河水质污染比较严重。其有淄河、阳河、泥河等。
支脉河:源于淄博市高青县前池沟。东营市境内河长48.2公里,控制流域面积1129平方公里。由于沿途地下水补给和引黄尾水排入,水量较丰,多年平均入境水量2.862亿立方米。由于上游纳污,水质趋于恶化。其控制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广、武家大沟、小河子。
区内控制面基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排涝河道有11条。黄河以北有马新河、沾利河、草桥沟、挑河、草桥沟东干流、褚官河太平河,前五条独流入海,后两条汇入潮河;黄有小岛河、河、溢洪河、,皆独流入海。黄河三角洲(东营市)地下水浅层淡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小清河以南县境内(大码头、、西刘桥除外),小清河以北及小清河以南广饶东北三乡等地区均属咸水区,矿化度在5-10-20克/升范围内,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递增。该区多年平均为4627.28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深层地下水资源量为1219.96万立方米。1.年际变化剧烈。东营市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4854.84万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达74624.50万立方米(1990年),而最小年径流量仅为25887.75万立方米(1986年),相差达2.88倍。
2.年内分配不均。降水量受季风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也导致地表径流和年内分配极不均匀。
3.地域分布不等。由于受降水及的影响,地表水资源的分布趋势与降水量空间分布趋势基本一致,由南向北递减。地下淡水资源分布也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小清河以南广饶县境内的井灌区。黄河三角洲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区内无类型,植被的分布主要受水分、潜水水位与矿化度、地貌类型的制约以及人类活动影响。木本植物很少,以草甸景观为主体。
的特点是植被类型少、结构简单、组成单纯。在天然植被中,以滨海为主,占天然植被的56.5%,沼生和占天然植被的21%,灌木柽柳等占天然植被的21%,仅占天然植被的1.5%左右。植被群落分布为:(1)黄须菜群丛,占土壤面积的10.6%;(2)柽柳—黄须菜群丛,占土壤面积的2.2%;(3)群丛,占土壤面积的4.99%;(4)芦苇群丛,占土壤面积的5.38%;(5)一年生禾本草群丛,占土壤面积的3.59%;(6)白茅—芦苇群丛,占土壤面积的1.75%。中以农田植被为主。木本栽培植被仅占人工植被的4.3%左右,农田植被占人工植被的95.7%。
植被中有植物种类40多个科、110多个属、160多个种。以禾本科、菊科草本植物最多。在草本植物中,以多年生根茎禾草为主,尤以各种盐生植物占显著地位。东营市土壤划分为5个土类,10个亚类,20个土属,134个土种。其中5个土类分别是:褐土、潮土、盐土、水稻土和砂姜黑土。
:褐土面积很小,仅2.9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3.44%。分布在南部高程8m以上的山前缓岗、山前倾斜地与河阶地上。成土母质为洪积、冲击物或黄土状物质,富含石灰质。土体深厚,土色呈褐色或棕褐色。全剖面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粘化层、钙积层较清晰,为A-B-C型剖面。
:潮土面积37.5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44.46%。分布在至海拔3-4m的滨海平原上。潮土成土母质分别为:小清河以北为黄河沉积物;小清河以南为淄河冲击物。潮土剖面的冲击层分明,构成多种砂、壤、粘相间的不同土体构型,剖面中下部出现锈纹锈斑或豆粒状铁锰结核。较脆弱。潮土全剖面有强烈的石灰反应,剖面构型为腐殖层或耕作层-心土层-氧化还原层(潮化层)-母质层。
:盐土土类面积43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50.88%。除南部外,其余地区均有盐土分布,分布区域潜水位多在1-2m,矿化度10-30g/L,局部地段大于30g/L,个别区域能达100g/L以上。盐土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盐类,对植物生长有强烈的抑制或毒害作用。
:水稻土面积4000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0.47%。在三角洲内呈斑状散布于水利条件好的低平地或沿黄低洼地上。本区的水稻土,是潮土或盐土经水耕水种后形成,含量较高,其他养分含量基本上达到四级养分标准,并有一粘土腰层,保肥性能好。由于种稻历史短,发育还不典型,除耕作层有灰黑色腐泥河锈纹斑潴育特征外,心土层和底土层仍旧保留原母质的特性。
:砂姜黑土面积6300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0.75%。主要分布在交接洼地或古扇间洼地中。砂姜黑土表层土多为黄褐色重壤土,质地粘重坚硬,水热不协调,耕性差。本区砂姜黑土的砂姜层位多分布在剖面的中下部,对作物的生长阻碍不大。其中以厚层黄土覆盖砂姜黑土的生产性能最好,近似潮褐土。黄河三角洲 盐场黄河三角洲沿海滩涂广阔平坦,多为沙质和泥质,这里是重要的产地,又是海产基地、基地,素有“百鱼之乡”的美称,黄河鲤鱼、、银鱼、毛虾都是别具风味的特产。 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这里已设立了153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这里具有世界上最年轻的和大面积处于相对原生状态的滨海湿地,生境独特,物种丰富。现有野生植物393种,鸟类265种。在大面积的湿地和地上,仅珍贵保护鸟类即达5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种,如白鹳、金雕、丹顶鹤等,普通鸟类以鹭、鹬类涉禽最为多见。近海水域有海豹、江豚、文昌鱼、、、、等珍稀海洋动物。黄河三角洲的基底是现代沉积层,大致以1855年古海岸线为界,北部为渤海层,该层广泛而稳定,层厚4-8米,由灰黑色粘土质粉砂组成,平均粒径为7Φ左右,含有大量浅海有孔虫及介形虫。有些地方,在该层的顶部可见一层厚10-20厘米的粗粉砂-极细砂层,含有大量贝壳碎片,是浅海沉积物经多次改造形成的滞留沉积。南部为等短源河流沉积层,沉积比较复杂,1128年到1855年期间,黄河经入海,短源河流在渤海西岸堆起复杂的河道沉积、河口沉积、三角洲沉积和,沉积层厚4-8米,沉积物为黄色粉砂。
黄河三角洲是河流和共同作用的堆积体,沉积相当复杂,由陆向海方向,包括三个相组合带:
1.三角洲平原相:三角洲平原相在近、现代黄河三角洲体系中发育最好,是多种亚环境的复合组。
2.三角洲前缘相:三角洲前缘是三角洲体系中沉积速度最快,沉积砂最纯,含重矿物最多的浅水环境,是水下三角洲的主要组成部分。强使海岸线不断向海推进,三角洲前缘砂逐渐超覆在前三角洲粉砂质淤泥相之上,形成沉积物自下而上变粗的海退序列。黄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物,主要使粒径0.125-0.025毫米之间的细砂至粗粉砂粒级,粘土河有机质以淤泥形式沉积在河口沙咀外缘回流区、河间浅海湾河潮间带上部。
3.前三角洲相:前三角洲地区位于三角洲前缘的向海方向,从三角洲前缘平缓地向外延展,其边缘在水深17-20米处过渡到浅海陆架区。前三角洲相沉积物主要是粒径小于0.015毫米的厚层灰色、深灰色、棕灰色淤泥或粉层夹薄层细粉砂透镜体,有时见有淤积与的互层,有机质含量高,含有少量海生甲壳碎片和许多黑色极细的植物碎末,发育不太清晰的。 黄河三角洲的沉积模式主要与河流过程,黄河来水、泥沙有关。据研究,黄河入海泥沙,除一部分粒径小于0.015毫米的极细颗粒扩散到外海,大部分粒径0.125-0.025毫米的极细砂和粗粉砂粒级都沉积在三角洲前缘地带,以、沙咀形式造陆,使海岸线向前推进。沙咀不断向外延伸,行水河道纵比降逐渐减小,当沙咀延伸到一定长度,比降减小到一定临界值,在适当水流条件下尾闾河道就发生决口改道,到三角洲其它部位入海,以后又重复这一过程。由于黄河含沙量高,淤积快,决口改道频繁,因而不可能形成伸长型的三角洲指状沙坝,主要发育河口沙咀和沙坝,使三角洲前缘朵状砂及其外缘的席状沙体向前延伸,逐渐覆盖前三角洲泥相,形成沉积物向上变粗的层序,这就是黄河三角洲的沉积模式。黄河三角洲 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 山东省的、和、、、市的部分地区,共涉及十九个县(市、区),总面积二点六五万平方公里,占山东全省面积的六分之一;总人口约九百八十五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该区域土地资源优势突出,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
三角洲生态经济区中国日正式批复《发展规划》,中国三大三角洲之一的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我国最后一个三角洲———“黄三角”在被提出21年后,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山东省政府下发关于印发黄河三角洲 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通知,就打造我国最 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 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做出明确规划,提出 将在“十一五”期间,规划投资15000亿元开发黄河三角洲区域。其中在发展产业方面,突出“神奇 黄河口、生态大观园、梦幻石油城、武圣故里、世界风筝之都、循环经济典范”的主题,打造两个旅游区 和重大开发十大旅游重点产品。
主打生态高效
其实,早在1988年,“黄三角”的开发总体战略就首次被专家学者们提出。黄三角的最大亮点是没有走高耗能的发展模式,首次提出“生态高效”的增长模式。
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徐逢贤告诉南方都市报,黄河三角洲可以在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高效生态经济,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最具潜力三角洲
在我国三大三角洲中,黄河三角洲被誉为我国“最具有开发潜力的三角洲”。国家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秘书长肖金成告诉本报,我国最后一个开发的三角洲———“黄三角”是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边城市的发展基础比较好,“黄三角”发展也就快。
沿海开发全覆盖
三角洲区域图“从全国的高度来看,‘黄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山东这块国家战略的盲区已经扫除,我国沿海开发已经实现全覆盖。”徐逢贤表示,我国沿海目前有滨海新区、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区、、江苏沿海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上黄三角经济区,沿海开发从南至北已经连成一线。我国东北部沿海将成为高速发展的经济区,中国经济将有新的跨越式发展。黄河三角洲开发,是山东人的"跨世纪之梦"。早在1993年,就进入省委、省政府的决策,1997年被列为全省两大跨世纪工程之一。以2001年被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和 2006 年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为标志,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成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攻方向。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其位于与山东半岛结合部,与距离仅80公里,和隔海相望,向西可连接广阔中西部腹地,向南可通达北翼,向东出海与东北亚各国邻近,具备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加快开放开发的有利条件。
黄河三角洲区域内丰富,拥有800多万亩未利用土地,另有浅海面积近1500万亩。受黄河冲击影响,土地后备资源还在以每年1.5万亩的速度增加,具有吸引要素集聚、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独特优势。
此外,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有已探明储量的矿产40多种,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海岸线近900公里。风能、地热、海洋等丰富的资源,具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巨大潜力。
黄河三角洲地区处于大气、河流、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带,生态系统独具特色。多种物质和动力系统交汇交融,多类生态系统交错分布,可大规模发展生态种养殖业、开展动植物良种繁育,培育生态产业链、发展。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地区已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形成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支柱产业。自1995 年至今,黄河三角洲地区在财政收入、等方面,年均增幅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8年实现 GDP4755.8亿元,占全省15.3%。根据《规划》,到2015年黄河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9300亿元,2020年达到15000亿元,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根据2008年山东省政府出台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内容,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域范围包括东营和滨州两市全部以及与其相毗邻,相似 的潍坊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乐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和烟台莱州市。共涉及6个设区市的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六分之一。2006年区内总人口983.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256亿元,分别约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和七分之一。
山东省政府下发关于印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通知,就打造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做出明确规划,提出将在“十一五”期间,规划 投资15000亿元开发黄河三角洲区域。其中在发展区域旅游产业方面,突出“神奇黄河口、生态大观园、梦幻石油城、武圣故里、世界风筝之都、循环经济典范”的主题,打造两个旅游区和重大开发十大旅游重点产品。
规划开发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域范围包括东营和滨州两市全部,以及与其相毗邻,自然环境条 件相似的潍坊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乐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和 烟台莱州市。共涉及6个设区市的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六分之一。
在旅游产业上将着力打造黄河入海口旅游区,突出黄河入海奇观和原始湿地自然风光,以观海栈桥、温泉度假区和滨海旅游区为重点,开发黄河口入海奇观、漂流、狩猎、骑马、观鸟、科考、温泉等观光与项目,打造“新、奇、野、美、特”观光生态旅游。
同时,还将发展民俗旅游区,以为龙头,完善寒亭杨家埠民俗旅游产品,深度开发具有黄河文化、乡村与农耕文化、生态农业文化特色的民俗旅游。
依托黄河百里绿色生态长廊、艾里湖等,开发湿地生态和黄河生态文化;开发东营、滨州城市生态旅游。依托观海栈桥和黄金海岸,发展滨海度假旅游;以天鹅湖温泉度假区为龙头,依托地热资源,发展温泉度假旅游等等。东营、滨州、潍坊、德州、淄博、烟台等大中城市再加上潍坊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乐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和烟台莱州市等6个设区市的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六分之一。 黄三角是我国最后一处三角洲,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黄三角城市群雏形初步形成。黄三角城市:(全市两区三县)
:(全市一区六县)
黄三角城市群共19个县(市、区)。黄三角地区交通便利,拥有较完善的交通网络,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管道等运输方式密切配合,共同组成黄河三角洲发达的格局。黄三角地区公路纵横贯通,交织成网,国道、高速公路、省道遍布。
、德龙烟铁路、、德大铁路、、益羊铁路、等均经过该区域。东营永安机场、、烟台莱山国际机场、等。、滨州港、潍坊港、等。东营港
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区占地23万亩,都处在黄河三角洲之内,地貌以芦苇沼泽,湿地为主,其次为河口滩地,带翅碱蓬盐滩湿地,灌丛疏林湿地以及人工槐林湿地等。经过一系列的保护性开发。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区已形成沼泽地生态区、海滩湿地观光区、槐林生态接待区、芦苇湿地观鸟区、新国土观光区等五大,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既有沧海桑田的神奇与壮阔,又有入海的壮观和长河落日的静美,是人们休闲、度假、观光科普的最佳场所。 最佳出游时间:4-11月份。1、东营市到自然保护区有东港高速公路,可乘出租车或东营到的专线车。出租车的价格为8元/公里。2、早上8:00有旅游专线车从东营西城东营区人民医院发车,经、供销商场、、石大胜利学院、十大南门、新区、安居工程、市政府、等地到达,之后继续前行到达黄河入海口。下午3:30按原线路返回。全程15元/人,分段计价。渤海湾黄河三角洲位于的山东省,面向,北邻京津冀,是中国最后一块待开发三角洲。区内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未利用土地800多万亩,同时,这里还有中国第二大石油基地及广袤的湿地。在其周边,天津滨海新区、唐山等已成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使其在参与环渤海地区产业分工后,有望成为推动中国东部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根据黄河三角洲及开发主战场山东省东营市市长透露,2009年东营市将在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上投资1100亿元,发展石油化工、石油装备制造和现代渔业及畜牧业三大主导产业,一是高效,二是生态,凡是不符合、低端污染的产业及企业,一概排除在外。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卫黄河合唱指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