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宋慧乔在《宋慧乔一代宗师剧照》之后还有新作品吗?

组图:《那年冬天风在吹》主角宋慧乔专访 倔强性格令自己苦恼四年 《一代宗师》的拍摄让自己更成熟 准备接拍吴宇森《生死恋》
发布时间: 08:58来源:
看看新闻网
女演员宋慧乔算是一位“华丽”的百变演员,20出头时通过情景剧、时尚剧成为了大众明星,之后参演《浪漫满屋》、《ALL IN》、《蓝色生死恋》等人气剧时展现了完美无瑕的美貌,并且成为了倾倒众多男粉丝的顶级明星。
&&&&&&&&&& 然而25岁之后,宋慧乔却做出了很多“惊人”选择,影片《今天》、《恋物》演出了宋慧乔新的一面,而宋慧乔并未停止新挑战,她还将参演《一代宗师》、《生死恋》等新题材电影。宋慧乔总想接拍新题材影视剧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像很多演员那样持有“演员强迫症”?还是自己想“演技变身”?即将上映的电影《一代宗师》是王家卫导演的新作,讲述了李小龙师傅叶问的传奇故事。&&&& 结束电视剧《那年冬天,风在吹》拍摄的宋慧乔将该剧的成功比作是“可以冒险的好机会”,她表示:“该作品让我可以尝试冒险,这句话会让制作方不高兴(笑),我觉得该剧就算亏本,我也得到了一次冒险的机会。”
关键词阅读
大家都在看
48小时点击榜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看看牛视网络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精彩推荐:
看了《一代宗师》,心情沉闷
粘豆包1766
主题帖子粘豆包
初中三年级, 积分 17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4 积分
初中三年级, 积分 17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4 积分
&&&&注册自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获取更多本地信息,让你轻松玩转冰城网。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当叶问和宫二在天南地北鸿雁传书的时候,张永成这个叶问明媒正娶的女人似乎已经被导演遗忘。但当时局突变,祸福流转,叶问北上寻访宫家六十四手的念想已断,能支撑其在武术这条路上走下去的,还是揭发妻子张永成。
  这就是王家卫看来叶问的一代宗师的世界,习武悟道,不是要学达摩面壁、闭关修炼,而是要过生活,叶问之所以能够历经五世而走完了宗师之路,能够见自己、见天地而后见众生,只是因为他有张永成这样的女人在身后,能够更透彻地理解这个世界。
  《一代宗师》里宋慧乔饰演的张永成戏份不多,民国奇女子宫若梅在冰天雪地里开合飞扬,而一个被时代推到风口浪尖的武术家的背后,是这个出身优渥、沉静雅致的民国女子沉默隐性的存在,梁朝伟的旁白说,内人张永成,平时话不多,因为她觉得出口易伤人。每天晚上,不管他多晚回来,她都会为他留一盏灯。
  王家卫把佛门中的传灯引到武林,有灯就有人,传下去,必然有受业之人,武术才能活下来;再用到叶问与张永成的夫妻感情中,留一盏灯,等一个人,不管他出入风尘之地,还是相望鸿雁之间,有这一盏灯在,他总会回来。其实,章子怡饰演的宫二和宋慧乔饰演的张永成是促使叶问走完宗师之路的两面,宫二锋锐、刚烈而决绝,她宫家六十四手令叶问念念不忘,但叶问与她的暧昧,是介于高手相惜和男女幽情之间,就好比才子才女彼此为对方才华、气质吸引,但对于一个凌绝顶的男性高手来说,旗鼓相当甚至更胜一筹的女子可以一晌贪欢,却不能长久相持,就如同一个才华冠绝的作家背后,肯定是一个从仰慕到理解他的女人,而不是一个同样才情而且心比天高的女人。
  宋慧乔是韩国明星里难得的纯美沉静气质非凡的女星,王家卫找到她,是因为她既能将纯粹恬静的气质与民国女子的优雅之美完美契合,更能够在无声之间以肢体语言和表情来诠释这个看似沉默的宗师背后的女人的存在感。在王家卫的民国精雅气氛中,这个韩国女星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美丽。这种美,只属于王家卫镜头里的宋慧乔。
  《一代宗师》是诗意传奇化的民国武林往事,其实不管这里的叶问还是甄子丹版叶问,都与真实的叶问相去甚远,但比起甄版把一生未曾正式比武的叶问推向霍元甲一样民族主义的擂台,王家卫更要深入其内心探寻宗师之路,于是两版叶问背后的女人看似相类其实不同,张永成给予叶问的,不仅仅是男人要顾家,而是在这个男人成为宗师的过程中,成为一种沉默而深沉的力量。
  留一盏灯,不仅留住了男人,也留下了一个宗师。这就是《一代宗师》里宋慧乔版张永成存在的意义。
粘豆包1766
主题帖子粘豆包
初中三年级, 积分 17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4 积分
初中三年级, 积分 17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4 积分
&&&&注册自
 谁才称得上一代宗师?是叶问?还是宫二先生?是称雄辽东的关东之鬼?抑或是北拳南传的宫老爷子?甚至是最后远走台湾的一线天?有人要夺回自己的东西,有人要悟透决战的奥义,有人永远只能点火点灯,有人则在乱世洪流里旁观。
  看《一代宗师》,首先要忘记这曾经是一部叶问的传记片。以公映的版本而言,它已经完全成了一部讲述民国武林盛衰的史诗电影,曾经的主人公叶问侧身变成了旁观者和讲述者,舞台正中上演的,是我们所不熟悉却倍感亲切的中国武林的黄金时代。
  一卷完整的武林变迁史
  影片的前一个小时,是叶问的成名史,用宫会长的话来说是“新人要出头”,龙争虎斗的动作戏轮番上演。后一个小时,情节的主线跳转到宫二小姐饱含传奇色彩的复仇故事以及她与叶问之间的情感纠葛,还穿插了八极拳传人一线天的经历。如果抱着“叶问传记”的期待来看,故事散了,但如果是从“一代宗师” 这个立意来看,会发现故事不但不散,而且是高度结构化,各条线索之间互相呼应互相成全的一部完整作品。
  中国的武林讲究门派师承,无论那个拳种,每一代的嫡传弟子都不多,是小范围传承的技艺。然而在风雨飘摇的民国武林,内有内乱,外有外侮,宫宝森、宫二、一线天和叶问这些高手们在大时代前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宫宝森合并诸派成为一家,是“一天一地的英雄”,却不守旧,退任前把自己的名声让给了叶问。叶问也没有辜负宫会长的期望,跳出“拳分南北”的窠臼,以“天下大同”的气魄将詠春传向全世界。
  宫二是个只顾眼前的性情中人,也因此注定不可能执掌一个门派。她任性地在父亲死后的血仇中消耗了自己的前途和生命,将自己永远封存在了一个即将完结的时代中。而一线天则独辟蹊径,以理发为掩护继续传承师门绝学。这四位高手的选择各不相同,却鲜明地体现了传统武林人士面对新时代的所有痛苦、彷徨和新生。他们合起来,才是一卷完整的武林变迁史。
  “故事”不再煞费思量
  王家卫的电影,重在影像表达和人物塑造,故事往往用字幕和旁白一笔带过。他善于放大每一个瞬间,浓墨重彩地描绘一个个充满神采的人物和场面,因此每一场戏都那么引人入胜,但这些场面合起来讲了个什么故事,却往往叫人煞费思量。围绕《一代宗师》现在产生了许多争论,王家卫和徐浩峰出来做了很多解释,其实与其他旧作比起来,《一代宗师》的故事、人物和立意已经相当完整了,王家卫善用的MTV式手法被有机整合到情节发展中,使得“故事”与“奇观”得到了很好的平衡。
  举例来说,王家卫的电影一拍到“等待”这种场面,马上就神采奕奕起来。穿梭的人流、镜头对寂寞面庞的长时间凝视、明暗的光影、如泣如诉的音乐,都是王家卫电影的招牌,表达了他电影中永恒的主题:时间流逝,人生寂寞。在他以往的《堕落天使》和《东邪西毒》等片中,单这种场面就足以构成一个段落。而《一代宗师》里也出现了很多的“等待”戏,例如张永成点灯等叶问回家,宫二金楼等叶问赴宴,宫二火车站等马三现身等等,同样的表达手法,却被赋予了不同的情绪,寂寞、焦躁、胸有成竹……比以前有了更多的层次。虽然有时这种整合会产生让人哭笑不得的效果,例如宫二和众阿姑如油画一般在歌剧声中等候叶问的一场,但王家卫以往肆无忌惮的诗意表达被纳入了故事的轨道,本身就已经是对观众口味的一种妥协。
  再比如说,王家卫一向不太擅长的动作戏,本片中居然也有很好的表现。在他之前唯一的武侠作品《东邪西毒》中,动作场面纯粹就是个商业噱头,作为串场用的。《一代宗师》的武斗戏分量十足,几乎占据了全片40%的时间,真正撑起了商业片必需的“奇观”部分。比分量更重要的是质量,这些动作戏本身有着丰富的层次,从不动声色的点烟、掰饼等“文斗”,到生死相搏的火车站决斗,从雨水淋沥的街头斗殴到雪花飘飞中独自练武,每一场戏的形态、侧重点、情绪和意象都不相同,显然是经过了缜密的思考和设计,令人赏心悦目。
  这些武戏不但刺激感官,还推动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关系,与剧情浑然一体。例如宫二与叶问在金楼中交手一场,本来两人各使本门派招数,过了数招之后,居然开始互换拳法比试,可见两人惺惺相惜、情愫暗生,叶问在关键时刻拉了宫二一把,因此落败,二人一上一下。任性的宫二沾沾自喜,叶问则大度地一笑了之。两位高手的个性和关系就这样通过武戏被展现了出来,可谓上好的段落。与此相反的则是开头叶问雨夜大战众打手一段,各种特写和慢动作完全是王家卫风格的影像,从商业噱头和视觉刺激来看绝对必要,对于故事却没有丝毫帮助。王家卫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如何在一部电影中合理平衡自我风格和商业需求。
  以上这些,都是《一代宗师》带给我们的不一样的王家卫。
  跳出“痴男怨女说无常”
  在这些革新的背后,本片编剧之一的徐浩峰是个不能被忽略的名字。这位作家、学者兼导演的作品往往带有一种很古怪的气质,既有名门正派堂皇中正的传奇气派,也有让人崩溃的无厘头段落,两者杂糅在一起,是一种头角峥嵘而未臻圆熟的新鲜感。他为《一代宗师》贡献了一个完整的民国武林,为影片的武打风格奠定了现实基础,把王家卫从“痴男怨女说无常”的琐碎主题中拯救了出来,可谓功不可没。而王家卫奢华繁复的影像也提升了徐浩峰的艺术表达境界。可以说,两人一个是“里子”,一个是“面子”,这是一部他们互相成全的作品。
  《一代宗师》虽然有着众多优点,但远谈不上完美。
  有些缺点是“时势”造成的,我相信如果王家卫能再多一点时间打磨的话,很多剪辑上的问题会有改善,如果片长能够放宽限制的话,人物也会更加完整。有些缺点则是“英雄”自己的问题,例如影片缺乏空间感,人们不知道宫宝森上一分钟还在金楼,为什么下一分钟就到了后厨,人们也不知道一群手持棍棒的人们封的是从哪儿到哪儿的路,要靠创作者出来解释,这直接妨碍了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当然,王家卫的电影一直如此,突然插入一个杜琪峰擅用的大全景交待空间,会直接戳破MTV风格的节奏和情绪。王家卫补救的办法是干脆不理空间,专心用声画来表达流逝的时间和伤感的情绪,这是他身为作者的权柄,也是一个他难以越过的障碍。
  风间隼 日于章凤
粘豆包1766
主题帖子粘豆包
初中三年级, 积分 17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4 积分
初中三年级, 积分 17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4 积分
&&&&注册自
 情怀对于一个真正的创作者来说,是最令其难以割舍的东西,也是一部作品的灵魂所在。众多的报道都是一副叶伟信的《叶问》珠玉在前,王家卫跟风而动的论调,仿佛王家卫变成了一个潮流的追求者,一个靠“叶问热”获得影片噱头的功利导演。我喜欢咏春拳,喜欢叶伟信,喜欢甄子丹,也喜欢他们的这部《叶问》,但是在此我毫不怀疑王家卫拍这部《一代宗师》的动机是单纯的,是出于王家卫自己的一片咏春情怀。
  很多人知道叶问是因为叶问是李小龙的师傅。其实李小龙晚期跟咏春一派及叶问的关系很微妙,他自创的所谓“截拳道”核心理念基本来自于咏春,这一定意义上是对于咏春的一种背叛。他成名后给叶问打电话,假装开玩笑的问还能不能再叫叶问师傅,叶问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你想叫就叫,我没意见,师徒关系可见一斑。
  所以抛开李小龙,就一个武术流派来说,咏春在香港演艺界的影响力无与伦比。狄龙,罗家英,王家卫,莫文蔚,都是能在咏春叶问一系里理得出师承的习练者,2008年,世界第一座关于咏春拳宗师叶问的纪念馆“叶问堂”在广东佛山落成,正堂叶问像上方的“一代宗师”匾额,就是王家卫的“泽东电影公司”所赠,由此可见王家卫与咏春一派的渊源之深。
  没有接触过咏春拳的人很难想象咏春对于一个习练者的吸引力有多强,在此介绍一下咏春拳的一些特点:
  咏春拳认为,人类的徒手格斗最佳杀伤范围是双手所及的范围,于是需要操作者“正身朝形”;因为一个人手的长度是一定的,所以敌人的有效杀伤范围不会超过他身体的活动范围,所以要求操作者“追影莫追手”;格斗时手肘尽量贴近自己身体的中线,在保护自己身体中心线的同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反击敌人的进攻,“来留去送”“甩手直冲”,不与人斗力,舍己从人,后发先至,这是咏春拳速度快的一个原因。可以说,咏春拳是在教人如何科学智慧的使用自己的身体,种种精妙之处,非文字三言两语所能表达,不能不感叹我们先人的智慧。
  叶伟信的《叶问》和即将上映的《叶问2宗师传奇》里,对于咏春拳做了很形象的展示,首先对于一个普通的咏春拳爱好者,这算是电影很重要的闪亮之处。再单纯就电影来说,我对于叶伟信还是很看好的,并不认为他是所谓的“香港三流导演”,他的《杀破狼》整体结构合理,紧凑,舒缓有致,对于人物的细节刻画也是合乎整个片子的气氛,通过《杀破狼》已经完全可以说他是一个懂得控制,有自己情怀的香港导演。个人认为衡量一部作品优劣没有硬性的指标,不认为凡是文艺的就高级,商业的就低级。就《叶问》来说,甄子丹慢条斯理的坐在自家大宅子里喝茶抽烟擦怀表,晚上坐在院子里的跟妻子诉说自己的无奈,已经够了,他已经到位的表达出了一个不同的武者形象。你要非较甄子丹演技不如梁朝伟这个真,个人觉得没多大意思,也很不公平。这是个人对于叶伟信导演和《叶问》这部电影的一点浅见。
  王家卫毋庸置疑,是香港乃至世界最优秀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情感细腻,叙述方式自成一格,是一个有着大师气质的导演。梁朝伟他站在哪,哪就是戏。《叶问》成功之后,王家卫表示过自己的压力,同样的人物同样的事件,别人用过了自然会对自己的创作产生影响,斯皮尔伯格监制《血战太平洋》的时候就表示不会将整剧的重点放在硫磺岛战役上,因为伊斯特**的《硫磺岛来信》等片已经对该次事件做了深入的描述。我想他们心态会是差不多的。《血战太平洋》不会因为《硫磺岛来信》《父辈的旗帜》而成为鸡肋,同样我相信《一代宗师》也不会。
  我很期待他们两个创造出的这部电影,尤其这个期待附加上了和导演相同的,出于对咏春的一份情怀。
  观后补:
  《不是叶问》
    文人喜武,武术必有感动他的地方。片中说练武三层次,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其实做什么不是这样?
    王家卫用三年时间走访,走访前已经整理出了海量的武术文本,此情此事,李安拍卧虎藏龙时也做过,翻开李安传,十几页篇幅在论述纯粹的武术理论。
    只是王家卫与李安,截然不同的两个做派:李安精密构建,八面玲珑,王家卫神出鬼没,不着痕迹。
    王家卫为什么选叶问来切入武林天地,我三年前写这篇东西时还替他圆,究竟如何其实谁都不知道也没必要知道。因为我们看所有东西最开始看到的都不过是自己。看叶问看到了自己,追寻叶问既是追寻自己,这话听上去矫作,实际上却很简单:一定程度上你想变成叶问。你想以最简单最直接又智慧的方法去控制自己的身体,让自己变的完美。咏春是古人总结出运用自己身体的方法,很好很强大。追古又是文人情怀。而物尽其用,这是人类本能的追求,只是人活一世,总有取舍,你的手拿得起画笔摸得了键盘,总不见的会连消带打一招制人。你以为叶问做到了,他遵循古法,不故弄玄虚,摊膀伏三板斧制尽英雄,简单,智慧,优雅,怎能不被他吸引?
    王家卫说从咏春看到武馆街,进而看到整个民国武林。面子里子,时势使然,叶问咏春给李小龙做了几十年的里子,李小龙银幕一挥拳,代师授业的黄淳梁黏手教了他多少年,几人知道?王家卫因叶问而起访了那么多的门派,与那些充满烟火气的武者交谈,在已是荒草残垣的李存义土胚故居盘桓,在昏暗的煤灰满墙的贫苦老武人家中,看到那块塞在床下落满灰尘的慈禧题匾,这些就是里子,这是大多数武者的天地,一个面子上浪漫又刺激的武林的里子,你想象着拳打东洋鬼,脚踢狗汉奸,谁知却只能窝在鸽子笼里抽口烟!徐皓峰老师不知咏春却懂武林,笔下感人的不是飞檐走壁,而是住在破房子里的老将日暮,墨染白须。不知天地如此,哪能一代宗师。
    一拳一人,一里一外,一天一地一世界。
    练武与拍电影与做纯艺术,形而上是统一的,从无到有,从个人到人人。黄淳梁问李小龙:“自从你教截拳道以来,究竟有多少弟子令你觉得满意?”小龙呆了呆,答不上来,黄接着说:“假如有百分之六十,那就非常成功,有百分之十,也算很不错;如果一个也没有,那么,不论这种拳术叫什么名字,都只属于你自己。”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不过理应如此。无数的创作者表示过作品做完,形同陌路,别人怎么看很难控制。如果一个创作者能完全控制自己作品的指向,此人不是妖精就是所作题材过于浅白。一样新事物面世,大部分人是不关心他从哪来要到哪去的。能解释清楚的艺术未必是好的艺术,解释不清的也不一定就是垃圾。对于纯艺术来说,“人人都能看懂,那不是在搞艺术,是在搞政治,一个艺术品的核心必然有一部分是我个人的,是不能被理解的”。当这样的作品放到你面前时,价值体现在理解的过程里。只是对于电影来说,这个见众生的标准有点不同。电影离大众更近,更直接,比起纯艺术,电影更讨人喜欢。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恨不得王家卫拍完一部片子直接拿到美术馆去放,但是更多的人呢?天平一头是艺术与技巧,一头是观众理想,观众这头重。这么说,算是要负点责任,毕竟,电影是工业,只讨论形而上,大部分人是在骂娘的。
    他跟作者有什么关系?关我鸟事。作者构建出了一种世界的味道!但是老子就想看打十个,少装逼。王家卫的故事太单薄不好看。去你的,他是大师你懂个屁!
    我发现说这种话有一种快感,这是属于观众的快感。对于作者来说,煞费苦心,谁知换来的是黄金万两还是口水海洋?你想控制?你把自己当妖精了吗?
粘豆包1766
主题帖子粘豆包
初中三年级, 积分 17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4 积分
初中三年级, 积分 17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4 积分
&&&&注册自
  相信不少观众朋友跟我最初一样,看过片子后无所适从,感觉这是一出绚丽的MTV集锦,加上错乱高级版的心灵鸡汤台词混搭,间或出现的文艺对白完全让人感觉在看爱情片,而叶问好似打酱油般零落出场……
  抛开那些迷惘吧,朋友,你对这部片子的所有不满其实仅仅缘于片名,如果把它改成《逝去的武林》,就蛮符合大部分情节和情调了;如果改成《宫二传》,则更为妥帖;如果改成《一代宗师宫二和她的男人们的爱恨情仇》,相信你稍加思索,也会像我一样,猛拍大腿,赞道:这电影不错!
  一旦领悟这一“关隘”,你会发现整部电影结构完整、脉络清晰。不错,它没有停留于客串人物叶问的业务学习和心路历程,反倒是完整地刻画了宫二从头到尾的跌宕历程和感慨情路;你会发现,剧中那些看似强塞进来的杂乱人物,原来都是为了众星捧月地完成宗师宫二的故事。
  和她有关的男人们,第一个是她的父亲,王庆祥用他那欠缺洪亮的嗓子唠叨着“里子”和“面子”宏观议题,她从小浸淫的,不止是六十四路拳法,更有武林中规则和世故;
  叶问,是她喜欢过的男人,在与他的戏份中,宫二平静的外表下掩藏着感情的洪流,一不小心就冒出几句典型的王氏风格金句,“都说人生无悔,那是赌气的话,如果真无悔,该有多无趣啊”,“在最好的时间遇到你,是我的运气,可惜我没有时间了”,充分展示了宫二作为一名杰出的女性武术家的,铁汉柔情;
  马三(怎么跟寻枪里的那位同名?),电影中唯一的反面人物,完结与他的仇恨,是宫二的重要任务和经历,在这一过程中,她许下重誓,结清了前仇,改变了余生;
  一线天,与宫二的惊鸿一瞥,使得他在剪辑后的成片中还能苟延残喘,尽管这个人物的故事显得没头没尾,尽管那使得张震获得冠军的八极拳,似乎没露几手,只要你牢固树立“此片主角是紧紧围绕以宫二为核心的武术家做传”的观念,你就不会再耿耿于怀为什么叶问跟一线天都没碰头、没对上手,因为,他是为主线也就是宫二的故事服务的;
  还有衷心老仆的护卫,虚伪叔伯金士杰等人的劝阻,乃至借由与男伴们接触而小露锋芒的赵本山、小沈阳,这都是拱卫着宫二的群星。借由这些男人们,和他们与宫二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完成了宫二走向一代宗师之路。
  现在你明白了吧?为什么看似主线发生在南方,但大篇幅的景色镜头都给了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为什么像宋慧乔这类人物出镜如此之少。
  没错,这就像你兴致勃勃地去看一部关于徐志摩的《一代情圣》,却迷惘地发现一大堆什么梁思成、金岳霖等等莫名其妙的人物占据了戏份,最后你恍然大悟:这部电影不就是《一代情圣林徽因和她的男人们》么?!
粘豆包1766
主题帖子粘豆包
初中三年级, 积分 17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4 积分
初中三年级, 积分 17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4 积分
&&&&注册自
张大春:丁连山生死流亡
   丁连山是个鬼魅一般的人物,但这不是生成胎就,而是有一段特殊的渊源。若非涉入一段中日之间、北洋与国府之间的秘辛,他自己的人生,不会老是在黑暗里摩挲,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从此,我便堕入了鬼道!」
    这是关乎1912年的奉天血案,但是背景还要上推到1905年的「刺杀出洋五大臣」事件。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日,满清辅国公载泽、兵部侍郎徐世昌、户部侍郎戴鸿慈、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五大臣正式出洋考察。消息传出得很早、看来也很准确──五个人从北京搭火车到天津、再转乘海轮,西游取经,看是否能由攻错西洋宪政的妆点,来为君主制度赢得些苟延残喘的时间。
    光天化日、众目睽睽,整起爆炸事件被各方面考掘得十分详细,一般咸信:刺客就是当场被炸死的吴樾,由于他装扮成亲随模样、却操着一口桐城腔的话语,被人识破了,在行将就逮之前仓促发难,只让五大臣受了些皮肉轻伤,吴樾自己则当场给炸成七零八落的碎片。
    据说:吴樾行刺前数日曾经在「芜湖科学图书社」的阁楼上和同志赵声与陈独秀开秘密会议。赵声,字伯先,也是一个坦易、豪迈的志士,抢着要北上从事这必死的任务。吴樾说了一段话,影响革命史十分深远:「舍一生拼与艰难缔造,孰为易?」伯先曰:「自然是前者易、后者难。」吴樾遂道:「然则,我为易,留其难以待君。」这几句话,看来要比一声炸弹的巨响更为震撼人心,因为它把生死看得太从容、太澹然。
    虽然事前吴樾留有遗书,表示并无同伙,以免牵累革命同志,清廷侦办此案的官员也倾向于以一人涉案、独力行凶定音,以免震骇那惊魂甫定的慈禧太后。然而,此番炸弹暗杀不只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还有另一个同行掩护的共犯,叫张榕。
    张榕是山东济南人,本名张焕容,和当时许多热血青年一般,读了邹容宣传革命的小册子《革命军》,深受启发与感动,把自己的名字也改作「张容」,颇现追随之意。邹容早在1903年因苏报案发,主动到案,以为可以藉着法庭辩论再一次宣扬反清建国的理想,却没能如愿,两年后瘐死狱中,得年20。
    邹容号召的年轻人很多,改名为「容」的就不少,张容其一也。行刺五大臣失败之后,张容逃逸了一段时间,身份却完全暴露,栽在一个曾经担任过火车检票源的杨以德手中。杨某年少时就在天津车站检票,练就一门过目不忘的本事,凭这本事进了探访局当差,一眼认得张容在行刺那天的动静。
    被捕之后,张容吃了一段短时期的牢饭,却又凭靠着江湖人物宫宝森的帮忙,得以越狱而亡命日本,成了新创的同盟会之一员。究其实而言:无论「吴樾」或「张榕」,名字里的木字偏旁都是身为重大罪犯而被强加的「蔑称」,这是当时将政治犯污名化的手段,其情有如稍早破获洪门械斗团体时会将涉及重大犯罪的棍痞与盗匪名字上加「水」字偏旁一样。
    帮助张榕越狱的宫宝森没有想到,他这一出手,牵动了数十年恩怨流离,其中还包括他八卦门的大师兄丁连山。
    名字上给添加了「木」字偏旁的张榕非但没甚么不痛快,反而引以为荣,从此以「张榕」之号行走江湖。他是在辛亥革命之后不久回到东北的,发起「奉天联合急进会」,成为方面人物。
    辛亥年武昌起义成功之后,关外与南方革命团体得以桴鼓相应的组织和势力都不大,新军之中只有两号主要的人物,还都是湖北同乡,一个是和蔡锷齐名、并称「北吴南蔡」的吴禄贞,一个是曾经在日本陆军大学深造有成的蓝天蔚。这两人在民元前一年11月上旬到中旬的一周之内,一个死于亲兵之手,另一个被拔掉了兵权。杀吴禄贞,据传是出于袁世凯的唆使;而驱逐蓝天蔚,则是张作霖下的手。当时张作霖受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倚仗,授与奉天城防司令和剿匪司令之职。
    张作霖其实无匪可剿,军权到手之后,必须找一个对象来立威,他想到了张榕。此人顶着个「行刺五大臣」与「同盟会同志」的头衔,并没有号召革命和发起暴动的实力。张榕是汉军旗人,祖上一直为清太祖努尔哈赤守陵墓,颇有赀财,东渡日本回国之后,在他寄籍的辽东之地就渐渐流传起一则故事,说他曾经在东京击败过日本黑龙会的浪人,武功不凡──这一点,实则无可考辨。倒是在丁连山和宫宝森这一对师兄弟的生平记事中可以略见端倪,姑且留待后话。
    此处得先从张作霖说起。为了进一步镇压革命势力,他设计了一个几乎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的局。当时东三省谘议局的副局长袁金铠听说张榕在运动东三省独立,便立刻把这个情报卖给了张作霖,张的反应出奇诡异,反问道:「那他怎么不来运动我呢?」
    袁金铠吓了一跳,踌躇起来,以为张作霖也要变节。岂料他这是故弄狡狯,随即道:「要是让他来拉拔拉拔我,你看他会有何手段?」
    袁金铠听出这话中有话,却不敢对一向擅于见风转舵的张作霖妄自表态,随即抖了个机灵,说:「那就要看司令的手段如何了。」
    张作霖不再说甚么,只比了个一刀斩杀的手势。
    日张作霖假作有意「因势利导,策动东三省独立」,而赴了张榕的饭局之约,席间忽然声称另有要公,必须先走。张作霖离去未及转瞬,两个枪手随即冲进来,把张榕打成了一个蜂窝。当天遇袭而殒命的还有一个旗人,名叫宝昆;一个汉人,名叫田雅贇──都是「奉天联合急进会」的同志。从这一夜以后,张作霖展开了多次暗杀行动,对象就是一个又一个「剪了辫子的可疑人物」。
    张榕这个名字很快就掩没在一连串的屠杀血案的底层。但是同样深为同盟会的老成员、当年营救过他一回的宫宝森却极不甘心。
    「革命不是我们这样的人干得了的!」丁连山冷冷地对宫宝森说。
    日后宫宝森在一封给他女儿宫若梅的家书里写道:「而忆昔所以念兹在兹者,岂其革命耶?毋乃报仇而已矣。十年磨剑,以为一快可图,殊不知犹溷落贼之圈套耳!」
    此处所称之「贼」,还是张作霖。
    终吴樾一生,不知道自己的名字给添了个木字边;越狱的张榕则是个豪迈自喜之人,对于被腐败的封建王朝视为罪犯(枷锁铐镣之人)的印记,他反而相当得意。有一个说法──见高拜石《古春风楼琐记》,以为救张榕出囹圄的是狱吏王喜璋(字少堂),王有感于张的侠义之风,利用一次收牢交接的机会,给张换上狱警的号衣,两人联袂而逃。
    这一段记载有两个小错误,其一是王喜璋没有「少堂」这个字号──倒是有个王小堂,是张榕越狱后组织「奉天联合急进会」时代的一个激进成员。王喜璋当时放张榕出狱,纯粹是被绑架,真正主谋和执行这一援救任务的是丁连山和宫宝森师兄弟。丁、宫二人不但救出了张榕、策反了王喜璋,还筹措了一笔旅费给张榕东渡日本。张榕在东京交了不少朋友,其中有些是浪人──但是在张榕回国后膨胀起来的传说里面,这些浪人都具有了武士的身份,说这些武士「每以剑术自诩,而嗤支那人为『东亚并夫』。张榕不服……约期比剑,连续败其著名者五、六人。」
    这个附会痕迹本来十分明显的传闻却成为辛亥年张榕返回东北组织「急进会」的有力宣传。值得再带一笔细述的是:此一「急进会」和一个「革命策源」之地有关。简单地说,就是:应该在哪里发起革命最有效?
    武昌起义尚未发生之时,革命党人十仆十起,总不能在神州大地遍野开花,于是便有了这样的讨论:既然满族倚长白山之王气入关,岂能仗南方尚未结成一龙脉的五岭之气以应之?不如「发难满州,直捣黄龙」,索性在努尔哈赤发迹之老穴作乱,这是「汉族反正」的一套论述。
    可是没想到,武昌一役,意外成功,东北新军也蠢蠢欲动,成立了「奉天国民保安会」,想要把方面大员给强拉下马,推举当时的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为会长,下设内正、外交、军事、财政、交通、教育……七个部,俨然一独立国矣。
    张榕是在武昌首义之后回国的,眼见赵尔巽之勉强就任那个甚么「保安会会长」根本是虚与委蛇的缓兵之计,于是自行号召,另外成立「奉天联合急进会」,顾名思义,其焦忧可知。张作霖赖赵尔巽护持提拔,受封为奉天城防司令和剿匪司令之后,屡思有为,却又不敢真正撄民党之逆鳞,所以就下了个暗手。透过当时的谘议局副局长袁金铠之约,在德义楼饭庄设局,一阵乱枪杀了张榕还不算,袁金铠才回报了张榕的死讯,张作霖的第一句反应居然是:「他那些急进会的同党呢?」
    「张榕的同党」是张作霖此后多年的一个恶梦。到1915年,他又设了第二个局,试图将这些人一网打尽。至于是哪些人,他自己一无所知。但是从对立面来看,根据丁连山日后的回忆,他和宫宝森俱是自投罗网的彀中之人。
    张作霖是马贼出身,1912年9月,被袁世凯任命为第27师师长,比之在赵尔巽手下干司令,反而更觉踏实,因为老袁看起来倒不了。 1915年,为了支持袁世凯洪宪帝制,张作霖一方面尽力打压满清亲贵之余孽──宗社党;一方面更大力清除当年的革命势力,也就是急进会的残兵游勇。他想了一个引蛇出洞之计。
    当时,奉天监狱里关着一个流落在地、精神失常的日本浪人。此人名叫薄无鬼,本来醉心革命,是「来华义举」的同志,可是民国一旦肇造,似乎没有人搭理他了,抑郁经年,忽而有一天行到通衢之上,拔刀狂舞,势若要斩杀无辜的路人。
    薄无鬼很快地被张作霖捉进官里,治了个扰乱地方秩序之罪──好歹这也是剿匪司令的业绩。但是居住在奉天的日本人却不高兴了,以为他小题大作,不过,小题大作之人岂能因为这样的压力而缩手呢?一旦缩手,不反而真应了小题大作之讥吗?薄无鬼一押数年,不审不放,人就更疯了。
    丁连山回忆录式的《归藏琐记》中有〈薄无鬼〉专章。此公行文虽然夹文夹白,甚至不免颠三倒四,但是描述得却很清楚,兹抄录于后──首先是薄无鬼的出现:
    「乙卯春,奉天大雪,忽而市井传言,狱中逃出一人,即薄无鬼也。一身簇新武士直裰,上衣交领右袵,三角广袖,胸前系宽带子,绿颜色晶亮好看。下袴似裙,有水云褶缝,十分熠耀。此外,尚有外布衣及大纹,大纹据说乃是家族纹章,似花瓣,于前胸作装饰,缘以菊坠。短刀斜插腰际,长刀在手,若新发于鉶,似是初添购的。」
    不但长刀看来是新添购的,连薄无鬼的整个儿扮像和服饰,都象是被「整体造型」过之后才亮相的。但是没有人仔细寻思这一点,丁连山、宫宝森以及当时城里所有看见、转述薄无鬼行径的人,都只注意到他所说的话:
    「凡此剑所到之处,即是大日本国之领土,擅入者死。」
    一面说着,薄无鬼一面用剑尖儿在六、七吋厚的雪地上画了一个径可丈许的大圈儿。之后,便不断重复着那几句话:「凡此剑所到之处,即是大日本国之领土,擅入者死。」他说到了,也做到了;不多时,雪地上那个工工整整的圈儿里便横三竖五地躺着几具尸体。据说他们都是一接近剑圈儿就被斩杀了的,可薄无鬼从未离开圆心半步,而他的剑也只有三尺多长。不知道是人们的错觉还是薄无鬼真有甚么邪门的本事。
    过不多时,围观于较远之处的老百姓却渐渐察觉:地上那剑尖儿划过的圈子怎么在不知不觉之间彷彿慢慢儿扩大,原先只占半条路的宽度,数刻之后,似乎两条马路的十字路口都在圈儿的范围之中了。丁连山如此回忆:
    「我遂与宝田商议,此人不除,还不知有多少乡亲要无辜受害。然宝田支吾再三,似有苦衷,经我追问,乃告以:『彼为当年同盟会之同志。』我即骂他浑蛋,习武的人,万事沾染不得,乃胡乱与人拉帮结社耶?要知道:『万人敌』与『一人敌』固是二事,犹如大便入坑、小便入池,万不可搅在一处混帐!你与人牵扯既多,顾忌便深,江湖奈何走得?此事由我一人干去便了。
    「宝田当即劝我:『本门还有赖大师哥撑持掌理,尔这一去,非身死、即是杀人,如何是个了局?』我遂问他:『杀人逃刑、被杀送命,与夫撑持掌理一门户,孰为易?孰为难?』宝田曰:『当然是杀人、被杀来得容易;撑持掌理一门户来得难。』我便道:『诺!我今为其易者,尔且任其难。』
    「刻直趋通衢,攫薄无鬼襟而掌杀之!」
    虽然与革命一些儿干系也没有,令人感到「何其壮哉」的可不只是「攫薄无鬼襟而掌杀之」之举,还有那两句显然脱胎自吴樾与赵声诀别之词的交代。但是丁连山万万没有想到:放出薄无鬼来闹事,根本是个陷阱。张作霖的目的是要东三省的革命势力藉由反日而浮出水面,再留给日本人去追讨其余。
    丁连山在《归藏琐记》里描写他攫杀薄无鬼于一瞬间,似是有点儿简略了,但实情也差不多是那样速战速决。不过这一段回忆的重点,似不在攫杀,而在于薄无鬼这个人──以及他所代表的日本人的心情:
    「彼邦(按:指日本)之人,协同发展革命,缔造中华,实有功于民国。但是居功之心不泯,便要时刻来讨索。」
    所以薄无鬼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人、一群人。从丁连山所记的细节可以揣见:当张作霖从狱中放出薄无鬼之时,还特意为他量制或添购了新行头,让他在通衢大道之处亮相,这在在都显示,薄无鬼是个诱钓金鳌的香饵。盱衡推度:若是有那看不惯薄无鬼在中国土地上撒野的,必属民党之流,他们一旦出手,就只有两个结果── 亦即丁连山与宫宝森所谓之「杀人逃刑」或是「被杀送命」;张作霖两面借刀,兵不血刃,就把薄无鬼之流「调度」成「剿匪部队」了,其用心深刻险狡可知。无怪乎高拜石对东北胡匪出身的军阀打过这样的比喻:「张景惠宛如《水浒传》里的晁盖,高拱而已;冯麟阁威权煊赫,似玉麒麟卢俊义;张作霖城府较深,和众家兄弟颇能号召,像呼保义宋公明。」(语见《古春风楼琐记》)
    斩杀薄无鬼似乎很容易,但是丁连山为此不得不亡命天涯,数十年不得在家乡安身立命,而且时刻有来路不明的人借故寻衅、挑战、暗袭甚至追杀。连正儿八经的一块八卦门招牌都扛不住了。只是由于丁连山叙事稍涉淆乱,有些交代心迹的话语,并没有详述其出于何时何地,我们只能猜测:就《归藏琐记‧ 金楼之会》来看,他与宫宝森是在薄无鬼死后将近二十年(也就是1935年左右)才于广东佛山金楼重逢之时,揭开了这个上当的底蕴。
    当时宫宝森以八卦门掌门的身份,率领众弟子南下广东,藉由推动「中华武术会」名目,倡议「南北合」,间接谋求武林同道支持南京政府。没有想到上了金楼,宫宝森才发现大师兄隐迹于庖厨,伺候了他一碗汤。一尝那汤,宫宝森知道是故人到了,大事也不谈了,亲自寻入厨下,果然见着了鬼魅也似的丁连山。
    丁连山记曰:「我别无长言,仅对宝田道:『彼日出手杀薄无鬼,我便堕入了鬼道。此后你我便有如衣服,尔为一表;我为一里,尽管彼此相依,却也两不相侔。然南北议和之事,切记不宜横柴入灶、操之过急,你也要学会『反穿皮袄』!」
    「反穿皮袄」是一句童子能解的歇后语,意指「装羊(谐『佯』)。这话合著先前「有如衣服,一表一里」、「尽管彼此相依,却也两不相侔。」之语便更有意思了,丁连山漂泊江湖数十年,所参悟的一个意思,说穿了就是「不上枱面」。这大概不只是「衣服里子」当惯了,与人无所争而已;更深刻的一个觉悟恐怕还是澈底抛却了江湖人每每萦怀挂心的「门户」、「门派」、「门墙」之我执。
    以武术同道为号召,让早年在革命时期充分被利用、被发遣、被征召捐躯赴义的会党人物再一次鼓勇而出,为民国效力,倡议南北合作,这是光明正大、冠冕堂皇的事;即使争不得封妻荫子的富贵,也占得上爱国救民的声名。但是丁连山提醒宫宝森的却是:这一切都充满了虚妄的期待,因为「武」、「武术」、「武林」、「武侠」……早就是纯属虚构的事;「装羊」,毋宁也就是取义于羊之乖顺隐伏了。
    这话说了没几个月,刚从欧洲考察返国的胡汉民神秘地暴死在一枰棋局之上,地点就在广州。蒋介石随即要收编广东省主席陈济棠的军政大权,以反戈消灭桂系的李宗仁,两广事变接着就发生了。而那一夜金楼之会,宫宝森幸而听取了丁连山的一番话,并未强人所难地鸠合在地各武术名家誓师护国,否则,他也必然是要堕入鬼道的。
    民国建立在一片混乱之中,而且它不像月份牌上标志的那么清楚,撕去一页、换过一本,就是新纪元。绝大部分在模糊的想象之中应属全新的事物,并不会随着民国纪元而自然生发出现;而绝大部分在理所当然被抛掷、淘汰、遗弃的旧社会事物却毫无障碍地通过新纪元而留存了下来。
    宫宝森虽然不是一个新派人物,不过他同情革命、加入同盟会、帮助受难的民党份子,也在一般人性的角度上倾向于服从多数而得到最大的和平。对他而言,金楼之会根本不是一个政治号召活动,而是一个藉由「南北合」的帽子所象征的具体实务──中华武学各个门派打开门户、交流子弟、切磋技巧、融会心得。这些个在三家村的武师看来十分迂阔而大胆的意见,根本上还有一种「欺师灭祖」的况味。不过对于宫宝森来说,这是一念之转、一蹴可及的功业。他毕生唯一表述过的「政治意见」是在写给女儿宫若梅的信上:「总理孙氏上李相书有『人能尽其才,货能畅其流』语,其武学之谓欤?吾辈欲健其身、强其国、优其种、神其技,宁不尽才畅流,以增益其所不能乎?」
    此处的总理,指的是同盟会总理孙文,李相则是李鸿章。从治国经济看去,宫宝森当然是「误解」了孙文的学说;但那正是民国人物对于一切所能承继与发扬之事的想象力使然。换言之:开放门户之于其它伟业究竟如何姑且不论,之于宫宝森则是一个殷忧启圣、多难兴邦的譬喻。
    在厨灶间惊鸿一瞥地见到丁连山(这可能是他们师兄弟最后一次会面)当晚,金楼之会走上了他意想不到的岔路。那是因为广东当地各个门派根本上既不相信「中华武术会」的和平号召,反而怀疑这是北方武师强龙压境、裹胁收编的一个策略──犹如当时(1935)南京政府之觊觎广东资源的一个试探。就在宫宝森离席的一小段时间里,他的弟子和三数个在地门派的武师起了口角,双方约以「封门会手」的方式一决高下。
    就在兼领八卦、形意二门的北方武师(也是宫宝森的徒弟、马姓行三者)出手尽占上风之际,惊动了隔壁烟霞馆(鸦片烟铺)里的一个在地的纨袴。此人祖籍南海罗村镇联星谭头村,祖上开设药材行,几代发家,寖成富室。到了他这一代上,便只通练拳弄技的门道了。
    忽然间起了这么个南北较武之局,便有好事之人穿梭往复,再三再四地通报,将金楼之中两造交手的招式一一向他陈说,这个作壁上观的纨袴原本只是「默拳」──也就是依着来报的口信在心头默默演练双方交手的实况──可就在听到某招某式之处,他猛地起了身,亲自踱到金楼,前去向当局交手的讨教。他从默拳而得知:来人的确是高手。
    高手介入高手的局,后来怎么过招,没留下记录。我们只知道这纨袴不但打了马三,还伤了宫宝森,但是却意外地被宫若梅收拾了一顿。又过了十多年,江山易帜,丁连山逃亡到香港,不其然遇见这已经开宗立派的后生,彼时此君已过中年,而丁连山却是个垂垂老鬼了,他写这一次面晤:「我告以:天不欲武学昌明,才不叫我晚生二十年、或不教汝早生二十年!」这话的意思是:两代宗师人物居然没能凑得上一搏,其感慨颇似陈三立之「吾生恨晚数千岁,不与苏黄数子游」(〈肯堂为我录其甲午客天津中秋玩月之作诵之叹绝苏黄之下无此奇矣,用前韵奉报〉)。
    此君姓叶,本名叫叶继问,为人寡言辞、有侠气,纨袴之间互相惯爱调笑,都叫他「焖鸡」;这个不好听,于是便把「继」字省略,改名叶问。
粘豆包1766
主题帖子粘豆包
初中三年级, 积分 17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4 积分
初中三年级, 积分 17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4 积分
&&&&注册自
个人评论一部电影是好是坏,也不过就是个人标准——导演是不是做准了我想吃的那道菜。
   王家卫属于午后的咖啡党,这点已是共识,所以在看电影之前,我也没有期待过这个电影中究竟会有多少把人打得半死打出中国人万岁的场面,所以,对于缠绵而诗意的武打镜头一点也不失望。即使是拍宗师,一个导演也肯定离不了他本来的气质,这个虽说是武术迷观众群的无奈,又何尝不是导演对自身风格的一种坚守?
   在《一代宗师》的片外纪录片中,王家卫说他想呈现那个时代的精气神。想把那个时代的武术家的那口气,用最最真实的手笔还原出来。他拍了好几年,追各路门派的传人,想把武林的最后一点气质传承下来。所以梁朝伟习武,所以张震拜师,八形风雨无阻整整学了两年。
  《一代宗师》里看到了王家卫的单纯,他只想开一扇门,去还原一个时代的本质。只可惜,最真实的东西往往不好看,真相往往不是众人所愿,因为太平淡。真实往往不绚丽,电影却需要炫彩,所以这是还原的硬伤,如同去过桂林的人都知道,明信片上那样的山川秀丽的神韵,真真身临其境的人会略略失望。不得已,电影还是美化了功夫的面貌与实用性,其实功夫这东西,比划两下怎么都逃不开两只手两条腿,李小龙站出来给大家打一场,完了之后大家估计也不过会觉得 “不过如此”。所以,大家才都喜欢阿凡达,喜欢看3D特效,喜欢“看到”那些真实之外的表现,喜欢看打斗场面。
   可终究有些东西是湖,是海,是冰山。沉在眼睛之下的,往往比看见的要精彩。所以中文里才有了视感更多的词汇,例如品味,例如把玩,例如咀嚼,例如聆听,例如揣摩。用这些词汇触碰到的东西,往往比看更加撩拨心扉。好比张永成谈及夫妻,无声胜有声。这句话像极了人生,十分之一的面貌,十分之九的揣摩,这才是人生。
   所以整部电影,导演只交了一份作业,就是还原。还原一个时代,还原一个——不,一种人的人生。他不是在拍武打片,更像纪录片。他眼里的宗师也是人,并不神化。
   时代很好办。还原一个时代,只需描绘女人。堂子里的细眉眼,颈上的攒花扣,没有什么比女人更能代言时代。可还原时代里的一种人是个难事。因为人是活的,有容有貌,有颦有笑,有气有神。
   究竟谁才是一代宗师?开枝散叶,必是宗师。叶问之道,在于叶问的技术,德行,与宽容。后人评价叶问,说他的特别在于他不止教招数,他看到弟子的潜能,让你用你自己的东西学会师傅的意境,所以他才教出了李小龙。所谓“师”,教到教无所教,弟子却明白了学无止境,便是成功的了。这需要气量,需要超脱于胜负,需要看破这武林的局限,需要修人心。四十之后的叶问沉默了,淡看了,求了安稳与生活,跨过了高山,知道了留得青山在,懂了病树前头万木春,求了细水长流,求留一条脉。所以他保全了自己,得了善终,广济了武林。就像宫老爷子说,“我带你来看,是想让看一辈子都在交手的我,有一个始终。”他把名声留给叶问,这是天下宗师的己任。他们点起灯,留着人,有灯就有人,有人就有希望。
   宫二能担得起宗师吗?从招数来说,她应该可以。只可惜戏里也说,她的眼里太有胜负,太倔强,而且——有一种命的成分在里面。一个人只要掺杂了命气,就怎么看都是悲剧了。有些命运随是偶然,却也是必然,因为是习武之人,有气节,有担当,才有不能不报的仇,才有不能爱却又念念不忘的人。六十四手成了念念不忘真的只得了个回响,如同历史钟声的一声巨响,响了之后,钟也碎了。她求了一个玉石俱焚。六十四手湮灭,宫家从此烟消云散。
  白玫瑰理发厅是宗师的边角料,收了个混混做徒弟,也算是师徒了。所以这一点,太诙谐,也很讽刺,好像在说,这就是如今的门派了。而真正的师徒,“有一种不离不弃的关系,一种文化的传承。”宫二拼死要拿回的东西,不是马三的命,是师徒的真心,是功夫的气节。
  而那些移着脚步,绕着手腕,一招一式里满是意的时代武者,是宗师吗?当然也是。没有一个人单独能够撑起一个时代。一将功成万骨枯,有人是逼不得已成了将,有人却是心甘情愿作了骨。
   那些作骨的人,是造了时势,所以才有了英雄。而在如今这个没有英雄的时代,电影做了这个造势的“人”,它一穷二白地造梦,或是追随前人去寻梦。所以,这次,导演怎么看都是个奢侈狂。还原是一种意想,是一种奢侈。它懂了如今是真的没有人愿意再造势,人人只愿意自保,没有势也就无英雄,所以美人也就从此失去了英雄。电影怜惜了美人的寂寞,也就造了台面,还了英雄的魂魄。
   尾声,我时不时闪过一个念头:“快结局了。”另一方面,又总觉得最高潮的部分还没有来。后来终于明白,所谓一出戏的高潮,永远是结局的前一秒。一部电影永远无法完美,是因为对那个时代,我们有千百种各自的想象。
   我时常在想,是不是真的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时代,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时代,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时代。所以我们才有了那么多怀旧的文艺素材:六月鱼池观莲,十二月围炉博古;男女相爱,说青青子衿;夫妻恩爱,说镜前描眉;民国女子的旗袍腰身,说起三四十年代,就是华丽的虱子,英雄就是金戈铁马会武功。那些一招一式的生活呈现,已经被不再擅长造势的现代人丢失在了角落里。
  每次看过往的时代题材电影我就觉得,我们失去了一种意境,中国传统生活的意境。现代人都在叫嚣,没有安全感,没有信仰,没有幸福感,生活没有重量。因为我们失去的那些东西叫做传承,当没有了传承,也就没有了一代又一代滚雪球般地沉淀,没有了沉淀何来重量,手中无“粮”,又何来安全感与幸福感? 不由得想到,五十年后,我们的后人拍我们这个时代,能够还原的,能够叹息的,是些什么?功夫教会我们最重要的东西是传承,而我们给下一代,还能传承什么呢?
  所以,看宗师,是看画面,看意境,看台词,看人情,看世故,看平淡,看英雄,看美人,看末路,看迟暮,看亲情,看牵挂,看信仰,看倔强,看时光,看众生。宗师不是只有武功和武林,眼里有情有义,才能看到宗师;眼里有笑有泪,才能看到众生。若能理解了宗师也是人,才懂得了放下,才坚守着传承。
   因此作家与导演这一类人是真的寂寞。他们都不是活在现下的人,在时间的长河里,他们永远是那个捡垃圾的人,身边的人一个劲地往前跑说前面有金山,一个劲地穿金戴银结婚生子,一个劲地把酒高歌乐享安好,导演却在后面背着一个破旧的麻袋不断地捡起奔走者的那些皮屑,头发,胎牙,眼泪,斗殴的武器,沾血的衣衫,通通放进那个口袋里。旁边的人嘲笑他们,说,那些垃圾有什么用?
  可有一天,他们把这个口袋的东西,皮影戏一般拿给那些躺椅上的富贵闲人看,那些老朽一看就流泪了,他们不相信,问那真的是我们的曾经么。但是他们掀起衣衫,却真的看到了身上的那个疤痕。
  人生就是一个留疤的过程。功夫,就是不回头,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武林,就是浪花淘尽英雄,英雄从此是路人。
  而属于作家与导演自己的时代,描画与还原,从此也留给了寂寞的后人。恐怕在子孙眼里,我们这代,太平盛世是福,福泽天下;也是祸—我们这个时代,歌舞升平,空余金楼,楼里只有阿姑与金主,不见了宗师与英雄。
粘豆包1766
主题帖子粘豆包
初中三年级, 积分 17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4 积分
初中三年级, 积分 17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4 积分
&&&&注册自
很多人啊,为宫二的人死灯灭,还固执的守着所谓的传统,不婚,不传艺,导致六十四手的失传惋惜,其实也是误解了一些东西,她们坚守着的,正是几千年文化中最内核的东西,几千年,失传的比六十四手牛的东西多了去了,但是就是这种看似固执古板的坚持所滋养的土壤,会诞生一百零八手,一千一百八十手,这些这手那手的,其实俱是皮相。要知道,文化也是有生命的,生灭往复,新的东西才有机会破土呼吸。这也是为啥中土文明能延绵千年的原因,它很早就揣摩透了很多本质的东西,其中就有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针对于文化的“传承”。这种东西,几千年来,在东方宗教跟儒生狂士的互动合作下,早已牢不可破。不是一盘腊肉一盘马冽,能够温温割掉的。
  在文化上固守唐风的日本可以在东方文化普及上做的很好,但若把历史的象限放宽,站在各种艺文类别最高点上的,差不多却都是中国人。吴清源可以在当时民国围棋界如此低迷的情况下横空出世,立于寰宇之巅,正是这种原因。一条小溪,纵是清澈甘冽,亲近可玩,终是一条小溪。长江大河,纵是泥沙俱下,有时甚至干涸断流,却仍滋养万民。
  叶问把功夫传出去,是留住了传统,宫二让功夫随身寂灭,同样也是守住了传统。
粘豆包1766
主题帖子粘豆包
初中三年级, 积分 17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4 积分
初中三年级, 积分 17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4 积分
&&&&注册自
 电影看了两遍,第一遍为了故事流泪,第二遍为了王家卫的这种情怀流泪。个人以为,好的电影,好的演员都是要具备两件事,情怀和欲望。情怀是有过去,欲望是面向未来。王家卫都有而且极致。从前看他的戏也会肤浅的考虑在讲什么故事,后来听到的一句话点醒了我,电影是遮挡的艺术。
  一代宗师在我看来是一幅长长的画卷,展现的是整个民国武林的风貌,至于其中的一些个人,导演只能点到为止。我想导演的意思也是意在给有缘人引个路,若你从中有所触动,自然会想要继续寻找答案,有书可看,有历史资料可查,这些东西是观众要自己做功课的,电影不是电视剧,什么都有义务给你讲清楚。
  最后的最后,楼主你写的完全就是我的心声,看了电影之后到现在还不能自拔。回味,大概就是这种电影最大的馈赠吧。
粘豆包1766
主题帖子粘豆包
初中三年级, 积分 17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4 积分
初中三年级, 积分 17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4 积分
&&&&注册自
 01.有人说,王家卫的野心或许正在于,他妄图像莱昂内拍《美国往事》一样,拍一部《民国往事》出来。遗憾的是,如今上映版的《一代宗师》,虽言未完成,却终究没有“XX往事”那样的宏大底气。或许,拖了那么多年,他内心也有些元气大伤吧;正如他自己对影片的评价:“有人说所谓绝招,就是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这部电影,我们是尽了力,但是不是极致,我不敢说。”
  02.王家卫打破了自己的慢纪录,打造了有史以来拍摄周期最长的慢电影,从构思到最后呈现,历时十三年。梁朝伟说,海报那场雨中大战,拍了三十天。赵本山说,去剧组十次,拍了一场戏。章子怡说,片中的雪景拍了两年。
  03.王家卫初见叶问宗师临死前的咏春视频时,心口涌动如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一口气,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
  04.何言《一代宗师》不仅仅讲叶问,而是讲民国时代的整个武林呢?台词上的踩点至少有三。其一,叶问在“打饼”后对宫二父亲说:“在你眼中,这块饼是一个武林,对我来说,它是一个世界。”其二,宫二对叶问说:“我爹常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其三,同一场戏,宫二抬眼看着封闭的金楼说:“一眼看上去,这儿不就是个武林吗?”而纵观全片众拳师,咏春,形意,八卦,八极,有人留守,有人叛逃,有人复仇,有人释怀,正是武林之世。
  05.然而,纵观全片,我似乎只看到半个江湖隐现其中,另外半个却是一片空白。或许,这另一半江湖久已胎死剪辑台;又或许,从一个叶问转战整个武林的中途变奏,已然耗尽了王家卫太多的元气。影片中,王家卫借宫二之口道出习武之人的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宫二对叶问直言,她见过自己,也算见过天地,可惜见不到众生。而《一代宗师》本身亦是如此,不到火候,众口难调。
  06.众拳师合影瞬间的黑白定格,片中共出现了三次,以此作分段之隔。这同王全安《白鹿原》中以“舞台”分段的处理方式雷同,而此俩片的上映版皆属半成品。
  07.王家卫在《东邪西毒》里讲了一篮子鸡蛋,而在《一代宗师》里讲了一枚饼。一说,拳有南北,国有南北么?一说,太极杨露禅有鸟不飞的绝技,其实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呢?私以为,《一代宗师》的内部气息似乎正源自于1994年的《东邪西毒》。想来,王家卫曾于2006年担任戛纳评委会主席时推出重制版《东邪西毒》的缘由,亦正在于此。
  08.王家卫:对于武术来讲,我是一张白纸;正因我是一张白纸,我可以中立,可以看得更清楚。
  09.赵本山饰演的丁连山是宫二的师叔,他言:“人活这一世,能耐还在其次。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这句话与那年春晚小沈阳那句“一睁一闭”异曲同工。想来,王家卫找他师徒俩入组,或许正与此有关罢,殊不可知。
  10.关于宫二的悲剧,看似赢在面子,实则输了里子。在父亲看来,宫二“眼睛里只有胜负,没有人情世故”。或许,“过了山,眼界就开阔了”。遗憾,宫二“爬过山”的代价太大,待眼界开阔之时,却已曲终人散。
  11.显然,复仇便是宫二的那座山。正如她和叶问的最后那场相见,她说:“千回百转,一悲一喜,唱厌了杨门女将,就换游园惊梦唱唱。”她所言的“杨门女将”是为宫家武学的面子,而后的“游园惊梦”则是为自身爱恨的里子。由是,叶问回应她:“人生如戏,宫先生文戏武唱,有板有眼,就差个转身。” 是啊,马三不懂“老猿挂印的关隘在回头”,输在了权欲;而宫二虽知“人生如戏”,却终究“差个转身”,输给了面子。
  12.片中,有拳师吐槽说:“武行四大忌,和尚、道士、女人、小孩,上门准没好事。”细想,拍电影何尝没有忌讳?比如李安拍《少年派》就有四大忌:3D、动物、小孩、水,招惹上准没好事。但果真招惹上又有何妨呢?虽一时无果,难不成一世无果么?
  13.影像气息上确有侯孝贤《海上花》风味。在宫二与叶问金楼比试后,有一段字幕卡默片,先言“叶底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再言“一约既定,万山无阻”。而黑白光晕中的全家福,半明半灭,仿佛融化于背景中,及至大爆炸转折,叶问独白:“如果人生按四季分的话,那么我的人生就像从春天到了冬天。”
  14.而后这场戏,配乐是《何日君再来》,最早出现于1939年香港抗战电影《孤岛天堂》,由黎莉莉演唱,王家卫用于此,正贴合了影片时代背景。这首歌后被李香兰、邓丽君等许多人翻唱,还一度被大陆划为“汉奸歌曲”。
  15.宫二决定为父报仇一刻,屋内背景光一明一灭,如同她内心起伏的白夜黑天。
  16.父亲死后,一师叔对宫二说,许多事情不在人事,在天意。而宫二倔强回应:或许我就是天意。待决意复仇之日,马三喊话于宫二: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宫二回应:我只能进,不能停。
  17.初见跋涉于广袤冰原上的送葬一幕,我内心一阵翻江倒海,一时间各种大师乱入,比如安哲。而披麻戴孝、孝带飘飞的诗意场景,竟让我想到苏童。结果证明,王家卫谁都不是,更不可能像管虎《杀生》一样去模仿大师,他只迷恋自己。
  18.叶问:我想再见一次宫家六十四手 。宫二:忘了。叶问:那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宫二:爱过。叶问:六十四手是一座高山。宫二:武艺再高,高不过山,资质再厚,厚不过地,人生无常,没什么可惜的。
  19.一枚“纽扣”的爱情,正如叶问所言:我们之间本来就没恩怨,有的只是一段缘分;你爹讲过,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灯就有人。
  20.宫二与叶问的最后一次相见,恍如遗梦一场。王家卫仿佛把《东邪西毒》中张曼玉的影子投注在了章子怡身上,唯独张曼玉的红袍换成了章子怡的红唇,冰冻的时空,仓惶的容颜,却包裹着焰火的内心。那一刻,宫二对叶问说,“我在最好的时刻遇到你,是我的运气,可惜我没时间了”。想来,1994年的张曼玉也是如此倚窗而叹,“我一直以为我赢了,才发现,其实我输了”。原来,王家卫的爱情悲剧,纵时光轮回百转,却依然醉生梦死。
  21.宫二说,这些年,我们都是他乡之人。这句话把我说哭了。最早动容于“他乡”之说,是在赫尔佐格的《侏儒也是一样长大》中,继而是李安的传记,再者便是王家卫了,一出《东邪西毒》,一出《一代宗师》。
  22.在宫二为复仇拒婚后,佛灯意象数次出没,光影暗移过斑驳的佛墙,某些瞬间仿佛重回《花样年华》结尾,周慕云对着墙洞说话。影片收尾处,佛影再入,那一刻,谁将看见众生?
  23.宫二抽大烟一幕的迷醉,整张脸铺满银幕,被白雾笼罩。醉生梦死再回首,弥留之际,她仿佛重回一个人的武林,而这个世界,唯是一片莽莽雪原。宫二一死,于叶问而言,从此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身,回头无岸。
  24.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25.对于大批观众反映“赵本山和小沈阳太让人出戏”这件事,王家卫早有言语回应,他说:“树林里应该有不同的树,每一个都是梁朝伟多闷啊。”
  26.遗憾的是,王家卫惯有的标志性细节终究只成了细节标志,仅仅是标志而已,气息都变味了。比如灯,比如酒,再比如烟。其中叶问借丁连山之火点烟一幕,镜头给了燃烧的烟丝一大特写。虽同样是点烟,却已然不是《阿飞正传》或者《花样年华》中的模样了。这算是王家卫的细小蜕变么?
  27.据说,《一代宗师》其实在三年前便已杀青。夜宴席上,伟仔、小章等人总算舒了一口气。不料,酒至半晌,王家卫却忽而何宝荣附体般,幽声道了句:不如我们重新来过。
  28.王家卫:在武打方面,你必须要还原历史的真貌,不能靠特技,还要还原那个年代武术家的“精气神”,武林有武林的规矩,他们有他们的仪轨,那些都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有一些现在都已经没有了。
  29.邹静之:诗意与叙事是犯冲的。想想那些完全诗化的经典电影,家卫在选择上这次已偏向了叙事;宫二的戏剧性,与叶问的戏剧性或许只能取其一,想想如果叶也是一腔浓烈,那是另外一部戏。张震三场,从一个组织中以暗杀为革命的武人,最终变成了一个理头发的,三场戏,水中露出的三块石头,也能说是点到了。挽歌。
  30.王家卫:功夫其实就是时间。
粘豆包6301
主题帖子粘豆包
大学一年级, 积分 63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99 积分
大学一年级, 积分 63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99 积分
&&&&注册自
粘豆包1693
主题帖子粘豆包
初中三年级, 积分 16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7 积分
初中三年级, 积分 16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7 积分
&&&&注册自
粘豆包6793
主题帖子粘豆包
叨叨村叨叨巷叨叨街道主任刘大妈;灌水党街道办主任
大学一年级, 积分 67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07 积分
大学一年级, 积分 67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07 积分
&&&&注册自
《一代宗师》是电影里的奢侈品。
   其实很怕那种一上来就口碑一片爆红的电影噜。《一代宗师》出来之前就意料到,肯定是喜欢和不喜欢的人一样多——《花样年华》《春光乍泄》《2046》这样的片子现在放在电影院里也是没有多少人会兴致勃勃从头看到尾吧。既然说是奢侈品,那肯定也是不会满足所有受众的品味的。他的电影注定两个极端,好的奉之为艺术,坏的就是隔层纱看不太清了惹。
   《蓝莓之夜》在国内没有上映,所以这是我第一次在大荧幕上看王家卫的电影。
   电影开拍那年我刚上大一,现在马上毕业了。本以为大学毕业之前都看不到了,没想到它竟然幸运的上映了,我的世界立马变的奇妙更难以言喻。
   在首映进场前曾经无数次对自己说,越是这样的电影越要平常心,少些期待,把自己还原成普通的观众。可是当大银幕上出现“梁朝伟”“章子怡”“王家卫”几个名字的时候,我承认我真的控制不住,像喝了一杯古老神秘恒河水一样激动。
   看王家卫的电影从来不能用“酣畅淋漓”,而永远都只能是“回味无穷”。
   如果非要做简单的概括(虽然知道王家卫的电影是不能像某财神一样非黑即白一分为二那样概括的),一代宗师=卧虎藏龙+花样年华。整部电影中我无数次穿越到卧虎藏龙和花样年华的场景中。
   王家卫的电影最不用操心的应该就是画面了。教科书级别的镜头,每一个都可以直接截图下来当桌面的那种。《一代宗师》不是讲叶问,而是那个年代的武林格局和武林人的精气神。之前戛纳播的片段在正片中只出现了一小段,就连预告片里的也有好多镜头没在。
   叶问和宫二的第一场打戏很绝,如此细致的武打镜头真的是可以瞬间飞去东京巴黎米兰纽约让路人甲闭嘴惊艳了。张晋和章子怡在火车站的那场打戏在我心中甚至可以跟《卧虎藏龙》竹林那场相媲美。
  王家卫你最懂小章
   宫二=玉娇龙+茉莉花开。能把章子怡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出来并放到最大的只有李安和王家卫两个人了吧。不得不说这次的宫若梅实在太出彩,章子怡也献出了她出道以来我认为是最高水平的表演。
   玉娇龙这类型的角色章子怡是可以信手拈来的,只不过十年之后的她能够诠释的更加温润——电影之外的生活经历是可以体现在镜头里的,这部电影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章子怡这三年各种运气差各种不顺…而这一切都在宫若梅的身上看到了沉淀,演电影的时候她肯定是憋着一口气的。有的人当初还说因为章子怡要抵制《一代宗师》,但现在不管你服不服气我都可以以淋淋的名义告诉你,这角色华语女星换了别人演不了。这样的宫二,恐怕她一生都难以超越了。
   一代宗师是否能让章子怡重回巅峰我不敢说,但绝对是她的回归之作和逆袭之作。如果说《卧虎藏龙》让章屹立了十年的话,那《一代宗师》也绝对让她吃个三年五年不成问题。
  伟仔你真是越来越有味道
   这个世界上应该不会有人质疑伟仔的演技吧,他的任何电影我都非常放心。并且真是越来越爱伟仔了,发布会上各种又萌又呆。叶问这个角色难演,不仅因为要实打实练武功,更重要的是相比宫二,这条人物线显得稍微弱了一点,但伟仔却把叶问发挥到了最好。毕竟他和王家卫相互了解的太深。
   看报道说为了练咏春拳他胳膊还骨折了,真是太心疼。看着他脸上深深浅浅的皱纹,也是庆幸宗师总算拍完了,可能再晚个几年就看不到梁朝伟版的叶问了。
  张震小沈阳赵本山你们都是大艺术家
   看《一代宗师》让我爱上的演员是张震,让我重新认识的是赵本山。
   张震苦练三年八极拳,但最后只留下两场打戏,人物主线也只是隐隐约约,未免也是有点可惜。但好饭不怕晚,好戏不在多,张震很出彩。至于小沈阳,虽然太多人不待见,但还是要对他说:“wake up,你是大艺术家!”仅有的小段戏也算是调节了整部片子的节奏。乔妹也是美的太夸张。
  有几句台词最值得回味: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在我最美的时候遇见你是我的幸运,但我却没有时间了。
  我选择留在我自己的年月里了。
  说人生无悔,那是赌气话……人生若无悔,该多无趣。
   片中的音乐用了《何日君再来》,“今宵别离后,何日君再来”。去看之前不妨听听。
   从来不主张把一部电影捧得多高或者说赋予这样那样的意义。电影就是电影,就像小章常说的“每部电影都有它的命”,那么多年的筹备,3年多的拍摄,上映时间也一推再推...这些都是它的命。叶问传也好,宫二传奇也罢,这些也都是它的命。现在也只能是不强求,不保留了。装逼点说,王导的片子也不是用来赚票房的,更不能用票房来衡量。他爱电影太多。对于我自己来说,能有一部一代宗师这样的电影,在养眼的同时能不时的回味回味,这就够了。希望宗师能在海外有好表现。
   现在的市场,导演、演员和投资方都是在针尖上跳舞。像王家卫这样为爱走钢索的导演不多了,像某财神那样的人也是应该毫不犹豫被吸进淋13了。
   明天IMAX上映了,还要去看一次,不然不过瘾。
   (好啦 恕本仔无知 不知道蓝莓之夜其实在国内上映过 自砍130刀!)
   看完第二遍,重新体会了不少细节。不知为什么尤其喜欢章子怡在古庙那一段,斑驳了佛影,一种敬畏感油然而生。
粘豆包6793
主题帖子粘豆包
叨叨村叨叨巷叨叨街道主任刘大妈;灌水党街道办主任
大学一年级, 积分 67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07 积分
大学一年级, 积分 67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07 积分
&&&&注册自
 昨天和朋友们去看了《一代宗师》,随便说两句不成文的,我一向看电影赶不上院线的热闹,这次终于吃了口热乎儿的。
  1、这电影肯定会引起争论,所以首先得站队了,反正也跑不了,先明确表示我很喜欢,仅代表我个人,我们三个姑娘一起去看,出来后两个表示喜欢,一个态度不明。这里只陈述客观事实,不想吹捧,出来的时候想起邦妮有一次皱着眉头评价某电影的一句话,这电影,得挑人!所以不推荐给所有人。不给观众贴标签,也不对观众乱下结论,我只能猜测一点就是,和我口味像,和我比较像的,可能会喜欢……谨慎推荐给这些朋友们,但您要觉得不好也别来找我。
  2、这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院里看王家卫的电影,看王家卫电影这么多年,到现在还能给我特别的观影感觉,就是你总能把他的电影连在一起看,看这个电影,就想起那部电影,不管它的这部电影和上部电影间隔了多少年,看梁朝伟一出场,我就想起张国荣,想起阿飞正传,想起当年的所有人,死的死,走的走,忙的忙,现在只有梁朝伟老哥儿一个人跟他玩儿,那样的聚会,再也不会有了。这种感觉真的奇怪,别的导演没给过,梁朝伟咱也经常在别的电影里见,从没让我想到过张国荣。后来一场梁朝伟和章子怡的对手戏,我也一下子被穿越回了几年前,好像2046里两个人的故事的延伸,跟着回忆起来,一下子就带入了,难过了。这种感觉,就像你和导演,和两个演员,和戏里的人,和戏外的自己,我们加起来是一个故事。大家一起走过来,这种感觉,别的导演没给过我,别人的戏一部是一部,王家卫是所有的戏都是一部戏,所有的戏,都是生活的延续。他的电影本身就像个人儿,从少年,到青年,到老,它会长,还能变老,这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儿。
  3、从看2046开始,王家卫就在回忆,每次我都在想,这个人身上,生活里到底发生过什么?
  4、我个人非常喜欢一类导演,这一类导演有个名单,北野武,昆汀,王家卫,阿莫多瓦……这名单总结一下,其实就是创造了自己浓郁的个人风格的人,而且用他们的风格影响了很多人。前两天看安迪·沃霍尔的哲学,他说“有些人使他们那个时代的美人,而他们的样貌也相当时尚,然后时代改变,品味也改变,接着十年就过去了,假如他们依旧保持相同的样貌不做任何改变,假如他们把自己保养得很好,他们依然是美人。施拉夫餐厅曾是它们那个时代的美人,但后来他们试图追赶潮流,然后一再修改,直到他们魅力尽失,结果被一家大公司收购。
  5、安迪·沃霍尔说的这就是风格,其实就是蔻蔻夏奈尔(懒得切换输入法)那句“时尚来去匆匆,只有风格永存。”的解释版。其实很多艺术家之所以最后成了,都是因为这句话,因为最后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哪个行业都是如此,别以为找到这个风格,确立这个风格很容易,在这么多人玩剩下的各种东西,各种尝试里,创造出一种和别人不一样的风格,这是最不容易的。同样的,“电影来去匆匆,只有风格永存。”,当然对电影的理解,这只是其中的一种。但是这些人,是把着理解做到极致的人。做到极致了,就无人代替了。
  6、王家卫就是这样的导演,一代宗师从电影技巧来讲很多毛病,很多问题。但是在华人导演中,能确立自己风格,并且一直有风格的,没几个人。李安也有风格,但是他更隐蔽,没那么符号化。
  7、没有风格的人总是对风格这种东西不服气,还有些人半路抛弃了自己的风格,说到这里我就想到冯小刚,他最大的失策是放弃了自己的风格,他没有像安迪·沃霍尔说的那样努力撑过最萧条的时期,所以你看看现在……我也不是要故意说冯导,只不过他真是我一顺手就捡起的最大的栗子。
  8、王家卫的电影没有哪部是完美的,但是很多人一看再看,而且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是,他的电影如果在电视上重播,你总会停下看两眼,从哪一段都能开始看,都觉得还挺好看的。因为故事早就看过了,能一直重复被欣赏的,还是风格。
  9、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绿老师表示疑惑,王家卫干嘛想拍叶问?今天早上想起电影里的一个细节,叶师傅和武林朋友交手,对方说,你们咏春拳不就那三板斧——摊,绑,扶(这三个字不知道记得对不对),叶师傅微微一笑说,打你够用了。王家卫的电影,招式也不多,变化也不多,也就那么三板斧,不过做到极致,打很多人,够用了。
  10、因为这风格的一脉相承,让一路跟下来的老朋友,有一种惺惺相惜,在电影的最后,宫二对叶问说了句话:“人生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看王家卫的电影就是这样久别重逢的感觉。这感觉,别人给不了。所以你可以批判他,但无法取代他。
  11、最后一句,以上只是作为一个普通观众的个人观感,对电影本身只表示谨慎推荐。
粘豆包6793
主题帖子粘豆包
叨叨村叨叨巷叨叨街道主任刘大妈;灌水党街道办主任
大学一年级, 积分 67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07 积分
大学一年级, 积分 67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07 积分
&&&&注册自
 【故事简单,时空交错】
  电影始于叶问自言自语的诉说人生轨迹:
  36年,四十岁以前的叶问家道殷实,衣食无忧,打拳纯属兴趣,有一个温柔美丽的老婆。北方的武林前辈宫老爷南下寻人较量,同门赵本山,两人闲聊几句,交代了武林和江湖的几缕恩怨。宫家徒弟马三暴烈骄横,女儿宫二小姐冷艳坚强。叶问代表佛山和宫老爷比划较量,风光一时,又和宫二小姐切磋武艺,见识了宫家六十四手的绝学,一见倾心,思绪暗涌,筹划去东北继续深入接触。
  然而,世事难料,抗战开始,日本人攻占佛山,叶问不愿与日伪亲近,落得个家道中落,妻离子散,亲朋走远,自己也远赴香港,靠教拳为生。他和宫二小姐的情怀,只能寄托在一颗纽扣上,十余年为曾某面,直到50年前后,才和赵本山,宫二小姐,在香港偶遇。
  在宫二小姐的线索中,时空切回东北满洲国,宫老爷的徒弟马三投靠日寇,宫老爷本意劝诫,马三却动起手来,宫老爷被打死。为了获得报仇的资格,宫二小姐退婚入道,发誓终生不娶不嫁,终于在一个大雪的夜里打倒了马三为父报仇,自己却落得凄苦零落。
  这一过程中,酱油男张震似乎是个军统特工,在火车上和日本人冲突受伤,被宫二小姐顺势搭救后再无纠葛。大陆沦陷,军统无路可走,也去了香港,灭掉了其他前来追杀的特工,开了个理发店,收了徒弟小沈阳。
  最后,50年的叶问和宫二小姐相遇,各自讲述了自己的人生际遇,却了无因缘,宫二小姐做出了一番伤感萧瑟的人生告白,红颜薄命,很快病死,叶问活到了七十年代,收徒教拳,只是再没去过佛山,与家人相见。
  电影比我叙述的要零散一些,不过大体也就是这些内容。
  【剧本写作,较高水准】
  就着情节,先说一说《一代宗师》的电影剧作,从整体架构上来说,王家卫一贯强烈的个人风格,导致了《一代宗师》的电影缺乏了通常意义上的剧情片必备情节元素,例如正邪的对抗,激烈的外部动作和内部冲突,起承因果的情节线索。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代宗师》这是一部情节先天不足带有硬伤的电影。
  幸好编剧都是大师级的,果然姜是老的辣,其台词写得非常出彩,因此抛开整体的电影结构,每场戏都具备了一定独立的美学价值,让人能看下去。情绪化和个人化的情感渗透,也颇具感染力,能够让观众看的下去,而不感觉乏味或者沉闷。
  实际上,从整体概念上讲,《一代宗师》注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典型英雄情节电影,人们最为熟知的叶问暴打日本武士情节只字未提,历史大背景也表现的较为隐忍,而更多的是一种情怀的展现,对于个人,是坦然面对无常人生,对于男女二人情感,是有缘未能相厮守,而对于整个“武术”“武林”,则是一代人消失的惆怅与哀伤。从这个角度来说,故事损失了 拳打脚踢国恨家仇,却丰富了情怀和味道。
   电影的意境和情怀很多都是人物直接告诉观众的,例如赵本山关于面子里子的话,梁朝伟关于人活一口气的话,诸如此类,体现了诗意和文字的韵味。
  【人物形象,两极分化】
  《一代宗师》中的人物,整体上是成功的,带有着强烈的王氏色彩,当然也存在些许遗憾。评价影片人物的特点是,你不能用纯理性的人物铺垫,来龙去脉去推敲其人物行为的合理性,也可以视作缺乏铺垫,缺乏逻辑是此类人物的统一弱项吧,幸好王家卫用他那极为强势的电影感染力弥补了缺陷,反而成为了其鲜明的优势。
  主人公叶问整体上是成功的,尽管不是民间传说和观众推想的爱国志士,却也是一个气韵生动的电影人物。这归功于梁朝伟确实是个好演员,脸摆在那,几乎不需要台词和铺垫,人物的感觉就自己浮现开来。
  电影中的章子怡,倒谈不上什么演技,因为基本都是一张严肃略带落寞的脸,可谓中规中矩。不过在导演对整体氛围的控制,服化道具的整体烘托下,倒也足以担当起电影女主角所承载的任务。
  至于张震这么一个豪华的打酱油事业,人物关系上显得太过孤立,而来龙去脉又交代的比较含糊,因此在结构上显得与电影整体有些不协调。尽管观众能够感受到导演将其作为一代人的样本来表现的意图,但是从看片角度来说仍然显得单薄了些。
  几乎可以断定,赵本山和小沈阳的设置和出场,完全是商业的考虑,加上这两张热脸,商业票房无疑会更有保证吧。只不过若说梁朝伟张震的演员形象是为电影加分的话,赵氏师徒二人的脸一出来,电影即遭到了毁灭之灾,好不容易的小情怀小情调都被一扫而光,影院全体难忍笑场。应该说,这算是《一代宗师》电影的败笔吧。
  当然了,电影中设问了“拳分南北,国分南北”的话题,演员表现上倒是可以断定,北方的演员一时半会玩不好南方的船。
  至于其他打酱油的一干人等,可以看到明显的港片味道,应该说基本属于中规中矩。
  【局部很美,整体略憾】
  《一代宗师》还是把王家卫的个人优势和特点较为全面的展现了出来。王家卫对于镜头和声画关系的见长被毫无保留的展现了出来,那些狭小幽暗的室内空间,那些造型出彩的人物画面,都让电影笼罩在强烈的作者氛围中,仿佛让人忘了这是一部武侠元素的电影。
  说到武侠元素,打斗场面倒也精彩,不仅仅是武术指导团队的高质量,更仰仗与创作者对镜头和画面节奏的控制,以及场景构图的美感。片中的一些场景,是可以作为课程教材的样本进行研究和举例的。
   可以这样说,单独把个体的画面或者局部的场景拿出来,都是完美无瑕的,只是在整体的搭配上,还是有一定不能回避的瑕疵的。叙事这个问题,个人觉得即使是用 “个人风格”也开拖不了,电影前紧后松,至少有电影快结尾20分钟的时间是拖沓和多余的。而那些时空穿插,有的地方还可以,有的地方显得莫名其妙,又没有往形而上的领域挖掘的方向,只能用散乱来解释了。
  在演员上,也许赵本山和小沈阳确实是帮了倒忙,这也可能是王家卫不得不考虑商业问题所做出的妥协吧。
  《一代宗师》有看点,也具备了可观赏性,还是一个不错的电影,但是无疑不是王家卫最好的电影。个人认为是个三星到四星之间的水准吧,偏好叙事和情节的角度,评价要差一些,偏好情怀和画面美的角度,成绩就高点,当然,比起院线前后期的其他影片,还是好多了。
  我们不能因为《一代宗师》是王家卫拍的就恶意拔高,非要把缺点说成是优点,倒也不能过于吝啬,有点毛病就抓着不放不是?个人觉得三星半合适。
粘豆包6793
主题帖子粘豆包
叨叨村叨叨巷叨叨街道主任刘大妈;灌水党街道办主任
大学一年级, 积分 67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07 积分
大学一年级, 积分 67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07 积分
&&&&注册自
  虽然大上海的前十五分钟我也很想离场,但是一袋宗师让我离场的冲动一直持续到结束。让我看完的动力和买票时的动机一样——我不应该黑我不了解的东西,看了再黑。
  这是王家卫的又一部2046,梁朝伟的忧郁劲儿粤人客套话儿五官的轻浮样儿…死巨蟹男,擦文艺片。而且章子怡的脸部特写也太多了,90%是同样的面无表情的表情。毁戏。
  打戏拍的很烂,屋里拳脚过招吊什么钢丝;街上打架净拍地上的水珠子。以命相搏,一个正常人怎么会让自己的脚去踢到墙壁,就算功力甚厚骨头硬,受不了伤也得考虑硬直时间,唯一的解释就是一脚出去收不住腿。这是不会打的外行的毛病。
  这电影是武学黒吧。一个个戾气自大,拜的一定都是不教武德只教打架的街痞做师傅。
  要问我标准是什么,那就说一个:习武之人是甄子丹演的叶问,真实,顾家,温柔,谦让,正派,内敛,能打。能打不是争武林第一,能打是让侵犯永远不能得逞。
  梁朝伟莫名其妙有一个不会说话的韩国老婆(T_T)。配音和长相不搭也就罢了,一共两句话,声音还不像同一个人说的。说话时镜头移到别处,还得在剧情中交代“不爱说话”,别扭得要死。费这么大劲儿,就非要个韩国人演么?韩国人真没有中国女人的韵味儿,穿了旗袍都没有高贵,笑容里永远带着韩国女性面对丈夫时特有的谄媚。毁戏。
  赵本山多年演骗子已经定型了,让他用东北腔说些貌似玄机的话,更是个骗子无疑。毁戏。
  小沈阳这个东北贱人,毁戏。
  东北腔非常毁戏。
  这部电影在演员选定的时候就注定是个不可燃垃圾了。
  另外一直有件事想问问,章子怡脖子是不是有神经性的毛病,演什么戏都一直向右边梗着,要不要紧?
  章子怡最后的戏很有日本演员的感觉,也许是拍艺伎回忆录时受到的感染。
  唯一的安慰是张震那张脸。T_T
冰城人上冰城网,进来瞧瞧吧
&下次自动登录登录用其他账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玄彬宋慧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