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不上镜一个旅行?

旅行过很多地方,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更有趣的人?
文/罗晓燕 新精英高级咨询师曾经读到过这样一篇文章《旅行是不会把你变成一个更有趣的人的》。的确,在我国人均GDP已超过7000美元的时代,踏上一次说走就走的旅程,对很多人来讲都不是一件难事,以至于大小假期一到,大家都纷纷挤上飞往世界各地的飞机,匆忙地为自己收集各国签证印章,在朋友圈发布各地美食美景。那么,在旅行归来后,心情放松了吗?视野开阔了吗?经验增长了吗?心智成熟了吗?发现内心中真实的自己了吗?坦白地说,我曾经也是一个不能免俗的&游客&,非常执着于&到此一游&。对于没有去过的城市,热门的景点,新鲜的美食都欲罢不能,跟在导游屁股后面忙不迭地拍照留念。然而旅行回来,如果不去翻看照片,甚至想不起来都看到过什么。直到有一次,我买了一张机票,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开始一场完全没有日程表的行走,才发现旅行竟然可以那么自由,那么随性,遇到那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至今想到那次旅行,所到之处的画面仍历历在目,栩栩如生。才明白:有时候我们出门带了钱,却没有带心;躯体在行走,心却没有行走。其实,旅行,不在于你去到的地方有什么,而在于你能感受到什么。只有用心去感受到的东西才能内化为你的见识,让你成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于是,我试着去做一个旅者,而不是游客:
忘掉攻略,心才能开始行走互联网的便捷让我们在去到一个地方之前,就能很轻松地收集到各种攻略。然而这就像剧透一样,剥夺了人探索未知的乐趣。所以除非是和朋友一起出行,不得不事先安排行程单,一个人的时候,我不会去做太具体的计划。我也会事先浏览一下攻略,在一个城市圈定几处想去看的景点,但不会在意攻略中的具体内容和评价,因为每个人的视角不同,感受也自然不同。我也不会让自己匆忙于从一个景点赶去下个景点,在哪里停留多久,完全取决于有什么样的发现。记得我到苏州游览拙政园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一对年轻的男女刚逛完园子出来,我便问他们,逛这个园子需要多久?他们说,&没啥可看的,我们半个小时就转出来了&。结果我进去两个小时还不舍得出来,喜欢得不行。因为那时是冬天,心里暗暗决定一定要换个季节再来。喜欢它不仅仅因为花圃、竹丛、亭台,还因为各处奇木、山石,书阁里面的精巧摆件和书画作品。行走在亭榭楼台之间,感觉自己已然穿越成一个古代女子,行走在自家花园里,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全情投入,做个好奇的傻孩子玩得投入这一点,是向老爸老妈学的。那一年带着爸妈和单位同事一起去三亚,当我和同事们忙着在刻有&天涯&、&海角&的石头旁拍照的时候,爸妈沿着海滩悠然地散步。等我们拍完照跑过去找他们,发现他俩正在一处人迹稀少的海滩上专心致志地挖沙子,见到我们过来,露出童真的笑容,举起手中的袋子说:&看,这是小螃蟹,这是小虾,这是海星,这是海螺&&&那种简单、满足的笑容,让我感到他们才是最会享受生活的人。在旅途中,我们永远只会记住那些我们用心投入过的场景:在树林里喂过的一只松鼠,在篝火旁纵情的舞蹈,费尽气力才登上的一座山峰,全神贯注地欣赏过的一个画面。就像在人生历程中,我们只会记得那不计得失,投入真心去爱过的人。
放下自己,才能看到世界旅行本身并不能让人成长。如果你是怎样的,你就带着怎样的视角去看世界,这样看回来的,仍然还是你自己。太满的自己是吸收不到任何东西的,带着评判、挑剔的眼光去看异域,更是不会有任何收获。只有放空自己,带着好奇心去行走,才能让我们从&看&到&看见&。旅行的意义,是让我们走出每天惯性生活的小圈子,去看看世界,听听别人的故事,让自己变得渺小,让烦恼变得渺小。还记得在南京灵谷寺门前喂猫的时候,邂逅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说每天都要来爬一次灵谷塔。对,没错,是每天!要爬上66米高的灵谷塔。他一路走一路跟我讲,这座塔的历史,南京的历史,自己小时候的事。在他的脸上,我看到岁月的痕迹,和这座城市历史的烙印,感到这样的邂逅无比珍贵,这样的对话无比珍贵。
拍照,不能舍弃的动作照片,就是每个人看世界的眼光。因此同样的景色,在不同人的镜头下也会不同。虽然用心品味过的画面会印刻在脑海,但我仍不舍放下手中的相机。遗憾的是,我们往往拍了很多照片回来,却不愿意花心思整理。其实,把照片整理出来,配上文字,回顾每到一处的所思所感,就是二次旅行,岂不是赚了!这样的礼物送给父母,让他们也和我们一样经历旅行,也是让父母理解我们的最好沟通。
上当,那是在所难免的外出旅行,安全和防骗还是非常值得注意的。这也是那些攻略最值得查阅的地方。虽然很多游记里记载的当地人总是热情好客的,但这个世界并不都是充满了善意,&坏人&也随处可见。比如在洛杉矶,当地的友人就告诉我们,去星光大道千万不要和那些打扮...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想自己一个人从广东去北京旅游,有没有人知道怎么坐车,到了北京怎么游玩,想节省开支。
,有没有人知道怎么坐车,到了北京怎么游玩,想节省开支。
共有 4 位网友向您献上回答啦, 对答案满意?赶快给出你的好评,感谢他们吧!
那首先在网上查看一下从广东到北京的火车票
具体的安排一下坐那趟车
写一个计划表,旅游安排好要去那些地方
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路程,避免花些冤枉钱
到北京后快速找到一个又安全有便宜的旅店住下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留好自己回程的开支,外加200块(可以预防意外开支)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就是没什么钱,死命省或者借钱还要去,又或者不能随心所欲买自己看上的东西,住得条件又不好,有些地方又不好玩又不好看为什么还要去?去了就能增长见识?就能超脱世俗?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一个人背包,单反,行程近7万公里,近四个月,跑完全中国,最南边天涯海角,最北边黑龙江漠河,最西边喀什,最东边长江的入海口,超过80个城市(单反照片一万多张)那里危险去那里的人说两句。1,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我现在追求的生活很简单,有饭吃,有个安全的地方睡觉看书就行了。2,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3,实践是践言真相,观点,思想,能力最好的方式之一。接下来,澳门1万多张照片选出来10张。最后总结一句--旅行或者想做自己想做的事-钱,我认为这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你敢不敢,有没有勇气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自己。
总会有些很文艺的回答。我很穷的时候,也整天想着去旅行去旅行,独走川臧,逛遍古镇。省吃俭用不敢买东西,借钱欠信用卡出去穷游。现在有钱了,就没那个念头了,为什么?我仔细想过,那个时候,没什么钱,没什么成就,内心也不强大,没办法从外界的投射里找到安全感和自我价值,得不到他人肯定,所以宁愿穷兵黩武走到远方,看到身边驴友,看到“征服”了新的城市,看到自己不同于“庸碌”的其他人,以为自己独辟蹊径找到了价值。其实呢,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不然怎样?不过是后来我终于能够不去远方就看到不同的风景,足不出户就跨越了社会的阶层,睁开眼从相似的生活里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规律、人心,有自己的成就,有他人的肯定,有力量保护爱的人,就不想着文艺也不想着旅行了,我不需要证明自己的独一无二,因为我就是。这才是开疆僻壤啊少年。========================================突然有这么多赞。补充一句:我说的绝不是全部,也绝不是个例。的确旅行就是旅行,不应该也不能够被赋予太多的“意义”。这句话送给自得其乐的好玩者们,也送给试图寻找“意义”的苦行僧。
看见这个标题,突然想起一件事,不知道和这个话题有关没关。我曾经去过很多城市,基本是每个城市呆一两年就走的节奏,当然,并非出于穷嘚瑟和伪文艺,而是一些不得已的苦衷。如今不跑了,反而很怀念那几年,因为深入的住过很多城市,对很多城市有着比较深的了解。我一直都觉得这是我满珍贵的回忆,但有一天有个朋友问我去过什么地方,我把那些城市说出来,她居然很惊讶:你那也叫旅行么,你那是在当地工作居住。我:……如果说旅行是为了开阔眼界和强大心灵。那么,拿个相机,穿上花长裙,背个大包,在某地走马观花匆匆一圈,回来在各种社交软件上发一通PS过的照片,这种旅行有什么用?一个城市的风土人情,怎么能是几天之内就可体会的。我觉得,只有在每个地方住过很久,真切体会过这个城市的气质,才叫做开眼界,才有了所谓旅行的意义。除此之外,别把旅行的正面影响看的那么高。——————分割线————————前几天回答了几句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帖子毒药,一百多个赞其实让我吓了一跳的……有筒子说我不该用自己的价值观凌驾别人的,其实我真是不是那个意思,我也没有任何优越感。作为一个女生,颠沛流离无论如何并不是一件好事。只能说跳出那几年,如今定居下来回头看,自然会对以往的生活给自己一个正面的肯定和安慰。我表达的意思只是,现在很多人过分把旅行的意义夸大了,什么净化心灵开阔见识。什么心灵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如果在一个城市里只是走马观花,根本没那个效果。旅行说白了其目的还是散心加放心,把一趟短途行描述的多么高大上就搞笑了。那些旅行回来在社交软件发各种PS照片的,大家真觉得他们净化了开阔了?不能吧。另外我无比赞同楼上那个观点,当我们没钱,没事业,太过年轻不自信的时候,总会把心灵寄托在一些身外的东西比如旅行,好像有了一个高尚的爱好我们就会强大就会与众不同。然而等我们真的强大了,对这些事情就反而不会在乎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手机扫描二维码,把小组装进口袋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有些人身上很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