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树木的变化为主题,设计一个大班科学优质课的科学活动

宋红梅特教工作站
当前位置:&&
大班科学活动《我的低碳生活》
上传: 宋红梅 &&&&更新时间: 18:45:34
&&&&&&&大班科学活动《我的低碳生活》
【设计思想】新纲要指出,我们应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环保作为一个全球性话题,意义重大而深远。今天的幼儿,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了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系列活动,目的是让他们从小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让幼儿从他们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让环保意识扎根在孩子幼小的心里。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萌发环保意识。
2、懂得&垃圾分类&的意义,以及如何低碳生活。
【活动准备】:
1、向祖父母(爷爷、奶奶)了解过去的购物情况,用绘图或家长记录的方式填写购物调查对比表(如下表)。
2、用废泡沫、积木等搭建成&邋遢市&和&新干县&,其中邋遢市里散乱放着一些垃圾(香蕉皮、酒瓶、纸盒等)。
3、5只贴有5种标志的5只垃圾分装桶。
4、有关处理垃圾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评选&卫生城市&
1、引导幼儿观察用废泡沫、积木等搭建成&邋遢县&和&新干县&,比较新干县和&邋遢县&的环境,启发幼儿说出你喜欢哪座城市?为什么?如果你住在新干县你感觉怎样?
2、请幼儿用贴五角星的形式评选&卫生城市&。
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你们不选邋遢县,如果你住在邋遢县会有什么感觉?
4、教师小结:邋遢县满地垃圾,又脏又臭,大家都不喜欢,而新干县整洁有序,受人欢迎,你们想知道这些垃圾是如何产生的吗?
二、统计自己一天的垃圾数量
1、统计自己一天会产生哪些垃圾
从早上到晚上,如早餐的牛奶盒、包早餐的塑料袋子、区角活动时剪下的废纸、吃水果后的苹果皮、香蕉皮等,吃零食所剩下的包装袋、中餐时老的菜帮子、烂叶子、擦嘴用的餐巾纸等,晚上吃的零食包装袋,牛奶袋等等。
三、了解垃圾分类与回收
1、教师配解说词,让幼儿观看有关垃圾分类回收过程的视频片断,然后说说垃圾车把垃圾送哪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成哪些新产品。
2、认识&回收利用&标志
①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让幼儿根据图意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一标志。
②讲解&回收利用&标志的含义,请幼儿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纸、玻璃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制造出新的产品。)
③启发幼儿设计&不能回收利用&的标志图,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焚烧或深埋)
④将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图片按可以回收利用与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两类,教师检查幼儿分类情况。(如下图)
⑤教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回收利用这些物品,就能净化环境,保护资源。
四、我们如何低碳生活
1、将购物调查表拿出。讨论:过去和现在的购物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哪些方法好?
瓶装牛奶、送货换瓶
多用纸盒包装
装进纸袋,按斤两出售
多用塑料袋、纸盒包装
鱼、肉、菜
用草绳捆扎
用塑料袋装
自带粮袋、按斤购买
自带油瓶,按斤两购买
用一次性塑料桶包装
2、从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哪些购物方法可以继续采用?
讨论:&我们可以从自身哪些小事做起?(如:不能浪费纸张,尽量不用一次性纸制品;去超市自带购物袋;把啤酒瓶、牛奶瓶送回店里回收利用,等等。)
教师总结:只要大家都自觉做到不浪费纸张,尽量不用一次性纸制品;去超市自带购物袋,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绿色出行,尽量步行;等等这些,那么你的生活便是低碳的、健康的生活。
五、游戏,整理邋遢县
组织幼儿清理邋遢县的垃圾,分别出示贴有标志的5只标志分装桶,请幼儿将垃圾按标志分类。通过说一说,想一想,分一分,幼儿了解到一些物品可以循环使用,如小瓶子、易拉罐、小纸盒等;一些物品可以回收后再利用,如旧衣服、塑料、橡胶制品等。
活动延伸:
活动结束后,我们将这些废品分类存放,并卖到了废品回收站,使幼儿能够亲身感受到了物品的再利用。
【活动评析】
一、活动首先以游戏的形式引出课题,并通过操作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观看有关垃圾分类回收过程的视频片断,然后说说垃圾车把垃圾送哪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成哪些新产品。使用多媒体课件声象结合,通过多种感官较好地激发幼儿的
情感,也提高了活动的趣味性和效果的显著性。
二、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幼儿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了解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要求家长配合我们注意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如请家长帮助幼儿向祖父母(爷爷、奶奶)了解过去的购物情况,用绘图或家长记录的方式填写购物调查对比表,幼儿在询问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使得教师在组织幼儿集体学习过程中能将其运用扩展和提升。在活动中,教师鼓励每个幼儿结合已有知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自己如何环保,如何低碳生活,生活中你是如何做的,课堂气氛活跃,充分体现了师幼互动和同伴间的互相学习,活动的效果较好。
三、&游戏&是孩子们的特权,在游戏整理邋遢市中幼儿将垃圾通过玩一玩分一分中掌握环保知识,环境保护教育寓于各种游戏之中,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受教育,效果很好。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查看: 6592|回复: 1
大班科学《节约用水》教学活动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知道水是生命之源,萌发保护水资源的情感。
2、能准确用语言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了解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知道节约用水的主要方法。
活动重点:
懂得节约用水的道理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课件(关于我国缺水现象)、《小水滴旅行记》、水、节水标志牌、日常用水图片、枯萎的花、手绢。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1、花儿要枯萎了,怎么样做才能将它救活?
2、自己的小手绢脏了,怎么能让它变得干净?
3& &幼儿可以分小组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知道用水可以解决以上的问题。
二、幼儿观看课件(我国缺水现象)
1、师提问:小朋友们都看到了些什么?这些图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幼儿:没有水了,土地干旱了、植物和庄稼不长了、人类不能洗澡洗衣服、不能做饭、没水喝危及生命。。。。。。
教师小结:水是生命之源,庄稼需要水,花草树木也需要水,动物要喝水,我们人类要用水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更离不开水。那么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2、播放课件《小水滴旅行记》
提问:小水滴的家在哪里?太阳一晒,它就变成了什么?(水蒸汽),水蒸汽飘到哪里去了?遇到了什么?又变成了什么?落下来,庄稼、花草树木就喝到了水,人们喝的水则是通过各种办法把水从江河中引过来,经过多次处理,才能饮用,所以呀我们大家都要节药用水。
三、幼儿讨论如何做一个节约用水的好孩子
洗手时开小水,冲厕完厕所后立即关紧水龙头,水管坏了赶紧修好,洗菜水、洗手水可以用来冲厕所或拖地板。。。。。。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很适合我班的孩子,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并始终保持高涨的活动情绪。但个别幼儿对课件的内容不是很感兴趣,可能是幼儿没有经历过缺水的体验,不能真正的体会水的重要。一节科学活动课,要让幼儿观察,然后有机会说,能说,大胆说。& && && && &
在本次活动中我通过“设疑”抓住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巧妙运用课件的观看与问题及时的提出,使节约用水要求变成孩子们的自身需要,而非被动的说教。尤其是孩子们在解决日常问题需要动手去做,从而了解了水的重要性,注重了幼儿自身情感体验,从而萌发保护水资源的情感。此活动通过层层深入地提问,使幼儿了解水与人类的关系,继而萌发节约用水的意识。在以后日常生活中,孩子们能够做到及时关紧水龙头,并能提醒家长用洗脸水冲洗便盆等,节约用水的意识与行为的形成与坚持才是让我最欣慰的事。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4设计一份以《学习6的加法》为主题的大班科学教育的活动方案_百度知道
设计一份以《学习6的加法》为主题的大班科学教育的活动方案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再让幼儿根据算式初步感知交换率,感知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巩固把6分成两份的五种分法,也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活动一开始我通过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和玩中来复习6的分合。小朋友对加法的意义已经比较熟悉了,感知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通过出示教具图让幼儿根据图意来分解画面,初步感知交换率,只有少部分能力弱的幼儿没有完全掌握,让幼儿巩固6的加法,并让幼儿知道在加法题中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学习6的加法;根据事物的特征分解画面本活动的目标是复习6的组成;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讲述算式所表达的图意,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列出6的加法算式,大部分幼儿基本掌握了活动内容。整个活动下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通过幼儿操作环节,总数不变。在第二个环节中,也知道加号和数字各表示的意思
好评,亲!
其他类似问题
科学教育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