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玉米需肥规律量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您的位置: &
沃夫特控释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摘 要:通过3年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单粒播种条件下沃夫特控释肥不同用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控释肥能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提高玉米产量;适宜施肥量为682 kg/hm2左右。&&&&标题目录
夏玉米施肥期与施肥量的试验
&&&&施肥方案      单位:公斤
&&&&不同时期施肥类型和施肥量   单位:公斤
夏玉米最佳施肥量
在滴灌和微喷灌条件下,通过不同试验处理,了解不同施肥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筛选出了夏玉米最佳施肥方案。
●试验基础:前茬小麦,接茬是玉米,品种郑单958,机播,种植方式60厘米等行距,种植密度株/亩,随种施肥10公斤/亩,播种时滴水或喷水20立方米/亩。
●试验方法:安排滴灌和微喷两种灌溉方式,试验处理共6个,全生育期亩施复合肥量为25公斤(氮10.19公斤、磷3.36公斤、钾4.28公斤)、37公斤(氮13.79公斤、磷4.44公斤、钾5.78公斤)、49公斤(氮17.39公斤、磷5.52公斤、钾7.7公斤)、61公斤(氮20.99公斤、磷6.6公斤、钾8.78公斤)、73公斤(氮24.59公斤、磷7.68公斤、钾10.28公斤),各处理设三个重复田间随机排列,每小区面积为110平方米。对照为常规漫灌,随种施肥25公斤/亩(复肥混氮、磷、钾含量26-12-12),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公斤(氮含量46%),播种后灌水70立方米/亩,大喇叭口期浇水35立方米/亩,整个生育期氮磷钾用量分别为20.9公斤、3公斤、3公斤。各试验处理生长期间灌水4次,每次灌水量为10立方米/亩左右。
处理1~处理5各施肥时期施用玉米专用可溶性复合肥,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施用Ⅱ型,氮、磷、钾含量(33-6-11),抽雄和灌浆期施用Ⅲ型,氮、磷、钾含量(27-12-14)。常规对照,大喇叭期施用尿素,氮含量46%。
●结果分析:从产量构成因素看,在水肥一体化前提下,追肥量加大可显著增加玉米的穗粒数和千粒重,滴灌也有相同趋势。微喷产量略高于滴灌。综合成本等因素,得出最佳施肥量为处理3,即亩用种肥10公斤、追施水溶性配方肥49公斤。
夏玉米不同时期施肥类型和施肥量
●试验基础:品种、播期和灌水方式同上。
●结果分析:玉米在抽雄扬花期和灌浆期的肥料施用对玉米的穗粒数和千粒重有较大影响。微灌分次施肥比常规漫灌更利于玉米生产,增产效果显著,微喷略高于滴灌。综合看,无论滴灌还是微喷,处理3比其他各处理产量都高,特别是显著高于常规对照。
●小结:在追施同一可溶性肥且施肥量相同条件下,后期施肥量大的产量较高。在追施普通尿素且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分次施肥比一次性施肥的处理产量较高。追施可溶性肥和普通尿素相比,可溶性肥的追施量小且产量高。
国家半干旱农业技术研究中心 翟学军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C)2006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Idoican 京ICP证050487号
方正集团旗下网站有问有答--安徽农网农业科技
玉米产量和什么因素有关?
&&& 23:46:54
咨询人:张鹏&&&联系地址:
我是海南省的玉米种植户.在我们这边,甜玉米(华珍)的亩产量最大也就是1800斤左右,不知道3000斤的亩产量在我们这边能不能达到,我们这边最高产的月份是10月底种到3月底收起这段时间
张鹏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  1、品种选择&&选择稳产增收、品质优良、抗倒伏、抗病虫害强的优势杂交良种。&&  2、地理环境&&在海拔高度、温差效应、日照时数不同的区域,选择相应适应性强的杂交良种。一般来说,玉米最适宜在海拔高度为800~1000m达到高产。  3、品种搭配&&由于各种玉米品种的全生育期不同,授粉期也各不同。在同一个地理条件下,选择全生育期大致相同的品种,抽雄授粉期会延迟一段时间,因此通过品种间授粉,玉米的全生育期得到延长,积累干物质的量多,千粒重增加,亩产量提高。  4、营养块的制作&&营养块的大小是决定移栽后的返青期长短的关键。玉米苗的根须需要足够的生长空间,如果营养块制作太小,在三叶一心的时候,其根须已经超出了它应该占有的营养块面积,移栽时,势必伤到它的根须,移栽至大田,返青期延长,严重者甚至会死苗。  5、播种时间&&玉米是禾本科、短日照、C4作物,喜光,全生育期都需要强烈的光照。它需要充足的日照时数、适宜的温差效应条件下积累的干物质量大。播种时间对玉米稳产增收起着关键性作用,早播种,首先是延长玉米全生育期;其次是玉米种在薄膜遮盖且保温的苗床上早生根,迟长苗,有利于壮苗;最后是避开倒春寒和秋风秋雨提前来临时期。  6、施足底肥&&玉米种出苗到三叶一心之后,玉米种种子本身的营养完全消耗,就会产生生理需肥。因此需要外界营养的供给,玉米苗才会继续吸收养分,维持原有的生长状态。  7、移栽时间&&三叶一心时期是玉米苗移栽最佳时间,&&要把握好这个时间。如果移栽时间晚了,玉米苗成了高脚苗;时间过早,玉米苗太小,太早太晚都会影响玉米返青时间,甚至影响到产量。  8、移栽密度&&移栽密度要根据品种特性、坡向等条件。因为玉米植株的长势分为紧奏型、半紧奏型、平展型,紧奏型透风透光强,需肥量高,密度大,一般成活苗为4000株/亩左右;半紧奏型比平展型密度大,半紧奏型的密度一般为株,平展型一般为3000株左右。坡向分为向阳坡和背阴坡,向阳坡通风透光比背阴坡要好,因此向阳坡密度可以比背阴坡大。  9、移栽行向&&根据理论要求为东西行向,东西行向透光性强、吸收光照多,呼吸强度大。但必须要因地制宜,根据风向确定移栽行向,一般是顺风向移栽,透风性强,降低倒伏概率。  10、肥料配比&&玉米是需肥量大的作物,N肥的流动性好,当季利用率高,一般作为追肥。N肥量施用过多,玉米苗徒长,形成头重脚轻的态势,抗倒伏性差,N肥施用量不足,前期提不起玉米苗来,势必会影响产量;P肥的流动性差,当季利用率低,一般作为底肥,作物吸收后,不容易被流失。P肥有抗倒伏、抗冷冻的功能;K肥的流动性较强于P肥、弱于N肥,当季利用率较高,一般底肥、追肥都用,尤其是作为穗肥更好。K肥有抗倒伏、抗冷冻、抗病虫害、增加千粒重、提高品质等多项功能。因此,提高玉米产量,其根据玉米的各个生育期的需肥量,进行N、P、K配方施肥。  11、施肥时间&&玉米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苗期、穗期、花粒期),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营养生长阶段、生殖生长阶段)根据每个生育阶段的生育特点进行阶段性施肥管理。苗期阶段也称为营养生长阶段,从出苗到拔节,是玉米生根、长叶、分化茎节的营养生长阶段,以根生长为中心,因此这个时期是培育壮苗的中心任务;抽穗期阶段包括营养生殖和生殖生长阶段,是从拔节到雄穗开花,此阶段既有跟、茎、叶旺盛生长,也有雌雄穗的快速分化发育。这个阶段施肥必须把握好营养临界期,是决定玉米产量的重要阶段。花粒期称为生殖生长阶段,是以雄穗开花到子粒成熟,包括开花、吐丝和成熟三个阶段,施穗肥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主要阶段。  12、病虫害管理&&病虫害防治是玉米大田管理的主要中心任务,虫害主要危害玉米苗、子粒,减少亩株数或千粒重,降低玉米品质;病害影响玉米的产量最大,有的病害使玉米颗粒无收,如丝黑穗病、纹枯病等。  13、收获时间&&玉米的干物质积累过程,基本上是一个抛物线过程,成熟后,要及时收获。玉米成熟时间是玉米积累干物质最大量,超越收获时间,玉米的释放热量比吸收能量多,则积累的干物质慢慢减少。因此降低玉米的千粒重和品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责任编辑:珍珍新平县农业信息网
新平县农业局
&|&&|&&|&&|&&|&&|&&|&&|&&|&&|&&|&&|&&|&&|&&|&&|&&|&&|&
(07-07)&&(07-07)&&(07-07)&&(07-07)&&(07-06)&&
您现在的位置:&&&&&&
页面功能 【字体&&&小】&&【】&&【关闭】
玉米需肥规律
【发稿时间: 15:15:39】
【作 者:刘智 】
【主 题 词:】
【责任编辑:杨雅清】
【稿件来源:山西省朔城区贾庄乡 】
【审核发布:邱文云】
  一、玉米的需肥规律
  1、玉米的各生育阶段和生育时期
  玉米从播种到成熟,经过若干个生育阶段和生育时期。
  1.1生育阶段 在玉米的一生中,按形态特征、生育特点和生理特性,可分为3个不同的生育阶段,每个阶段有包括不同的生育时期。这些不同的阶段与时期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密切的联系。
  1.1.1苗期阶段
  玉米苗期是指播种至拔节的一段时间,是以生根、分化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本阶段的生育特点是:根系发育较快,但地上部茎、叶量的增长比较缓慢。为此,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早、苗足、苗齐、苗壮的“四苗”要求,为玉米丰产打好基础。该阶段又分播种到三叶、三叶到拔节两个时期。
  a.播种――三叶期
  一粒有生命的玉米种子埋入土中,当外界的温度在8度以上,水分含量 60%左右和通气条件较适宜时,一般经过 4至6天即可出苗。等到长到三叶期,种子贮藏的营养耗尽,称为“离乳期”,这是玉米苗期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土壤水分是影响出苗的主要因素,所以浇足底墒水对玉米产量起决定性的作用。另外,种子的大小和播种深度与幼苗的健壮也有很大关系,种子个大,贮藏营养就多,幼苗就比较健壮;而播种深度直接影响到出苗的快慢,出苗早的幼苗一般比出苗晚的要健壮,据试验,播深每增加2.5厘米,出苗期平均延迟一天,因此幼苗就弱。
  b.三叶――拔节期
  三叶期是玉米一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玉米从自养生活转向异养生活。从三叶期到拔节,由于植株根系和叶片不发达,吸收和制造的营养物质有限,幼苗生长缓慢,主要是进行根、叶的生长和茎节的分化。
玉米苗期怕涝不怕旱,涝害轻则影响生长,重则造成死苗,轻度的干旱,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和下扎。
  1.1.2.穗期阶段
  玉米从拔节至抽雄的一段时间,称为穗期。拔节是玉米一生的第二个转折点,这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就是叶片、茎节等营养器官旺盛生长和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强烈分化与形成。这一时期是玉米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也是田间管理最关键的时期。为此,这一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促进中上部叶片增大,茎秆墩实的丰产长相,以达到穗多、穗大的目的。
  1.1.3.花粒期阶段
  玉米从抽雄至成熟这一段时间,称为花粒期。玉米抽雄、散粉时,所有叶片均已展开,植株已经定长。这个阶段的生育特点:就是基本停止营养体的增长,而进入以生殖生长为中心的阶段,出现了玉米一生的第三个转折点。为此,这一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保护叶片不损伤、不早衰,争取粒多、粒重,达到丰产。
  1.2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1.2.1.生育期
  玉米从播种至成熟的天数,称为生育期。生育期长短与品种、播种期和温度等有关。一般早熟品种、播种晚的和温度高的情况下,生育期短,反之则长。
  1.2.2.生育时期
  在玉米一生中,由于自身量变和质变的结果及环境变化的影响,不论外部形态特征还是内部生理特性,均发生不同的阶段性变化,这些阶段性变化,称为生育时期,各生育时期及鉴别标准如下。
  (1)出苗期: 幼苗出土高约2cm的日期。
  (2)三叶期: 植株第三片叶露出叶心2-3cm。
  (3)拔节期: 植株雄穗伸长,茎节总长度达2-3cm,叶龄指数30左右。
  (4)小喇叭口期: 雌穗进入伸长期,雄穗进入小花分化期,叶龄指数46左右。
  (5)大喇叭口期 :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雄穗进入四分体期,叶龄指数60左右,雄穗主轴中上部小穗长度达0.8cm左右,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状。
  (6)抽雄期: 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cm。
  (7)开花期: 植株雄穗开始散粉。
  (8)抽丝期: 植株雌穗的花丝从苞叶中伸出2cm左右。
  (9)子粒形成期: 植株果穗中部子粒体积基本建成,胚乳呈清浆状,亦称灌浆期。
  (10)乳熟期: 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迅速增加并基本建成,胚乳呈乳状后至糊状。
  (11)蜡熟期: 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接近最大值,胚乳呈蜡状,用指甲可以划破。
  (12)完熟期: 植株子粒干硬,子粒基部出现黑色层,乳线消失,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
  一般大田或试验田,以全田 50%以上植株进入该生育时期为标志。
  2、玉米在各生育阶段的需肥特点
  2.1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从土壤中不断地吸收各种养分,合成供给自身生长发育的有机物质。在整个生育期中,玉米吸收最多的养分元素有N、P、K、S、Ca、Mg。在玉米的一生中吸收的养分以N 最多,K次之,P较少。由于土壤中大部分元素可以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因而在生产上施肥主要是施N、P和K三种肥料。
  2.2玉米全生育期对N、P、K的吸收基本表现为"少-多-少"趋势。即苗期生长慢,植株小,吸收养分少;拔节至开花期,生长很快,吸收养分多;生育后期,生长减慢,吸收养分少。
  2.3每生产100kg玉米籽粒所吸收的养分量,受土壤、气候(雨量、温度、光照)品种、产量等因素的影响。随着产量的增加有所减少,但氮素例外。实验表明,玉米吸收N、P、K的比例(N:P2O5:K2O)平均为1:0.48:0.79。
  2.4 玉米吸收养分与干物质积累进程一致。吸收氮、磷、钾的数量占同期干物重的百分率均是前期高,后期逐渐减少。玉米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不同。根据研究表明,从拔节到抽雄期是玉米养分需要的高峰期,在这一阶段,干物质积累虽然只有1/3左右,而N元素累计吸收量占全生育期的50%、P占48%、K占71%。在这一生育期间,既有营养生长,又有生殖生长,这一时期的养分供应状况,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极为重要。
  2.5玉米不同器官营养元素的分配
  玉米收获物中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数量不同,氮、磷、钾的含量亦有很大的差异。玉米亩产700千克,玉米收获物中不同器官氮、磷、钾含量的顺序是:
  氮:籽粒>叶片>茎秆>叶鞘>苞叶>穗轴>雄穗
  磷:籽粒>叶片>叶鞘>穗轴>苞叶>茎秆>雄穗
  钾:籽粒>叶片>茎秆>苞叶>穗轴>叶鞘>雄穗
  玉米不同器官氮、磷、钾向籽粒转移数量多少的顺序是:
  氮:茎秆>叶片>苞叶>叶鞘>穗轴>雄穗
  磷:茎秆>苞叶>穗轴>叶片>叶鞘>雄穗
  钾:叶片>茎秆>苞叶>叶鞘>穗轴>雄穗
【网站声明】
1.本网站为纯公益性服务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
2.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4.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主办单位:玉溪市新平县农业局&&& 电话:
网站维护:新平县农业信息中心&&& 电话: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富新路98号&&&&& &&&&&&&&&&&&&&&&&&
备案编号:滇ICP备0600947&
&&&&&&&&&&&&&&&&&&&&&&&&&&&&&&&&&&&&&&&&&&&&&&&&&&&&&
技术支持:玉米需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玉米深加工项目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