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笔承传统,虽然书写缓慢,却能意兴悠悠 喂出来续写200字一段

广州市201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
  广州市201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2015.3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安谧/裨益&&&&&&&蹊跷/阻挠&&&&&&&切题/切磋琢磨B.缉拿/嫉妒&&&&&对峙/侍奉&&&&&&&处方/设身处地C.作祟/遂愿&&&&&骨骼/恪守&&&&&&&抹布/涂脂抹粉D.悭吝/阡陌&&&&&&&羞赧/赦免&&&&&&&倔强/强人所难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生活中,总有人爱夸夸其谈,他的话可能使你心生向往,也可能使你心生鄙夷。你也许觉得他的话夸张得没谱,荒唐得无与伦比,而他看上去却还是一本正经。这时,精神心理专家会提醒你——这可能是“夸大妄想症”的症状。A.鄙夷&&&&&&&B.无与伦比&&&&&&&C.一本正经&&&&&&&D.症状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台风“海鸥”不日将登陆我省,省防汛总局召开紧急会议,积极部署对该台风的研究分析、预先判断和灾害防御等问题。B.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通过交流互鉴和创造性发展,使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C.岭南名园余荫山房是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以小巧玲珑、布局精细著称,为纪念先祖的福荫,取“余荫”二字为园名。D.有关负责人指出,公车过多不仅影响环保、浪费能源,而且容易衍生腐败,损伤政府公信力,不利于节能活动的推行。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工匠们会选用与雕塑对象外形接近的石材,以求用最简略的加工、最少量的雕凿来完成创作。②而加工的重点则集中于刻画如头部、面部等特征最为明显与突出的地方,以便使整个雕塑产生动静结合、虚实对比的效果。③因此,这个时期的作品的造型受到石质材料的限制,尚不能充分自由发挥。④西汉时期,冶铁技术不发达,工匠们没有足够锐利的工具来完成对石雕的镂空、透雕及打磨等工艺。⑤一种造型艺术风格的形成,是受当时使用的材料和工具的限制和影响的。⑥在此基础上,工匠们再对创作对象的主体,如身躯、四肢及大的动势上进行粗略的雕凿,以求神似。A.④⑤⑥②①③&&B.⑤④⑥③①②&&C.④⑤①⑥②③&&&D.⑤④③①⑥②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题。邓训字平叔,少有大志。显宗即位,初以为郎中。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建初三年,上谷太守任兴欲诛赤沙乌桓,乌桓怨恨谋反,诏训将黎阳营兵屯狐奴,以防其变。训抚接边民,为幽部所归。六年,迁护乌桓校尉,黎阳故人乐随训徙边。鲜卑闻□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①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诸羌激忿,遂相与解仇结婚,交质盟诅,众四万余人,期冰合渡河攻训。先是,小月氏胡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缘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虽首施两端,汉亦时收其用。时迷吾子迷唐,别□武威种羌合兵万骑,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训曰:“不然。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经常屯兵,不下二万,转运之费,空竭府帑,凉州吏人,命县丝发。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遂令开城,悉驱群胡妻子内之。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胡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刺。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训因发湟中秦、胡兵,出塞掩击迷唐于写谷。永元四年冬,病卒官,时年五十三。胡人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戎俗父母死,耻悲泣,皆骑马歌呼。至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曰:“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前乌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空城郭。吏执,不听,以状白校尉徐傿。傿叹息曰:“此义也。”乃释之。(选自《后汉书·邓寇列传第六》,有删改)【注】①烧当种羌迷吾:烧当种羌,与后文的“武威种羌”均为当时的羌族部落名称。迷吾,部族首领。②小月氏胡:西北少数民族。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众四万余人,期冰合渡河攻训&&&&&&&&&&&&&期:期望B.缘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缘:因为C.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怀:安抚D.胡人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临:吊丧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鲜卑闻□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②时迷吾子迷唐,别□武威种羌合兵万骑③开门内我妻子,□得父母A.①之&&②与&&③因&&&&&&&B. ①其&&②于&& ③因C.①其&&②与&&③乃&&&&&&&D. ①之&&②于&& ③乃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B.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C.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D.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邓训统率黎阳营的士兵屯守在狐奴,安抚接纳边境地区的百姓,他驻守之处成为幽州地区百姓投奔的地方。B.诸羌谋反时,邓训被朝廷任命为乌桓校尉,以防羌人的进攻,后来又率领湟中秦、胡兵出塞对迷唐发起攻击。C.邓训没有任由羌人和胡人互相攻击坐得渔翁之利,而是打开城门收容胡人的妻子儿女,帮助胡人度过危机。D.邓训五十三岁时病死在任上,胡人都非常悲痛,他们大吼长号,有的甚至自残身体,想要追随邓训而死。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①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3分)②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4分)(2)胡人为什么爱戴邓训?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3分)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江&际郑谷①杳杳渔舟破暝烟,疏疏芦苇旧江天。那堪流落逢摇落,可得②潸然是偶然?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兵车未息年华促,早晚闲吟向浐川③。【注】①郑谷:唐末著名诗人。②可得:哪能,怎么会。③浐川:即浐水,位于长安之东。(1)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可得潸然是偶然”的感慨?(4分)(2)请从炼字的角度品析颈联中“迷”或“送”的妙处。(3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子曰:“志士仁人,&&&&&&&,&&&&&&&。”&&&&&&&&&&&&&&&&&(《论语》)(2)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3)&&&&&&&,&&&&&&&。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4)&&&&&&&&&&&,&&&&&&&&&&,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回归东方生态文化的经典价值王岳川当今世界正在兴起一种“回归经典”的文化大潮。人文学者应该在回归经典中“守正创新”,在“物质现代化”进程中开始实现“精神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必须从本民族高度向人类共同高度出发,坚持文化拿来与输出中的自主创新,使中国思想成为人类思想。中国文化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方面,即思想文化、艺术文化、实用文化。思想文化主要是儒道佛三家。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佛家文化主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除思想文化以外,还有以琴棋书画为主的艺术文化和节日民间文化。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内容表现为思想文化。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命脉,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幽眇境界和自由精神。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冲突中建立自己的形象和本质,相反,中国人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中把握自己的本真精神,获得自己的本质特征。中国文化中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分别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三个维度。儒家强调的是“和谐之境”,道家强调的是“妙道之境”,佛家强调的是“慈悲之境”。和谐、妙道、慈悲是三家的最高境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一种中庸平和、辩证宽容、知足常乐、幽默圆熟的多元特性。文化是不止息的精神生态创造过程,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构成一个鲜活的生命体,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氛围,一个具有宇宙论、生死论、功利观、意义论的东方价值整体。中国文化逐渐世界化正在成为可能。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西方现代性扩张导致的东方各国的“全盘西化”浪潮,已经被百年历史证明不是东方的福音,而是人类单面化和异化的开始。人类遭遇的问题,核大战也罢,资源耗尽也罢,环境污染也罢,沙漠化也罢,海啸也罢,都告诉人们一个事实,现代性到了极度膨胀的程度就会反过来毁灭人类。现代性为人们承诺美好生活的同时,又带给人们太多的生态灾难: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精神生态危机、文化生态危机,它使得森林毁灭、水土流失、河海污染、物种退化、精神失落、道德沦丧、心态失衡,形成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大灾场。人类的精神生态遭遇到空前的危机。在欧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导引下,无论是亚洲还是非洲都正在走向“理论翻新时代”和“肉体体验时代”。于是,升级、突破、扩展、肉身感、消费主义就成为这代人的精神轨迹。当代人成为从旧的“经验时代”蜕变出来又仰望着“理论时代”的中间人,他们从生活话语方式、日常行为模式和当下时尚态度中,将生活娱乐化、文化流行化、生命肉身化、精神平面化。这些因素在一种“新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当代人的想象、城市的色彩和气质、周边的环境和思维的演变。面对精神生态失衡的消费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哲人们提倡具有文化生态意义的“重回乡土、感受生命大地”的精神复归方式。东方差异性文化使得西方一流思想家开始了对“东方”的全新关注。如果我们什么都“拿来”而不“输出”的话,东西方文化就会出现文化生态失衡问题。可以认为,西方正在吸收东方文化精神而从事人类文化的新整合。换言之,新世纪西方知识界将目光转向东方,必将给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和社科认识模式以新思维,并将给被西方中心主义边缘化的东方知识界带来重新估价一切价值的勇气和重新寻求人类未来文化新价值的文化契机。(选自日《中华读书报》,有删改)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12.关于“中国文化”,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中国文化只要坚持拿来,同时坚持输出,就能使中国思想成为人类思想。B.中国文化的精神命脉是思想文化,它主要由儒、道、佛三种文化构成。C.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谐之境”,中国人以此来把握自己的本真精神。D.中国文化是一个具有多元性的东方价值整体,并且具有鲜活的生命力。E.中国文化虽然已经世界化,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全盘西化”浪潮的冲击。1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西方现代性可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但也可能给人类带来毁灭的危险。B.当代人已经从旧的“经验时代”走出,却还没真正走进新的“理论时代”。C.受欧美现代性、后现代性影响,亚洲和非洲人的精神生态遭遇空前的危机。D.全盘西化并没有给东方带来福音,这使得西方一流思想家将目光转向东方。14.西方现代性扩张有什么后果?请结合文意概括。(4分)15.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4分)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教育文化交流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旨在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融合,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目前已成为汉语教学推广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和全球品牌。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相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隘&口[俄]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①早已入夜,可我依然在山中艰难地迈步,朝隘口走去,顶着风,穿过冷飕飕的迷雾。那匹身上湿漉漉的疲惫的马儿被我牵着,也无望而又顺从地跟在后面,把两只空马镫晃得丁当直响。黄昏时分,我曾在松林里歇息。我望着脚下那无底的深渊,就如通常登高俯瞰时那样浑身是劲,心里充满自豪。从这儿还能分辨出闪耀在下方远处渐渐变暗的谷地和狭隘海湾边的灯火,海湾往东延伸,缓缓地扩展开来,像浅蓝色的峭壁一般影影绰绰地往上升起,围住了半爿天空。但天色很快就变黑了,我慢慢地走近一片森林。山岭变得越来越阴森和威严,而在高低起伏的山岭支脉之间的空隙处,聚积着被上方风雨驱赶而来的浓雾……夜晚来到了,我久久地穿行在迷雾中,走在发出喧哗的山间松林那黑压压的拱顶下面,一边低着头躲开阵阵寒风。过了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我每分钟都觉得隘口就在两步之外,可是遍布石头的光秃秃的上坡路却不见尽头……我停下脚步,心里深感失望。由于紧张和疲劳,我浑身发抖。身上的衣服被融雪浸得湿透,寒风直钻衣内,冷得刺骨。要不要呼喊求助?不过,现在甚至牧羊人都同山羊和绵羊一起躲进了自己那些破旧的农舍里,谁会听到我的喊声呢?我恐惧地环顾四周:“我的上帝!难道我迷路了吗?”已经很晚了。远处的松林在有气无力地低吼。夜变得越来越神秘,我感觉到了这一点,尽管既不知道时间,也不知道身在何处。此刻,深邃的谷地中最后一星灯火也熄灭了。灰蒙蒙的浓雾笼罩其上,似乎意识到它漫长的时辰已经来到,大地上的一切均已死灭,似乎永远不会再有早晨,只有重重迷雾在不断膨胀,将夜半还森然耸峙在那儿的巍巍群山包裹起来。此刻,只有遍布山峦的森林在低声吼叫,而在荒凉的隘口上空,飞雪变得越来越稠密。我躲着寒风,朝马儿转过身去。那是同我在一起的唯一的生物!可是,马儿没有瞧我一眼。它又湿又冷,弓着背,背上笨拙地高耸着一副鞍韂,顺从地低着头,耷拉着双耳。于是,我气呼呼地拉起缰绳,再次面对湿漉漉的飞雪和寒风,再次顽强地迎着风雪走去。当我企图看清周围的一切时,只见到一片灰白色的混沌,夹着纷纷扬扬的雪花,使人迷离。当我静心倾听时,我只能分辨出风在耳际的呼啸,以及背后单调的丁当声:这是两只马镫在碰撞、敲击。不过,很奇怪,心头的失望反而使我坚强起来!迈出的步子变得更大胆了,由于经受了这一切磨难而无法向谁倾诉郁积满怀的愤懑与怨言,倒反而使我感到欣然而喜。这股怨气已经转化为一股忧郁而又坚定的韧劲,我准备熬过一切,而在煎熬中,无望也会令人喜悦。最后,终于到了隘口。不过,这对我来说已经是无所谓了。我走在空旷平坦的荒原上。风把雾气吹成一缕缕的长条,还想把我刮倒在地。可是,我对它毫不在意。光凭着风的呼啸和雾气的绵延便可以揣测,山里的夜晚已有多深。在下方的谷地里,渺小的人们早已在渺小的农舍里安眠;但我并不着急,我咬着牙往前走,一边对马儿喃喃地说:“走吧,走吧。只要不倒下,咱们就慢慢地走下去。在我的一生中,这样艰险、冷落的隘口已不知有过多少回了!痛苦、折磨、疾病、爱人的背弃、朋友的负义像黑夜一般朝我袭来。终于挨到了这一时刻,要同业已习惯的一切告别了。”于是,我咬紧牙关,把那根在旅途中赖以支撑的拐杖又拿到了手里。通向新的幸福的上坡路是陡峭和崎岖的,山顶上等待我的是迷雾和风雨,隘口边我将感到可怕的孤独……然而,咱们还是向前,向前!我艰难地迈着步,踉踉跄跄,好像在睡梦中一般。离拂晓还早着呢。我不得不整夜往山下走,到谷地去。也许只有在黎明时分才得以在某个地方好好睡上一觉。蜷缩着身子,只有一种感觉——在受冻之后领略一下暖和的惬意。明天,白昼的人们和太阳又会使我欢欣,又会久久地将我迷惑……但要是我在什么地方倒下呢?那时就会永远留在黑夜和风雪之中,留在自古以来一直如此荒凉的山崖上了。(选自上海译文出版社《蒲宁中短篇小说选》,冯玉律译,有删改)【注】①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俄国作家,193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6.文中画线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17.“我”在通过隘口前后,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5分)18.文中隘口、谷地、马的形象具有什么象征意义?能给人怎样的启示?请选择其中两个简要阐述。(6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无论什么到他嘴里都成了哲学”李竞西①梁漱溟先生是我的老师,我愿意把我心里的老师写出来。只是这样写出来,不说好,不说坏;否则,非“标榜”,即“背本”也。②先说个故事。他在侄女婚宴上训话,在说了段夫妇应相敬如宾的理论后,举例说:“如像我初结婚的时候,我对于她(手指着在座的太太)是非常恭敬,她对于我也是十分的谦和……因为敬是相对的,平衡的……”话还没有完,他太太大声地叫起来:“什么话!瞎扯乱说!无论什么到你嘴里都成了哲学了……”“无论什么到他嘴里都成了哲学”,抛开其中略带嘲讽的意味,这倒是一个很准确生动的评价,梁漱溟的人生在很大意义上是哲学化了的。③我觉得哲学家之所以异于人者,肯用心而已!一事一物,在旁人不成问题者,哲学家以为成问题,研而究之,哲学以出。其所以成问题不成问题者,在肯用心与不肯用心而已!漱溟先生常说他是问题中人。他告诉我们说:“我初入中学时,年纪最小,但对于宇宙人生诸问题,就无时不在心中,想到虚无处,常常睡不着觉。那时我很憔悴,都有白发了,同学都赶着叫我‘小老哥’。”这位小老哥一生就是找问题,想问题,钻问题,解决问题,又生问题,循环不已。④漱溟先生无时不在问题中,无时不是很用心地去求得解决问题。因为他用了心,很周密地想过,他的结论自然为他宝贵,咬得极真极透,不轻易因为人的反对而动摇;也就是说,他有时过于固执与夸大。等到若干时以后,他自己感觉不对时,也可以很快地改变,改变到和以前相反的方面去,于是他又可以说出他转变了的这一套来,叫人首肯。有人批评漱溟先生的哲学前后不对嘴,其实这正是他的可爱处。他常常说起以前的哪里不对,哪点理论不通、幼稚;他一样的说他前后不对嘴,他说:“前后一致那是说永远的错误!”⑤我们说漱溟先生是哲学家,其实他并不如一般哲学家们的大谈其哲学;他是一个社会主义者,是一个实践者,是一个努力于现世的人。他对社会的热忱恐怕很少人能及。我们不会忘记“五四”前后有一本传遍了知识界的小册子《吾曹不出如苍生何》,那便是漱溟先生的热忱的流露。他痛嫉当时社会的污浊而毅然以天下大事为己任,他主张接受西洋文化,也主张复兴民族精神。⑥他曾经一度——长达七八年的时间——暗中出了家。我们说他出家是指他心理现象和思想的归趣而言,形式上并未和俗人两样。《印度哲学概论》便是他研究佛学后而写成的,后来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演讲,他的思想便开始变迁,直到现在的“乡村建设”①。⑦这变迁很简单:因为人生问题感到烦闷,便往佛学中走,稍有所得,便徘徊往返;可是佛学能救一人而不能救天下人,他便研究到儒学和西洋哲学,发现东西文化之趋异,亦即发现了今日中国问题的主因。他认为中国百年来所以混乱,是因为东西文化相冲突,社会组织构造崩溃,让一切都陷入无秩序状态中;要中国有办法,根本是建造新的社会秩序,而此新社会秩序必然是东西文化的沟通调和,必然是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自动起来本着固有民族精神,容纳外来科学技术以组成一最进步的团体。“乡村建设”即是本此意念而做的努力。他抛弃了都市生活到一个偏僻的乡村里去,很高兴地天天念着为中国开前途。⑧漱溟先生是很崇信中国的儒者之道的。现在,他由出世的佛家转到入世的儒道;由全盘接受西洋文化转到复兴中国民族精神,这点使赞美他的人赞美他,攻击他的人攻击他。他酷爱和平,想在维持现状的和平下培养民族生机,有人说他不免太中庸了些;但我很赞成他,甚至于他再信佛开佛会,跪在佛前祈祷赐给和平,以待乡村建设的成功,我也赞成。我也是只求和平的人,和平得到了,什么都有办法了!(节选自《二十今人志》,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有删改)【注】①“乡村建设”:指“乡村教育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一个社会运动,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以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19.梁漱溟先生哲学化的人生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20.本文是一篇评传,请以第三段为例,简析评传的文体特征。(5分)21.梁漱溟先生是一个对社会充满热忱的人,但他却一度出家。你对此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6分)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2.在下面对话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清晰,语言连贯得体。张&宇:你好。你们的短信说“货品已经发出,预计二日到”,今天已经第三天了,怎么货还没到呢?网店客服:不好意思,&&&&&&&&&&&&&&①张&宇:噢,那我就在2号等着签收了。还有,你们短信说“已付包装费保险费送货费由收货方付”,我到底该付哪些费用呢?网店客服:&&&&&&&&&&&&&&②张&宇:我明白了。谢谢!网店客服:&&&&&&&&&&&&&&③张&宇:没关系。你们能改进工作就行了。23.为弘扬汉字文化,穗城中学将举办汉字听写大赛。为配合组委会的宣传,请你根据右边的漫画,给下面的内容续写一段文字,作为大赛的宣传语。要求:语言鲜明生动,句式整齐。纤笔承传统,虽然书写缓慢,却能意兴悠悠;六、本大题1小题,6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面对一项活动,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有的人引领大家,走在前面;有的人跟随众人,参与其中;有的人静静旁观;有的人质疑批评……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201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考点分值答案说&&&&&&明1字音识记3AA.mì/bì,qiāo/náo,qiè/qiē。B.jī/jí,zhì/shì,chǔ。C.suì,ɡé/kè,mā/mǒ。D.qiān,nǎn/shè,jiànɡ/qiǎnɡ。2词语运用3B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形容超出一切,好到极点。褒义词,此处感情色彩不符合语境,可以改为“匪夷所思”。A.鄙夷:轻视,看不起。C.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D.症状:机体因发生疾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感觉和状态。3语病辨析3BA.搭配不当。“部署……问题”应改为“部署……工作”。C.成分残缺。“为纪念先祖的福荫”缺乏主语,应在前面加上“邬彬”。D.语序不当。“不利于节能活动的顺利推行”应移到“浪费能源”这句话之后。4语言连贯3D第⑤句是整个语段的总起句,引出中心观点。第④句对应第⑤句的观点,是例证。第③句中的“这个时期”对应第④句的“西汉时期”,“因此”一词与第④句构成因果关系。①⑥②三个句子是西汉时期工匠们的具体做法。第⑥句“在此基础上”承接第①句中工匠们的选材,第②句中的“而”字与第⑥句构成顺承关系,具体说明工匠们在工具与材料的限制下具体的操作手法。5文言实词3A期:相约,约定。6文言虚词3C①其,他的,代词,表领属关系;之,他,代词,一般用作宾语。此处应用表领属关系的“其”。②与,跟、和,介词,用于引出对象;于,在,介词,用于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本句后有表示对象的“武威种羌”,故应用“与”。③乃,才、这才,副词;因,于是、就,连词。此处前后暗含条件关系,故应用“乃”。7文言断句3D本句写邓训在胡人病重时,不让他们自杀,而是给他们治疗一事。“困疾者”是治疗的对象,“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是邓训制止胡人们自杀的行为,“使医药疗之”是治疗的行为,“愈者非一”是治疗的结果,“小大莫不感悦”是胡人们对邓训的感激。8内容归纳3B诸羌谋反时,大臣们推举邓训取代张纡为护羌校尉,并非乌桓校尉。9.(10分)(1)【文言翻译】(7分)①因此羌人各部落非常愤怒,谋划想要报仇,朝廷担心这件事。[3分。“由是”“谋”各1分,大意1分。]②推究胡人各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我们的恩惠和信用不够。[4分。“原”“得意”各1分,判断句式1分,大意1分。](2)【信息筛选】(3分)邓训用恩德信用对待胡人。(1分)在胡人遭受攻击的时候,打开城门收容胡人的妻子儿女;(1分)邓训制止胡人病重时自杀的行为,为他们治愈疾病。(1分)[3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邓训字平叔,年轻时有远大志向。汉显宗即位,最初任用邓训为。邓训乐善好施,礼贤下士,士大夫大多归附他。三年,上谷太守想杀掉赤沙,乌桓心怀怨恨,图谋反叛,皇帝下诏命令邓训统率黎阳营的士兵屯守在狐奴,来防备乌桓叛乱。邓训安抚接纳边境地区的百姓,使狐奴成为幽州地区百姓投奔的地方。建初六年,邓训被提升为护乌桓校尉,黎阳营的老部下乐意跟随邓训迁徙到边疆。听说了邓训的威望恩德,都不敢南下接近边塞。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杀迷吾等人,因此羌人各部落非常愤怒,谋划想要报仇,朝廷担心这件事。大臣们推荐邓训取代张纡为护羌校尉。羌人各部落十分愤怒,于是相互消除仇怨缔结婚姻,交换人质结成联盟,会集四万多人,约定黄河结冰后渡河攻打邓训。先前,胡人散居在塞内,能作战的有两三千骑兵,因为骁勇健壮,每次和羌人交战,常常以少胜多。虽然他们首鼠两端,但汉朝也时常收容并使用他们。当时迷吾的儿子,另外和武威种羌合兵共一万多骑,来到塞下,不敢攻打邓训,先想胁迫月氏胡人。谋士们都认为羌人、胡人互相攻击,对朝廷有利。邓训说:“不对。现在张纡不讲信誉,羌人各部落大举行动,汉朝平时驻守的兵力不少于二万人,运送军需品的费用,白白耗尽了官府的钱财,的官吏百姓,命悬一线。推究胡人各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我们的恩惠和信用不够。现在趁他们处境危急,用恩德来安抚他们,可能会有用处。”于是下令打开城门,让所有胡人的妻子儿女全部进来。从此的胡人都说:“汉朝常想让我们相互争斗,现在邓使君用恩德守信来对待我们,开门收容我们的妻子儿女,我们才能够与父母团聚。”大家都很高兴,叩头说:“我们听从邓使君的命令。”邓训于是安抚供养其中数百个勇敢的少年,作为自己的随从。胡人的风俗以病死为羞耻,他们每当病重面临绝境,就用刀自杀。邓训听说有人病重,就把他抓来绑起来,不给他刀子,派医生治疗他,治好的人很多,大人小孩没有不感激高兴的。邓训乘机征调湟中的秦、胡兵力,出塞后在写谷对迷唐发起攻击。永元四年冬,邓训病死在任上,时年五十三岁。胡人爱戴他,早晚来哭泣吊丧的每天有几千人。按戎人的习俗,父母去世了,子女们以悲伤哭泣为羞耻,都骑着马歌唱呼号。等到听说邓训去世,没有人不大声哭喊,甚至有人用刀子割自己,说:“邓使君已经死了,我们也一起去死吧。”先前邓训任乌桓校尉时属下的官民都在吊丧的路上奔走,以致城中人都走空了。城中的官吏抓住他们不让走,但人们并不理会,官员们把情况告诉校尉徐傿。徐傿叹息说:“这是大义啊。”便释放了他们。10.【古诗鉴赏】(7分)(1)在外飘泊,看到秋景萧瑟,想到自己年华老去,国家战乱不息,种种原因都让诗人悲从中来,所以发出“潸然”并不是“偶然”的感慨。[4分。“在外飘泊”“秋景萧瑟”“年华老去”“战乱不息”,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2)示例①:迷,使……迷失方向。江面上白波万顷,让归宿的白鹭都迷失了方向,突出了秋天江面的渺远、苍茫。示例②:送,送走。秋天的黄叶送走了寒蝉,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秋天的萧瑟凄清。[3分。解释字义1分,结合诗句内容分析1分,表达效果1分。言之成理即可。]11.【名篇名句】(6分)(1)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2)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3)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4)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6分。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空不给分。多选只按前3题给分。]12.【概念理解】(5分)BD(A.原文“中国现代化……坚持文化拿来与输出中的自主创新,才能使中国思想成为人类思想”。C.“和谐之境”只是儒家的最高境界。E.“已经世界化”与原文不符,原文只是“成为可能”。)[5分。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13.【内容整合】(3分)D(原文是“东方差异性文化使西方一流思想家开始对‘东方’的全新关注”,而不是“全盘西化并没有给东方带来福音”。)14.【内容概括】(4分)导致东方各国的“全盘西化”(或使人类单面化和异化),带给人们各种生态灾难。[4分,答对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15.【观点分析】(4分)中国现代化必须坚持文化拿来与输出中的自主创新,才能使中国思想成为人类思想;如果只“拿来”而不“输出”,就会导致文化生态失衡。设立孔子学院就是一种文化“输出”的自主创新,能给西方中心主义以新思维,促进人类文化融合,避免文化生态失衡。[4分,观点2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16.【写法分析】(4分)渲染登山路上阴森恐怖的气氛,衬托人物迷茫恐惧的心情,为后文写“我”依靠顽强的意志通过隘口作铺垫。[4分。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17.【思路分析】(5分)通过隘口前,充满自豪;走向隘口时,开始感到孤独迷茫、恐惧失望,后来又变得坚定,充满信心与欣喜;通过隘口后,变得平和与豁达。[5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意思对即可。]18.【主题探究】(6分)(1)隘口:象征人生道路上的难关或考验。人要有坚定的勇气与顽强的意志,才能闯过一道道难关。(2)谷地:象征我们的人生目标。心中有目标,才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坚定前行,一往无前。(3)马:象征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伙伴。他不一定能给你带来鼓舞与力量,但他能陪伴你走过艰难的人生路。[6分。答对一点3分,其中象征意义1分,启示2分。意思对即可。]19.【内容概括】(4分)①无论什么到他嘴里都成了哲学。②时刻用心去寻找、钻研并解决问题。③努力将哲学付诸实践。[4分。答对第①点1分;答对第②③点中一点2分,两点4分。意思对即可。]20.【特征分析】(5分)作者先分析评价哲学家与一般人的区别,接下来叙写梁漱溟先生回忆自己中学时代因想问题而憔悴的经历,最后对梁漱溟先生作出整体评价。这样写体现了评传“评中有传,传中有评”(“评传结合”)的文体特点。[5分。阐述分析,3分;文体特征,2分。意思对即可。]21.【问题探究】(6分)他的出家是指心理现象和思想的归趣而言,形式上还和俗人一样,并非真的遁入空门。(3分)梁漱溟先生出家的经历,看似与“对社会充满热忱”相违背,但这样做其实是为了寻找解救天下人的方法,与后来转向儒学的目的是一致的。(3分)[6分。意思对即可。]22.【简明、连贯、得体】(6分)(1)我们的意思是“本月2号”到货。(2)我们已付包装费,保险费和送货费由您付。(我们已付包装费、保险费,送货费由您付。)(3)对不起,我们工作不细致,给您带来了不便。[6分。答对一句2分。]23.【鲜明、生动、句式选用】(6分)答案示例:双手变鼠标,看似输入快捷,实则尴尬重重。[6分。每句2分。表述合理即可。]24.【写作】(60分)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基础等级50分内容25分一等(25~21)二等(20~16)三等(15~11)四等(10~0)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没有什么内容感情虚假表达25分一等(25~21)二等(20~16)三等(15~11)四等(10~0)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书写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书写较工整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书写潦草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难辨发展等级10分一等(10~8)二等(7~6)三等(5~3)四等(2~0)立意深刻材料丰富语言有文采见解、构思新颖立意较深刻材料较丰富语言较有文采见解、构思较新颖立意略显深刻材料略显丰富文句略有表现力见解、构思略有新意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例子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新意说明: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要求。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级评分,直至满分。③未拟标题扣2分。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④套作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关于扣字数分的评分细则】①写了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②写了400字的文章,20字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③写了300字的文章,15字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④写了200字的文章,10字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⑤写了100字的文章,5字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⑥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⑦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评0分。⑧完全空白的,评0分。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乙己续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