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优主演的电影的字辈是什么?

您好, []|
车晓做客腾讯 葛优张涵予按辈分都是我叔叔
主持人王可:私底下也跟你经常叙叙旧。 车晓:私底下很熟了。 主持人王可:这部戏跟张涵予的合作也杀青了。 车晓:我也跟他合作了两次了。 主持人王可:这一次的合作来讲,对于他有没有特别深的印象。 车晓:我们那个戏特别火,我们拍完《最后的99天》,我们刚开机的时候,他得了百花影帝,我们杀青的时候他得了金马影帝。 主持人王可:他拿奖之后有没有跟你分享一下喜悦? 车晓:有,他从台湾出差了几天,回来之后,我就问他,我说张老师,我说张涵予叔叔,没有,我说你拿影帝奖那天晚上睡觉了吗?他说没睡,真没睡,为什么没睡呢?因为那天晚上一晚上都是庆功会,然后早上直接赶飞机了,我说这是不是激动到脑子空白啊?他说没有,他说我就是知道了是我之后,我就站起来,走了这一路,我就想该说什么,思路还算清晰,我觉得,他就是必然会火的一个男演员,他累积到这儿了,一切都荣辱不惊。 主持人王可:你跟这么多大牌的男演员合作,你自己拿奖没有? 车晓:没有,可能就是这个家庭带给我的吧。 主持人王可:我觉得也证明了一件事情,也证明了你的演艺实力也是非常非常厉害的,好像冯导之前也说过,今后可能会有更重要的电影跟你合作,说你是年轻版的。 车晓:不敢自居。 主持人王可:你对自己未来的演艺事业有没有什么样的目标呢?你和他们合作的时候,有想过自己想拿影后吗? 车晓:我真的没有对自己有很具体的规划,三年计划是什么,五年计划是什么,真的没有想过很具体的规划,不想当将军的士兵肯定不是好士兵,我现在很笼统的或者说算是很现实的一个愿望,希望公司在我身上投这么大的精力还有寄予这么大的厚望,能够早一天开花结果,能够早一天看到,当然现在已经显露出来了,我是希望滴水之恩,涌泉相报。ra 主持人王可:其实08年对你来讲是播种的一年,因为不停的在拍影视剧,2009年对你来说应该是一个收获的一年,因为08年的播种,这几部戏马上要在台播出了,有没有新的电影上的计划? 车晓:都没有定,这些都是未知数。 主持人王可:说了这么多工作的事情,我相信前半部分是聊工作,后半部分我们应该聊聊关于车晓自己了,我相信很多的人,因为大家认识你更多的都是看你去演戏,看你去扮演不同的角色,可能真正车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连车晓中文网的小米们都不一定非常清楚,后半部分就聊聊生活中的车晓是什么样子。从小时候聊吧,因为从小就像你说的那样,因为家里面所有的人都是文艺工作者,你什么时候开始对自己的家庭有了,我们家原来都是有这样一个印象? 车晓:没有,因为你生在这个环境就是这样了,所以电视上天天出现的人都是你身边的叔叔阿姨,真的是,我妈妈话剧团那个院,再小就是战友话剧团那个院,并不觉得陌生,也没有说以后自己就会干这个,我妈妈一开始也是不赞成我干这个。 主持人王可:你小的时候是很活跃的。 车晓:我听我妈妈说,我不记得了,说以前过年回姥姥家,姥姥家在沈阳,在姥姥家的火车上,给叔叔阿姨唱一个歌就唱,跳一个舞就跳。 主持人王可:特别胆大,也不害羞。 车晓:不。但是上中学以后就说话脸红害羞。 主持人王可:你小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生? 车晓:特别听话,但是现在反而不听妈妈话了。 主持人王可:中学以前是什么样? 车晓:包括大学以前也是,放了学以后就回家,我妈妈特放心。 主持人王可:有吗? 车晓:小的时候没有,像那种情窦初开,我可能还属于挺晚熟的孩子。 主持人王可:可能人家喜欢你,你自己没有感觉到。 车晓:反正是挺晚熟的一个孩子。 主持人王可:那个时候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 车晓:两点一线,真的是,我现在想想,如果作为演员来讲,真的是你经历更多一点,你经历丰富一点对你的演艺道路是有帮助的,我以前就是活得太简单了。 主持人王可:有多简单?上大学之前? 车晓:包括上大学之后都很简单。
搜索华尔兹:
[责任编辑:ampereli]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娱乐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娱乐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评论视频博客星闻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晚报数字报
第013版:博闻周刊
&&&&&&&&&&
袁克文:风流皇子,兼职流氓
  他的母亲是朝鲜公主,父亲袁世凯当过83天皇帝,他却自己跑到上海,拜青帮还当了几年“老头子”(青帮里的老大)。他,就是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
  1884年,袁克文的生母金氏嫁给中国驻朝鲜通商大臣暨朝鲜总督袁世凯时才16岁。她出身朝鲜安东外戚大族,家族里出过很多嫔妃。金氏带着自己的三位使女嫁给袁世凯时没有想到,这位丈夫给新妻们排位次时,并没有按她的身份来排,而是按着年龄排,把她排成了三姨太(这还不算早就娶在中国老家的正室),金氏一嫁成恨,排在了自己的丫环后面。  袁世凯驻朝鲜时,中国官员还不准在国外娶妻生子,袁世凯就把金氏的头生子以沈氏所生的名义抱出来给百日的客人看。这就是青帮“大”字辈老头子袁克文的出生,这个怪异的身世,好像他一生怪异的开头。  不赞成袁世凯称帝  袁世凯1915年称帝时,老二袁克文27岁,不仅已经妻妾成群,而且在上海天津都开过香堂,当上了青帮老头子。1915年冬天,袁氏在登基前“大典筹备处”按着英国宫廷礼服的款式设计了一系列的皇室服装,包括他自己的,他的皇子、公主的。  在北京试穿皇子服那天,袁克文没有参加,据说,袁克文是未来“皇子”中唯一不赞成他父亲称帝的。这一年文人袁克文还写了一首《感遇》,“乍着微绵强自胜,阴晴向晚未分明。南回寒雁掩孤月,西去骄风黯九城。隙驹留身争一瞬,蜇声催梦欲三更。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高层。”  最后两句被定性成为“反诗”,袁世凯的政敌如获至宝,将这首具有极高文学造诣的政治讽喻诗,变成了他们直击洪宪帝制的利器,而袁克文在被其弟克定告密给父亲后,就被软禁在了北海。  日,袁世凯在居仁堂大厅举行的登基大典冷冷清清。  向袁世凯揭发袁克文写“反诗”的袁克定,是袁家的长子,帝制的积极推手,身份一度是“太子”,试穿皇家服装时,“太子”服也明显区别与其他“皇子”服。  青帮“大”字辈  《袁克文传》中认为1912年袁克文远赴上海是因为长兄袁克定加诸于他的一桩绯闻,袁克文一生绯闻也不少,但是这一次被克定传他淫及父妾。  袁克文避至上海,这个灯红酒绿的世界除了给风雅的袁克文提供了物质享受,还使他有了另一种“身份认同”。他加入青帮的消息,成为各报新闻。  袁克文与另一位文人步林屋在上海拜了兴武六帮老大张善亭为师,列“大”字辈。这个“大”字辈在当时是青帮极长的辈分了。当时在上海长于“大”字辈的人已经没有了,“大”字辈的人也屈指可数,黄金荣、张啸林,是“通”字辈,最后一位海上闻人杜月笙是“悟”字辈。袁克文成为“大”字辈,不光是他花了钱,也与他父亲的身份有关。  袁克文虽是个文人,但极明白事理,他知道自己这个“大”字辈在上海没有什么根基,一到沪上就主动造访了黄金荣。给黄金荣带去的见面礼是10枚英国人铸造的黄金纪念币。袁世凯请英商专门造的,用来纪念他成为大总统。黄金荣拿给杜月笙看后,杜也很欣喜,传说黄金荣又送给了杜月笙三枚。  黄杜二人也极能投其所好,除了在四马路上逛书寓兼寻花问柳的时间,黄杜都会邀袁二公子搓麻,公子旗开得胜连下几城。但最终以输光告终,而黄杜也做尽人情,临走会赠还袁克文几千块钱。  但是克文生来不像是帮派的人,尽管是玩票,帮会与袁氏之间当然还存在着相互利用的关系。但就他自己来说,更多的是仰慕孟尝春申君而已。做个自由自在的游侠,而他周围的人,每遇困境,也能因他一句话而解围——这是由帮他的性质所决定的。  后来父子间的误解消融,袁世凯叫他回京,他也就顺水推舟,因为离家时携带的10万块钱已经挥霍光了。  民国四公子之一  既然当了老头子,袁克文在上海也真的收了16位门徒,然而在传说中,他收了几百人。袁克文风流倜傥却不是高调之人,也不惹是生非。他曾在《晶报》上登过一则门人题名启事。上来就说“不年三十,略无学问,正求师之年,岂敢妄为人师。”才三十岁,正是拜师的时候,哪敢收门徒?这段话看上去谦逊而合理。这份启事中,他还逐一列出16位门徒的名字。不仅是澄清,也是对门生的负责任。后来这16人中唱花旦的伶人金碧艳、金珏屏兄弟行为不检,还被袁克文逐出师门。  他诗词书法均工,收藏鉴赏戏剧无不精通,被称为“民国四公子”之一(另外三位是收藏家张伯驹、少帅张学良、戏剧家红豆馆主溥侗),也是昆曲名票友,擅长《长生殿》和《游园惊梦》。当时的梨园行必须在青红帮的保护之下,才能开业演出,所以梨园行人往往拜青帮中的老头子为师。  电影《霸王别姬》里葛优扮演的“袁四爷”,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形象,从艺术见识看像袁克文,但行事霸道和下场则像后来的戏霸汉奸袁文会(1940年代在天津一手遮天,马三立侯宝林都必须在他控制的园子里说相声),这两位都是天津青帮的著名老头子。  这样一个文人收徒,门徒的成分也很有意思,在上海期间,收入门下的多是艺人,有余叔岩(老生行余派宗师)、俞振霆、俞逸芬、韩世昌。当然还有些军政界里想与他和他父亲拉关系的人。但是1927年回到天津之后,他就真的收了100多门徒,在中国这个最早的通商口岸上,投到他门下的,就开始有洋行里混事儿的买办了。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上千妓女为他出殡  袁克文在天津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4年。日,袁克文病逝于天津英租界58号,42岁。袁克文一生极为复杂矛盾。他在上海期间,还以自己14年抽大烟而一朝戒绝,为戒大烟做过广告,但是回到天津后,又是烟枪不离手,病体不离床。他在去世前刚得了场猩红热,还没痊愈,这位风月盟主就去会了一次旧相好。回家后旧病复发,不治身亡。一生散金无数,而身后笔筒里只被人翻出了20块钱。  给袁克文出殡,自发组织起来的僧尼道士达4000多人,另一支自发的队伍是上千妓女,她们有着统一装束,发系白头绳、胸戴袁克文头像徽章。而名人雅士中还有前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与津门呼应的上海,公祭者中有生前好友周瘦鹃、包天笑、刘山农、孙东吴、刘襄亭等,都是当时知名的文人。  新世纪周刊  &&礼记&&说,尊敬祖先就要立宗祠,立宗祠就必然要聚集族人。懂得做人的道理的,必以亲睦族人为重;修族谱而把远近的族人都联络起来,崇尚亲亲睦邻的纯正风气。-
    二、葛姓历史:
    (一)姓氏来源
  1、是上古夏朝时诸侯有葛伯,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葛;
  2、是古代汉朝时的葛庐,他帮助光武帝起乒立了大功,封为下邳僮县侯,但他将封位让给弟弟,自己渡长江,居住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为吴中葛姓始祖。
  3、以部落名作为姓氏。远古时期,我国有一个部落叫葛天氏(在今河南长葛一带),那里的人民安居乐业,是歌舞之邦,著名的祭祀歌舞《葛天氏之乐》就出在那里。《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这种乐曲的
  记载。葛天氏,后为葛氏。参见《见俗通》。
  4、出自代北鲜卑②族复姓贺葛氏。《魏书.官氏志》载:后魏贺葛氏入中原后,改为单姓葛氏。
  注:文中带有标号词语的注释在《五、附注、大事记表》中。
  (二)郡望③堂号
  晋置顿邱郡④,现在河南省清丰县。
  望出梁国⑤。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有一句“葛天氏之民欤?”葛天氏是上古的一个部落,传说这个部落后代,就以部落名“葛”为姓。据说这个部落比伏羲还来得早。发展和演变:夏代有诸侯国名葛国,是夏朝的盟国,商汤为了起兵反夏,决定逐步消灭夏朝的力量,于是就攻灭了葛国⑥,其后代子孙以国名“葛”为姓,以作纪念。
  (三)名人:葛玄⑦,葛洪⑧,葛贤⑨,葛云飞⑩,葛优○11,葛兰○12(本名:张玉芳)
  家谱,大抵是书玉香门第或官宦之家都有,且有人专管。我们家没有读书人也没有做官的。不会有家谱之类的文献。早年见过的是过年时节供奉的神像。当然也有其他的神像。不同的是除有两老人像外,还有许多小竖格写着各代先祖的名字,这或许起到谱书的作用。也仅是在过年的时候才能供出来。既使这样简单的神像也已成为劫灰了。现在追忆起来,无从着手了。只能从我小候有点模糊印象的人和事写起,这样一来,前五代的先人都被淹没了。
  籍贯问题,先祖千难万险,挑着担子,担着儿女和必需简单用品,从河北省遵化县哪个乡哪个村,逃荒到现在的公主岭郊区葛家屯安家落户,到底是在什么时代,距今多少年了呢?
  三、部分已故家族成员生平简介
  曾祖父葛殿生:生卒年、月不详。曾祖母辽河西梨树县杨家是大户人家,地不少,人称大河西老杨家。有三子、二女,长名葛岫;次名葛峰;三曰葛平;长女即大姑奶嫁冷德;三女嫁梅钧;一个弟弟葛殿起,他有二子,长葛延恒,次葛延中。二女,就排行的老二嫁苇子沟李传庭。排行老四的嫁朝阳坡王,是亲上加亲,后来学中医,葛殿起晚年同他儿子葛延恒上江东去了。
  长子葛岫是老老实实庄嫁人,不显山、不露水、平平安安一辈子。先房有三女:女长嫁董家,次嫁潘家,三嫁杨家(早年就上江东了)二房是朝阳坡刘家园子人。生三男二女。长子葛金山、次子葛金宝,三子曰葛金成,死于鬼子电网下,无子女。
  祖父葛峰生于1882年、光绪12年(丙戌)。老伴陈氏,生三子三女,长曰金堂、次曰金昶,三曰金昌,又名子谦。祖父英俊魁梧,做事敏捷、利索,性格爽快,未冠就成为家庭的栋梁。大体上是春夏秋在家种地,冬天封了地就到‘江东’跑大车——拉脚。差不多跑遍了黑龙江省各个县份,是个优秀的驭者○13;难怪他对‘江东’情有独钟。
  太爷病故以后,分家了,除太奶留给两垧养老地(由其三子葛平扶养)之外,每家分地两垧多不足三垧。祖父因对‘江东’感兴趣,没要房子,地稍多些。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就经常听到上‘江东’的口头禅,但不知这个‘江东’到底是指的哪一县什么地方?不过到老来也确实去了两三次‘江东’那就是桦南县。
  祖父38岁那年,老伴病故,人劝他再娶,他坚决不肯,说怕孩子受气。寡居一辈子,这里的辛酸苦辣有谁知道,单就此事就很受人称赞。
  大约五十多岁就不再顶岗位劳动了,然而他做的零活也很不少了。后来1939年土地被鬼子修军用仓库占了,连祖坟也占了。剩下不足一垧地,后来,又转到卡伦老陈家买了两垧。颇有收入。若有长远打算为自己营造一个晚年可靠的安定的生活环境,足以过上快乐幸福的晚年,免得今天上“新家”明天回来,很遗憾,晚年境况不佳。
  老爷葛平是曾祖父的第三子,生于1899年卒于1978。娶宋氏有三子、三女。长金强,次金胜,三金田,葛金强在西安昆仑厂,老二、老三在家乡务农,老二聪明伶利,什么活一看即通,老三当教员因成份问题回家后,几次相召都未回去。应享有的待遇也没得到十足。三个女子一在兰州、一在西安、一在公主岭都混的不错。
  老爷七、八岁玩耍时,被大鼻子留下子弹炸伤了,前胸、脸部、眼睛也被炸的面目全非。肉体经过长期休养,留下斑斑伤痕,可是眼睛因感染而失明。为求生存,学‘子评’。就是根据生辰八字推测人生的命运,即算命。还能按六十四卦,卜测疾病、被盗等。在这一学术领域也可谓学到真髓。取得了真经。他还会打算盘,阴、阳历、星期等的推算,盲人能算盘已经很了不起了,更何况还能把阴阳历换算出来,而且准确如神,快捷如神,子评学成之后开始走上谋生之路。每年正、二月雇一个领道的背着三弦敲着镗罗起程在前,他本人吹着笛子走在后,就陆续地有人请他算命了,有的光用口说,有的弹上三弦唱着大鼓讲说,很少当天回家。大部分走到哪吃到哪住到哪,不过一两月就赶上一个长工一年的收入啦。如此年复一年,不免有些积蓄。最后在大河西买了二三十垧地。土改时期有人对他的地产垂涎欲滴。恰还有一家也是在大河西,买了不少土地,而且常年养着两台大车,经常雇两三人当长工。而这些长工们口称人家当长工,受剥削光荣至极,都进到贫民会去了。定成份,分谁、不分谁大权在握,但他从没有反问一下,你当时给人家当长工了,其结果是这边订了富农,是应分对象。而那边却成了贫农了,让人太可笑了。三个女子,长女嫁到边里(伊通县山区)宋家。不知何时因得传染病,除剩一女外全部死亡。后来此女被她二姨接来了,次女先嫁董家,因抽大烟早亡,又嫁到长春王星五,是日本饭馆的厨师,挣钱不少,长春围困时,不堪饥饿逃出来了。三女嫁朝阳坡张家张海山,是张长利的孙子。张长利是有钱人家很有名望。解放后张海山参加粮食局工作赶大车马惊被扎伤。三女多病治不起,死后留一子一女。
  父亲葛金堂1906年生,据说从老夥分家以后就背着债务,于是就得要拚命投入到艰苦的劳动中去。每年都跟人家搭犋种上那点地,间或要去作长工,或者有机会去“马车公司”赶大车,薪水要多挣些,有时还有小费。按惯例只把基本工资交‘公’,小费自用。可是父亲连小费都交了,都是为了尽快还清负债,可徊哪有个头啊。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后,鬼子收养土匪,闹的城乡不得安宁,这一年致洁生。家里人都跑完了,只有母亲一人顶门立户,而父亲又去投奔到黑江省马占山麾下的某部,王团长处混了个上等兵,指望中国军队反攻过来,但希望破灭了,于是父亲毅然解甲归田,从此又戴上劳动的枷锁。这时整个东北都变成满洲国了。我已经该是上学的时间了,还是住的东厢房。我开始是在农村私塾,是大洼付先生私人办的,后来变成公立的刘房子村,大洼初级小学,1939年入公主岭正阳校高级小学,同年致和生,1941年入长春私立的文化国民高等学校,校长叫坪田武司。这年春天父亲又借着人家院墙盖一间大马架。1943年3月我去怀德县乡村小学当教员。这时父亲除种自己一点地外,还要做长工给人家铲地、割地,有时割地包工,有时在村落内包挖窖(我也参加),到1945年,日本投降又到河东包挖药(黄蓍)劳累很大,但挣钱也多。
  日本投降,天不作美,雨连绵不断,鬼子可吃了苦头了,然而中国人,人山人海,络绎不绝昂首挺胸去抢鬼子东西,大鼻子兵虽已进来了,还是无政府状态,久而久之也就平静了,但也并不真正平静。
  1946年国民党招兵买马,一些老人物,国民时期有名的人物,伪满一些下世军人,到处招土匪。所谓‘建军’骚扰百姓太甚。还是得好好地面对黄土地。好像是1947年,分田地动了一动。因为住的地主的房子千方百计要给你划中农,否则,你住地主的房子没办法分了,暂不能搬家,前厅小大坑盖小房,五姑跟爷爷住着,大约1949年初又把大小坑的房子加以扩建,恰好五姑被他们侄子接去了,于是全家搬小大坑住了,过四、五年天涝雨水大,屋子上水。又到道北高地盖雨间房。后到致远退伍回来,又到河东重新盖房子,条件较好土地也好。到1985年又要重盖房子,父亲又因前列腺住院动手术,幸而愈合很快。这年秋雨水勤,老是不干,致和把他接到刘房子,算一算就盖房一项不下四五次,既伤脑筋,又太累人了。比孟母三迁还要多。
  晚年生活得倒也不错,八十多岁了。身体依然健壮还经常到菜园干活,1991年病故,享年八十六岁。
  古代农家之妇,完全是默默奉献,只能在当时做个无名英雄罢了。现在时代不同了,我要专为你立传。
  母亲朝阳坡徐家,其父徐科仲是手艺人、机匠,当资主义初发展的时候,手工织布都已破产。其母罗氏,有一个哥哥徐喜昌,年因病医治无效故去。两个姐姐,一个妹子,母亲生于1907年,1925年来归。又要投入一生新的环境,大量辛苦劳累在等待着她,每天三顿饭就够了一做饭就用二盆,光空盆就够重了,还要拆洗衣服缝链补绽。
  1926年致中生。日本鬼子早已想颠覆满洲了,1917东北易帜之后更加疯狂。终于在日发动了柳条沟事件。正在国无宁日的时候,致洁出生了。全家都跑光了,只剩母亲一人,父亲又去江东当兵去了,大概1933年父亲才回来。1939年致和生、1941年我进入长春私立中学,同时致远生。1942年我辍学回家。这里顺便提一下,我家有个不成文的‘法’,生男孩供吃穿、供念书、给治病由‘公’家管。而当我念书的时候,就逐步没有‘公’了,因此这个不成文的‘法’也就失效了。当我回来的时候致远拉肚子,骨瘦如柴,失水太重,因愚昧无知,用一些土方,越来越重,奄奄一息,无指导望了,放到外面用柴蒿盖着,后来他居然活过来了。1945年鬼子投降了,生活也逐步好起来。1960年致远参军。1966年退伍回来后,又到河东盖房子,经过一段时间修整完善,日子过得很随心,无忧无虑,其间经过雷震耳聋,后又遇骨折,身体弱了下来,但仍是兴致不减,在炕上孵起小鸡,一群小鸡、小鸭吱吱嘎嘎,别人看了很好玩,她自己也觉得十分有趣,总是笑容可拘。
  母亲一生养了七个孩子,只活四个:三男一女,1982年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二叔葛金昶:1912年生。性聪慧,为人随和处事稳健,能劳动时就操持家事,骡、马、猪等都由他来经管。稍壮即投入体力劳动。虽然他身体很弱。
  1929年与钱氏结婚,大约是1931年冬,他以不高的文化水平招揽了邻家孩子十来名成立了私塾。买了一本国音字典,尚不会拼音,学了一冬就能教了。1931年他投入到日本鬼子投的所谓国都建设做苦工,之后经乡党介绍给日本小饭馆送饭薪水多了,大约在1934年夫妻搬到长春。
  经过艰苦努力学了会计,约36年到兴安局当会计,晋级到委任官即科员又转审计局,1945年,日本投降回家乡,亲友处住些日子旋又回去,因为他善于与人交往,有些知近的朋友。1946年,长春三次易主,最后国民党进来了,他们就筹备开烧锅,经营一段时间,开始酒好味也好,货真价实,颇有利润。1948年冬,长春城里人没吃的,各个骨瘦如柴。他们逃往北京了。回来时回到长春,可是长春的店铺已被抄,共产党的政策不允许造酒,一是行业不当,二是恐怕涉嫌有官僚资本,一败涂地。如果当时开个修理厂子,弄上一台钻床、气焊机等还要受到政策的保护,即使开个修理自行车的小手工作坊后来也会有发展。
  1950年又回到长春开一个弹棉花的铺子。“三反”时罚偷税漏税都按任务罚的,不管你真正是不偷税。结果棉花也弹不成了。此间在沈阳找到个老伴回家,后不知什么原因又散了。1953年又迁居桦南县后来信命我给买医宗金鉴邮去了。1958年前,又几经见面,终于为乡里小人所不容,不得已又去桦南县,20多年来,由老叔的次子抚养,老年生活不错。但由于病魔缠身,于1980年初故去。享年七十岁。
  葛金强1925年生,比我大一岁,排行是七叔。小时候,我俩一起玩儿,一起读书形影不离。直到正规小学还是在一起。初小在大洼,高小时入公主岭市正阳校,1939年入学1940年毕业。转年41年,我进长春私立学校国民高等学校,转过来那年他入怀德国民高等学校。日本鬼子投降后,国民党时期他入长春师范学校,直到1947年围长春时他才回来。
  1948年参加一个训练班,结业后分配到小学当教员。王一新(原来的教师王文阁)当校长,后调到公主岭办事处教育科,后去沈阳某训班结业后到东北人民政府财政部,后到北京财政部。1958年下放到宁夏银川搞税收。因哑叭儿子,调到西安昆仑厂,是财政部特派员。后来乱套了,特派员归厂里管,也不起特派员作用了。凡事要厂里安排,他因一味地坚持原则不灵活不园通致使他仕途坎坷,几经沉浮(当子校校长,市场上开饭馆,等等等等。)最后离休,县团级待遇,然而工资未上去。离休后又到国有资产管理局等处工作,骑个自行车,身体锻练的很好。1998年有了胆结石,开刀后发现胰腺癌,很严重。只能买上成千元的几瓶药喝。他一直认为我的病不是什么难治的病怎么老是不好。我幸也给家人看病,顺便去看望他,这才知道。我这边也是胰腺癌,未暇问候,等这边1999年元月2日病人走了,这才去电话问候,结果是12月5号故去了。
  老伴比他大两岁,长子致捷在昆仑厂,工程师,次子叭。
  葛致中,1926年生,卒于日,享年74岁,高级工程师;老伴魏淑清,生于1927年卒于1999年元月2日,享年72岁。
  生有一子、二女。子,葛利民,1956年生。在陕西省有色金属技工学校,高级讲师。妻子袁静,也是该校高级讲师。子葛元。长女:葛利华,1950年生,统计师,已退体,嫁给朱建中。二女葛利英1957年生嫁王军红。他聪慧过人,记忆力相当好,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通古博今,多才多艺。他一生经历苦难艰辛,克勤克俭、他一生不符颜屈势,刚直不阿,忌恶如仇。中学仅上一年多,因家里穷,辍学。几经展转又到大榆树小学当教员。辞职在家自学半年后,考入东北工学院。1955年毕业,分到芙蓉铜矿。1958年支援大西北,来到陕西省冶金局工作。1960年全家搬入西安市边家村冶金局家属院。后又调到西北地质堪探公司安全处。因家庭生活困难,(商洛山区物价较低)又先后调往714、713地质队,后又调到商南铬矿。1965年全家搬到商南县。1978年商南铬矿下马,又到陕西省潼关金矿。随即家又搬到潼关。1987年退休,退休金仅300多元,有时还拿不到手。退休后,又到其他金矿打工,买冷饮、开小卖部、看水泵等一直没闲着,到也觉得苦中有乐。他把大半生都献给了陕西冶金、地质堪探、矿山建设事业。他虽然身在陕西,但无时无刻不店念着家乡的亲人。在病重期间,仍然忍着病痛,回到家乡看望了所有的亲人和年轻时的朋友。
  1997年,致和突然得病去世,使他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接着1999年老伴又离他而去了,这更让他悲痛无比。2000年3月,在宝鸡查出他也患上了不治之症。终因医治无效离开人世。
  二弟:葛致和生于1939年,身体健壮,爱好广泛,多才多艺,他生那年搬到上屋去了,离开阴暗厢房见到和煦的阳光。全家心情很畅快。我才上高小,也兴致勃勃。1946年我引他上学去。时处国民党时期极不安宁,读书没个结果,到1947年才能连续读书了。1949年我在西大榆树当教员为使他减少近十七、八里的路程,让他随我到大榆树读书,他不惯又回公主岭,1953年入公主岭中学,1956年入长春地质学校,1959年分配到广东707地质队,1961年入广东矿冶学院,学的水文专业,1962年因国家困难提前结业了,发大专文凭。其间我在商南县地质队,经常通信,但两个人都是穷人,没有经济支援。他又入长春地质学院函授,取的本科文凭,1962年结业后又到广东、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因学的专业也多,钻探、水文,从煤田地质到油田地质,有广泛的适应性。1972年费了好多周折,回刘房子煤矿,搞煤田地质兼水文,回刘房子后,恰值立新六岁了,学不下去,肩上担子重了,早晨骑车到火车站、到刘房子、再坐汽车到煤矿上班,晚坐火车回到公主岭,再骑自行车回家做饭,收拾完之后已经10点了,如此日复一日,辛苦极了。以后搬到刘房子去了,可是劳累并未稍减,1988年,搬到扶余县石油研究院,将近十年期间学术研究成果不少,各种疾病也不少,开了两次刀,1997到成都参加科研成果讨论会,仍是带病参加,途经潼关住了四、五天,6月3号到潼关8号走的,走时那脸全黄了。自己到北京住在石油办事处,白天去北京医院看病,来回折腾累的不堪了了,最后他女婿王忠义接回去,直接就进医院了,肝硬化、腹水严重。于8月1日与世长辞了,我后悔没送他去,已成为永久憾事,给我心上留下的伤痕也将是永无穷期的。
   四、附注、大事记表
    (一)、注释:
  ①家谱:记载一姓世系和重要人物的谱籍。始于宋代,《宋史艺•文志》有司马光《臣僚农谱》一卷。又名族谱、宗谱、家乘。苏沟有《族谱引》。
  家乘(sheng)《宜川家乘》今有传本。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山谷晚作目录题曰家乘,取《孟子》“谱之乘”之意后相称谱为“家乘”。
  乘(sheng)春秋晋史名,因以记载的通称史乘,史书。〈孟子离娄下〉“普之乘,楚之祷杌,鲁之春秋一也。”白话解释:“晋国的‘剩’,楚国祷杌、鲁国的‘春秋’,其实都是一回事,都是记载,他国家的历史的,就是说乘也好、家谱也好就是家史”。
  ②鲜卑: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游牧于今西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附于匈奴。两晋南北朝时,有慕容、乞伏、秃发、宇文、拓跋等部先后在今华北及西北地区建立政权。内迁的鲜卑人民多转向农业生产,渐与汉族及其他它民族融合。
   ③郡望: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世族,称为郡望,意即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后来演变为姓氏的一种标志,而不受地域的局限。
   ④顿邱(敦丘)1、古邑,春秋卫地,今河南浚县西。2、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南清丰西南。3、郡名,★西晋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置,在今清丰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清丰、濮阳,内黄、南乐、范县等县地。★东晋元帝在滁州(今安徽滁县)侨置,顿丘郡。
  ⑤梁国: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改砀郡为梁国。治所在睢阳(今商丘南)辖境相当今河南商丘市和商丘,虞城民权,安徽砀山等县地。南朝宋改为梁郡,移治下邑(今安徽砀山县)弱魏又复返治隋开皇初废。大业时又曾改宋州为梁郡。
  ⑥葛国:在今河南睢县北,一说在今河南郾城北,曾为商汤所伐。春秋时为鲁国的附庸。一说古葛国为汤所灭,春秋时的葛在鲁附近,乃另一小国。
   ⑦葛玄:(164-244)三国吴道士,字孝先,丹阳句容人(今属江苏)。葛洪的重祖父。道教遵为葛仙翁,又称太极仙翁。
  ⑧葛洪:(284-364)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字稚川,自号抑扑子。葛玄重孙。
  ⑨葛贤:()即葛成。明神宗时,苏州反税监,孙隆斗争领袖。织工。
  ⑩葛云飞:()清未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鹏起。道光武进士。1938年(疲乏光十八年)署浙江省江宣海镇总兵,旋实授。1841年9月底英军再犯定海,他与郑国鸿、王锡朋二总兵协力搞敌,据守定海士城,但战六昼夜,10月1日英勇战死。著有《浙海险要图说》等。
  ⑾葛优:电影明星、笑星。
  ⑿葛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
  ⒀世系:是家族世代相承的统糸,也叫世系表。用图表形式反映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能常是五代为一表。
  ⒁家族:以婚姻和血缘关系结成的社会单位,家庭组织。
  ⒂驭者:赶马车的人。
    (二)大事记表
  公元  干支  清纪年 大事记
  1720庚子  康熙59年 
  1745己丑乾隆10年 
  1764甲申乾隆29年 
  1770庚寅乾隆35年葛英?
  1864甲子同治3年曾祖父葛出生
  1886丙戌光绪12年祖父葛峰生
  1906丙午光绪32年父葛金堂生
  1907丁未光绪33年母徐玉芳生
  1912壬子民国元年二叔葛金昶生
  1920庚申民国9年老叔葛金昌生
  1926丙寅民国15年葛致中生
  1931辛未民国20年满洲事变
  1932壬申民国21年溥仪来满洲当傀儡
  1934甲戌民国23年称大同伪康德元年
  1937丁丑民国26年沪沟桥事变
  1939己卯民国28年葛致和生
  1941辛巳民国30年珍珠港事件
  1945乙酉民国34年日本投降
  1949己丑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1980庚申   二叔葛金昶病故享年70岁
  1986丙寅   爷爷葛峰病故,享年90岁
  1997丁丑  葛致和病故
  1999己卯  三叔病故
    五、后记
   (一)
  多年宿愿,一旦完成,顿觉心旷神怡,然而写的并不能令我满意,不论从形式上和内容都显很鄙陋,又没看人家的谱书是个什么样子,这就有望于长辈共同补充和修改。更寄希望于后代人能写出更像样的谱书。我在此仅仅替后代抢救一点资料而已。如果长辈人在世都是活资料,特别是老爷葛平那简直就是一个大资料库,多么可惜啊!
  葛致中
   (二)
  父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病魔已经将他折磨的就连拿笔的力气都没有了。疼痛也无时无刻袭拢着他的每一根神经。他以超人的毅力、顽强的精神,从2000年10月初,写到月底,历时一个月,终于完成了他晚年也是整个家族的一大宿愿,写出了公主岭葛氏的第一部家谱。让我们每个在场的人无不感动的辛然落泪。
  父亲去世后,由我继续接过手稿整理、修改,并打印成册。家谱中还有很多疑问,需要进一步澄清。在此真诚地希望各位长辈和族人看后,提供更多的资料和线索,并指出错误。使整个族人联合起来,最终将葛氏家族“断代”历史接起来,共同走向幸福的“小康”。今天它终于能同族人见面了,我也完成老人家的遗愿,可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了。
  葛利民
我想知道 现在 公主岭 葛家人的联系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葛优的孩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