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悬赏 数学学霸们 巧虎动脑学数学全集的时候到了。

初一数学求解答 根据题意解答 学霸们帮帮忙!&&_百度作业帮
初一数学求解答 根据题意解答 学霸们帮帮忙!&&
第一种方案:4天制成奶片消耗牛奶=1*4=4t剩余牛奶=9-4=5t获利=4*=10500第二种方案:制成奶片xtx+(4-x)*3=9x=1.5制成酸奶消耗牛奶=9-1.5=7.5获利=1.5**选择第二种方案
太费脑子了,好几年没动脑筋,脑子有点生疏了。数学怎么写?高悬赏_百度知道
数学怎么写?高悬赏
//g.hiphotos.jpg" esrc="/zhidao/wh%3D600%2C800/sign=5f866a77e/e1feeae2e45a8eb1cb&nbsp.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zhidao/pic/item//zhidao/wh%3D450%2C600/sign=d76e119d942bd4074292dbf94eb9b267/e1feeae2e45a8eb1cb;<a href="http.hiphotos://g.baidu://g.hiphotos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我靠如此高大上威猛的题
我已经醉了十多年不学数学的大学生
图再清晰一点就好了
仔细审题,认真思考,动脑筋想办法,就可以解出来了
看了一眼感觉不再有爱了
其他类似问题
数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五年级的数学,请学霸们帮帮忙吧!急用。高悬赏哦_百度知道
五年级的数学,请学霸们帮帮忙吧!急用。高悬赏哦
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jpg" esrc="http.baidu.baidu.hiphotos://a&/zhidao/wh%3D450%2C600/sign=7eab607b5bba70deccffc1e178af7e824://a://a.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cc5fe8f978cb0ab53da1c/8326cffc1e178af7e824.baidu./zhidao/pic/item/8326cffc1e178af7e824;<a href="http
提问者采纳
答案和过程呢?
急用,有$_$钱
先回答,再采纳。
提问者评价
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谢谢!
188*****257
来自:作业帮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面积0.5,宽0,宽0.11.0182,宽0.02.42.
长0.82,面积0,面积0.
长0.0823.9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第一题到第八题,高悬赏,谢谢学霸们_百度知道
第一题到第八题,高悬赏,谢谢学霸们
jpg" esrc="/zhidao/wh%3D600%2C800/sign=7df67cda9d510fbe903e4ad/dcdd258ccbf6c814d4a.hiphotos.baidu://d.com/zhidao/pic/item/dcdd258ccbf6c814d4a.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hiphotos://d:///zhidao/wh%3D450%2C600/sign=d99cde60cb95d143da23ec/dcdd258ccbf6c814d4a&nbsp.<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hiphotos://d:///zhidao/wh%3D450%2C600/sign=24cfcebc4bdc7af1d178a82b901149a&nbsp.<a href="http
所有的题目,谢谢咯!会采纳
还有两题也帮帮忙吧
提问者评价
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谢谢!
来自:作业帮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death0270
22:00:00  某些连镜子反光是基于光的反射原理都不知道的人还在说学什么微积分,学随机过程,学矩阵,学群论集合论,连学习是由难到易都不知道还谈什么教育,这不是祸害别人家孩子嘛。  -----------------------------  @高粱地守望者 187楼
10:42:00  本来不想回你了,但是看你至少都到研究生阶段了,光的反射方面的认识还是如此稀里糊涂,还是给你纠正一下。  初中物理,是做的非常简化的描述,比如平静的水面,玻璃表面,抛光的金属面,都能反光,但反光的原理就不一样。在折射率不同的介质上的反射现象,其反射率和入射角度有关。达到一定角度,就会出现全反射现象。而且会影响光的偏振,如果达到起偏角,其反射出来的就是线偏振光。  玩摄影的都懂......  -----------------------------  这位先生虽然装成是学习不错的人,实际上你的健忘或者说选择性健忘实在离谱,你忘了你说镜子反射是因为金属膜反光,而我说镜子反光是因为光的反射定律,现在你说我对本质不了解也不愿了解,难道你的意思是你所说的金属膜反光是镜子反光的原理比光的反射定律更加基础?  呵呵呵,不懂装懂的人什么的最可怕了。。。
  哎,你真是个无趣的人,和现在许许多多应试教育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的发言,就很有意思,他一定没有学过大学物理,应该是个高中生或者初中生,因为这些大学课本上都有,但是你看他会提问题,会观察,会查阅资料,会思考。  如果他的优点有被应试教育所扼杀,以后总会在哪里派上用场的。  ------------------------  热心问友   自然光经过金属反射后确实不是偏振光。  昨天去中国科技馆看偏振立体电影,重点是想去看一下那个银幕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因为普通银幕会改变光的偏振性质,所以肯定不能用普通的银幕。  看完以后冲上去摸了一下,银幕果然很特别,银白色的。  回来后详细查阅,原来那是金属银幕,那层银白色的东西是铝,原因是金属反射不会改变入射光的偏振性质,突然才明白自然光经金属反射后也就不会变成偏振光了。  但是仍然不明白为什么非金属反射时只有一个偏振方向的光被反射出来,而金属反射却是把所有的光都反射出来。
  如果他的优点没有被应试教育所扼杀,以后总会在哪里派上用场的。  Andrea Kuszewski 的文章,教育能培养创造力吗?  http://select.yeeyan.org/view/496  值得一读:  -----------  最新一篇在《科学》中的报道说明,对于物理学课程,即便由不熟练的讲师教学,但通过动手示范与学生参与的方法,相比由经验丰富的教授任课但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前者能够提高一倍的学习效率。  讲师的水平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远远比不上激活学生参与学习这一过程所产生的影响。让学生从消极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实际上是点燃了大脑,在不同区域见建立了更多的连接,增强了可塑性,提高了学习效果。不仅如此,参与到这种学习中的学生对于学习更为主动,不需要什么诱惑与奖励,他们只是真正地在享受学习。  所以,好消息是大脑是可塑的,这些思维模式是可以被引导的,哪怕对于成年人。当然如果你接受了一种思维习惯越久,改变它便也需要越多的努力,但毕竟大脑还是能够改变的。  还有,刚刚所说的这几项研究都是关于大学生的。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在小学也尝试这样的教育,将会对学生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
  我们身边的世界就是充满科学,充满问题的。  天为什么是蓝的?草为什么是绿的?花为什么是红的?全球变暖怎么回事? GPS 什么原理? 台风又是怎么形成的?澡盆里的水为什么是旋转着流进下水道的?  放着这么一个丰富的世界不去观察,不去提问,不去思考。去搞应试教育,能好吗?  现在小孩厌学,沉迷网游,我是非常能理解的,
  家长有空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器材,带孩子认识这个奇妙的光学世界。几片偏振片(淘宝上有卖,如果没有从报废的液晶显示器上剥一层下来),几块光学棱镜。  透过偏振片看世界很有意思,看看天空,看看水面,看看液晶显示器。
  喜欢高梁地守望者,马克一下。  
  @高粱地守望者
17:16:00  绝不!这位教授的后面一句话是最好的注解:“考试的时候不能现想的,一想就肯定时间不够。”所以这个现象只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的这些高分中学生们在残酷的中学应试教育过程中,做了大量的难题、怪题,成为了“做题机器”。不夸张的说,整个中学的学习,就是学习如何解题。因为谁也不知道高考会出什么样的题,于是只能在事先尽可能多地做题、机械地做题、死记硬背地做题,以得到尽可能高的分数。而考试的每一分都是那么的重要,因为每多一分,就能把上百名考生甩在身后!而为了提高这唯一选拔标准的分数,什么素质教育、爱国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人文精神培养、体育技能的培养等等,只要和分数没关,都可以放在脑后。而最为荒谬的是,我们年轻的学生们废寝忘食、以生理和心理创伤为代价学到的“知识”(解题技巧),与大学的教育和今后的科学研究、职业技能以及生活本领,没有任何关系!  -----------------------------  @青青草浪 145楼
22:10:00  说的太好了!这正是魔症所在!也正是我很是看不大起现如今所谓学霸的理由!  -----------------------------  不知道青青把什么人叫做学霸了。让我认为是学霸的那些孩子,个个都让我肃然起敬,佩服佩服。机械做题死记硬背的,若也能当学霸,也不过是个山寨的吧。
  @高粱地守望者 196楼
13:22:00  高考改革,大学先修课,算是个不错的方向。  中国现在也开始试点了。  对于比较优秀的孩子,完全可以让他们去考大学初级课程。  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另外一方面避免应试教育,在初等教育里面大搞“树上一个猴,地上qi个猴” 的脑筋急转弯。  -----------------------------  已经有了设置大学初级课程的中学。而且,有顶尖大学暑期课程,中学生可以参加,通过之后就可以算大学的学分。  我说的是国内。  而且,那些上竞赛课的孩子们,有些是功利了一些,但大多数孩子还是因为学有余力,而通过竞赛学习去涉猎超出中学教学大纲的内容。  翱翔计划,不知道你听说没有,中学生进入大学实验室,这个几年前就已经有了。
  @高粱地守望者 204楼
20:56:00  我们身边的世界就是充满科学,充满问题的。  天为什么是蓝的?草为什么是绿的?花为什么是红的?全球变暖怎么回事? GPS 什么原理? 台风又是怎么形成的?澡盆里的水为什么是旋转着流进下水道的?  放着这么一个丰富的世界不去观察,不去提问,不去思考。去搞应试教育,能好吗?  现在小孩厌学,沉迷网游,我是非常能理解的,  -----------------------------  您说的这些,您孩子的老师都没说过?学校教育都没涉及过?您孩子也没向老师提问过?  真够怪异了!我们孩子在学校得到的,比这些多得多得多。  还有就是孩子为什么不去思考不去提问呢?这可必须是孩子亲自来做的事,他不做不动脑筋,能怪谁呢?
  @家有两宝777 177楼
17:38:00  欧美和国内的教育体制各有利弊,我自己是国内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而儿子则完全是在欧洲教育体制下成长的,有了亲身经历,就更能感受到两种体制的差异。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十分赞同和欣赏欧洲教育体制的包容性及给予孩子充分的创造空间。  举个例子,儿子最近拿回来一份自己做的邀请函,邀请我们去看他的有关古埃及主题的报告。原来过去的一个多月里,他们年级搞了一个古埃及的主题活动,孩子们要自己收集古埃及有关的......  -----------------------------  我儿子在国内上学,至今没有出过国。您说的这些程度的东西,我儿子在国内的学校也大同小异都存在的。当然,你儿子还小,只有十岁,我们孩子已经大了,他经历过的事情不是小学生所能比的。等你儿子逐渐长大,就会经历我孩子在学校做过的那些事。嗯,会更多。毕竟时代在发展,一年一年都会有进步。而且国外的学校面积大,人少。劳技车间和实验室都会比我儿子的学校要大些。东西方文化是会有差异,你儿子弄古埃及的介绍小报纸,我儿子做介绍唐诗的主题。。。。。
  @高粱地守望者 188楼
10:54:00  按照这种教育模式,中国很多培养出来的所谓 “人才”,其知识范围只是集中于非常狭窄的一点,基本上来说,高考不考的,不学。大学不考的不学。  让这样的人去搞创新,不是开玩笑嘛?  -----------------------------  中国这么庞大的教育规模,其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的确有知识范围只是集中于考纲范围内的,不考的不教不学。但,不局限于考纲的教育,面积也不小。  可能您是正好处于不考就不教的知识非常狭窄的界面上,而我正好看到了丰富而灵活的教学模式。孩子们学的,比中考高考内容要丰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非常活,形式多样。校方和老师鼓励学生自我管理,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鼓励孩子多思多想,搭建各种平台来启发激励指导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性。  别看低国内教育,也别看死国内教育,一切都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之中。  更别小看孩子们,现而今脱颖而出的人才,真没有几个是知识范围狭窄到只会做高考题的。
  哎,选择性健忘的人什么的最可怕了,这种人总是会忘记自己曾经说过什么,然后用一副无辜天真的样子来哄骗他人。我大概可以了解所谓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的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可能是家教问题吧。  镜子是由两部分组成:玻璃和玻璃后面的镀膜,镀膜负责将光反射回来成像,而玻璃负责成为镀膜的载体和保护镀膜,而镀膜会反射光的原理,用初中学过的光学定律就能解释,如果还要进一步细究:到底那部分光被反射,那部分光不反射,反射回来的光到底发生了哪些改变,这个时候才涉及到分子间力这些复杂的东西。  问题在于某人之前连光学定律都不懂不想涉及,仅仅以金属镀膜就想打发别人,现在居然说光学定律不够基础是什么情况?你那金属膜反光就基础了?真心是狗屎嫌大蒜太臭啊。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相关的知识需要放到一起去学习才会拥有更高的效率。  生活中的很多常识其实在我们基础学习中就已经能够接触到,就像镜子反光的原理其实是光的反射定律给解释了,但是因为某些认为小学初中课程太难,无法记住的人,他记不住这些知识,就故意怪罪给学校,说学校不教,实在是匪夷所思。  更加匪夷所思的是,这些觉得光的反射定律太难的人,却要小孩子学习更加困难的金属在被施加了外来能量后本身分子间发生的变化以及该变化对能量的影响这一系列极为复杂需要用到数学模型去表达知识,我实在是对此人大脑构造感到无比震惊。  其实不懂并不可怕,不懂装懂才可怕,不懂装懂的民科还去误导他人那就是社会上种种谣言盛行的最根本的原因。  珍爱生命,远离民科。
  @xinyuehu0438   -----------------------------  在凡事均以利益得失为唯一衡量的今天,不教也不学“无用的”确实是主流。要体现学校体育强,与其让全校多上体育课,不如招一个特长生,捧个XX奖杯有用。其它可类推。当所有的兴趣都成了训练,当自然的吸养换成速成的浇灌,数据的确很好看,成果么,多年以后的事,谁管那么多?!  个人认为智商超高的神人,极少。而且这样的人,也不一定就成了学霸,说不定因为投胎技术不过关,被过早逆淘汰了。大部分所谓的聪明人,也就比一般孩子好些而已,十里挑一百里挑一吧。像我家孩子和他的同学差不多大多都属于这种。为什么仅那个别几个成了学霸呢?因为她们有极强的求高分求第一的欲望,她们管得住自己,舍得放弃学习以外的东西,或者她们的家庭有能力提供更多的时间或效能上的资助。大量练习,上培训班,吃现成的,考分高是必然;考试时自己临时想,差错多也是必然。然而如果看远一些,说谁对于学识的收获更多,却不一定与分数正比。我一直认为应该抓孩子的独立解答没见过难题的能力,通过解这样的题增强逻辑思维水平。可是如今变了。学霸与非学霸相比,本身的学习能力相差有限,相差大的是日复一日的重复积累,这些积累恐怕大都只对分数管用。学霸的学习方式,往往是牺牲潜力换取分数。  您有个词用的好,“伪学霸”,高分者当中,恐怕,不少。
  要知道,学霸与非学霸的分差,原本也就是些量的来去,并没有质的差距
  @xinyuehu楼
10:54:00  -----------------------------  这位高粱地肯定没有正在上学的孩子,乱喷一通,其实都是自己的臆测罢了。
  并不是学霸孩子都爱动脑筋,有一部分学霸们比较喜欢得第一名的虚荣,喜欢比较。还有的喜欢关注社会层面的东西,对能否混得好过的好更关注。兴趣就好会有偏差。也不是大部分的学校都关注给孩子更多的新思维,新知识,还是关注高考比较多。所以,高梁地从自己的观察出发,批评学校功利的做法,忽视了有些孩子和家长更现实更看重竞争结果才是学校功利的推手,这里也包含学校无力开展非分数竞争的教学的承受力和现实水平的原因。新月湖也是从自己的观察出发,她孩子的学校是国内比较注意素质教学的,好像可以和老师商定作业写不写,写多少都自己定夺。而我们这边的最优制的高中居然连孩子下课到邻班玩都要挨批的程度。这所高中的第一名的孩子光数学补习班就有三个。你想想这个强度,怎么去思考啊。去年,这所高中高考捷报频传,重点班没有下600分的孩子。  
  @高粱地守望者
14:46:00  中国现在的教育,精英也难出头。  比如罗家伦,1917年,北大招生考试,数学零分,最后成为清华的校长。  然后 1929 年,钱钟书靠清华,数学不及格,但被罗家伦破格。  1931 年,吴晗报考清华大学,数学也是货真价实的零分,也被录取。  谁敢说这三位不是精英,如果放到今天,大学都上不了,因为文科也是要靠数学的。  -----------------------------  @inodad1 149楼
02:10:00  这样的案例,在我所居住的美国,同样上不了大学。“通才教育”知道否?美国教育的宗旨。  在美国,微积分是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包括文科生。  ---------------------------  有次看了一篇文章,所美国用微积分很厉害,干啥都可以用,尤其是投资开个小店啥的,都要前期的预算等等,吓死我,我们中国人开店,怎么想的怎么开开到哪里算到哪里。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还有,我们上冬令营的时候,将来可以个深圳的孩子,他妈妈也分享过,说孩子的数学很糟糕,最怕的一科,没想到最后考进了世界名校,全球最大的数学系。
  中国人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真的很差,以前只是理论上的感受。经过年前的一件事我是深有体会的。我年前进了银行工作,不是银行的员工哈,银保的。现在银行里用了新的叫号系统,其实很简单用的,我们要守在边上不停的说,不停的帮他们刷存折刷卡叫号,有人帮忙做的,绝不自己做,我上班也就10多天的时间,刚去的几天我就很奇怪这些人怎么这样?这么简单的东西可以尝试哈。后来我很明显的发觉中国人的思想固步自封,没有创新精神,也没有自我开拓的精神,也有喜欢享受的意思吧。其实自己动动手感觉是不是更好?
  @高粱地守望者 205楼
21:10:00  家长有空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器材,带孩子认识这个奇妙的光学世界。几片偏振片(淘宝上有卖,如果没有从报废的液晶显示器上剥一层下来),几块光学棱镜。  透过偏振片看世界很有意思,看看天空,看看水面,看看液晶显示器。  -----------------------------  回来拿点东西,扫了一下贴,觉得此版的明白人还真是不多;  您说的能看懂的不多,为了不再误导不明就里的家长们,简单解释一下:  1光有波粒二象性——并不是光的本质认识的最后定论  关于光的本质的认识,光学史上曾有过微粒说和波动说之争。以牛顿和爱因斯坦为代表的微粒说认为,光的本质是微粒,现人称光子;波动说又分为以太波动说和电磁(波动)说。以惠更斯-杨-菲涅耳为代表的以太波动说认为,光是一种称为“以太”的介质的快速振动。以麦克斯韦和罗仑兹为代表的电磁理论认为光是电磁波。目前,海内外理论界对光的本质的最权威的结论是:光是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也就是光的“波、粒”说。这一结论在近一个世纪以来,似乎再没有人怀疑,但也没有人肯定这就是关于光的本质认识的最后定论。  注:1921年,爱因斯坦因为"光的波粒二象性"这一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2理想的镜面几乎没有,只要做过材料研究的,电镜下那些锯齿样的所谓“光滑”表面是让人头疼的,变换光学寻找负折射材料做隐身原理也不复杂。  中科院如果充斥着这样的“精英”,难免让人眼镜碎一地。宁波材料所几年前就号称全球第一,怎么可能容忍有那么多美国大学的华人教授去排前六。  千万不要试图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这来自于帕金森定律之徒劳定律:“别试图教猪唱歌,不但没有结果还惹猪不高兴! ”  与
@高粱地守望者
  @小乐笑得哈哈哈 206楼
23:49:00  喜欢高梁地守望者,马克一下。  -----------------------------  加我一个,真心喜欢。
  我弟弟在欧美十几年了,我妈妈常去看两个孩子。由于我妈是教师,所以挺关注外国的教育方式的。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国外的教育形式的确更多元化,但如果想成为学校的优秀学生,一样要像在中国的所有学校那样刻苦学习,甚至功课做到很晚。平时的兴趣班一点都不比国内少。用中国式教育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容易考入美国名校,更容易成为社会精英。老太太最后感慨,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虽然饱受诟病,但能作为国策实施这么多年不是没有原因的,其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什么快乐教育?小时候快乐,长大了就吃苦。这是全世界通用的道理,除非你有个好爹。  那些动辄就说国外如何如何好,国内如何如何差的人一定是没有经过亲身经历和深刻了解的
  看来我的言论还是有人喜欢的,那就不妨多说几句。由这个争论,我思考了一下中国和西方教育的区别,觉得,目前来看有以下几点不同:  (1)教育的时机问题:儿童的身心发育是有阶段的,男女生的大脑和身体结构,生理特点也有不同,不分时机,不按特点来教育是很糟糕的。比如说很多家长会很早就让孩子学钢琴,但实际上学钢琴的最佳年龄是 6~8 岁,因为首先弹钢琴是需要力气的。第二,需要孩子有一定的理解领悟能力和自制力。然后,如果太小去弹钢琴,还有近视眼的问题。  (2)体育的重要性:西方教育是非常重视体育因素的,一方面来说,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对个人,乃至国民的性格都有很好的养成作用。另外一方面,一个好的体格对于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业是非常非常辛苦的,没有强健的体格,要撑下来是不容易的。  (3)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我们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很像一个金字塔,底层是广博但是只有一般了解的知识。中层的广度不够,但有一定深度。高层就是一些非常狭窄的专业领域,但拥有非常精深的认识。一个人要想在学术领域有所建树,深度和广度都是必不可少的,有建树的科学家或者人文方面的思想大师,绝大部分都是兴趣广泛,知识渊博的。  就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来说,初等教育阶段是尽量拓展知识的宽度,本科阶段开始打专业的底子,有一定广度,也有一定深度。研究生以上,才开始加深度。相对来说,中国的应试教育,从初等教育就开始加难度,上深度(而且是做题的深度,不一定是知识的深度),而忽视了知识广度的培养。少了这个广度的基础,这个金字塔就会有问题,最终,深度是上不去的。  我必须承认,一个严格按照美国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精英,和一个严格按照中国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精英,前者要强得多。这个差距在初等教育就显现出来了。我们不说体格,社交这些,单就知识上来说,是金字塔和电线杆的区别。  (3)知识和方法:有人说中国的教育重视知识,我认为这是瞎话,如果单纯重视知识也还好,我还是喜欢拿物理来做例子,有一个物理教师写文章感叹,说中国的物理教育是在虚拟世界里面玩虚拟游戏。比如习题上很常见的一些所谓“综合性问题”,一个小球飞进磁场,然后又飞进电场,最后再冲向一个斜面和别的物体发生碰撞云云。现实世界是根本没这种东西的,无论以后你做工程师,还是物理学家,是不会遇到这种问题的。物理也好,化学也好,始终面对的是现实世界。刚体,质点,光滑平面,单质,纯净试剂,这些东西只是我们为了思考问题而采用的简化模型,这并不是现实世界,这是在学习这些课程的第一天,就必须知道的。如果你整天只是和这些简化模型打交道,忘记了现实世界是什么样子,这叫学知识吗?  一个学校,如果能教知识也还是好的。  当然,比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如何分析问题,使用方法,收集数据,解释数据。这是中国学生最弱的,初等教育在这方面一片空白,也是对于创新非常非常不利的。这样导致中国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最擅长做的是模仿和改进,别人做 n ,你做 n+1 ,绝大多数是这样。从无到有的本事,是非常非常欠缺的。
  一个好的物理题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随便瞎想一个:  用手头的工具(尺子,铅笔,剪刀,纸板,秒表),测量马路上的汽车速度,并估算系统误差。  在这种题上有很好表现的学生,我就认为他学到知识了。  当然据说这种题,或者类似的题目在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里面会有。
  很多人认为,书本上的才叫知识,坐在家里才叫学习,考分高才是学会了。  真的是这样吗?
  @刃無锋
22:52:00  欧洲的基础教育该反思了,为什么这几次PISA考试欧美全面落后于东亚国家和地区?孩子正是学习能力和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你现在不加强基础教育学习绝对会错过最佳教育时机。这样松散的基础教育最大的结果就是教育出一大帮100以内加减法都算不清楚的准白痴。。  -----------------------------  @高粱地守望者 36楼
13:29:00  PISA 只是一次考试而已,中国孩子会考试,有什么奇怪的。  不正常,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有病还沾沾自喜。  中国的小学生近视率达到了 30%,初中 60% 到了高中就达到 90%。  然后身体素质大幅度倒退,很多高中都不敢搞长跑了,弄不好就猝死。  有什么脸笑这个笑那个的?  -----------------------------  我同学是体育老师,不是学校不给孩子在体育课上充分运动,而是不敢啊!孩子一有磕碰家长就闹到学校去了~现在连自由活动都不敢给孩子了,体育课成说课了唉
  @暂时的鸵鸟 223楼
08:09:00  我弟弟在欧美十几年了,我妈妈常去看两个孩子。由于我妈是教师,所以挺关注外国的教育方式的。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国外的教育形式的确更多元化,但如果想成为学校的优秀学生,一样要像在中国的所有学校那样刻苦学习,甚至功课做到很晚。平时的兴趣班一点都不比国内少。用中国式教育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容易考入美国名校,更容易成为社会精英。老太太最后感慨,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虽然饱受诟病,但能作为国策实施这么多年不......  -----------------------------  呵呵,某些人口中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所谓西方教育现在也不是啥神秘的东东,我不是教师,不过也勉强算“辅导”过4个在那边读中学的孩子。都是同学、亲戚、朋友家的,没办法,咱这是小地方,出去大家都认识。  这4个孩子一个加拿大公立初中,一个澳洲私立初中(开始读过公立中学),另两个美国排名前100的私立高中(但不是前10的那种最顶级的),假期回国,家长就拼命邀请我带孩子去他们家玩,然后他们带我孩子去看电影啊游乐场啊,我则苦逼兮兮的呆家里陪他们孩子学数学物理,自己晕一个先!这些孩子从小就认识的,自然和我的交流也比较多。  总的来说,西方学生在学业上压力比我们小,但我们压力大并不等于我们学的内容不好(至少在数学、物理这两门课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压力大源于全社会对学历的过度渴求,这应该是个社会问题了,比如蓝领、白领收入差大,福利保障力度不够,也许还有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美国,不会读书?木有关系,做个水管工,也不会活得太差。在中国,上技校,然后当工人?家长要愁死了,哎呦妈呀,这以后找对象都难办啊。  但就理科的学习内容上看,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和西方差不多的,我们普遍学的深一点,但他们好的高中有不少大学的课程,反过来又比我们学得深一点。上面有人说“就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来说,初等教育阶段是尽量拓展知识的宽度,本科阶段开始打专业的底子,有一定广度,也有一定深度。研究生以上,才开始加深度。”,笑死人了,好大的口气。咱先不说本科、研究生以上的,就说基础教育,就说一门课,比如数学,高粱地倒是说说看,他们那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宽度?而我们这边又是怎样的一个窄度?你看过多少中西双方的教材、习题和试卷?或者说说物理也行,你不是年年年级第一的“物理好学生”吗? :))))  在普通家长中,我自认算比较吃饱了撑的,孩子上学以后的这三年来,对教育这方面的信息一直很关注,去辅导那些在国外读书的孩子也是出于这个目的。但感觉也只对教育,仅仅是基础教育了解了点皮毛。高粱地童鞋,看起来你很脚踏实地,什么“用手头的工具测量马路上的汽车速度”,什么“如何分析问题,使用方法,收集数据,解释数据”云云,那你在这么一个宏观的层面对东西方教育侃侃而谈,请问你的依据在哪?  还有,太有才童鞋也很搞笑啊,和高粱地童鞋共勉。哇咔咔,一个认为我们这学得太简单了,小学六年的东东2年就可学完的,一个认为我们这学得太难了,纯粹是在摧残孩子。好奇怪的组合。末了,还来一句“帕金森定律之徒劳定律:“别试图教猪唱歌,不但没有结果还惹猪不高兴! ””,我靠,我靠,我靠靠靠!瞬间,俺觉得自个儿低端粗俗甩节操了,不带这么打击人的啊。
  唉,小2不来玩了,老六也不来了,呆呆也停止更新了,道桑铁牙也不提自家娃了,现在上学童,意兴阑珊啊,几个主力贴,警妈熊妈等等的也很少写了,咱是不是也学小2算了?
  老毕的课很好,关于物理学是什么。  当然清华的学生算是有福气的。  /v_show/id_XNjIyMjA4MDQ=.html
  @拍砖专用ID2
08:49:00  那每个班级,有几个孩子呀?全校多少孩子?全校和每个班级配备多少老师呀?  -----------------------------  @家有两宝777
14:24:00  我儿子的学校低年级每班不超过20人,每班配2个老师,全校一共400人,不过这是我特意选的小的学校,当然也有大的学校,全校有7,8百人的  -----------------------------  @拍砖专用ID2 10楼
14:44:00  不出我所料呀!  我在本坛早就说过:要想“因材施教”,每个班学生数不应超过20个人。  因此说,在中国,基本就无法实现“因材施教”了。我孩子的小学、初中、高中,班级人数均在60人以上。  全校700-800人,多么精致小巧的学校呀!我孩子的各级学校,一个年级就是20多个班级,每个班不少于60人。  -----------------------------  这还是计划生育的情况下,好要是不计划呢?一个班得多少人哦?哎----两难
  楼主笑了。。。。。。。
  @小4家长 229楼
14:18:00  唉,小2不来玩了,老六也不来了,呆呆也停止更新了,道桑铁牙也不提自家娃了,现在上学童,意兴阑珊啊,几个主力贴,警妈熊妈等等的也很少写了,咱是不是也学小2算了?  -----------------------------  别呀! 小4师傅你多开两个贴,估计大家就又都回来了!   再者: 现在是才过完年,大家都还在休整阶段。
  @好懒的MM猪 234楼
17:01:00  别呀! 小4师傅你多开两个贴,估计大家就又都回来了!  再者: 现在是才过完年,大家都还在休整阶段。  -----------------------------  我又不是什么教育行业资深从业人事,只是个家长,还只是一个小学4年级小屁孩的家长,让我开贴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啊。  不知是审美疲劳还是什么,总感觉现在学童不大好玩了。
  @好懒的MM猪
17:01:00  别呀! 小4师傅你多开两个贴,估计大家就又都回来了!  再者: 现在是才过完年,大家都还在休整阶段。  -----------------------------  @小4家长 235楼
18:31:00  我又不是什么教育行业资深从业人事,只是个家长,还只是一个小学4年级小屁孩的家长,让我开贴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啊。  不知是审美疲劳还是什么,总感觉现在学童不大好玩了。  -----------------------------
  也许是大家都累了!   你的贴子号召力还是非常高的。
其实学童 家长开的贴比教育从业人事人气要旺。   或许是因为真实的力量。
  @好懒的MM猪
17:01:00  别呀! 小4师傅你多开两个贴,估计大家就又都回来了!  再者: 现在是才过完年,大家都还在休整阶段。  -----------------------------  @小4家长
18:31:00  我又不是什么教育行业资深从业人事,只是个家长,还只是一个小学4年级小屁孩的家长,让我开贴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啊。  不知是审美疲劳还是什么,总感觉现在学童不大好玩了。  -----------------------------  @好懒的MM猪 236楼
19:31:00  也许是大家都累了!  你的贴子号召力还是非常高的。
其实学童 家长开的贴比教育从业人事人气要旺。  或许是因为真实的力量。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童板块有好几个,大家都回归到一个板块来吧。从新开始,展望未来,这样才能兴盛壮大
  果然没有搞过科研的人就是不会懂得物理数学这种学科为什么要学理论,为什么要搞模型。  以物理学为例,现实世界是不存在理论上那种纯粹并且毫无干扰的模型的,难道这就意味着物理学的理论就没有用了么?  当然不是,物理学家排除变量,尽量将模型简化为简单的,可以加以计算的,总结出其规律后,再加入变量以完善理论。这个就是我们所有物理定理的来源。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研究理想模型,因为理想模型最简单,最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  没有科研经验的人是不能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理想模型,这是知识水平的差距。
  @小4家长 229楼
14:18:00  唉,小2不来玩了,老六也不来了,呆呆也停止更新了,道桑铁牙也不提自家娃了,现在上学童,意兴阑珊啊,几个主力贴,警妈熊妈等等的也很少写了,咱是不是也学小2算了?  -----------------------------  别介
主力贴偶尔更得慢
还有咱这好多非主力贴啊 哈哈  话说看到楼上“用手头的工具测量马路上的汽车速度”,我突然脑子里就出来了画面,喷了  画面一:
  问:班长,明天考啥?  答:物理!  问:物理?物理科目几啊?  答:科目四,路考!  画面二:  马路边站一溜学生,手拿各种工具,伸着脖子看车。旁边一个铁标识牌:XX中学物理路考区!
  @kkxy100 220楼
19:29:00  中国人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真的很差,以前只是理论上的感受。经过年前的一件事我是深有体会的。我年前进了银行工作,不是银行的员工哈,银保的。现在银行里用了新的叫号系统,其实很简单用的,我们要守在边上不停的说,不停的帮他们刷存折刷卡叫号,有人帮忙做的,绝不自己做,我上班也就10多天的时间,刚去的几天我就很奇怪这些人怎么这样?这么简单的东西可以尝试哈。后来我很明显的发觉中国人的思想固步自封,没有创新精神......  -----------------------------  你有没有看过美国银行的人呢?还是想像他们一定就很有动手能力?  我可以告诉你,我看过,他们不如中国银行里的人。
  @高粱地守望者
14:46:00  中国现在的教育,精英也难出头。  比如罗家伦,1917年,北大招生考试,数学零分,最后成为清华的校长。  然后 1929 年,钱钟书靠清华,数学不及格,但被罗家伦破格。  1931 年,吴晗报考清华大学,数学也是货真价实的零分,也被录取。  谁敢说这三位不是精英,如果放到今天,大学都上不了,因为文科也是要靠数学的。  -----------------------------  @inodad1
02:10:00  这样的案例,在我所居住的美国,同样上不了大学。“通才教育”知道否?美国教育的宗旨。  在美国,微积分是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包括文科生。  ---------------------------  @kkxy100 219楼
19:17:00  有次看了一篇文章,所美国用微积分很厉害,干啥都可以用,尤其是投资开个小店啥的,都要前期的预算等等,吓死我,我们中国人开店,怎么想的怎么开开到哪里算到哪里。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还有,我们上冬令营的时候,将来可以个深圳的孩子,他妈妈也分享过,说孩子的数学很糟糕,最怕的一科,没想到最后考进了世界名校,全球最大的数学系。  -----------------------------  美国开店的人我见过不少,他们里面用微积分的,我还没见过。他们连找钱都要拿出来计算器算的。你能想像他们用微积分吗?
  @zu__zu01 239楼
00:07:00  -----------------------------  呵呵,我问过在美国读高中的孩子,他们那边的物理实验跟我们这其实差不多的。  中小学阶段所学的初等数学大体内容也相近。  大学录取,我们这边以省为单位,不同省份不同分数。美国以种族划分。比如某大学,录取的白人学生平均2000分,亚裔2050分,有人可能要说了,你看,白人是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亚裔都是死读书的书呆子,blablabla,且慢,黑人连1900都不到,哈哈。
  足足,你们好像有个初中QQ群,里面热闹好玩吗?
  @小4家长 243楼
00:47:00  足足,你们好像有个初中QQ群,里面热闹好玩吗?  -----------------------------  也不是专门的初中QQ群,不过里面小学生初中生家长很多, 群名:和谐教子 。  有时候挺热闹,有时候也冷清。哈哈
没事可以加进来来逛逛哟
  @燕来红 173楼
15:12:00  现在不是也有很多职业学校么,家长孩子同样可以选择呀…不要一边谴责制度,一边强迫孩子考名牌学校……选择什么学习方式,怎么学习,其实还是家长说了算而不是这个制度……  -----------------------------  同意。孩子成为什么样的孩子,家长最关键。  孩子往往是没有决定权,命运都被父母左右,而父母的思想和行为又被社会左右,没有哪个父母会觉得孩子上个技校会很有面子,所以反过来孩子会被要求放弃自己的爱好而去挤独木桥,哪儿有快乐而言。  但那些适合学习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不会感觉太大的痛苦,而这种基础教育的重视一定会对这个孩子以后的学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无论在哪个国家,不经历风雨都不会看见彩虹的。  我想重视基础教育是没有错的,但不能因为学习而忽略了身体,忽略了各种兴趣爱好,忽略了阅读。单就学习这一项而言,如何快乐的学习,高效的学习,也是非常值得家长研究的课题。学校是为大众服务的,在学校里因材施教我觉得那是一种理想,但在家里因材施教却大有可为,而且成功的几率很大,但可悲的是,全中国的家长中,有多少在真正研究自己在家里如何教育孩子,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嘲笑物理实验的看好了  ---------------  同济大学自主选拔录取综合面试13日举行。今年该校首次在部分考生的面试中增加了实验环节,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个突如其来的现场实验操作让考生猝不及防。  13日,来自江浙沪地区的200名考生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参加面试,他们都通过了此前同济所在的“卓越联盟”的笔试。  今年同济首次实行分类面试,每个考生都要按照自己事先报考的“工科Ⅰ类”、“工科Ⅱ类”、“理学类”或“文科类”,现场接受专家组的考核。  昨天上午11点许,市二中学的考生小徐走出考场。小徐说,面谈结束后他被带到了另一栋教学楼的实验室,参加今年新增的动手实验考核。  “之前不知道要考实验题,一点儿准备都没有。”小徐说,他抽到的试题是做比热容实验。“比热容在初中物理学过,虽说是比较基础的概念,但做实验就不一样了。”实验考核时间为1小时。  不少考生直言,他们的现场实验完成的情况很不理想。且不说实验思路,就连操作天平和计时器等基本实验仪器,都让考生们耗费了不少时间。“如果只是采用笔试、考察知识点,那还是在应试,对理工科尤其是工科专业来说,动手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廖宗廷教授说,专业兴趣、学科特长、创新潜质、身心健康是今年面试考察的重点。每个考生都要根据自己报考的学科门类,接受7人专家组的面试。  与此同时,今年还首次对部分考生增设了“物理实验”或“化学实验”的考核,以考察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廖宗廷表示,在今年局部试点的基础上,明年,同济的自主招生面试中将全面实施这一动手实践环节的考核。  昨天同济面试考官的专家,除了120名教授外,还有50名来自校外,包括来自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全国知名高中的专家和学者。廖宗廷介绍,每个面试小组专家在人员配置上,除了做到涵盖文、理、工、医等不同学科背景外,都配置了2名校外专家。  面试前,同济对担任面试考官的校内外专家进行了统一培训,要求“向考生多问开放性、情景性、无标准答案、能反映考生能力和素质的问题,不要问专业性太强的问题。”
  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汽车测速很可笑?  你们做一个试试?  当然方法有很多,比如你可以先做一个测距仪,然后标定几个目标点做参照,用秒表测速。还有别的方法,比如直接用尺子去量距离,这个就有点蠢了。  测距仪,然后你测距基线选多长?  关键在于,误差是如何引入的,做一个好的测量系统,要考虑很多方面。因为汽车非质点,在马路上做的不一定是匀速运动,甚至不是直线。  而人按动秒表也有反应时间。  如何解释你的收集到的数据?如何对你的数据进行评价?  如果我要是大学的自主招考官,我就出这么道试题,能在这场测验里面表现优异的,那才叫人才。
  理工科,本来就是动手操作的,从来就是。  绝大多数毕业生,以后还是要动手操作的。  高考不考,那是因为条件限制,中国有很多地方条件差,没办法考实验,而且不好评分。  结果就学点匀速直线运动,刚体,质点,光滑平面,说不好听的,把人都学成傻B了。  但随着各方面条件的好转,大学自主招生的深化,这些东西肯定是越来越重视的,还科学和工程学以本来面目。
  科学和工程学本来就是动手的。  绝大部分毕业生以后也是要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的。  重视实验是天经地义的。  现在的高校自主招生的办法,无非是还事物以本来面目而已。
  @妈妈咪丫爱美美 45楼
15:43:00  我自己是在欧洲留学的,先生在那边工作生活将近20年,所以我们对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感触颇深。  楼上某位童鞋所言极是,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精英教育都是非常残酷严苛的,我参观过伊顿公学,那些孩子都是贵族,过的却是苦行僧的生活,比起来我们国内这些孩子简直幸福极了。  但是他们的普通大众,可以选择很EASY的生活,读个职业学校出来就能轻松就业,日子过得也不差,这不是教育的问题,而是社会提供了一套完好的福利保......  -----------------------------  点赞10086!
  嘲笑理论计算和理想状态下实验的人还是多看看书吧  理论计算在化学中的作用;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理论化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理论工作者企图发展理论计算方法,编制计算机程序来模拟化合物的结构性质,预测化学反应规律,与实验研究互补,以提高实验研究的效率,也想用计算和模拟预测目前无法用实验方法测定的现象(如极端高温、高压下物质的性质)。这方面的研究促使出现了计算化学这一新的学科。  卡普拉斯、瓦谢尔和莱维特发展的方法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促进新药发现。自上世纪80年代起,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以及量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药物研发。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基于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例如分子对接方法),大大提高了新药发现的效率。用传统方法研发一个新药需要花费10亿美元以上的科研经费,耗时10年以上的时间。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的应用,可以节约研发成本约1.3亿美元,缩短研发周期1年左右。因此,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已经成为新药研发的核心技术之一,例如在著名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研究过程中,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年度以及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充分说明了理论计算和模拟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重点看最后一句话:本年度以及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充分说明了理论计算和模拟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这是活生生的抽那些表示不需要理论计算的文盲的脸啊,脸都抽肿了。
  @death楼
13:53:00  嘲笑理论计算和理想状态下实验的人还是多看看书吧  理论计算在化学中的作用;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理论化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理论工作者企图发展理论计算方法,编制计算机程序来模拟化合物的结构性质,预测化学反应规律,与实验研究互补,以提高实验研究的效率,也想用计算和模拟预测目前无法用实验方法测定的现象(如极端高温、高压下物质的性质)。这方面的研究促使出现了计算化学这一新的学科。  卡普拉......  -----------------------------  真是无力吐槽了。  算了,我也懒得跟你解释了,就当是个笑话,懂的人,自然会笑的。
  @death0270
13:53:00  嘲笑理论计算和理想状态下实验的人还是多看看书吧  理论计算在化学中的作用;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理论化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理论工作者企图发展理论计算方法,编制计算机程序来模拟化合物的结构性质,预测化学反应规律,与实验研究互补,以提高实验研究的效率,也想用计算和模拟预测目前无法用实验方法测定的现象(如极端高温、高压下物质的性质)。这方面的研究促使出现了计算化学这一新的学科。  卡普拉......  -----------------------------  @高粱地守望者 252楼
14:41:00  真是无力吐槽了。  算了,我也懒得跟你解释了,就当是个笑话,懂的人,自然会笑的。  -----------------------------  呵呵,金属贴膜反光比光学定律还要原理,呵呵呵呵~
  你连基本常识都没有。  计算机模拟,只是一个简化模型上的数字计算。  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模型错了,或者适用模型不恰当,就错很了。  很多过程,计算机根本模拟不了的。  流体力学,看起来很完善了,计算机模拟也做了不少。  你有飞机敢不吹风? 不进风洞?  还有你那个宝贝得不得了得生物学,你还不是老老实实做实验?  你用计算机模拟啊?
  @高粱地守望者
14:41:00  真是无力吐槽了。  算了,我也懒得跟你解释了,就当是个笑话,懂的人,自然会笑的。  -----------------------------  @death楼
14:44:00  呵呵,金属贴膜反光比光学定律还要原理,呵呵呵呵~  -----------------------------  当然!你不知道反光介质对于光线偏振的影响,用计算机算,越算越错,懂吗?
  自始至终,只有你把实验和理论对立起来。  鼓吹应试教育。  原来好像学生物学的素质还蛮高的。  这几年可能就业的因素。  看起来生源素质大不如前了。
  @高粱地守望者 254楼
14:49:00  你连基本常识都没有。  计算机模拟,只是一个简化模型上的数字计算。  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模型错了,或者适用模型不恰当,就错很了。  很多过程,计算机根本模拟不了的。  流体力学,看起来很完善了,计算机模拟也做了不少。  你有飞机敢不吹风? 不进风洞?  还有你那个宝贝得不得了得生物学,你还不是老老实实做实验?  你用计算机模拟啊?  -----------------------------  你有点基本的科学常识么?  在完全的现实环境中由于干扰因素太多,导致进行科学分析和计算难度太大,所以科学家只有在消除了外部干扰,在相对理想化的环境中才能进行理论计算。  这个是世界上所有科学家都会干的事情,理论计算  没有理论计算,我们根本就没有可能得出现在物理化学上的这么多的定律定理,也就根本不存在现在的科学发展。  你口口声声的物理学不进行理论计算全部都是做实验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中那么多次颁发给的理论计算出来的成果都是假的?  都被你吃了?
  @高粱地守望者
14:41:00  真是无力吐槽了。  算了,我也懒得跟你解释了,就当是个笑话,懂的人,自然会笑的。  -----------------------------  @death0270
14:44:00  呵呵,金属贴膜反光比光学定律还要原理,呵呵呵呵~  -----------------------------  @高粱地守望者 255楼
14:50:00  当然!你不知道反光介质对于光线偏振的影响,用计算机算,越算越错,懂吗?  -----------------------------  光的反射定律好歹解释了光在不涉及分子层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原因,而金属膜反光连解释都不算,你还好意思说原理?你们火星上物理学原理就是“金属膜反光”这5个字组成的?
  理想化的模型,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  不能解释现实的模型就是垃圾,一文不值。  最后,不要提什么诺贝尔,对你而言,真的就是馄饨摊子和李嘉诚的区别。  最后,劝你恶补一下物理。  以后,你的帖子我一概不回。
  @高粱地守望者 256楼
14:53:00  自始至终,只有你把实验和理论对立起来。  鼓吹应试教育。  原来好像学生物学的素质还蛮高的。  这几年可能就业的因素。  看起来生源素质大不如前了。  -----------------------------  撒谎都不带脸红的,“刚体,质点,光滑平面,单质,纯净试剂,这些东西只是我们为了思考问题而采用的简化模型,这并不是现实世界”到底是谁在轻视理论啊?  我至始至终都在讲述理论的重要性,而从未提过实验一句不好,反倒是你一直在轻视理论,然后现在变成你倒打一耙  这种行为有点太无作了吧?  鼓吹读书无用  看起来人的道德大不如从前了。
  @高粱地守望者 259楼
15:02:00  理想化的模型,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  不能解释现实的模型就是垃圾,一文不值。  最后,不要提什么诺贝尔,对你而言,真的就是馄饨摊子和李嘉诚的区别。  最后,劝你恶补一下物理。  以后,你的帖子我一概不回。  -----------------------------  理想化的模型,决不像你这种无知的人说的那样是不需要不应当存在的。  认为理想化模型不需要存在的都是初中未能毕业的白痴的言论  最后不要提什么教育改革,对你而言,你的素质真的太低,不配谈这个话题  最后,劝你不要去涉及那些你根本不懂的专业,比如说物理  你除了丢人现眼以外不会有任何好处  以后,白痴的言论我一律不回
  身为一个自我标榜有文化有素质的人,连物理定律的基础性大过表象描述的“金属膜反光”的道理都不懂也就算了  甚至连理论计算都能给贬低了,顺带把那些因为理论计算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们也给贬低了一把  按说这么想来应该是个大牛才对啊,诺奖获得者研究的东西你都不放在眼里啊。  可惜是不是大牛不知道,但是人品绝对不咋滴,连我压根没提过的实验,他都能给我编造出个轻视实验的帽子  就这种人还妄谈什么中国教育,这是要把中国孩子教育的都和您一样专门给人网罗罪名,专门胡编乱造么?  羞也不羞
  我的孩子就读一所重点小学二年级,我是老师眼中非常负责任的家长,开家长会经常点名表扬,让其他家长请教我教育孩子的经验。岂不知我内心的苦痛,为了孩子付出了太多,孩子累我也累。只要一开学,每天作业一堆,四点多放学就回家写,一直写到七点多,遇到写得不好的我又和她争吵不休,每天都是匆忙的吃个晚饭就洗洗睡了。早上六点多起床,简单的吃个早点就背着沉重的书包进学校,每次看到孩子瘦小的背影就心酸不已。老师要求太严格,一点小事就找家长谈话,孩子也很用功,每天都是写个不停,读个不停,代价就是快近视了。和老公商量了一下,做出了重大的决定,这个书我们不读了,带着孩子去东南亚的一个国家读国际学校,给孩子真正的自由。一个八岁的孩子不应该为了父母和老师潜在的虚荣心付出这么多。也不知这个决定对孩子的未来会怎么样,但是我能为孩子做的就是这么多。
  @高粱地守望者 259楼
15:02:00  理想化的模型,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  不能解释现实的模型就是垃圾,一文不值。  最后,不要提什么诺贝尔,对你而言,真的就是馄饨摊子和李嘉诚的区别。  最后,劝你恶补一下物理。  以后,你的帖子我一概不回。  -----------------------------  老兄,这里不只是论坛,还是帮会,有些个人,根本不值得你理,装的跟大虾似的,傍上个帮会就以为是个人物了。帮会里不是没能人,可惜他们兴趣太多,不知忙啥去了,都没来。  引经据典,咱文化低,不懂,不过论事说理,得讲究逻辑还是知道的。你看那几个,有逻辑么?绕嘴皮子烦死你!  真心喜欢您对教育的思考,有启发有共鸣。
  也不能说中国的教育不行。。。是有些僵化了吧。。。因为政治教育,应试教育。。。  说白了,批量生产。。。国家因为种种原因,不敢让青少年发展个性。。。  造成山斋能力绝对第一。。。  但后劲不足,发明创造的能力比别人要差一点。。。诺奖是要靠创新的,所以无缘。。  也不能说中国的教育不行。。。是有些僵化了吧。。。因为政治教育,应试教育。。。  说白了,批量生产。。。  国家因为种种原因,不敢让青少年发展个性。。。  造成山斋能力绝对第一。。。  但后劲不足,发明创造的能力比别人要差一点。。。诺奖是要靠创新的,所以无缘。。
  @高粱地守望者@death0270。  有争论有火花,其实我想说,觉得二位应该都是学历和素养上比较高的人才,看着争论了这么久,基本上还是围绕话题在争论,没有粗口骂人什么的,挺好的。就这个赞一下!  就是lz怎么好久不来了?盼直播继续啦!
  这类贴我都不看内容就知道又一个回来炫耀的。。
  @高粱地守望者 108楼
13:54:00  这是福建的情况,中国这样搞下去就完蛋了  /14/ICFH7IK00014AEE.html  “100个高中生中,体检的全部合格率只有17%,而近视率高达84.7%。”陈兴生现场说了一组我省近期的学生体检数据。他说,现在学生的体质不要说保家卫国了,甚至上了战场连敌人都看不见。”  -----------------------------  中国不只是学习费眼睛,我听在上海读小学的孩子说,课间总是放动画片什么的,我不知为什么?也许是好管理吧,小孩子都看动画片,就不会打闹了,可是,这样眼睛有时间休息吗?!
  @家有两宝777
05:07:00  欧洲这种至少是我所呆的这个小国的小学期间放养式的教育体制,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它的目的就是筛选出真正的精英。社会是由少部分的精英和大部分的普通人组成的。这里孩子整个小学8年的测评报告和最后一年的结业考试成绩,将决定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孩子们会被分到不同的中学,这里的中学分为四种,这四种类型就相当于国内的 少年科技大,大学,中专 和技校。 考入类似于少年科技大中学的孩子们,一般都是各个小学成绩优秀......  -----------------------------  @高粱地守望者
11:40:00  我个人是非常赞赏这种教育体制的,而且实际上技校学到的东西一点也不简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技术工人的素质,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  毕竟你再先进的技术,再牛的设计,没有一流的工人来制造也白搭的。网上有一个纪录片,讲罗罗怎么制造喷气引擎,你看过就会知道一流的技术工人有多重要。罗罗里面很多工人会自发地培养孩子接自己的班,因为待遇不错,就业有保障。  当然我不反对努力学习,谁会反对呢?实......  -----------------------------  @WIND0109
12:02:00  真的是欧美的什么都好么?  看看比萨的2012测试的最后一题,对于14岁左右的学生来说,并不是难度特别大的题目,但是美国的中学生作对的比例只有2%,这题目并不是中国出的,这成绩能说美国的基础教育好?  美国的精英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少数超级牛人,加大多数啥都不会的人,中层如果不是靠俄罗斯人印度人中国人的外来人顶着,google,apple,microsoft这些高科技公司能有现在的水准么?中国的基础教育,谈不上多么好......  ---------------------------------  @高粱地守望者 165楼
12:09:00  说实话吗?  (1)美国学生愿意读商科,读法律,读医学,这些领域不需要太复杂的数学。而且就也好,报酬高。中国学生很多时候,就是个苦力嘛。  (2)我根本不在乎 PISA ,能吃吗?如果我小孩这个什么 PISA 靠零蛋,我一点也不会在意的。  -----------------------------  那就玩呗,将来混个技校,说不定也能赶上个美国水电工的好光景!只是高分低能这样的嘲弄话是没有资格说的。比如,谁谁有钱,你没钱纯属于正常;但你总要人前人后戏弄说有钱怎样,那不愚蠢么?
  回复第259楼(作者:@高粱地守望者 于
15:02)  理想化的模型,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  不能解释现实的模型就是垃圾,一文不值。  最后,不要提……  ==========理越辨越明,在此过程中自己和他人才能得以提高,我们要的是探讨的态度,不要有情绪,呵呵  
  @刃無锋 33楼
22:52:00  欧洲的基础教育该反思了,为什么这几次PISA考试欧美全面落后于东亚国家和地区?孩子正是学习能力和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你现在不加强基础教育学习绝对会错过最佳教育时机。这样松散的基础教育最大的结果就是教育出一大帮100以内加减法都算不清楚的准白痴。。  -----------------------------  最先进的科技在欧美,为什么,创新,会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就叫厉害吗?
  @刃無锋
22:52:00  欧洲的基础教育该反思了,为什么这几次PISA考试欧美全面落后于东亚国家和地区?孩子正是学习能力和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你现在不加强基础教育学习绝对会错过最佳教育时机。这样松散的基础教育最大的结果就是教育出一大帮100以内加减法都算不清楚的准白痴。。  -----------------------------  @rrmm58 273楼
12:42:00  最先进的科技在欧美,为什么,创新,会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就叫厉害吗?  -----------------------------  欧美的精英教育跟这完全无关!~~你要知道这些就不会为欧美的大众教育叫好了。欧美的科技创新是这些只能去肯德基沃尔玛打工的老百姓创造的??  现在的欧美顶尖大学的精英基本都是学费高昂的高级私立小学中学努力拼搏熬出来的!~~醒醒吧你!~~
  中国嫦娥工程的科技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其他尖端科技项目,如J20,核潜艇等科技人员的年龄也不大。这说明了中国经过三十年的积累,高级人才已经到了成熟收获的时期,所以这些年来中国的高端科技全面爆发。这就是中国基础教育打好的缘故,现在到了回报的时候了。  相信中国今后二十年会不断在科技上超越欧美!~~到那时,中国的教育模式必然会成为世界的潮流。。
  英国人因数学差每年损失千亿 60名中国教师前往授课  正文我来说两句(671人参与)  Mazda6价格抄底直降4万!  扫描到手机  日07:32来源:中国经济网  手机客户端  保存到博客  每年直接或间接造成200亿英镑损失 将从中国引进数学老师“支教”  据英国广播公司12日报道,英国国家数学能力中心最近的调查显示,英国成年人数学不好导致英国政府每年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200亿英镑。2月,英国教育大臣到中国上海来“求经”,如今上海60名数学老师将去英国教数学。  生活处处难  “连工资单上的细目都看不懂”  1/3的英国人面对数学题时,如果没有计算机的帮助,就得数指头。很多民众购物时因为不懂得计算货品减价优惠每周损失10英镑。成人每年因购物时没有发现商家找回的零钱不够,而多花超过8亿英镑冤枉钱。  很多民众不懂得在旅游时把币值换算,不懂计算销售税,收银员算错账找错钱更是常见。英国国家数学能力中心表示,数学差导致工资水平降低、公司利润减少、政府税收削减,每年给英国政府带来200亿英镑的经济损失,这相当于GDP的1.3%。事实上,这一数字可能被低估,因为它给刑事司法系统和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带来的损失难以量化。  调查机构表示,没学好基础数学的人找不到工作、犯事进监狱或未成年怀孕的概率更高,甚至会拖累国家经济发展。  英国教育专家克里斯称这一现象简直是骇人听闻,这意味着他们恐怕连自己工资单上的细目都看不懂。  三原因导致  依赖计算器不感兴趣师资贫乏  英国民众的数学为什么那么差呢?首先,他们从刚学习数学起就依赖计算器。之前英国政府对10-12岁学生的数学进行测试,在不用计算器的情况下,27%的孩子没有计算器甚至算不出2.36加1.49等于几;36%的学生不知道415除于5等于几。  第二,英国人对数学不感兴趣,不重视数学。在调查中,25%的学生不愿意学数学。至于不学的理由,有31%的学生表示因为学不会,45%则表示数学太无聊。  第三,数学师资力量贫乏,只有3%的英国小学教师拥有数学学位。  如何改变现状  英国教育大臣来华“求经”  全民数学差,英国政府很焦虑想出很多办法。首先禁止小学低年级生使用计算器,以便提高计算能力。英国政府还鼓励大学生当数学老师,当数学老师政府会奖励7500英镑。此外,2013年1月,英国顶尖的25所中小学校的校长组成的英国考察团到中国宁波的小学交流,学习中国数学教学方式的。当一名小学生用“乘法口诀”迅速算出72÷3=24时,这些英国小学校长们震慑了。因为这道题,在英国得上好几堂课,学生才能学会。  2014年2月,英国教育大臣特鲁斯带领代表团来到中国上海“取经”学习“乘法表”。回到英国后,英国政府决定从中国引进数学老师到英国教数学。上海将派60名数学老师赴英国“支教”。英国将派60名数学教师来中国长期学习,以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本报综合报道袁金会  数学水平调查  49%  ■约有49%的英国成年人只有小学生数学水平,也就是9岁至11岁学龄孩童的运算能力  ■这49%的人之中约一半人的数学能力甚至比不上7岁到9岁的孩童  ■这些人连最简单的统计表单与数字图表都无法识读  ■家庭支出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笔糊涂账  36%  ■在对2300名成年人进行的调查中发现,36%的成年人备受数学能力差的困扰  ■在辅导孩子做家庭作业或试图解决预算和个人财务状况时,这类人感到很难对付
  @刃無锋 276楼
08:21:00  英国人因数学差每年损失千亿 60名中国教师前往授课  正文我来说两句(671人参与)  Mazda6价格抄底直降4万!  扫描到手机  日07:32来源:中国经济网  手机客户端  保存到博客  每年直接或间接造成200亿英镑损失 将从中国引进数学老师“支教”  据英国广播公司12日报道,英国国家数学能力中心最近的调查显示,英国成年人数学不好导致英国政府每年直接......  -----------------------------  哪个弱智小编编的呀。  尤其这段,“很多民众购物时因为不懂得计算货品减价优惠每周损失10英镑。成人每年因购物时没有发现商家找回的零钱不够,而多花超过8亿英镑冤枉钱。”,真是让人要笑掉大牙了。  现在中国超市买东西也都是机器算帐了好不好。  你当中国农民啊,钢本儿找回来还一个一个数,多少人都是看都不看,直接扔进收银柜边上的募捐盒的,好伐拉。还因此多花超过8亿英镑冤枉钱。哪跟哪儿呀。
  回复第180楼(作者:@高粱地守望者+于++19:04)  @拉风的披风+179楼++17:44:00  欢乐的童年呀!  ----……==========  没办法,高考在那里!  
  @刃無锋
22:52:00  欧洲的基础教育该反思了,为什么这几次PISA考试欧美全面落后于东亚国家和地区?孩子正是学习能力和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你现在不加强基础教育学习绝对会错过最佳教育时机。这样松散的基础教育最大的结果就是教育出一大帮100以内加减法都算不清楚的准白痴。。  -----------------------------  @高粱地守望者 36楼
13:29:00  PISA 只是一次考试而已,中国孩子会考试,有什么奇怪的。  不正常,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有病还沾沾自喜。  中国的小学生近视率达到了 30%,初中 60% 到了高中就达到 90%。  然后身体素质大幅度倒退,很多高中都不敢搞长跑了,弄不好就猝死。  有什么脸笑这个笑那个的?  -----------------------------  国内的谈教育必言欧美,殊不知,欧美正在反省基础教育,正在向中国等国家学习基础教育呢  正是不懂教育的人才动不动把欧美拿出来说
  @高粱地守望者
12:42:00  中国的学习  就是背书,做题。  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  这叫应试教育。  根本学不来知识的。  -----------------------------  @death0270 99楼
12:58:00  首先你要有一个知识量的储备,你才能够去理解知识的原理,知识量的储备和原理的理解同样重要,没有知识量的储备,你根本无法理解原理。  -----------------------------  哎,能说出这句话的。首先,你是学工的么?其次,你自认为自己还混得不错么?  可惜,你说的这句话,绝大部分人不赞同。不过我也想明白了,任何事都符合3,7定律。但我认为未来更符合28.因为你是金字塔上的。所以,金字塔下面的人总要自我安慰,认为学习不重要,能力才重要。可惜,连学习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的,就奢望自己做其他都能做得很好了?不要奢望说服剩下的8.因为很多简单重复工作需要下面的8来替我们完成
  好吧,我被你打败了。  但以后请不要告诉我说,中国的教育是“注重知识”。  怪不得,我昨天拿一面镜子问我老婆,说镜子靠什么反光。  她摇头不知道。  一个上海市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然后现在在 500强工作的年薪数十万的白领。  不知道镜子靠什么反光。  这不是知识教育不到位,是常识都欠缺了。  -----------------------------  其实我也不知道。你能公布正确答案吗?  这是常识?  其实我想问,你到底想问什么?你没发现你自己这个问题本身就指代不明吗?
  马克  
  @刃無锋
08:21:00  英国人因数学差每年损失千亿 60名中国教师前往授课  正文我来说两句(671人参与)  Mazda6价格抄底直降4万!  扫描到手机  日07:32来源:中国经济网  手机客户端  保存到博客  每年直接或间接造成200亿英镑损失 将从中国引进数学老师“支教”  据英国广播公司12日报道,英国国家数学能力中心最近的调查显示,英国成年人数学不好导致英国政府每年直接......  -----------------------------  @农妇农妇农妇 277楼
10:10:00  哪个弱智小编编的呀。  尤其这段,“很多民众购物时因为不懂得计算货品减价优惠每周损失10英镑。成人每年因购物时没有发现商家找回的零钱不够,而多花超过8亿英镑冤枉钱。”,真是让人要笑掉大牙了。  现在中国超市买东西也都是机器算帐了好不好。  你当中国农民啊,钢本儿找回来还一个一个数,多少人都是看都不看,直接扔进收银柜边上的募捐盒的,好伐拉。还因此多花超过8亿英镑冤枉钱。哪跟哪儿呀。  -----------------------------  呵呵,这是英国的弱智写的,可见英国的教育有多失败~!~~知道为啥还得从中国老师了吧??
  今天在早教中心预约测试了发展能力,预估结果是大运动超前,社交一般,语言和精细动作都落后。周六能看到正式书面报告。需要必须突破了。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巧虎动脑学数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