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的需氧革兰革兰氏阳性杆菌菌有哪些?

杨金新 (黑龙江省大庆市油田总医院检验科& 163001)
【中图分类号】R97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
&&&&&&& 球菌是细菌中的一大类。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病原性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又称为化脓性球菌,其中革兰阳性菌主要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革兰阴性菌包括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等。
&&&&&&& 1& 葡萄球菌
&&&&&&& 葡萄球菌属是一群革兰阳性球菌,因常堆聚成葡萄串状。多数为条件致病菌,少数可导致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来源。
&&&&&&& 1.1 生物学性状
&&&&&&& 1.1.1 形态染色& 球形或稍呈椭园形,直径1.0&m左右,排列成葡萄状。葡萄球菌无鞭毛,不能运动。无芽胞,除少数菌株外一般不形成荚膜。革兰染色为阳性。其衰老、死亡或被白细胞吞噬后,以及耐药的某些菌株可被染成革兰阴性。
&&&&&&& 1.1.2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含有血液的培养基中生长更佳,需氧或兼性厌氧,少数专性厌氧。28~38℃均能生长,致病菌最适温度为37℃,pH为4.5~9.8,最适为7.4。在肉汤培养基中24h后呈均匀混浊生长,在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的菌落。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的菌落较大,多数菌株产生&溶血。
&&&&&&& 1.1.3 生化反应& 触酶阳性,能发酵葡萄球。根据生化反应和产生色素不同,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间型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三种。
&&&&&&& 1.1.4 葡萄球菌凝固酶和凝聚因子试验& 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被广泛地用于常规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其他葡萄球菌。试管法凝固酶试验称为葡萄球菌凝固酶,玻片法为检测凝聚因子。
&&&&&&& 1.2 微生物学诊断
&&&&&&& 不同病型采取不同检材如脓汁、血液、可疑食物、呕吐物及粪便等。
&&&&&&& 1.2.1 直接涂片镜检& 取标本涂片,革兰染色后镜检,根据细菌形态,排列和染色性可作出初步诊断。
&&&&&&& 1.2.2 分离培养与鉴定& 临床标本中最常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中间葡萄球菌等。首先用凝固酶试验将其分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中间和猪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然后用新生霉素敏感试验区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属种间细菌的鉴定常用生化试验。
&&&&&&& 2& 肺炎链球菌
&&&&&&& 肺炎链球菌。常寄居于正常人的鼻咽腔中。仅少数有致病力,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
&&&&&&& 2.1 生物学性状
&&&&&&& 本菌呈矛头状,成双排列,又名肺炎双球菌,在咳痰或脓汗中,有单个存在,成双或短链状排列,在液体培养基因常呈短链。在机体内形成荚膜,革兰染色阳性。兼性厌氧,营养要求高。在含有血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最适温度37.5℃,最适pH为7.4~7.8.初次培养需要CO2培养箱。在血琼脂平板上可形成细小,灰色,有光泽的&脐窝状&扁平菌落,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
&&&&&&& 肺炎球菌抵抗力较弱。对一般消毒剂敏感。荚膜菌株干燥力较强,在干痰中可存活1~2月。对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等敏感。但亦有耐药菌株出现。
&&&&&&& 2.2 微生物学检查
&&&&&&& 不同病种采取不同的标本,如痰、脓液、血液、脑脊液等。涂片经革兰染以后镜检,根据典型的革兰色阳性具有荚膜的双球菌存在,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痰或脓液直接划线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上,37℃孵育24h后,挑取&溶血的可疑菌落,作菊糖发酵试验、胆汁溶菌和 Optochin敏感试验进行鉴别。发酵菊糖、被胆汗溶解,对optochin敏感者,则多数为肺炎球菌。脑脊液标本须先经血清肉汤增菌后,再接种于血平板。
&&&&&&& 3& 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
&&&&&&& 3.1 脑膜炎球菌
&&&&&&& 脑膜炎球菌的学名是脑膜炎奈瑟菌,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
&&&&&&& 3.1.1 生物学性状& 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在急性期或早期患者脑脊髓液中,大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呈肾形成双排列,凹面相对。培养条件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在含有血清或血液的培养基上方能生长,如巧克力培养基。本菌为专性需氧菌,但初次培养时,在5%~10%CO2低氧环境中生长最旺盛,最适pH7.0~7.4,最适温度37℃,培养24~72h后,菌落呈圆形、光滑、湿润、透明、微带灰兰色。在血清肉汤中均匀生长。
&&&&&&& 本菌抵抗力弱,对寒冷、日光、热力、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对磺胺、青霉素、链毒素敏感,但容易产生耐药性。
&&&&&&& 3.1.2 微生物诊断& 流脑流行期间,根据典型症状和体征不难诊断。对散发的或不典型病例,可采取瘀斑中血液、外周血液或脑脊液送检。带菌者可用末端2cm处弯曲的棉拭,深入口腔,直达悬雍垂后鼻咽腔部,小心旋转采取分泌物送检。
&&&&&&& (1)涂片镜检& 将脑脊液(离心)、咽拭等标本作革兰染色,本菌呈典型形态,如发现白细胞内典型细菌则意义更大。结合临床表现,涂片阳性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 (2)分离培养& 接种标本于巧克力及血平板上,咽、鼻拭标本可接种于双抗(含多粘菌素B、万古霉素)卵黄平板。35℃,5%~10%CO2,环境培养24~48h,取可疑菌落,涂片染色及生化鉴定。
&&&&&&& (3)凝集试验& 主要为流行病学调查作分群鉴定。目前国内多价和分型血清约14种。依次先与各组多价血清作凝集试验,再与发生阳性反应组内各单价血清作凝集试验。
&&&&&&& (4)脑膜炎球菌确诊标准& 菌体及菌落形态典型,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不发酵其他糖,在普通平板上(10%CO2,24h)不生长,与分群血清凝集阳性。
&&&&&&& 3.2 淋病奈瑟菌
&&&&&&& 淋病奈瑟菌为严格的人体寄生菌,俗称淋球菌常存在于急性尿道炎与阴道炎的脓性分泌物的白细胞中,形态染色类似于脑膜炎球菌。
&&&&&&& 3.2.1 生物学性状& 本菌培养要求高,一般不易培养,需在培养基中加入腹水或血液。抵抗力弱,不耐干燥和寒冷,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对磺胺、青霉素较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
&&&&&&& 人类是淋球菌唯一的自然宿主,淋病主要由性接触而传播。淋球菌侵入泌尿生殖系统繁殖,男性发生尿道炎,女性引起尿道炎和子宫颈炎。如治疗不彻底,可扩散至生殖系统。胎儿可经产道感染造成新生儿淋病性急性结膜炎。
&&&&&&& 人类对淋球菌无自然免疫力,均易感,病后免疫力不强,不能防止再感染。
&&&&&&& 3.2.2 微生物学检查
&&&&&&& (1)标本收集& 男性病人清洗尿道口,消毒,收集脓性分泌物或前列腺按摩液。女性清洗尿道口收集分泌物或用棉拭收集宫颈口、阴道壁分泌物。
&&&&&&& (2)涂片镜检& 革兰染色,形态特征与脑膜炎球菌类似。女性患者因阴道细菌污染较多,常不易确认,应作培养进一步检查。
&&&&&&& (3)细菌培养& 方法及鉴定与脑膜炎球菌类似,生化反应为: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不发酵麦芽糖、不发酵其他糖、在普通平板上不生长。
参 考 文 献
[1] 徐雪松,刘仲祥,何成彦.关注耐药细菌的威胁.中国实验诊断学,):325-326.
[2] 陈民钧.细菌对&内酰胺药的耐药性及检测方法.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
[3] 应春妹.耐糖肽类抗生素的革兰阳性细菌.国外医学&微生物分册,):26.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几种需氧性革兰氏阳性杆菌的简易鉴定--《临床检验杂志》1991年01期
几种需氧性革兰氏阳性杆菌的简易鉴定
【摘要】:正 在伯杰氏手册(Bregey's Manual)1986年新版中记述致病的需氧性革兰氏阳性杆菌,有白喉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棒状杆菌JK 菌群(corynebacterium group JK)、产单核细胞李斯德氏菌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在伯杰氏手册(Bregey,s Manual)1986年新版中记述致病的需氧性革兰氏阳性杆菌.有白喉棒状杆菌(c orynebaeterium diphtheriae)、棒状奸菌JK菌群伙orynebactedum group Jx)、产单核细胞李斯德氏菌(L isteda monoeytogenes)、红斑丹毒丝菌伍rysipetothrix rhusiopathiae)、炭疽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江元培;[J];中成药;1981年04期
戎卫海;章斌乐;诸骏仁;陈灏珠;;[J];上海医学;1981年08期
廖福荣;;[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82年04期
王维思;;[J];中原医刊;1983年03期
康白;张季阶;金恒久;张沛;李文尊;;[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1984年01期
汪天柱;芦瑞霞;马洪声;朱惠芬;康白;;[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1984年01期
金恒久;康白;;[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1984年01期
吴守哲;康白;;[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1984年01期
张振颖;吴锡雄;王君山;;[J];农垦医学;1984年01期
郑婉明;;[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8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凡;;[A];毛泽东诗词研究丛刊(第一辑)[C];2000年
安家瑗;;[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徐乃英;;[A];中国通信学会2002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杨振华;;[A];有色金属建设协会第六次贯标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2年
徐乃英;;[A];中国通信学会2003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王铁宏;王曙光;;[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张秀丽;廖兴广;李树森;王想霞;孙桂军;章松;张正尧;李强;李岩;李玉仲;;[A];河南省预防医学会人兽共患病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李进才;;[A];闻一多研究集刊(纪念闻一多诞辰100周年)[C];2004年
陈龙明;赵霆;徐冰;孙家伟;;[A];中国金属学会2004’冶金安全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杰伟;[N];北京日报;2000年
慕蓉;[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焦新;[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筱文;[N];中国汽车报;2000年
孙建军;[N];中国质量报;2000年
李霭君;[N];中国质量报;2000年
;[N];中国质量报;2000年
张建光;[N];福建日报;2000年
徐骏;[N];国际金融报;2000年
本报记者 邓海云;[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文岚;[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杨广军;[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任敏;[D];华北电力大学;2000年
陆垂伟;[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李爽;[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李灏晨;[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郑朝;[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李平;[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李漾;[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蒋红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4年
贺敏;[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任艳红;[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革兰阳性杆菌的鉴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革兰阳性杆菌的鉴定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革兰氏阳性杆菌引起的疾病诊断治疗方法/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
欢迎来到医学全在线网站!
革兰氏阳性杆菌引起的疾病
丹毒丝菌病由红斑所致,临床表现最多的常为型,是一种急性的但进展缓慢的皮肤疾病。
病因学和标点医药网
红斑丹毒丝菌(以前称隐袭丹毒丝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无荚膜,不形成芽胞,不活动的微嗜杆菌,分布于全世界。它主要是腐生性的,然而它可感染各种活的动物包括昆虫,贝壳类动物,鱼,鸟和哺乳动物(特别是)。人的感染主要是职业性的,典型的是用操作可食或不可食动物[感染的动物尸体,提取的产品(油脂,肥料),骨,壳]时被刺伤而感染。非皮肤感染罕见,通常有关节炎和心内膜炎。
症状和体征
在外伤一周内出现局部隆起的紫红色的不形成水泡而发硬的斑丘疹,伴有瘙痒和灼热感。局部肿胀界限明显,可使通常是感染部的手的使用受影响。皮损的边缘可慢慢向外扩展,导致不适和不能活动长达3周。但本病是自限性的,典型的是无区域淋巴结受累,极少发展为全身性皮肤疾病。罕见,但可引起脓毒性关节炎或,甚至无已知瓣膜性心脏病的人也可发生。
活检厚皮片培养分离红斑丹毒丝菌优于病损扩展边缘处的针刺吸取物培养。从鲜红的丘疹所获取的渗出物作培养也具有诊断价值。为诊断丹毒丝菌性关节炎或心内膜炎需从血液或滑膜液分离细菌。编码为16srRNA的红斑丹毒丝菌DNA序列的PCR扩增试验有助于快速诊断。
苄星G120万u肌注(每侧臀部各60万u1次注射)或0.5g口服每日4次连服7日可治愈类丹毒。心内膜炎的治疗需青霉素G 2.5万~3万u/kg静脉注射每4小时1次或头孢唑啉15~20mg/kg静脉注射每6小时1次,共4周。治疗关节炎宜用同样的药物和剂量(在退热或积液消退后至少再继续给药1周),此外还需对感染的关节进行反复的针刺抽吸引流。
利斯特菌病标点医药网
利斯特菌病是一种利斯特菌所致的感染。
(参见第260节新生儿感染中的新生儿利斯特菌病)
病因学,发病率和
利斯特菌为革兰氏阳性,不耐酸,无荚膜,无芽胞,能活动的兼性厌氧杆菌,世界各地均有发现,可见于非人类哺乳动物,鸟类,蜘蛛和甲壳类动物的肠内。只有溶血性利斯特菌(主要有性利斯特菌,利斯特菌ivanovii亚种和seeligeri亚种)可引起人类和家畜及野生动物患病。美国的发病率为≥7例/(100万人年)其中以新生儿和70岁以上的老人最常见,7月至8月为感染的高峰期。通常因饮食污染的奶制品和生的蔬菜而感染,而且因为单核细胞增多性利斯特菌能在冰箱温度存活生长而更容易造成感染。直接接触也可引起感染[产前和分娩期母亲传给子代,特别是(利斯特菌感染可引起流产)],以及在屠宰过程中感染动物传给屠夫和屠宰场工人。免疫功能不全者容易发生感染,可多达2/3的病人受感染。
症状,体征和诊断
原发性利斯特菌血症罕见,主要为伴有高热的菌血症但无局部的症状和体征。是成人最常见的病型,不像其他细菌性脑膜炎,20%的病例可发生脑炎(从弥漫性脑炎,或罕见的菱脑炎,直至)。接种后可发生眼腺型利斯特病,其表现为眼炎和区域性淋巴结受累,若不治疗可发展为菌血症和脑膜炎。与感染组织接触后可发生利斯特菌性皮炎。心内膜炎罕见。
根据临床表现可怀疑利斯特菌感染,但确诊必须分离获得利斯特菌。送标本作单核细胞增多性利斯特菌培养时必须让实验室知道,因为该菌很易与类杆菌混淆。所有的利斯特菌感染在起病后2~4周,IgG凝集素滴度达高峰。
利斯特菌性脑膜炎的最佳治疗是用青霉素G 7.5万~10万u/kg静脉注射每4小时1次,直至退热后再继续10~14日。头孢菌素是无效的。对心内膜炎和原发性菌血症,应该用青霉素G(7.5万~10万u/kg静脉注射每4小时1次)加土布霉素(1.7mg/kg静脉注射每8小时1次),心内膜炎的疗程为6周,原发性菌血症的疗程为退热后再继续2周。眼腺型利斯特病和利斯特皮炎用红霉素可获良效,剂量为无味红霉素30mg/(kg.d)分4等分每6小时1次口服,直到退热后再继续服1周。
炭疽是动物,特别是反刍动物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人通过与动物或动物产品的接触而感染。
病原菌为炭疽杆菌,是一种大型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有荚膜的棒状菌。该菌的芽胞耐力强不易破坏,在土壤和动物产品中可存活数十年。人一般通过皮肤感染,但在摄食污染的肉品后也可发生感染。在不利情况下(如存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可因吸入芽胞而引起常可致命的炭疽(Woolsorter病),肺炭疽可因纵隔淋巴结中的芽胞迅速繁殖所致。在罕见的情况下,当咽或肠粘膜有破损并摄入污染的肉品可引起消化道炭疽,因为破损的粘膜有利于细菌入侵肠壁。
虽然炭疽是一种重要的动物疾病,人类患此病罕见,主要发生在工业或农业上对感染动物(,牛,和)及它们的产品的接触未采取预防措施的国家。野生动物如野马,和野牛也可发生炭疽。
症状和体征
潜伏期12小时至5日(一般3~5日)。
皮肤型炭疽开始时是无痛的,瘙痒的红棕色丘疹,随着病变的扩展,周围出现鲜红的红斑区和胶状包围,外周出现红斑,水泡和硬结。中央发生溃疡伴有血液和血清渗出并形成黑色焦痂。局部淋巴结肿大有时伴有不适,肌痛,,发热,恶心和。
肺炭疽的初期症状是隐袭性的,与流感相似。体温上升,数天内发生严重的呼吸窘迫综合征,随后发生发绀,和。严重的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发生并扩展到邻近的纵隔结构。也可发生血样血清渗出,和。出血性脑膜脑炎和/或肠道炭疽可发生。肺部X线显示弥散性斑点状浸润,因淋巴结肿大出血而使纵隔增宽。
胃肠道炭疽时,释放的毒素可引起出血性坏死并可伸展到所沟通的肠系膜淋巴结。有潜在致死性中毒的后果。
职业和接触史甚为重要,从皮肤病变区获取的标本作培养或革兰氏染色可用于分离炭疽杆菌。喉拭或痰标本可用肺炭疽的诊断。若初次培养无细菌生长,可用小接种来分离细菌。
胃肠道炭疽的诊断有赖于对临床症状的识别,有时呕吐物或粪便标本经革兰氏染色可发现炭疽杆菌。临床上,胃肠道炭疽可出现恶心,呕吐,纳差和发热,逐渐进展到肠坏死和败血症而死亡。口咽型炭疽表现为口腔粘膜皮肤病变,伴有喉痛,发热,淋巴结肿大和吞咽困难,继续发展下去则出现坏死甚至死亡。
预防和治疗
一种由培养过滤物组成的炭疽疫苗可用于高危人群(兽医,实验室技术人员,操作进口山羊毛的毛纺厂员工)。为确保保护作用可能需要重复接种疫苗。接种处可有局部反应。一种活的产毒但无荚膜毒力的动物疫苗可在兽医学中应用。
皮肤型炭疽的治疗可用青霉素G60万u肌内注射每日2次共7日,以防全身性扩散并促使脓疱的逐渐吸收。虽然给予抗生素治疗,病变仍可通过焦痂期进展。2g/d分4次口服也是有效的。也可用红霉素,或替代。幼儿宜用青霉素或红霉素。大多数菌株对有抗药性。
肺炭疽几乎都是致死的,但早期连续用青霉素G2000万u/d静脉注射可能有救命作用(青霉素G的通常剂量为每日10万~25万u/kg分4~6次给)。也可与合用,链霉素的剂量成人为500mg/d分剂肌内注射,每8小时1次;儿童为25mg/(kg.d)。皮质类固醇可能有益,但尚未充分评估。若延误治疗(通常系误诊所致)则很可能死亡。
对胃肠道炭疽尚无特效疗法,不应吃被污染的肉品,若已摄食此类肉品则可用青霉素G预防,剂量为400万u每4小时静脉注射1次,共10日。
诺卡放线菌病是一种急性或慢性的,常为弥漫性的肉芽肿-化脓性传染病,通常由一种土壤腐生的需氧革兰氏阳性杆菌,星形诺卡菌感染所致。
(参见第158节)
星形诺卡菌通常经肺进入人体,很少从消化道或皮肤进入。诺卡放线菌病并不常见但分布于世界各地,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发病率以老年男性居高。淋巴网状系统恶性病,器官移植,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均为好发因素,但约一半病人并无预先存在的疾病。本病已被认为是晚期患者的一种机会性感染。其他诺卡菌有时也可引起局部或偶也可是全身性的感染。
症状和体征
弥漫性诺卡放线菌病通常以肺部感染开始,其表现可与放线菌病相似,但诺卡放线菌更常经血源性传播并形成脑脓肿,或较罕见的在肾脏或其他多脏器形成脓肿。皮肤或皮下脓肿常发生,有时作为局部感染的原发部位。肺部病变时,最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寒战,,衰弱,纳差和体重减轻,但这些症状都是非特异性的,并且与或化脓性相似。胸腔积液也可发生。约1/3病例可发生转移性脑脓肿,通常可有严重头痛和局灶性神经系统异常。本感染可以是急性的,亚急性的或慢性的。
诊断标点医药网
从经体检,X线检查或其他影像检查发现的局部病变获取的标本或组织培养找到星形诺卡菌,便可作出诊断。常可见革兰氏阳性杆菌的弱抗酸的珠状簇和分支细丝(应用硫酸可脱色的改良抗酸染色,而不是像结核分枝杆菌染色时用的酸)。星形诺卡菌不像伊氏放线菌那样呈棍棒状。
由星形诺卡菌引起的诺卡放线菌病,若不治疗常致死。用适宜抗生素治疗的病人中死亡率最高的(>50%)是有弥漫性感染伴免疫受损的病人,最低的(15%死亡率)是免疫功能正常并且病变局限于肺部的病人。
因为大多数病例对治疗反应缓慢,苯磺胺的剂量应维持血浓度12~15mg/dl(如4~6g/d口服)连续数月。TMP-SMZ或单独大剂量氨苯磺胺(磺胺嘧啶或磺胺异f唑)也可应用。若对磺胺类过敏或出现难治性感染,可用丁胺卡那霉素,四环素,亚胺培南,,或环丝氨酸。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评论加载中...
(必填项)
评论内容: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革兰氏阳性杆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