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白电影就是煞笔 只有变态才能拍出这种垃圾片子

张一白老师,麻烦您给我买一瓶1999年的优酸乳
  1.张一白老师创造了中国广告界的一座里程碑。他让众多明星联袂拍摄了一个多种品牌混搭跨界的广告长片,还让这个广告登上了大银幕,并且还需要人们买票观看,颠覆了广告一向是免费的low逼形象,为广告这个边缘创意产业赢得了尊严。之前,大家都嘲笑《变形金刚4》中的广告植入,如果和《匆匆那年》相比,《变4》其实就能堪称独立制片的小制作艺术片啦!一白老师如果把这部长片干脆拍成一个三五分钟的MV,直接配合王菲的主题歌,这有多完美。他这是何必呢?
  2.说真的,按照这个思路去研究,《匆匆那年》这部广告片拍得还是挺有剧情感的。这个片子其实就是半部《奔跑吧兄弟》加一点《中国好声音》的花絮。又是郑恺又是陈赫的,你干脆把邓超和王宝强也都叫来,把倪妮换成angleababy,和浙江卫视谈谈合作,每周探班的时候直接套拍一下就得了,比现在这么搞性价比值得多。你没看人家上一集跑男花絮采访么,郑恺和baby都念叨,“彭于晏也一直嚷嚷着要去参加节目一起玩呢。”一白老师,要是你这电影真和那节目没一毛钱关系,我们都替你冤得慌!
  3.《匆匆那年》讲的是一群高中生以及他们升入大学后的故事。你让一群成年人出演几个年龄跨度在17岁至21岁的青少年,这弄不好就会很惊悚。所以,当彭于晏晾着一身依靠专业健身教练打造出来的肌肉散德行的时候,你就明白还是别太较真的好。但是,这个13岁就移民加拿大的台湾演员,操着一口台湾国语行走在1999年的中学校园里。我们忍不住不去较真啊!拍这部戏的时候,彭于晏自己可能会有一种玩RPG游戏的快感。不但穿越了时空,还跨越了文明阶段。不知道张一白老师得费多大劲,才能给这个小伙子讲明白,为什么17岁的年轻人谈恋爱是被禁止哒!
  4.这是一部所谓的“80后青春怀旧戏”。这是近年来,继“贺岁片”之外的又一种由中国人独立创造的,具有本土核心知识产权的,中国特色类型片。电影界愈发发现,80后成为了社会消费的主力,不拍几个片子把这帮人的钱骗到手,作为一个导演是失职的。所以,等着吧,在今后几年里,这类依靠各种怀旧歌曲串烧,配合恋爱失恋桥段的电影会大规模挤进院线。你看《匆匆那年》,肯定会想起《同桌的你》什么的一类东西。差不多的套路。一代人的爱情与分离,成长与失去。怀旧么,就是那些事。但问题又来了。以前那几部同类型电影都是依靠故事开头的。《匆匆那年》勇敢地依靠一个广告开了场!为了突出那个手机的拍照录像功能,导演恨不得把那手机屏幕显得比银幕都大!从这开始,这部广告片的征程就算走起来啦!电商、牛奶、保险、酒店、学校,装修公司……一样一样突兀地出现在戏中,还生怕你不知道。不但植入logo还得侵入台词。林嘉茉去小卖部买饮料,大声嚷嚷“我要优酸乳!”1999年有这玩意吗?张一白老师,我热烈要求您给我们买一瓶1999年出产的优酸乳尝尝。非要喊着优酸乳也就认了,买完之后,镜头给角色一个侧脸,还要求林嘉茉一点点把酸奶盒子举高,正面冲向镜头!为了这么个酸奶,编好几段故事,一会喝奶补奶,一会婚礼上叫快递送一箱。有谁见过参加人家婚礼,送一箱牛奶做礼物的么?!要命的是,苏宁易购的快递送货算一次广告也就算了,打开那箱子里面还套着一个酸奶的广告?!这一个纸包打开又一个纸包的,张一白老师,你是从马三立的相声“挠挠”里得到的灵感么?一层一层打开,跟我这抖包袱呢是吧?
  5.《匆匆那年》选择的视角是通过一个90后反观80后。而这件事却由一个60后导演执行。所以就不负众望地玩砸了。张一白拼贴了几段80后的经历又臆想出了一个90后的个体。对于前者,他只能虚浮着设定几个毫无现实感的人物,对于后者,他就只能写出一个杀马特造型的非主流形象。这个黄毛杀马特摄影师本来是受雇于郑恺,帮他拍摄婚礼VCR的。但剧情就完全不交代这俩人是怎么搭上的。结果,这小姑娘回到中国,下了飞机,第一件事就是与雇主最好的哥们彭于晏发生了近似一夜情。哎呀,这就是60后对80后90后的最大胆的猜想了。我们原谅你了。但是,你总得懂得“登对”这两个字吧?就算再酒后不自持,彭于晏老师也不会破罐破摔地上了捯饬成这样的杀马特啊!但问题是,他们俩到底发没发生关系呢?一个人说我不上处女,一个人说我不上大叔,但彭于晏的红色内裤挂在腿上又怎么解释?这到底是神马情况?!和彭于晏有近身肉搏的机会了,杀马特还不窃喜,竟然一边擦头发一边叨逼叨地让彭于晏负责云云!?一白老师,你请彭于晏不就为了吸引女粉丝么,你这让女粉丝们怎么想?
  6.郑恺出现了。他确实是个实力演员,难得在这部戏中都能表现得如此优异。他被设定为一个做服装发达了的小土豪。好了,张一白老师心中的发达概念,就是开这么一款车!你那品牌还敢找得更low一点吗?要是绿源电动车神马的找上来想植入,你是不是也能答应?让彭于晏和郑凯他们几个人一人骑一辆啊?
  7.说说这个杀马特摄像师。您作为一个法国学艺术的,回国变成一个给婚礼摄像的师傅,已经够low了,不忠于职守还每天对着彭于晏一通拍,到婚礼现场还逼问人家十几年前的恋爱细节。作为雇主的郑恺和雇主铁哥们的彭于晏对此都毫无微词。这心胸!你一个婚礼摄像,总摆出一款还原真相的调查记者的气质,这是什么鬼?
  8.之所以出现一堆搞笑的细节,就是因为《匆匆那年》根本没!有!故!事!说到底这就是一篇配乐散文诗。你根本找不到最基本的故事线索。无非就是几段感情,一段友情。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对于真的经历过这一切的80后来说,去看这部电影为的是激发最真切的回忆。但当你刚刚被某个细节打动,准备代入感情的时候,张一白就及时用搞笑的剧情和一段穿插的植入广告把情绪叫停。这种现代派的导演手法,真是想不到还能出现在这样的片子里。这部电影根本没有办法让你宣泄。而对于“怀旧影片”来说,如果没有情感宣泄功能,它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呢?就因为已经拉来了几个广告,必须串进一个故事么?
  9.好吧,那我们就只看颜和情绪。我们姑且接受彭于晏留着分头成为北京中学生。可这个班级里的同学们这长相质量可真够高的啊。男生周正阳光,女生唇红齿白。我就纳闷了,林嘉茉一头挑染的栗色头发,画着眉毛扑着粉,到底是肿么进的校门?男生寸长短发,女生齐耳短发,不得染发烫发,不得佩戴饰物。这种反人类的规定如今很多学校都仍在推行,您雇个80后的人做顾问好好问问不行吗?
  10.是的。细节失实是这类电影中很致命的地方。而很多我们本来期盼着在电影中看到的,属于那个时代的经典桥段也都不见踪影。剧情安排了一段中学生恋情败露的戏。大家都等着看老师请!家!长!这么经典的梗,什么类型的戏都能出,最能引发这一代人的记忆,竟然毛都没有。就只出现了一个方茴她爸。她爸对于和自己女儿谈恋爱的这个小子一声不吭,晚上去接女儿,发现教室里只有女儿和她的男友,两人还装作努力复习,绝不交流。遇到这样的景象,这位父亲也坚持不让自己的声带发生任何震颤,只象征性地露出凶神的眼神,只坚决每天按时接女儿回家。并且阴魂不散地在女儿的大学时代又出现了一次,仍然不与女儿的男友进行正面对话!唯一的改变,就是这个男人把自行车换成了汽车。就这种烂设定里还要歌颂一下改革开放之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是吗?
  11.打篮球。这是描述中国高中生活的不二法门。张一白老师还自己假模假样地出场做了个灌篮高手的模仿秀。从场景到音乐,试图用这种低级复制的手段引发观众的共鸣。看到最后,你会发现,张一白无非就是充满敷衍感地随便挑选了几首歌曲,动力火车的《当》,黑豹乐队的《don't
break my heart》,还有这首灌篮高手。这是拍电影吗?公司年会联欢,自己编排小品也比这个用心吧?但即使是这样的烂梗都已经算是这部片子里最好的片段了。
  12.还有一个问题很诡异。那首《匆匆那年》从歌词到旋律明明就是一个曾经沧海难为水的人回顾过去的有感而发,在电影里,被设定为一个17岁的高中生写给自己初恋的歌。这到底是怎么写出来的呢?“我们要互相亏欠,我们要藕断丝连。”你们刚刚开始,连花都没开呢,哪来的藕和丝啊?
  13.不得不说,算是友情出演,戏份不多的陈赫算是这群人里扮相最像那个年代中学生的一个。那分头发型、宽大的校服和猥琐的眼神还真有点出神入化的神韵。自始至终,陈赫都是这部戏里最能引发共鸣的一个。因为他最切实,他后来变成了一个提早进入中年状态的世故的男人,虽然仍然颇具喜感,但所有这些搞笑和变化之中总渗出一点点让人辛酸的东西。他总算让这部始终漂浮着的戏有了一个坠子。
  14.高考前后的郁闷,希望,胆战心惊,所有一切都没呈现,最多就拍个书桌上摆着一摞书,在教室自习的样子。反而,为了表现青春洋溢,张一白老师努力拍了一场无比冗长的滑旱冰的戏。在冰场,大家遇见小混混。本来一直是爱情戏,忧桑范儿,淡淡哀愁,丁香花神马的那一款,突然间就转变成逗比青年欢乐多的戏码。彭于晏被倪妮一个眼神肯定之后,马上像一个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一样换了主动的体位,将小混混压在身下。一边挥拳相向一边还能对心上人挤眉弄眼。这个时候,失实的细节又出现了。张一白老师,您记着哈,那个年代,我们不说“我去!”我们只说,“我操!”连“靠”的频率都比较低。“我去!”这个谐音的汉语词汇在那之后几年才正式流行起来,至少在那首风靡一时的《自习室之歌》之后,才被广泛传播。不是说严控穿越戏么?广
电部门还是有漏洞啊。被张一白老师渗透了不是?
  15.好了,剧情终于蠕动到大学了。是这样的,我们只听说过上中学的时候,因为学业压力重,课程多,又不方便总见面,所以男女朋友之间处于半地下状态,上了大学之后,又在一个学校,为神马反而见面变少了呢?张一白老师反复给出的答案是,“我们课表不一样!”这句台词像句咒语一样被不断地诵念。倪妮和彭于晏互相说这句话,互相骗着玩,然后倪妮和闺蜜们说这句话,自己骗自己玩。嗳,80后们,谁上大学的时候因为他妈的课表不一样,而不和女朋友见面的,站出来给张一白老师看看!你们的课排得都很满么?你们不吃饭的么?你们不逃课的么?大学期间,你们真的是每一节课都去上的吗?!
  16.中学时期的背景一概被虚化也就算了。张一白老师下定决心对大学时期也彻底不去交代,没有上课,没有逃课,没有四六级,没有挂科,没有网吧,没有CS……神!马!都!没!有!好吧,别的都不写,因为张一白老师没经历,不赖他。但是非典!SARS!记得吗,张一白老师?我们那会儿在大学里经历了一场瘟疫!大家关在学校里,哪也去不了,封闭氛围里产生了很多故事,您哪怕写一笔也行啊。这电影倒好,对于那些年就交代了两笔军训,一次点名,别的就全都没了。我们无感的东西,你东一笔西一笔的瞎交代,一会申奥成功,一会足球惨败的。然后,中国好声音里的毕夏出现了!这个一看就没怎么受过教育的姑娘,身上一直有一股根本祛除不掉的社会青年气息。这电影根本就没交代为神马彭于晏的口味转变如此剧烈,抛弃一个小清新爱上了一个摇滚妞。好吧,姑且算因为荷尔蒙爱上了。一天凌晨,毕夏跑到彭于晏楼下找他,哪怕不是约//炮,就一起在校园里走走也行啊。她来的理由竟然是:要!去!看!升!旗!这个连课都没见上过,扎着一头脏辫,在地下通道唱歌的姑娘,竟然要去天//安//门看升旗?!这毕夏的设定真的太奇怪了。两个人在地下通道弹琴唱歌,一把木吉他换到彭于晏手上的瞬间,突然就能产生出电琴的轰鸣,两个人跟着这莫名其妙的重金属音色蹦蹦跳跳,竟然还更离奇地引来了影帝廖凡!还拉着桂纶镁?!这四个人就在地下通道里一起蹦蹦跳跳。那通道写着通向动物园,竟然除了他们之外空无一人,干净得地上没有一张纸,墙壁也不见小广告。
  17.彭于晏和倪妮之间的关系正在微妙地变化着,但倪妮的心态被写得十分古怪。彭于晏多次暗示想要上床,倪妮心领神会,但总推三阻四。等到彭于晏和毕夏滚了床单,倪妮却突然选择报复性地和另一个男生上了床!彭于晏于心不甘地跑来质询,倪妮竟然一脸痛彻地质问“我爱你,你会和我做 爱吗?”会啊,人家会啊。人家三番五次乞求了那么久,还揣着安全套都被你发现了,你现在问这些到底是什么逻辑呢?哦,对了,彭于晏为缓解尴尬把安全套当做泡泡糖反复咀嚼的桥段,这个真的不是又一次软广告植入么?——你的益达。我知道。两粒一起吃才最好。
  18.好了,上床就怀孕的桥段来了!你怀孕了,找个医院很难吗?无痛人流的广告看来针对性还是不够精准啊。你非跑到学校医务室去得瑟神马呢?还被一脸阶级斗争样的大夫质问到底是哪个系哪个班的。还要求老师来带人?你这是自首式挂号么?然后手术时还坚持不用麻醉,玩一套“心里的痛超过身体的痛”的戏码是吧?
  19.为了保护孩子的亲爹,彭于晏突然现场灵机一动地揽下了这个孩子,但被不知情的毕夏甩了一个耳光,扬长而去。这事不深究,姑且算是彭于晏本来就饥不择食的选择,现在也就不解释地摆脱了。但接下来的一幕让人费解而震惊。做完手术的倪妮和彭于晏抱在了一起,像是经历了苦难并认清真爱要和好一样!彭于晏说,“我们除了孩子,什么都有了。”邪门了,你们有什么了呢?你们高中毕业晚会的时候抱在一起互相承诺,“要一起生活,有个孩子,永远爱你”神马的,现在看起来,一样都没实现啊,怎么就一同流着泪说“什么都有了呢?”你们的要求还真低啊!
  20.在经历了这么多之后,借着老同学乔燃回国的由头,这帮人竟然还真的能如约坐到一张桌子上吃饭。乔燃终于有机会施展自己古怪的存在感了。这个长着一脸典型屌丝脸的前班干部,总是在心里把自己扮作正义的化身,默默爱与呵护着倪妮。所以,他就总是莫名其妙地充当一个仲裁者的角色。人家倪妮和前男友之间叙旧,郑恺和现任女友分手,管你鸡毛事啊?瞎掺和的点在哪里呢?最后惹得一帮人还得陪人家大排档老板的钱。直到郑恺婚礼上,这臭毛病还是没改。这么多年就没走出中学班干部附体的阴影,一直觉得自己大小算是个领导。十几年过去了,还对人家彭于晏指指戳戳。
  21.婚礼上的事就更奇葩了。郑恺找了个谁都不认识的女人做老婆。开始一张口就一口河南腔,我们明白,你为了搞笑,为了显示粗俗的土豪范儿。但突然间,她就开始使用标准的普通话了。在近乎拷问地拍摄VCR之后,黄毛杀马特竟然气愤地冲着这一帮人说“你们都活该!”这是发生了神马?拿了钱不好好干活,还咒骂甲方?!这设定是什么逻辑?仔细想想,可能是张一白老师想通过这个细节来传递,90后的价值观更直接,不会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儿女情长,呼应影片开头一夜情那段。所以有资格嘲笑和咒骂“大叔”级的80后。张老师,你找几个90后问问,你这么干人家答应吗?
  22.张一白老师一直秉持的那种,于煽情处紧急叫停转入滑稽戏的本事,又一次发作了。婚礼的结尾,苦逼的陈赫竟然在酒店大堂偶遇自己的老婆和自己的上司卿卿我我。大家突然间又像热血高中生一样一拥而上,仿佛当年冰场殴打小混混一样冲向那个男人。音乐里毫无悲愤,满满地欢乐。经历了这么多一次次的起伏之后,几个人竟然选择不去处理每个人的私人问题,而是一同回到母校,寻找一棵当年刻下名字的树?!最终,还突然间如同走秀一样排成一排从远方走向镜头,表示自己经过寻找当年都满血复活吗?!到这个时候,张一白老师可能已经没心思拍了,反正谈妥的广告都已经植入完毕,之后的部分还费那劲干吗?最终,在全世界都已经知道那个黄毛杀马特肯定是倪妮派来的情况下,导演给大家呈现了已经在法国生活的倪妮的现状。站在塞纳河岸边的倪妮一身红裙,扭头的瞬间,真应该再去谈一个巧克力或者香水什么的广告,这样收尾不是更完美一些吗?
  23.有一个问题始终让我感觉很困扰。张一白老师当年吸粉还是溜冰的,就不算“劣迹”,如今还能一边叫着彭于晏当男主角一边喊着王菲唱主题歌,现在龙太子和柯震东飞点叶子,就不许人家工作了,还连累郭小四老师拍好的电影毁了重拍?这算倒退啊还是进步啊?
  (同步发表于《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信公号“百万庄的小星星”)
  说的太对了!!!
  我操笑尿了 不过说的好!
  楼主写的太牛了,支持支持 !不支持都对不起我看电影的30块钱!
  楼主简直说出了我的心声啊,就像楼上说的,不支持都对不起看电影的10块钱!
  写的很好啊,看完电影也觉得有点坑...
  嗯嗯,楼主吐槽的很多点都是原著里的,可能是导演剑走偏锋了吧。。。
  痛快!
  广告植入很多,一边看我一边对我朋友说有一个广告。来说比电视剧好不少,(我看了电影再去看电视剧)。郑凯演的太他妈像我高中那时。
  啊哈哈哈哈哈 笑的停不下来!
  楼主吐得一手好槽!
  同好奇,他吸怎么就没事呢还这么闹腾?
  说得好
  说得太好了
  
  小说的番外里有七七 原本的故事和番外套在一起 乱七八糟的有了这么个电影 电影开场几分钟 我就有想离开电影院的冲动 除了偶尔拉长的还算唯美的镜头 其余已到了无力吐槽的程度 对于主题曲 曲子本身是无可厚非的 可是你偏得套在这是17岁毛头小伙子给初恋写的歌这件事儿上 就真是往作曲的脸上抽嘴巴呢 当初是先看的电视剧版 寻思做做功课 再看的电影 心疼电影票钱 忍着没走 王菲的声音飘出来的时候 如释重负...楼主说的句句是我想说的 不过除了陈赫那段...人好歹是个队长 小女生追捧的对象 最起码是一脸正气的 再想给跑男打广告也不能选陈赫那种容易冒出贱兮兮气质的演员来演吧 你选李晨我都不吐你 虽然李晨岁数真是大了...
  我艹 真心是大神级的吐槽
  这个槽吐得太爽了。。。
  我也觉得楼主说的太对了,和电视剧比起来差远了
  
小说的番外里有七七 原本的故事和番外套在一起 乱七八糟的有了这么个电影 电影开场几分钟 我就有
小说的番外里有七七 原本的故事和番外套在一起 乱七八糟的有了这么个电影 电影开场几分钟 我就有想离开电影院的冲动 除了偶尔拉长的还算唯美的镜头 其余已到了无力吐槽的程度 对于主题曲 曲子本身是无可厚非的 可是你偏得套在这是17岁毛头小伙子给初恋写的歌这件事儿上 就真是往作曲的脸上抽嘴巴呢 当初是先看的电视剧版 寻思做做功课 再看的电影 心疼电影票钱 忍着没走 王菲的声音飘出来的时候 如释重负...楼主说的句句是我想说的 不过除了陈赫那段...人好歹是个队长 小女生追捧的对象 最起码是一脸正气的 再想给跑男打广告也不能选陈赫那种容易冒出贱兮兮气质的演员来演吧 你选李晨我都不吐你 虽然李晨岁数真是大了...
  99年的优酸乳,这个梗,真的是影院里前后左右的疑问
  原谅我虽然对文章里的各种吐槽都赞同,但还是跟个二傻子一样看得很爽。
  简直说出了我的心声啊,就像楼上说的,不支持都对不起看电影的30块钱!
  说得太tm符合我心情了,我和我喜欢看韩剧的女友去看,她都觉得垃圾
  看电影回来都要气死我了。和lz各种感同身受。
  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电影最多能打一星
你是不是多打了
  细致的吐槽,看了电影有点让我质疑原著的水平,看过的小说的谁来说说呗?
  被老婆所逼,无奈之下去看了电影。发现果然够烂。赞同楼主的评论。导演根本不理解我们那个时代的人。凭什么80后的学生就是乱搞了。大学时逃课是很正常的现象。纯情的人占大部分。而且电影的内容也很混乱。
  但是,最后最后,我还是很感动,我知道电影拍的不对。那种违和感非常强烈。但是我还是感动了,我知道那是我对青春的回忆。很遗憾的是电影糟蹋了一个好题材。导演,我操你大爷的。(纯正80后骂街)
  觉得没看过原著果然不能体会电影情节,说实话小说是很好的,电影呈现的不好
细致的吐槽,看了电影有点让我质疑原著的水平,看过的小说的谁来说说呗?
细致的吐槽,看了电影有点让我质疑原著的水平,看过的小说的谁来说说呗?
  小说值得一看
细致的吐槽,看了电影有点让我质疑原著的水平,看过的小说的谁来说说呗?
细致的吐槽,看了电影有点让我质疑原著的水平,看过的小说的谁来说说呗?
  小说确实值得看,刚看了一半感觉不错,电视剧版虽然改了不少但总体还是不错的。电影就算了吧。
  如果我没记错,我真的喝过99年的优酸乳,小时候,90年代末期的时候,我妈管优酸乳叫盒装果汁奶。因为她认为那就是果汁奶
  其实我不明白张一白不是吸过毒吗,广电怎么没把他禁了??
  原来桂纶镁在那里呀!lz去写个80后剧本吧,看好你!
  干得漂亮~
  这个13岁就移民加拿大的台湾演员,操着一口台湾国语行走在1999年的中学校园里。我们忍不住不去较真啊!拍这部戏的时候,彭于晏自己可能会有一种玩RPG游戏的快感。不但穿越了时空,还跨越了文明阶段。
  
  楼主说出了我的心声!本来我觉得同桌的你拍得挺扯的,跟这部匆匆那年比起来,这部更烂
  说的好!!完全就是我的心声啊~~~~
  35块钱能买好多关于青春的小吃呢,可是我把它浪费在了电影院了。亏。
  还有就是,上高中了下课时候还在扔课本玩么!啊?
  上!高!中!了!下!课!时!候!还!在!扔!课!本!玩!
  我是冲着楼主头像进来了~哈哈哈
  吐得一口好槽,很多槽点其实是书里面有写,电影里面浓缩了没表现出来的。看过原著的人表示这槽吐的并不算太好。可惜了写这么长。另外14点,从电影口型来看明显说的是我艹,但是出现的声音是我去,这明显也是因为各种审查限制的原因吧,纠结这一点还吐个百把字的槽也是不容易了。这电影就没能讲完整一个故事,为毛线陈寻就变心了,为毛线苏凯是那个样子。说实话陈赫的苏凯是最不贴合原型的一个人。这片子,看过就看过了吧。。。真不值得写这么长的评论。小川叔的影评那感觉更靠谱,到位。
  我只能说就这么一破电影,它也好意思植入广告
  现实中的作者就是沈晓棠,变态的YY了方茴和她男朋友的历史,骗了无数少女的眼泪。现实中的作者(+编剧)还是电影投资商ZXB的小三,把正房挤走然后捧红了自己,再骗无知少女眼泪。电影为什么难看,她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她了,懂了吧?
  相当赞!我居然花了20美刀在时代广场看的这玩意!!!!!
  我觉得广告植入是中国现当代题材电影的通病
  我还没看
不过看你这吐槽兴致都去了一大半了
估计就这样了
  看了评论,大家还是去电影院看啦,怎么就不长点心啊,这不,票房又要创纪录了&_&
  12点那个歌的问题我也想了。陈寻是多有预见性。两人在一起还没多久都能想到再见红着脸了。男朋友在高中时候写歌写了匆匆那年我们一时匆忙撂下难以承受的诺言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就应该直接被踹到太平洋。(Ps:还好是用增票看的。心里舒服多了~)
  吐槽吐到这个水平,
  绝对是大师级别
  服了
  楼主,干的漂亮!
  不去浪费时间了!
  笑着看完。。。
  好吐槽233
35块钱能买好多关于青春的小吃呢,可是我把它浪费在了电影院了。亏。
还有就是,上高中了下课时
35块钱能买好多关于青春的小吃呢,可是我把它浪费在了电影院了。亏。
还有就是,上高中了下课时候还在扔课本玩么!啊?
上!高!中!了!下!课!时!候!还!在!扔!课!本!玩!
  上高中了还跳橡皮筋吗
我也是醉了。。。
  哈哈哈!槽点很赞同,陈赫是亮点!
1999年好像还没有谷粒多
  刚刚看完《匆匆那年》,终于明白了为啥这类的片子,还有类似与《小时代》的这些片子为啥能有那么高的票房了!只不过是用自己虚构出来的青春骗骗自,还把自己骗的稀里哗啦的!还感叹说……“残”就这样诞生了!
  好吐槽
  我是很不喜欢看到方茴跟别的男人上床的
这样的桥段真的让人看了不舒服
是为了不舒服的不舒服
有膜就是任性
任性这个词也变了
是有责任承担的
有能力抵抗的
才叫做任性
就是一瞬间的遗憾造成的
  神吐槽= =!
  这电影根本不配叫《匆匆那年》。简直是给同名电视剧抹黑
  这部戏的原著《匆匆那年》就是如此矫情,所以拍成这样,也不奇怪
  看着身边的那些同学们叽叽喳喳的买票带妹子或者装逼重温初恋的去看电影。我只有说太恶我了。
  看完楼主的吐槽,笑到不能自己~ 每个吐槽点都给十万个赞!!!
  说的太对了
细致的吐槽,看了电影有点让我质疑原著的水平,看过的小说的谁来说说呗?
细致的吐槽,看了电影有点让我质疑原著的水平,看过的小说的谁来说说呗?
  这电影就用了个剧情加了几个人物名字,原作把几个人的情感写的很真实细腻,方茴跟陈寻的感情怎么开始,大学怎么分手,到最后糟蹋自己看的想哭,还有林嘉茉跟苏凯,赵烨,陈寻还有陈寻室友的感情纠葛,所以最后聚会才那么多矛盾,还有陈寻为啥爱上沈晓棠,都是逐渐演变的,我觉得导演啥都想表达,最后啥都没说清,就把个个剧情揉捏在一起,看的一点不心痛,还有乔然高中跟陈寻一样受欢迎的男生,结果找了个那样的男的演,电视剧版的乔然秒杀电影版的
  说的真好,跟我的想法基本一样,从头到尾满满都是糟点。我也是打了两星,不过我是完全没心情在看完一部完全不及格的电影之后再花太多时间写评论的。
  我觉得可以打一星
  的确,匆匆那年让人感觉看了没意思,很多不合理。还是致青春,那些年更有感觉。
  我觉得楼主的点评有个人感情在里面,太偏激了。义愤填膺的,有点傻逼
  怎么给两星呢,不开心。再加上我没买到全片给广告费最多的会计学原理这本书,今晚我都要难过的睡不着了。
  1.变形金刚4的广告植入我还真觉得好,有种点睛一笔的喜剧效果。至于这部剧的广告植入,没说的这么夸张吧,反正我是完全被剧情吸引了,喜欢一个女孩一直送牛奶很正常啊。
  2.跑男里出现两个人不是很正常么,人家TVB的剧还演来演去就那么几个人呢,LZ想象力真丰富还要凑一个跑男出来?
  3.成年人演高中生也很正常,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很多此类型的电影都是这样演的,难道LZ来拍还要搞个小演员替场,那不是更是四不像了?而且个人觉得他们几个演高中都特别合适,不显老,除了陈赫演高中生真是又老又丑那个长刘海感觉会扇风一样怪。
  3.再说台湾腔,难道你的意思是港台演员都不可以参演内地电影么?
  4.个人觉得同桌的你比这难看多了,其他不说,同桌的你服装就不是那个时代的,这部剧至少这方面做的不错。你们这些人是看不来剧所以眼睛都钻植入广告去了吧。
  5.剧情干嘛要写他们是怎么搭上的呢?写的太清楚你们觉得导演是SB,不写嘛你们又要罗里吧嗦,导演真是不好当。一开始的这个剧情应该是凸显90后的奔放,和80不一样? 这点我也有疑问。
  6、土豪用撒车你也要管呢,你怎么知道他是哪个级别的土豪呢?
  7.人家帮忙不行么?谁说高级艺术家就不能做下馆子当回大厨子这活计呢?这样追问就是为剧情服务的,人家拍了一大堆婚礼的东西干嘛要给你看呢?剧情不需要啊。
  
  
  现在的“影评家”都太凶残
搞的来自己来导能导的多好一样
明天继续 碎觉
我觉得楼主的点评有个人感情在里面,太偏激了。义愤填膺的,有点傻逼
我觉得楼主的点评有个人感情在里面,太偏激了。义愤填膺的,有点傻逼
  问题是还有这么多SB点有用 哈哈哈
  作为一个90后想告诉楼主:99年的确有优酸乳了,当时人家送的,我都不舍得喝
  这些电影公司真是拿影迷当傻子啊 拍起来没完了 用点心也行啊
  看评论,笑死了
  这个电影是有很多不能拍吗,那个陈寻的发小那个黑社会,非典,沈晓棠绝逼不是这样子的,电视剧版的除了那个杨玏一副大叔去演中学生,其他的都很好,还有剧情也是比较符合小说人物的设定
  是有点超前,但是拍摄时候还没奔跑兄弟呢吧
  文笔很好,很好的解释了我评价的SB的含义!
  写的太解恨了!
  写的好
  我本来也是看到优酸乳这段忍不住上来百度了一下,然后时空挪移就给我送这来了,看来不少人都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呵呵,
  呃,土豪开CC也不是不可以的哈哈
  我小学那会儿就有说“我去”的了……这边小混混经常这么说。
  这篇评论比电影精彩
  刚刚看完电影 马上来看影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想过我们90后的感受吗
  吐槽也吐得有水平
  会啊 人家会啊
  麻烦也给我来一瓶99年的优酸乳!!
  6666666
  看口型他们说的还真是“我操”,估计后来配音被和谐了
  我承认我看得乐到不行不行的~~但是21,作为一个很早之前就看过原著并且对电影抱着“为了原著”的心态去看的人,我不得不说,书里面写的赵烨最后娶得媳妇,的的确确就是一河南人~这一点,还是很忠于原著的。其余的……嗯嗯嗯,不作评价~ 你想即我想了。
  中国这段时期的电影不都这样吗?该有的桥段都有,该有的广告也都有,已经不是纯粹的艺术,这是市场化的结晶。
  我倒觉得是导演非常不愿意电影里有那么多广告索性用一种很突兀很别扭的方式表现出来以泄愤
彭于晏 / 倪妮 / 郑恺 / 魏晨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一白 功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