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obile phone 缩写phone写一句话

写我喜欢玩手机游戏的句子_百度知道
写我喜欢玩手机游戏的句子
我有更好的答案
I like mobile phone games
有很多记事本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手机游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1. That's not a problem. All mobile phones can send text messages.
那不是问题. 所有的手机都能发短信息.
来自互联网
2. Barbie now uses computers and sends text messages on her mobile phone.
如今的芭比娃娃不仅会使用电脑还会在自己的手机上发短信.
来自互联网
3. Messages you type here are delivered to a mobile phone or pager.
在此窗口中键入的消息将发送至移动电话或呼机.
来自互联网
4. Instant Messaging Enables users to exchange instant messages from mobile devices.
即时消息使用户能够从移动设备上交换即时消息.
来自互联网
5. ActiveSync is searching for Outbox messages on your mobile device.
“动态同步”正在移动设备上搜索发件箱邮件.
来自互联网
6. Messages can be deleted automatically from mobile phone after downloading.
下载后能自动删除手机上的短信.
来自互联网
7. Cell broadcast messages are Mobile Terminated only.
◎小区广播信息只能是移动台被呼.
来自互联网
8. The mobile phone messages hav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in lingual material, rhetoric and style.
手机短信在语言材料 、 修辞方式、风格特征等方面有其显著特点.
来自互联网
User goes through his normal daily workflow on his mobile device creating messages in the background.
用户正常使用移动设备进行作业,同时生成短信信息.
来自互联网
10. They can and receive messages through mobile phones as text messages or through E - mail.
他们们可以用手机,就像发短信或电子邮件那样.
来自互联网
1. When the mobile phone arrived on the front line.
2. How much profit do you make on text messages?
3. So was there going to be a mobile phone?
4. Claire Boucher claims not to own a mobile phone.
5. The messages are blocked, the patient is paralysed.
6. There is a high level of mobile internet use.
7. We decided to take a 'mobile first' approach.
8. It was already the largest market for mobile phones.
9. Messages will be charged at your standard operator rate.
10. It's not necessary that people read the messages.
需要改进的内容:
请选择错误类型
错误描述:
方便的话,请您留下一种联系方式,便于问题的解决:
尽快记住出现的英文句子
在最短的时间内,点击散落的单词排列组成之前的句子
注:例句限定的时间为40秒,加油喔!三星i9268手机滑动屏幕的时候有女声说一句英语是怎么回事?-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
> 三星i9268手机滑动屏幕的时候有女声说一句英语是怎么回事?
三星i9268手机滑动屏幕的时候有女声说一句英语是怎么回事?
转载 编辑:李强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三星i9268手机滑动屏幕的时候有女声说”相关的问题,中国学网通过互联网对“三星i9268手机滑动屏幕的时候有女声说”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RT,我想知道:三星i9268手机滑动屏幕的时候有女声说一句英语是怎么回事?,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三星i9268手机滑动屏幕的时候有女声说一句英语是怎么回事?Samsung i9268 mobile phone sliding screen female speak a word of English is going on?—————————————————您好,用心、细心为您答疑解惑;如果本题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追问,如果满意请记得采纳;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采纳本题后,请指向我的图像点击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请谅解,谢谢。——————————————————————————————————祝您生活愉快!通过对数据库的索引,我们还为您准备了:尊敬的三星用户,您好! 建议您按照以下操作: 解开手机锁屏,从手机主屏上面从手机型号电池显示量平面由上至下下拉屏幕尝试即可。=========================================== 2、应用程序页面屏幕上方选择(小组件) 3、滑动屏幕找到时间小组件或者是新浪天气,长按住-拖动到主屏幕既可 若您咨询是锁屏页面的时间: 手机中:设定-锁定屏幕-锁屏选...===========================================..您好 取下屏幕密码锁: 手机中操作:设定-锁定屏幕-屏幕锁定-(输入密码)-选择滑动解锁就可以了 希望以上回复可以帮助到您!=========================================== 你刷个2.3的系统吧,那会改的。要么用91或是qq桌面助手。=========================================== 下载一款解锁软件即可 建议LIVE解锁===========================================①下拉手机顶部的【状态栏】、②左右滑动,找出【移动数据】图标、③点击【移动数据】图标,即可开启或关闭(GPRS)、===========================================三星手机GT-I9268支持此功能设置方法下:1.待机页面下点击【手机】2.点击屏幕左下角... 滑动手机屏幕选择【其设置】4.【呼叫等待】打钩上述操作完成您通过程又有新来电呼...===========================================--根据您的描述,可能是您滑动解锁屏幕时,手指点到了互联网小图标,建议您解锁时滑动屏幕空白处,不要碰屏幕下方的待机小图标。===========================================应该不行的 听见你的声音里面用的是三星S4那个手机壳是用于S4的=========================================== 在设置--位置和安全===========================================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学网: []
用户还关注
可能有帮助【讲解】 文中的phubbing就是“低头症”的意思。phubbing,是phone+snubbing组成的合成词,与之类似的有:Chinglish=Chinese+English(中国式英语);sexting=sex+texting(色情短信)和manny=male+nanny(男保姆)等。 第一段中出现的Facebook、Instagram、Foursquare均是国外的知名社交网站,其中Facebook即所谓的“脸谱”网,Instagram是知名的照片分享网站,Foursquare是知名的地理位置分享网站。此外Tweet就是用户发到Twitter上的信息,而Twitter(推特)相当于中国的微博。今天的作业是翻译下面一句话
It sounds cheerfully daft, but there’s an uncomfortable truth at the heart of phubbing: other people are easier to handle when encountered on screen.[ 参考答案:虽然这听起来滑稽可笑,但低头症中正隐藏着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手机屏幕里的人更容易打交道。 ]
★ 完成作业,可以将答案回复在评论中。
★ 获取答案,请选中作业下方括号中的文字。
Edited by 小侠女
08-24 08:33
08-22 19:18
08-20 16:24
08-19 21:40
08-16 18:01
08-15 17:43
08-13 03:58
08-12 22:55
点击图片,查看相关主题的更多文章
精华推荐阅读
热门评论文章<a href=".cn/2014-global-mobile-game-market-summary/" rel="bookmark" title="全球手游市场手册(完整版)
耗时一周掉了N根头发整理出了全球6个大区(亚洲、欧洲、北美、拉美、大洋洲、非洲)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手游市场发展现状手册(《2014全球手游市场手册》),原本只是想自己用来梳理和建立全球手游市场的知识网络,但整理完发现,相对于各类媒体对海外手游市场零零散散的报道,还有很多人都需要从全球地域角度对各区域手游市场的发展建立统一的认知和理解,而且,个人力量有限,很难非常全面准确的描绘出各国手游现状。 遂决定稍作整理放出手册,一来希望能帮助更多对全球和海外手游市场感兴趣的朋友消灭信息不对称,二来希望能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志来一起对全球各市场发展现状添砖加瓦,不断更新完善。 以下为手册目录: Global Mobile Game Market Summary 手册更新历史、最新版及下载地址: :发布全年版; :发布年中版; 对海外手游市场感兴趣同学可扫下图二维码加入我们的海外手游微信讨论群: 注:为保证群里的内容质量,我们将严格控制群人数,如遇群满无法添加,你可选择添加我的微信账号(lariver)。 如果需要转载本手册,请保留作者及手册内全部内容。
<a href=".cn/why-i-do-not-have-an-iphone/" rel="bookmark" title="为什么我不用iPhone?
我现在用的手机是HTC Bliss,这是我的第四部手机,它就快坏了,第五部正在考虑Lumia 920还是索尼的Android手机。 第一部手机是Nokia 5500,带领我进入了Symbian的世界,第二部手机是Nokia N79,我见证了Nokia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崛起和巅峰;第三部是HTC Legend,我把N79卖了之后踏入了Android的领域,Symbian正在衰落的路上越走越快,一切从新开始;Legend之后,换了Bliss,此时,刷机,Root,制作美化包,已经是手到擒来的功夫了。
<a href=".cn/dismantling-360-special-machine-ak47-alcatel-ot986/" rel="bookmark" title="拆解360特供机AK47-阿尔卡特OT986
  本文作者@尹方鸣 ,文章要点: 1. 当前争论问题焦点:360特供机AK47(ALCATEL OT986)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两点:1、飞线;2、人工焊点; 2. 详细拆解AK47; 3. 快速拆解了HTC Desire 和MEIZU MX做简单对比; 4. 分析飞线和人工焊点的存在原因,以及是否会对手机产生质量问题。
<a href=".cn/user-operations/" rel="bookmark" title="如何做好用户运营
  作者按:用户运营的核心,是把活跃用户的规模往上提,方式有两种:开源和节流,开的是注册的源、节的是流失的流。还有一种,那就是保活跃,让不活跃用户变活跃、让活跃用户更活跃。本文据此分为三个部分:《开源:如何提高注册用户量》,
<a href=".cn/you-also-want-to-play-games/" rel="bookmark" title="你还想要这样玩游戏么?
你真的对现在的手机游戏满意么? 我脑袋中的第一个想法是肯定的——你看看以前游戏那画面,再看看现在的,除了NB还真想不出别的形容词了。但是,你如果让我列举下这几年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游戏:《愤怒的小鸟》、《水果忍者》、《割绳子》、《Draw Someting》(现在其实不太火了)、《小鳄鱼爱洗澡》、《都市赛车》系列……你会发现什么?游戏易于上手?这个答案很接近了,但并不切合本文的中心。我要说的是,大部分出在上面名单中游戏的共同特点是:它们极其适合在触屏设备上玩(尤其是现在流行的电容触控屏幕)。换句话说,上述游戏的操控方式,简直就是为手机而生的。 难道不是么?《愤怒的小鸟》中一拉一点便完成的关卡、《水果忍者》里疯狂滑动带来的爽快感、《都市赛车》里小心翼翼地倾斜手机完成动作。利用的无非是电容触控屏天生顺滑的手感,快速的反应、方向感应器的倾斜特点……万幸的是,它们设计得都很成功,让人玩起来很爽。 让人爽快的原因,我想其一便是它们针对手机,对游戏做出了专门的调整,是游戏的操作更加方便。 重点来了——但不少游戏,嗯,恕我直言,虽然做出了超一流的画面,却在操作设计上显得令人不适。接下来让我列举一二: 1.各种模拟器系列: 在手机上玩《口袋妖怪》?听起来很美的一个想法,但是,好像也只有这种RPG类游戏可以在手机上成功模拟了(也许还有机战系列)。这不是模拟器们性能不过关的原因,而在于触屏手机本身——掌机上的L、R键,让人使用方便。但在手机上,却只能集成到游戏画面中,这简直就是对人类忍耐力的挑战,比如你想按住“L+A+方向”键在游戏中做出急速奔跑后的跳跃动作时,你会发现你的手指会异常别扭。事实上无论在苹果还是大部分安卓上,操作的不适感都令人感到崩溃。但是伟大的索尼爱立信做出了一款机器可以另此成真,此机号称PSP手机,但却辜负了人们的期望,变身成为模拟游戏的利器。你瞧,唯有从硬件本身下手,才能让那些掌机/家用机游戏在手机上顺利运行。 还有一个问题让各色模拟器游戏,只能在手机上“凑活一下”。那就是模拟键盘对于游戏画面的不合理占用,当你玩《逆转裁判》时,十字键与功能键会挡住一部分游戏信息,令人不爽。即便按键都已做成透明,但不时的移开手指还是令人烦躁。事实上,模拟游戏终究是模拟游戏,无论它在商店中卖出了多高的价格来唤醒你童年的记忆,游戏本身就不是针对手机设计的,它能做的也只是怀旧而已。但好早在某些厂商在进行另一种伟大的工作——重制,让那些经典游戏便于在手机上使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问题的诞生。 如图中箭头所指的“L”、“R”键,其设计简直反人类,更不必说还遮挡住了画面。 2.体育类游戏: 事实上诸如《实况足球》、《2K xx》、《Fifa》等体育游戏的手机版本的槽点真不只操控这一条,但这里我只说它。与模拟器一样,虚拟摇杆和按键的加入使游戏画面遭到遮盖,这简直是对这类游戏的破坏,篮球游戏中对于走位的判断、和空位队友的寻找,足球游戏中对于队友切入时机的把握……这些都变得有些困难,事实上,由于它们的存在,游戏厂商们不得不做出一些艰难的决定,嗯,比如把游戏难度降到某些玩家不可接受的程度,事实上,这几乎毁了手机游戏带给人的印象: “嗯你玩儿《实况》手机版了吗?”“我靠,那么简单的游戏你也玩儿?” 这就是操控不便带来的后果之一,促使厂商妥协降低游戏难度,而不是保留游戏的招牌——《2K》系列的战术板怎么这么单调?也许这是为了更加符合手机游戏在生活中的地位,仅是供认娱乐消遣的工具,尽量占用人们的零碎时间,毕竟你无法让人们真的打一上午手机游戏,对吧?但是广大媒体又给出了相反的答案,“iOS设备蚕食掌机市场”的新闻早已令人屡见不鲜。等真到那个时候,那个大部分人用手机玩游戏的时候,你无法想象操控方式的“不变革”。这一段扯得有点远了,不好意思。 如图所示,虚拟遥感的引入,虽然解决了球员的移动问题,但是在两个手指的影响下,可能会对视野造成影响,更不必提右侧动作按键的定位不准确,易失误。 3.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FPS类): FPS类游戏在手机上的表现决不能称得上“还行”,恩咱干脆用“糟糕”这个词来实现它的表现吧。一个指头拨动虚拟摇杆来进行“移动操作”,一个指头进行射击、换武器等动作,但还应该有一个指头来调整视角,瞄准目标,对吧?问题来了,我相信任何正常人都是用两个大拇指来进行游戏的,但FPS类游戏——以现在的操作设定的话,需要三个指头来保证操作的进行。事实上据我所知,大部分人是用两个大拇指来完成三个手指的工作的,这很容易让人手忙脚乱,而在遇到激烈的战斗场景时,手忙脚乱就意味着容易失误。 对不起了,Gameloft和EA Mobile们,尽管你们发明了为适应左右撇子而进行的操作更改,但在操作本身,还是有着不少的乱子。实际上我还在想当然地认为,这种操作方式,一定是由于第一家设计FPS手机游戏的厂商,在当时没想出别的解决方法时,暂时设定的操作方式。不幸的是,这种操作方式竟然存在到了现在。我实在无法想象广大玩家的胸膛是多么宽容,竟一直容忍至今。是因为画面上的提升,令人兴奋的无法追究操作上的硬伤么? 由于FPS游戏的特殊性,玩家需要移动视角以完成瞄准、走动等操作,这在手机平台上简直是灾难。 总结一下 事实上你要明白,要是在两年前,这篇文章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写出的。实事求是地说,大多数游戏厂商已经在手机平台上带给了玩家无数惊喜(尤其在iPhone出现之后),比如画面、音乐以及方向感应器的巧妙运用上。但我们看看其中的畅销和经典之作,正如开头我所列举的那些游戏那样,如何能发挥触屏智能手机的特点,来让用户更加方便地操作游戏,应该成为厂家努力的重点之一。否则当人面对精妙绝伦的画面,却无法饱尝其中滋味时,这种感觉应该如同面对一桌大餐,却缺少餐具的时刻的无奈吧。
<a href=".cn/gmic2012/" rel="bookmark" title="那些年我们一起参加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记GMIC 2012
昨天Mobile 2.0作者Cymbi更新了一篇Mobile20成立4年的文章,碰巧的是,一年一度的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也已经开了4届,而我也是连续第三年参加GMIC。在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之前,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讨论: “1W一张门票?卧槽谁疯了啊?买这么贵的门票开会?” “这样的大会有意义么?能学到啥么?都啥人去啊?” “靠谱的人就应该专心做自己的业务,没事参加神马大会?” “长城会是什么组织?都是忽悠人的吧?”…… 类似的问题我每年都会听到,我每年也都会不耐其烦的一遍遍的和对方解释这个会议的种种。但我想,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说这些东西,因为2012年的移动互联网不一样了,自然“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也不一样了。回归理性也好,泡沫小破裂也好,没有商业模式也好,酒驾也好(传送:李彦宏谈移动互联网:像在酒驾很刺激也很危险),移动互联网在2012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不怀疑GMIC依然会继续这样一年一年的开着,但我知道,那个属于行业大聚会性质的“节日”会议变味了。 没有对错,或许都是行业发展的必经阶段…… 我每年会参加两次类似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大聚会,一次是春季的GMIC,一次是秋季CSDN的移动开发者大会。而在每次会议之后,我都会做一个PPT作为一种记录和总结,今年也不例外。整体上看,今年GMIC的嘉宾和主持人的“规格”很高,但规格不完全等同于质量。从国内大佬到“外来的和尚”,从热点话题到那些“令人抓急”的主持人,我力图用一种诙谐的角度回顾这次大会。 关于大佬们 腾讯马化腾、小米雷军、华为余承东、UC俞永福、91胡泽民。 我选择了这5位大佬的内容做描述,除了各自的PR之外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国内移动互联网的竞争态势。创业公司、中型公司、大公司、传统行业公司的进入,让这个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除此之外很巧合的是,我选择的5位大佬都和360老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可搞笑的是老周根本没来参加这次会议,正可谓“杀敌于千里之外”啊。 关于外来的和尚们 既然是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那就必然不能少了国外宾朋。本次GMIC上我分别选择了三位来自Evernote、Flipboard和Halfbrick(水果忍者开发商)的嘉宾观点,同样有意思的是,三位嘉宾的核心问题都是“如何更好进入中国”以及“如何避免山寨和抄袭”。 关于热点话题 这次GMIC的Panel很多,但我仅仅选择了3个:移动终端、移动游戏和创业投资。 终端我就不用多说了,现在你不做手机你真不好意思和人家说你是搞互联网的。而移动游戏在目前这个时点,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或许还是那句话:收入是衡量国内移动游戏领域最直接的指标。 无关对错、无关理想化,现实如此。 至于创业与投资,随它去吧。在这个“分析师无节操”的年代,说啥都显得那么苍白。 关于那些让人抓急的主持人们 作为一个吐槽湿,其实这部分内容才是我最喜欢的。借用最近很红的暴走漫画格式,我把当天在会场见到的两场比较有爆点的访谈进行了还原。 主持人的不专业不能怪主办方,也不能怪主持人自己。这或许是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越来越多的其他行业的人开始进入并且关注,同时还装的自己多么懂行。) 重头戏来了,看官们若有兴趣可下载今年GMIC的总结PPT文档自己看看,PPT备注中有各家科技媒体的访谈笔录(PPT文档下载地址:立即下载)。 附过去2年的GMIC和CSDN移动开发者大会文档: 1、Gmic分享 0601 2、rosicky311@Mobile 2.0-移动开发分享-、rosicky311@GMIC2011分享 4、移动大变局下的抉择 2011 mdcc会后有感
<a href=".cn/the-future-of-media/" rel="bookmark" title="媒体的变革与未来
  15世纪古登堡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促进了西方印刷商向出版商的转型,但出版商生产成本过高,内容必须先于生产,由此产生了由专业人群主导内容的媒体雏形。随后,报纸、收音机、电视等传统媒介技术的出现,依旧延续古登堡时代的媒体运作模式,由一群编辑、记者等专业人群主导内容,大大促进了信息传播。
<a href=".cn/uc-play-those-cards/" rel="bookmark" title="UC打的那些牌
2012年的手机浏览器之争会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其中最大的话题也将会是UC浏览器和QQ浏览器之间的对决。这场对决直接关乎UC优视的生死,拥有先入者壁垒的UC浏览器的壁垒正在慢慢消失,腾讯的猛烈追击更是逼急了UC优势。为了进一步拉大和QQ浏览器的差距,还得看看UC在打什么牌,打的好不好。
<a href=".cn/uc-browser-wp7/" rel="bookmark" title="UC,你最终还是坑爹了—WP7版UC浏览器评测
  上周,优视科技终于发布了Windows Phone 7(以下简称WP7)版本的UC浏览器。在这个平台上,UC的速度明显落后于百度和腾讯不少,后两者在两月前均已发布各自的浏览器。不过遗憾的是,百度和腾讯出品的浏览器,只是在IE9移动版的基础上加了个壳,不免令人失望。本以为UC不会作出如此坑爹之事,不想它还是一个令人失望的玩意儿。
<a href=".cn/miscellaneous-said-wp7/" rel="bookmark" title="WP7杂说
  假如让我用一句话来评价现在的Windows Phone 7,我会说:“它太流畅了!”但随后我就马上会为自己过于鲁莽的行为自责,因为一系列的小毛病会头浮上心头,吵吵嚷嚷争夺着口中的话语权。   在我使用WP7手机一段时间后,更加发现它的一些问题。   科技以换壳为本   这句话乍看上去像是千万网友对诺基亚的吐槽,不过现在我更愿意把它扣在诺基亚(怎么又是这个名字)的盟友——微软上。不为别的,当你翻开任何一部WP7手机参数的时候,会发现如下字眼总被重复:QSD8255 1GHZ,512MB,480*800。你会发现,如今的WP7手机配置是多么的“整齐划一”——看来微软想学习苹果,借此引领业界新一代的风潮,目的是提高消费者购物体验,使他们不用被无良厂商宣传的NB处理器、同样无良媒体所搞的Xphone VS Xxphone处理器对比评测搞得晕头转向,而是老老实实地挑选一款外形不错、品牌尚好的WP7手机。 多么高尚的微软!我都禁不住想要脱帽致敬了。   第三方程序体验   这里的“体验”主要指程序的流畅程度。许多的第三方程序,或多或少存在着流畅性不足的问题,手指滑动屏幕时,造成的滞留感比较严重,更有甚者在使用程序向下滑动时,会出现如幻灯片式的卡顿效果(参见新浪微博客户端)。更为悲催的是当你满怀沮丧退出程序回到主界面时,突然发现眼前的系统运行十分流畅。一高一低两个落差,简直叫人抓狂。 当然我并不认为这是开发者的问题,但凡对勇于开发WP7应用的开发者,我还是充满敬意的。但是以目前第三方程序这个蛋疼的流畅度,我甚至怀疑Android都能完爆它,更不必说iOS上的软件。我很纳闷微软是怎么做到这点的。   本地化缺陷   很遗憾,目前WP7仍然没有正式的中文界面&中文输入,对于没有中文界面,大多数玩家还可以忍。但是中文输入的缺失,却令人烦恼。现阶段实现中文输入的方法,就是安装第三方短信程序,其中自带输入法。如果这些解决不好,WP7将永远只是国内玩家的玩具,无法与大众消费者见面。 同样的本地应用程序也是一个软肋:QQ虽有,不流畅不说,自带的输入法只能词组输入;众官方微博客户端更是搞笑,不内置输入法明显是鼓励用户提高英文水平或窜回用pinyin交流的年代。当然如果他们想的是等待Mango到来的话,这就算不得什么缺陷了。   同样杯催的还有WP7的同步工具——ZUNE,恕我直言,虽然它的界面十分漂亮,但确实是个比iTunes还不符合国内用户习惯的玩意儿。更不用说要玩转WP7。PC端的系统最好为Windows 7,考虑到国内众多单位家庭仍在使用Windows XP,不得不说这是个“超前”的规定。   版本推送   官方的更新到现在也没几次,而且每次信息的推送,就像某位作者在文章里写到的那样:像是中了彩票一般。再结合今年初几次WP7固件升级的失败,到现在来说这确实不太靠谱。   WP7当然不是如我说的这么一无是处,它带给我的惊喜远远超出它的缺陷。   系统运行极为流畅   正如开头所提到的一样,这是令我目前为止最满意的地方。事实上,考虑到机身下面搭载的仅仅是一年前的Android手机的主流配置,系统竟然以难以置信的速度运行着,不难想象微软为它做了多么完美的优化。客观来说,跟iPhone4运行速度差不多。   Mango即将问世   这里当然指的是官方推送的Mango版本,中文输入,多任务,整合的信息界面,IE9……这些更新看起来都十分诱人。而且在Beta版本中,我发现了Mango几乎点燃了各大WP7论坛的玩家,纷纷第一时间刷到Beta版本,盛况空前哇!   开发者&企业的支持 各大国内厂商对于WP7的支持在逐步上涨,土豆、奇艺、QQ、新浪&搜狐微博等应用纷纷现身。欣慰的同时不免让我这个WebOS的粉丝嫉妒,WebOS的QQ大家都盼了很久哇!(同时鄙视一下惠普的效率,Pre3现在连影子都没有,什么执行力!)回到正题,随着开发者和企业的涌入,WP7的软件荒估计会很快结束。   硬件价格厚道   媲美iOS的系统流畅程度,潜力平台。跟某些Android机器一样的配置,价格都比他们便宜哟亲!
<a href=".cn/wp7-predictions-and-reality/" rel="bookmark" title="WP7的预言与现实
先看这么一组时间较早的新闻: 4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市场研究公司IDC近日指出,微软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 7(WP7)的装机数量将在2015年前超过苹果的iOS平台。同时,IDC还指出,谷歌Android仍将是最流行的移动操作系统。 关于WP7的增长趋势,IDC公司预测:四年以后,从当前低端水平起步的微软WP7平台的增长率将达到67.1%,而市场份额将从今天的5.5%增至20%。 估计好多人已经看过这么一个预测了。那么,我在想,有哪些人该会振奋呢? 有三个群体一下子从我的脑袋里迸发了出来:诺基亚和微软、前两者的簇拥、果黑。 众所周知的是前几个月诺基亚宣布成为微软的盟友——而且似乎是最坚定的一个,这里说它最坚定只是因为在一年后的智能手机中,搭载的绝大多数会是WP7。而不像HTC那样“脚踏两条船”、Moto&SE那样的的拥抱Android、LG&三星如此大包大揽……在这点上,我发现诺基亚几乎是最有“个性”的,即便它跟惠普黑莓苹果一样只认准一个操作系统(其实我很想加上魅族M8,唉),却悲哀得又发现原来那个操作系统还是人家微软的。 不管你喜不喜欢,虽然诺基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几近瀑布状,但是它在中国市场上还是绝对的主流,正因为如此,我们会发现“好手机诺基亚不怕摔”的段子虽然老土过时,换个褒义的形容词就成了经典。某些无良厂商的广告上依然会画着山寨版的N8。国内市场对于诺基亚中低端机的热爱,丝毫不逊以往。当然我毫不怀疑,在随着年轻人逐渐成长的日子里,诺基亚和Symbian会一点点下滑直到后者消失在宇宙中,但是很庆幸的是诺基亚选择WP7没有那么晚,就理想情况来看,到了那时候诺基亚总该脱胎换骨了吧!即便我并不抱希望它能够在市场份额回到自己的巅峰期。 可惜,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WP7平台健康甚至迅猛发展的前提下。 事实上,从新闻中来看,预测的似乎挺像那么回事,但是我们都知道预测压根就不是事实,更何况在水晶球后,根本没什么靠谱的预言家出现,或者只出现某章节里。现在重新回到问题上:WP7到底能不能超越iOS呢? 先看看账面上,WP7拥有自从iOS后最具创新的用户界面,动态的色块让人眼前一亮;它还从Android混乱的平台上吸取了经验,严格的控制着设备的硬件指标;自从微软的Windows Mobile的不受待见之后,微软像是铁了心一样想在移动市场上赢一把;微软将旗下的Office、Zune及Xbox品牌加在了系统之中…… 个人认为WP7的界面设计的很棒,没有趋于iOS化 如果你想说WP7过于年轻,缺少应用软件的话,这段文字可以适当的反驳一下: 微软Windows Phone业务高级主管布兰登·沃森(Brandon Watson)日前通过博客表示,目前 Windows Marketplace应用商店的应用数量已经达到1.15万款,其中7500款为付费应用,1110款应用借助微软广告控制服务创收。沃森表示,平均而言,用户每个月下载12款应用。 说实话,WP7软件数量发展的速度确实超乎人的想象,至少我以前不觉得它会比早期的Android更好。现在,1.15万的数字好好的给我了一拳。而且微软的程序商店显示出了和Google不同的地方:付费应用更多。看来优质的应用也会不少。而且WP7不会像Android那样会出现那么多莫名其妙的“XX市场”,微软会更好的控制市场。对于国内更重要的一点是:微软不是Google,旗下的服务一般不会莫名其妙的上不去。 在夸了WP7这么多后,按照语文“先扬后抑”的吐槽法则,该说一些WP7的坏话了。 再被人称赞的系统,如果没有高的市场份额,一切都是浮云,看一看现在WP7发展的怎么样,新闻一则: 调查公司Chitika日前发布了一份报告,报告当中指出,Windows Phone 7的市场份额已经增加到可以与HP的WebOS并驾齐驱了。 自二月份以来,WP7的市场占有率从0.44%上升到了0.5%,这让它基本上可以和在同期从0.84%降到0.53%的webOS打成平手了。 在我用笔墨几乎浸润了大篇文章的WP7,市场份额居然……恩,只能和Web OS相提并论(虽然我十分喜欢Web OS),这不是讽刺,简直就是讽刺! 很遗憾,WP7在市场份额上暂时还只能和Web OS相比 就算微软足够讨好开发者,使他们开发出不少优质应用,在开发者发现自己的工作却不能转化为金钱的时候,这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呢?软件数量增长放缓,质量下降。都是市场份额惹的祸! 我们应该庆幸,微软不是一个像MySpace那样的脑残,不太可能干出如此“搬起石头砸脚”的事。好好把握自己并不算差的开局(看看Palm你就会知道是怎么回事),努力拉拢制造商和运营商,同时积极推出升级版本,这才是正事儿。 比较危险的是,到了现在WP7依然看起来像一个偏小众的系统,并且第一次比较大的升级(NoDo)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给我的感觉是:“哟,微软什么时候把复制/粘贴功能放进去了?”相比之下,Android、iOS每一次的革新都必将引起媒体的大肆宣传,WP7却很遗憾的没有得到这种待遇。 现在让我们姑且小小回顾一下本文:开头的大胆预测像是WP7的光辉未来,但是到最后当你展望完梦想后才发现,现实的差距不仅存在,而且很大。高考作文题目式的无脑(敬请Google《仰望天空,脚踏实地》)继续刺激着我们的神经。现在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就在中国来说,虽然WP7的名气要比Web OS稍大一些,却更加不成熟,甚至于更神话一些——在大街上我只见过一次WP7的设备。 WP7在没什么厂商重点推广的现在,所面临的希望,远远小于危险,这或许就是现实的残酷之处吧。
<a href=".cn/nokia-microsoft-building-an-alliance-ecosystem/" rel="bookmark" title="诺基亚,注定不是一家只甘于成为OEM厂商的企业
诺基亚刚刚在其官网宣布与微软达成广泛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建立新的全球移动生态系统,将Windows Phone手机做为诺基亚今后主要智能手机平台,并且将参与该系统的开发。根据拟议的伙伴关系,微软将向开发者提供开发工具,以方便应用开发人员可以通过诺基亚全球大规模的Windows Phone手机终端分发。
<a href=".cn/2011-look-at-the-mobile-security-market/" rel="bookmark" title="2011年,再看手机安全市场
网秦被315曝光,如果说之前业内同行和用户痛恨网秦,我们不该指名道姓,怕被称恶意竞争和诬陷。而今天,继央视之势,顺带发表一下自己对手机安全行业的看法,也还算合时宜。另外如今自己已不做金山手机卫士,从一个圈外人的角度,再回头看这个圈子。还算有点资格聒噪。   2009年写过一篇文章《手机病毒的真相》,后来自己做金山手机卫士,期间手机骷髅等手机恶意软件出现,自己也充当专家在电视台,报纸杂志上传播了一些手机安全的概念,然而,就算当时自己做的是手机安全产品,我也一直在强调手机病毒并无大家想的那么可怕,如今再看这两年自己的言论。仍旧欣慰,我没有因为做这个手机安全,而乱喊狼来了。   最近手机安全行业又起波澜,网秦被315曝光,如果说之前业内同行和用户痛恨网秦,我们不该指名道姓,怕被称恶意竞争和诬陷。而今天,继央视之势,顺带发表一下自己对手机安全行业的看法,也还算合时宜。另外如今自己已不做金山手机卫士,从一个圈外人的角度,再回头看这个圈子。还算有点资格聒噪。   为写这个小文,我又回头看了一下两年前的《手机病毒的真相》,本以为太多地方要修改重写以免误了读者和用户。其实不然,事实仍旧那样,过了两年,除了塞班不争气,安卓涨的猛以外,一切还是如此。技术架构没变。手机安全的方向和趋势也没逃出那个路子。说白了就是,持续的不给力,不忽悠就肯定还是没戏。目前做手机安全的分两派,一派是坚持没病毒有木马的,一派是坚持有病毒的。其实,都是偷换概念而已,是有一些干坏事的软件,但是,不足以以病毒木马论。顶多算是个流氓软件。也不用讨论杀和不杀,像安卓系统,没ROOT权限,直接清理软件是不可能的,2.2之后连杀个进程都搞不定了。   系统在安全方便趋于更谨慎和封闭,让应用开发者们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社交,游戏等方向,而不是每天想着从系统底层挖掘一些东西出来。塞班没太多变化,但是这个夕阳平台,真的是不讨论也罢。   如果说去争夺手机安全市场,可能更多的考量是在安卓上,因为从系统特性,发展趋势这些综合来看,开放并且有前途,还有一些空子可钻的,只有安卓了。iPhone不开放,塞班没前途,WP7还没成气候而且很怕他成不了气候。而说到安卓的安全性,国内的金山手机卫士,360手机卫士,安全管家等手机安全产品,都已经开始发力做产品保护安卓。可是恶意软件少之又少。手机安全仍旧是隐私保护,系统优化,数据备份这个方向。   这几个厂商也一直在走这个方向,包括国外的lookout也是一样。   当然,为了看起来专业,几家公司也不避讳搞个像模像样的扫描模块来自保护一下,别人有的我也有,我也能扫描病毒。但是这些公司没做监守自盗的事情,搞个扫描,也无可厚非,前段时间lookout说有中国厂商收集用户隐私,包括机型串号等,其实说白了就是有些软件为了改进软件体验,收集一些和机器本身有关的一些数值而已,IMEI,IMSI,ROM版本这些,和隐私一点关系都没有,也不能用这些东西去把一个用户的电话卡复制出来,说是病毒完全是危言耸听。不过lookout也没特炒这个事情,还是闷声的做他的数据存储和定位找回服务。而网秦显然还是沉不住气,想继续在老的塞班平台上捞一笔,其实网秦在渠道和产品分布的方向上还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很多水货手机都内置网秦,而且很多产品还不打网秦的自己的牌子。   公司做成这样,也挺悲催的。   这次和网秦一起充当狼狈角色的飞流下载,圈内早知道是网秦的公司,而其倪老板之前仍旧在微博上坚持说自己和网秦没关系。人做成这样,也挺悲催的。对北邮,一向敬重,而出了这三博士,还真的应了那句话,做事先做人。职场上,人身不正,未来就不可估量了。网秦在3.16这天仍旧在纽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如果还能上?我就真的对上市这个事情毫无兴趣了,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那些被鞭笞着如同丧尸一般行走的企业家们。请坚持自己的理想,否则万劫不复。这三贱客就是最好的实例了!   安全软件的作用和商业能力,被360神话了,还好网秦在走向神坛的最后一个台阶被拽了下来,否则手机安全行业也会被不淡定的寄予更多的不合实际的期望,不同的硬件类型和操作平台,会诞生不同的机会。并不是所有的成功都能平移和复制,如果不想好第二和第三步,一个产品甚至一个行业的商业价值,要么被低估,要么充满泡沫。   手机安全领域,无论国内外,仍旧泡沫重重,希望早日露出本来面目。回归用户的真实安全需求,恰好就好,不必太多!需要再做,不必太早!太前瞻,就如同生下来就等死一样,不是太悲剧了? 本文作者:@王颖奇 ,珠海正点科技创始人,目前产品有正点闹钟。曾任金山软件无线应用事业部总监,深谙手机安全市场规则。
<a href=".cn/opera-or-the-outbreak-of-crisis/" rel="bookmark" title="破坏生态链-Opera或将爆发全球渠道危机
  最近几日Opera在国际、国内媒体首页可谓大出风头。先是正式推出自家的Opera Mobile Store,号称日下载70万;后是被全球最大的英文软件分发平台Getjar踢出,一系列不按轨迹的事件发生,让Opera伤透了脑筋,也是一个更大危机的开始。
<a href=".cn/not-fully-loaded-to-force-the-mobile-internet-guide/" rel="bookmark" title="移动互联网装逼不完全指南
  【本文纯属娱乐。】   易观国际最新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装逼已经成为了业内人士的刚性需求。   因此,这篇文章应运而生,和诸位有装逼需求的读者共勉。   首先,你必须有且至少有一部手机,当然,不能是Symbian,这看起来多守旧?也不能是iPhone,一看就是跟风的暴发户。最好是代表着发展趋势的Android或者象征精英商务人士的BlackBerry。   其次,在称呼各个系统的时候,中文是一律禁止的,比如“塞班”,“安卓”,听起来完全没有贵族腔调,你应当用标准的伦敦音发出“Android”,“Symbian”这样的高端词汇,如果对方听不懂,一定要及时表示你的不屑。   装逼者一定要牢记,细节决定成败。所以,当你在称呼“Sony Ericsson X10”的时候,一定不能将X念成“叉”,那是中关村路边摊兜售手机的低端人群的叫法,显然卓尔不凡的你是不能容忍这样的错误的。   应该有自己的微博,但是记住千万不要关注任何同行,以便将你自己和他们划分界限,其次关注同行会在无形中降低你的品位。当然,你可以暗地里注册一个马甲一窝蜂关注他们,毕竟很多信息还是不能错过的,但是当别人问起的时候,你一定要一脸的不屑,表示自己丝毫没有听说过他们。   当大家都在谈论业内人士的时候,你千万不要提起诸如李开复这样的家伙,一个总在各大网站上露脸的人怎么配在一个高素质的人嘴里出现呢?你应该从雷军和他的小米团队谈起。   不要去任何咖啡馆,除了M2Cafe,这是业内人士的聚集地。为了更加彻底的装逼,我们建议你不和任何人搭讪,记住,手里一定要拿着一本《Mobilize: Strategies for Success from the Frontlines of the App Revolution》。看不懂?没关系,其实他们也不懂。   当别人谈论某几部特定机型的时候:保持微笑,不要加入他们的讨论,这样低端的谈话你不应当参与。你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比如说,谈论手机厂商或者操作系统层面。你可以说“其实WebOS是一个更加适合移动互联网的系统,但是由于Palm的市场策略有很大的问题,所以其表现一直很差劲,以致于落得被HP收购的下场”,或者“个人觉得Motorola整体的工业设计更为出色,手机的外观设计线条流畅,棱角分明,是一家有多年设备生产经验的实力派厂商,但是就系统的整合性和流畅度,我觉得HTC更胜一筹”。如此一来,对方已经被你的气势压倒了。   当别人在谈论亚洲和欧美手机市场的时候:千万不要顺着俗人们的口吻将话题引向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市场。你应该说“其实我一直不明白人们为何忽略了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手机市场,尽管目前这两个市场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但是根据长尾理论,其贡献也不可小觑”,就算你其实不知道那边的情况也没事,因为基本上没人会关心。万一你碰到真正的高手,不要慌,记住将话题继续引向克里斯·安德森的新作《免费》,然后自由发挥,引向自己熟悉的领域,比如你可以谈作者,谈出版,谈读者,从而曲线替自己解围。   你应当知道一些隐私的八卦,比如“李斯特曾经出于妒忌,揍了斯密特一顿”。李斯特是谁?别担心,只要你的伙伴看过这篇文章,他就不会问出这么愚蠢的问题。   最后,为了保持高贵的,真正的移动互联网精英人士的气质,你不应当出席任何业内的活动,这样有失身份。同时必须对各类流行的移动应用不屑一顾。神马?你居然用kik这种不入流的软件?Instagram也不行!你的手机不能存在任何游戏,作为一名移动互联网精英人士,你没有时间玩游戏,你的手机是用来处理各种文档,收发邮件,以及洽谈重要的国际商务合作的。   EOF。
<a href=".cn/conjecture-from-the-local-development-of-mobile-internet-site/" rel="bookmark" title="从地方网站猜想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做门户是每个互联网从业人员的梦想,而做有地域性质的门户是大家第一时间能想到的。据CNZZ数据中心的年终盘点显示,2010年论坛的净增网站数已经超过国内网站数的净增量,成为国内网站增长最主要的力量。而这其中使用建站系统搭建论坛成为绝大多数建站者的选择,从整体上看,在12月有98.05%的论坛是使用建站系统架设起来的,并且这一比例还呈现增长的态势。这与通用社区软件服务商phpwind和discuz!在地方与行业社区网站中不遗余力的推动有着莫大的关系。
<a href=".cn/blackberry-ui-guidelines-for-smartphone-chinese/" rel="bookmark" title="《BlackBerry UI Guidelines for Smartphone》中文版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不是开发者,也不是黑莓用户,对于黑莓的手机也没有兴趣。翻译这份文档是因为当初从某网站下载回来之后,在微博上向黑莓的人询问是否有中文版,正如你所知道的,对方没有理睬我。所以,我怀着阴暗扭曲的心理翻译了这份文档。   你可以想象到这么一个场景,昏暗的小屋子里,一个男人坐在桌前边看文档边翻着泛黄的从夜市花15块钱买回来的盗版牛津词典在进行翻译,同时嘴里还喋喋不休地咒骂着恶劣的天气。惨白的灯光照射在他毫无生气的脸上,使他原本丑陋的面孔显得更加狰狞。   再次提醒,我的英文水平一般,而且此文档是我个人翻译的,没有经过任何第三方校对和修订,并且鉴于我不会开发,可能有些术语的翻译不到位。错误,是有的,如果你英文很好,我极力建议看原版的,更加原滋原味。   PS.这份文档的版本是v2.4的,而官方最新的是v6.0,新增了一些机型和细节,暂时没法继续跟进翻译,后续会继续更新。   如果你发现文档中有错误的地方,欢迎反馈:)   点击下载《BlackBerry UI Guidelines》中文版
<a href=".cn/kik-messenger-is-the-emergence-of-a-revolution/" rel="bookmark" title="Kik Messenger的出现是场革命
  Kik Messenger的出现,创造了一个不小的传奇。如果引用官方介绍,Kik Messenger 15天内注册用户数量已达100万。无论是对移动互联网从业者,还是对期盼噱头和看点的媒体来说,勿容置疑,这样的数据和故事,就是一针强心剂。Kik Messenger的出现打破了既有的游戏规则,所以受到的阻力也愈来愈大。但是从Kik的身上,我们还是可以学到很多。
<a href=".cn/blackberry-in-china/" rel="bookmark" title="黑莓在中国,究竟是怎样一个形态?
  前些天受邀对黑莓中国区的市场总经理李彤(Simon)先生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非正式专访,共同探讨了黑莓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同时,也借机在Mobile 2.0新浪微博中征集了数条广大莓友们关注的黑莓热点话题,并从与Simon的交谈中获取了些许正式和非正式答案:
<a href=".cn/crayon-mobile-cloud-sync-blackberry-exposure/" rel="bookmark" title="[首发]蜡笔个人信息移动云同步服务黑莓版曝光
蜡笔是一款个人信息同步工具,它可以实时双向同步联系人信息、实时备份短信等个人信息到移动云端,理念及服务非常新颖,之前我们也曾对其S60版客户端进行过评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蜡笔-实时双向个人信息同步工具,安全保障有待提升》。近日,蜡笔团队针对日益高涨的黑莓用户的个人信息备份需求开发了黑莓客户端版本,Mobile 2.0有幸在第一时间拿到了仍未放出的蜡笔黑莓客户端,为童鞋们献上第一手移动云同步体验报告。
目前内测中的蜡笔黑莓客户端支持4.5及以上版本,我们此次测试了其OS 4.5版本软件。与S60版蜡笔一样,黑莓版现仍不支持在手机端直接进行注册操作,还需登录其官网进行注册。使用蜡笔账号登录软件时,登录密码栏是以明文显示的,此点有待改进,而在一个新手机上使用已有账号进行登录也需发送一条普通短信进行激活操作。
在第一次进入其软件主界面前,需要用户设置联系人及新短信的备份方式,但目前新短信不支持“手动备份”。从其主界面可以看到目前蜡笔黑莓版的功能布局与S60版基本一致,从上至下依次是用户状态、流量统计、联系人同步、新短信管理。使用8700滚轮机测试时发现,目前软件不能退出、注销,稍有不便,期待改进。测试发现,一次性备份206个电话号码和190条短信的情况下,消耗流量为31KB左右。
此外,蜡笔移动云同步还有一个非常酷的隐藏功能:你可以同时在好几部手机上使用同一个蜡笔账号,而在开启蜡笔自动备份时,你在某一个手机上的对联系人等信息进行更改后,其它几个使用同一蜡笔账号的手机上即会同步你所做的更改。比如你添加了一位新联系人,其它几个手机上就会同步出现该联系人,而不再需要手动加入。这只是一个移动云同步的简单例子,利用如此强大的云平台,在不久的未来,你可以随意共享、分发任何东西,不管是行业应用还是玩乐应用,都非常值得期待!从整体来讲,蜡笔已经在将“移动云”这个笼统模糊的概念具体化,真正的融入我们生活,简便快捷。我想,这对任何的其它主打移动同步备份服务的提供商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例子。 [poll id="44"]
&&&&关注移动互联网应用及发展,专注于深度的独家原创评测,致力于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输出更大价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lay mobile phone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