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是v5v6st-t异常现在广泛st-st t异常是什么意思严重了吗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孟自力大夫本人发表
心脏病?冠心病?
状态:就诊前
&& 建议做冠脉造影以确诊。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孟自力大夫的信息
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及大血管疾病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
孟自力,男,河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心胸外科博士,中国心血管外科医师学会高级会...
孟自力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近期通话:
心血管外科可通话专家
山东省立医院
心脏外科中心
成人外科中心
副主任医师
成人外科中心
成人外科中心
成人外科中心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
成人外科中心
心脏外科中心
心脏外科中心窦性心律,st抬高,非特异性st-t异常 伪差 异常心电图。 Ⅱ Ⅲ 和v6 有问题,v6好像没有p波。男26岁,多谢_百度知道
窦性心律,st抬高,非特异性st-t异常 伪差 异常心电图。 Ⅱ Ⅲ 和v6 有问题,v6好像没有p波。男26岁,多谢
164cm。。这是不是网上说的那种濒死感啊,十分不适。平时也有夜间全身盗汗的情况,恶心 呕吐感。,性格也是比较着急焦虑的那种,大汗淋漓。 从小到大有四五次 坐公交车工作上有时紧张,60kgs
提问者采纳
比如清淡饮食;或I导联和aVL导联有问题。如果休息一段时间,也有时候嫌时间不足,另外也可能因为某些情况干扰,临床心内科医生一般都是自己读图的,单单心电图,便是异位心律了,但是如果仅仅ST段是II和III导联,这就说明你这个未必是异常的当然,那都是难以治疗的,和&#47,但是并不是所有的ST-T改变都是如此,什么的,这就很难说明问题了,仍旧不好、III哦。再者,饮食起居都注意一点,而夜间盗汗,但是常规12导联心电图,任何疾病,但后面跟了一句非特异性ST-T异常,如果常规检查下来没发现什么,V6导联单独一个,因为正常人也可能出现某些变异情况,那就有问题了,我们都要具体分析,我们就称之为窦性心律,而且常规心电图仅仅反映你当时这短暂时间的问题,如果不是窦房结发出的,比如II,那么我们怀疑可能是侧壁心肌可能有问题,得不到休息,空气如何等等都有关联的,工作有紧张,但你单单一个,这个心电图说明白了什么问题,而且说有伪差,建议你先放松一下。ST抬高,就算24小时动态心电图,眼见为实对吧。另外,休息是对于身体来说一剂良药,这也和你衣被如何。同样,26岁男性。至于你说的做公交车什么难受,ST段以及T波是可以反映心肌缺血的,当然有时候可能仅仅III导联和aVF导联异常,正常心脏电活动都是从窦房结这个最高司令部发出的,其实,很多情况都有关联的、aVF是表征下壁心肌的情况,那么我建议,观察一下,这本身需要和其他情况,下面我给您解释一下窦性心律,并不能单单凭这些判断的,那么建议进一步到医院复查,具体心电图,就很难说明问题。后面提到II III导联和V6导联有问题,一般如果是V5V6,仅仅是从心电角度分析,比如是否拥挤,气温如何等
baidu不让传图,传图的被删了。机器结果st段抬升,医生给划掉了。昨天结果是:窦性心律,,非特异性st-t异常 伪差 异常心电图。今天我又做了个心电图,这个没有机测结果,手写的:窦性心律不齐,偶发室性早博,t波异常。血压今天是 125 95。心脏彩超:一堆正常+未见明显改变+二尖瓣轻度反流。我学习了下心电图,我的t波是否倒置我看不出来,但是一定是低平,没有明显tt波,在Ⅰ和Ⅱ中看。
T波,一般只有非常深的倒置才有比较明显意义,仅仅T波低平,并不能说明什么。以前什么ST-T改变,不是心肌炎就是冠心病,那是很早以前的回答了,那时候估计还没有Windows系统呢。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早就把这个扔到废纸篓去了。比如,我让你吃一个冰激凌,然后立即做心电图,也可以导致T波导致的,有的时候,做心电图的人从平卧位转为侧卧也可以导致的。因此这本身并不能说你就是什么心肌缺血,只是一些非特异性的改变而已。心电图医生也没法回答是正常异常,至于ST段抬升,给划掉的,那本身就说明不是了。偶发室早,这个本身也不好说什么,需要观察的,曾经国外有人在1977年就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50名男性医学院大学生做观察,结果50%存在室早,当然多为偶发,由此可见,并不是说一看到早搏或者室早就一定有问题的。心超,也就看到二尖瓣轻度反流,但是这本身也没有特别大的意义,轻度反流,这也就相当于你的门,如果轻微有一点不严丝合缝,那也就还将就着用了,我家里的房门,仔细看一下,没有一扇是严丝合缝的。当然如果你二尖瓣中度甚至重度反流,那就有意义了前面已经说过,如果没发现什么特别的,就是观察,和休息
我们也是医院入职体检,体检的心电图,没有看到,只是当时问了一句,人家说有点问题。我昨天和今天都查了下,也学习了下,主要是t波异常,其他问题不大。t波异常可能是冠心病,和心肌炎,心脏彩超,网上说无法说明没有这两个疾病。我表哥,是一个卫生院的院长,他找人看的说没问题。真是烦人啊
轻度的T波改变,这人群中并不罕见,前面已经说过了,有时候你就是吃一个冰激凌,马上做心电图,也会T波倒置的。难道你吃了冰激凌以后都是冠心病心肌炎了吗?!不可能的。这样轻度的T波改变,本身并没有诊断价值,就好比你听一个人说Byebye,这中国人说过的比比皆是,并不能据此认定说这话的是美国人,对吧。因为这实在是太普通的一个,根本不值一提。我前面的回复也已经说的够清楚了,多余的你自己体会吧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窦性心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ST-T异常是个怎么回事啊?_百度知道
ST-T异常是个怎么回事啊?
需要治疗还是食疗.我27岁,最后发下来的检查单上写着.以往并没有心脏方面的病史?哪位给解答一下行吗,做了心电图,就这次的检查上面写了ST-T异常.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呢单位进行了职业病检查:ST-T异常.其他的就什么都没写了,女,以前每次检查都是正常的
提问者采纳
比如这次ST压低。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无需紧张如果一直写着ST-T异常且没有心脏病史的话,那就需要警惕了,下一次ST抬高了。但是ST-T动态变化比较有意义,如果一直这样那么不能说有心脏疾病,ST-T的形态非常多样化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应该没有事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是不是最近没有休息好?平时注意休息,不必太在意的,避免浓茶和咖啡,避免过度的精神紧张和压力,过去也一直没有异常改变的话,一般是女性绝经后出现此情况才需要警惕的。你比较年轻如果没有症状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窦性心动过速,轻微ST-T波异常严重吗_高血压_百度知道
窦性心动过速,轻微ST-T波异常严重吗_高血压
提问者采纳
近一周才感觉心跳,血压也是130&#47,后两月一直用得高宁和卡托普利,用黛力新和倍它乐可治疗一个月感觉效果挺好,想问一下是不是因为植物神经性功能紊乱才引发的高血压降不下来,血压一般在130/100;100前三个月检查医生说是植物神经性功能紊乱
其他类似问题
窦性心动过速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心肌梗塞与缺血性ST-T改变-心血管之家
心血管之家
       
当前位置:&&
一、缺血性ST-T改变
当心室肌某一部分发生缺血时,即可影响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从而产生ST-T心电向量的改变。
(一)T 波 改 变
正常情况下,心室的复极过程是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方向推进的,当心肌缺血时,根据心室壁受累的层次,可大致出现两种类型的心电图改变。
⒈ 心内膜下的心肌缺血:
【心电图特征】出现高大T波。如下壁心内膜部分心肌缺血时,Ⅱ、Ⅲ、aVF出现高大正向T波。
【发生机理】心内膜部分的心肌发生缺血时,则将使这部分心肌复极较正常更为推迟,以致最后的心内膜部分心肌复极时,由于已没有其它与之抗衡的心电向量存在,致使心内膜部分心肌的复极更为突出,导致T向量幅度增加而方向不变(复极顺序正常),出现与QRS主波方向一致的狭长T环。
2. 心外膜下的心肌缺血(包括透壁心肌缺血或透壁心肌梗塞):
【心电图特征】出现深倒置的T波。如下壁心外膜部分心肌缺血时,Ⅱ、Ⅲ、aVF出现深倒置的T波。 (心肌缺血时T波改变)。
【发生机理】心外膜部分的心肌缺血时,则可引起心肌复极顺序逆转,即转为心内膜复极在先心外膜复极在后,出现与正常方向相反的T向量。
(二)S-T段改变
1.典型缺血型下移:≥0.05mV方有诊断意义。
心电图上有几种类型:
l&&&&&&&& 水平型:R波顶点垂线与S-T交角等于90O,水平持续至少0.08s;&&&&&& 下垂型:上述夹角>90O;
l&&&&&&&& 弓背型;上述夹角>90O,降低常很显著;
2.近似缺血型下移: R波顶点垂线与S-T交角接近90O(成角80O~89O),下移>0.075mV,持续0.08s。 (S-T段下移水平型、上斜型)。
【临床意义】
ST-T改变只是非特异性心肌复极异常的共同表现。它可见于多种疾病,常见如下:
1.冠心病:
l&&&&&&&& 典型心绞痛:可出现地过性S-T段下移,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心绞痛发作时ST-T改变)。
l&&&&&&&& 变异型心绞痛:S-T段抬高,T波高耸,对面导联可出现相反变化,酷似急性心肌梗塞时出现的“损伤型”改变,(心绞痛发作时ST-T改变)。
l&&&&&&&&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同一患者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不同症状时的ST-T改变。)。
ST段呈缺血型下移≥0.05mV(0.05~0.15mV之间),伴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常见于除aVR外的多数导联。可伴有传导阻滞、早搏、房颤等。
【心电图特征与诊断】
l&&&&&&&& T波低平:以R波为主的导联上T波振幅<1/10R波者。
l&&&&&&&& T波双向:T波先直立后倒置者为正负双相;先负后正者为负正双相,常伴有ST段下斜型下移。
l &T波倒置:倒置的T波两肢对称,基底部变窄,波底变尖,呈所谓的“冠状T波”。可有动态变化,T波倒置时深时浅,(各种类型T波)
l &ST段延长:部分患者仅表现为ST段平直延长(>0.15s),多伴T波低平或平坦。
l &&U波倒置:较少见,主要出现在V2~V6导联上。
&2.继发性ST-T改变:心室肥厚或束支传导阻滞时,心肌除极时间延长,与心肌开始进行复极的时间相重叠所致。
3.心肌炎、心肌病、电解质紊乱及药物影响等。
【鉴别诊断】
l &&心肌劳损的ST-T改变多持久不变,下移不明显,T波可低平或倒置但不深;
& 洋地黄作用的ST-T呈鱼钩状改变;(洋地黄作用心电图)。
l &&低钙血症的ST-T呈水平延长(致QT延长),见于所有导联,无T波倒置。
【诊断要点】由于ST-T改变可出现于多种情况,诊断时务必充分考虑各种鉴别诊断,冠心病、高血压病、电解质紊乱及药物影响等,不要轻易诊断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心肌受损(心肌劳损)”,需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
二、心 肌 梗 塞
绝大多数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阻塞所致。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急性血栓形成或由于冠状动脉痉挛等导致某一支冠状动脉阻塞可引起相关部位心肌梗塞。其最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在梗塞中心区出现心肌坏死,坏死区的周围为严重的心肌损伤带,最外围为心肌缺血带。
常见心肌梗塞范围:
l&&&&&&&&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左心室前壁、前间壁、心尖部等 ;
l&&&&&&&& 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闭塞—左心室高侧壁、膈面等;
l&&&&&&&& 左冠状动脉主干闭塞—左心室广泛前壁等 ;
l&&&&&&&& 右冠状动脉闭塞—左心室膈面、后间隔、右心室等。
(一) 心肌梗塞的基本图形
【基本图形】
l&&&&&&&& 缺血性T波改变;
l&&&&&&&& 损伤性ST段抬高;
l&&&&&&&& 坏死型Q波。(心肌坏死、损伤、缺血与心电图的关系)。
【产生机理】
1.缺血型改变:心肌缺血缺氧,影响能量代谢,导致心肌细胞复极异常。
①心内膜下心肌缺血:T波直立高大,两肢(升肢与降肢)对称,基底部变窄,波顶变尖。
②心外膜下心肌缺血:出现对称性T波倒置,对侧导联可出现相反变化。
2.“损伤型”改变:缺血时间进一步加重,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可出现ST段偏移。有两种解释:
①“损伤电流学说”,受损心肌细胞膜的极化状态不能维持正常,静息膜电位降低。除极时出现向损伤部位流动的“损伤电流”。心肌除极完毕时,电位差消失,等电位的 ST段相对高于低电位的基线。内膜面或对侧心肌损伤时,ST段平直压低;外膜面心肌损伤时ST段抬高,可形成单相曲线。损伤持续不久,要么恢复,要么进一步坏死。
&&& ②“除极受阻学说”,当部分心肌受损时,产生保护性除极受阻,即大部分除极心肌呈负电位时,部分受损部位不除极,仍为正电位,出现电位差,产生与受损区同向的ST向量。除心肌梗塞外,还见于变异性心绞痛。
3.“坏死性”改变:更进一步的心肌缺血导致细胞变性、坏死和一系列的修复过程。由于坏死的心肌不能恢复为极化状态和产生动作电流,导致心电综合向量背离梗塞区。因主要影响心内膜面(心内膜面心肌的除极在0.04s之前完成),所以“坏死性”改变在0.04s内,综合向量偏离梗塞区,正向向量减少或消失,多见于R向量偏小的 V1~V3导联,呈QS型;原有q波的导联,Q波增宽(>0.04s)、加深,以及R波减小(Q/R>1/4);如心肌梗塞出现在对侧心室壁(如正后壁),可见胸前导联R波增高而无异常Q波。约65%透壁性心肌梗塞和53%心内膜下心肌梗塞有坏死性Q波出现,对心肌梗塞诊断的特异性高。
【心电图特征】
QRS波形:呈QS、Qr、qR型,(异常Q波与心梗三大特征)。
&&&&&&&&& q波时限>0.04s,q波电压>R波1/4。
(二) 心肌梗塞的图形演变及分期
心肌梗塞除具有典型特征外,其图形演变也有一定的特异性,急性透壁性心肌梗塞,观察及时可记录到早期、急性期、近期及陈旧期的图形演变。
1.早期(超急性期):心肌梗塞后即刻出现,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下壁心肌梗塞(早期)。
【心电图特征】
l&&&&&&&& T波巨大高耸:最早出现,能定位诊断。
l&&&&&&&& ST段斜形抬高:呈单相曲线,但不出现异常Q波,T波振幅增加(不应期缩短),指向损伤面,而且抬高的程度不断增加,且变化剧烈。
l&&&&&&&& 【临床意义】早期持续时间短暂,心肌遭到了严重损伤,但仍处于可逆阶段,救治及时有效,可避免发生心肌梗塞。此期易伴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引起猝死。
2.急性期:始于心肌梗塞后数小时或数日,持续数周,
【心电图特征】&&&&&&&&&&&&&&&&&&&&&&&&&&&&&&&&&
l&&&&&&&& 出现坏死型q、Q或QS波形。
l&&&&&&&& ST段起始部呈弓背向上抬高逐渐下降至基线或接近基线。
l&&&&&&&& 直立的T波开始降低,T波可演变为后肢开始(向下)倒置,并逐渐加深。
l&&&&&&&& 坏死性Q波、损伤性ST段抬高、缺血性T波倒置可同时并存。
3.亚急性期(近期):心肌梗塞后数周至数月(可长达3~6个月)。
图5-5~7:
下壁心梗(急性期、亚急性期、陈旧期)演变 图形演变【心电图特征】
l&&&&&&&& 抬高的ST段基本恢复正常;坏死性Q波持续存在。
l&&&&&&&& 倒置T波逐渐变浅,恢复正常或趋于恒定不变。
4.陈旧期:心肌梗塞后3~6月或更久,
【心电图特征】
l&&&&&&&& 坏死性Q波保留或变得不典型,QS波或Q波转为QR、Qr或q波,部分导联甚至消失。
l&&&&&&&& ST-T已回基线,不再变化,如持续抬高达3~6个月以上者,提示有室壁瘤形成。ST再次抬高者提示再次心肌梗塞。
l&&&&&&&& T波恢复正常。心肌梗塞外周心肌缺血者,T波倒置。
(三) 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
发生心肌梗塞部位与冠脉分支的供血区域有关,以左前降支发生机会最多。
1.&&&&& 梗塞部位的定位诊断:表4.
表4&&& 梗塞部位的定位诊断
&&&&&&& 心肌梗塞部位&&&&&&&&&&&&&&&&&&&&&&&&&&&&& &心电图改变的导联
前间壁& 心室间隔与其邻近的左心室前壁&&&& V1、V2、(V3)
前& 壁&& 左心室前壁&&&&&&&&&&&&&&&&&&&&&&&&&&&&&&&& V3、V4、(V5)
侧& 壁&& 心尖部到心底中间的左心室壁&&&&&&& Ⅰ、aVL、V4~V6
下& 壁&& 左心室靠膈面部分&&&&&&&&&&&&&&&&&&&&&&&&&&Ⅱ、Ⅲ、aVF
后& 壁&& 左心室壁后上部&&&&&&&&&&&&&&&&&&&&&&&&&&&&&&& &V7、V8
广泛前壁&&&&&&&&&&&&&&&&&&&&&&&&&&&&&&&&&&&&&&&&&&&&&& Ⅰ、aVL、V1~V6
2.心内膜下心肌梗塞:也称非透壁性心肌梗塞。
【部位】仅限于心内膜下1/3或≤1/2心室肌。
【心电图特征】
(1)急性期(主要影响前侧壁),V4~V6、Ⅰ、Ⅱ或aVL导联ST多呈下降型压低持续24小时到数日,多恢复正常;
(2)出现深宽而对称的倒置T波,以V3、V4、Ⅱ导联最明显,并有梗塞T波的演变规律。
(3)约47%不出现异常Q波。
3.左心室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右心室心肌梗塞:
【心电图特征】
(1)右胸壁导联(V3R、 V4R 、V5R 、V6R)出现Q波或QS波:以V4R呈QS型者,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
(2)右胸壁导联ST抬高:只要有心肌损伤,就可出现损伤型ST段抬高。以V4R导联抬高≥0.10mV最具诊断价值。
(3)Ⅲ导联ST段抬高的程度大于Ⅱ导联,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大于80%以上。(右心室心肌梗塞(陈旧期))。
(四) 心肌梗塞的鉴别诊断
1.结合临床并动态观察QRS、ST-T演变过程(只有急性心肌梗塞才有此演变过程),可与ST段抬高的过早复极化、心包炎急性期、变异型心绞痛等鉴别。
2.与其他异常Q波鉴别:如位置性Q波(Ⅲ、aVL、aVF 、V1、V2导联可因心脏位置变化而呈Qr、QR或QS型),其他如左心室肥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肌病、预激综合征等可出现Q波。结合临床、心肌酶学变化、QRS及ST-T规律性演变,可以鉴别。
&(阅读:6542)
&(阅读:5325)
&(阅读:3519)
&(阅读:3296)
&(阅读:1813)
&(阅读:1787)
&(阅读:1261)
&(阅读:657)
本文跟进话题:心肌梗塞与缺血性ST-T改变
&[阅读:399]&
&[阅读:102]&
&[阅读:89]&
&[阅读:175]&
&[阅读:438]&
&[阅读:360]&
&[阅读:364]&
&[阅读:390]&
&[阅读:423]&
&[阅读:356]&
Powered By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电图st段异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