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关于一群落水鬼怪谈,静静的躺在河底下

#诗祭英烈# 《月光》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邰胜丽一汪月光 静静地流淌普照千万年 收纳千万事月光 洗白了 一切人间世事 月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5:46:10&)
( 20:01:42)
( 16:37:29)
54字(17/0)
( 16:39:13)
( 11:12:41)
( 15:54:53)
( 15:20:29)
( 15:12:33)
( 09:25:26)
21字(11/0)
( 21:43:28)
293字(37/0)
( 12:12:18)
103字(175/2)
( 21:35:24)
195字(108/0)
( 11:38:44)
99字(54/0)
( 20:17:25)
96字(108/0)
( 00:46:29)
240字(93/0)
( 00:44:24)
350字(57/0)
( 00:43:32)
316字(47/0)
( 00:38:44)
534字(52/0)
( 10:41:06)
141字(34/2)
( 10:41:24)
141字(40/2)
( 10:41:46)
141字(11/2)
( 10:42:08)
141字(14/1)
( 10:42:35)
141字(34/0)
( 10:38:06)
141字(27/2)
( 10:38:23)
141字(40/2)
( 10:38:41)
141字(27/2)
( 10:39:01)
140字(45/2)
( 10:39:19)
140字(30/2)
( 10:39:35)
141字(31/2)
( 10:40:00)
( 10:40:18)
134字(39/2)
( 10:40:34)
140字(37/1)
( 10:40:49)
141字(34/0)
( 10:36:22)
141字(40/2)
( 10:36:38)
141字(27/2)
( 10:36:54)
141字(24/2)
( 10:37:10)
141字(20/1)
( 10:37:47)
143字(19/0)
( 10:36:05)
141字(45/0)
( 10:34:22)
141字(40/2)
( 10:34:58)
141字(20/1)
( 10:35:30)
141字(38/0)
( 10:16:02)
126字(52/0)
( 10:10:25)
21字(15/0)
( 09:59:56)
21字(11/0)
( 23:23:14)
21字(12/0)
( 17:25:42)
102字(64/0)
( 12:12:25)
128字(85/0)
( 16:24:06)
497字(57/0)
( 14:54:22)
198字(66/0)
( 19:57:20)
182字(50/2)
( 19:58:11)
188字(48/0)
( 15:31:49)
111字(52/1)
( 16:36:45)
100字(32/0)
( 14:20:28)
135字(50/1)
( 14:46:45)
220字(36/0)
( 14:13:39)
84字(81/0)
( 12:11:39)
117字(73/0)
( 10:54:34)
180字(132/0)
( 23:35:45)
( 18:47:43)
57字(97/0)
( 07:52:52)
64字(143/0)
( 18:35:05)
160字(67/0)
( 21:02:29)
46字(82/0)
( 17:03:01)
63字(98/2)
( 17:28:53)
114字(151/0)
( 12:16:25)
605字(56/0)
( 11:52:53)
241字(61/0)
( 11:47:34)
225字(70/0)
( 23:58:17)
127字(256/0)
( 22:42:15)
155字(105/0)
( 21:37:15)
164字(138/1)
( 22:14:53)
206字(141/0)
( 13:57:58)
176字(124/0)
( 05:47:16)
140字(131/0)
( 16:50:47)
346字(144/0)
( 11:43:36)
96字(180/0)
( 20:19:59)
576字(110/0)
( 16:20:22)
425字(162/2)
( 13:41:06)
( 15:57:59)
84字(155/0)
( 12:50:07)
65字(133/2)
( 12:51:10)
40字(111/2)
( 12:51:46)
40字(110/2)
( 12:52:45)
42字(95/2)
( 12:54:12)
40字(112/2)
( 12:54:59)
32字(99/0)
( 11:37:31)
56字(90/0)
( 00:10:17)
43字(116/0)
( 21:51:13)
61字(116/0)
( 21:49:07)
99字(165/2)
( 12:49:23)
36字(109/0)
( 18:59:44)
146字(172/2)
( 15:56:08)
84字(144/0)
( 18:42:54)
474字(151/0)
( 18:41:49)
437字(161/1)
( 18:42:36)
485字(127/0)
( 16:41:11)
178字(183/2)
( 09:24:24)
79字(178/1)
( 13:43:30)
225字(128/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ISSUU - 2011大诗歌·诗歌卷 by dashige
2011大诗歌·诗歌卷
2011大诗歌·诗歌卷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题网七年级上语文人教版 人教版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1.诗的开头两句,正是“我”小时候的真实写照,“我”小时候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2.诗中加粗的“隐秘的想望”是指渴望山那边有一个辽阔的大海。对一个生活在山区的孩童来说,这个“海”还有什么深层的含义吗?
3.怎样理解“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4.选文为诗歌的第一部分。这部分从时间上看写________;从事情上看写________;从方式上看写“我”与________的对话。
科目:初中语文
我看到了一条河
    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比较模糊,但其中有几个片段却令我记忆犹新。
  我4岁那年,有一次,妈妈开车带我回家。路上,她让我在离家几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的农田边下车,然后自己找回家。虽然那次以我彻底迷路而告终,但此事对我影响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刚开始学游泳时,我大概有四五岁。我们全家和朱迪斯姑姑、温迪姑姑、乔姑父一起在德文郡(dù)____假。我最喜欢朱迪斯姑姑。她在假期开始时和我打赌,如果我能在假期结束时学会游泳,就给我10先令(先令是英国旧币,10先令相当于半个英镑)。于是我每天泡在冰冷的海浪里,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但是到最后一天,我仍然没有学会游泳。我最多只能挥舞着手臂,脚在水里跳来跳去。
  “没关系,里克,”朱迪斯姑姑说,“明年再来。”
  但是我决心不让她等到下一年,再说我也担心明年朱迪斯姑姑就会忘了我们打赌的事。从德文郡开车到家要12小时。出发那天,我们很早起身,把行李装上车,早早地启程了。乡间的道路很窄,汽车一辆接一辆,慢吞吞地往前开。车里又挤又闷,大家都想快点儿到家。但是,这时我看到了一条河。
  “爸爸,停一下车好吗?”我说。这条河是我最后的机会,我坚信自己能赢到朱迪斯姑姑的10先令。“请停车!”我大叫起来。爸爸从倒车镜里看了看我,减慢速度,把车停在路边的草地上。
  “里克看见一条河,”妈妈说,“他想再试一次游泳。”
  “可我们不是要抓紧时间赶路吗?”温迪姑姑抱怨说,“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程呢!”
  “温迪,给小家伙一次机会嘛,”朱迪斯姑姑说,“反正输的也是我的10先令。”
  我脱下衣服,穿着短裤往河边跑去。我不敢停步,怕大人们改变主意。但离水越近,我越没信心,等我跑到河边时,自己也害怕极了。河面上水流很急,发出很大的声响,河中央一团团泡沫迅速向下游奔去。我在灌木丛中找到一处被牛踏出的缺口,趟水走到较深的地方。爸爸、妈妈、妹妹琳蒂、朱迪斯姑姑、温迪姑姑和乔姑父都站在岸边看我的表演。女士们身着法兰绒衣裙,绅士们穿着休闲夹克,打着领带。爸爸叼着他的烟斗,看上去毫不担心。妈妈一如(jì)________ 往地向我投来鼓励的微笑。
  我定下神来,迎着水流,一个猛子扎了下去。但是好景不长,我感到自己在迅速下沉。我的腿在水里无用地乱蹬,急流把我冲向相反的方向。我无法呼吸,呛了几口水。我想把头探出水面,但四周一片空虚,没有借力的地方。我又踢又扭,然而毫无进展。
  就在这时,我踩到了一块石头,用力一蹬,总算浮出了水面。我深吸了口气,这口气让我镇定下来,我一定要赢那10先令。
  我慢慢地蹬腿,双臂划水,突然我发现自己正游过河面。我仍然忽上忽下,姿势完全不对,但我成功了,我能游泳了!我不顾湍急的水流,骄傲地游到河中央。透过流水的怒吼声,我似乎听见大家拍手欢呼的声音。等我终于游回岸边,在50米以外的地方爬上岸时,我看到朱迪斯姑姑正在大手提袋里找她的钱包。我拨开带刺的荨麻,向他们跑去。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给你,里克,”朱迪斯姑姑说,“干得好。”我看着手里的10先令,棕色的纸币又大又新。我从没见过这么多钱,这可是一笔巨款。
  爸爸紧紧地拥抱了我,然后说:“好了,各位,我们上路吧!”直到那个时候,我才发现爸爸浑身透湿,水珠正不断地从他的衣角上滴下来。原来他一直跟在我身后游。(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dù)______假
  (2)一如(ji)______往
文章中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文章叙述了“我”童年的“几个片段”?请简要概括。
为什么“我”对童年的“几个片段”记忆犹新?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个句子表达效果更好?请说出理由。
  ①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②我很冷,浑身是泥,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谈谈你对“我看到了一条河”这个题目的理解。
你对文章中父母的教育方法有什么看法?请说出理由。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荫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拿竹竿一捅就下来了。”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做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了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也没能使我那肿疱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复愈。这一下蛰得好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招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
  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爷爷说:“这就是蜇你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那它干嘛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式;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心上。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1)青苔(  )
(2)窗檐(  )
(3)摇撼(  )
(4)刹那(  )
2.“捅马蜂窝”这个词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用到,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
3.选文开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花木丛生,鸟虫嬉戏的乐园,这就是爷爷家的后院。作者写捅马蜂窝,为什么要先描写爷爷家的后院?
4.为了捅马蜂窝,“我”做了哪些准备?可见“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5.选文中,围绕马蜂窝而产生“我”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像一条线牵动着故事的发展,揭示文章的主旨。你能用精炼的词语概括出作者的心理变化吗?(请将词语填写在横线处)
听到爷爷奶奶的对话,“我”对捅马蜂窝充满了________,当准备好真的要去捅马蜂窝时,又有些________,不过这种心理还是被强烈的渴望战胜了……病愈后“我”在爷爷的陪伴下来到后院,初见到地上的马蜂,内心十分________。后来,爷爷的一番话使“我”恍然大悟,因为自己伤害了马蜂而心生________,于是期盼着马蜂再来做窝。直至看到马蜂重建家园,“我”终于舒心地笑了。
6.请品读“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一句。作者把“马蜂”比作“战斗机”,两者有何相似之处?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马蜂怎样的状态?
7.马蜂窝中有百十来只马蜂,为什么选文只重点写了一只?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吉林省期中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童年笨事赵丽宏&&&&&& 如果回想一下,每个人儿时都会做过一些笨事,这并不奇怪,因为儿时幼稚,常常把幻想当成真实。做笨事并不一定是笨人,聪明人和笨人的区别在于:聪明人做了笨事之后会改,并且从中悟出一些道理,而笨人则屡错屡做,永远笨头笨脑地错下去。  &&&&&& 我小时候笨事也做得不少,现在想起来还会忍不住发笑。
囚蚁  &&&&&& 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而且所有的动物都可以从小养到大,就像人一样,摇篮里不满一尺长的小小婴儿总能长成顶天立地的大巨人。连蚂蚁也不例外。在歌里唱过“小蚂蚁,爱劳动,一天到晚忙做工”,所以对地上的蚂蚁特别有好感,常常趴在墙角或者路边仔细观察它们的活动,看它们排着队运食物、搬家,和比它们大无数倍的爬虫和飞虫们作战……大约是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妹妹忽发奇想:为什么不能把蚂蚁们放到玻璃瓶里养起来呢?像养小鸡小鸭那样养它们,给它们吃,给它们喝,它们一定会长大,长得比蟋蟀和蝈蝈们还要大。  &&&&&&& 这件事情并不复杂。找一个有盖子的玻璃药瓶,然后将蚂蚁捉到瓶子里,我们一共捉了十五只蚂蚁,再旋紧瓶盖。这样,这十五只蚂蚁便有了一个透明整洁的新家。我和妹妹兴致勃勃地观察着蚂蚁们在瓶子里的动静,只见它们不停地摇动着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地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我想它们大概是饿了,便旋开瓶盖投进一些饭粒,可它们却毫无兴趣,依然惊惶不安地在瓶里奔跑。它们肯定在用它们的语言大声喊叫,可惜我听不见……第二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玻璃瓶里的蚂蚁。只见那十五只蚂蚁横七竖八躺在瓶底下,安安静静地一动也不动,它们全都死了。我和妹妹很是伤心了一阵,想了半天,得出结论:是因为药瓶里不透气,蚂蚁们是闷死的。(现在想起来更可能是瓶里药味使小蚂蚁们送了命。)  &&&&&& 原因既已找到,新的办法便随之而来。我找来一只火柴盒子,准备为蚂蚁们做一个新居。怕它们再闷死,我命令妹妹用大头针在火柴壳上扎出一些小洞眼,作为透气。当时已是深秋,天气有些冷,于是妹妹又有新的担忧:“火柴盒里很冷,小蚂蚁要冻死的!”对,想办法吧。在妹妹的眼里,我这个比她大一岁的哥哥是无所不能的。我果然想出办法来:从保暖用的草饭窝里抽出几根稻草,用剪刀将稻草剪碎后装到火柴盒里,这样,我们的蚂蚁客人就有了一个又透气又暖和的新窝了。我和妹妹又抓来一些蚂蚁关进火柴盒里,还放进一些饼干屑,我们相信蚂蚁们会喜欢这个新家。遗憾的是不能像玻璃瓶一样在外面可以观察它们了。但可以用耳朵来听,把火柴盒贴在耳朵上,可以听见它们的脚步声。这些窸窸窣窣的声音极其轻微,必须在夜深人静时听,而且要平心静气地听。在这若有若无的微响中,我曾经有过不少奇妙的遐想,我仿佛已看见那些快乐的小蚂蚁正在长大,它们长出了美丽的翅膀,像一群威风凛凛的大蟋蟀…… &&&&&&& 然而我们的试验还是没有成功。不到两天时间,火柴盒里的蚂蚁们全都逃得无影无踪。我也终于明白,蚂蚁们是不愿意被关起来的,它们宁可在墙角、路边和野地里辛辛苦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们为它们设置的安乐窝里享福。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
跳河   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我爬上了苏州河大桥的水泥桥栏。我站得那么高,湍急的河水在我脚下七八米的地方奔流。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准备往下跳,然而脚却有点儿发抖……   背后有人在小声议论--   &&&&&&“喔,这么高,比跳水池的跳台还高!这孩子敢跳?”   &&&&&&“胆子还真不小!”   &&&&&&“瞧,他有些害怕了。”  &&&&& 议论声无一遗漏,都传进了我的耳朵。于是我闭上了眼睛,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还是读初中一年级时的事情。放暑假的时候,我常常和弄堂里的一批小伙伴一起下黄浦江或者苏州河游泳。有一天,看见几个身材健美的小伙子站在苏州河桥栏上轮流跳水,跳得又潇洒又优美,使人惊叹又使人羡慕。我突然也想去试一试,他们能跳,我为什么不能呢?小伙伴们知道我的想法后,都表示怀疑,他们不相信我有这样的胆量。我急了,赌咒发誓道:“你们看好,我不跳不姓赵!”看我这么认真,有几个和我特别要好的孩子也为我担心了,他们说:“好了,我们相信你敢跳了。你可千万别真的去跳!”“假如‘吃大板’(“吃大板”,指从高空落水时身体和水面平行接触,极危险),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可是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拦我的决心。我爬上桥栏时,小伙伴们都为我捏一把汗,有几个甚至不敢看,躲得远远的……   &&&&&&&然而当我站到高高的桥栏上之后,却真的害怕起来,尤其是低头看桥下的流水时,只觉得头晕目眩。在这之前,我从未在超过一米以上的高度跳下水,现在一下子要从七八米高的地方跳入水中,而且没有任何准备和训练,真是有点冒险。如果“插蜡烛”,保持直立的姿势跳下去,危险性要小些,但肯定会被人取笑。头先落水呢,一点把握也没有……我犹豫了几秒钟。在听到背后围观者的议论时,我一下子鼓起勇气:头先落水!  &&&&&& 我眼睛一闭,跳了下去。但结果非常糟糕,因为太紧张,落水时身体蜷曲着,背部被水面又狠又闷地拍了一下,几乎失去知觉。挣扎着游上岸时,发现背脊上红红的一大片。不过,这极不潇洒的一跳,却使我懂得了怎样才能使身体保持平衡。&&&&&& &“这一跳不行,我重跳。”当小伙伴们拥上来时,我喘着气宣布了我的决定。不管他们怎样劝阻,我还是重新爬上了桥栏。我又跳了两次。尽管我看不见自己落水时的姿势,但从伙伴们的赞叹和围观者的目光来看,后两次落水我是成功了。我的父母和学校的老师从来不知道我曾到江河里游泳,更不知道我还敢从桥头往河里跳。他们也许不会相信,这样一个经常埋头在书中的文质彬彬的好学生,竟然会做出这种只有顽童才会去干的冒险行动。然而我确确实实这样干了,干得比顽童还要大胆。  &&&&&& 为逞一时之强而去冒这样的险,似乎有点蠢,有点不值得,但我因此而树立了这样的信念:凡是我想要做的,我一定能够做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信条越来越明确。尽管以后我也不断有过失败和挫折,但我从来没有轻易放弃过自己所追寻的理想和目标。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威风凛凛(&&&&&& &)&&&& 湍急(&&&&&&& )&&&& &蜷曲(&&&&&&& &)&&&&&& 惊惶不安(&&&&&&&& &)2.解释划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我想它们大概是饿了,便旋开瓶盖投进一些饭粒,可它们却毫无兴趣,依然惊惶不安地在瓶里奔跑。&&&&(2)他们也许不会相信,这样一个经常埋头在书中的文质彬彬的好学生,竟然会做出这种只有顽童才会去干的冒险行动。3.阅读文章,作者幼时为什么要饲养蚂蚁?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两次“囚蚁”的经历。&&&&&&&&&&&&&&&&&&&&&&&&&&&&&&&&&&&&&&&&&&&&&&&&&&&&&&&&&&&&&&&&&&&&&&&&&&&&&&&&&&&&&&&&&&&&&&&&&&&&&&&&&&&&&&&&&&&&&&&&&&&&&&&&&&&&&&&&&&&&&&&&&&&&&&&&& 4.饲养蚂蚁的失败让作者明白了什么?找出原文语句。对于作者明白的内容,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 &5.在“跳河”的章节中,作者一开始就写了自己准备跳河的紧张、恐惧的状况:“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准备往下跳,然而脚却有点儿发抖……”这与下文哪句话相照应?并说说作者这样开篇有什么用意?&&&&&&&&&&&&&&&&&&&&&&&&&&&&&&&&&&&&&&&&&&&&&&&&&&&&&&&&&&&&&&&&&&&&&&&&&&&&&&&&&&&&&&&&&&&&&&&&&&&&&&&&&&&&&&&&&&&&&&&&&&&&&&&&&&&&&&&&&&&&&&&&&&&&&&&&&& &&&&&&&&&&&&&&&&&&&&&&&&&&&&&&&&&&&&&&&&&&&&&&&&&&&&&&&&&&&&&&&&&&&&&&&&&&&&&&&&&&&&&&&&&&&&&&&&&&&&&&&&&&&&&&&&&&&&&&&&&&&&&&&&&&&&&&&&&&&&&&&&&&&&&&&&&&& 6.作者所说“凡是我想要做的,我一定能够做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信条越来越明确。尽管以后我也不断有过失败和挫折,但我从来没有轻易放弃过自己所追寻的理想和目标”,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这个观点呢?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思考?&&&&&&&&&&&&&&&&&&&&&&&&&&&&&&&&&&&&&&&&&&&&&&&&&&&&&&&&&&&&&&&&&&&&&&&&&&&&&&&&&&&&&&&&&&&&&&&&&&&&&&&&&&&&&&&&&&&&&&&&&&&&&&&&&&&&&&&&&&&&&&&&&&&&&&&&&&&&&&&&&&&&&&&&&&&&&&&&&&&&&&&&&&&&&&&&&&&&&&&&&&&&&&&&&&&&&&&&&&&&&&&&&&&&&&&&&&&&&&&&&&&&&&&&&&&&&&&&&&&&&&&&&&&&&&&&&&&&&&&&&&&&&&&&&&&&&&&&&&&&&&&&&&&&&&&&&&&&& 7.童年是多么美好纯真的记忆啊!你是否有回忆起来让人忍俊不禁的童年往事呢?你是否有过回忆起来醍醐灌顶的童年经历呢?请你用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关于自己童年的经历。&&&&&&&&&&&&&&&&&&&&&&&&&&&&&&&&&&&&&&&&&&&&&&&&&&&&&&&&&&&&&&&&&&&&&&&&&&&&&&&&&&&&&&&&&&&&&&&&&&&&&&&&&&&&&&&&&&&&&&&&&&&&&&&&&&&&&&&&&&&&&&&&&&&&&&&&&&&&&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期末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爱的旅程晨义  黄昏时分,马车抵达这座百里外的小镇。  “要在这里过一夜了。”父亲看着儿子,拍了拍“栗子皮”浓密的鬃毛。妻子病故,除了十二岁的儿子,这匹马是他生命中的一份珍宝。  “行。”儿子从车上抱下铺盖卷儿。乡村学校也放暑假了。他跟父亲出门拉脚儿,锻炼锻炼。西望行程,落日在群山之间驾起独轮车,如炭火中烧着的铁块,大片的红与大片的黑辉映一体,透射出苍茫与沉重。 “拿些料喂喂它。”父亲吩咐。儿子拖下条麻袋。里面沙沙作响,是寸步不离的麦糠。就在他向外掏麦糠的时候,一只大刺猬滚了出来,扎疼了他的小手。“唉哟!爸爸你看——”     &&& “什么啊?”父亲走过来,发现地上花白的刺猬,“哎,怎么连它也带来了?”家中有堆麦糠,里面住着一窝刺猬:母刺猬和它的三只才出生的小刺猬。这就是那只母刺猬。一定是装麦糠时没注意,将它装了来。& & “怎么办啊?”儿子停下手。 能怎么办呢?父亲摇摇头:“不好,家里还有三只小刺猬哩。一天了,那么小。” “我们要明天才能回去。”儿子脸朝西转,叹了口气。 “最快也要这个时候到家。”父亲扫视夕阳。  “他们会饿死吧?&&&&“一天一夜,很有可能,也不一定。先把它装进去,明天咱早点回家。”&&&&& &月出东南,像墨绿的麻地钻出个光脊梁,呈现铜的色泽和质感。“栗子皮”静静地嚼吃麦糠,有时也打响鼻。那迷人的沙沙声,散发出一股幽幽的气息。&&&&& 父亲坐着,一口接一口咝咝地吸烟,吸得满腹苦香。妻子临走,抓住他的手说:“你要照看好孩子。”这还用说吗?我的儿子!可他当时什么也没说出,只一个劲地掉泪。现在想想,多遗憾。“放心吧!我,你还不放心吗?”他时常这样自言自语,似面对暗中的她。让儿子跟着出来,并不是叫他干活,主要是怕孤单、省牵挂。看到儿子,他就浑身是劲,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妻子。&&&&& 儿子也没睡着。他仰卧席上,盯着父亲的背出神。母亲去世后,父亲胡子长了,话少了,单对他却温柔百倍,有时“柔”得让他不习惯,受不了。“多好的爸爸啊!这么累,这么疼我。我要听话,多帮他干活。”他默默地想,跟父亲出门,是他乐意的。一来能帮父亲,二来呢,他觉得父亲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你饿了吗?”父亲问。&& &“不饿,你呢?”& &“我也不饿。”& &“那就睡觉吧,翻山越岭跑了一天,挺累,睡吧,明天还得早起。”疲倦如同烈性白干,使他们沉睡了过去。&&&&& 第二天清晨醒来,儿子想起麻袋里的刺猬,打开一看,刺猬没了。“刺猬呢?爸爸,刺猬呢?”& &“跑了吗?找找。”&&&&& &车上车下没有,四下里找找还是没有。&& &“跑哪儿去了?这个家伙。”父亲不打算再找了,“耽误事吧?你看!小刺猬是白搭了。”&&& &“胡乱跑!”儿子有些愤恨,对那只刺猬骂。停了一会儿,他问:“小刺猬好喂吧?”&&& && “问那个干什么?也可能没事儿。”&&&&&& 儿子点点头,怀着一腔惋惜,不再说话。黄昏时分马车终于返回小村。儿子跳下车,跑去看那三只小刺猬。&&& &“爸爸!”儿子惊叫道,“大刺猬回来了!”&&& &“是吗?”父亲慢慢走近,“哪儿呢?真是它吗?”&&& &“是!是它。”&&& &“像!”父亲伸手捧起刺猬,“咦?它怎么回来的?百十里山路啊!了得!” &&&& “血!爸爸你看它肚子上有血。”&&&&&“对,它是爬回来的,磨破了。也不知道回来多久了。百十里地,翻山越岭,连滚带爬啊!这家伙真厉害。”&&& &“它怎么认得路呢?这么远,还在麻袋里。”&&& &“就是呀,怎么认路呢?奇怪,就是人,也没这种好记性。它牵挂着几个孩子——小刺猬啊。想它们,想着想者,就回来了。”父亲边寻思边解释。&&&&&“再远它也能认得路吗?”&&& &“恩。当娘的就这样,真不孬。”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21.这篇文章交织着两条线索,一条是关于          的故事;一条是关于            的故事.22.文章题目“爱的旅程”有哪些含义?请你写出来。                                                                   2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说说你的理解。父亲坐着,一口接一口咝咝地吸烟,吸得满腹苦香                                             24.文章最后说,“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儿子为什么流泪?谈谈你的看法。                                            25.本文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较突出,请你任选一处,写出例句,加以欣赏。例句                                                欣赏:                                             26.人们说母爱是伟大的,读完此文,我们感到父爱同样伟大。请你对天下的父亲写一段赞美的话(不超过50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猴子水鬼真实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