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心理学零点后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人的话都是真的

第三次上知乎日报~~~修改一下错别字。------------------------------------------------正文-------------------------------------------------------------------------------------对于我们每天都看得到希望的正常人来说,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不太能感受得到。就像现在我们每天不愁吃穿,生活中追求更多的是自由和娱乐,我们就难以感受得到上个世纪还在为吃穿发愁的我们的上一辈人,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希望」就和我们的吃穿一样,不缺的时候感受不到它的必要性,缺少了它,真的会和吃不饱饭一样威胁到我们的生命。我目前是正在学习和研究创伤领域,所以对此有一定的体会。几个月前蹭过一位台湾的客座教授在我们学校的讲座,话题是介绍台湾他们对于丧亲群体的哀伤辅导,每介绍一个案例她都会联系理论来说一些科学研究。我们都知道屈布勒-罗斯关于死亡的五阶段理论:否认、愤怒、讨价还价、压抑、接受。在绝症患者中,年老的患者更容易经历完整的五个阶段最终接受自己的结局;而年轻一点的患者往往在讨价还价和压抑阶段久久徘徊,在抑郁中死去。死亡是最严酷的最终审判,面对它,人人畏惧,也毫无希望。年轻的患者面对这样的人生审判有太多遗憾,太多事业未完成,而对于这种未完成他们看不到一丝希望。往往抑郁而终。年老一点的,能得到更多家人支持的患者,生命智慧会更高一点,能够从自己的后代中看到一丝希望,因而最终接受结局的会更多。丧亲群体也有类似的阶段体验,从否认(不相信disbelieve)到愤怒到讨价还价(bargain)到抑郁(depression)最终到接受(acceptance)但是很多丧亲群体会在抑郁阶段看不到新生活的希望,而陷入延长哀伤之中(prolonged grief)(超过6个月),很多人因此患上延长哀伤障碍(PGD——prolonged grief disorder),严重的会出现自杀倾向。有数据支持,在丧亲群体中,出现更高的死亡率和患病率(higher mortality and higher physical morbidity)。究其根源,他们失去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这里说两个台湾教授给我们分享的案例,联系两个理论:有一位中年女子丈夫去世了。悲伤、痛苦、终日以泪洗面,6个月过去了,她慢慢地平静了下来。但是她的子女来到中心寻求帮助,说他们母亲行为很怪异。每天要做好饭菜带到墓地和她已故的丈夫一起在墓地吃饭。开始子女们放任她这样做,以为这只是暂时的,但是过了一个月她每天如此,风雨无阻。子女就开始强行阻止母亲的行为,告诉母亲父亲已经走了。母亲难以接受,一度要自杀。(丧偶的她一直处于否认阶段,一直坚信她丈夫还以某种形式存在,所以有这样的行为,当子女要打破她的这种观点的时候,她看不到新的可能性,也不能接受丈夫离去的事实,彻底失去了希望,所以寻死。)
这位教授作为社会工作者,立马采取干预措施,首先询问子女阻止母亲的动机是什么,母亲除了有这样的行为,有什么其他异常吗。得到的答案是,动机是墓地很远很偏,他们担心母亲的安全,也担心母亲心里一直过不去这个坎。而且除此行为,母亲其他一切都好,似乎也比之前开心一点了,时常带着笑容。那么这位教授就出主意了,首先批评子女的做法,说明母亲的心理状态(否认阶段,不要试图打破,她的这种行为能让她保持对生活的希望,经过这个阶段是需要靠她自己的领悟的,不要强求),然后对于子女担心母亲安全的诉求提出建议,让子女和母亲沟通,告诉母亲子女不让她去的理由是担心安全,提出建设性建议,以后不要去墓地了,我们在家里添一副碗筷,我们还是一家人一起吃饭可好。最终母亲答应了,也不再寻死,子女对母亲的生活也感到满意。问题解决了。理论:双阶段模型(Dual Process Model)loss-oriented→grief
restoration-oriented→change 、doing new things.这两个过程是互相交织的,所以在6个月以后,丧亲者还是会有两种相反的心理机制。一方面失去的让她失去对于未来生活的希望,另一方面外界的帮助也好,自我的领悟也好让她重新燃起希望——去寻找新的可能性。有一次,一位年轻妈妈打电话到中心找这位教授,希望把自己的一对儿女托付给她。她立马有了判断,不好,她想自杀。然后她立马来到这位年轻妈妈的家里,找她聊聊她的问题。得知她丈夫去世了,她感觉无望,生活难以继续,她作为家庭主妇没有工作,没有生活来源,对于未来的生活毫无希望,回忆起她和丈夫的点点滴滴她泪如雨下。她最后表示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看着孩子长大成人。这位教授立马发现了寻找希望的可能性——孩子,便问她:你的孩子还这么小,他们需要你吗?然后话题就从丈夫转移到了孩子。这位年轻母亲聊起自己的孩子,说孩子们真的还挺需要我的,他们特别爱吃我做的饭。然后这位教授就邀请她一起去超市买菜,给晚上放学回来的孩子做一顿饭吧。然后教授看着她下厨,帮着她洗菜,做好了晚餐,这位女士邀请教授一起和她的孩子们吃晚餐。这样,这位年轻的妈妈在这一天,就淡忘了要自杀的事情。当然后续的事情她没继续讲,肯定是来了中心接受更多的心理咨询。理论:这个就是 老师说到的斯奈德希望理论:目标、动力和方法。这位年轻妈妈作为一个家庭主妇,丧偶之后,完全失去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因而难以支持家庭,想寻求自杀。教授理论联系实践,从初步的沟通中迅速发现了新的希望的目标所在——孩子。有了目标,就有了希望的根基。在此基础上寻求动力和方法。动力来源于教授的支持,以及教授不断传达给她一种感受:这个社会上有许多你没有感受到,但是你只要去寻求就会存在的社会支持。最后是方法,谈到做饭,这是这位家庭主妇的强项啊,孩子们喜欢她做的饭,她是有方法让孩子们过得幸福快乐的!这样目标、动力和方法齐全了,这位年轻妈妈找到了新的希望,她慢慢的就完成转变,鼓起勇气重新面对生活了。「希望」是一种可能性。当人类失去所有可能性的时候,就会灭亡。但是生活中,我们面对再大的困境,也只是失去了常规的可能性,仍然会有许多新的可能性值得我们去探寻。谢 邀
谢邀。楼上有人提到了《肖申克的救赎》,没错,这正是一部关于希望的电影,其中有一段关于希望的情节和对话,颇值得细细体会。主角安迪刚刚因为在监狱长办公室放莫扎特音乐被关了两周禁闭。出来后和狱友一起吃饭。
狱友:“这值得吗?”
安迪:“这是我最好的时光。音乐就在我的脑里,心里,没有人能把它从我这里夺走。你们从来没有这样的感受吗?"
老弗里德曼:“我年轻时学过口琴,可是现在已经失去兴趣了。因为在这样的高墙里,这没有任何意义。”
安迪:“这里才是它最有意义的地方。你需要它才不会忘记。”
老弗里德曼:“忘记?”
安迪:“不忘记有些地方,这个世界不是用石头围起来的。不忘记有些东西……在内心……不能到达,不能触摸,属于你……”
老弗里德曼:“你在说什么?”
安迪:“希望。”
老弗里德曼:“希望?我告诉你,我的朋友,希望是很危险的东西,希望会让人疯狂,它在这儿没用。你最好习惯这种想法。”
安迪:“就像Brooke ?(一个被释放后无所寄托而自杀的狱友)”
老弗里德曼冷峻地走开了。
我喜欢这段台词,更别提演员在这段对话中精湛的演技了。这段对话引出了这样的主题:希望到底有什么用?它是危险吗?
日常生活中的希望能提升积极情绪,增加控制感,让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而困境中的希望更是可贵。希望常常伴随着灾难而生,正如安迪说的,越是高墙之中,越需要希望。希望是坚强的人性在困境中点起的一点烛光,虽然是微弱、摇曳不定,可周围越黑暗,越衬托出这点烛光的温暖和力量。
可是,渺茫的希望难道不危险吗?不是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吗?和那些一直处于黑暗并适应黑暗的人相比,向往着光明的人,看蜡烛熄灭不是更可怕吗?怎么让希望变得不虚妄呢?
已故的斯奈德教授是研究希望的专家,他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希望应该包含三个成分:目标、动力思维(agency thought)和方法思维(pathway thought)。目标是我们想要达到的地方,它为我们指明方向。动力思维是我们追求目标的勇气和困境中坚持的力量,而方法思维则帮助我们思考,怎么样才能到达这个目标,以及当预想的计划失败时,寻找哪些替代方法。
包含目标、动力和方法的希望,是能够把意愿和行动相联系、把现在和未来相联系、把期待和现实相联系的希望,它把希望和虚伪区分开来。这段对话中,如果说老弗里德曼表现的是虚妄,安迪表现的,正是这样的希望:目标坚定、不低估困难、一步一步,努力向前。
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安迪的希望并非一成不变,尤其那个能澄清他冤情的狱友被杀,是他遭遇的重大打击。但安迪没有放弃。真正的希望从来不会轻易熄灭。
可是,如果安迪最后失败了呢?因为连接着行动,包含目标、动力和方法的希望会有更大的成功可能性。但这也并不是说,它不会失败,尤其对于越狱这么高风险的工作。比较一下这两段人生你就能明白希望的价值。一段如弗里德曼,在高墙内了无生趣地度日等死,另一段如安迪,目光炯炯充实奋进。至少在他本有很多理由消沉的时候,希望为安迪点燃了一盏心灯,让安迪生机勃勃。
是的,即使有希望,最后我们仍可能倒下。可是,我们在希望微光指引下走过的道路,那些曾经激励和温暖我们的东西,并不随着我们的倒下磨灭。这正是希望对我们的价值,是它如此重要的原因。
这是我的女孩第一次给我写的邮件前一部分,如今我们感情出现了点问题。但不是大问题,每每我要动摇的时候,我就翻出这封邮件看看。你难道要我放手这样的女孩?我做不到。附邮件:我希望每一个夜晚都有漫天的星星-我希望天气快一点热起来我希望抬起头的时候可以刚好看见你的眼睛-我希望你永远这样充满希望和热情-我希望下雪的时候能跟你一块儿吃冰淇淋-我希望你对我诚实,信任-我希望我希望你忘记所有不愉快的事-我希望我讲的笑话可以逗你笑-我希望在你难过的时候安慰你-我希望我记住所有该做的事-我希望冬天鲜花也可以盛开-我希望你有我的日子我都不会觉得空虚-我希望我每天都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我希望有亲和力,有责任心-我希望我能为自己做的每件事找个合适的理由-我希望每天都是阳光灿烂-我希望我对你的生活有不大不小的影响-我希望你经常想我-我希望这条路很长很长-我希望没有干扰没有阻挡-
研究创伤心理学的研究生认识人类心理阴暗面——心理学166个现象(转载) – 【人人分享-人人网】
认识人类心理阴暗面——心理学166个现象(转载)
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 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 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 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 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 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阿伦森效应
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实验】分4组人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结果】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应用】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
1、有效利用
在宿舍楼的后面,停放着一部烂汽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当晚上7点时,便攀上车厢蹦跳,嘭嘭之声震耳欲聋,大人们越管,众孩童蹦得越欢,见者无奈。这 天,一个人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玩具手枪一支。&众童呜呼雀跃,争相蹦跳,优者果然得奖。次日,这位朋友又来到车前, 说:&今天继续比赛,奖品为两粒奶糖。&众童见奖品直线下跌,纷纷不悦,无人卖力蹦跳,声音疏稀而弱小。第三天,朋友又对孩子们言:&今日奖品为花生米二 粒。&众童纷纷跳下汽车,皆说:&不蹦了,不蹦了,真没意思,回家看电视了。&
分析:&正面难攻&的情况下,采用&奖励递减法&可起到奇妙心理效应。
小刚大学毕业后分到一个单位工作,刚一进单位,他决心好好地积极表现一番,以给领导和同事们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于是,他每天提前到单位打水扫地,节假日主动要求加班,领导布置的任务有些他明明有很大的困难,也硬着头皮一概承揽下来。
本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积极表现一下自我是无可厚议的。但问题是小刚的此时表现与其真正的思想觉悟、为人处世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模式相差甚远, 夹杂着&过分表演&的成分。因而就难以有长久的坚持性。没过多久,小刚水也不打了,地也不拖了,还经常迟到,对领导布置的任务更是挑肥拣瘦。结果,领导和 同事们对他的印象由好转坏,甚至比那些刚开始来的时候表现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还不好。因为大家对他已有了一个&高期待、高标准&,另外,大家认为他刚开 始的积极表现是&装假&,而&诚实&是我们社会评定一个人所运用的&核心品质&。
3.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 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XXXXX更容易接谢邀。楼上有人提到了《肖申克的救赎》,没错,这正是一部关于希望的电影,其中有一段关于希望的情节和对话,颇值得细细体会。主角安迪刚刚因为在监狱长办公室放莫扎特音乐被关了两周禁闭。出来后和狱友一起吃饭。
狱友:“这值得吗?”
安迪:“这是我最好的时光。音乐就在我的脑里,心里,没有人能把它从我这里夺走。你们从来没有这样的感受吗?"
老弗里德曼:“我年轻时学过口琴,可是现在已经失去兴趣了。因为在这样的高墙里,这没有任何意义。”
安迪:“这里才是它最有意义的地方。你需要它才不会忘记。”
老弗里德曼:“忘记?”
安迪:“不忘记有些地方,这个世界不是用石头围起来的。不忘记有些东西……在内心……不能到达,不能触摸,属于你……”
老弗里德曼:“你在说什么?”
安迪:“希望。”
老弗里德曼:“希望?我告诉你,我的朋友,希望是很危险的东西,希望会让人疯狂,它在这儿没用。你最好习惯这种想法。”
安迪:“就像Brooke ?(一个被释放后无所寄托而自杀的狱友)”
老弗里德曼冷峻地走开了。
我喜欢这段台词,更别提演员在这段对话中精湛的演技了。这段对话引出了这样的主题:希望到底有什么用?它是危险吗?
日常生活中的希望能提升积极情绪,增加控制感,让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而困境中的希望更是可贵。希望常常伴随着灾难而生,正如安迪说的,越是高墙之中,越需要希望。希望是坚强的人性在困境中点起的一点烛光,虽然是微弱、摇曳不定,可周围越黑暗,越衬托出这点烛光的温暖和力量。
可是,渺茫的希望难道不危险吗?不是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吗?和那些一直处于黑暗并适应黑暗的人相比,向往着光明的人,看蜡烛熄灭不是更可怕吗?怎么让希望变得不虚妄呢?
已故的斯奈德教授是研究希望的专家,他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希望应该包含三个成分:目标、动力思维(agency thought)和方法思维(pathway thought)。目标是我们想要达到的地方,它为我们指明方向。动力思维是我们追求目标的勇气和困境中坚持的力量,而方法思维则帮助我们思考,怎么样才能到达这个目标,以及当预想的计划失败时,寻找哪些替代方法。
包含目标、动力和方法的希望,是能够把意愿和行动相联系、把现在和未来相联系、把期待和现实相联系的希望,它把希望和虚伪区分开来。这段对话中,如果说老弗里德曼表现的是虚妄,安迪表现的,正是这样的希望:目标坚定、不低估困难、一步一步,努力向前。
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安迪的希望并非一成不变,尤其那个能澄清他冤情的狱友被杀,是他遭遇的重大打击。但安迪没有放弃。真正的希望从来不会轻易熄灭。
可是,如果安迪最后失败了呢?因为连接着行动,包含目标、动力和方法的希望会有更大的成功可能性。但这也并不是说,它不会失败,尤其对于越狱这么高风险的工作。比较一下这两段人生你就能明白希望的价值。一段如弗里德曼,在高墙内了无生趣地度日等死,另一段如安迪,目光炯炯充实奋进。至少在他本有很多理由消沉的时候,希望为安迪点燃了一盏心灯,让安迪生机勃勃。
是的,即使有希望,最后我们仍可能倒下。可是,我们在希望微光指引下走过的道路,那些曾经激励和温暖我们的东西,并不随着我们的倒下磨灭。这正是希望对我们的价值,是它如此重要的原因。
第三次上知乎日报~~~修改一下错别字。------------------------------------------------正文-------------------------------------------------------------------------------------对于我们每天都看得到希望的正常人来说,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不太能感受得到。就像现在我们每天不愁吃穿,生活中追求更多的是自由和娱乐,我们就难以感受得到上个世纪还在为吃穿发愁的我们的上一辈人,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希望」就和我们的吃穿一样,不缺的时候感受不到它的必要性,缺少了它,真的会和吃不饱饭一样威胁到我们的生命。我目前是正在学习和研究创伤领域,所以对此有一定的体会。几个月前蹭过一位台湾的客座教授在我们学校的讲座,话题是介绍台湾他们对于丧亲群体的哀伤辅导,每介绍一个案例她都会联系理论来说一些科学研究。我们都知道屈布勒-罗斯关于死亡的五阶段理论:否认、愤怒、讨价还价、压抑、接受。在绝症患者中,年老的患者更容易经历完整的五个阶段最终接受自己的结局;而年轻一点的患者往往在讨价还价和压抑阶段久久徘徊,在抑郁中死去。死亡是最严酷的最终审判,面对它,人人畏惧,也毫无希望。年轻的患者面对这样的人生审判有太多遗憾,太多事业未完成,而对于这种未完成他们看不到一丝希望。往往抑郁而终。年老一点的,能得到更多家人支持的患者,生命智慧会更高一点,能够从自己的后代中看到一丝希望,因而最终接受结局的会更多。丧亲群体也有类似的阶段体验,从否认(不相信disbelieve)到愤怒到讨价还价(bargain)到抑郁(depression)最终到接受(acceptance)但是很多丧亲群体会在抑郁阶段看不到新生活的希望,而陷入延长哀伤之中(prolonged grief)(超过6个月),很多人因此患上延长哀伤障碍(PGD——prolonged grief disorder),严重的会出现自杀倾向。有数据支持,在丧亲群体中,出现更高的死亡率和患病率(higher mortality and higher physical morbidity)。究其根源,他们失去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这里说两个台湾教授给我们分享的案例,联系两个理论:有一位中年女子丈夫去世了。悲伤、痛苦、终日以泪洗面,6个月过去了,她慢慢地平静了下来。但是她的子女来到中心寻求帮助,说他们母亲行为很怪异。每天要做好饭菜带到墓地和她已故的丈夫一起在墓地吃饭。开始子女们放任她这样做,以为这只是暂时的,但是过了一个月她每天如此,风雨无阻。子女就开始强行阻止母亲的行为,告诉母亲父亲已经走了。母亲难以接受,一度要自杀。(丧偶的她一直处于否认阶段,一直坚信她丈夫还以某种形式存在,所以有这样的行为,当子女要打破她的这种观点的时候,她看不到新的可能性,也不能接受丈夫离去的事实,彻底失去了希望,所以寻死。)
这位教授作为社会工作者,立马采取干预措施,首先询问子女阻止母亲的动机是什么,母亲除了有这样的行为,有什么其他异常吗。得到的答案是,动机是墓地很远很偏,他们担心母亲的安全,也担心母亲心里一直过不去这个坎。而且除此行为,母亲其他一切都好,似乎也比之前开心一点了,时常带着笑容。那么这位教授就出主意了,首先批评子女的做法,说明母亲的心理状态(否认阶段,不要试图打破,她的这种行为能让她保持对生活的希望,经过这个阶段是需要靠她自己的领悟的,不要强求),然后对于子女担心母亲安全的诉求提出建议,让子女和母亲沟通,告诉母亲子女不让她去的理由是担心安全,提出建设性建议,以后不要去墓地了,我们在家里添一副碗筷,我们还是一家人一起吃饭可好。最终母亲答应了,也不再寻死,子女对母亲的生活也感到满意。问题解决了。理论:双阶段模型(Dual Process Model)loss-oriented→grief
restoration-oriented→change 、doing new things.这两个过程是互相交织的,所以在6个月以后,丧亲者还是会有两种相反的心理机制。一方面失去的让她失去对于未来生活的希望,另一方面外界的帮助也好,自我的领悟也好让她重新燃起希望——去寻找新的可能性。有一次,一位年轻妈妈打电话到中心找这位教授,希望把自己的一对儿女托付给她。她立马有了判断,不好,她想自杀。然后她立马来到这位年轻妈妈的家里,找她聊聊她的问题。得知她丈夫去世了,她感觉无望,生活难以继续,她作为家庭主妇没有工作,没有生活来源,对于未来的生活毫无希望,回忆起她和丈夫的点点滴滴她泪如雨下。她最后表示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看着孩子长大成人。这位教授立马发现了寻找希望的可能性——孩子,便问她:你的孩子还这么小,他们需要你吗?然后话题就从丈夫转移到了孩子。这位年轻母亲聊起自己的孩子,说孩子们真的还挺需要我的,他们特别爱吃我做的饭。然后这位教授就邀请她一起去超市买菜,给晚上放学回来的孩子做一顿饭吧。然后教授看着她下厨,帮着她洗菜,做好了晚餐,这位女士邀请教授一起和她的孩子们吃晚餐。这样,这位年轻的妈妈在这一天,就淡忘了要自杀的事情。当然后续的事情她没继续讲,肯定是来了中心接受更多的心理咨询。理论:这个就是 老师说到的斯奈德希望理论:目标、动力和方法。这位年轻妈妈作为一个家庭主妇,丧偶之后,完全失去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因而难以支持家庭,想寻求自杀。教授理论联系实践,从初步的沟通中迅速发现了新的希望的目标所在——孩子。有了目标,就有了希望的根基。在此基础上寻求动力和方法。动力来源于教授的支持,以及教授不断传达给她一种感受:这个社会上有许多你没有感受到,但是你只要去寻求就会存在的社会支持。最后是方法,谈到做饭,这是这位家庭主妇的强项啊,孩子们喜欢她做的饭,她是有方法让孩子们过得幸福快乐的!这样目标、动力和方法齐全了,这位年轻妈妈找到了新的希望,她慢慢的就完成转变,鼓起勇气重新面对生活了。「希望」是一种可能性。当人类失去所有可能性的时候,就会灭亡。但是生活中,我们面对再大的困境,也只是失去了常规的可能性,仍然会有许多新的可能性值得我们去探寻。谢 邀
这是我的女孩第一次给我写的邮件前一部分,如今我们感情出现了点问题。但不是大问题,每每我要动摇的时候,我就翻出这封邮件看看。你难道要我放手这样的女孩?我做不到。附邮件:我希望每一个夜晚都有漫天的星星-我希望天气快一点热起来我希望抬起头的时候可以刚好看见你的眼睛-我希望你永远这样充满希望和热情-我希望下雪的时候能跟你一块儿吃冰淇淋-我希望你对我诚实,信任-我希望我希望你忘记所有不愉快的事-我希望我讲的笑话可以逗你笑-我希望在你难过的时候安慰你-我希望我记住所有该做的事-我希望冬天鲜花也可以盛开-我希望你有我的日子我都不会觉得空虚-我希望我每天都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我希望有亲和力,有责任心-我希望我能为自己做的每件事找个合适的理由-我希望每天都是阳光灿烂-我希望我对你的生活有不大不小的影响-我希望你经常想我-我希望这条路很长很长-我希望没有干扰没有阻挡-
应用心理学博士 微信号 happinessclass,幸福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心理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