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叫如意九阴真经如意牌的人吗?

[转载]什么叫灌顶?您是不是全知道呢?☀☀☀&
随喜功德!
&& &灌顶对于密宗来讲非常重要,尤其在密宗里特别强调灌顶。如果没有接受灌顶,你就不要想进入密宗,也不可能获得任何成就。灌顶不是随随便便的一种法门,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人都可以灌顶和能接受的。在密宗经典里很强调灌顶师父的条件和接受灌顶人的条件。
但现在很多人不知道灌顶有什么样的条件,而且灌顶和一般加持混乱一起,见到一个僧人就要求灌顶,假的僧人假装自己是无上的高僧大德,胡言乱语地念一大堆经,实际上,自己也不知道,灌顶是什么?弟子也胡里胡涂地坐在那里,也不知道想什么,信什么,什么是诚心,坐了半天,根本不知道师父给自己灌了什么顶,不知道灌顶的内容是什么,更不知道灌顶之后遵守什么誓言,甚至不知道灌顶是怎么回事。
这样一来,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灌顶,你能得到上师的灌顶乃至加持吗?很多学佛者说,我接受了醍醐灌顶,把上师的智慧和慈悲都灌到我的头顶上了,我不修行我的智慧也自然播发出来,自然就成佛了,这样妄想的人很多。这样的话,你误解了灌顶的本意,而且耽误你修炼的时机,你接受的灌顶变为成就的障碍。现在很多人说自己得到了什么灌顶、什么窍诀,实际上什么也没得到。
我在北京认识一个学佛者,他去尼泊尔拜师求法,化了五万元,他在一位上师跟前接受灌顶,那个上师说:“我已经给你灌了七个顶,你的身上有七尊佛,你做什么都不要怕,七尊佛来帮你顶罪的。”后来他回大陆做些违法的事,坐牢两年回来,他问我,为什么七尊佛没有帮我顶罪呢?我问他:“灌顶是什么呢?”他说:“不知道。”现在很多上师自称大德,为了自己的利益,说话不算数,传法不讲道,胡乱说一堆。很多人完全没有正确的认识佛理之前,不依自己的智慧,胡里胡涂地跟随那些人,他们让你上去,你就跟随上去,他说让你下去,你就跟随下去,大家认为这是尊敬上师的表示,最后受骗上当,内心生起嗔恨心,实际上,这种思想和行为都是迷信。很多弟子自己的身口意都保管不好,让别人乱用,还说自己的身口意都供养给上师,这不是迷信吗?这种弟子能获得上师的灌顶吗?能成就佛吗?
如果你真心祈祷,认真学佛,虔诚心力具备的话,真正的上师无处不在、处处都在;无所不能、能文能武;无所不知,知己知彼;无所不觉,觉自觉他,他们每时每刻都可以给你灌顶乃至传授窍诀,关键是你能不能认识到、能不能接受乃至容纳,这是最重要的。曾经辛饶弥沃说过,灌顶本来就自心之中存在的,若是你自己没有认识,或者不接受,或者不接纳,或者不消化,别人灌顶也没有什么作用,也没有什么可得到的。
灌顶就是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那么,上师灌顶有作用吗?有没有作用要看自己,如果你能接受到上师灌顶的信息,你就可能发生意外的喜事,你就开悟与
“顿悟”,相对于“渐悟”。这是大圆满的法门。过去很多高僧一闻言下便悟,顿见如来本性,这种事情在历史书里有记载的。在出现“顿悟”的时候,人突然摆脱了过去纠缠不去的想法,突然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但这种人是非常特殊性,一般人不可能的。
接受灌顶的人,首先要明白灌顶的意思,灌顶的目的,灌顶后的誓言,灌顶的结果。灌顶就是灌输上师的智慧、慈悲、力量乃至能量,让别人明白道理,使人彻底觉悟,叫做灌顶。灌顶的目的就是让你的相续成熟。灌顶后遵守的誓言很多种,最关键是修炼自心,保管自心。灌顶的结果就是你的相续成熟,开悟乃至觉悟。
什么叫相续成熟?其一,在你的相续中生起了真正的出离心,就是对世间法没有丝毫的贪念,每时每刻都想出世界;第二,生起了无缘的慈悲心,对一切众生产生了无分别,无缘故,无条件,无回报地爱;第三,生起了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如果你真正得到灌顶之后,你做人做事不糊涂,是非分明,对错判断,善恶辨证,走进正道,而且在你的相续中肯定有强烈的出离心,对众生生起无缘与无分别的慈悲心,身口意为众生做事。如果你样样都没有的话,你还是没有得到真正的灌顶。这是说明你还不是灌顶的法器,所以给你灌多少次也没有大的作用。
得到真正灌顶的人,上师灌什么,你就同样得到什么;
上师给你智慧灌顶,你应该智力开发;
上师给你力量灌顶,你应该力量强大;
上师给你慈悲灌顶,你应该慈悲与善良;
上师给你大圆满灌顶,你应该开悟乃至智慧开发。
接受灌顶不是那么容易?从你接受灌顶的那天起,你已进入密乘的宝藏库了,你会应用的话,你就在于宝石之中,但你要护持密宗的誓言与戒律。
密乘里讲成千上万的戒律,你知道那么多戒律吗?最起码的五根本誓言与戒要遵守到,你遵守了吗?如果没有做到的话,就是一个地方——就是金刚地狱!为什么说金刚地狱的门口僧人多,就是遵守不了戒律,违犯戒律,破戒失言。真正接受灌顶、已经进入了密乘的大门,就象把蛇放在竹筒里一样,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上去的筒口,那就是成佛;一个是下去的筒口,那就是金刚地狱,没有别的出路。如果你接受很多密法,接受了那么多的灌顶,遵守不了誓言,结果就是下金刚地狱。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九阴真经大/小/中/如意丸如何获得?有什么效果?介绍
09:10:59 来源:
编辑:编辑小步 【】
  九阴真经游戏中的大/小/中/如意丸是什么?如何获得?这里无名指为大家简单介绍,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坛版主解答:您好,这个道具目前只有活动或系统赠送才能获得。
  小如意丸是游戏中的道具。
  作用:使用后提高生活职业心得获取速度100%,时效30分钟。
  获得方法:通过游戏中不定期活动有机率获得。
  中如意丸是游戏中的道具。
  作用:使用后提高生活职业心得获取速度200%,时效30分钟。
  获得方法:通过游戏中不定期活动有机率获得。
  大如意丸是游戏中的道具。
  作用:使用后提高生活职业心得获取速度400%,时效30分钟。
  获得方法:通过游戏中不定期活动有机率获得。
  了解更多关于《九阴真经》的信息,可以查看专题。
"九阴真经"相关阅读
游戏类型:角色扮演 武侠
开发公司:游戏蜗牛
运营公司:游戏蜗牛
游戏官网: 专区:
测试时间:(公测)[] [] [] []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新闻评论(共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网警备案编号6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蒋贡米庞仁波切:《白莲花:莲师七句祈请文阐释》
蒋贡米庞仁波切:《白莲花:莲师七句祈请文阐释》(一)&&
莲师七句祈请文,是藏传佛教世界最广为人知的祈愿文,字字句句充满不可思议的力量及深刻意义。
White Lotus:
An Explanation of the Seven-Line Prayer to Guru
Padmasambhava
:莲师七句祈请文阐释
蒋贡米庞仁波切 著
莲花光翻译小组 英译
项慧龄 中译
橡树林 出版
  在我们的身处的世界上,释迦牟尼佛是佛教教法的起源。在经典中,释迦牟尼佛对众生的无比慈悲,以及他带领一切众生达至圆满自在的愿望,因而被赞颂为此贤劫千佛中的一朵白莲。
  在释迦牟尼佛入大涅槃之前,他曾预示,莲花生大士将延续他的佛行事业,弘扬护持他的教法。在藏传佛教中,莲花生大士常常被指称为「咕噜仁波切」(或「上师仁波切」),即殊胜珍贵的上师之意。
  在伟大住持寂护大师(又称为「静命」)的建议下,西藏法王赤松德赞邀请莲师入藏,大规模地传布教法。莲花生大士把西藏和整个喜马拉雅山区变成一片圣地,使得佛法在印度销声匿迹后,仍然得以在此地发扬光大。由于莲花生大士的加持力量,不只是宁玛派的口耳教导和伏藏教导,连藏传佛教其它学派的教法和修行法门,都得以繁荣兴盛,并且一直完整地保存到我们的时代。所有对藏传佛教传统感兴趣的人,都应该深知我们对莲花生大士有所亏欠。
  莲花生大士是一个圆满的上师,是那些希望在修道上有所进展的人的指引。所有针对莲花生大士所做的祈请文,都具有重大的价值。在这些祈愿文中,七句祈请文肯定最为重要。它不只是力量最强大的祈愿,其字字句句都充满了深刻的意义。由于米庞仁波切了不起的智慧和博学多闻,我们才能看见这本论释,我们可以透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了解莲师七句祈请文。这部论释显示,此一珍贵殊胜的祈愿浓缩精简地包含整个密咒乘。
  不论我们属于哪一个修行阶段,是初学者或其它,莲师七句祈请文应该是我们时时刻刻的伴侣。它如同开启一座教法宝库的金钥匙。最重要的是,念诵七句祈请文是迎请莲师的最佳方式,如此我们可以安住在莲师面前,对他生起虔敬心,进而领受他的加持。
吉美钦哲仁波切
二00六年写于法国多荷冬(Dordogne)
英译者导言
  此处所翻释的论释,不寻常又稀有。即使在宁玛派内,除了这部论释的作者米庞仁波切的直接教法传承外,鲜少为外人知。我们在祖古贝玛望贾仁波切( Tulku Pema Wangyal
Rinpoche)传法期间,领受到这部论释的口传与阐释。祖古贝玛望贾仁波切从他的父亲甘珠仁波切( Kangyur
Rinpoche)领受到这个教法,而甘珠仁波切则从米庞仁波切最亲近的弟子之一噶陀锡度却吉嘉措(Kathok Situ Chokyi&
Gyatso)那里领受这个教法。尽管这部论释稀有罕见,但是其主题——莲师七句祈请文,却是藏传佛教世界最广为人知的祈愿文。凡是莲师受到崇敬之处,七句祈请文就会受到人们的珍爱和念诵,在佛教于西藏萌芽阶段即兴起的宁玛派中尤其受到重视。这是针对莲师所做的首要祈请文。莲师被视为一切皈依的体现,所有证悟者的化身,以及藏传佛教传统所有后继之大师和上师的典范。在宁玛派中,没有一座修法、没有一种禅修、没有一个仪轨,不是以念诵三次七句祈请文做为起始。而且如我们可以从这本论著的后记了解到,修行者投入数个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来持诵七句祈请文,累积大量的持诵次数并不是一件非比寻常的事情。
  对许多西方人士而言,即使对那些受到藏传佛教吸引的人来说,莲师似乎是一个不可思议、如谜一般难解的人物。根据记录,来自乌迪亚纳(或许是位于现今巴基斯坦境内的一个地区)、身为密续佛教大师的莲师,在西元第八世纪造访西藏,因此几乎没有什么重大的理由可以怀疑莲师的史实性。然而关于莲师的传统文献,其中包括数本未经删节的传纪,充满了我们平常会联想成为传说和神话的那种奇迹。[1]让我们简短地回顾莲师重要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和西藏及西藏人民的关系。
  根据西藏编年史的记载,当西藏国王赤松德赞希望在他的国家奠定佛教教法的时候,他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是邀请伟大的比丘兼学者寂护大师入藏。寂护大师是规模宏大的那烂陀佛学院的知名住持,在当时,那烂陀佛学院是佛教国印度的荣耀。寂护大师抵达西藏后,努力教导国王及子民。他开始在桑耶兴建寺庙,授戒第一批比丘,并且展开佛教经典的翻译工作。然而,他的努力未达成功。他遭遇来自西藏贵族和皇室大臣的强大反对力量,这些人的心和兴趣在于他们本土宗教的信仰和修行法门,而这个宗教即是西藏信仰鬼神的异教。尽管这些人具有强烈的敌意,然而寂护大师觉得,最大的反对力量完全不是来自人类,而是来自神本身。寂护大师这个外来阿阇黎的出现,打扰妨碍了西藏本地的神祇,他的教法将会废除供养他们的血祭,破坏他们与西藏这片土地和人们的连结。这些神祗发起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天灾来展现他们的暴怒。寂护大师推断,直接处理适些神祗,用魔法对抗魔法乃是唯一的解决之道。他坦承这种英勇之举超过了他的能力范围,于是建议国王寻求佛教密续大师、具有无碍力量的瑜伽士莲花生大士的保护。
  伟大的莲师按时抵达西藏,并且应西藏国王之请,把西藏转化成为一片佛土。如寂护大师所预测的,莲师的首要任务是调伏众神,以及顽强傲慢、统领天下的鬼灵。根据传统的说法,当莲师在西藏境内不同地方的许多场合对抗和击败这些鬼神时,并不是用摧毁或驱除的方法,而是用他的威严来压倒他们,使其顺从他的话语。据说,许多鬼神因而皈依莲师。他们进入佛法之门,成为佛教徒。其它比较不肯顺从的鬼神则受到莲师瑜伽力量的制伏,誓言护持佛法。因此,在平息鬼灵世界之后,莲师自由而无碍地传播佛教教法,尤其是金刚乘的教法。据说,为了达到传播教法的目的,莲师彻彻底底地加持西藏整片国土,其彻底的程度没有一个地方不曾被他的圣足碰触过,没有一块土壤不充满莲师的加持。
  这不是人们第一次试图透过超自然的手段来改变西藏的宗教信仰。根据西藏文献的记载,在莲师应邀入藏的数个世纪前,西藏国王松赞干布曾经建造一整个寺院网络,这些寺院都座落于风水要地之上,目的在于约束难以驾驭的国家;他把西藏想象成一个伸展手脚躺在地面上的巨大女体——仰躺的食人女妖。典籍告诉我们,这个方法发挥了一时之效,佛教教法开始传布生根。然而,这些散布在西藏各地、用来「镇伏国界」的寺院难以维系。在松赞干布过世后,这些寺院荒废失修,佛教修行也开始消失式微,并被旧日的阴影入侵取代。据说,莲师为了防止他离开西藏、王朝瓦解之后可能发生的类似衰微,于是封藏伏藏教法,提供西藏未来的世代使用,而这些教法将由莲师亲近弟子的转世取出。这些伏藏教法曾经是、也仍然是宁玛派教法和修行的重要特征,也是莲师造访西藏所留下最不可思议的遗产之一。伏藏教法也扮演保护密续修行法门所仰赖的口传传承的角色,并且一直是使教法一再重振复兴的手段。
  藉由莲师改变西藏人与非人居民的宗教信仰,以及藉由莲师加持的力量,他把西藏和整个喜马拉雅山区创造成为一片受保护的土地,使得经与续的研究与修行,能够不间断地兴盛一千年。在佛陀的教法在其发源地消失之后,这些教法仍然在西藏和整个喜马拉雅山区活跃达数世纪之久。在西藏历史的不同阶段,创建新学派和传承的其它伟大上师,扩展并丰富了这个虽然经历迫害和时间的流逝、却仍然保持完整的传统。这些大师即是在此既有传统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学派和传承。这些大师及其教法之所以能够繁荣兴盛,也要归功于由咕噜仁波切的加持所创造维护的环境。咕噜仁波切和西藏命运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密切,因此当咕噜仁波切为了保护西藏所设计的特殊仪轨受到忽视时(这是由于第十三世喇嘛尊者过世后、第十四世喇嘛尊者继任之前的过渡期,派系不容的情况大为恶化之故),许多西藏人视其为大难领头的前兆。[2]
  我们进一步阅读咕噜仁波切传统的生平记述时,我们发现,尽管咕噜仁波切在西藏和邻近地区所展现的事迹有多么伟大胜妙,都难以道尽他的事业。根据传统的记叙和密续中的授记,咕噜仁波切第一次在这个世界上显现,是在释迦牟尼佛灭入大般涅槃后不久,他以一个美丽孩童的身相显现,坐在达那科夏湖内&&&
一朵庄严的莲花上。他被当地国王因札菩提收养,在王宫中长大。成年时,他从阿难尊者那里领受比丘戒。在后来的阶段,他修持金刚乘的法门,尤其是大圆满教法,并且达到「大迁虹身」的成就,他的人身转化为光,永远不死。[3]等到他在西藏遇见赤松德赞和寂护大师时,按照人间的计算方式,他已经超过一千岁了。
  他的事业也不局限在这个世界。据说,他曾经造访许多不同的世界体系,教导当地的众生。在他长远的生涯中,他根据众生的需求,以许多不同的形相显现,其中包括八大神变和无数小神变。最后,他在西藏完成任务后,前往罗刹居住的妙拂洲。根据古代印度宇宙观,妙拂洲师位于南瞻部洲西南方的一个附洲。南瞻部洲即是我们身处的世界,座落于宇宙中轴须弥山的南方。即使故事说到这里,仍难以道尽莲师的事迹。莲师永远记得西藏这片土地,以及散布世界各地、充满信心的弟子。莲师定期造访他们,尤其是在阴历初十和二十五日,乘着日出和日落的光芒从妙拂洲前来。
  这个对咕噜仁波切生平事迹所做的简短记述,原本应该是要祥加说明,而不该因为当代人对这个议题的敏感程度而有所让步。在藏传佛教的传统中,一般人都相信关于咕噜仁波切的生平。此外,对咕噜仁波切的虔诚追随者而言,不论是宁玛巴或其它学派,他不只是一个历史人物,一个来自过去、受人怀念的英雄。他是当下的真实,时时刻刻受到人们的唤请。人们毫不犹豫、自然而然地预期他会直接介入日常生活事务。当喇嘛传授教法时,甚至于寻常人的对话中,都会提及咕噜仁波切的生平事迹。而他所展现的奇迹,以及他显现在圣哲和瑜伽士面前的种种,都彷佛是最近才发生的事情。事实上,其中一些确实是最近才发生的。
  对西方人士而言,面对这个活生生的传统,可能会令人感到困惑费解。对我们而言,这些事件似乎是虚构的神话,因此,当我们和那些相信这些事件是真实的历史描述的人互动时,我们会感到不安。藏传佛教徒对咕噜仁波切毫不保留的信心,对我们的思考方式是一种挑战,因此,我们可能会采取各种不同的策略来适应这种可能会令人感到不自在的情况。举例来说,我们也许会告诉自己,他的生平细节——他从莲花中出生、他的不死和超凡的力量,并不是宗教教义。它们不是需要盲目地、毫不质疑地赞同的宗教信仰。当我们专注于更重要的佛法面向时,这些肯定可以被放在一旁。我们可以把咕噜仁波切的生平记述视为一种象征,他从莲花中出生,只是一种以充满诗意的方式来表达化身的教义;而他骑乘在光线之上,事实上是指妥噶修行法门的净相等等。我们用这个简化的论点来解释被人们视为荒诞古怪、不可能是真实的事件和行为,然后将其重新公式化,使它们在知识上比较容易被人们接受。
  到某个程度,这个程序是可理解的。然而,当我们把宗教的概念简化到一个层次,只用我们目前对世界的了解来加以诠释时,就会有风险。对那些把佛法当做心灵改革手段的人而言,用这种方式来稀释、删节教法,并非明智之举。这种的结果是,我们发现自己无动于衷,没有改变,并且坚信唯物主义的想法,而佛法所扮演的角色正是要转化这种唯物主义的想法。这种对咕噜仁波切的描述,明显地影响那些用开放的态度和信心接受它们的人,而我们却让自己对这种力量免疫。我们无法否认,所有过去伟大的瑜伽士和所有当今的伟大上师,都透过在一种世界观内修行而获致了证悟。在这种世界观内,他们从不觉得有必要去质疑我们之前所描述的咕噜仁波切的生平事迹。这个事实应该让我们停下来,或许让我们不急着把咕噜仁波切的生平事迹视为民间传说。这种简化的问题在于,人们试图对传统的记述有更精密复杂的诠释,但所得到的结果不是对佛法的意义有更深刻的内观,反而是产生唯物主义的修行态度。
  然而,这不是我们面对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和态度。我们或许需要行走在一条介于天真轻信和自以为是的怀疑论之间的窄索上;天真轻信和自以为是的怀疑论,都关闭了我们更深入了解佛法的大门。举例来说,我们或许难以相信咕噜仁波切抵达西藏时已经一千岁,或他仍然活在须弥山西南方的一个小岛上。但是有一件事情似乎是肯定的:如果我们打从一开始就决定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就永远无法了解任何事情。当我们面对神秘而不可思议的事物时,保持一种开放探索的态度,而非以所谓现代看待事物方式的名义加以排斥,会是比较有益的(肯定比较有趣)。
  想克服我们因狭窄机械的宇宙观,而不愿意赞同难以理解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西藏传统的直接觉受无疑是有帮助的。在藏传佛教的世界中,凡俗存在的藩篱被冲破,奇迹涌现的时刻确实会发生。即使现在,仍有文献详细记录喇嘛们从岩石或湖中取出伏藏教法,或曾经造访「隐密的土地」。即使在最近几年,也有许多人亲眼目睹一些瑜伽士在他们死亡的时刻展现虹身,他们的肉身融摄入光中,只留下毛发和指甲。许多西方人士即使没有亲身体验这样的奇迹,但是他们已经感受到一个伟大的上师对他们的觉知所带来的影响。举例来说,花时间亲近甘珠仁波切,等于是进入任何奇迹都可能发生的领域。
上师相应法和七句祈请文
  在提到上师相应法(或上师瑜伽)或「与上师之本质双运」的修行法门时,人们或许最能够领会七句祈请文的重要性。虽然在佛教教法的所有层次都提及上师的重要性,尤其金刚乘更强调寻找和服事具格的上师,乃是成功实修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上师相应法的目的是在清净和加深弟子和上师之同的关系,属于前行法之一。当修行者进入密续修道更进阶的层次时,上师相应法仍然保持其重要性;事实上,其重要性增加了。根据顶果钦哲仁波切所说的话,对上师生起虔敬心,把自己的心和上师的证悟心融合在一起,「对所有修行法门来说是最重要且最必要的,而它本身也是达致证悟最可靠、最迅速的方式。」[4]但是,上师究竟是什么?我们或许最容易从佛性的背景脉络来了解上师这个重要人物的本质和重要性。
  我们常常就积聚功德与智慧二资粮来说明心朝向证悟的进展。功德与智慧二资粮相对应于世俗和胜义两种菩提心,这两种菩提心则分别是慈悲与空性智慧的修行。据说,此二资粮会带来成佛的「果」。然而如教法所强调的,我们应该了解,修道的究竟目标并不是合成的或最近制造出来的,也不是某件取得或养成的事物。或许我们说证悟是实现或发现某件已经存在于心中的事物,是比较正确的说法。
  此某件事物,这个「元素」,即是所谓的「佛性」,是最秘密的心性,一直没有受到迷妄、染污和轮回痛苦的垢染。《宝性论》中举出许多例子,说明佛性为什么一直是隐藏的,长久被埋没遗忘,甚至深藏在最迷妄、最恶毒的众生心中。心朝向证悟的长久而渐进的过程,即是在去除障蔽。这些由业和烦恼所制造的障蔽,隐藏这内在的宝藏,如同一块被埋藏在地底的精炼黄金一般,这个宝藏已经是圆满无瑕,具足所有证悟的功德。佛性即心性,不会因为轮回状态而有所损坏,也不会因为证得涅槃而有所增益。
  当我们思量发掘佛性的长久过程时,记住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根据佛教的教法,外在世界和观察这个外在世界的心,并非两个完全独立的领域,而是紧密相连的。简言之,众生所觉知的那种现象,极为仰赖众生之心的内在条件。就某种程度而言,世界是「心造的」这句话是真实不虚的。随着心的进化,隐藏佛性的染污障蔽透过生起正面的念头和行为而减少,我们就会从外在世界觉察出改变,佛法的征相因而开始显现。
  在早期阶段,这或许只不过是短暂地注意到佛教教法的象征物品,举例来说,风马旗、一张舍利佛塔的照片、一张引人注目的佛陀图像、一篇耐人寻味、关于尊者喇嘛的新闻文章。渐渐地,我们对佛法的兴趣变得更清晰,最后,我们将有机会遇见教法。我们将会和佛教的修行者及上师相遇,而且因为他们的缘故,我们将有可能进入修道,从事修行。所有这一切并不仅仅是机缘巧合。佛法在我们的外在世界出现,以及佛性从内在增长,或更确切地说,从内在开展,这两者相互对应,如同回音一般。最后,在经过一段漫长的准备期之后(这个准备期可能会延伸数个生世),一位真正具格、具有圆满了证和证悟善巧的上师,将会在弟子所处的环境中出现。弟子因为具有大量累积的正面心灵能量或功德而产生的灵修习性,而能够觉知这样一位上师的眞正质量。之后,随着障蔽被进一步地移除,上师的慈悲和加持,弟子清净、真诚无伪的虔敬心将会相遇,并且这样的时刻将会到来:上师能够直接指出心的真实本质,弟子也能够首次认识心的真实本质,也就是佛性。在这样的背景脉络中,佛性通常被称为内在的上师或究竟的上师。如顶果钦哲仁波切所说的:
  在究竟的(胜义的)层次上,上师即是我们自己的心性,其本身即是佛性,如来藏……藉由外在或相对的(世俗的)上师和他的口诀教导,我们能够为自己带来内在的或究竟的上师的了证,而其本身即是明觉。[5]
  我们或许可以说,在弟子的觉知中,这样一位眞正上师的显现,乃是弟子最终、最圆满的佛性投射成为外在的觉受。这是一个漫长的、趋于会合过程的顶点,在这个过程最后,外在和内在的上师终于会合在一起。在这个时刻,弟子从内在认识心的本质,外在则体验到一种任运的、非造作的信念,相信他或她的上师确实是佛。内在上师的面容被揭露,上师和弟子的心无别地融合在一起。在过去伟大修行者的生平事迹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关于这种非凡事件的记述。
  对宁玛传承而言,咕噜仁波切是这样一位上师的典型,一位能够直接把弟子放在证悟状态中的「完美上师」。事实上,他是我们自己的佛性。伊喜措嘉会经说:「把上师观修为你明觉的光芒。」[6]毫无疑问的,这是咕噜仁波切在这个世界显现为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的原因,完全超越凡人的限制。他内含所有自生智慧的证悟功德,即我们一直存在、超越时间与空间限制的佛性。正如在伊喜措嘉的传记中,咕噜仁波切对西藏国王赤松德赞所宣布的:
  从胜妙吉祥的莲花田,
  没有处所或方向,无处可寻,
  一个光球,
  阿弥陀佛离于生死之金刚身、语、意,
  降至一朵莲花之上,
  独立自存,未经雕琢,
  漂浮在广大无际的汪洋,
  从此有了我。
  我无父、无母、无传承,
  我乃胜妙自生。
  我从未出生,也将不会死亡。
  我是证悟者,
我是莲花生。[7]
  有一些人受到佛教教法的吸引,但是尚未遇见一位完全合格的上师。另外一些已经遇见具格上师的人,或许仍然需要升华他们看待上师的方式,直到上师和弟子之间的关系变得如我们之前所描述的那般充满意义。直到那个时刻降临时,上师才会鼓励弟子把咕噜仁波切当做观修之所依来修持上师相应法。这个技巧包含观想咕噜仁波切,迎请他前来,念诵祈愿文和咒语,观想自己领受他的加持,观想自己的心和咕噜仁波切的心融合在明晰、了无概念的明觉状态中。[8]
  如果修行者在今生已经对自己的上师具有足够的信心,那么他们以自己的上师为修持上师相应法的对象,观想上师平常的样子,当然是可能的,而且非常有效。但是这种信心——完全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犹豫所染污的信心,是极为罕见的。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修行者被鼓励去观想自己的上师为咕噜仁波切的身相,并且视上师和咕噜仁波切是无别的。据说,藉由如此观想,可以移除阻碍修行者把自己的上师眞正觉知为佛(不同于仅仅相信上师为佛)的障蔽和疑虑。最后但绝不是最不重要的是,我们要记住:上师相应法常常要求禅修者也要把自己观想为一个尊贵的身相,举例来说,观想为伊喜措嘉,以金刚瑜伽女的身相显现。[9]这么做的理由在于,上师相应法是一种圆满的上师和圆满的弟子相遇的禅修「预演」。如我们之前所描述的,在这个究竟的相遇中,修行者揭露和认识了佛性,也就是内在或究竟的上师。[10]
  当咕噜仁波切在上师相应法中扮演核心角色时,我们就能够轻易地领会七句祈请文的重要性;这是胜妙且充满力量的迎请,总是能够万无一失的迎请咕噜仁波切前来。七句祈请文不是一般的祈请文,而是如同咕噜仁波切本身一般,从另一个领域显现。正如同咕噜仁波切不需要双亲的神奇自生,据说,七句祈请文也是在没有作者的情况下任运显现,是「不坏之究竟实相的本然共鸣」。空行母首先听闻七句祈请文,并且加以善用。当需求生起之际,空行母们便把七句祈请文传授给人类世界。
  上师相应法(当此法以咕鲁仁波切为基础时)和七句祈请文紧密相连。正如同上师相应法在金刚乘修道的每一个次第都保持其重要性,七句祈请文在上师相应法的所有层次都显得意义重大。就外在层次而言,七句祈请文记录了咕噜仁波切的出生和起源地,庆祝了咕噜仁波切的成就,并且恳请他赐予加持。就内在层次而言,七句祈请文的每一个文字都富含意义,提炼出整个金刚乘的精华。七句祈请文如同一颗美丽动人的多面宝石,吸收并集中了整个修道的光芒,然后反射出灿烂的光辉。
  至于这本论著的起源,蒋贡米庞仁波切在后记中指出,有一个事件突然触发七句祈请文的隐藏意义在他心中显现。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是什么事件引起它的突然显现,但有趣的是,米庞仁波切所使用的语言暗示着这本论著本身不是寻常的撰述,而是一部伏藏教法,尤其是一部「心意伏藏」或「贡特」(
gongter)。如果眞是如此,那么这本论著本身即是咕噜仁波切所传授的教法,很久以前被封藏在他的弟子的心意中,当适当的因缘具足时,这个教法注定重新显现,不需要传统的黄色纸卷或其它物质的支持。[11]
  我们无法否认这本精彩著作的优美与深奥。不论其起源的本质为何,它是以优雅和明晰的文字撰写而成,而优雅与明晰是米庞仁波切所有著作的特征。即便如此,对译者而言,这是一本困难的书籍,主要是因为它包含了许多源自密续的引言,这些密续引言以精微难解的风格闻名。我们已经竭尽所能地保全这些引言的意义,并且尽可能地向博学多闻的专家请益。然而,尽管我们已经全力以赴,我们令人感到难为情的学识仍然无法捕捉一些法本的涵义;当然,我们也可能误解了一些涵义而不自知!
  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首先我们想要感谢祖古贝玛旺贾仁波切在许许多多其它的场合中,怀着无可估量的仁慈,为我们解释本书的意义。同样的,我们也要感谢吉美钦哲仁波切慷慨的协助与鼓励,以及堪千贝玛谢洛( Khenchen Pema
Sherab)让我们再次借重他的博学多闻。不用说,我们将为所有的错误、不当的意义和风格负起全责。
本书的译者是莲花光翻译小组的成员海伦娜·布兰克雷德(Helena Blankleder)和华斯坦·弗勒契( Wulstan
Fletcher)。我们感谢珍妮佛·坎恩(
Jennifer Kane)为英译者导言所提供的协助。&
加持雨——以七句祈请文为基础的上师相应法
  我视自己为寻常人身,
  在我面前的虚空中,
  我看见邬金土地上无染无垢的达那科夏湖。
它极深,充满具有八种功德之水。
  在此湖中央,
  一朵莲花自其殊胜的花茎上绽放,
  花上坐着邬金金刚持,一切皈依的体现,
  闪耀咸佛相之光辉,
  与其明妃双运。
  他的右手挥舞金刚杵,
  左手持颅杯和宝瓶。
  他以丝衣、珠宝骨饰为庄严。
  在一团五色光之内,
  他闪耀大乐的灿烂光辉。
  三根本如云般迅速地环绕在他身边。
  他注视着我,
  降下慈悲的加持雨。
  我怀着真诚热切的虔敬心,
  充满信心、持续不断地向你不死之智慧身,一切诸佛的本质顶礼。
  我的身体,我的财富,以及我在三世累积的所有功德,
  我把它们视为如普贤如来之供养云,呈现在你面前。
  我忏悔无始以来所累积的所有恶业和过失。
  我的尊主,
  你具有一切诸佛及其佛子的一切殊胜功德,
  在你的生平事迹面前,
  我诚挚地随喜,
  虔敬地向你祈请。
  我乞求你降下深广的法雨。
  只要如海洋般广大的众生留存,
  我将遵循你,我的尊主的步履,
  积聚我自己和其它众生的所有善德,
  并且将此善德回向给数量如天空般广大的一切众生。
  慈心与智慧的伟大宝藏心,是一切皈依之体现,
  在此堕落恶世,你是殊胜的唯一皈依——
  我受到五浊引起的痛苦之折磨,
  我怀着热切的虔敬心向你祈请。
  请用慈爱的双眼迅速注视你的孩子。
  愿你慈悲的善巧从你广大的智慧虚空满溢,
  加持和强化我渴望的心。
  请迅速地显示我成就的征相,
赐予我共与不共之成就。
  尽可能多次地持续念诵七句祈请文
  在邬金土地的西北隅之上,
  于莲花、莲蕊和莲茎之上,
  你获致胜妙无上的成就,
  并且以莲生闻名。
  众空行母环绕着你,
  我们追随你的步履来修行。
  我们祈请你降临赐予加持。
  咕噜贝玛悉地吽。
  为了回应我虔敬的祈请,从上师及其明妃的心间,以及从祂们双运之处,本初智慧的五色光芒涌出,如缕缕蛛丝般播散,融入我的心间,加持我的心意。
  接着持诵咒语:[133]
  嗡阿吽 班杂咕噜贝玛悉地吽
  此座修法的结行:
  从安住在上师三个中心(中译注:应该是指脉轮)的三个种子字,
  散放出白色、红色、蓝色的光芒。
  融入我自己的三个中心,
  因此我三门的障蔽受到清净,
  变成金刚身、语、意。
  最后,上师及其眷众化光,
  融入有种子字吽的红白明点中。
  明点融入我的心间——
  上师的心和我的心变得无二无别。
  此时,我安住在本俱的法身之中。
  阿 阿
  在说这个的时候,注视伟大本初法身的面容,你自己的心性从初始以来就是不变的,超越所有的接受与排拒……
  显相再次如幻相般生起。注视着所有显相,它们都具有上师的本质。回向功德,并且藉由充满善愿的祈请文,愿一切吉祥。
  在七月八日,生生世世皆为莲花上师仆役的米庞南贾,从他的心湖内拟出这篇祈请文。善德!一切吉祥。
--------------------------------------------------------------------------------
[133]在此,这个咒语是根据西藏人的发音而译。严格的梵文译法应该是:Om Ah Hum vajra Guru Padma Siddhi
Hum。为了念诵的目的,我们发现用我们从西藏上师口中所听到的发音来翻译比较方便。
  如果文字符串编造而成了无价值的主题,
  因为障蔽心之故——
  当学者们用善巧的论释来加以说明时——
  可能会证明这些主题充满千千万万的不可思议,
  那么我们该怎么说圆满的金刚语,
  意义甚深,
  从广大的知识宝库舞出如闪电般的舞蹈,
  用本初智慧明晰无染之眼来观看,
  一切事物任运如实地,显现在受到加持的心面前?
  不负责、幼稚的心猜测,
  不是保守就是过度陈述它的话语,
  这样的心充满恐惧,无法论及广大的虚空。
  但是那些具有顺缘、怀着信心接受此祈请文的人,
将会发现它显露如意宝之舞。
  它确实能够展现经与续:所有佛法教法。
  伟大的菩萨本身无法尽述其胜妙,
  解释其意义。
  像我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够呢?
  一些见识狭窄的愚人不知道它的深奥,
  宣称它言语空洞,没有深度。
  「没有深度,」他们说,「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
  他们对这些深广的金刚偈没有赞辞。
  但是当信心的星辰在胜妙心的清澈汪洋上,
  投射闪亮的影像时,
  我们可以看见,
  兔印之月(此一胜妙的金刚祈请文)
  超越所有其它的法本。
  这深刻的意义如地底宝藏般隐藏,
  封藏在此祈请文的字句之内,
  回响在我的持诵之中,
  任运显现。
  在此,我发现证悟心的秘密。
  在我心的中央,
  在无染的明性之中,
  观修吉祥圆满的莲生佛,
  智慧尊文殊师利,
  降临我心之内,
  传授加持之传承。
  我已经用文字,
  把所有这一切撰写成这本论著《白莲花》。
  藉由这本论著,
  愿一切众生看见本初智慧,自生莲花王,
  在如虚空般的心内嬉戏。
  愿我及一切与此祈请文结缘的众生,
  生生世世都受到贝玛的爱护。
  愿我们了无障碍的闻、思、修教法,
  轻安地获得自己和他人的利益。
  愿胜者共的教法,
  三内密续的瑜伽,
  尤其殊胜的金刚心要明光教法,
  在十方广为弘扬。
  愿一切众生的喜悦与法财大大增长!
  这本针对七句祈请文所做的论释《白莲花》,具有三个面向。就外在的面向而言,白莲的花瓣是完整盛放的,因此对文字的阐释是清晰易懂的。就内在的面向而言,其隐藏意义的滋味具有甘露的甜美。最后,透过修行,它释放出加持的无上芳香。
  当我,米庞南贾,二十五岁的时候,居住在札嘉波附近。在一八七〇年铁马年的六月,一个事件发生,促使七句祈请文的隐藏意义全都突然地显现在我心中。在同一个月的十五日,我用文字全部记录下来。即使在后来,某些殊胜的转世,例如蒋扬钦哲旺波,都对我的撰述表达赞同,但是此撰述仍然因为我青涩的文字而有损完美。于是我做了一点小小的润饰,然后便搁在一旁。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后,正本就迭失了。
  但是我的侍者谢洛欧瑟视我为他的主要上师,诚诚恳恳地服侍我多年,他四处寻找手稿,终于被他找着。谢洛欧瑟对咕噜仁波切具有坚定的信心,已经完成持诵七句祈请文一百三十万遍,并且承诺继续持诵。他在无数个场合行供养,请求我针对七句祈请文撰写论著。他说他需要详尽地解释七句祈请文所有内、外、密的意义。
  出于我对他、所有咕噜仁波切的追随者,以及这个末法时代的一切众生的温柔,我努力精进,克服病痛,把焦点放在之前的撰述(某些部分相当冗长),并且加入许多崭新的要点加以改善。一九〇一年铁牛年六月的某一个吉祥日,我在我位于师利星哈的小小隐居所完成这本论著。师利星哈是卓千寺的经院,三乘的教法在此传扬。藉此功德,愿所有和七句祈请文结缘的众生,投生咕噜仁波切的莲花光净土。愿此论著持续为教法和众生带来利益!
蒋贡米庞仁波切:《白莲花:莲师七句祈请文阐释》(二)&&
&蒋贡米庞仁波切:《白莲花:莲师七句祈请文阐释》(二)
  南摩 咕噜 贝玛 文殊师利 班杂 提须 纳亚
  金刚持,
  您眞乃三世一切诸佛,
  于此世界,
  湖生主显现为三世一切诸佛之化身,
  无死智慧身,金刚总持,
  喔,吉祥莲花光,[12]
  请保护我这流浪者。
  我具有三重信的心莲,
  转向有如白昼星辰的伟大降伏者,
  在他加持的灿烂光辉下绽放。
  愿此论著之蜜露甜美地降下,
  满足具顺缘者的愿望!
  在针对乌迪亚纳[13]伟大吉祥的上师——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诸佛之体现,所做的所有祈愿文之中,由七句金刚偈所构成的祈请文最为无上。它任运生起为不坏究竟实相的本然共鸣,同时也是加持与成就的巨大宝藏心。在贝玛噶旺吉美玉坏林巴(Pema Garwang Chime Yudrung
Lingpa)[14]取出的伏藏「七句祈请文」的仪轨中,莲师对西藏国王赤松德赞及其伴侣宣布:
  当我,莲花总持,[15]
  专注于一境地安住在广大的本初虚空中。
  我被金刚声,究竟实相的嬉戏,七句文的自生旋律唤起。
  于是我在报身的无限庄严中起身,
  展现诸佛及其具有五了义[16]之遍在佛土。
  然后五位究竟虚空之尊胜母,
  用一首七行歌恳请我利益众生。
  因此在极乐佛土的乳白汪洋之内,
  在一朵挺立于花茎的莲花上,
  我显现为颅鬟力。
  我的生平行谊超乎想象。
  一亿位空行母异口同声地对我呼喊,
  说我可以弘扬密咒教义,
  用七行歌恳请我前来这个世界,
  这片释迦牟尼调伏的土地。
  在邬金的土地,咒语的摇篮,
  一朵胜妙的莲花自其花茎挺立于达那科夏湖(中译注:也译为「达那科夏海」),
  我从极乐净土前来,
  显现于莲花之上。
  因此我以「湖生金刚」(中译注:也称为「海生金刚」)闻名。
  我显示不可思议之神妙,
  我拥有数量无限之妙相。
  对该湖的空行母与空行,
  我传授秘密教法之密意:
  《莲华幻网》(Magic Net of
Padma)之一亿密续、阿含和论议,
  根据众生不同的习气,
  来利益他们及所有未来之众生。
  这些教义全都由我浓缩精炼在仪轨中,
  上师——我乃三根本之体现。
  七句祈请文是所有这些仪轨之根本。
  在「基」之内,此七句代表七识;[17]
  在「道」之上,它们代表证悟七支;[18]
  当赢得「果」时,它们圆满成为究竟七圣财。[19]
  因此,如果你用此金刚声的旋律呼唤我,
  我,莲花,不得不前来你面前。
  我将给予你我的加持,
  将赐予你伟大本初智慧之灌顶。
  三根本的本尊众将如云般聚集,
  赐予共与不共的无碍成就。
  你将在清醒时,或在禅修时,或在你的梦境中与我相见。
  你将看见盘旋之虹光,
  闻到甜美之香气,
  听见天乐和轻拍手鼓的声响。
  你的身、语、意充满加持,
  你将在一跃之间了证。
  藉由你明觉力量之善德,
  骄慢之天龙八部将听从于你。
  因此,所有与我结缘者,
  将得到我所加持的力量。
  你将迅速证得金刚持的果位,
  永不与我莲生分离。
  三昧耶!
  我乃三根本之化身,
  金刚身相从湖中生起,
  显现为化现之幻网。
  如果你按照你的愿望向我祈请,
  我将赐予相应之成就。
  对于身为国王和臣民的你们,
  以及我未来的弟子们,
  我怀着慈心传授我的心要。
  此时此刻,此深奥玄妙之宝藏必要隐藏而不揭露。
  在恶世降临之际,
  我的弟子将会出现,
  在那时,具有智慧的他将透过昆卢遮那祈愿的力量,[20]
  显露这闪烁种子字光芒的善巧方便来调伏众生。
  因此,此利益流浪众生之根源将广为流传。
  三昧耶!
  如历史所记录的,七句祈请文之所以闻名,乃是因为金刚空行母用它迎请莲师前来参加她们的盛宴。
  再者,很久以前,五百位非佛教大师、声明学和因明学专家聚集在那澜陀佛学院,意图终结佛法。当事实证明,佛教学者无法与这五百位非佛教徒竞争辩论时,寂胜空行母显现在大多数佛教学者的梦中,用以下的授记提醒他们:「你们怎么能够击败非佛教徒?」寂胜空行母大声叫喊,「如果你不邀请我现在居住于黑暗尸陀林的哥哥颅鬓力金刚,佛教教法将会完全覆灭!」
  「但是前去黑暗尸陀林的路途艰难,」他们说,「我们无法做出邀请。」
  「到寺院的屋顶上去,」寂胜空行母说,准备胜妙的供品,焚香奏乐,并且如我教导你们地用深刻的虔敬心一起祈请。」
  佛教学者念诵寂胜空行母教导的七句祈请文,在那个剎那,莲师显现在天空中,带领五百位佛教学者,运用推理(因明)并求助经典专家(声明),辩胜五百位非佛教学者。到了比赛神通力的时候,狮面空行母给莲师一个皮制宝盒,并且要他克服外道。之后,天空降下闪电,歼灭所有怀有邪恶意图的非佛教徒,其它则皈依佛法。因此,七句祈请文乃广为流传。
  后来当莲师入藏并在藏地建立佛陀的教法时,他把七句祈请文赠与具有善缘领受祈请文的西藏国王及臣民。莲师也非常挂念未来的世代,其挂念的程度到没有一个伏藏教法不包含莲师七句祈请文。直至今日,七句祈请文仍然是眞正加持和成就的巨大宝库。
简言之,七句祈请文可以从三个层次加以阐释。外在的层次解释其字面意义;内在的层次揭开金刚语的隐藏涵义;最后的层次则阐明七句祈请文如何应用在修道上。
针对上述内容付诸实修所做的简短阐释
  在起始的阶段,我们可以把七句祈请文当做上师相应法的一部分,为了证本初智慧而建立顺缘。然后藉由一个完全合格上师的协助,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共的善巧方便道和解脱道的要点,以及究竟迅捷的大圆满修道的要点。接着,我们应该把这些要点当做我们修行的核心,并且精进地禅修。这是如口诀教导所解释的,对见地获得了义的方式,也是修行者成就持明果位的方式。
  我们对咕噜仁波切怀着不退转的信心,把他视为所有皈依的体现,我们观修他,观想他在我们所有人的头顶上,用〔七句祈请文的〕七句金刚偈热切地向他祈请。从咕噜仁波切的身体流出甘露,清除我们所有的疾病,所有伤害我们的邪恶势力,以及所有身、语、意的罪恶、染污和痛苦。所有这些负面的事物,以脓、血、昆虫、烟熏色的液体,和其它各种不净的事物离开我们的身体。最后,如同盐巴融入水中一般,我们的身体融入清净的液体中,液体下降进入死神阎罗,以及所有其它位于地底、我们亏欠业债的邪恶势力和灵体的血盆大口中,使这些债主因而感到心满意足。因此,所有邪恶与业债全都被清除,融入空性之中。
  接着,我们应该观修自己的身体是我们所喜爱之本尊的明光身。我们应该思量我们观想位于头顶上的咕噜仁波切,下降至我们心间八瓣莲花的中央,与不坏明点融入一味之中。然后,我们应该安住在大乐本初智慧的平等禅修状态中。
  在座下修法期间,我们应该把所有显现的事物视为充满本尊的清净佛土。我们应该把饮食、行走、坐卧等活动当做修行的一部分,分别视这些活动为供养、绕行等等。当我们就寝之际,应该观想上师位于我们的心间,并且如实修行。因此,在我们所有的日常行为中,我们应该持续不断地精进修行,使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成为善行。
  我们应该观想咕噜仁波切位于面前的虚空中,向他祈请,行供养和念诵赞文。这是领受他身、语、意加持的方式,这样的祈请是最重要的。因为一般而言,当我们遵循上师的时候,所有上三道的圆满功德和成佛的究竟殊胜都会展现。这对了证甚深道而言,尤其眞确,[132]因为这条修道完全仰赖领受上师的加持。话说:
  究竟俱生智慧
  唯有透过积聚功德、清除一切过患、获得成就上师的加持,
  才会降临。
  你应该了解,
  在他处寻找此究竟俱生智慧是愚行。
  又说:
  此外,它是俱生且难以言说的。
  除了透过上师适时的教法和你的善功德,
  你无法在他处寻得。
  好好明白这一点。&
  为了实现至高无上的本初智慧,我们应该研究经、续及其论著。尤其,我们应该熟悉原原本本地直指究竟本初智慧、显空双运的口诀教导。正是藉由这种方式,我们将能够驱除所有对见地所产生的疑虑。然后,按照我们对善巧方便道或解脱道的了解和觉受来精进修行,我们将获得眼前的和究竟的果实。
针对七句祈请文外在字面意义所做的阐释
  我,乌迪亚那的大师,三世一切诸佛之体现,无别于自生本初法身之普贤如来。从本初以来,普贤如来就已经完全解脱。在法身的虚空内,我自然而任运地显现为五传承的报身。报身本然光辉显现为化身不可思议的展现。此乃诸佛之领域,此乃除了诸佛之外无有他者之领域。
  这段撷自莲师金刚语的引言中显示,莲师三身的展现是无限的。在释迦牟尼佛的佛土之内,在我们称为「堪忍」的三千宇宙体系(中译注:即三千世界或三千大千世界)之内,[21]在这个宇宙体系内的一亿个净土中,在每一个六道轮回以及位于上方和下方的三十六个宇宙之内,在四大方位上,莲师以各种不同的身相,用各种不同的名号显现。在我们所身处的世界南瞻部洲之内,莲师具有八变,[22]二十种其它不同的化现等等,连同数量不可思议的次要化现。他弘扬佛陀的教法。在目前的时代,莲师在位于妙拂洲中央铜色山上的莲花光越量宫上、中、下层,以三种不同的身相显现。[23]莲师不同的化现,拥有各种为人所知的名号,这些化现居住在妙拂洲周围二十一个魔国内。简言之,正如同法界是无限的,莲师的事业也是无限的。
  莲师也在过去诸佛住世的期间显现。据说在我们目前的时代,也就是在释迦牟尼佛统御的时代,大多数在印度和其它地方博学多闻的成就者,都是莲师的化现,所有教法的持有者都受到他的加持和指引。在印度、中国、香巴拉、[24]印度尼西亚和其它地域,莲师的化身都为了教法和众生的利益而努力。
  在西藏,莲师的足迹遍及各地,加持西藏整片土地。他隐藏许多甚深的伏藏教法,并且预示这些伏藏将在不同时代陆续被掘取出来。他让鬼神发下金刚誓戒,并且承诺只有佛法留存,他的化身将保护西藏的土地和子民。他托付十二坚牢地母保护西藏国土,抵御西藏不受到外道的入侵。在未来,当西藏受到野蛮势力的威胁时,将如塔香桑腾林巴(Taksham Samten
Lingpa)在他的秘密授记所预示的:「我,莲花生大士,将持有『忿怒转轮』的名号;[25]我,传承之王,以及我的二十五位弟国王和臣民,将受到我的军队护卫。」于是莲师预示,他将降伏蛮人,弘扬密咒教法。莲师也预测,在西藏这片凉爽的土地,大多数新、旧译派的不分派运动持有者,都会是他的化身。他显露面容,赐予绝大多数博学多闻、具有成就之圣者无数的加持和教导。在这些圣者的传记中,都明显地指出这一点。
  莲师也曾说,在未来,当弥勒成为这个世界的佛时,他自己将显现为菩萨。他将成为众生的上师,广为传布密咒的教法。事实上,他承诺会在此贤劫千佛的每一个佛住世的同时,在这个世界显现。只要有有情众生,莲师将会安住在他不死不坏的智慧身之中,而此智慧身乃是他化现的基础。他的化身将如时空般无限,为未来众生的利益而努力。如他自己在其金刚语所说的:
  我以「莲花自显」闻名,
  尊贵观世音之语的灿烂光辉,
  散放自无量光阿弥陀佛的心间。
  空行母之兄,空行之王,
  我乃三世诸佛之行。
  我乃伟大之普贤如来,盖世无双之金刚持,
  我化现之相雄伟慈悲。
  我的事业宏大,
  依众生所需给予协助。
  我是实现众生之愿的如意宝。
  莲师也说:
  对于拥有强烈虔敬信心的众生而言,
  我的悲心比所有其它诸佛更迅捷。
  在轮回三界的众生空尽之前,
  莲花生的悲心将不会竭尽。
  这些是莲师不可思议的辉煌事迹。如七句祈请文所记录的,其中一个辉煌事迹是他在这个世界显露其化身的方式:
  在邬金土地的西北隅之上,
  于莲花、莲蕊和莲茎之上,
  你获致胜妙无上之成就,
  并且以莲生闻名。
  众空行母环绕着你,
  我们追随你的步履来修行。
  我们祈请你降临赐予加持。
  咕噜贝玛[26]悉地吽。
  七句祈请文以吽字为起始,「吽」是一切诸佛心意的自生种子字,唤起莲师本身的证悟心。
  我们身处的世界南赡部州,座落于须弥山的南方。南瞻部洲具有六大省份,在最西边的地区是持明者的国度,这个国度即是鸟迪亚那或邬金,空行母之土。在其西北边境有一片绵亘的水域,此水充满八种殊胜功德,了无一切瑕疵。这片水域即是达那科夏湖,是空性的象征,具有无上的功德,乃是究竟虚空之后。在每一方面,此湖都圆满无瑕,甚至连凡夫俗子都能够明显地觉知。湖中充满莲花,最大的一朵莲花生长于湖心,其花瓣和莲蕊皆美丽绝伦。[27]从这朵莲花的花茎生长出其它莲花,因此总共有五朵。每一朵莲花的颜色各异,相对应于五种证悟传承,象征五智。位于中央的莲花是红色的,代表莲花传承。
  无尽结(中译注:又称吉祥结或盘长结,是八吉祥之一)[28]是阿弥陀佛殊胜珍贵、无垢无瑕的心要宝藏,充满种子字「啥」,闪耀出五色光芒。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数诸佛三秘之所有加持与功德的精华。当莲师利益众生的时刻到来时,来自十方的无数诸佛菩萨撒下花朵,空行母、空行、护法和佛土的护卫一起表演金刚舞,吟诵金刚歌。为了给轮回三界的众生带来喜悦和舒慰,种子字「啥」降至中央红色莲花的莲蕊之上,转化成为持明者之王,伟大而无畏之咕噜。他壮伟崇高,具有许多非凡的胜妙功德,在三界之中,无人能与之匹敌。透过他巨大的功德,他的身体是利益众生之源;[29]藉由他的教法,他用语来利益众生;藉由他的明觉智慧,他用心来利益众生。他运用不可思议的神通力量,带领众生达至解脱。
  他以无垢无染之自生身相显现自己,饰以佛之大人相随形好。国王因札菩提立其为子,但是后来他放弃王国,成为瑜伽士,在八大尸陀林从事修行,修学外乘与内乘的无数教法。[30]他的生平事迹超乎想象。他展现八种幻变,用无往不胜的力量歼灭恶魔、罗剎、邪灵,并且降伏世界上骄慢自大的灵体。他带领许多众生走上大秘之道,达至成熟解脱之境。在整个三界中,他是最令人惊叹赞颂的对象。当我们读到尊主莲师,也就是第二佛的胜妙生平时——被描述于值得信赖的长传和短传经典中,我们对他生起信心。此外,莲师这个伟大的人物不只拥有「共」的成就,同时也是圆满而本初证悟的:证得稀有成就,即伟大金刚持的双运状态。在无边无限的佛土中,他以莲生的名号闻名。
  我们把莲师及其眷属视为三皈依的化身,究竟无欺的保护,而能够怀着全然的信心向他祈愿。这位至高无上的持明者,受到非凡出众的密咒乘弟子的陪侍。众多空行母和空行环绕莲师;空行母和空行的数量无限,有如开启的芝麻荚内的芝麻子。事实上,莲师受到数量如无边汪洋般的三根本本尊和护法的环绕。但是由于这群眷属是莲师自身智慧的幻现,根据众生的需求来利益众生,因此他和眷属是无分别的,都是我们祈愿的共同对象。
  我们怀着全然的信任向咕噜仁波切祈请,对他有如如意宝般的无上功德怀着强烈的渴望和信心,我们用言语和行为,透过祈愿文和大礼拜来表达我们的虔敬。我们了知这样的皈依是无欺的,我们放弃这个世界上了无价值的事物,怀着强烈的信心和信任,追随咕噜仁波切的步履,不止息的修行。因此,我们对咕噜仁波切说:
  在这个剎那,真实可靠、充满无限悲心的尊主,不要背离我们和那些像我们这般将要在三苦[31]汪洋中溺毙的众生。我们祈愿,请赐予加持。如同炼金术把铁转变成为黄金一般,请用你证悟身、语、意不可思议的三秘,加持我们凡庸之身、语、意。我们对你怀抱希望,飞向你寻求皈依。请你从铜色山前来,或从你驻锡的任何一个本然化身佛土前来我们身侧,[32]让我们置身你悲心的胜妙善巧之中。
  在唤请咕噜(即莲师)的加持之后,我们持诵他的咒语。
  咕噜是「充满圆满功德」者,即无上的老师(上师)。[33]贝玛是伟大的邬金大师名号的第一个部分。悉地是指共与不共的成就,也就是我们的目标。最后,我们用吽来唤请珍贵殊胜的上师,恳请他赐予成就。
  这是我们向一切诸佛之体现、伟大的邬金大师祈愿的方式。七句祈请文的第一句揭示他的出生地;第二句说明他出生的方式;第三句显示他胜妙的非凡本质;第四句特别显露咕噜仁波切的真实名号;第五句提及咕噜的眷属空行和空行母。我们也向空行母和空行祈愿,但事实上,他们都是莲师悲心的展现,根据众生的需求而给予协助。第六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祈愿。在见到咕噜仁波切的功德后,我们心向仁波切,怀着不退转的信心祈愿,用身体和言语表达我们的虔敬——渴望我们最后变得无别于莲师。第七句连同咒语显示,藉由这样的祈请,我们的心受到加持,我们将证得成就。如果我们具有虔敬心,如果我们向住在本然法身佛土之不死智慧身的咕噜仁波切祈愿,他悲心的加持肯定会立即进入我们之内。
  在咕噜却吉旺秋掘取出来的伏藏《七句心要》[34]中,咕噜仁波切自己描述我们应该如何充满信心地向他祈愿:
  我向本尊顶礼!
  如果你,我高尚的孩子,一个未来世代的安乐后裔,
  要把我,邬金主,当做你的皈依,
  那么独自留在僻静处,
  让你的心充满对这个正在消逝的世界所生起的悲伤,
  厌离轮回——这是重点。
  然后,把你的意,你的心,你生命的重要命脉交付给我,
  把我,邬金主,
  视为你寄托希望的对象,你圆满的皈依。
  带着你所有的希望和悲伤依止于我。
  不需要财富,不需要供养和赞文!
  只要怀着你虔敬的身、语、意,
  用七句祈请文向我祈请:
  在邬金土地的西北隅之上,
  于莲花、莲蕊和莲茎之上,
  你获致胜妙无上之成就,
  并且以莲生闻名。
  众空行母环绕着你,
  我们追随你的步履来修行。
  我们你请祢降临赐予加持。
  咕噜贝玛悉地吽。
  如此一再地向我祈请,
  怀着深刻的虔敬心,热泪盈眶。
  当你的心因为强烈的信心而了无念头时,
  发出一声「哈」来呼气,
  然后安顿在明晰的状态中,
  了无散乱地观看自在无垢的清净!
  我需要说的是,
  我护卫如此向我祈愿的子女!
  他们成为三世诸佛的后裔。
  他们的心获得明觉的灌顶,
  他们的禅定安住在稳定的力量中,他们的智慧盛放。
  藉由自生之胜妙加持的力量,
  他们将会达至成熟之境;
  他们将驱除众生的痛苦,
  成为他们的护卫。
  他们自己有所转化,
  也将改变其它众生的觉受,
  进而带动佛之事业。
  所有的功德将会在他们身上圆满。
  愿我的心子遇见并显露法身胜妙证悟状态之成熟自在的大善巧。
  七句祈请文,是一个极为甚深、具有非凡加持的修行法门。愿这个将由却吉旺秋发掘出来的秘密教导,我的心要宝藏,充满悲心和智慧。
  根据这个教导,我们应该清晰而稳定地观想无上莲花王在我们面前的虚空中,坐在邬金国达那科夏湖中一朵无染莲花之上,由空行母和空行组成的眷众环绕他的周围,他们的数量多如芝麻荚内的芝麻子。这构成了「念诵」的阶段。我们虔敬地向咕噜仁波切祈请,怀着成就我们身、语、意三金刚[35]的愿望,则是「近诵」的阶段。念诵和近诵两个修行法门,构成了生起次第。
  在结行的部分,如同铁片受到矿脉的吸引般,住于十方、数量无限的诸佛菩萨前来,融摄入咕噜仁波切及其眷众之中。后者融入光中,然后融摄入我们之内。这构成了「成就」的阶段(或「修成」的阶段)。
  众生究竟的状态,也就是我们和咕噜仁波切所在的「根基」(或「基」)原本是无别的,换句话说,「基」即是注定没有散乱念头活动的自生本初智慧,被指称为「咕噜」。因为迷妄的觉知本身是本初清净的,所以「道」了无一切造作,「果」则如同盛放的莲花般任运展现。因此,「道」本身被称为「贝玛」或莲花。而「果」不是在后来阶段所产生的修行结果。在自生而任运显现的究竟虚空中,自明觉(self-awareness)之本初智慧已经清晰地展现,称为「悉地」或成就。虽然就概念的分别而言,自生本初智慧或许可以被分类为基、道、果,但是在本质上,基、道、果三者是无别的,直接被自我觉察的明觉所觉知,并以种子字「吽」为代表。这是指修行的大成就阶段,而「成就」与「大成就」两个阶段则构成了圆满次第的修行。[36]
  这其中的涵义在于,我们应该持诵七句祈请文,并且同时永远不离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双运的修行。七句祈请文的前五句描述观想,因而构成「念诵」的阶段。第六句表达修行者对咕噜仁波切的信任与信心,因此是「近诵」的阶段。在第七句中,我们与咕噜无别地融合在一起,这是「成就」的阶段。当我们持诵咒语、我们的心无别于咕噜的时候,我们看见了胜妙法身的面容,[37]这是「大成就」的阶段。因此,念诵与成就的四个阶段都在七句祈请文中完成。
  如果我们按照以上所描述的方法,努力持诵七句祈请文,例如事先准备好修行的时间;[38]如果我们怀着专一的虔敬心,了无散乱,这就构成了「念诵」的阶段。当我们开始感受到咕噜加持的力量,这即是「近诵」。当我们获得了证的征相(不论在清醒、禅定或睡梦之中),我们继续努力地对咕噜持诵祈请文,便是「成就」的阶段。最后,当我们的身、语、意受到加持,了悟咕噜和我们的心是无别的,此即是「大成就」。
  如那日仁今所掘取的伏藏《八大嘿噜嘎化身持明者之外仪轨》[39]所说的:
  此七句祈请文乃满足一切之至尊。
  藉由祈愿的力量,
  你将直接看见咕噜的面容。
  持诵此祈请文七日或二十一日,
  成就和加持将如雨般降下;
  你将离于一切障碍。
  咕噜仁波切自己也承诺:
  如果你用渴望的旋律吟唱此七句文,
  用颅鼓的敲击声热烈的唤请我,
  从噶雅的吉祥山,邬金国的我将加持你,
  彷如无法抗拒爱儿眼泪的母亲。
  这是我的誓言,
否则我将下地狱!
  在未编目的法本《秘集上师》[40]中,咕噜仁波切说:
  在那一日,
  猴年猴月的第十日,
  以及在每个月的第十日——像这些充满力量的时期,
  我将散放出化身,充满世界,
  丰盛地赐予共与不共的成就。
  如果你用一辈子的时间成就上师,
  当死亡的时刻降临,
  你将融入我,邬金上师的心间。
  《成就上师秘密指引》[41]说道:
  当你从事任何仪轨的生起次第时,
  你清晰地观修,
  我就会在你的面前。
  当你献曼达,
  摆设食子和供品时,
  不要怀疑,
  我将会前来。
同一本法本也说:
  观修莲花生大示显现光身,
  而非血肉之躯,
  并且对其具有大信心。
  我定会前来,无法抗拒,
  当你怀着虔敬心,
  用坚定热切的祈请文向我——邬金之莲生祈请,
  我将来到你面前。
  又说:
  因此,如此一再地向我祈请:
  「在喜与悲,在顺与逆,
  在生与死,在今生和来世,
  在当下和究竟的每一个情境,
  在善或恶的时候,
  你是我的希望,我了知的皈依。
  我没有其它可以寄托的希望。
  喔,邬金的上师,了知的你,我信任你。」
  又说:
  证得我的果位,你就证得所有其它诸佛的果位:
  你在我之中看见所有其它诸佛,
  因为我是一切善逝之体现。
  又说:
  我留在那些具有虔敬心的人身边,
  永不与其分离。
  又说:
  虚空延展之处,
  皆有情众生;
  业与染污存留之处,
  就有我迅捷之事业。
  在《秘集上师修行注》[42]中写道:
  如果你希望迅速圆满积聚二资粮,
  证得无上果,
  那么观修上师,
  胜于密咒金刚乘的密续及其论著!
  同样的,《甘露泉密续》[43]也说:
  相较于观修十万本尊,
  观修独一无二的上师最为无上。
  在惹那林巴(Ratna
Lingpa)掘取出来的伏藏《第十日之迎请》[44]中,包含莲师的这些话语:
  透过我莲生——
  透过我对其他众生之利益所生起的善念,
  掘藏师、化身将会在不同的时代显现,
  取出甚深之宝藏……
  简言之,过去所有的概念都是我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
  来自邬金上师的仁慈是巨大而非微小。
  每一个地区,都有一个位于高处的洼地,
  在那里,有纪念邬金的纪念碑。
  在每一个边境都有一个发掘出来的宝藏。
  这也应该是纪念邬金的标记。
  同样的,据说在每一个村庄,密咒乘的僧众和在家众修行者,都会修持降伏邪恶势力的不同仪轨和法门,而这些也都是纪念邬金上师的物品。法本又说:
  如果简单来说,我利益众生的方式皆是过去的想象,
  那么所有都是纪念我邬金大师的纪念物。
  在未来,
  当人们渴望我,
  怀着渴望的爱忆念我时,
  看,我就会站在他们身侧。
  所有在新月十日忆念我的人,
  与我将永不分离……
  我乃莲花生大士;我不说诳语。
  因此,怀着虔敬心者,应当喜乐……
  我对西藏的国王、廷臣和追随者说,
  在新月十日,
  我保证自己会前来,
  莲花生大士不欺诳……
  当你用七句祈请文祈愿,
  我的加持源源不绝地流泄;
  当我的加持降下,当你的禅定燃炽闪耀,
  你就知道这是我现前的征相。
  然而,事实上,对我而言没有来去。
  当你的业与障蔽皆获清净时,
  你我将会相遇。
  根据那些我可能教导的人所念诵之祈请文
  和所拥有的相对觉知,
  我确实居住在罗剎之土。
  然而,因为我不间断的慈悲之流,
  我时时刻刻在那些具信者面前显现……
  因此,在每月的第十日,
  热切地向我祈请,
  了知你已经落入轮回。
  给我你的意,你的心,你的生命。
  这些只是一些咕噜仁波切不变的金刚誓言,尙还有许许多多。
  在《莲花史诗》[45]中,咕噜仁波切对公主说:
  在此佛陀调伏的崇高土地上,
  上师的化身就在每一个众生面前。
  在之前的时代,我是无量光阿弥陀佛,
  在普陀山上,我是观世尊,[46]
  在达那科夏湖上,我是莲花生大士。
  我看似拥有这三种身分,
  但事实上,它们从未彼此分离。
  在法界的普贤如来,
  在密严净土的大金刚持,
  在金刚座的世尊:[47]
  他们全都是无别的,
  在本质上,他们全都是我莲花生大士。
  我利益众生的加持是胜妙的……
  我的二资粮是具足的,
  我所有的功德是圆满的。
  我是诸佛佛子中最胜妙者,
  我的化身不可思议,
  在所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在十方树立和设置教法的旗帜。
  在《祈愿文七品》(Prayer in Seven
Chapters)[48]的跋中,咕噜仁波切给予伊喜措嘉以下的忠告:
  我受到所有法身佛的加持,
  我领受所有报身佛的灌顶,
  我接受所有化身佛的嘱咐和命令,
  在南瞻部洲弘扬佛陀的教法,
  用密咒果乘的教法引导众生。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我在殊胜湖面的莲茎之上,
  以自生的化身身相显现。
  因此,所有具善业和信心者,
  怀着深刻热切的渴望唤请我,
  透过他们连结因果的祈请文,
  我对他们的慈心比其它诸佛更迅捷。
  因此,措嘉,怀着信心不息地向我祈请。
  在《莲花史诗》中,当咕噜仁波切受到公主的恳求时,他回答:「根据个人、祈请文的本质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向我祈愿,你的愿望和需求将会实现。」在《成就上师指引》(Guide to Accomplishing the Guru)[49]中写道:
  在猴年猴月的第十天,
  在西藏每一个地区,
  来自邬金的我将会显现,
这是肯定的,这是我的誓言和承诺。
  在每个月的第十日,
  我将前来,
  我的化身将充满西藏。
  这是我神圣的誓言。莲生无力欺诳。
  所有具虔敬心者,将你们的心专注于我。
  制作食子有如灿烂珠宝,饰以一根燃香,
  用音乐和颅鼓的敲击声呼唤我。
  念诵七句祈请文,
  用热切的旋律唤请我。
  邬金的我将如同无法抗拒哭泣爱儿的母亲那般,
  从噶雅山前来,赐予我的加持。
  这是我的誓言,若有违背,将下地狱。
  咕噜仁波切立下许多无欺的金刚誓书。
  在惹那林巴掘取出来的法本《口传宝藏》(The Jeweled Treasury of the Oral
Transmission)[50]第四品中,咕噜仁波切给予伊喜措嘉以下的建议:
  偶尔前往令人愉悦的处所,山巅或人迹罕至的山谷,大声向我祈请——大声到彷佛你的头要爆裂了。你的心充满虔敬,让对轮回的厌离、对脱离轮回的渴望,在你的心中满溢,直到泪水泉涌而出。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导,因为它将冲刷走你许多的业障。禅修的觉受将自然生起。
  在持明者德达林巴(Terdag
Lingpa)的伏藏《忿怒莲师》[51]中关于史实的部分,记录咕噜仁波切所说的话:
  如果你希望获得迅速成就和特殊加持,
  那么你要行供养,观修我莲生。
  正如同那些在如意宝面前祈愿的人,
  所有的需求和愿望都会任运实现,
  无数的诸佛将会视你如独子般给予加持和保护。
  立誓者和空行母们将会降下成就:
  世间骄慢的恶灵将听令于你;
  你自己的任运事业将会是一切有情众生自在解脱之源。
  因此依止我,将会带来这些利益。
  抛弃你的疑虑;精进修行!
  喔,国王和臣民,如果你受到欺骗,
  那么莲花生可真是软弱!
  我们应该把所有这些无谬的金刚誓言牢记在心中,我们应该将咕噜仁波切视为我们的如意宝,一切皈依的自圆满体现。我们应该把至高无上的七句祈请文视为主要的修行,怀着稳定、平稳的虔敬心来念诵,不要太紧张,也不要太松弛。如《水晶山》(Crystal
Mountain,来自《上师智慧精华》的证悟身密续)[52]所说的:
  在一片无染湖面的盛放莲蕊上,
  坐着贝玛金刚策,不受出生为人之染污,
  在他身侧乃赐予加持之后曼达拉娃。
  他们是善巧方便与智慧,空性与大乐,跳着无上之舞。
  他是一切胜者的本质和体现,
  以众多化身显现。
  如之前所说的,我们在座上修法时,应该观想咕噜仁波切,以及由空行母和空行组成的眷众。我们应该用专注于一境的禅定来唤请咕噜仁波切,并且一再地领受他的加持和灌顶。我们应该竭尽所能地把这个修法当做我们的正行。在座下修法期间,我们应该把一切现象(诸法)视为咕噜仁波切的展现,应该修学净观、悲心与菩提心。在之前提及的法本后面说道:
  如果你观修悲心和菩提心,你的心将会受到加持。如果你把居住之地视为乌迪亚那,你的邻里将会受到加持。如果你把房屋观想成为一座无量宫,你的房子将会受到加持。如果你视其它人为本尊,他们将会受到加持而成为智慧本尊。最后,把你所有的食物和饮水视为甘露,你将加持它们成为供养物。这是加持的五种面向。除此之外,尙有其它不可思议的加持。
如果我们依上述之言来修行,将证得共与不共的成就。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阴真经大如意丸礼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