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西医2015考研西医综合难度300分,能过国家线吗,请同行们预测下^_^

丁香客App是丁香园社区的官方应用,聚合了丁香园论坛和丁香客的精彩内容。医生可通过丁香客App浏览论坛,也可以在这个医生群集的关系网络中分享和互动,建立更广泛的学术圈子。
扫描二维码下载
今日:112 | 主题:1669924 | & 收藏本版
【共享】大家都来估下国家线吧
【共享】大家都来估下国家线吧
分享到哪里?
这个帖子发布于3年零357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小弟也是今年参加的考验,发挥不好才考了263
政治50,英语51 西综162(相当悲剧)
直接报的C区的贵医,不知道今年的国家线会不会上涨。现在是相当的忐忑啊
希望战友们都来参加下讨论
回复:【共享】大家都来估下国家线吧
分享到哪里?
楼主的英语政治分数都没问题,就是西医没提起分来,不容乐观,静候吧,放松心态。
心血管内科
回复:【共享】大家都来估下国家线吧
分享到哪里?
愚兄271,报的b...同病相怜啊。
回复:【共享】大家都来估下国家线吧
分享到哪里?
估计没戏,C类265,或者270,
回复:【共享】大家都来估下国家线吧
分享到哪里?
我274.也报贵医,纠结中,不知道今年线如何
回复:【共享】大家都来估下国家线吧
分享到哪里?
政治57,英语46
不知道今年分数线怎么涨
回复:【共享】大家都来估下国家线吧
分享到哪里?
科目名称成绩政治48英语一41西医综合175无0总分264我能有书读吗
心血管内科
回复:【共享】大家都来估下国家线吧
分享到哪里?
special123 wrote:科目名称成绩政治48英语一41西医综合175无0总分264我能有书读吗头像很可爱
关于丁香园2013西医专业国家线预测:透过现象看本质
编辑点评:2013年的考研已经结束,考生们对此抱有不同的心态,有人认为考试整体难度有所上升,可能导致分数线的走高;而有些则认为报名人数的骤增,以及今年经济形势的影响,分数线可能会有所下降。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位网友是怎么进行分析的吧。
结合自己的一些情况给大家分析一下今年西医综合国家线。 先介绍一下自己,我是中医学校的中西医临床专业,跨专业考的西医基础。 关于总分,2012年西医综合295为A区线,不知道大家懂不懂得295分的含义。在我看来,这个295分是一个玩笑分。大家都知道2012考研**事件影响范围很大,波及的人也很多,考研有失公平,加上大家都觉得2012考研试卷总体难度与2011年相似,所以取了一个A区B区中间线295(2011年A区300,B区290),这或多或少有些无奈吧。。。教育部总不会再考一次吧。至于这个分是怎么出来的,是不是统计出的一个分数线。。。。我觉得,你懂得 由于2012年的相关规定,保护中医,限制中医及中西医专业考西医研究生。具体为此类学生考科研型的西医研究生将来可能没有考西医医师资格证的资格,而九十月出台的各大院校招生简章又不收纳这类学生考取专业型研究生,所以大部分中医院校的学生和西医院校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学生都放弃考取西医专业,或是集中考取武汉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全国中医学校大约有26所(比较有名的)。而西医学校的中西医临床专业也有不少人。-----------这些学生的相当一部分都放弃考西医。结论1:2013年西医考研人数相对而言会减少。(说的是相对其他专业,必竟今年考研总人数多了) 今年的题目到底难不难?这个没法说,反正不像2010年那样,所以。今年分数线不会像2010年那样,最少不会少于280。和去年相比呢?绝对是会降得。因为有一定的扩招,而总人数又有一定的减少(实际上医学类的学生本来就80%~90%考研,所以总今年人数多了其实多的不是医学类的学生),加上**情况有所缓解。所以结论2:分数线会将,最起码不会高于295 综上:我觉得今年A区线280--295.其实还是太笼统。285或是290应该比较靠谱。那么是哪一个呢?我一直觉得每年考研成绩都有一定的人文因素在里面。假如今年A区285,会怎么想?很多人会觉得你看看去年295,今年**一抓,分数降了10分!!!10分在我们看来是十分严重的,这是个平均分降了10分啊!!!是一个很丢人的分数,这会让大家认为去年的**情况很严重,以前的研究生水平水分很多,教育部的人会自己打自己的脸吗?再开会时有专家提出来这个10分差距怎么应答????????所以,今年A分数必然290,即使上线人数不够,也不会降太多
2013年的考研已经结束,考生们对此抱有不同的心态,有人认为考试整体难度有所上升,可能导致分数线的走高;而有些则认为报名人数的骤增,以及今年经济形势的影响,分数线可能会有所下降。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位
http://i1./topic/kaoyanyizu8572.jpg
CopyRight & 沪江网 2015&年考研西医综合大纲变化对照表
来源:  10:58:47 【】 
年考研西医综合大纲变化对照――9处变化(7个新增,2个变更)。
  大家翘首以待的2014年西医综合统考大纲终于出炉,万学海文专业课教研中心西医综合教研室,第一时间为各位考生权威、详尽解析大纲变化、预测命题趋势,从而有的放矢地提供备考指导,以帮助同学们快速了解、把握今年的考试方向、复习重点,选择适合的复习方法和策略,以利于同学们在今后复习中,高效学习,取得好成绩。
  海文考研西医综合教研室在逐字逐句的比对后,发现2014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与2013年相比,更改十个知识点。考生可以通过研究真题来揣摩命题者的出题规律,从而把握今年命题的思路和趋势,按部就班的进行分析复习,增加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尽管2014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变动不大,但是仍然需要考生提高横向、纵向梳理考点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拿到高分,所以考生仍然需要扎实备考。
2014、2013年考研西医综合大纲变化对照表
2013大纲要求
2014大纲要求变化
 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和外科学。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一、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 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 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医学 约50%其中 生理学 约20%生物化学 约15%病理学 约15%临床医学 约50%其中 内科学 约30%外科学 约20%四、 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 1~9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 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B型题 121~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X型题 151~18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一)绪论
1. 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 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 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耦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 5.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5.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1. 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 2. 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3.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4.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5.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6. 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7. 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 8.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 9.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10. 局部血流调节(自身调节)。 11. 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 12. 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五)呼吸
1. 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 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 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气体扩散速率,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 4.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 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肺牵张反射。
(六)消化和吸收
1. 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2. 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 3.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的排空及其调节。 4. 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的分节运动 5. 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排便反射。 6. 主要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小肠内的吸收部位及机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1. 食物的能量转化。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临床的简化测定法。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及其意义。 2. 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1. 肾脏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 2.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3. 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L-、水、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对H+、NH3、K+的分泌。肾糖阈的概念和意义。 4.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机制。 5. 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肾交感神经、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心房钠尿肽对尿生成的调节。 6. 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测定的意义。 7. 排尿反射。
3.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1-、水、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对H+、NH3/NH4+、K+的分泌。肾糖阈的概念和意义。
(九)感觉器官
1. 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2. 眼的视觉功能: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眼的调节。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及其依据,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作用,视锥细胞和色觉的关系。视力(或视敏度)、暗适应和视野。 3. 耳的听觉功能: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4. 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前庭反应。
1.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和传入通路的一般生理特征。
(十)神经系统
1. 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2. 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3. 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4. 非定向突触传递(或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 5. 神经递质的鉴定,神经调质的概念和调制作用,递质共存及其意义。受体的概念、分类和调节,突触前受体。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相应的受体。 6. 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控制,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7.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感觉的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及其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大脑皮质(层)的感觉(躯体感觉和特殊感觉)代表区。体表痛、内脏痛和牵涉痛。 8.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运动传出通路的最后公路和运动单位,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及其机制,各级中枢对肌紧张的调节。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大脑皮质运动区,运动传出通路及其损伤后的表现。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9.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功能特征。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0. 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调节,情绪生理反应。 11. 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皮层诱发电位。觉醒和睡眠。 12. 学习和记忆的形式,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学习和记忆的机制。大脑皮质功能的一侧优势和优势半球的语言功能。
(十一)内分泌
1.& 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方式,激素的化学本质与分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分泌的调节。 2.&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3.&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和神经垂体激素。 4.&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5.& 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1,25-二羟维生素D3的生理作用及它们的分泌或生成的调节。 6.&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7.&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十二)生殖
1.& 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酮的生理作用,睾丸功能的调节。 2.& 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子宫周期(或月经周期),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卵巢功能的调节,月经周期中下丘脑-腺垂体-卵巢-子宫内膜变化间的关系。胎盘的内分泌功能
(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1.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分类。 2.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3.肽键和肽。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 5.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6.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沉淀、变性、凝固及呈色反应等)。 7.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8.核酸分子的组成,5种主要嘌呤、嘧啶碱的化学结构,核苷酸。 9.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10.核酸的变性、复性、杂交及应用。 11.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辅酶和辅基,参与组成辅酶的维生素,酶的活性中心。 12.酶的作用机制,酶反应动力学,酶抑制的类型和特点。 13.酶的调节。 14.酶在医学上的应用。
(二)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1. 糖酵解过程、意义及调节。 2. 糖有氧氧化过程、意义及调节,能量的产生。 3. 磷酸戊糖旁路的意义。 4. 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5. 糖异生过程、意义及调节。乳酸循环。 6.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 7. 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及能量的生成。 8. 酮体的生成、利用和意义。 9. 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 10.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意义。 11. 磷脂的合成和分解。 12. 胆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径及调控。胆固醇的转化。胆固醇酯的生成。 13.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生理功用及代谢。高脂血症的类型和特点。 14. 生物氧化的特点。 15. 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及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储存和利用。 16. 胞浆中NADH的氧化。 17.过氧化物酶体和微粒体中的酶类。 18.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9.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氧化脱氨基,转氨基及联合脱氨基)。 20. 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21. 体内氨的来源和转运。 22. 尿素的生成――鸟氨酸循环。 23. 一碳单位的来源、载体和功能。 24. 甲硫氨酸、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 25. 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和分解产物,脱氧核苷酸的生成。 嘌呤、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的作用及其机制。 26. 物质代谢的特点和相互联系,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和联系。 27. 代谢调节(细胞水平、激素水平及整体调节)。
(三)基因信息的传递
1. DNA的半保留复制及复制的酶。 2. DNA复制的基本过程。 3. 逆转录的概念、逆转录酶、逆转录的过程、逆转录的意义。 4. DNA的损伤(突变)及修复。 5. RNA的不对称转录(转录的模板、酶及基本过程)。 6. RNA转录后的加工修饰。 7. 核酶的概念和意义。 8. 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遗传密码。 9.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翻译后加工。 10.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11. 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及原理。 12. 原核和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 13. 基因重组的概念、基本过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14. 基因组学的概念,基因组学与医学的关系
(四)生化专题
1. 细胞信息传递的概念。信息分子和受体。膜受体和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 2. 血浆蛋白的分类、性质及功能。 3. 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 4. 血红素的合成。 5. 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主要作用。 6. 胆汁酸盐的合成原料和代谢产物。 7. 胆色素的代谢,黄疽产生的生化基础。 8. 生物转化的类型及意义。 9. 维生素的分类、作用和意义。 10. 癌基因的基本概念及活化的机制。抑癌基因和生长因子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机制。 11.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原理和应用。 12. 基因诊断的基本概念、技术及应用。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程序。
10.原癌基因的基本概念及活化的机制。抑癌基因和生长因子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机制。
(一)细胞与组织损伤
1. 细胞损伤和死亡的原因、发病机制。 2. 变性的概念、常见的类型、形态特点及意义。 3. 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及结局。 4. 凋亡的概念、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及在疾病中的作用。
(二)修复、代偿与适应
1. 肥大、增生、萎缩和化生的概念及分类。 2. 再生的概念、类型和调控,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过程。 3. 肉芽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结局。 4. 伤口愈合的过程、类型及影响因素。
(三)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
1. 充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 2. 出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 3. 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以及血栓的形态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病因和结局。 5. 栓塞的概念、栓子的类型和运行途径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6. 梗死的概念、病因、类型、病理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四)炎症
1. 炎症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及其机制(包括炎性介质的来源及其作用,炎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2. 炎症的临床表现、全身反应,炎症经过和炎症的结局。 3 . 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4. 炎性肉芽肿、炎性息肉、炎性假瘤的概念及病变特点。
(五)肿瘤
1. 肿瘤的概念、肉眼形态、异型性及生长方式,转移的概念、途径及对机体的影响。肿瘤生长的生物学、侵袭和转移的机制。 2.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 3. 肿瘤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分级、分期。 4. 常见的癌前病变,癌前病变、原位癌及交界性肿瘤的概念。常见肿瘤的特点。
&(六)免疫病理
1. 变态反应的概念、类型、发病机制及结局。 2. 移植排斥反应的概念、发病机制、分型及病理变化(心、肺、肝、肾和骨髓移植)。 3. 移植物抗宿主的概念。 4. 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5.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6.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7. 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七)心血管系统疾病
1. 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改变及各器官的病理变化。 2. 心内膜炎的分类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合并症和结局。 3. 心瓣膜病的类型、病理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 4. 高血压病的概念、发病机制,良性高血压的分期及其病理变化,恶性高血压的病理特点。 5.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各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各脏器的病理改变和后果。 6. 心肌病的概念,克山病、充血性心肌病、肥厚阻塞性心肌病及闭塞性心肌病的病理学特点。 7. 心肌炎的概念、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八)呼吸系统疾病
1.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2. 肺气肿的概念、分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4. 各种细菌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5. 支原体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6. 病毒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 7. 支气管扩张症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8. 肺硅沉着症的病因、常见类型、各期病变特点及并发症。 9.肺胞性损伤及肺间质性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10. 鼻咽癌和肺癌的病因和常见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及它们的特点、转移途径及合并症。
1&&&   相关热点推荐:
文章责编:zhongzexing&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6:32:38)?&&( 15:03:21)?&&( 14:27:41)?&&( 14:25:12)?&&( 14:14:09)?&&( 22:56:38)
?智能练习?智能评估
扫描二维码下载
在线名师:  
著名政治教育专家;研究生、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
在线名师:  
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美文学硕士。屠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
在线名师:  
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拥有计算机、数学、金融.....[]
在线名师: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硕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当前位置: &
13年西医专业国家线预测:透过现象看本质
【编者按】国家线已经公布,鉴于考生们对考研分数线十分关注,精品学习网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2013考研国家线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3年西医专业国家线预测:透过现象看本质
结合自己的一些情况给大家分析一下今年西医综合国家线。 先介绍一下自己,我是中医学校的中西医临床专业,跨专业考的西医基础。
关于总分,2012年西医综合295为A区线,不知道大家懂不懂得295分的含义。在我看来,这个295分是一个玩笑分。大家都知道2012考研**事件影响范围很大,波及的人也很多,考研有失公平,加上大家都觉得2012考研试卷总体难度与2011年相似,所以取了一个A区B区中间线295(2011年A区300,B区290),这或多或少有些无奈吧。。。教育部总不会再考一次吧。至于这个分是怎么出来的,是不是统计出的一个分数线。。。。我觉得,你懂得
由于2012年的相关规定,保护中医,限制中医及中西医专业考西医研究生。具体为此类学生考科研型的西医研究生将来可能没有考西医医师资格证的资格,而九十月出台的各大院校招生简章又不收纳这类学生考取专业型研究生,所以大部分中医院校的学生和西医院校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学生都放弃考取西医专业,或是集取武汉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全国中医学校大约有26所(比较有名的)。而西医学校的中西医临床专业也有不少人。-----------这些学生的相当一部分都放弃考西医。结论1:2013年西医考研人数相对而言会减少。(说的是相对其他专业,必竟今年考研总人数多了)
今年的题目到底难不难?这个没法说,反正不像2010年那样,所以。今年分数线不会像2010年那样,最少不会少于280。和去年相比呢?绝对是会降得。因为有一定的扩招,而总人数又有一定的减少(实际上医学类的学生本来就80%~90%考研,所以总今年人数多了其实多的不是医学类的学生),加上**情况有所缓解。所以结论2:分数线会将,最起码不会高于295
综上:我觉得今年A区线280--295.其实还是太笼统。285或是290应该比较靠谱。那么是哪一个呢?我一直觉得每年考研成绩都有一定的人文因素在里面。假如今年A区285,会怎么想?很多人会觉得你看看去年295,今年**一抓,分数降了10分!!!10分在我们看来是十分严重的,这是个平均分降了10分啊!!!是一个很丢人的分数,这会让大家认为去年的**情况很严重,以前的研究生水平水分很多,教育部的人会自己打自己的脸吗?再开会时有专家提出来这个10分差距怎么应答????????所以,今年A分数必然290,即使上线人数不够,也不会降太多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点击进入&&&&&
上一篇:下一篇:
将此信息分享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医综合考研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