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空开跳闸的原因送不上去,怎么查电路,之前好好的,灯开着突然灭了,就送不上去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接电路图,既可以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又可以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1)前者的实验原理是R=;后者的实验原理是P=UI.(2)小刘正确连接电路并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立刻要求老师更换灯泡.小刘的做法是欠妥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调节滑动变阻器或检查灯泡是否烧坏或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3)该实验装置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用来验证欧姆定律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4)若在实验中小灯泡的灯丝突然烧断了,则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实验结束,拆除电路过程中,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解:(1)伏安法测灯泡电阻的原理:R=;伏安法测灯泡额定功率的原理:P=UI.(2)如果小灯泡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电流表示数为零,但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的电压;如果小灯泡短路,电路中有电流,但电压表示数为零;如果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过大,电流表和电压表有示数,但示数很小;故灯泡不亮时,应首先调节滑动变阻器或检查灯泡是否烧坏或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3)要验证欧姆定律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保持电阻阻值不变,但小灯泡的电阻随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用来验证欧姆定律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4)灯泡灯丝突然烧断,电路断路,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变大.(5)在拆除电路时,一般应先断开开关,然后拆除电源两极的导线以及其他导线.故答案为:(1)I=(欧姆定律,或R=);P=UI;(2)调节滑动变阻器或检查灯泡是否烧坏或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3)不能;(4)变大;(5)断开.(1)伏安法测灯泡电阻的原理是R=,伏安法测灯泡额定功率的原理是P=UI.(2)电路连接正确,灯泡不亮的原因有两个,即没有电流通过或虽有电流通过、但太小;是否有电流可以由电流表、电压表指针是否偏转确定;有电流通过、但太小可以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观察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3)要验证欧姆定律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保持电阻阻值不变,但小灯泡的电阻随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用来验证欧姆定律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4)滑片移动过程中,灯泡灯丝突然烧断,电路断路,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电压.(5)拆除电路过程中,为保证电路安全,开关应断开.甲、乙两位同学在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看到实验桌上的器材有:学生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小灯泡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导线若干,他们交流后决定:(1)由甲同学向老师报告,要求增加的新元件是电流表,同时撤掉弹簧测力计换取一个规格不同的灯泡.(2)甲同学率先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小灯泡就亮了,乙同学立即切断电源,经检查发现在连接电路时没有将开关断开.(3)甲同学注意了上述问题,将电流表接在串联电路中,闭合开关发现表的指针向左偏转,乙同学发现了问题的原因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调整后再次闭合开关发现只有一个小灯泡发光,电流表有读数,原因可能是另一个小灯短路.(4)在乙同学的协助下,甲同学终于完成了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正确连接,甲同学读取电流表的示数后,感觉比其它实验小组的读数大一些,于是他断开开关又仔细观察发现电流表还有0.04A的读数,这时才意识到使用电流表之前还必须调零.(5)乙同学接着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正确选择量程后,刚闭合开关电流表的指针就迅速达到最右端,并且两灯泡都不亮,甲同学立即切断电源,经检查发现的问题是短路.(6)故障排除后,乙同学很快完成了实验,并总结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I总与支路电流I1及I2的关系是I总=I1+I2.(7)甲同学按乙的方法重复了一遍,由于时间紧张,只测了干路电流和通过灯泡L1的电流,没有认真读数就整理了器材,只记得两次电流表指针偏转到的位置一样,都是从0开始向右偏转12个小格,乙同学灵机一动,帮助甲同学算出了通过灯泡L2的电流是0.96A,通过灯泡L1的电流是0.24A.
解:(1)要求增加的元件是电流表,同时撤掉弹簧测力计换取&一个规格不同的灯泡.(2)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迅速达到最右端,经检查发现在连接电路时没有将开关断开.(3)将电流表接在串联电路中,闭合开关发现表的指针向左偏转,问题的原因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调整后再次闭合开关发现只有一个小灯泡发光,电流表有读数,原因可能是另一个灯泡短路.(4)使用电流表之前还必须调零,否则读数不准确.(5)闭合开关电流表的指针也迅速达到最右端,并且两灯泡都不亮,经检查发现的问题应是 短路.(6)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I总与支路电流I1及I2的关系是 I总=I1+I2.(7)干路电流表的量程为0~3A,读数为1.2A,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0.24A,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1.2A-0.24A=0.96A.故答案为:(1)电流表;弹簧测力计;一个规格不同的灯泡;(2)开关断开;(3)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另一个小灯短路;(4)调零;(5)短路;(6)I总=I1+I2;(7)0.96;0.24.(1)探究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要用到电流表和两个小灯泡,而不用弹簧测力计;(2)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迅速达到最右端说明电源电压过高和开关是闭合的;(3)闭合开关发现表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电流表的接线柱接错了,再次闭合开关发现只有一个小灯泡发光,电流表有读数说明有一个电灯短路了;(4)使用电流表之前还必须调零;(5)闭合开关电流表的指针也迅速达到最右端,并且两灯泡都不亮,说明有短路出现;(6)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I总与支路电流I1及I2的关系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7)干路中的电流表的量程是支路中的电流表的量程的5倍,由此计算两次电流表的示数,再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计算另一支路的电流.(1)如图1是一个封闭的电路盒,盒面上有两个灯泡和一个开关,拨动开关,两个灯泡或一 齐亮、或一齐灭.
①有同学说,这两个灯泡是串联的你的看法是;简述理由:。
②不打开盒子,也无任何辅助器材,如何证明你的上述看法。简要说明你的操作方法及结论:。
(2)用如图2所示电路可以估测灯泡的阻值,实验按下列步骤进行·请将有关步骤填写完 整,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第一步: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②第二步:断开开关S,闭合开关S、S,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观察到电流表示数为0.
③第三步:断开开关2,闭合13,调节连人电路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仍然为0. 3A。
④问题——某同学在第三步操作中发现:当电阻箱(参见图3)的阻值调为19Ω时,电流表示数略大于0 3A,当电阻箱的阻值调为20Ω时,电流表示数略小于0.3A.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选填“应该”或“不应该”)调节滑动变阻器,以便电流表的示数恰好为0. 3A.由该同学的实验,可判断所测灯泡的阻值约为15Ω。
(3)在做“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多少的因素”实验时,可以根据灯泡的亮暗程度比较相同时间 内电流做功的多少.如图4是进行该探究的电路之一.
①提供“2.5V”和“3 8V”两种规格的灯泡若干,则你所选用的灯泡是。
②由图4所示电路,可探究电流做功多少与电压的关系。
③对于“电流做功多少与通电时间的关系”,是否必需通过实验探究来发现不是?简要说明你的观点。&
分析:(1)①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两灯可串可并;②根据并联和串联的特点分析判断.并联时各个用电器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而串联时用电器是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
(2)根据实验电路图可知,实验时无电压表,只有电流表,可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特点进行实验,即:连接好电路图后,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再将开关与电阻箱连接并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相等和欧姆定律可知待测电阻的阻值与电阻箱的阻值相等;本实验采用等效法测电阻,滑动变阻器即起保护电路的作用;
(3)①②电流做功多少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由实验电路(串联)可知,探究的是与电压的关系,所以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灯泡(电阻不同);③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可知,通电时间越长,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越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里空开跳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