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曼谷旅游攻略三燕站的庙宇

泰国游:金碧辉煌的曼谷寺庙
10月5日:一路颠簸
早上,我们又去了Coffee&cup吃早餐,然后去Win&tour上车。汽车8点20出发,这辆车大概属于一等车,空调效果比素可泰发车的那辆好得多,座椅也可以前后调节,车上还有卫生间。
车的后座坐了几位女同胞,她们一路上不停地打电话,相互聊天,声音甚大。我们旁边坐了一个泰国小女孩和她的奶奶(或外婆)。小女孩头发卷曲,长得十分可爱。她有一个心爱的玩偶,漫长的旅途中,和玩偶做伴是她打发时光的最好方式。
到了中午,汽车停在一个大型停车场里,那里有一些吃饭的地方。我们后来才知道,凭车票可以在这里吃一顿免费便餐。车子停在曼谷的北部汽车站时,已是下午四点左右。大约一大早发车的长途汽车,总是比中午发车的长途汽车走得慢。曼谷北部汽车站看着也挺混乱,之前网友Cilvin告诉过我们,在这里可以坐3路汽车到高山路。我找了半天,找到一个岗亭里的工作人员,问他在哪里坐3路车。他向前方一指,我们又找了半天,终于在山重水复疑无路后,看到了公共汽车停车场。
又等了十来分钟,3路车过来了,车上有一个售票员,但他似乎并不打算向乘客收钱,反而给每个乘客发了张车票。此后每到一站,他都给上车的乘客发车票,却并不收钱。我们猜测,这大概是免费的公交车。免费的公交车十分简陋,窗户是木头的,也无窗帘,更无空调。在烈日的照射下,滋味不好受,不过习惯了也就还好。途中我们看到一位全副武装的交警,在十字路口手舞足蹈般地指挥交通。我们身着短袖短裤,犹自浑身汗湿,这位交警的难受可想而知,我不禁对他的定力深为佩服。
早就听说曼谷的堵车盛况,也许是因为有了心理准备,因此并不觉得曼谷的堵车比国内的更厉害。但从北部汽车站开到高山路,也开了一个多小时。途中有位六七十岁的老头用汉语向L发问:“你们是中国人吗?”L点头,他又问:“是来自北京还是上海?”Oh&my&god!&老头对我们很感兴趣,问了不少问题,包括是不是还在上学,有没有找到工作,工作是什么,一个月赚多少钱,旁边这位女士是你妹妹还是妻子……L被问晕了,小声对我说:“他怎么这么八卦?我都不想和他说话了。”我则一个劲地撺掇L反问老头:你是泰国人还是中国人?你为什么会讲汉语?你要去哪里?这辆3路车是免费公交车吗?老头自然乐意回答问题,他说自己生在曼谷,但他的爸爸妈妈是中国人!他告诉我们,3路车的确是免费巴士。他还告诉我们,公交车是否免费,从车尾的颜色标识就能辨别出(但我还是没学会)。L的八卦精神远不如老头,也不如我,因此他后来既懒得答,也懒得问。老头看他兴趣缺缺,只好不再问了。
到了高山路,大约是下午5点左右。接下来,是我们此行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找旅馆。L凭着GPS定位,很快找到了网站地图上所示的旅馆所在街道。但我们从头走到尾,也没看到Khaosan&Holiday的标牌。L去问街边一家店的工作人员,那人似乎知道Khaosan&Holiday,告诉我们这家旅馆在和这条路平行的高山路(真正的高山路只有一条,但高山路也可以泛指这条路所在的区域),路上会有显眼的招牌。于是我们走到高山路上,又从头走到尾,仍没找到。路上L问了好几个人,但这些人都不知道这家旅馆,给出的答案也各不相同。L打旅馆电话,打不通;请当地人打,也打不通。这时天色越来越暗,高山路的夜市摊子也渐渐摆到了路中央。
如果我们再找一家旅馆,那是易如反掌,高山路上到处都是旅馆。但若没有在约定时间内取消预订,要从信用卡上扣掉一天的房钱。我们又走到马路对面,继续问路。一家店的女老板自称在曼谷住了30年,她看了看网站显示的旅馆地址,对一个小妹说了几句,让这个小妹给我们带路。我们跟在小妹后面走,结果小妹又把我们带到了最初的那条街上。
L急得直踢箱子,我说:“不要急,大不了就是再找间旅馆,损失一百多块钱嘛。再把这条街走一遍,找不到就住别的旅馆。”又走了一遍,仍没找到。街道的尽头有几个烧烤摊,L向烧烤摊的小伙子问路。小伙子说:“旅馆没有电话吗?”L一边解释旅馆电话打不通,一边奉上电话号码。小伙子拨打电话,竟然打通了,他用泰语和对方叽里呱啦说了几句,然后告诉我们旅馆在高山路上。L还想问详情,我急得直问:“你是怎么打通的?我们打不通!”原来旅馆提供的电话号码默认为国际长途,前面有+66,而我们用曼谷的电话卡打,应该去掉66,再加0。于是L又拨通了电话,让旅馆派人来接我们。
等旅馆的工作人员和我们会合时,已近晚上七点,我们找了将近两个小时!旅馆的人带着我们又走到了高山路上,我瞪大眼睛,想看看到底是怎样的招牌被我们错过了。谁知旅馆的人突然转身向左,拐进了一条巷子。巷子口是两个卖衣服的摊子,如果不仔细看,根本不会发现那里有条巷子。在巷子里走了一会,我们看到了该死的Khaosan&Holiday。原来它深藏在隐蔽的小巷中,而高山路上也许本来有招牌,但不知是撤掉了还是灯坏了,根本看不到。
我忍不住向前台小姐大声吐槽,但她一脸茫然,只说她啥也不知道。也罢,上楼看房间,房间十分小,无桌无椅无衣柜,只有一个电视柜。而电视柜上放了电视后,已没什么地方放别的东西。我下去找前台要衣架,她连连摇头,只说没有。我们下了决心:明天晚上无论如何也不在这里住了。
放下行李,走出旅馆,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暗自庆幸:幸亏刚才找旅馆时没下!直到这时,我才有闲心观察高山路。这里嘈杂热闹,人声鼎沸,许多酒吧里都有乐手或乐队弹唱。我们找了一家清吧,大快朵颐一番,然后去找旅馆。高山路附近有好几条街道,有的热闹非凡,有的却冷清安静。我们怕吵,有意在冷清的街道上找旅馆。先进了一家group&house,大厅里有一个大垫子,垫子上不少欧美男女或坐或躺,这样的格局倒是新鲜。我向前台询问标间的价格,前台却答:没有标间,只有多人间。原来如此,怪不得叫group&house呢!
往前走几步,又看到一家:Panne&inter&group&house.&虽然又叫group&house,但眼见这条街上已经没几家旅馆,我还是抱着试试的心情进去问。前台是个眼睛通红的小伙子,他告诉我,这里有标间,800B。我们看了看房间,比Khaosan&Holiday宽敞,有大衣柜,有可以放东西的长梳妆台,卫生间还有干湿分区。于是我们订了这间房,约定第二天一早把行李拿过来。
回到Khaosan&Holiday,这里虽在小巷中,但高山路上的乐声仍然可闻。不过,对于累了一天的我们来说,这乐声完全敌不过沉沉的睡意。
10月6日:金碧辉煌的曼谷寺庙
为了避开大王宫的高峰期,我们清晨六点就起床了。清晨的高山路很安静,店铺都没开门,街道却又脏又乱。和高山路垂直的街上,半条马路全蹲着趴活的出租车。我们在一条小巷里吃了早餐,这家店不知与华人有甚渊源,菜单上竟有许多和豆腐、蘑菇相关的食品。我们点的炒饭、炒面中,都有木耳作配菜,这在泰国的餐馆很少见。
从高山路步行到大王宫,大约一刻钟时间。当右手边出现一大片绿地时,那便是大王宫对面的皇家田了,从这里已可看到大王宫数座佛塔的尖顶和重重屋檐。皇家田的绿地上站了十来个拿三脚架照相的摄影者,他们大概想拍日出时的大王宫。但这天似乎是多云,天空中浓云蔽日。
大王宫八点半开门,这时八点十几分,门前已聚集了不少游客,大多仍是天朝同胞。当时钟指向八点半时,游客们哗啦啦涌入大门。穿着七分裤的我被工作人员拦了下来,他让我去右边的房间里租衣服。租衣服免费,但需要200B押金,且不设找零。我们没有零钱,只好让L先去买门票,找开零钱。虽然此时涌入的游客不少,但大多是旅行团,所以买票也没花多少时间。门票400B,包括大王宫、玉佛寺、柚木宫和一个似乎是博物馆的地方(我们没去)。找了零钱回来,工作人员递给我一个塑料袋,我以为里面装的是裤子,其实就是一块布,布上有两根带子,可以把下身围起来。
这时,我们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没钱了!华夏银行卡里的现金已经差不多取光了,而在国内兑换的500美金却还没兑换成泰铢。快进检票口时,我们看到了租讲解机的价格牌,租金200B。价格牌的对面有一个货币兑换的窗口,可窗口里的工作人员说,要过二十分钟才能兑钱。我们身上的现金已不足200B,无奈之下,只好随着人流,懵懵懂懂地走进了检票口。
之前有人在游记中提到,游览大王宫,要先游玉佛寺,再游大王宫,否则可能会错过玉佛寺。可进了检票口后,不甚清晰的指示牌和众多的游客让我们有些迷茫,再加上没租成讲解机的懊恼让我们心情不佳,只胡乱拣着游客较少的地方游览。
大王宫很大,其建筑之金碧辉煌,其建筑风格之多样化,为泰国寺庙之最。这里有无数的小景点,我们也分不清谁是谁,看了一座又一座佛殿。其中有座佛殿中的佛像较小,通身呈翡翠色,身上披着精美的袈裟。佛像下,许多人极其虔诚地朝拜。每当有游客涌入,里面的工作人员便会说:“Sit&down,&sit&down.”
转了一圈出来,我们来到一个广场上。广场右边的建筑看着眼熟,似乎就是玉佛寺。我们往里面走,却被告知正在维修,不能参观。转来转去,我们又转到了货币兑换的窗口。里面的工作人员说:“美元兑换100元起步。”这已经是我们在泰国游玩的最后一天,不想兑太多泰铢,于是决定到别的地方看看。
从大王宫出来,往南走一段,就到了卧佛寺,沿途没看到可以兑换货币的地方。卧佛寺的游客明显比大王宫少,门票100B/人,这一下又把刚才租衣服的押金花光了。刚进寺庙,就看到宝塔群。这些宝塔上端像糖葫芦,中间像钟形,下部像多层蛋糕,通身像用瓷器拼贴而成,有着繁复的花纹。
卧佛寺也有不少佛殿,佛殿里的佛像有的高高在上,有的好似千手观音,还有一尊全身包金的推手佛。不过,卧佛寺最著名的佛像便是那身长46米的卧佛,这是泰国最大的卧佛。卧佛自然也是全身包金,他用右手撑着脑袋,足底有许多小格子,格子里都是不同的图案,据说足部镶嵌的是贝壳,寓意着佛祖的108种品格。
佛殿的走廊里放了一长排碗钵(也许是108个?),供人布施。我看到一位老太太,沿路走去,每个碗钵里都投了几枚硬币,一个也不落下,而一位和尚跟在她身后,推着小车,看到哪个碗钵里的硬币不少了,便抽起碗钵,将硬币倒入车中。善男信女,各自求心安,谋活路罢。
出了卧佛寺,我们要找码头坐公交船去郑王庙。当然,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找银行兑泰铢。先后找到两家银行,却都关门闭户。这时我猛然想起:泰国的银行周末不开门,而这天正是周末!两人相对叹息,只好又折回大王宫。
大王宫附近有好几个兑换货币的地方,我们最终还是兑了100美元,因为对方虽然同意兑50美元,但我手上只有百元大钞,对方没有50美元可以找给我。至于汇率神马的,到了这境地,饿得发昏的我早已懒得计较,只想着换了钱去吃香的喝辣的。
换了钱后,我们去大王宫附近的码头(N9)餐厅吃了中饭。吃中饭时,我决定改变线路:先去柚木宫,再去郑王庙。因为柚木宫下午3点半左右就闭门谢客,而且周末时,在N9码头没有船可以到达郑王庙,但却可以到柚木宫附近的N15码头。
曼谷的公交船行驶在湄南河上,贯穿老城区的南北。湄南河不宽,河水更谈不上清亮,但坐在船上,看水波流动,风景亦流动,顿觉神清气爽,比之车水马龙的公路,要怡然得多,何况它还有不堵车这一大大的好处。公交船和公交车一样,上了船再买票。售票员手持铁罐子,走到你面前,将里面的硬币摇得嘣嘣响,这便代替了要你买票的言语。船票不贵,似乎是15B左右。
我们在N15码头下了船,此时是午后一点多,太阳钻出了云层,炙烤得人无处可藏。从码头到柚木宫有多远,我们没有具体概念,却又不愿和狡猾的突突车打交道,只好一路走了过去。这一走,走了小半个时辰。进了柚木宫的大门后,里面甚大,指示牌却不明晰,随着游客左弯右转,走了好几分钟,还没看到真正的宫殿。
这时,工作人员拦下了我——七分裤不合格。我问她去哪里租衣服,她却告诉我,这里不租衣服,只卖衣服,只好花100B买了匹布,裹住七分裤。再往里走,仍不知柚木宫在何处,却见许多游客往外走。我上前用中文问一个华人模样的游客(看样子应该是导游):“请问柚木宫在哪里?”他两眼瞪着我,仿佛不明白我在说什么。我连忙又结结巴巴地用英文问:“Which……Which&way&to&enter&the&Palace?”他用不标准的普通话不耐烦地大声喊:“什么enter不enter,你都已经enter进来了,还不知道怎么走!你眼前的不就是柚木宫吗?”这家伙不知受了什么气,全撒到我身上了。我憋了一肚子气,走进了“眼前的”柚木宫。
柚木宫是我在泰国所见的游客最密集的地方,也是中国游客比例最高的地方。耳边有七八个导游的声音此起彼伏,全是不标准的普通话。柚木宫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柚木建筑,因此游客都必须脱鞋参观,而且不能携带包括照相机在内的任何物品。柚木宫让我想起越南大叻的保大夏宫,都是皇帝的行宫,都展示了皇家成员狩猎的鹿角一类,都有着大大的木格窗或落地窗,窗外是漂亮的花草树木,有些许欧洲花园的风情。当然,柚木宫的规模比保大夏宫要大得多,建筑结构也要复杂得多。
从柚木宫出来,门口停了好些趴活的出租车。早闻曼谷的出租车司机不愿打表,果然我一走近出租车,便有人上前问我去哪里。我说N15码头,对方开口100B。我在心里盘算了一遍刚才来时的路程,把价钱还到80B。结果司机开了七八分钟就到了码头,看来80B仍会比打表的价格高不少。
从N15码头坐船,可以到郑王庙对面的N7码头。在N7码头搭摆渡船,就可以到岛上的郑王庙了。郑王庙的核心建筑是佛塔群,最高的一座82米,是湄南河岸的标志性建筑。这些佛塔结构繁复,塔身贴满了花卉图案的马赛克装饰,据说佛塔是经过重建的,而马赛克装饰使用的大多是中国碎瓷片。和其他寺庙的佛塔不同,郑王庙的佛塔是可以攀登的。攀登的阶梯十分陡峭,往上爬时,脸与阶梯相距不远。下楼梯就更恐怖,如果面朝楼梯,腿直打颤,反过身子才稍稍安心。无论男女老幼,下楼梯时尽皆小心翼翼,胆战心寒。
游完郑王庙,再搭摆渡船,坐回N7码头。在这里,可以搭船到高山路附近的N13码头。在N7码头等船等了好一会儿,期间一个中国女孩问我坐船到哪里可以换乘地铁,这问题也只有我这样对曼谷公交船进行过深入研究的人解答得出。我指着地图告诉她,坐船到最南边的码头,那里附近有地铁站。这时,又有一对年轻的中国情侣问我们:“这船是怎么坐啊?”“你们想去哪里?”“我们就是想坐船玩玩,我刚发现这里有码头,有船。”“……”“啊,这对面的建筑是什么?”“郑王庙。”“啊!这就是郑王庙啊!怎么去呢?”“坐摆渡船过去,先买票,3B。”两个年轻人得了指点,兴高采烈地坐船去郑王庙了。
我们的船也来了,这时已近黄昏,公交船行驶在湄南河的落日余晖中。湄南河的日落据说是很美的,可惜此时天空中布满了铅灰色的厚云,只远处扯出了几条淡淡的红霞。
出了N13码头,过了马路,有一条小巷,巷子两边摊铺林立,充满了高山路的气息。沿着这条巷子走到底,就到了高山路。在巷子里,我们想买一条在清迈按摩店里穿过的印满大象图案的大裤衩,但一路找过去,也没寻着。
这天晚上的晚饭,是和网友Cilvin一起吃的。Cilvin是我在天涯认识的网友,之前去越南时,从他的越南游记中获益良多。这次国庆节,他也在泰国玩,由于他先走几天,一路上也给了我们不少建议,而我们旅程的重合之处,只在这天晚上的曼谷。我们把Cilvin带到昨天晚上我们吃饭的地方,三个素未谋面的朋友,在曼谷高山路见了第一面。
回到旅馆,我们订了第二天早上6点出发的Minibus,它可以送我们去机场。高山路上的许多旅游代理店都提供去机场的minibus服务,许多旅馆也提供,最早一班是早上5点发车,一个小时一趟。
这天住的旅馆安静多了,又是极其充实的一天,我们几乎沾着床就睡着了。
10月7日:归
清晨,天色微明,我们坐上了minibus。载了我们后,司机又把车开到附近的几个旅馆接客人。上来几位欧美游客,其中一位金发女郎高挑苗条,面容姣好,穿着紧身的牛仔裤和短小的外套,更衬出她上佳的身材,我无端地觉得她是德国人。高山路上仍是杂乱,却有暗流涌动。路边的某个夜店大门紧锁,却掩不住里面已经狂欢一夜的人们的喧闹声。街边飘来一阵木吉他的声音,伴着几个年轻人吃吃的笑声。探头望去,几个东亚人模样的青年围坐一圈,似在谱写新曲,又或是切磋琴艺,在这清晨的曼谷街头。
司机开得很快,窗外的风景快速后退,我的记忆也飞速倒带:清迈大学的宁静、松德寺的纯白、丛林里的大象、清曼寺的静谧、蓝天白云下的坐佛、榻榻米上的闲适、最东南亚的绿景、历史公园的辽阔、大王宫的金碧辉煌、郑王庙的陡峭……七日内密实的风景见闻,留待日后漫长岁月里遍遍重温。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泰国奇遇】曼谷三件套:大皇宫、卧佛寺、郑王庙。佛国迷思。
&知道世界上名字最长的城市是哪个吗?对,就是曼谷。我们知道的bangkok的正式的名字总共由167个字母组成,为กรุงเทพมหานคร
อมรรัตนโกสินทร์ มหินทรายุธยามหาดิลก ภพนพรัตน์ ราชธานีบุรีรมย์
อุดมราชนิเวศน์ มหาสถาน อมรพิมาน อวตารสถิต สักกะทัตติยะ
วิษณุกรรมประสิทธิ์,英文为The city of angels, the great city, the
eternal jewel city, the impregnable city of God Indra, the grand
capital of the world endowed with nine precious gems, the happy
city, abounding in an enormous Royal Palace that resembles the
heavenly abode where reigns the reincarnated god, a city given by
Indra and built by
Vishnukam。中文为黄台甫马哈那坤弃他哇劳狄希阿由他亚马哈底陆浦欧叻辣塔尼布黎隆乌冬帕拉查尼卫马哈洒坦。
&这座四季炎热的城市,街上充斥着各种肤色的人流,小商品摊见缝插针地填满缝隙,摊主带着微笑不急不躁地贩卖着手中的商品。曼谷像一枚汁水丰沛的热带水果,混着市井“人”味儿与微甜的水果香气,那样鲜艳诱人地在你面前摊开。
记得有个新闻说,泰国人口普查,男性42%,女性40%,剩下的你懂的……以前独在异乡,虽然自由自在不用在乎自己是谁,但空气中总难免有孤零与不适感。而在这里,满目各种颜色各种面孔的本地人,欧美人,亚洲人,男人,女人,还有亦男亦女的人,有生活的有旅游的有养老的,很多人都是外来的,宽容的环境海纳百川。那低垂着浓密睫毛却又有着喉结的“美女”都那样闲适自然无所畏惧,你还怎么好意思在乎别人的目光。
前一段时间,泰国女总理英拉跟奥巴马眉目传情的照片传遍世界每个角落。那眼角眉梢的万种风情令人惊叹。
&有天中午吃饭,同事窝窝提起,去年刚当选总理的英拉,跟“丈夫”一直没有结婚只是同居关系,一个儿子八岁了。我第一反应是诧异泰国人怎么会让“这样的人”当选总理--虽然现在世人对“未婚先孕”这样的事已经见怪不怪,但作为一国形象的首脑,总觉得应该更正统更“检点”才像个样子。窝窝问你不是去过吗。我想了下,虽然我去过,但还是无法深入理解他们的心理他们的行为逻辑。就像无法理解一个佛教国家色情业为何能如此发达,对性如此宽容。
记得,在曼谷长长的天铁走廊上,看到有些泰国人走着走着,就突然停一下对桥下面双手合十拜一拜,然后继续若无其事地前行。我好奇地顺着看下去--原来那个街角有座寺庙。&平时出租车上、泰国人的脖子上更不必说,都是挂满了价值不菲的漂亮佛牌。人们虔诚地对待自己的信仰,不只是做个样子。
但夜里,街上各个agogo钢管舞酒吧粉红色灯光又把人们的脸映得暧昧不已,穿着暴露的美女与人妖粉墨登场,无数的钱色交易悄然进行,整个城市都蕴藏着庞大又尽人皆知的秘密。
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我无法理解一个人的心里如何同时装着天使与魔鬼、白天晚上准时切换,如同我无法理解清心寡欲的佛教与看似肮脏的欲望与荒淫如何在同一个城市虔诚上演。
这样神奇的曼谷。
&---------------------------------------------------------------------------------
以前的几篇文章,做个电梯--
魔鬼--色情天堂:
中央小舞台的钢管上一个姑娘正在即兴表演钢管舞。绝对人间极品!萌到让人心化掉的天使般萝莉面孔,微微卷曲的栗色头发长到腰际,脸上没有阿谀讨好的神情,只是挂着似有似无的笑意,不经意地用有着小鹿一样美丽睫毛的眼睛瞥下你.腿又长又直穿着高跟鞋得有1米85直耸入天,细腰柔若无…
魔鬼--色情天堂:
比较过分的要算下体吹喇叭了:一个身材平平的女人上来。男的用jj敲一下鼓,女的就用下体吹响一次小塑料喇叭,互相对垒。吹了几下之后,喇叭被其他配角拿下去。这个演出是循环的,所以总会有川流不息的观众进进出出。于是她随便逮住一个刚进来的毫不知情的男观众,示意让他吹一下……
天使--身在佛国:
旅行就是这样神奇。出发前,我临时安排行程。从网上搜资料,看看曼谷周边还有什么好玩儿的。直到看见了这张在Ayutthaya的图--沉默的菩提树温柔地环抱着佛头,诡异又安详。
我指着电脑上的照片说,我要到这个地方去。 在几天后,我就真的到了这个地方,Ayutthaya……
&2.下面继续
-----------------------------------------------------------------------------------
【郑王庙】
第一次去曼谷的人,大多都要去大皇宫附近走一遭。大皇宫(含玉佛寺)、卧佛寺、郑王庙,三座相邻的重要寺庙,已成为初到泰国游客必去的三件套。
&&大皇宫是泰国的“故宫”,是历代王宫保存最完美、最壮观、规模最大、最有民族特色的王宫。里面金碧辉煌的玉佛寺也是曼谷最重要的寺庙。只是来来往往的游客,早已把大皇宫照了个够,对国内玩够来说无甚新鲜感。
&卧佛寺内有座巨型卧佛,有说它的原版其实就是上文Ayutthaya中的卧佛。另有上千佛像,是曼谷最大最古老的寺院。
郑王庙是纪念泰国第41代华裔君王郑昭的寺庙。每年还在此举行很重要的祭典。寺院人口处有巨型守护神石像,寺内有五座一模一样的佛塔,一大四小。大塔为79米高的婆罗门式尖塔--巴壤塔。那塔身上的惊艳彩瓷令我爱不释手。等以后再装修房子的时候,我想把电视的背景墙也弄成这样!
按照我的喜爱程度排图。先郑王庙,然后卧佛寺,然后大皇宫。
去大皇宫很适合从天铁走水路,可以体验曼谷天铁、欣赏湄南河悠然美景,还可躲过曼谷著名的全天候大堵车。
河边有很多这样的水上人家。不知道得有多潮。
美丽的佛塔!
正门入口处是一个小佛殿,里面香火缭绕,供奉着郑王的塑像。佛塔包括一座主塔与四座小塔。塔身镶满了数不清的中国瓷片、瓷盘和瓷碗,不是金碧辉煌的华丽,却有着更加令人痴迷的色彩与叹为观止的细节。
据说这些五颜六色的瓷器有的是从中国专程运来的,有的则是中国制瓷工匠与当地人民合作烧制而成。它们经过能工巧匠们的辛勤劳动及经心设计与镶嵌,摇身一变,组成了各种各样绚丽多彩的花卉图案和栩栩如生的神兽造型。
细看,有些彩色盘子是摔碎后又重组的。
塔的四面各有一条石梯,非常陡峭,吾等走到第二层就两股战战,手脚并用。穿裙子的mm就有些惨了,虽然是长裙,但还是有走光的危险。
想起天津也有座“瓷房子”。远看不错,但近看细节有些“糙”,不如这个耐看~
塔上可一览湄南河。但见曼谷城内,高楼金庙,鳞次栉比;湄南河上,货轮游艇,往来穿梭;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一阵微风吹来,塔上风铃叮咚作响。夕阳西下,寺院清净,这份独享的美好让人心旷神怡。
其结构分为下中顶三个部分。下面每层平台约2米高处都有一圈佛教传说中的守护神和神猴,环绕着诸神的浮雕。中部的平面为十字形,四面各有一神龛。顶部平面呈八角圆柱形。叉形铜塔尖上顶着一顶金皇冠,是拉玛三世下旨安于其上的。三部分精巧的结合形成了完美的建筑风格。
寺里的和尚,很友好地配合我们拍照。看着石梯有多陡。
主塔全貌。快关门的郑王庙人烟稀少。都说在郑王庙看夕阳是最美的。&凭栏远眺,燥热的曼谷也渐渐安静下来。抱着美丽的碎瓷渣,看着金橙色的光芒反射在湄南河上粼粼波光。那一刻妙不可言。
【卧佛寺】
&“卧佛寺(Wat
Po)位於大皇宫的南面,建于1793年,是拉玛一世时代的建筑物,也是曼谷最老和最大的寺院。因其拥有大量佛像和佛塔而闻名全国,故又有“万佛寺”的称号。卧佛寺占地8万平方米,分为佛堂、僧舍和佛塔几部分,其规模及佛塔佛像数量均居曼谷佛寺之首。”
寺内供奉一尊世界第一室内大卧佛。全长46米,身高15米。卧佛全身漆贴金箔,每只脚的脚底便长达5米。释迦牟尼卧佛悠然躺卧在佛坛上,体态悠然。
因为是室内不通风,又围满了人。一圈下来已经大汗淋漓,简直要虚脱了。
又是有着美丽繁复花纹的佛塔。门口的石像据说是中国运过来的。
寺里的猫。我最爱的瘦瘦的东短们。
其实在泰国(暹罗)很少见到暹罗猫。这只猫咪的尾巴断掉了。
佛手上的金粉已见斑驳。不知有多少信徒对其进行过虔诚的抚触。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大王宫*玉佛寺】
&就像去北京一定要去紫禁城,去曼谷又怎能不来大皇宫。
&大皇宫的门票是包含大皇宫与玉佛寺两处的。两处相连并无明显界限。但是建筑风格却迥然不同。大皇宫比故宫小得多,半个小时就能逛完,大皇宫现在还在使用中,并非一座已经故去的博物馆,在有国家庆典与外事活动时就会关闭。玉佛寺则金碧辉煌,有玉佛庙藏佛阁藏经阁及各神殿等十几座建筑。
下了船后,我们赶时间,就做了辆tutu车。剩了大概5分钟的脚程。。。
玉佛寺的藏经楼。鱼鳞般的外饰在阳光照射下灿烂辉煌
这是乐达纳舍利塔。
人太多了。再美的地方,人多了,也只能沦为走马观花快速通过的旅游景点。
这就是玉佛了!
这张是网上找的照片。庙里面有不许拍照的标识。在外面也没敢拍,怕“对佛祖不敬”。
关于能不能给佛像拍照的,很多人包括我都觉得是不可以的。因为大多寺院内都有不许拍照的标识。但前几日看见了一个居士的科普文章才明白。那“不许拍照”的原因只是怕闪光灯对文物造成伤害。而从佛法传播的角度来说,给佛像照相,留着自己看或者发布在网上,其实都是种佛法佛理的弘扬。并非是对佛祖的不敬,反而是种正面的行为。当然,前提是不要开闪光灯。
一位很酷的工匠正在修葺殿堂。把金箔一块块贴上。
门神应该也是中国运来的。
这个是大皇宫。已经有些现代特色。
我的微博,有事儿您招呼: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泰国曼谷机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